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海濤法師:一個人若想獲得最大的安樂,便一定要培養慈悲心


時間:2017/3/24 作者:佛恩難報

1.每個人心中都蟄伏著愛的種子,人們可以引導這個種子滋長,甚至開花。

2.愛應該是慈悲心,一種深刻的情懷。

3.學習慈悲心最有效的方式是「設身處地為別人想」,儘量為對方感受與構想,做到「思其所想,感其所受。」

4.利他有兩種層面。愛別人並不表示我們就要忘掉自己。當我們說,我們應該要有慈悲心時,也不一定就要犧牲自己才行。

5.「祈願能夠幸福」是所有生物的同等權利。

6.所有的生物都是因這個祈願而出生——祈願能夠幸福。而你我都具有同等的權利,希望這個祈願實現。

7.我們全都由一位母親帶到這個世上;我們全都有這麽一天必須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沒有人會祈求不幸。因此我們所面對的眾生,跟我們這個人完全一樣,沒有任何不同。

8.我們每天修行所做的便是這些練習,練習加強與發揮我們的同理心。

9.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能力,是培養「愛的能力」的必要途徑。這不但需要技巧,也要求許多勇氣。

10.我們對於朋友和所愛的人的感情都摻雜著一種執著。因此,我們的目標乃是要培養一種對一切眾生毫無偏執的感情。

11.毫無偏執的感情,即是一種對一切眾生無執、無瞋的平等觀。

12.我們常覺得喜歡親近某一些人,而對另外一些人則保持遠遠的距離。要修習平等心的一個方法,最初便是開始觀想這些此生既無助亦無害於我們的人。

13.在這些對我們無助亦無害,甚至沒什麽關係的人身上做平等觀的學習,若有任何貪愛或瞋念生起時,也比較容易止息。

1.不論身心受到任何傷害,佛陀與其法子——菩薩都不會生瞋怒心。他們不會因受到激怒而起報復的念頭。

2.寂天菩薩曾如此禮讚擁有珍貴殊勝之利他心的人說:「兩相比較之下,美善具德之念將產生極豐盛的善果。即使在逆境與苦難當中,菩薩也從不造惡,他所有的便是日日增上的善念與善行。」

3.當阿底峽尊者在決定如何做才能為眾生帶來最大的利益時,他的上師和本尊所給予的兆示均顯示出他應該全心奉獻於開展利他之行。

4.通常我們最大的障礙是貪慾和瞋忿,這點可藉由平等心加以破除。若無平等觀,我們便會受到偏見和執著的染污,導致我們所生起的任何愛和慈悲都是殘缺不全的。

5.平等觀可以消除我們由於不斷分別批判而生煩惱做惡的習性。

6.在我們能以平等的方式看視一切眾生之前,我們一定要利用平等觀把在心中由於貪慾和瞋忿所生的偏執撫平。

7.當我們能對朋友、仇敵和無特殊關係的人培養出平等觀時,那麽要將此心延伸及於一切眾生,便會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

8.只要能生起眾生平等的念頭和心愿,哪怕只有一瞬間,也都是一件非常珍貴且值得的事情。

9.我們必須用方法對治煩惱,讓已生起的煩惱止息,未生的煩惱從無機會生起。

10.通常我們以不淨觀對治貪慾,以慈悲觀對治瞋念。我們必須持續如法對治它,讓自己在以後碰到任何惱火或貪慾的對境時,心中不再起漣漪。

11.一個人若想獲得最大的安樂,便一定要培養慈悲心。

12.慈悲是指放下自我,完全地消除自我。

13.不論我們在談慈悲時聽起來有多順耳,我們都必須經由實修才能真正去體悟它。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我們要以智慧向內觀照真正的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