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時間:2017/4/12

同修:老師,說說無畏心。

老師:喔,無畏分為四無畏,你想了解哪個呢?

同修:處眾無畏。是這樣的,我們這邊有兩個學佛很好的人,以前是同修,現在是冤家,對著幹起來了。

老師:我們知道佛陀有四無畏,有智慧的無畏、漏盡的無畏,還有說法無畏,再就是處眾無畏。處眾無畏是很重要的一個基礎保障。

同修:我一直是自己一個人學的,聽到這個訊息,嚇回來了,不敢跟這些人接觸了。我知道自己還不能應付這些。

老師:處眾無畏是因為要長久行菩薩道,其中的布施、愛語、利行都會促成處眾無畏。為什麼在大眾中會有畏懼呢?

首先,在大眾中所有遇到的人,都是宿世以來有過淵源的,也就是都有前因的,在大眾中會畏懼,是因為在眾多的前因中有為惡、為害的事情和自己有關係,導致處在大眾中會產生令人不安的恐懼。所以忍辱是消除惡業的手段,布施為善,這是建立良性關係的方法。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能不惡、廣善,自然會在某一生惡業消除完畢,成就純淨善德的積累。這樣的人處在大眾中是不會有畏懼的,因為他和大眾的關係都是善的。這就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任何一尊佛的成就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真的不是某些教派法門宣揚的那種一轉身就成佛了,這些十力、十八不共法、四無畏等等,哪一個都要久經劫數的修持,不是輕而易舉就獲得的。

其次,如果在大眾中隱藏著是不會有畏懼的,但是如果自己冒頭了,成為被大眾注目的焦點,這是會有畏懼的。畏懼從哪裡來?從自己的不圓滿來、從自卑中來。人都有一些私藏的想法,比如自己不圓滿的地方,有缺點的地方希望儘量隱藏起來,不被他人看到。處在大眾中就會擔心這些被人看到,從而會形成恐懼感。

若有自卑心,雖然表面做得很完整圓滿,可是自卑心的存在導致自己信心不足,這個信心的強度無法和大眾注目的強度達成對等,就感覺被大眾壓制,其實是自己能量過低導致的,是自己的位置和能量不匹配產生的恐懼感。

佛陀在經文中說到:不要包藏瑕疵,有過錯要及時承認,並及時懺悔除去,令心境是光明安樂的。這個包藏瑕疵也是恐懼的來源,我們當好好懺悔自己過往的業力,不造作新業力。《楞嚴經—精研七趣》裡提到了有種種眾生,其中有的眾生菩薩遇到了,就像頭頂高山,腳履巨海一般,為什麼這樣?這類眾生像狗仔隊,總要挖你的小隱私,以爆料你的隱私為快樂,遇到這樣的人誰都會很難受的。

所以若有恐懼:

一,當懺悔宿世惡業;

二,當消除宿世惡業;

三,當及時反省自己是否還有行持不夠圓滿和漏洞瑕疵太過明顯;

四,要以純善光明的狀態面對餘下的一切,同時也要以這樣的心境面對一切過去的黑暗歷史和那些見不得人的過往,也都要令光明照耀它,讓這些灰暗如湯澆霜化為無形,從而成就光明;

五,若有恐懼當稱念佛菩薩聖號,思維佛菩薩們的偉大事跡,與聖德同在,無往而不利。

所以在平時的行做中,以與人為善為準則,不帶給眾生傷害。如菩薩因為久修諸善,純善無惡,所以就算身處非常危險的環境也不會害怕。沒有這樣的業因,自然不會承受如此的業果。這個處眾有畏,有過去行做善惡業的影子,同時也折射出這一生行做的不圓滿。不圓滿是好事,代表我們還有前進空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