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至心稱念,等同佛菩薩就在身邊,可化解各種困厄


時間:2017/5/10 作者:定臻

導言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普門品》經文:「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此句經文說的是,如果有人不管他是有罪還是無罪,被各種器械捆綁約束了自由,如果他能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這些約束捆綁的器械器具都會壞掉,從而解脫被囚困的厄難。

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獲得出輪迴的結果

這是第兩大段釋名的解除枷鎖部分。此處非常關鍵的一個內容就是若有罪、若無罪,這個若就是好像、或者、大概、可能,若有罪若無罪,就是有罪與否並不一定;再延伸一點就是管你有罪沒罪,這就好理解了,有罪也好,沒罪也好,都可以的;再上升一點,因為剛剛提到的罪,我們會理解為世間的犯罪,而佛教有較為專屬的罪業的名詞,罪障、罪業、罪行等等,所以如果只以觸犯世間罪業來理解這句就稍微狹隘一點。我們大多會從後面半句被約束自由來反推,理解這個有罪無罪是世間層面的罪過,如果回歸到佛教專屬名詞的罪,這句經文就會豁然開朗,不管你觸犯了世間的罪過,或是學佛的種種罪過,被約束於世間的牢獄囚鎖中,或者被牽引在輪迴的六道漩渦中,若你能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這些約束、捆綁、牽引都會斷壞,從而獲得解脫。

也就是說,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會獲得出輪迴的結果,但前提是:我們是否意識到輪迴是一副枷鎖?當我們對輪迴還抱有幻想的時候,這就類似於一個問題還可以有各種解題思路和可能,當我們認識到輪迴的真相、對輪迴就不會再有幻想,會非常急切於出輪迴去。《楞嚴經》中說到:人生在世的輪迴目的是償還業債。如果沒有業債了,當然可以長輯世間,從此別過。所以不拖不欠是還債的好趨勢;不再造作新的業力是還債的好趨勢;肯認帳消業也是還債的好趨勢。這樣一說,好像人活世間是很苦的一個事情,於是有的人思路活泛就會想:為什麼不可以苦中作樂一下呢?這當然可以,可是別樂不思蜀就好。

如果上升到足夠的高度,為什麼我們跑到這裡陷在輪迴出不去了?答案恐怕就有樂不思蜀的成分在其中了,忘記了出行的目的、忘卻要做的事情,陷在五欲六塵的幻象里,輾轉之後生死疊加,層層無明顛倒混亂,結果就出不去了。所以忘記自己應該做什麼,這是第一大彎路。誰都想走捷徑,但如果你目的不清晰,就沒捷徑。學佛的第一大彎路也一樣是忘記了自己的願,丟棄了自己參與輪迴的目的,也就喪失了主動參與輪迴的那個動力。沒有行走下去的動力就只靠業力遊走,就像曲水流觴,停到哪裡就算哪裡,這就是生死輪迴路了。激發願力就是找回動力,你找到動力就不會迷失在虛空中,哪怕速度再慢,也會回到正確的軌道上,遇到正確的事情,觸發正確的感受,獲得正確的體悟。所以為什麼佛把願字推得那麼高?輪迴的因是他,出輪迴的緣是他,出輪迴的結果也要依靠他,沒有這個願,諸事不得成就。

佛菩薩眼裡,眾生沒有好壞之分,只有迷和覺的不同

回到經文中,不管有罪沒罪被約束自由了,稱念菩薩聖號就得解脫,這句意思非常簡單了,可能很多人就會說:為什麼菩薩不分好壞人呢?好人幫,情理之中;壞人也幫,這菩薩是不是瞎?因為菩薩不瞎,所以一切眾生都沒有好壞之分,都只是可憐憫的苦難眾生罷了。所以我們學佛也是一樣,我們如何對待其他道的眾生啊?前文提到夜叉羅剎這些是純粹的惡鬼,我們真的就要把他們斬盡殺絕嗎?如果菩薩想著要把惡鬼斬盡殺絕,哪怕是起了一絲殺念,這都不是正牌的菩薩。同理對債主我們就當起殺心惡意嗎?學佛了就要常常思維:如果這個時候是佛在面臨此事,會如何決斷?如果是菩薩在面臨此事,會如何決斷?可能一想就天地爽朗,沒什麼看不開放不下的了。佛會因為波旬多次的阻撓就對他心懷惡意嗎?會因提婆達多數次的破壞僧團、破壞戒律、破壞教法,就噁心對待他嗎?會因為在自己修菩薩道時,有人帶頭誹謗打罵自己,而對他打擊報復嗎?

佛的胸懷寬廣無際,所以在佛眼裡沒有一個是惡人,也沒有一個是真正的眾生,只是此時迷或覺罷了。此時我們迷在輪迴里,是可憐憫者,被業力牽引生死,是不自由之人;如果此時是覺了,懂得輪迴的因,知道輪迴的緣,曉得輪迴的果,並駕馭心行趨同於解脫,他就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眾生了。因為他是覺悟的眾生,是菩提薩埵,是覺有情了。所以在佛的眼裡一切眾生都是佛子,都堪受佛法的教化滋養,只是由種種業因的不同,而受用不同。亦如《法華經-藥草喻品》,大雨普洽,大樹小樹各種草木,都會得到灌溉和滋養,能吸收多少,並非是由雨水決定的,而是由吸收雨水的根器決定。你是大碗,就能裝一大碗水;你是缸就能裝一缸;如果你是湖呢?你可以裝得更多。所以不要去想怎麼獲得更多的水,而是要想如何擴大自己的容量。

也正是因為菩薩在擴大自己的容量,有更多的眾生納入自己救度的版圖,所以這樣的菩薩才可以成為大菩薩;如果我們總在計較,這個人不行、那個人不對、這個眾生不行、那個眾生不對,這是做什麼呢?分別這些是沒用的,簡而言之就是他機緣成熟,他可聽可勸;他機緣不成熟,去勸慰鼓勵,僅是藥石不湊罷了。所以在此處菩薩不分別是否有罪,因為世間的這些小事情在菩薩眼裡什麼都不是,只是我們會有一個以人本位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從人的角度思維,以人的角度去衡量其他,這是非常狹隘的,這種人本位的思維模式如果不解除,想理解佛菩薩的慈悲方便就甚難了。

菩薩不壞世間法

我們知道菩薩不壞世間法,就是世間的種種法菩薩也要遵循著,不能說自己證悟了就飛天入地,什麼都插一腳干預一下,菩薩不是那樣的。這裡就有一個小矛盾,既然菩薩不壞世間法,如何解除枷鎖捆綁的世間約束?這裡就有一個主動和被動的意思了。再返回到觀音菩薩的願里:若世間有種種眾生面臨困厄,如果能發出求救的音聲;菩薩聽聞到他的求救音聲,就會幫助他解除苦難。這裡有一個主動和被動的關係,主動是菩薩承諾在前:若如此,我就可以出手幫助!而被動是:你當如此,我才能如此,你若不能滿足我的基礎要求,我也沒辦法伸手管你的事情。所以菩薩的願里,包括經文裡,也完全是處於這種半主動、半被動的狀態下,有點「如來」的感覺了。比如阿彌陀佛發願接引眾生往生極樂,這是主動的願接引在前;而眾生聽聞並滿足阿彌陀佛的接引願,佛陀就來接引,這個隨後的來接引就是被動的,是應化的,而不是攀緣的,不是強求的。

如果一味地主動,我願接引你往生極樂,你做什麼都沒關係,我都能接引你,這就違背了眾生的意願。你到站了下車,不能把別人也強行送下車,這是不對的。在遵循世間法則上菩薩是被動的,不會主觀的去破壞規則,不會帶頭破壞約定;但是如果應眾生請求,以眾生的請求為主動,菩薩的加持為被動,就容易達成二力疊加,產生受用,激發我們內在的功能,獲得解脫的效果。所以在救度眾生的態度上也依然是這樣的,即有主觀的主動部分,也有被動的應化部分。佛是以宿願度生,在菩薩道時發下的願作為成佛後度眾生的方向,如果做菩薩時沒發這樣的願,就算是做佛也不能發這樣的願。所以菩薩的願當圓融,當飽滿,當有包容性,也要有條件約束,即是約束了自我的主觀隨意造作,也對大眾提出一個跟隨奉行的最低要求。

這樣來說,一切經文教誨最後也就是如此的結構:佛菩薩承諾在前,你若做到了什麼樣的事情,我就會去履踐承諾。而不是你在那求啊求啊求,然後身口意還是按老路子走,你都沒打算滿足佛菩薩激發工作的最低要求,佛菩薩怎麼開展工作?所以要會求,就一定要懂得佛菩薩的願的契入點在哪裡,行做標準是什麼?拿錯標準,這是學的不到位;知道了標準卻不肯做,這是苦沒吃到位;不肯改變自己,也不想吃苦,還不肯學習,這是夢沒醒。等什麼時候做噩夢了,嚇醒,也就好了。

至心稱念,等同佛菩薩就在身邊,可化解各種困厄

枷鎖囚牢的斷壞和刀段段壞是一樣的原理,也都是菩薩加持下開啟了對四大元素的細緻觀察,實在是沒有這個所謂的刀斧牢獄。在至心稱念菩薩聖號的同時,等同於就是菩薩在一樣,所以我們稱念的心念越純粹、越清淨、越至誠、雜妄越少、干擾越少、計較越少、疑惑越少,獲得的加持和受用就會越多;於是放下心裡那些亂七八糟的掛礙,心念和菩薩合一,完全的投入菩薩的懷抱,事事都可以得到化解,如菩薩在解決一樣。

因為我們的定力和根基可能不好,所以想清清靜靜的念聖號是略難的,佛菩薩垂以慈悲給我們一個擴大的活動範圍,就是念佛、念法、念僧!有這三個點可以落腳就會很穩當了,我們讀經的過程就是要去攫取這三個方向的落腳點。得到落腳點後,就找方法契入其中,念佛的定力渙散了,馬上改為念法;當這個定力又渙散了,改為念僧;只要有足夠的保持就一定不會跑丟,不會從三寶里跑出去。所以遇到事情了,我們當以這三個點去契入,如果佛菩薩在場,面對這個事情要如何決斷?這個事情是佛教里說的什麼道理法義?這個事情應該落實如哪位大德一樣的行持?

於是經文裡鋪陳開來的都是佛菩薩面對問題,怎麼看、怎麼解、怎麼分析的,比如《地藏經》的四段發願,他面臨什麼情況,做了什麼樣的決定?最後激發了他的什麼樣的願念?這就是方法啊,就是成功的案例,就是菩薩如此走來的真實心路歷程。我們不會讀,當故事了,沒把這個當成一個實驗報告,沒當成一個真實的勵志案例,怎麼收效啊?於是他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做了那樣的事情,如婆羅門女在為母親做功德,寧可捨棄家宅房屋,你有這份信心和孝心嗎?沒,那麼怎麼能一日一夜蒙佛加被來到業海,並獲母往生何處的訊息?

這樣是讀經啊,拿來和自己對照,發現自己的不足。如若那個時候經文裡說的就是我,我會做什麼選擇?我會如菩薩一樣的選擇嗎?如果我不會如菩薩一樣的做選擇,我怎麼成菩薩?如果我連菩薩道怎麼走都不清楚,如何說自己就在覺悟的路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經文裡,就擺在那裡字跡清晰可見。

那麼,若有罪若無罪,我們想一想還會有那麼強烈的分別嗎?皆是眾生,都是可憐憫者,都是在輪迴里的苦孩子,只是你在哭自己光著腳,而他卻在哭自己沒有腳。所以是非的分別、善惡的分別,或許我們說學佛也不當泯滅這些,因為學佛也要有八正道,當循正路前進;可到了某個階段,就要學會泯滅善惡是非、泯滅一切相、一切法、一切執著的分別,只是經文是面對九法界眾生而講,我們當攫取適合當下根性的內容去落實,這就是契法,這樣讀經就是契經,這樣學佛就是契入菩提。適合當下的自己才是好的,不適合的部分要學會暫時擱置他。

今天就到這,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部落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