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法尊法師:何謂佛教的淨信?


時間:2017/5/10 作者:妙音居士

其實,信不但在佛教占著極重要的地位,就是世間亦無不以信為第一要務。

不過世間所說的信與佛教所說的信稍有不同罷了。如儒家所說「仁義禮智信」的「信」,只不過是一種「言行一致」、「有約必踐」的意思。

譬如開會議,彼此約定在某一個時候開會,到了那時,我就去開會,這就叫做有信;又如與人借錢,約定在某一個時候償還,期限一到,即去交還,這也叫做有信。

能夠做到「言行一致」、「有約必踐」、「無輕諾寡信」的地步就算達到「信」的頂點了!可是在佛教解釋這個信,並不這樣簡單。

佛教通常教典里說「信」的意義,即「信有是有」(三寶功德,眾生業果)「信無是無」(世間萬有)這樣說法,雖亦有理,不過範圍太籠統寬泛,在初學佛的人,是不容易了解的。我現在且依唯識論來略說一說信的意義。

論說:「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這三句話便是信的定義。「於實德能」,意思就是信實,信德,信能之謂。

所謂信實──實是真實,就是四聖諦理。這四聖諦理,是真實不虛的,我們深信不疑,名為信實。

所謂信德──德是功德,就是世間和出世間的有為功德,無為功德,三寶的殊勝功德,我們信它的確是有的,即名為信德。

所謂信能──能是功能,就是三寶有與樂拔苦的功能,我們相信他依他行,也可得到這種功能,換句話說,就是信自己也有成佛的本能,這名為信能。

上述三種為吾人對三寶發生信仰的對境。若能於此境上,深信不疑,就叫做「深忍」,如能更進一步的希求自己也能獲得同三寶一樣的「實」「德」「能」,就謂之「樂欲」。

雖然對三寶的「實」「德」「能」生起了「深忍」和「樂欲」,若是雜有五欲等貪心,那也不見得有什麼可貴了。

所以「深忍」「樂欲」必須還要清淨,並能令相應的心心所,都變成清淨,那就達到「心淨」的極果了。

這樣,能夠圓具此三德相而生起的信心,才是佛教所說的信,這信就是「淨信」,也可以說是正信。

然而佛教所說的這淨信,雖同具「深忍」「樂欲」「心淨」的三相,若以重要說來,要算「心淨」為最要。

何以呢?因為:「深忍」只能算是信的因;「樂欲」只能算是信的果,而信的自相就是「心淨」。

由於信的自相是淨,所以能令他的因果等皆淨,若信的自相不淨,那就不會令因果等清淨了,故在淨信的三相之中,當以「心淨」為最要。

此三相因果之理,表之如下:

因──深忍──勝解心所

自相──心淨──信心所

果──樂欲──欲心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