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修行是一個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題


時間:2017/4/8 作者:妙音居士

所謂修行,其實就是徹底修正自己的心性行為,由里至外,巨細靡遺,完全加以確確實實的檢點與改善,此即是做為一個修行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題,必須永遠追求達成的生命事業。佛法無量無邊,修行人的學佛事業也無量無邊,大家想要做點好事,但須知道善行永無止境,若是平常做了一點,甚至不少,便自以為善行累積很多,不得了。這么想法就未免顯得小氣了。

學佛者最寶貴的是心量無限寬闊,容得下天地萬物,做人處事皆以利益他人為出發點,即便做了一輩子的善事,此亦義所應為,理當如此,豈足掛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人活著就是要為別人好,難道你是出生來幹壞事,惹人討厭的嗎?或者是來當個飯桶,無所事事,一點利益他人之事都沒有?

請大家千萬謹記:“我所修行無有量”,修行是修無量行,此乃千秋萬世的生命事業,所要達到的是“獲得無量諸功德”,所謂“獲得無量諸功德”,諸位特別注意別會錯意,要點在於“無量”兩字,功德是無量的,不可限量,無所執著,有些人喜歡問我:“你做了很多功德?”我說:“我什麼功德都沒有。”功德無量,豈有功德?若有功德,即有限量,不合佛法功德真義。

還有功德無量也包含絕不偏頗之意,佛法在善行的對象上是怨親平等的,不因你對我不好而不利益於你,不因你跟我關係殊勝而特別利益於你,心之根本所擁有的只是一派完完全全利益一切有情的願行,有時為了合光同塵與度生方便亦能自然示現親疏與好惡的差別相。只要你真正慈悲喜舍,處處利他,配合智慧方便,那么,贊人愛人是道,罵人打人也是道,行善做惡皆是道。孩子犯錯,父母視因緣需要打孩子,你說父母慈悲不慈悲?學生懵懂,老師依教育原理罵學生,你說老師所為是不是惡行?打罵並非不可,但須智慧駕馭,若是打時罵時動了惡念嗔念,或是根本以惡念嗔念為之,那就與愛心大大背道而馳。另外,如果說這個傢伙很可愛,所以我凡事對他好,儘量幫助他,這並不是真慈悲,因為出發點在於自己的喜好,表面為了別人,其實為的是自己,還是自私自利,這絕稱不上菩薩道的。

菩薩道是完全沒有條件的,對你好就對你好,此乃生命本然,天經地義,不須什麼前題。善事一做便過去了、忘了,沒事啦,若還要掛記著“我曾給他好處”,念念不忘,那真自生煩惱,露出自私自利的尾巴,再也無法“安住無量諸行中”了,又如何能真正“了達一切神通力”,證到三世請佛菩薩無量無邊的大神通境界呢?談到神通,前面“速疾周遍神通力”我已稍作說明。不要誤認得個千里眼、順風耳,能夠聽聞遠地的事物,或者了知宿世因果,靜坐飛升,這些才是神通,那便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現在大家最好奇的種種超能力,還只是小神通而已,真正大神通要向佛和大菩薩們看齊,並且,一個人能夠少私少欲,天天煮飯擔柴或做其他事物,服務他人,這即是難能可貴的大神通。老實說,生命本身正是一個大神通藏,心跳是神通,呼吸是神通,揚眉瞬目皆是神通。佛菩薩有多大的神通智慧,一切眾生也有多大的神通智慧。學佛為的是窮究這生命大神通藏的究竟奧密,將它弄個清楚透徹,不為任何生命的神通現象所迷惑,若不如此,而以小神小通為尚,樂而不疲,那不就太沒出息了嗎?

——恭錄自南懷瑾《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