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原創

覺慧普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義


時間:2016/12/27 作者:覺慧普弘

前言:

為什麼我要解這部《心經》呢?很多法師大德們都講解過這部《心經》,講解的都很好,都很圓滿,非常感恩他們慈悲。我也看過一些法師大德們講解的《心經》,都是用一些標準解讀法,都是用一些專業術語,解的很對,雖然都對,但,卻因專業術語太多,還是讓現代人不太亦懂,不太容易理解,也就致使大多數人用不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說般若部中的精華濃縮,是濃縮了的精華。既然是《般若經》就是開智慧的經。現在無論那個宗門的學佛人幾乎都要學習這部《心經》,多數人都覺得這部經非常好,都喜歡讀,都喜歡裡面的經句,好多人都熟讀背會了,與人言說,都朗朗上口,津津樂道。仔細聽來,會發現一個現象,大多數人都是喜歡,愛讀,喜歡言說經句而已,都沒有用上,為什麼,因為,多數人找不到修學心經的方法,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這次解析這部心經。要用普通人能夠聽得懂的語言方式解讀,用舉例的方式解讀,讓所有學此經者都能夠讀懂,都能夠用上,都能夠受益。

心經:

心:是佛亦是眾生。覺悟的心就是佛,迷惑的心就是眾生。清淨自在的心就是佛,不清淨煩惱的心就是眾生。

覺悟的心就是佛,佛就是覺悟的心,未覺悟的心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未覺悟的佛。

修佛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佛。

心若煩惱了,這顆心就是眾生了,煩惱去除了,再也不生煩惱了,永斷煩惱,恆久清淨了,這顆心就是佛了。

有煩惱的心,就叫它心,叫它人心,眾生心,

愚痴,心裡無父無母、不知好歹,就是畜生心。

好爭鬥,鬥志,鬥勇,鬥狠、鬥法的心是阿修羅心。

髒心,噁心、邪心、毒心等,為魔心。心善利他,善心。

清靜自在,無人無我之分別,完全利他,隨緣智慧利他者,是佛心。

有情有義,善待自他,有牽情掛礙的心是人心。

去除煩惱的心、沒有煩惱的心,清淨的心,自在的心,就不叫它是心了,而是叫它無心,或叫它清淨心,佛心、叫它自在,大自在,清淨,佛性,自性,佛。

有心和無心:有煩惱就叫有心,無煩惱就叫無心,不清淨就是有心,清淨了,就叫無心。有心無心,非是有心無心,而是有煩惱在的心就是有心,把煩惱去掉的心就是無心了。有心無心,就是有無煩惱的區分。換句話說,所謂的心就是煩惱,煩惱是心,心是煩惱。

佛心和眾生心的區別在於,心上的煩惱之有無,心沒有變,還是那顆心,就看心上的是否有煩惱,心上的煩惱多與少,迷惑的心,就是眾生心,就是心上有很多煩惱。覺悟的心,也叫佛心,就是把心上的煩惱都去掉了。

去掉心上煩惱的過程就是修心,亦既修行,就是修佛的過程。

心中有恨、有怨、有惱,有怒、有煩,就是不清淨,就是迷,就是看不透。

與任何境界現象中,內心時刻清淨,無煩無惱無障礙,看啥都好,看啥都正常,任何人都對,任何事都是平常事,內心裡沒有好壞的界限和分別,沒有善惡的區別與對待,就是覺。

沒有好壞的界限和分別,沒有善惡的區別與對待,是不懂,不知道,分辨不出來嗎?不是的,而是真正的看得清,看得透,真正的明了通達了。

若感覺自己啥都明白,啥都懂,老有智慧了,這樣現象不一定是智慧,往往是知識,也許是智慧。若感覺他人啥都懂,老有智慧了,這也未必看得準,也許真有智慧,也許都是知識。為什麼會這樣說?那就看看自己、看他人者自己的內心是啥樣,若自己常有疑惑,常生煩惱,內心不清淨,無論看自己或是看他人,都看不準,看到的都是表面現象,真實的是看不出來的。若看自己、看他人之人內心真的清淨自在,就會看得準,看的透徹。

煩惱:包括妄心,妄念、私心,以至於,恨怨惱怒煩等。

智慧:智慧說有既無,說無既有。真正有智慧的人,並非是啥都懂了,啥都明白了,有好多智慧在那裡。而是只有清清淨淨的一顆心,其它的啥都沒有,所謂的智慧,是隨一切緣而顯露出來的內容,心若不清淨,明白的再怎樣多也不是智慧。真正心清淨的人,心裏面什麼都沒有,是清淨真空的。所以說,智慧說有既無,說無既有。

覺悟:回歸清淨就是覺悟。真正能夠看清自己就是覺悟,真正能夠看清他人是覺悟,真正能夠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覺悟。

啥樣是真正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的人?無論看到自己或任何人、事、境界現象,內心都是清淨的,這樣的人就是。

自己或任何人、事、境界現象包含什麼?自己或親人的生老病死,一切順逆境,遇到的善惡緣,好壞事,迷覺人,好壞人。人與人之間的,事與事之間的,社會的,國家的,世界的,任何現象,任何事。

為什麼能在諸多境界緣中能夠保持內心清淨?因為、看透了,看究竟了,見真了。也就是覺悟了。

無論是和任何人相處,無論是身處在任何境遇的人事現象中,無論自身的身體如何,親人的身體如何,自己和親人的關係如何,和一切有緣人的關係如何,自己或親人的生老病死等一切因緣現象時。內心清淨才是清淨。

對的和錯的:對修行人而言,無論做什麼,使自己心生煩惱,不清淨了,就是錯的,啥錯了,用心錯了。使自己的心清淨自在,就是對的。啥對了,用心對了。

心:是感受,不同層面的人心的感受是不相同的,煩惱多的人,雜念就多,啥都往心裡去,胡思亂想,感受就多,煩惱輕的人雜念就少,心裏面沒多少事,也不用想太多,妄念就少,感受就少,真正明理通達,放下萬緣的人,也就身心清淨了,真正身心清淨自在的人,遇任何人事境界現象時,也就不再起心動念了,自然無感無受,無有所感無有所受,把所謂的種種心都去掉了,無心,原本的那顆心,無有任何煩惱,無有任何雜念,這樣的心就是清淨。

經:經是精華,是經典,是方法,佛說的一切法都叫經,佛說的一切經都是方法。面對不同層面的人說了不同層面的方法。因為眾生根性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需要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佛隨一切眾生緣,而說了各不相同的方法,也就有了八萬四千法,為教化八萬四千層面的眾生。

心經就是修心的方法,從煩惱到快樂,從快樂到清淨自在。人有煩惱的原因就是看不透,真正看透了的人就不會煩惱了。大多數人看人看事只能看到陰面,就是不好的一面,把事看不好了,天天為事而憂心,把人看壞了,所以恨他,怨他,煩惱他,就是因為只能夠看到壞的一面,陰面,甚至把好的也給看壞了,完全看錯了,所以煩惱。

若是把人或事都看正確了,看到的都是陽面,都是好的一面,也就不會有煩惱了,而且,還會很快樂。

若是把一切人和事都看透了,那就更好了,把人或事的每一個方面,每個層面,每個角度都看透徹了,也就知道,一切人事境界現象都正常,沒有一個不正常,都是平常事,太正常了,也就沒有什麼值得煩惱的,也沒有什麼可快樂的,心裏面清清淨淨的,清淨自在了。

心經就是教我們把煩惱的心變成快樂的心,把快樂的心再變成清淨自在的心,當然,清淨也有很多層面,自在也有深淺,真正清淨自在的人就是會用心,時時處處覺悟自己的心,覺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上,達到徹底清淨的人,也就沒啥心念可起了,完全恢複本性清淨了,也就成佛了。

心經就是教我們用觀的方法修正自己的心,達到真正的看破放下,放下萬緣的方法。佛說一切經教的究竟意義就是使我們看破放下,放下萬緣,回歸清淨自性,達到清淨自在,達到自在中的自在,都是自在王,就成佛,成如來了。這是佛說法的真正究竟意義,心經在這方面更加明顯,更加突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智慧。智慧就是般若。智慧者的心態是啥樣的哪?無論在任何人事境界現象中,內心都清淨自在,不會因任何所謂的煩惱而煩惱,不會因任何所謂的歡樂而歡樂,心是如如不動的,因為看得透,看得明白,沒啥可值得煩惱或快樂的,一切人事現象都在,但,在其人心中根本就沒有因這些人事境界現象所帶來的任何波動,心無波動。圓融其人事中,而不生心,因為知道,任何層面的人,都只能在自己層面上做事,說這個層面上的話,做這個層面上的事,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心在說話,在做事,都只知道自己的心,不知道他人的心,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從沒想過他人的感受,私心小些的想占點便宜,私心重的人想把便宜占盡,吃虧就煩惱,占便宜就樂,心理面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每個人的心都不完全一樣,所以在做同一件事情時,說法,做法,各不相同。人心不同,所站的角度就不同,看法不同,說法也就不同,做法就更不相同了,都在自己層面上、都在自己角度上想事、說事、做事。每個人都有私心,私心角度層面、輕重各不相同,所以,所想、所說、所做也就各不相同,他們只會在自己角度層面上想事、說事、做事,哪能不對,所以,都對。所以,無論他們如何想,如何說,如何理解,如何做,都對,都正常,都是正常事,都是平常事,沒有好壞人之分,沒有善惡事之別,都對,都正常,內心無有任何波動,時刻清淨自在。因為看得透,看得明白怎能煩人怨人、恨人,那是絕不可能的,因為了解每個人的層面、了解每個人的用心,也就知道每個人的想法做法和說法。這就是他心通的一方面體現。這樣的人就是智慧人,智慧人的心態就是清淨自在。

所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清淨自在,般若,就是清淨自在的自然作用,真正清淨了,自然就有智慧,真正看得透,對一切人事物,萬事萬物清清楚楚,都明了了,本身就是智慧,亦是智慧的體現,真能夠看得透的人,一定清淨自在。由此得知,清淨自在者就是智慧者,智慧者就是清淨自在,清淨自在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清靜自在,般若是智慧,是清淨自在。清淨自在是體,智慧是用,自性是體,般若是用。清淨自在是自性,般若智慧是作用,沒有清淨自性就沒有了般若智慧,很多人在求般若智慧,這是不正確的,一定要明理,明理看破,看破自然放下,萬緣放下了,就清淨自在了,清淨自在了,自然就有智慧了,所以別求智慧,只要做到看破放下,只要做到清淨自在,智慧原本具足。

清淨自在者的自然作用是啥樣的呢?自然化他。因為清淨自在者完全了解一切人事現象,了解每個人煩惱的起因,也就了解去除煩惱的方法。與人事煩惱時,自然隨緣化他,幫助他人把煩惱的原因找到,使其人真正認識煩惱的起因,明白啥樣起因帶來的煩惱,煩惱的起因來源於起心,起啥樣的心,就一定會得到啥樣的果。其人真正明白後,以後再也不會起類似的心,類似的煩惱再也不會有了,不只是去除了當下的煩惱,更主要的是把類似的煩惱連根拔除,永斷類似煩惱。

這一化他的過程是自然的,非是起心動念,非是想做這事,非是攀緣而為,完全是隨緣的,是自然的,智慧的作用就是時時自然隨緣化他。

智慧不是有什麼,智慧是清淨本性中隨緣而生的,原本什麼都沒有,只是清淨而已,清淨亦是形容,清淨自在,自在還是形容,本來沒有什麼清淨自在的感受,沒有任何感覺,沒有任何感受,是無感無受的,那為啥說出是清淨自在,清淨自在本身就是感受的形容詞,為啥還會用這樣的形容詞,因為,這是比較的形容說法,和誰比較形成的說法,是和煩惱者比較,是和身心不清淨者比較,是和身心不自在者的比較得到的結果,是比較之下的說法,這個說法也是為了讓不清淨、不自在的人明白的,讓他們分得清,看得到,使之嚮往清淨自在,是為了化人而說的一種說法,真正清淨自在者,沒有絲毫清淨自在的感受,啥都沒有,是空性。

波羅:就是彼岸,就是覺悟。有彼岸就有此岸,此岸就是六道輪迴,就是恨怨惱怒煩等感受,彼岸就是從煩惱痛苦中得到覺悟後的感受,從煩惱到快樂,從快樂到清淨自在,清淨自在就是彼岸。從煩惱痛苦中覺悟後恢復了自性清淨,身心清淨自在了就是到彼岸了。

當然,清淨自在也有很多層面,人有人的清淨自在層面,有些人日子不錯,挺順心,覺得自己很清淨自在,實在講,這不是真正意義的清淨自在。

阿羅漢有阿羅漢的清淨自在層面,菩薩有菩薩的清淨自在層面,佛有佛的清淨自在層面。最圓滿的是佛的清淨自在。

真正的清淨自在是覺悟,是恢復佛性的清淨,是自性做主,最低也得開佛知見,也就是開悟,真正開悟了就沒煩惱了,因為,遇到任何人事境界現象智慧就會出來,完全是智慧做主,智慧就是佛知佛見,也叫佛見,完全是智慧當家作主,也就是自性做主,佛性做主。看任何人事都洞達透徹,各個層面,各個角度都看得透,一切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真正的沒煩惱了,內心清淨自在了。

蜜:是享受,是收穫,是果實,是無量智慧。

多:就是多,殊勝。

心經:就是修心的方法。學佛的真實目的就是修心,把凡夫的心修成菩薩的心,修成佛的心。也就是成菩薩、成佛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用這部心經中教導的智慧方法,從中覺悟,得到智慧,用智慧修正自己的心,達到和佛菩薩一樣的清淨自在。真的清淨自在了,也就一定是得到了真實智慧,到達了究竟覺悟的彼岸,得到究竟覺悟的真樂,受益可就太大了,太殊勝了,心經這個方法太妙了,其中的妙處無量無邊。

心是正報,心的感受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

心若是煩惱的,看啥都煩惱,心的感受是,沒有一個好人,沒有一件好事。所以煩惱。

心若是快樂的,看啥都快樂,看誰都是好人,感覺啥事都是好事。所以快樂。

心若是清淨自在的,隨緣現智慧,啥都看得透,看任何人和事都正常,都對,心裏面清清淨淨,清淨自在。

由此可知,心是主宰,煩惱痛苦的感受誰都不想要,快樂的感受還行,清淨自在的感受就更好了。感受就是依報。感受是啥樣子的,心就是啥樣子的,是心的感召,心是因,感受是果報。想要有好的感受,想要有好的果報,一定要修正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心就是改變自己的感受,就是改變自己的果報。

正報依報實則是一個,正報是本體,依報是作用。有啥樣的心一定有啥樣的感受。想要有最好最圓滿的依報,一定要使自己的心清淨自在,一定要有一顆和佛一樣的心。

心是正報,感受是依報。心若清淨自在了,就是覺悟了,就是佛。心若還沒有達到清淨自在,就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覺悟,也就還是眾生。人也是眾生,也是未覺悟的佛。覺悟了就是佛,沒覺悟之前都是眾生。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

每一尊菩薩的名號,都是表法的,都是告訴我們修行方法,和菩薩本身的修行方法。用他們的修行方法引領教導我們,如何學佛,如何解讀經文之義,也就是說,觀自在菩薩幾個字就是一部經,就是一個圓滿修學方法。觀自在菩薩,觀是方法,自在是受用,菩薩是果德。

觀自在菩薩名號:就是告訴我們,此菩薩成就的方法就是觀,因觀而覺悟,因觀而成就了菩薩的果地。也是在教導我們,要想成為和觀自在菩薩一樣的菩薩一定得會觀,一定要用觀的方式方法。觀什麼?觀五蘊。

觀:是方法,是覺悟的方法,是觀自在菩薩覺悟的方法,也是觀自在菩薩教我們覺悟的方法。

觀:有很多種形式,有正觀,反觀,從事上觀,從理上觀、從心上觀,從念頭上觀,從從外觀,向內觀,從果上觀,從因上觀,從五倫五常上觀,從一切人事物上觀,從生老病死上觀,從色、受、想、行、識,上觀,從眼、耳、鼻、舌、身、意上觀,總之,觀的方式方法無量無邊,舉不勝舉。

自在:是用觀的方法覺悟後的感受,感受是自在的,是清淨自在的。

菩薩:是用觀的方法覺悟後證得的果位,果位是菩薩,成菩薩了。成的菩薩名號就是,觀自在菩薩,就是因觀而成就的菩薩,也就是用觀的方法教化眾生的菩薩。

行:真乾就是行,知道方法了,真用這個方法就叫行,什麼方法?觀。真觀,觀透了,觀究竟了。

深:就是透徹,最深處,最究竟處。

般若波羅蜜:就是用觀照的方法,觀照的方法就是本身就是智慧的方法,通過智慧的方法達到清淨自在,清淨自在了,也就隨緣生出無量無邊的智慧來。

多時:長時間,很久很久,一直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位菩薩得到了這個用觀照而覺悟的智慧方法,當下就開始觀照,這么一觀,就把一切都給觀透徹了,觀到最深處了,觀到究竟處了。當下對一切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當下就恢復了本性的清淨自在,觀的同時隨緣生出無量無邊的智慧,時刻在清淨自在中了。

照見五蘊皆空:通過這么一觀,把一切都觀明白了,觀究竟了,也就恢復了清淨,得到了大自在,隨著所觀的一切,從清淨本性中隨緣生出無邊智慧,用智慧再觀照一切,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都是有生滅的,生時有,滅時無,生者滅,有者無,生就是滅,有既是無,也就都是假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

用觀覺悟自心,覺悟後再觀一切,真是一覺一切覺。

照見:從觀察中對照出來,從中對比得出結論,從中證明出來,從中覺悟到,清清楚楚的見到。

五蘊:五蘊是啥?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覺悟與否,是否真的清淨自在最低點就是從五蘊上察覺。察覺到自己的心。

心是,對五蘊的感覺,通過觀把五蘊看透了,都是有生滅的,都不是真實的,都是空的,五蘊破除了,感覺就沒了,這個心就沒了,因為明了而徹悟,因為徹悟而明了,才對五蘊沒有了任何執著,沒有任何起心動念,也就是真正的放下萬緣。對五蘊沒有起心動念了,對五蘊也就再沒有任何感覺的心,啥感覺都沒有,也就是清淨了,這時候的感受,是無感無受的,是沒啥感受的,這種狀況就是清淨,硬要說內心的感受,只能說內心清淨,強名:清淨心,清淨心無心,心是感受,清淨心無感無受。

皆空:都是空的,都是不存在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

什麼都是空的呢?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所能夠見到的,所能想到的,時刻在想的,自己的所有起心動念,通過所見到的,所感受到的,所生出來的一切想法,造成的一切心念,因此所做的一切,一起感知認知,就是五蘊。

因為五蘊所帶來的任何感受,起的任何想法和心念,為它們所付出、所做的一切,所認為的是非對錯,得失擁有,結果都是假的,給自己帶來的恨怨惱怒煩,高興,歡喜,貪戀執著,粘纏攪擾等等一切感受,都是不值得的,因為,都是假的,都是妄而不真的,都是真空非有的。

度一切苦厄:因為真的觀透徹了,真的見真了,才知道,啥都都是假的,都是不真實的,都是空的。所以,再也不會為了以前因五蘊所帶來的任何感覺感受,而分別執著了,沒有啥可煩惱的了,也沒有啥可歡喜快樂的了,真的因此而看破放下,放下萬緣了,心安無著了,清淨自在了。

把因五蘊所帶來的任何煩惱痛苦,不順利,和因貪戀執著,一切貪愛,歡喜快樂等的假象,都給看破放下了,把因五蘊所帶來的一切痛苦,不順,厄運,在心裡一掃無餘,徹徹底底的都沒有了,一切空無。

也就是把自己從苦海地獄裡面就拔出來了,從六道中超拔出來了,得到了真實的救度。心得清淨自在,成菩薩、成佛了。

同時,這個方法也是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最好方法,度一切苦厄,成就菩提佛果。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菩薩的一位弟子,佛在對舍利子說。

色不異空:色:所能見到的一切人事物,一切境界現象,看是真實存在的一切,和一切不存在,啥都沒有,萬法皆空,沒啥差異,沒啥區別,沒啥兩樣。

空不異色:萬法皆空,一切空無,一切都是虛妄不真的,都是不存在的,這個真空和能夠見到的一切人事物,一切境界現象沒啥差異,沒啥兩樣,沒有區別。

色即是空:實際上,能夠看到的一切本來是不存在的,是虛幻的,是空無的。

空即是色:什麼是真空,幻假不真呢?就是能夠看得到的一切人事境界現象。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只是能夠看到的一切是真空虛幻的,是幻假不真的,而且:能夠感受到的一切感受,所有的想法念頭,行為,和認知都不是真的,都是幻假不真的,都是空無的。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菩薩對弟子舍利子說: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之感受的真相都是假象,是不存在的,都是虛幻不真的,都是空無的。

不生不滅:能夠見到,感受到的五蘊中一切境界現象,都是有生滅現象的,這種生滅現象是可以感受到,可以見到的,所以認為是真實的,認為是存在的,實際上,正是因為它們都有生滅現象,都是剎那生滅的,瞬間消失了,也就是虛幻的,幻假不真的,換句話說,這個生滅現象也是個虛幻現象,不是真實的,也就是說,真實現象是不生不滅的,生滅之前啥都沒有,是不存在的,生滅之後還是啥都沒有,還是啥都不存在了,所謂的感覺有,只是個錯覺,生滅現象也是假的,真實啥都沒有,不生不滅,是空無的,真空的。

不垢不淨:正是因為一切生滅現象都是假的,本來都不存在,都是虛幻的,所以,所能夠看到貨感受到的骯髒、污垢,和乾淨、潔淨等現象也是幻假不真的,都是假象,一切無有、一切本空,也就沒有垢淨的分別,和垢淨的看法、想法和感受,無垢無淨,不垢不淨,就連垢淨這樣的想法,看法和感受都沒有。

不增不減:因為,一切本空,啥都不存在,也就不會有增加或減少,不會增加什麼,也不會減少什麼,更沒有這樣的看法、想法和感受。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正是因為一切本來是假的,都是虛妄的,真實說,啥都沒有,一切都是空的,在沒明白真相的時候,能夠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一切行為造作,意識形態,所有認知,眼耳鼻舌身和意識心所能感知的一切,一切境界現象,一切能見到的,聽到的,能夠口舌嘗到的,鼻能嗅到的味道,能夠觸碰到的感覺,等等一切,真的看清楚了,看透了,也就知道了真相,真相就是,都是幻假不真的,都是假象,真相是,啥都沒有。一切本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眼界,界是界限,無眼界是沒有阻礙眼所能見到的界限,沒有障礙,全都看透了,沒有看不透的,都是幻假不真的。

所能夠見到的一切境界現象,意識心所能夠想到感知到的一切境界現象都是假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無的。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無明:無明,就是沒明白,就是不明白。無無明:就是沒有不明白的,無無明盡:就是所有一切沒有一樣不明白的,是究竟徹底全明白了,也就是大徹大悟了,明心見性了,亦是覺悟了,徹底覺悟了。

原來把一切虛幻境界現象都當成真的了,通過觀五蘊,觀眼耳鼻舌身意,把一切都觀明白了,沒有一樣不明白的,不只是現在的明白了,以過去的無始劫到現在都明白了,以致未來無窮盡的一切都明白了,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明了,通達無礙了。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老死:沒有生老病死,完全看透沒了,也就知道無始劫的生老病死都是假象,當生的生老病死也是假象,以後再不會投胎搞生死輪迴了,再也沒有生老病死了,生老病死到了盡頭,終止了,當生的生老病死也不執著了,雖有生老病死,因看透看破了,再不執著生老病死了,也就是沒有生死了。

生老病死等現象也明白了,不止這一生的生老病死明白了,從無始劫前到未來的無終止的生老病死現象都明白了。沒明白之間有生老病死現象,有無始劫,有無終止的生死輪迴現象,通過觀五蘊,觀眼耳鼻舌身意,全明白了,無始劫是假象,本無無始,從沒有過開始,當然,完全看透了,也就再不會搞輪迴了,也就再沒有了無終止的生死輪迴了,再也沒有生老病死的現象了和痛苦了,生死是假象,沒有生死,永無生死,時間是假象,無始無終,就是當下一時,從沒有變過。再也不搞生死輪迴了,永無休止,永無盡頭的生老病死輪迴現象徹底終止了,永遠沒有了,徹底滅盡。

無苦集滅道:沒覺悟之間,有生老病死等諸苦,有健壯福報等享受,有衰變消散,有有聚散生滅的感受和過程。通過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得到了覺悟,覺悟後,當下對這一切了了分明,一切都是假的,一切執著盡破,苦集滅道的過程雖有而無受,心下再沒有了這些過程和所帶來的感受了心下清清淨淨。出現啥樣的境界現象,啥樣的因緣都正常,心再不為所動,時刻清淨自在。清淨之心恆久不變。時刻是當下,時刻是一時,一時既是當下,清淨自在,得道了。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真的觀透了,也就啥都不執著了,真的就是萬緣放下了,心恆就清淨了,在沒有希求心,知道得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啥都沒得到,啥都不想得到,也沒有了求知求智慧的心了,心裏面只是清淨,沒有明白啥,也沒有覺得有智慧,只是清淨。正是因為信裡面啥都沒有,啥都沒得到,也沒有明白啥的心,沒有覺得有智慧的感受,啥都沒有,才是真正的清淨了,真正清淨了就是自性了,就是佛性了,也就真的覺悟了,是覺悟了的有情眾生,是有情眾生覺悟了,通過觀,本來迷惑顛倒的有情眾生,解脫了,一切有情眾生都可以因此而覺悟,人也是有情眾生,一切菩薩佛在未覺悟之前都是有情眾生,都是人,通過觀而覺悟了,恢複本來面目,恢復自性,恢復佛性了,得道了,覺悟了,成菩薩,成佛了。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正是因為回歸清淨自在了,恢復自性了,清清淨淨了,也就是真空狀態,是空性,空性啥都沒有,正是因為啥都沒有,一無所得,也沒有覺得有智慧,就是清淨,才能夠真正的看得破,看得透,這個看得破,看得透非是用心的,而是自然地,是空性的自然作用,並非是有啥能力了,也不是有啥智慧了,沒有有智慧的感覺,啥都沒有,是真實清淨,真正空性,才看得透,才看得破的,是真正究竟的看透看破了,這個看透看破也就是清淨、自性、空性的自然作用,當然空性自明,無所不明,自然明了,非為明白而明,有為明白的心就是人心,就不是空性了,真的觀透了,再也不會因任何而生心,亦既死心,亦即無心,亦即是空性,亦是真實智慧。

正是因為沒有任何感覺,沒有明白的心,沒有有智慧的心,沒有有智慧的感覺,啥感覺都沒有了,完全恢復自性清淨了,才真正的有智慧了,此有智慧非是有智慧,而是自性自然作用,心上啥都沒有,若覺得有智慧了,這個智慧就不是真的,正是沒有有智慧的感覺,才是真正有智慧了。

所以,沒有智慧就是有智慧,有智慧就是沒有智慧,智慧既是般若,正是因為有了真實智慧了,才恢復了真實清淨,換言之,清淨既是智慧,智慧又是清淨。沒有清淨不生智慧,沒有智慧絕不會清淨,所以,清淨智慧是一不是二。

換言之,會觀就是智慧,觀透了就是智慧,真會觀、真觀透了,自然就清淨了,也就是真正的覺悟了,成就了,通過觀把娑婆世界看透了,再也不執著了,也就是放下了,放下娑婆世界的一切,沒有任何貪戀執著,雖身在娑婆世界的有情眾生,看破了娑婆世界回歸清淨自在,也就是遠離了娑婆世界,到佛國了,成佛了。正是因為回歸清淨了,真正覺悟了,得到了自性智慧無量,得到自性福報無量,依報隨著正報轉,把娑婆世界中的一切看破放下了,當下就得到極樂佛國的智慧莊嚴福報。此智慧福報是自然得到的,非是思而得之,而是不思而得,不求而得,是自性本來就有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是圓滿的,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的。

雖身在娑婆世界,看著還是個人,已經是有修有證,正是因為有修有證了,所以,雖身在娑婆世界,對任何的人事境界現象,生老病死等,心裏面一點牽情掛礙都沒有,因為沒有任何牽情掛礙的緣故,也就再沒有任何可擔心害怕的了。

沒覺悟之前,處處牽情掛礙,整天擔心害怕,思前想後,顛倒夢想,覺悟後,沒有絲毫的牽情掛礙,沒有擔心害怕,沒有因這些所帶來的想法看法了,也就遠離了所有顛倒夢想了,再也沒有啥可想的了,清淨自在了。恢復了究竟清淨,成菩薩、成佛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只是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是用觀這個方法覺悟的,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們都是用觀這個方法覺悟的,這個方法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們都是用心經中所說的觀的方法覺悟的,而成佛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裡面說的方法,太神奇了,若說佛咒神奇的話,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裡面所說的方法就是佛咒,是最神奇的大神咒,是能令眾生無不明了的大明咒,是沒有比之更高的無上咒,是沒有與之相等的無等等咒,這部心經和裡面說的方法能夠去除一切痛苦煩惱,能夠令一切眾生究竟覺悟,這是千真萬確的,是真實不虛的,是完全真實的。

正是這個原因,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正是這個原因,而說這部經,並且,做出了最為濃縮的精華總結,這個總結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咒。

般若波羅蜜多咒就是成佛開智慧得到最為莊嚴殊勝佛果的方法,能用這個方法本身也就是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咒:就是最快速覺悟,最快速恢復自性清淨開智慧,最快速成菩薩成佛,得到最為殊勝圓滿覺悟的方法。

這個咒的內容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意思是,用反覆強調其重要性的方式在說,三世一切諸佛看破放下,覺悟成佛的過程真相就是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裡面說的方法。通過觀五蘊,觀色受想行識,真的觀明白了,觀透了,也就自然恢復自性清淨了,真的恢復自性清淨了,也就一定開智慧了,恢復自性清淨開智慧了也就是真正的覺悟了。

恢復自性清淨,覺悟成佛的過程就是揭諦,揭開真諦,揭開宇宙人生的真相,解開本我的本來面目,從人心覺悟到佛性,從凡夫成就佛果。揭諦:揭是揭開,是揭露,是覺悟,是明了。諦:是真諦,是事實真相。揭諦就是揭開事實真相,明了事實真相,覺悟事實真相,揭諦就是覺悟,揭諦揭諦就是覺悟再覺悟,從小悟到大悟再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菩薩成佛就是揭諦揭諦。覺悟的過程就是揭諦的過程,揭諦揭諦就是成菩薩成佛。

是誰說的這個方法,是圓滿覺悟的佛說的,這個方法是能令一切有情眾生覺悟成佛的方法,是三世一切諸佛普薩都親自用過的,驗證出來的最好方法。三世一切諸佛:是過去已經成就的佛和現在正在成就的佛,未來即將成就的佛。過去和現在一切已成的佛都是通過觀五蘊,觀色受想行識,把五蘊看穿,看透,看破,看究竟了,也就覺悟了,他們覺悟的過程證明了這個方法太好了,真實不虛,他們都在說這個方法,都在傳這個方法。

未來即將成就的佛們也一定會用這個方法,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等都在用這個方法,釋迦牟尼佛把這個方法傳給我們,讓我們所有還沒有覺悟的眾生都能夠因此而覺悟。

波羅揭諦:就是覺悟事實真相,覺悟後解開了事實真相。

波羅僧揭諦:是揭開事實真相,是波羅僧,菠羅:是到彼岸,到彼岸就是覺悟了。僧:是具足佛菩薩圓滿行儀的人,是軌範具足的人,是真正覺悟的人,是真正的僧,是軌範師,是真正的僧寶,是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人是佛菩薩。

波羅僧: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佛菩薩,亦是明心見性軌範具足的人。

波羅僧揭諦:是明心見性的人,是佛菩薩揭開了事實真相,認識了真我,恢復了本來面目,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並且:把這個能夠揭開事實真相,能夠令一切有情眾生,一切人覺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方法揭示出來,傳給大眾。

菩提薩婆訶:一切有緣人,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因為這個方法而覺悟,而圓滿覺悟成菩薩,成佛,真正的離苦得樂圓滿成佛。

這個方法是一切佛菩薩覺悟成佛的方法,也是一切眾生覺悟成佛的方法。

點我打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