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先須使知因果報應之說


時間:2017/1/8 作者:念佛拜佛

印光大師:於孩提之時,先須使知因果報應之說,講因果之書,莫善於《感應篇》及《陰騭文》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民二十五年)

因果二字,遍攝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罄無不盡。蓋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廢也。其在儒書,早垂明訓。易雲,積善餘慶,積不善餘殃。書雲,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豈非因果之謂耶。而春秋左氏傳所載,一切奇奇怪怪,善善惡惡,皆因果之實錄。使後之人誦其書,按其事,懍然於禍福之無常,報應之不爽。由有鬼神,戰兢惕厲,上智者固能奮志時敏,聿修1厥德。下愚者,亦知所畏懼,不敢為惡。故因果者,實為維繫人心之大防,足以輔助王化所不及。乃世出世間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亦古今國家治亂興衰之關鍵也。

今日世道陵夷2,人心陷溺3,所以至於此極者,皆由不明因果報應之理所致。因果之理不明,其近因雖受新學說之影響,而其遠因實由宋儒闢佛有以釀成之也。蓋自宋儒之說興,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曰,人死神亦飄散,雖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曰,君子有所為而為善,則其為善也必不真,何事談及因果。夫無所為而為善,只可以語上智之人。中人以下,必資有所勸而後善。今曰無所為而為,是阻人向善之路也。

聖人以神道設教,幽贊於神明。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今以鬼神為虛誕,是廢先王之教也。既死歸斷滅,無因果,無報應,則一切逆惡之行,凡可以得逞其志者,有何所憚而不為乎。亂天下而禍人類者,必自此始矣。彼程,朱只知勉君子無所為而為善,獨不慮小人無所畏而為惡耶。天下君子少而小人多,則程,朱之言,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可不恫(tōnɡ)4哉。然程,朱理學之說,多取諸佛經,乃欲以此自雄,以得於人者,反謂人不我若。遂掩耳盜鈴,陰奉而陽違,甚至不惜操戈以逐之,夫果何為而然也。曰,為門庭之見,及欲配饗5文廟耳。彼徒以門庭之見,而貽天下後世以無窮之禍患,此亦程,朱所不及料,而有心人所為深痛之也。夫程,朱為有宋一代大儒,其維護人倫綱紀之功,何可湮沒。而其立言6,乃不免違悖先聖,貽誤後世。吾人讀書尚古7,可不深察乎哉。

●(其二)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實行之方法,必先從事於親職教育。而親職教育,又須以婦女為主體。蓋世有賢母,方有賢子。伊古賢母,從事胎教,鈞陶8於稟質之初,化育於未生以前,而必期其習與性成9也。如周之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陰相其夫,胎教其子,皆女中之聖人,實開周家王業之基。予嘗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謂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者,即指克盡婦道,相夫教子而言也。乃今之女流,多不明此義,而妄欲參政攬權,思做大事,遂將家庭培植根本之道,置之度外。此真聚萬國九州島之鐵,也鑄不成此一個大錯,深可慨也。

培植家庭根本之道維何。即凡教子女,必在於孩提之時,先須使知因果報應之說,則一切悖惡行為,自有所畏而不敢為。講因果之書,莫善於感應篇及陰騭文。此二書,能為之常常講說,自有莫大之利益。蓋童蒙天性未漓,善言易入,幼而習焉,久則成性,及既長而不可改也。正本清源,端在於此。故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今天下所以大亂者,皆由一班不明教育原理之父母,有以養成之也。蓋既不能以胎教善其始,又不能以因果策其後,根本一壞,遂泛濫而不可收拾。於是非孝無親10之說,家庭革命之談,乃昌言而不諱。馴至朋友則利交而貨賣,夫婦則獸合而禽離。廉恥道喪,天理絕滅,洪流滔天,未知所屆。即起孔子釋迦於今日,亦無法以救之,岌岌乎殆哉。然則將奈何。曰,挽救之道,唯有注重親職教育,冀各為子女講明因果之事理,以培植其根本而已。既植善因,必獲善果,庶將來人心丕變,風俗漸淳,天下國家,其有太平之望乎。

釋如誠【研讀】

因果二個字,遍攝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竭盡無遺。不僅是佛教所崇尚,也是世間法所不能廢置的大道。因果的道理在儒書中,早有明訓。《周易》中說:「修積善行的家族,必定留下許多慶祥;累積惡行的家族,必定留下許多禍殃。」《尚書》中說:「行善,上天降下各種吉祥;作不善,上下降下各種禍殃。」這些難道不是因果的道理嗎?而《春秋左氏傳》中所記載的,一切奇奇怪怪,善善惡惡,都是因果的真實記錄。使得後來的人讀到這本書,按照這些事的前因後果,戒懼禍福的無常,報應的不爽。由於知道有鬼神,戰戰兢兢,警惕謹慎,上智之人,固然能夠振奮志氣,敏於時事,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下愚的人,也知道有所畏懼,不敢做惡。所以因果教育,實在是維繫人心的大防堤,足以輔助王政教化的不足。是世出世間聖人,治理天下,度脫眾生的大道關健,也是古今國家大治大亂,興盛衰敗的關鍵。

今天的世道衰頹敗落,人心沉迷陷溺,所以到如此地步,都是由於不明白因果報應的道理所導致的。因果的道理不明白,其中的近因,雖然是受到新學說的影響,而其中的遠因,實在是由於宋儒闢佛而釀成的。自從宋儒學說興起,他們說:鬼神,是陰陽二氣的天賦之能。說:人死了,神識也飄散了,雖然有地獄的剉斫舂磨,將如何來施用?說:君子有所求而行善,那麼這個行善也必定不是真的。為什麼要談到因果呢?因為無所求而行善,只可以對上智的人來說。中等根性以下的人,必定要借著有所求來勸導他之後才來行善。今天卻說,要無所求的去做善事,這是阻攔一個人的向善之路。

聖人以神道施設教化,暗中讚嘆神明。在《周易·繫辭》中說:「推原事物的初始,反求事物的始結,就能知曉死生的規律;考察精氣凝聚成為物形,氣魄游散造成變化,就能知曉鬼神的情實狀態。」現今認為鬼神是虛妄荒誕的,這是廢除了先王的教化。既然死後歸於斷滅,沒有因果,沒有報應,那麼一切逆反罪惡的行為,凡是可以達到滿足他志願的,有什麼值得害怕而不敢去做呢?撓亂天下而遺禍人類,必定從此開始了。二程、朱熹只知道勉勵君子無所求而行善,怎麼就不考慮小人無所畏懼而做惡呢?

天下的人,君子少而小人多,那麼二程、朱熹的話,利益天下的也太少了,而危害天下的也太多了,可不是哀痛嗎?然而二程、朱熹的理學,大多取自佛經,他們想以取自佛經中的義理來自我壯大,卻將從別人那裡得到東西,反而認為別人不如我。於是掩耳盜鈴,陰奉陽違,甚至不惜操戈相伐來驅逐,他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答:為了門庭之見,以及想要死後進入文廟受後人的祭祀罷了。他們因為門庭之見,而留給天下後世,無窮的禍患,這也是二程、朱熹所沒有料到的,而有心人所深深痛心的。二程、朱熹是宋朝的一代大儒,他們維護人倫綱紀的功勞,不可以湮沒。而他們的思想學說,還不免違悖先聖,貽誤後世。我們讀書崇尚古制,可不是要深深思察嗎?

●(其二)現今想要發揚光大因果的事理,以及實行的方法,必須先要從事親職教育。而親職教育,又必須以婦女為主體。因為世間有了賢母,才有賢子。古時的賢母,從事胎教,薰陶造就在稟受色身的最初,教化培育在沒有出生以前,而必定期望他薰習養成好的性格。例如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暗中輔助他們的丈夫,胎教他們的兒子,都是女中的聖人,實在是開啟了周家王業的基業。我曾經說:治國平天下的權力,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說:教育女兒是齊家治國的根本,就是指克盡婦道,相夫教子來說的。

現今的女流,大多不明白這個意義,而妄想參政攬權,想做大事,於是將家庭培植根本的大道,置之度外。這真是聚集萬國九州島島的鐵,也鑄不成這樣的一個大錯,深深的慨嘆啊!培植家庭根本的大道是什麼?就是凡是教育子女,必須在於他孩提時代,首先必須使他知道因果報應的學說,那麼一切悖反兇惡的行為,自然有所畏懼而不敢去做了。

宣講因果的書籍,沒有好過《感應篇》以及《陰騭文》的。這二本書,能夠為孩子們常常講說,自然有莫大的利益。因為兒童天性還沒有澆薄,好話容易入心,幼小時薰習,時間久了就成為性格,等到長大了,就不會改變了。正本清源,就在這個地方去做。所以《周易》中說:「蒙童時代應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造就聖人的成功之路。」現今天下之所以大亂,都是由於一班不明白教育原理的父母,因此而養成的。

因為他們既不能以胎教,好好教育在孩子的最初,又不能以因果教育鞭策在孩子稍長之後,根本一旦損壞,於是泛濫而不可收拾。於是不講孝道,不敬雙親的說法,家庭革命的談論,就公開提倡而不忌諱。漸漸到了,朋友,是以利益相交而以貨物出賣,夫婦,是野獸相合而家禽分離。廉潔羞恥的大道喪失,天理絕滅,洪流滔天,不知道要到哪裡去。

即使孔子、釋迦世尊出現在於今天,也沒有辦法來挽救,實在太危險了。然而要怎麼辦呢?說:挽救之道,只有注重親職教育,希望父母各自為子女講明因果的事理,來培植這個根本而已。既然培植了善因,必定獲得善果,使得將來人心大變,風俗漸漸淳厚,天下國家,有太平的指望啊!

1【聿修】《詩·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毛傳:「聿,述。」聿本助詞,後多訓為「述」,因以「聿修」謂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

2【陵夷】由盛到衰。衰頹,衰落。

3【陷溺】比喻深深陷入錯誤的泥淖而無法自拔。

4【恫】1.哀痛。恫(dònɡ) 1.恐懼。

5【配饗】合祭;祔祀。指孔子弟子或歷代名儒祔祀於孔廟。

6【立言】指著書立說。

7【尚古】崇尚古制,推崇古道。

8【鈞陶】用鈞製造陶器。比喻造就。

9【習與性成】謂長期的習慣將會形成一定的性格。《書·太甲上》:「茲乃不義,習與性成。」

10《孝經》:「非孝者無親。」意思是:不孝敬父母的人,他心目中就沒有父母的存在。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