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宗性法師: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時間:2017/2/19 作者:素心♡拈花微笑

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如果說穿得好一點、吃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出門坐的車子高級一點,就表明生活質量好的話,那為什麼我們今天人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坐的車子也好,可內心並沒感到真正的快樂呢?今天的人也有藝術修養,什麼搖滾、蹦迪、上網……可為什麼心裡還是那麼迷茫和困惑呢?

這就說明,現代人的生活質量還是不高,還是停留在物質層面,沒有把內心世界的問題解決好。我個人覺得,生活質量的提高,不能僅僅停留在衣食住行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藝術修養上。

過去很多人的藝術修養很好,但是他們同樣有痛苦。我比較推崇蘇東坡。蘇東坡文學成就很高,讀他的作品使人愉快。他不像杜甫、李清照、辛棄疾這一類文人。儘管從文學層面來講,杜甫、李清照、辛棄疾的作品無可挑剔,但當你讀他們的作品時,總感覺心裡懸吊吊的,讓你的腸子糾纏起來,整個精神都不爽快。為什麼?包含有太多壓抑的情感。

儘管蘇東坡的作品要輕鬆得多,可他還是有壓抑的時候。比如他有首詩寫的:「人人都說聰明好,我被聰明誤一生。但願生兒愚且蠢,無災無難到公卿。」他也有發牢騷的時候。但總的講,因為他解決心理的問題多一點,所以輕快的作品比較多。他不僅用藝術來提高修養,用藝術來提高生活質量,還能用佛法來解決一些心裡的結。

以慈悲開啟快樂源泉

怎麼才能提高生活的質量呢?第一個方法:慈悲與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都是自找的。常有人跑來抱怨,說:「師父,我氣啊!」我說:「幹嘛呀?」他說:「氣死我了!」我說:「你是誰呀?」我希望將來你們生氣的時候,也這樣問一問。你一邊說:「氣死我了!」下一句就接著問:「我是誰呀?」想三秒鐘後,管他的,懶得氣了!

「我」是誰呀?誰在氣「我」啊?就是因為有「我」,才有氣!要是沒有「我」了,氣從哪兒來啊?所以,生氣、不快樂的根源就在有「我」。生活想要有質量,就需要用慈悲來忘掉自我。如果多想別人、慈悲待物、慈悲待人,哪兒還會有那麼多的不開心呀!

因此,我們要停止過去只考慮自己的思維習慣。過去總愛說:「那個是我的!」「他真是把我氣死了,氣得我捶胸頓足!」這就是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的結果。所以,有時候我們要換個立場,去想想別人的感受,這樣你就沒有對立面。

平時,我們一起床,一睜眼,就對著家人喊:「飯做好了沒?」嘴裡一邊吃著現成飯,一邊還抱怨:「怎麼這麼難吃呢!」走在大街上也抱怨:「你怎麼走那麼快?怎麼不走我後面!」別人的車開得比你快,你就受不了:「怎麼比我還開得快,我要超過他!」走進單位裡面,看見同事了:「他怎麼來得比我還早!」在任何時候,你都用對立面來看人,怎麼會有快樂呢?

佛法講,每天都用慈悲的心腸對待任何人,你就能天天快樂,每天的生活都有質量。早晨起來,看到家人的第一個反應就要想:她今天早上這麼辛苦,給我做了那麼多好吃的,真是好幸福!這就是菩薩的精神——想別人。

如果你能夠把大家在一起的時光,想像成一次快樂的聚會,那麼你的生活一定會是愉快的,你的工作一定會是輕鬆的,你的心情也一定會是舒展的!

因此,生活質量的提高,就是以慈悲心來開啟快樂的源泉。

用智慧創造灑脫人生

第二個方法:智慧與灑脫。

除了慈悲,還要有智慧。什麼是智慧呢?你們吃過飯沒有?吃過夜宵沒有?吃過營養品沒有?吃過啞巴虧沒有?吃過回扣沒有?吃過閉門羹沒有?怎麼沒有!別人不理你,那不就是閉門羹嗎?今天人什麼都吃過,營養品、保健品,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全都吃過。但是我覺得有一個東西,是這個世界上誰都不願意吃的,但它又是最寶貴的營養品。是什麼呀?「吃虧」。

什麼是智慧?學會吃虧就是最大的智慧。過去人常講「吃虧是福」,但我今天告訴大家,吃虧不僅是福,吃虧更是智慧。為什麼呢?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從前,有兩個鄰居。一個人喜歡占小便宜,另一個人比較老實。有一天,他們兩人上街買菜,在不同的攤上買了同樣的菜——茄子。喜歡占小便宜的人買的五毛,另一個人買的三毛,並且五毛的品質,還沒有三毛的好。

他們一起回家的時候,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就想:「他買的怎麼那麼便宜呢?而且比我的還好?」就問老實人:「把你的換給我好不好?」老實人說:「你要就拿去吧!」他倆就這樣換了。

又有一次,他們都出遠門,一起去買車票,但他們買的不是同一輛車的票。老實的人早到,買的是最早一班車;喜歡占小便宜的人買的票,比老實人的晚一個小時。但是占小便宜的人買的票,比老實人買的要貴十塊錢。於是,他又去跟老實人磨,找藉口說:「我有點急事,需要早些時間趕回去,我們換一下吧?」老實人說:「行,你拿去吧!」

於是貪小便宜的人就坐了頭班車,老實人坐了第二班車。老實人坐的第二班車剛開到半途,就停了下來。他去詢問,駕駛員回答說:「前面出車禍了。」他一打聽,就是跟他換票的人坐的那輛車。結果,愛占小便宜的人坐的車翻了,人也被甩到溝里死了。而這個老實人,卻因為換票保住了性命。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什麼道理?吃虧是福啊!那個人愛占小便宜,但是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這個人經常吃虧,卻因為他願意吃虧而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有些時候,吃虧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今天人什麼都想吃,就是不想「吃虧」。這樣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反被聰明誤。

過去講,無我是智慧。這裡講,慈悲是智慧、吃虧是智慧。因此,智慧只是一個概念,它的表現形式有很多。

有智慧的人,才會灑脫起來,才不會斤斤計較。就像剛才故事裡的人,他就是有吃虧的大智慧,才不會和另外一個人斤斤計較。什麼我多五塊錢,他少五塊錢;我的好了,他的不好……有了這些想法,心裡就會有所掛礙,到最後占便宜的反倒吃虧,吃虧的反倒占了便宜。

還有,大家老是喜好辯論,也就是愛爭論。今天我們最推崇的是「那個人會說」。實際上,會說的人不見得有智慧。

過去,有個官員去拜訪一位禪宗的祖師。官員說:「和尚,請教你老人家一個問題。」祖師說:「你問吧!」官員就問:「有個人在樹上,他手也沒抓住樹,腳也沒勾住樹,只有嘴掛在樹枝上。如果這個時候有人來問他:『你在樹上開心嗎?』」是你該怎麼辦?說開心,一張嘴人就掉下去摔死了;不說話,這樣是沒有禮貌的。

他就問祖師:「如果是你,會怎麼辦?」祖師把茶杯指了一下,意思是「就在這個茶杯中」。官員很疑惑地問:「和尚,這是什麼意思啊?」和尚還是指著杯子讓他看。官員又問:「難道你的舌頭是長在杯子上的嗎?」

這時祖師說:「你的舌頭長在哪兒呢?」官員說:「我的舌頭長在我的嘴裡。」祖師說:「既然你的舌頭長在你的嘴裡,剛才那個問題就由你來回答。」官員一聽,覺得這和尚真是厲害,把他都攪進去了。

這個場面是什麼意思?祖師是在給他行無言之教。教導他,有些事情是不能說的。要是說了「我的舌頭是長在嘴裡的」,就是死路一條。請諸位記住,有些時候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不說行不行啊?不說不如善說。

有人說:「這個故事裡,祖師沒有講話呀!」他講話沒有?他指著杯子就是在講,他在善說法要。你別以為不說就對,那樣也不對。有些時候不說是智慧,但只是小智慧。要善說,才是大智慧。

因此,我們要想生活質量好一點,就要處處時時用智慧來觀照生活,用智慧來覺照生活的每一剎那。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灑脫,生活質量才真的好,才能不起煩惱。

就像《插秧歌》裡唱的:「手持青秧插滿天,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我為什麼要提到這首歌?因為剛才講了「吃虧是智慧」,不要吃不得虧;還有「無言之教」,不要擅自好爭,不要老是事事沖前。所以,「退步原來是向前」,退後一步,自然寬。大家一定要懂得這個人生的大智慧。

摘自宗性法師《感悟人生三重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