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此生何事可重來,及時行孝方無憾


時間:2017/3/22 作者:定臻

《弟子規》上說:「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說的是冬天讓父母溫暖,使得溫暖,夏天就讓父母得到清涼,使得他們清涼,早晨去問早安,晚上回家了也要去匯報一下,自己安全到家了。

一年四季什麼時候都有死人的,什麼時候死的最多,什麼時候發病最多呢?從四季的時間來說,是春天,這個時候血液向體表大量的輸送,心臟和大腦得到的血液就要相對的減少,這個時候對於人來說是比較危險的,對於年輕人來說,只是睏乏罷了,但是對老年人可能就是危險的。

從一個月來說,就是十齋日,什麼叫十齋日?這個大家看地藏經裡面有記錄,一個月的這十天裡,是天地衝動較大的節點,對人的影響也要放大很多,最明顯的就是月圓的農曆十五,十六,這是最明顯的。月圓這一天心腦血管疾病爆發率高於其他任何一天,同時車禍率,暴力事件,精神病發飆率,都是最高的。

從一天來說,早晨的時候是人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轉換的時間,這個時間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階段,於是我們早晨去問安,有其現實意義。我們明白這一點了就知道了,早晨我們去問安,是我們對父母的惦念,晚上到家和父母打招呼,是讓父母不必為我們掛念,這裡面,是滿滿的親情,我們不懂的時候以為只是個形式,但是這裡面真的很溫暖。

出去的時候一定要告訴父母,我要去哪裡,我要去和誰,做些什麼事情,把這些事情都和父母交代下,父母知道我們去辦什麼,知道怎麼能找到我們,事情辦完了,回到家裡一定要和父母交代一下啊,我回家了。

「居有常,業無變」,說的是居住的地方要儘量固定,工作的地方能不改變就不改變,這裡的居有常,業無變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的每一個變動,工作上的,乃至生活上的,父母都會為我們牽掛操勞。就算告訴他們八百遍,不要管這個了,不要管這個了,但是做為父母,怎麼能什麼都不想呢?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就有這樣的一句,百歲母常憂八十兒,孩子都八十歲了,作為母親依然是放心不下。

現在的時代真的是這樣啊,我們的生活壓力大,生存壓力大,就業力大,逼迫之下只能以更快的節奏來生活。於是忘記了那麼多的細節,細節處見溫暖,細節處見真情,細節處才能了知人心!

我們尚且很難適應這樣的快節奏,年歲大的人更不容易適應這個快節奏,而且當年歲大的時候,會有一個現象產生,就是他們雖然身體看上去很好,但是開始忘記事情了,忘記了水費是不是交了,忘記了這個東西放在哪了,忘記了你交代的事情。

當我們發現父母忘記了什麼事情,不要和他們吵;當父母忘記了這個衣服要乾洗,洗壞了我們的衣服,不要和父母吵;要心疼父母,我們在長大,而他們卻在衰老。

中國有這樣的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正如我常常說的,這個世界上有三件事情不能等,第一就是盡孝不能等,第二是行善不能等,第三學佛不能等。這三個不能等不是別的,正是我們學佛的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誦讀大乘,勸進行者。

我們的色身就是有無數個無常匯聚而成,由因緣和合而生,也必由因緣的不和合而病,也必由因緣的分離而消亡。我們自己都要常常記得有個無常隨時都會偷跑出來咬我們一口的,我們尚且為無常逼迫,我們的父母親人不也是這樣嗎?

不要等到條件成熟了才去盡孝。孝沒有條件,就像我們能看到有一個三歲的小孩撐起一個家庭的視頻,那個孩子比鍋台高一點點就要早起為重病的親人做飯,看他嫻熟地幹活,我們當心生慚愧!

在上學的時候我們學過這樣的一篇古文,蜀之彼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窮的僧人說,我要去南海你看怎麼樣?富的僧人說,我要想去,我都籌劃好像年了,等條件成熟了我就去。他就問窮僧人你靠什麼去南海呢?窮僧回答說,我有一個吃飯的缽就夠了,富僧人哈哈大笑,笑什麼?笑窮僧人不自量力,痴人說夢。過了兩年,兩個僧人又遇到了,富的僧人還沒有去成,而窮的僧人已經從南海回來了。

很多事情是需要條件的,但是盡孝不需要條件。如果我們總以為條件不具足就不去盡孝,樹經過秋冬會不落葉嗎?人的生死在轉瞬間,你怎麼保障條件成熟的時候,讓我們盡孝的那個親人還等我們呢?

摘自人間天新浪部落格《重溫弟子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