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梭巴仁波切:念經,未必就是修持佛法


時間:2017/4/12 作者:蔡工

怎樣才是修行

一個念經文的人,雖然他誦的內容是佛陀的教法,但他念誦的行為未必是佛法。所以舉例說,有四個人在念經。

第一個人念經的動機,為的是證得圓滿的佛果——為能度脫所有輪轉中的眾生離苦,使得他們成就菩提,所以要斷除內心一切的顛倒、圓滿證悟一切的功德。基於這個發心,該人誦經的行為就成為他為一切有情而證得佛果的因。

另外有一個人,誦經的動機不在於為眾生成佛,而是為了自己能夠了生脫死,所以他誦經的行為不會成為成佛的因,而是成為個人脫離輪迴的因。

第三個人也在念經,他追求的是來生能生到善趣、有錢、獲得長壽等下輩子的安樂。因此,他念經的行為不會變成證得佛果或了生脫死的因,只會變成來生安樂的因。

至於第四個人,他誦經僅僅是為此世的安樂,像這輩子有權勢、好聲望、長壽、健康。他沒有想到其他眾生,只想到自己、自己的安樂。因此,他的念經不是佛法。為什麼呢?因為他發的心是不善的,是對此世安樂的貪著。這是一個不善的念頭。這個執著的念頭如何影響到我們的心,馬上就看得出來——它使得我們的心流不安。這也就是煩惱的定義:讓個人心相續煩擾不安的因素。所以貪著此世安樂的念頭一生起,就會產生影響。它是不善的,結果,把念經的行為轉化成惡業。即使誦的內容是佛陀的教法,念誦的行為不見得變成聖法。像在這種情形之下,念經的行為成為不善業,而且它的果報是苦的。

任何一種行為,不單是念經,包括吃飯、睡覺、工作等等,若是出自對此世安樂的貪著,就不可能變成法。它本身以及它的果報都只是世間的、生死的,而一個行為的果報只要是苦的,這行為便是不善。

所以我建議你早上醒起時,第一件事應該是發一個清淨的心,發利益一切有情的菩提心。簡單地來講,你先心想:「從我生下來到現在,所幸我還沒有死。這是多大的善緣!今天我仍然有這暇滿的人身能夠修習慈悲佛陀教授的聖法,可以度脫生死里每一道的痛苦,可以了脫輪迴所有的問題,達到安樂——由善業(法)而來的此世安樂、由善業(法)而來的來世安樂、由法而來的解脫、究竟安樂、以及由法而的能救度一切有情的佛果。這是多麼幸運!」

生起歡喜心後,要進一步思惟:「我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我一個人能獲得安樂,也不在於能夠解決我一個人的問題。我人生的意義在於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尤其是得到佛果的究竟大樂。總之,讓我的生命對其他眾生有幫助,使得其他眾生獲得安樂,為眾生服務,才是我生的意義。因此我要為利他而過此生。不管我身、語、意造什麼善業,都是為眾生而造的。」

這樣一來,一天二十四小時,所作所為,包括睡覺、工作等,只要是以利他為出發點,一切都成為法,而且是法中為了一切眾生證得佛果的無上因。意思是說,我所做的都變成一切有情安樂的因,因為我的行為發自要饒益一切有情的菩提心。

每天早上的修行應該從清淨的心開始,用一切大慈大悲的心情去看待這個社會,去好好的活著,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你的修行才是善業的修行,最終才能成正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