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


時間:2011/1/1 作者:心源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 淨空法師著述 (此講錄出自淨空法師專集文字講堂)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一卷

它這個頁數是一七五頁,僧璨大師信心銘略解。諸位看到的這份講義是天台宗近代的一位祖師倓虛大師,倓虛大師全集裡面選出來的,那么這篇文章它的原文就叫做信心銘,就是三個字。作者就是僧璨大師,這是著作的人,這一篇東西是禪宗裡面很重要的文獻,換一句話說也是中國禪宗修學指導的原則,雖然是在禪宗指導原則,實際上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無論是那一宗那一派或者是我們常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要想成就,都不能夠違背這個原則,所以這篇文章變成佛門裡面非常重要的文獻之一。

僧璨大師是我們中國禪宗第三代的祖師,禪宗自從達摩到中國來之後,這是他傳過來的。達摩在印度是從釋迦牟尼佛傳給大迦葉尊者,大迦葉算是第一代,第二代阿難尊者,這樣代代相傳,傳到達摩是第二十八代,在那邊算是二十八祖,到中國來算是初祖,達摩傳給慧可,慧可在中國是二祖,是中國人,慧可就傳給僧璨,所以僧璨是第三祖,僧璨再傳給道信,道信再傳給弘忍,弘忍傳給惠能,那么也就是第六祖。達摩祖師傳法記里說:‘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就是預言這一樁事情,他從印度把禪宗傳到中國來,傳到第五代,在中國的五代就是惠能大師。

禪宗確實有最輝煌的表現,這種輝煌的成就,在過去印度也沒有的,一直到六祖的時候才有那么大的成就。禪宗可以說是中國佛學的特色,你看中國的寺廟,不管它有沒有修禪,它都要用一個禪寺。那么由此可知,禪的影響太大太大了。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所提倡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那么慧可大師沒有留文字,僧璨他就開始了,他就做了這篇文章,本文只有五百八十個字,而且是用這個在我們中國文章體材裡面用‘銘’這個體材,句法很整齊,四個字一句,有一點像偈頌一樣,四句一首,那么我們要問,他是不是違背了祖師的宗旨呢?不立文字,他立了這些文字,實際上,我們今天展開大藏經來看,文字最多的就是禪宗,在續藏裡面,禪宗要占二分之一以上,都是禪宗祖師的語錄,比那一宗的文字都多,那么他們這些文字,大主意,就是顯示直指人心的途徑。換一句話說,用意不在文字,藉文字來指點我們開悟,換一句話說,文字乃是工具不是目的,不立文字,不是把文字當作目的。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

那么有一些人觀念上錯誤,他是以世間這個觀念。我們這個世間,在中國古人所提倡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立言就是文字,就是建立文字著書立說,流傳於後世,這是不朽的事業。禪宗裡面這不立文字,就是否定這方面,怕你著了文字障,文字就是障礙,你成天動腦筋就去著書立說,以為自己可以揚名於後世了,這觀念錯誤,這是世間法,四相具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但這執著一生,還執著千年萬世,大家都不要把我忘掉,你看這個執著多深,這個是障道的因緣,有這么一個執著決定不能夠明心見性,不能夠斷除煩惱,所以學佛要破執著。凡是幫助執著的那些障礙,全部要清除,意思在這個地方。

佛門裡面所有的文字,不是表揚自己的,這點要曉得,不是表揚自己的。如果有表揚自己的念頭,那就錯了,落在四諦裡面了。特別是禪宗,他的主要的目標就是希望幫助以後的學人,真正發大心學佛的人,具足正信,破除邪知邪見,所以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信心銘。在這個時候,禪宗印心還是用楞伽,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之後,傳授宗旨是以楞伽印心,以後換成金剛經是五祖開始換的。那么換句話說,僧璨、道信都是用的楞伽經,到五祖弘忍就不用楞伽,而用金剛經。

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能生實相’,你看江味農居士著這個金剛經講義,就是用這一句做這‘五重玄義’裡頭的明宗,宗旨就是用這八個字,用這兩句經文。佛法修學最注重的就是信心,我們展開華嚴經看,清涼大師把這部經分做四大部份,也就是四大科,科題就是用的信、解、行、證。

佛在華嚴經裡面跟我們說明:‘信為道源功德母。’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也引用華嚴經這句經文來強調這信心的重要。信心要不能夠建立,你在佛法的修學就不會有成就,不但在修學上沒有成就,就是在理解上也會有偏差,往往把這意思錯解了,那么由此可知,信心乃是入德之門。佛門裡面講經說法像我們現在這種情形,講經說法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建立信心,那么講經目的就達到了。如果說天天在聽經,經的意思懂不懂?懂!你有沒有信心?沒有信心,雖然是講啊!目標沒有達到。佛門裡面寺院、法師也就是講佛法的教學,它有三個目標,剛才說的弘法,是為大眾建立信心,這是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修道。第三個目標是傳道,我們一般人講傳法。那是第三個目標,那這個修道就要行解相應了。那看在信、解、行、證,四大科題之中,弘道目的是第一個,是信;修道當中二個是解與行;傳道這是講的是證,不證果無法傳道,你譬如說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也是煞費苦心,只遇到了一個人,慧可大師他證道了,證道之後,才能把祖師的位子傳給他,名為禪宗第二代祖師。慧可大師在一生弘揚佛法當中,也只遇到僧璨法師這么一個人,他開悟了。那么這個是把這個法傳給他,這個是很不容易的,必須是真正開悟,明心見性,在淨土宗里講的得‘理一心不亂’有資格接受祖師的傳法。

禪宗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見性在圓教初住地位,就是初住地位,在別教裡面講是初地菩薩地位,華嚴、圓覺裡面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在其中,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那么信什麼?正如同我們在華嚴、圓覺裡面常常看到的,要信自己的廣大心,不是叫你信釋迦牟尼佛、信阿彌陀佛,那個沒有用處的,他是他,你是你,他不是你,你不是他,你成就不了的,要相信自己,自己的真心,與十方如來平等,平等無二無別,要相信這個,相信自己的智慧德能與一切諸佛沒有兩樣。法裡面所講的信、解、行、證,是叫你信這個啊!

確實這信心不容易建立,你相信這個心外之佛,相信釋迦牟尼佛、相信阿彌陀佛,這容易啊!到處都可以看得見、都可以找得到。找一個相信自己的人,你去找找看,你到那裡去找去,我們自己有沒有相信自己呢?六祖一開悟的時候那個五句話:就是充分的相信自己,‘何其自性本來清淨’,何其拿現在話是還沒有想到自己自性清淨心是這么清淨,這相信自己了。五祖一聽到他說這些話,知道他信心清淨,這才把衣缽傳給他,那么由此可知,學佛必須是從自信入門,沒自信的人永遠在佛門之外,他修學的再好還是門外漢,那怕他把三藏經典都能夠背誦,說得天花亂墜,還是在門外,那么這就說明了信心的重要,一入信位就決定不退轉,這是圓頓根性的菩薩,通常我們說菩薩在十信位是不穩定的,進進退退,十信位,到住地以上就不退轉了,那么如果我們以淨土念佛來說,證到了理一心不退轉,那就像經上講的圓證三不退。

事一心之前,還是有退轉,進進退退,所以這個經上你看祖師著書裡頭也常說‘得一心’,有人得一天一心,有人得七天一心,那都是事一心,得了之後它會失掉,進進退退,雖然失掉,他得過一次,這一次的有很大的功德,它會起作用。我們也不能夠輕視了這短暫的一心,短暫的一心會有很大的作用,那么得了之後就不退轉,能保持著是理一心不亂,可是那個圓頓根性的人,不要說得事一心,得了功夫成片他都不退轉,這種人了不起,值得讚嘆。他為什麼不退轉呢?因為他勇猛精進,所以他就不退了。這個一般會退轉的人,他不肯精進啊!所以他才會退。如果是精進的人他是有進無退,禪宗,特別是達摩祖師所傳的這個支派,這一派他們接引的對象,正如六祖所說的是上上根人。上上根呢,可以說都是勇猛精進而不退轉,所以這樣的人唯恐信心不能建立。信心建立之後,決定沒有退轉的道理,所以他們能夠一生成就;不像小乘須陀洹,證到須阿洹再來想證到阿羅漢,這天上人間七次往來,這多麻煩,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你要想想看,這七番生死那要多少時間?不容易。

圓頓菩薩無不是一生成就,昨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講到,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個個都是位登不退,都是圓初住以上,他們一生成就的,沒有天上人間說幾番生死再來的,一生成就。這就是他肯精進他不退轉,他把別人天上人間七番的那么長時間的修學,他一下子就完成了,進度非常之快。那么由此可知,祖師建立文字,與初祖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說,並不相違背,是在不立上建立的,建立就是不立,這是禪家的特色,禪家如是,教下也沒有例外,教下這些祖師,像華嚴宗的清涼、忠彌,天台的智者、灌頂,也是不立而立,立而不立,否則的話他有什麼成就呢?如果這個心裏面真有所建立,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那么由此可知,佛所說的一切經,歷代祖師所建立的文字,無非是顯示真正開悟的途徑與境界,提供我們做參考,勉勵我們發心修學。那么三祖僧璨大師的事略我們為了節省時間在此地不說了,你們諸位如果要參考,圖書館裡這裡有他的資料,高僧傳裡面有、禪宗語錄裡頭有、六祖大師壇經註解裡頭也有,諸位可以自己去參考。

僧璨大師信心銘略解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我們一句一句來研究。這兩句話是全篇文章的綱要,也是這篇文章的宗旨的所在,我們可以這么說,向下他所說的這個文章都是這兩句話的註解,離不開這兩句。

那么心這一個字很難,難在什麼地方呢?必須要證悟才能建立信心。要不然佛在金剛經裡面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那個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一真法界,實相就是見性、實相就是真如、實相就是如來藏。那么換一句話說,你見到實相,實相現前,你就成佛了。當然這個佛不指究竟佛,而是指分證位佛,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這四十一位次,都叫做分證佛,分證佛是真佛不是假佛,真正成佛了。那么由此可知,這個心是指什麼地位?是指圓初住的地位,這個地位太高了。我們要一聽說這個地位太高,自己把自己的信心失掉了,這一失掉了你這一生永遠達不到這個地位。知道這個地位而能夠生起超凡入聖的心,就是信心。因此不是我們常常講你要信佛,你要信這個,信那個,不是這個信,因為這種信不會生實相。

我們在法華經裡面也能看到一個例子,信解品是在譬喻品後面,你們想想看那個信解品為什麼不列在第一,列在會權入實之後,這個意思是很顯然的,信解品裡頭才真正的把自己信心說出來,真正相信了,為什麼?見道了,沒有見道,光是聽說,這個信心沒建立,要你自己親自見道了,信心建立了。

大乘的見道位,就是初住菩薩,二住以後到等覺,叫修道位,這四十個位子叫修道位,妙覺就是如來果位,那叫證道位,信道修證。這是這個見啊!信是見道。見道、修道、證道,這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分的這個階級,小乘,小乘須陀洹見道證初果,二果、三果是修道,四果是證道。

那我們是沒有見道修行,當然是盲修瞎練,話說的是不好聽,但我們自己也曉得真的是盲修瞎練,不要一聽到人說盲修瞎練,就生氣了,那你更糟糕,你自己的毛病不敢勇於承當,還要文過飾非,那不就更糟糕了,曉得自己的毛病,唉呀!我現在的確是在盲修瞎練,你還有辦法改,還能夠力爭上遊,還可以改過自新,如果自以為是,那就沒辦法了,那是真正的自暴自棄,諸佛菩薩來也救不了你了。那么這個地方的信心,要曉得這個信心,是在一個什麼樣的一個層次、什麼樣的境界?層次、境界是相當的高度,佛祖都希望我們自己能夠直下承當,如果我們自己,唉呀!那個太高了,我們做不到,那佛菩薩還說什麼法?那就不必說了嘛!既然說出來,就是我們人人都有份,問題就是你敢不敢承當,你敢不敢相信?不能承當、不能相信那就行了嘛!雖然我們沒有見道,那果然有這樣堅定的信心,你與這個見道就相去不遠了。那么換句話說,底下這個文章都是教你怎樣去見道,也就是說幫助你建立信心,那么這個兩句就是宗旨,所以說“至道無難”啊!

你看這一句話就是說的不難,那我們要先問問,什麼叫“至道”?這兩個字要搞清楚,倓虛大師在這著作里說:‘至道者理之極也。’理是什麼呢?真理,就是經裡面講的真如理體,也就是自性清淨心;它的名目很多,在佛經裡面至少有幾十種名詞,又叫真如、又叫如如、又叫一心。這個華嚴經裡面叫一真法界,法華裡面叫平等、實際。楞嚴裡面叫如來藏、叫常住真心、叫第一義諦,都是這個東西。我們淨土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也是這個東西。那么簡單的說,在如來果證上叫大菩提,就是他,在我們六道凡夫裡面叫根本無明也是他,也就是他,在佛教學的術語裡面講,像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就是他。本覺如果你覺了就叫菩提,本覺迷了就叫無明。那么可以說菩提跟無明是一樁事情,悟了本覺就叫菩提,迷了本覺就叫無明。所以古來祖師給我們講,煩惱即菩提,他是一不是二,煩惱就是無明,迷了本覺就是煩惱,悟了本覺就是菩提,是從一樁事情上發生的,不是兩樁事情。菩提的本體是本覺,無明的本體也是本覺,是從一樁事情上發生的,換一句話說,不管你怎么個說法,都是一心,我們可以說佛所講的幾十種名稱,都是一心的別名。

所以,不但在中國大乘八大宗的祖師都提倡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在世,也不例外,四十九年的說法,可以說完全是提倡淨土法門。你不相信可以把這個經典去查查看,最初說的華嚴經,華嚴經是不是提倡淨土的?華嚴經是提倡淨土,因為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還有什麼話說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個善友,就是老師,教給他的念佛法門,第五十三位善友,普賢菩薩直接了當帶他到極樂世界去了。為什麼提倡淨土呢?因為淨土直接了當就是修一心,一心不亂,你看這一切經典裡面一切法門拐彎抹角的說一心,淨土是直接了當的說一心,那就說明了這個法門的可貴之處,所以一心,包括世出世間一切名相,全是一心變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除了一心之外,沒有別的東西,佛與眾生只不過是在一心當中,顯示迷悟不同而已,除了迷悟不同之外,還有什麼差別呢?體是一心,相有千差萬別,體是一,相豈有異呢?沒有兩樣啊!要在一切相裡面去分好去分醜,那是妄心啊!那是錯誤的,不是真誠的。

就像古德給我們做比喻一樣,‘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從器上去看千差萬別,從體上去看,從價值上去看它相等。譬如說我們以黃金做個例子,重量完全相同,成色完全相同,做出樣子而已啊!你要是著了相了,唉呀!這個樣子很好看,那個不好,那個不好給你這個看中意的一樣價值,決不會說你看中的這個價值高,那個價值低,不是的,同樣價值、同樣成分、同樣的重量,你要懂得這個道理。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這樣子,所以佛與眾生是同樣的,等於上是相不一樣那個體是一樣的,就像黃金一樣,同樣的成色同樣的重量,無二無別,只要不著相,萬法一如,法法平等,平等心就是真心,一如的見解是正知正見。

諸位如果能夠入了這個境界,你的貢高我慢的心沒有了,輕視別人的心也沒有了,為什麼呢?都一樣嘛!所以禪宗祖師勘驗學人,所謂的‘三觀’,他舉出一個手給你看,問你:‘我手可似佛手?’我的手跟佛的手一樣不一樣?上與諸佛平等,再襯出一個覺,‘我覺何如驢覺’,驢是畜生,我的覺跟驢的覺有沒有兩樣?沒有兩樣,下與畜生平等,無二無別,這叫正知正見。如果我們覺得我總比別人高人一點,那人不如我,你這是凡夫,邪知邪見,所以邪知邪見就是不平等。正知正見是平等,平等見是真實的,邪知見決定是虛妄、是錯誤的。

佛說一切經;祖師無量無邊的論說,無非是顯明這個事實真相而已,但是如果是不善讀經,不善聽話的人,那個麻煩就大了,大在哪裡?會把佛、祖師的語錄都變成了邪知邪見,你們為什麼變成邪知邪見?因為你執著他的言說,就變成邪知邪見,所以剛才講的‘不立文字’,佛祖提出這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就是防止你執著於文字,你一執著文字,就墮在邪知邪見裡面,唯有大徹大悟的人,他心平等,他不落在文字里。沒有到這個程度,他有門戶之見,就以六祖大師來說,能大師在南方,秀大師在北方,他們兩個人境界都很高,沒有門戶之見,可是他們的徒眾就不行了,我比你高,神秀大師的徒眾說:‘惠能有什麼了不起,不認識字,鄉下來的,我們的師父了不起,國師,皇帝的老師。’他生起貢高我慢的心了。能大師的徒眾也說:‘他有什麼了不起,雖然是國師,我們五祖不傳法給他,傳法給我們的老師,我們老師是真正師祖。’徒眾在打架,這就是什麼呢?心不入道啊!都是邪知邪見,這種邪知邪見,祖師對他也無可奈何,天天在那裡開導,要他們自己覺悟,他自己不覺悟,那有什麼用處?祖庭尚且如此,何況末法時期鬥爭堅固的今天,今天這個佛門,這個毀謗那個,那個毀謗這個,這個你一聽點點頭,應該如此,應該如此嘛!如果要不是這個現象那就覺得很奇怪了,為什麼呢?那正法了嘛!那不叫末法了嘛!應當解脫堅固了,怎么可以說鬥爭堅固了?

那么換句話說,誰不鬥爭呢?見了道的人不鬥爭了,不見道的人不會不鬥爭的,不見道的人心不平,見了道的人心平了,那么像這些地方最要緊的,我們自己要常常提出來反省,反省自己還有沒有鬥爭的心,如果自己還有,自己要警覺自己還沒有見道,這一念要是提起來了,你那個鬥爭的心就熄掉了,為什麼呢?慚愧心生起來了,我學道,我現在還沒有見道,我怎么可以有鬥爭的心?

那么由此可知,佛說經說了四十九年,說了這么多,翻成中國文的這個經典,在梵文經典里不到一半啊!不到一半,就是以華嚴經來說,華嚴經的原文,印度的梵文本是十萬頌,四十八品,我們今天看看華嚴經,圖書館現在印的那個本子是最完整的本子,八十華嚴跟四十華嚴,合起來是最完整的本子,這四萬五千頌,豈不是一半都不到嗎?四十八品現在只有三十九品,一半都不到,其餘這一切經,比起梵文,也是如此,一半不到。每一種經,如果這個經大家都歡喜的,你看歷代註解幾十種之多,華嚴經是太大了!太大了,注的人就少了,所以自古以來,註解的只有兩家,華嚴是最少的,只有兩家,這兩個人都是唐朝人,一個是在家,李通玄居士,一個是清涼大師,出家人。像法華經的註解就有一百多種,楞嚴經的註解也有一百多種,說這乾什麼呢?因為這底下有一句話說:“唯嫌揀擇。”

“揀擇”在什麼,在裡頭選擇,為什麼選擇?你選擇你就有分別心了嘛!一切經都是講的至道,就好比剛才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還在那兒挑選,你不叫自找麻煩嗎?你要的是什麼?是金不是器嘛!如果要的是器,你在這裡可以選擇,如果要的是金那就沒有選擇的必要,隨便拿來就是嘛!譬如說我們以這個黃金,等量的,剛才講了等量重、等成色,做成千千萬萬種不同的樣子,我今天要的是金,隨便拿就可以了嘛!無需要選擇,拈來就是,如果你要在那邊選擇還這個不好,那個樣子不好,那個樣子又中意了,你選了一天都沒有選中意,都沒有選到,你這不叫冤枉嗎?這就是你修道你成佛,真是垂手就得到了嘛!你要在這裡操這個心,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你還沒學好啦!麻煩就在這個地方,諸位從這個比喻上,你就可以想到我們今天道業為什麼不成就?就是什麼呢?最喜歡的就是選擇,就是在選擇上用功夫,挑來挑去,這一切經論里看看,這個經不錯,這個經很好啊!看到別人學的那個經也不錯,你這個一生光景不多啊!選來選去,到後來一樣也沒學好,年歲老了,歲月不饒人,再想要選擇,沒有時光了,一生空過。那個修學的行門也是如此,老是在念佛,看到人家參禪也不錯啊!禪比念佛還要高,再看到學密的,那個密更不錯,今生成佛啊!好啦!你就選去。選來選去選到最後一場空,所以僧璨大師,一劈頭就提醒你,“唯嫌揀擇”,不選擇怎么樣呢?就得道了,就見道了,就得道了,一選擇就失掉了。諸位曉得,選擇是什麼?是用你的妄心,真心裡頭那有選擇呢?妄心才有選擇,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位,如果用真心你就沒有煩惱了,煩惱都在選來選去才有煩惱,沒有選擇,煩惱從那裡生?這個道理我想不難懂,你只要仔細冷靜的去想一想,是不是無量無邊的煩惱業,生死業,都是從選擇裡頭發生的,沒有選擇就沒有分別心,就沒有執著心。沒有分別,就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沒有執著就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豈不是現成的嗎?

所以,古德講智道兩個字,你要用你意識去理解,很難明了他的真實義,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了解真實義?心開意解,心開就是開悟了,真正明白了,無難的種智,不難。如果我們從境界上說,我們六根對六塵的境界;六塵的境界千差萬別,只要離開,當處解脫,你們想想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那么換句話說,你所以不能夠解脫,你迷在這個六塵境界上,你被六塵境界所系縛,毛病就在揀擇。底下這個話就容易懂了,這兩句話是綱領。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我們從大處來看,這都是有選擇嘛!厭惡娑婆世界的生死輪迴,羨慕西方極樂淨土。試問問你,你有沒有揀擇?你有揀擇,厭惡煩惱希望證大菩提,你有沒有憎愛?你能做得到嗎?做不到。為什麼呢?你有這個選擇的心,你就不能見道,所以世出世間法裡面,你還有一絲毫厭惡羨慕的這個心就錯了。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們這不是在講帶業往生的,這個是把你的境界提到理一心不亂,你要想證得理一心不亂,你有這個心不行。你如果想,我帶業往生就可以了,那行!你可以厭離娑婆,信願極樂,那是什麼?帶業往生的人,不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的人不行,要跟禪家功夫的人一樣,對極樂世界沒有一點羨慕,對娑婆世界沒有一絲毫厭惡,平等心,才能夠證得理一心不亂,才是真正上品上生。我心裡頭很羨慕上品上生,我這一生一定要上品上生,古人所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為什麼呢?為什麼不能得到上呢?因為你這個心裡有嘛!上品上生要無心,你還有心,有心怎么樣?你只有中品下品,你得不到上品,道理在此地。

信願之心,我說的是兩樁大的,你要是明白了,我們現前在這個世間,從今天起,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對於惡的不要討厭,對於好的不要歡喜,現在這個心就平了,才是真平,是佛法里我要平啊!世間法裡頭那還是不平啊!那怎么行呢?這裡頭那有世間、出世間的?沒有,你有世間、出世間,你還是有揀擇,還是有分別、有執著,那么換句話說,你的自信心,依舊沒有建立起來?末後兩句說。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這個意思是講佛門廣大,雖然說迷悟一如,如果你要是有憎愛、揀擇的心,縱然有那么一毫一厘,去證得真心理體,那就是天壤之隔了,天地之隔,距離就太遠太遠了,所以菩提心裏面第一個,我說的很淺,因為什麼呢?佛在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我們也很難懂,什麼叫至誠?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到直心,那個心什麼叫直?我們也很難懂,所以我把這個名詞變一變,我變做平等心,無非是要教諸位懂得這個意思,如果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都能夠起平等心,做平等觀,就離開選擇了,你們想想,不平裡面才有選擇,平等裡頭你選擇個什麼?你就沒有選擇了,平等心是要利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至道無難,你要不用平等心,這個大道就太難太難了,諸位現在多半都是修淨土的,一心不亂,太難太難了。你要是一切不選擇,用平等心的話,理一心不亂,就在現前,現前就是的嘛!你要是參禪的你要有揀擇心,在一切法門裡頭有高下的心,有所選擇,你要想開悟,要想明心見性,永遠辦不到,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當下就明心見性。所以頭兩句是全文的綱要,下面一句是給我們細細說明這個道理,幫助我們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揀擇就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就是妄想,換一句話說,幫助我們除妄證真,幫助我們達到信心清淨,實相現前,這是祖師的一番苦心。這一段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二卷

我們將這個文念一念。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看這一段。首先我們要明了在大乘佛法裡面,尤其是圓教一乘法,它所講的就是明心見性。心,今天在此地講信心,信,就是講的信我們自己具足了真如本性,與諸佛已經證得的沒有兩樣,不但沒有兩樣,就是講到相與作用同樣的是在眼前,所以古人說:‘此事本來現前。’諸佛證得也就是見道了,體驗到了,運用到了,如此而已。如果要有一個證得的心,那就錯了,有一個不能證得也錯了。所以大師在此地一開頭就教給我們,“欲得現前”,“欲”是希望,希望這個境界能夠現前,希望這個境界能現前,這個與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樣的意思,只是言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應無所住’就是這個地方的“莫存順逆”,心裡頭不要有這個順逆的念頭,這就是‘應無所住’,順逆都不住,‘而生其心’就是“得現前”,生心與發心意思不相同。發心呢?是原來沒有,叫你發起;生心本來有,本來有能夠現前叫生心,生—就是現前的意思,實際上說那有不現前的道理,我們今天六根所起的作用就是現前了。

諸位要是讀楞嚴,你在楞嚴經裡面,看到佛講的十番顯見,就六根的根性上舉出一個例子,見性,睜著眼睛的時候見性現前,閉著眼睛見性還現前,證明了見性不生不滅,不為外境所轉,可惜!凡夫迷惑顛倒,就在現前,他自己不認識,他自己迷失了,這個原因在那裡呢?就是你心裏面有一物,有一物。那么在此地講的就是順逆,佛祖、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委曲婉轉,為我們初發心的人,以種種方便來指示我們,所謂利根的人他就悟入了。什麼叫利根?什麼叫鈍根?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的,利根的人,簡單說就是老實者,佛怎么說他就能怎么做,你譬如佛說:‘應無所住’,他就能‘應無所住’,這就是老實人。鈍根的人,他不老實,佛叫你‘應無所住’,他還是要住,教給你莫存順逆,他還要存順逆,這有什麼辦法呢?那么這個老實與不老實在乎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肯不肯聽話,肯不肯接受佛祖的教導,如果肯的話,悟道不難,悟道不難,證道也不難。難在我們不信難生,我們不肯,所以三祖才提出了一個“信心銘”,就是要你信,不信就難,信就不難了。那么底下這兩句: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心病”就是無明煩惱,心本來沒有病,心是清淨的,“違順”這個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的廣大,你譬如說,生是無常視為順,我們一般人說順生違死,違順就是兩邊,見聞覺知也是心病,參禪學道也是心病,諸位聽了也許覺得奇怪,你順著這個法門是心病,你違背這法門還是心病,你不曉得佛所講的這個意思,違順什麼?著相。著了相,就不能見道,道見都見不到,你還談什麼修證,所以說違背不可存,違背是著了非相,順呢?是著了有相。總而言之,你是有著相,你是有執著的,所以佛教給我們‘無住行事’,無住,不著有相,行事不著空相,兩邊都不住,這兩句話意思就是在此地,必須叫心清淨至極,違順兩邊都離開。

佛法,流傳到今天,那么從整個歷史上來看,可以說衰到了極處,衰極的原因,就是學佛的人都是著相在求,於是乎就像我們一般凡人,只要成了病了,本來這個藥是治病的,病好了,病好了就執著藥。諸位想想,一個沒有病,身體健康的人,天天吃藥,那怎么不害病呢?這就是俗話所講的放不下,縱然把世間法放下,佛法放不下,不曉得佛實在是無法可說。佛說法是因為眾生有心病,說這個法是治心病的,那裡曉得心病是一層病,再把佛法又執著又加了一層病了,比世間那個醫藥治病還要嚴重,世間醫藥可能有病,吃了藥病會好,好,你再吃藥,再吃藥以後,病好了之後,你病要舍,藥不能夠舍離,你只加了一層病,於佛法麻煩啊!本來就有一層病了,再執著佛法,又增長了一層病,這個就是佛法傳到今天,所以衰極的原因。

換句話說,我們不解佛說法真實義的所在,這樣誤解、曲解了佛法,縱然是十方諸佛再來,也救不了我們,所以我們自己真正學佛的人一定要覺悟,要曉得,得智忘言,那就是決定不執著言說相,不執著名字相,不執著心緣相,心裏面都不能有,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說的最直接了當的,無過於金剛經,金剛經文字少,只有五千字,五千字可以說把這一乘修學的要領全部跟我們說出來,所以自從五祖以後,不但禪宗無論那一個宗派祖師,幾乎沒有不提倡金剛經,道理也就在此地。這個地方倓虛大師注子裡面也特別提醒我們,切莫存違順之心,一有這個心,你的煩惱就不能斷,煩惱不斷呢?那么煩惱一定會增長。這個注子做得簡單,著得很明白,是一個很好的注子。

“不識玄旨。徒勞念靜。”這個“玄旨”講的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說的自家常住真心,你自己不曉得,每一天在修定上用功夫,禪家所謂是念靜,或者說講看靜,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大師對這種修學的批評。當年北宗神秀大師他們提倡的就是要坐禪、要看靜。六祖大師對他有很嚴厲的批評。可是諸位要曉得,難道神秀大師教錯了嗎?你要是神秀大師他們的教學教錯了,那是我們自己誤會了。教初學的人,就得要用神秀大師的辦法,那是第一個階段,六祖大師所講的那是第二個階段,要從第一個階段提升到第二個階段,就不能再看淨,為什麼呢?不能夠執著參禪,不能夠執著見聞覺知,要把這一關突破,才能夠見性,才能夠真正認得玄旨,明心見性。在我們念佛人也一樣,念佛人如果執著這個病,不能夠捨棄,功夫再好只能夠到事一心不亂,就像楞嚴經裡面佛所講的,你要是用識心就是用這第六意識第七意識,這是分別執著,用這個心來修道,修得最好修得最高只能到聲聞緣覺,那算是非常幸運的,沒走錯路,只能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各位曉得沒有見性,能夠成就禪定,成就三昧,九次第定可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不能見性,原因在什麼地方呢?佛說得很好,內守幽閒,那個內守還是違順相爭,他還是在這個境界裡,換句話說,他還是一個心病,必須把內守放棄了,才能夠突破證得理一心不亂,那就是大乘的見道位了,假如你不能夠捨棄,你還要固守到在那個地方,那真是像古師所說祖師所講的,你在經歷恆沙,恆沙個大劫,那不只三大阿僧祇劫,千萬種的修證,依舊是心外求法,沒有辦法證得,雖然大到只在眼前,你就是無法證得,所以祖師在此地講“徒勞念靜”,但是念靜對初學是很重要,那么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眼前我們是什麼病?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對治是有期限的,佛法常講剋期求證,是有期限的,不能老停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求進步,境界要知道天天往上提升,你要往上提升一級,底下的必須要捨棄,你才能夠往上升,好比念書一樣,你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你一年級的必須捨棄,你才能夠升得到二年級,你不能說我又想升二級,一年級又不能離開,那有這個道理?這是沒法子,必須要提升,所以說一方面往上提升,一方面舍,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就是舍,也就是放下而已啊!再看底下這一段。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之。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那么這個四句,是說明佛法的大慈。“圓”是圓滿,毫無欠缺。“太虛”是講虛空,拿這個來做比喻,其實我們真心比這個太虛空還來的要圓滿,為什麼呢?因為太虛空是真心變現之物,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沒有法子可以能夠想像得到,正是像古德所講的,唯證才知道,你自己不證到這個境界,怎么說也沒有法子體會,唯證方知,為什麼?在我們概念當中,就是我們常識裡面,這個時間、空間是有距離,譬如說昨天和今天是不能同時,他方世界跟我們現前不能在一起,這是障礙,空間跟時間都屬於事相,事事有礙的,殊不知在真如本性裡面,就是在真實相裡面事事無礙。極樂世界距離我們此地有十萬億國土,跟我們在不在一起?在一起,這個妙了,過去無量劫以前,未來無量劫以後,跟我們現在在同時,這個不可思議,今天科學家在理論上他要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是講的空間,你們現在曉得空間,你們曉得現在空間不只是四度了,而是有無限度,這個理論就與佛法的境界就有點接近了,但是無數度的空間如何證得?這科學家沒有辦法,這個意思是講的是時空無量無邊的境界,可以在同時一點完全顯現。

佛法當中常講講十法界,一現一個法界現,九個法界影,但是影現同時,比喻沒有法子比喻,可是我們今天講用電影來做比喻,電影銀幕裡面一次只能現一個畫面,那么底片裡面有無數的畫面,可以一次執行一個,可是畢竟那個影片它是不是同時的,佛法裡面講真性,現象他是同時的,影現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次第,如果要不是同時,我們人看的這個境界,是一種境界,阿羅漢來跟我們同在一起,他看到的這個境界跟我們不一樣,菩薩來看又不一樣,假如不是同時,為什麼每個人看的都不一樣,應當是一樣,個人所看的不相同,可見得這個空間的確是無限次的。

經上有個比喻,說我們人看的這個水,天人看到是琉璃,餓鬼看到是火,同樣一個東西,為什麼個人看到的不相同?可見得是影現是同時。在我們世間拿什麼東西來比喻都不能夠比喻得很清楚,佛眼睛裡面來看,十法界他統統看到,換一句話說,十法界完全現前,我們講一現九影,那是對我們凡夫來講,凡夫這個見量很小,不能圓見,事實上是圓的而不能圓見,我們也可以用仿佛比喻來說,這個見實在說拿今天物理學上來講是光線的反射,我們能夠見到種種的色相,種種的形狀,是靠這光線的反射我們能夠見到,那么我們這個眼在這個光波裡面,他能見到的光波是很有限的,是很有限的,比我們現在能見度的光波,長的光波我們見不到,比這個光波短的我們也見不到。你譬如講X光,就比我們現在能見的光波還要短,像紫外線,紅外線都不是我們肉眼都見得到的,我們現在用科學的儀器,幫助我們檢查,假如諸位構想一下,我們這個眼球是任何的光波我們都能夠見得到的,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呢?不是這個樣子了,可見得這個境界它真是同時的,是圓滿存在的,而是我們這個能見度不一樣。

你譬如說那個修行的人,他有天眼,像阿羅漢他不僅具有天眼,他還有慧眼,菩薩又有法眼,佛是五眼圓明,比起我們單單只有肉眼,所以看這個世界就是不一樣啊!一現九影,那個九何嘗影,影是什麼?我們眼睛不行啊!有影啊!佛跟我們講這個能見,能見的量,各種光波,統統都能見,是決定沒有障礙的,而且這個見量之大,是盡虛空遍法界,看得就像在眼前一樣,看得清清楚楚,不必藉望遠鏡,也不必藉顯微鏡。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以耳來說,我們現在的這個耳可聽的音波也是很短,就是這個波度,比這個長的波度聽不到,比這個短的也聽不到,如果說各種音波都能聽得到,你現在所聽的,這個耳根接觸的聲塵這個世界也不一樣,不相同,我們這個偈的解說只能說到這個地方,希望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你才能夠真正的領略到一點“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的意思。這是說真心的理體,真心的相貌,真心的作用。

體相用在佛經裡面講得最完整的最圓滿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華嚴經就是講的‘圓同太虛。無欠無餘。’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的面目,說的是自己,不是說的別人。毗盧遮那佛是自己,諸菩薩眾也是自己,諸雜神眾還是自己,那都是自己真心所現的相,所取的作用,無邊的德用,在華嚴經裡面顯示出自己本來面目,正因為事實的真相是這樣,所以佛跟我們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證得如來果位了,他這個心有沒有增加一點點,也不會說他特別光明一點點,沒有,縱然墮在阿鼻地獄也沒有缺少一點,說個實在話,也沒有染污一絲毫。我們明了這個事實真相,相信他,爾後的修學,像古大德一樣,修證即不悟,染污即不得,有沒有修證?有修證,有修有證,但是不垢不淨,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才能得到大自在。而在這修證過程當中,法喜充滿,為什麼呢?因為你離開了心病,你沒有心病,這是修學正確的方向,因為佛法給我們的是離苦得樂,如果你的修行當中有很苦,苦修啊!苦修是沒入門,你才苦修,為什麼呢?心病沒除,這個修行才有苦,心病除掉了,那個修是樂修啊!修行都那么苦,誰去修?修行裡頭得大自在,人家才願意修,苦修是你沒得法,是你沒入門,入了門不苦,只有樂沒有苦,這個跟念書一樣。現在念書學生多苦,那是不得法,所以才念得很苦,得法呢?念書是樂事,你看看古人四時讀書樂,世間不管什麼的樂都沒有念書的快樂,那念書是個苦事情,誰念呢?不念了。所以說那都是不得法,沒有領略到書中的境界那才苦。

佛法亦復如是,佛法叫你開悟,叫你斷煩惱,叫你開智慧,你看你樂不樂?你要是念的時候智慧又不開,一天到晚是愈念煩惱愈多,那當然苦。這個就是得法與不得法,得法的人怎么樣呢?就底下一句了“良由取捨。所以不如。”得法的人,取捨的心離開了,這就得法了,不得法的人在裡面有取有舍,有取有舍這種就是有得失心,這是心病,所以不如,這個“如”這個字妙極了,佛在法華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十如是,天台智者大師講十如是,展開來說明百界千如,無有一法不如,給金剛經上一句話做了詳細的註解,金剛經上所講‘如來者,諸法如義。’剛才我跟你們諸位說過,“圓同太虛”,圓裡頭講過,體相用,從體上講稱為真,體是真的,從相上講稱為如,相如其體,體如其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真體是一個,真如本性,變現的相無量無邊。

古人藉這比喻來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這個金比做真體,將器比做相,千千萬萬的相全都是金,可以,諸位如果你從這個名義上去思維,如果說我不要相了,我不要器,你把這個金拿給我,你們能不能拿出來,你拿這個金條還是有一條的相,你把它捻成一團,它有一團的相,它總有一個相,你說相不要光拿金來,拿不出來,器就是金啊!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真如本性在那裡?你就恍然大悟了,一切萬相,那一個不是?所以悟了之後,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捻來無有不是,而後你去念禪宗的語錄,就有趣味了,你就懂得他在那裡說什麼了?這就是教給我們在一切法中,要曉得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所以佛經一展開第一句就是跟你講‘如是我聞’,如是這兩個字把一切法統統包括了,所有的佛經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講‘如是’而已,你果然在如是那裡悟得了,那一切法都不必說了。

那么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所悟,悟的什麼?就是‘如是’,一切眾生所迷,迷的是什麼?的也是‘如是’,諸佛菩薩所修的,修的是‘如是’;諸佛所,證的證的也是‘如是’,在這一句裡面我們也能夠體會到祖師給我們指示的綱領,我們要想悟‘如是’,要想修‘如是’,證‘如是’必須要把取捨舍掉,你才能夠悟入,有個取捨的心就錯了,所以不如了,這個不如就是迷了‘如是’,不但在世間法裡面不取不捨,你要是舍了也錯,取錯了,舍也錯了,出世間法里也一樣,也不能夠有取捨的念頭,你的心才真正清淨才真正清淨,但是在此地諸位必須要明白,叫你離開取捨是講心,心裏面不能有取捨。日常生活事相當中有取捨,為什麼在事當中有取捨呢?因為這個世間人並不是個個都是覺悟的人,你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還要看在那一個層次,為什麼呢?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裡面還是有取捨,實報土裡面,事相上就沒有取捨了,就到事事無礙了,如果我們今天在凡聖同居土事上也沒有取捨了,那真是黑白不分,善惡不辨了,天下大亂。

世間上只許破壞,所以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要隨順世間的秩序,換句話說,隨順世間人的標準來取捨,世間人認為那些是善,我們取這個為善,那些是惡的我們就取這個是惡,那是什麼?隨順世間。十大願王裡面所說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是你自己真有取捨,是隨順世人取捨而取捨,那個取捨即是無取捨,要曉得這個道理,對自己來說沒有取捨,對大家來講有取有舍,而不是自己真正有個取捨。換句話說,世間一切取捨不礙自己的清淨心,這才是真正離開了取捨。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對自己來講的。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這是說“緣”是講人事與境界,是說於有法,經上說的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叫你不要執著,‘有’不能執著,‘空’也不能執著,‘空’是無相,有一等人聽說諸法皆是幻化而不真實,他不執著「有’相了,他就執著了‘空’相了,這也是錯誤,“空忍”這個“忍”在此地當做定講,把這個心安住在空裡面,功夫淺一點無想定,他這個心裡在一切境界裡不起念頭,一切都不分別,也沒有妄想也沒有念頭,心很清淨,住在空定裡面,這個定要修成了,果報在四禪無想天,諸位曉得無想天是外道,這修成外道,麻煩大了,更高一點就是四空天,就是住在空忍裡面,雖然這個心很清淨,諸位要曉得不能突破無明。

在印度有一些這個宗教,定功確實很深,他們能夠修到這個無想定、修到四空定。這四空定所見的境界是什麼呢?你看印度外道建立的二十五定,最高的他是到真正最高的境界了,叫明定,明定就是什麼都看不清楚,什麼都沒有,好像是這么一個境界。在中國也有此一說,你們看到這個幼學瓊林,一開端講:‘渾沌初開,乾坤始變’,‘渾沌初開’就是印度外道講的明定,在佛法裡面講的是什麼呢?‘無明’啊!他見到了那個無明,他沒有辦法把那個無明突破,他認為那個境界就是宇宙的根源了,他發現見到宇宙的根源了,實際上大錯特錯,這是講住在“空忍”裡面,最高只是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虛妄的。換句話說,不但是有不能執著不能住,空也不能住,也不能執著,空有兩邊都不可以執著,兩邊不著,才是佛法裡面所謂的中道,所謂的解脫,真正得自在,空有兩邊都不住。

可是這個境界對初學的人來說不能容易達到。初學的人,這個心裡總有住,有住是什麼呢?就是你心裡頭有念頭,不是想著空就是想著有,你總有念頭,你不會到無念,無念是什麼呢?有念跟無念都沒有,才叫做無念,無有念,還是有一個無念,這個不行啊!你有個無念的話,是此地講的住在空忍上,所以佛法講無念,是有念和無念都離開那個才叫無念,千萬不要把那個無,當做有無之無,這就糟糕了,那就錯會了意思了,有無兩邊都沒有,這叫真無念。你們想想這個很難,為什麼?有念就不是無念,無念就不是有念,怎么能夠叫有念無念都沒有?這麻煩大!覺悟了有念就是無念,有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這才兩邊真正都離開,我們現在沒辦法做到這。有念不是無念,無念不是有念,不知道有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不明白這個道理,悟道見道,就是見道有無是一不是二,這叫入一真法界,這樣才是真正兩邊不住,得到真正的清淨、真正的自在。

住著兩邊,體用不圓滿,譬如說凡夫住著有念上,與真體不相應,住在相上,你會生無量無邊的煩惱,所以是苦海無邊。四空天人、無想天人,以及聲聞緣覺、阿羅漢、辟支佛,他們住在空上,怎么樣呢?有體無用,也是枯寂無聊,不起作用。換一句話說,還是不圓滿,唯有佛與大菩薩,空有兩邊不住,活活潑潑自自在在,他在人間跟我們一樣有作用,有作用他又沒有,煩惱有作用,是不住空,沒有煩惱,不住有,叫自在。諸位從這個地方體會去揣摩,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也就是佛講的中道解脫的境界。底下這個兩句,就把這個境界給我們顯示出來了。

“一種平懷。泯然自盡。”這是說取捨之情斷盡了,一切法裡頭無有取捨。這個修行的方法在下手,我也跟同修們常常提起,下手之說就是得失的心,凡夫可以說煩惱的根本,就是得失心增長,合乎自己心意的,要想得到,不合乎意思的要想擺脫,那個得到的又怕它失掉,要想盡辦法去保持。那裡曉得一切法里沒有得失,真正相信因果的人,雖沒有見到事實的真相,他還是在迷位,在迷位他還得到一個小自在。

你們這個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他是凡夫跟我們一樣,他相信命運,他的命被孔先生算得很準確,一點也沒有錯,他相信命運,相信命運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不是我的,我想也想不來,那想不是冤枉嗎?不如不想它,是我的丟也丟不掉,到時候自然就來,所以他的心清淨,他沒有得失心,他跟雲谷禪師兩個在禪堂裡頭靜坐了三天三夜,一個妄念不起,雲谷大師佩服得了不起,說他:你的功夫很了不起。結果他說:我的命被人算定了,還有什麼想頭的,所以不打妄想了。他不是禪定,他是什麼?他是相信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他什麼都不想了,他心清淨。

所以我叫了凡居士標準的凡夫,他相信這個事實,這是真的,這一點都不錯。所以你每天為明天怎么構想,為將來怎么構想,統統叫妄想,為什麼呢?明天的事情和將來的事情不是你想像得到的啊!而是你命裡頭注定的,你沒有辦法改變的,那裡樣樣都憑你自己理想,那有這個道理。如果樣樣自己都能夠策劃,能夠構想,這個命運的定律就可以推勫了,因果律就可以推勫了,沒有這個道理。改造命運是可能的,你要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

你看了凡居士他到雲谷大師,雲谷大師跟他講了一套理論、一套方法。他依照那個方法去做,命運改變了,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我們要相信這個道理,命是自己造的,自己可以改變,福也是自己培植的,自己可以去求得。‘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不是騙人的。是有理論依據,有正確的方法,不是安慰、不是欺騙。

那么這個地方這個境界是提升得到極高之處了,平等心現前了,我們最低限度來講呢?是圓教初住的菩薩,到這種境界是一種平懷,就是唯一平等心,起信論里講的直心,維摩經說:‘直心是道場’,你們想想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直心現前就入了初住位了,華嚴經的入了十住菩薩,從這個地方就可以進修了。所以直心是真正的道場,“一種平懷”就是達到了圓初住的地位,淨土法門就是理一心不亂的菩薩。

“泯然自盡”,“泯”是泯滅,就是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妄念、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也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盡”是一切妄念都盡了,得到清淨。這段倓虛大師注得比較多,他老人家是用天台家的教義來解釋這一段的銘文。我們將它念一念,我們從頭把它念一念:

‘此指佛法大體,圓滿與太虛空相同,無欠無餘者,以表無大不充,無微不入,此是一切眾生,本來面目,各自如如,何嘗造作。’信就是信這個,不論是信、是悟、是修、是證都是講的這樁事情。

說‘由其造作取捨,不住本位。’這就是說迷了,在楞嚴經裡面佛所講這個無明的根源,與這個意思是相同的,經上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是佛知佛見,那是本有的,你在上再建立一個知見,就是取捨,無有取捨的時扣是你自己本明,就是你自己的佛知佛見。才有取捨,才起心動念,就把你的本明失掉了,就是不住本位了。

‘故’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於是有失,而轉勸之,切莫逐妄迷真,於有所緣處,再勿再住於空忍,得小為足。’因為小乘人住在這個空忍當中,祖師特別勸我們,不要得了一個小果就以為滿足了。

‘忍者地位之名,此空忍者非頑虛空,亦非斷滅空,乃指析法真空,及體法真空。’這都是小乘人所證的境界,頑虛空是凡夫的見解,斷滅空是外道的認識,斷滅空就是無想定,無想天與四空天與這相接近,都是錯誤的,小乘人雖然不錯,但是他不圓滿,他有欠缺。

所以這是‘析空,是二乘人的認識,體法真空,是通教菩薩的認識,妙有真空,乃是登地菩薩的認識,真空妙有者,乃是諸佛的認識。’這個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簡單明了,將佛、菩薩、二乘、外道人天的見解,這個認識也就是見解,用很簡單的言語說得清清楚楚。

說‘以此多言惟恐以紫亂朱耳,此指勿住空忍者,乃專指聲聞緣覺二乘之聖人,得少為足,不再進求究竟佛道者,究竟佛道者何,那是什麼呢?乃是一種平懷,即觀諸法,唯是一種平等為懷,方是泯然無物,自然淨盡矣。’這是平常我們常常勉勵同修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學平等心,當然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呢?因為你有四相在,你有個我,有我就不平等,為什麼呢?因為我總要比別人高一等,你不做這個想,它自自然然就有這個妄念,這就是我慢,有我啊!佛講得很好,唯識里講的‘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不是學得來的,是俱生煩惱,從什麼地方去見呢?從那個還不懂事的小孩,你看一兩歲的小孩,他剛剛會說話他就有嫉妒心、他就有好勝心,誰教他的呢?沒有人教他,他為什麼會的?因為他有‘我’,我們俗話講他就有自尊心,他就有好勝心,他就有貢高我慢心,怎么能平等,由此可知,要修平等觀,一定要離相。

世出世間法都教我們學謙虛,在中國世間法里講的是禮,你們打開禮記,你看禮記裡面講禮的定義,禮這個字怎么講,學裡面跟我們解釋,禮也者,自卑而尊人,什麼叫禮?自己卑下,尊重別人這就是禮,這是世間法。佛法裡面,你看菩薩裡面再學常不輕,這些無非都是破四相,四相要不破,那是修學重大的障礙,也就是障礙我們的平等心,障礙了一種平懷,下手之處破四相,下手之處,實在講六度裡頭一個布施、一個忍辱,你才能夠破的了四相,布施是先舍,捨身外之物,捨不得!舍了,我自己要用的時候,誰給我?這一種顧慮那一個沒有?有這種顧慮你就不能舍了,捨不得。

換句話說,你生死也舍不掉,你煩惱也舍不掉。你樣樣都想留到,你這個四相也就舍不掉。你的一種平懷要到什麼地方才能得到呢?什麼時候才能現前呢?我跟諸位說,我學佛的確得力於了凡四訓,我在民國四十二年剛剛接觸佛法,朱鏡宙老居士送我這小冊子給我,我愈看愈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章嘉大師教給我放下,我真幹了,認真的去布施去舍,他老人家教我學六年,到六年的時候,我把我這些財物捨得乾乾淨淨,只剩下幾套(二、三套)換洗衣服,一床鋪蓋,什麼都沒有了,捨得乾乾淨淨,舍盡了之後就有感應了,差不多有些事情自己好像預先就會曉得,有感應,到以後心裏面想要什麼東西,那個東西就會現前。我是從小就喜歡讀書,愛好書本,所以我收藏的書很多,書本幾乎跟我的生命一樣,我那時候統統布施得乾乾淨淨,因為我除了書藉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沒有出家之前我大概有三萬卷書,全都舍盡了,以後我是想念書,想要什麼書,那個書就有人送給我,而且都是很好的版本,你看我不是捨得乾乾淨淨嗎?你看看這些書擺在此地,心裡動個念頭想要個什麼書的時候,它就來了,別人想不到,我都能想到,感應道交,有求必應。

換句話說,你要有膽量,相信福報愈舍愈多,你所來的時候愈多,你要是不肯舍,永遠就只有這么多,用完了就沒有了,你們只曉得那個金錢擺在銀行里生利息,靠不住啊!會貶值的,布施掉所得來的利息不會貶值,永遠靠得住的,為什麼不肯布施?為什麼不肯舍呢?你要把了凡四訓真正念通了,你才曉得這是真的,不要認為舍掉了就沒有了。愈舍愈多,你的財富是財布施得來的,你的健康長壽無是畏布施得來的,你的聰明智慧是法布施得來的,布施是因,富貴、智慧、健康、長壽那是果報,你不種因那來的果報,你現在得的果報是你前世種的因,你這世再不繼續種,你這果報享完了,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怎樣修才得什麼樣的果報。此地是教我們得明心見性成佛作祖的果報,那要得清淨心,一種平懷裡面,智慧福德,統統俱足,是圓滿的不是欠缺的,是圓滿的福報。所以諸位不要害怕,我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就是什麼都有了,什麼都不欠缺,這個多自在,這個裡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我們要細細的去想。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三卷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大師這篇文章,當然偏重在宗門,也就是偏重在參禪的這一方面的修持,特別是在指導用功,雖然是禪宗的典藉,但這裡所講的原理原則,教下也都用得上,正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門門不離這個。

止與動,是一不是二,往後還要發明這個道理,這在用功可以算是第一個階段,我們在楞嚴裡面看到六界三空。六界裡面第一個就是動,第二就是靜,“止動”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動靜,凡夫不曉得動靜一如,所以在這個一定要把動給止住,認為這樣才能夠得到靜,那么是不是真能止得住呢?止不住的,愈止就愈亂,此地所講的“止更彌動”,動靜或者止動都是講我們的都是講的心,經典裡面,特別是大乘了義經典,我們常常念到,真心是湛然常住不動,我們想想經裡面的這個句子,湛然就是清淨,我們講乾淨,一塵不染,常住就是不動的意思,永遠是這個樣子。不但在如來果地是這個樣子,在凡夫還是這個樣子,縱然我們講到凡夫最惡劣的境界,這個地獄眾生,也沒有兩樣,這樣的真相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呢?那就是我們在這個真心裏面起了一個妄心,諸位要曉得,真心是本有的,妄心從名字上面去了解,妄心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是虛妄的,由於這個妄心起作用,它就妄見。妄見裡頭最重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分別執著,我們所講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六意識是分別心,第七識就是執著心,這兩個都是妄念,可以說是一切妄念的根源,但是你要曉得它是虛妄的,如果你明白它是虛妄的,妄就不礙真,如果真心要受到外面這個妨礙那還能夠叫真嗎?那就不能叫真了,真是決定不會被人障礙住,現在你為什麼障礙,因為你迷了,你以為有了障礙。這是自己以為有了障礙,而這個疑惑沒有辦法打破,因此我們見不到常住真心,於是想什麼呢?想把這個妄念克服住,愈想克服妄念愈多,我想這種境界同修們可能都有過,當你在念佛、在靜坐的時候,不知道那來這么多妄念,你要拚命想把這個妄念壓下去,愈壓愈多。大凡用功夫是兩種常見的境界,一種他沒有妄念,精神提不起來,精神提不起來就打瞌睡,一坐在那個地方就昏沉了,這是一個現象,昏沉就是無明的現象。一種現象就是妄念很多都起來了,佛學名稱上掉舉,這個就是妄想,這是妄想,你愈是想止住,愈動得厲害,真正的靜從那裡找?真正的靜動靜一如,動靜不二,靜是心的本體,動是心的作用,體用是一不是二,有體一定它有作用,有作用裡面就產生兩種現象,一個是為迷,一個是悟的現象,怎么叫做迷呢?把動靜看做兩樁事情他就迷了,如果曉得動靜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你找動也沒有動相,找靜也沒有靜相,只要知道它是一,一裡面找動靜二相都找不到。所以楞嚴經裡面講,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就是在這裡頭找不到這二種相,怎么找不到?是你心清淨了,你心不再向外面這個境界去攀緣,於是這二種現象在你心裏面都消失了,這個時候你的心才得真正的清淨,所以動靜兩邊都離開了,這個是在修行境界裡面講是第一層的境界。這底下說:

“唯滯兩邊。寧知一種。”這個兩句是解釋上面兩句,“兩邊”就是指前面的動靜二相,一種所謂是理體無差,兩種現象是一個相。我們應當明了,兩邊妄,那兩邊都是妄,如果說真,兩邊都是真,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從虛地上來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從真地上里看,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外面境界有沒有變動呢?沒有變動,只是換換名詞而已,為什麼要換名詞呢?一個是覺悟的觀察,一個是迷惑的觀察,迷惑是把這個動靜看成兩樁事情,都是虛妄,動是虛妄,靜也是虛妄,在此地祖師只舉這一個用這個例子來概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譬如我們講佛與眾生兩邊,你要把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兩邊俱妄,眾生是妄,佛也是虛妄;你要曉得生佛不二,生佛一如,兩邊都真,佛是真的,眾生也是真的,可見得這是迷悟的看法,境界並沒有改變,所以是境隨心轉,並不是境界真的被你心所轉,那有這種道理,境隨心轉,每個人的心不一樣,他看到的那個境界所感受的不相同,境界印在個人的這個心裡,個人心裡變現一個境界。個人所變的都不相同,這叫境隨心轉。

所以你慈悲心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佛眼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眼裡面看佛,看菩薩也是凡夫,這就叫做境隨心轉。這個兩句話在此地說,“唯滯兩邊”,滯是滯在兩邊的話,這是凡夫的知見,迷而不覺,覺了怎么?覺了曉得一種,所以是見相就見情,古人用金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見到器就是見到金,那有兩樣?用功,知見是在第一,知見要是錯了,功夫就決定不得力。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這一句是接前面所說,顯示一種的真理。同時也責備凡夫迷惑,不認識一,在境界裡面生起虛妄的分別,這是用功不得力,學佛不得入門的所在,你說為什麼不能入門?道理就跟你說出來了,我們現前正墮在這個境界裡面,所以功夫不得力,沒有法子見道,不要說修道了,沒法子見道,就是不知道是一,要果然從這地方悟入了,這一悟入了,那名稱也很多,在淨土法門裡面叫一心不亂,華嚴經裡面講一真法界,也是講的是一,入法界品就是入一真法界,宗門裡面常說:‘識得一,萬事畢。’萬事是講,修行六度萬行,統統圓滿了,統統畢業了,你怎么圓滿的,你怎么畢業的,你認識一了,宗門裡這些祖師,你看到他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他悟了什麼?他見了什麼?就是見到一,萬法一如,他見到一如。金剛經裡面講:‘如來者,諸法如義。’見到一如了,所以佛經一開端,證信序裡頭跟你說的,‘如是我聞。一時…。’這個意思很深很深,我們的過失完全是在虛妄的分別執著,所以搞得天下大亂,這個天下大亂不管這世間怎么亂法,你自己亂得很,如果這個世間他亂我不亂,那就對了,你自己心要不亂了,你看這個天下也不亂,你千萬不要誤會‘我心很清淨不亂,這個世界太亂了。’跟你說,你還是亂,你要是心不亂,怎么會看外面境界是亂,外面境界亂是誰看到的,這個意思向下還有許多的發揮。

再看底下兩句,前面六句在功夫上來講非常重要,就是用在念佛上也非常之好,我們念佛希望念到一心不亂,希望念到功夫成片,如果能夠把握這個原則,我們的功夫不難成就,要不曉得這個道理,真是“兩處失功”,真與妄兩處都失掉了。

這“遣有沒有,從空背空。”這個意思說明了,有是假有,不是真有,佛在經論上常常開導我們,有是什?么是因緣生法,如果要跟諸位說真實的,世間什麼都是假的,假有裡面只有因果不假,這個道理很深很深,為什麼說因果不假,因為一切法都是緣生法,緣生法就是因果的定律,所現的一切境界相都是妄相,妄相有沒有呢?有!不能說沒有,雖有它是虛妄的,所以佛才教人要修殊勝之因,才能夠得殊勝的果報,俗話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修善得善報,你作惡得惡報,這個是一定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佛法總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覺悟,所以對於造因非常慎重,眾生迷惑,疏於慎重的造作,所以感得的果報,不堪構想。這個意思,在一切大乘經裡面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最殊勝的因,就是清淨之因,什麼叫清淨之因呢?離一切分別執著,修一切善法,這個因是清淨的,離分別執著。

換句話說,你的一切的造作不是虛妄的,不是妄心,你是用的真心,真心也就是觀經裡面所講的至誠心,至誠心就是一心,無論是待人接物,你只用這一個心,用這一個心就能夠成佛、就能夠成菩薩,至誠心裏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論外面境界的好醜,他的心是平等,平等無有高下,這菩提心裏面指的是直心,才動一念分別這就是妄心,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意識裡面的造作,就有善惡無記,所感的報就有善報、惡報、無記的果報,這是說明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所在。要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我們的生活,過日子不一樣,用心不一樣,佛菩薩用真心,修一切善法,所以他得的這個果報殊勝,得的果報殊勝,我們再看看,凡夫用分別執著心修一切善法,他得的果報不殊勝。在人間講,凡夫眼睛裡面講他很殊勝,他能夠生天,像昨天晚上我們在華嚴經讀到的忉利天主,他能夠生天,人間果報最殊勝,但諸位想想,天,他還是有煩惱,還是有生死,所以他不究竟,殊勝而不究竟。

我們人間有戰爭帶來了很大的苦惱,忉利天也有戰爭,你們看經上講,阿修羅常常找帝釋天的麻煩,要跟他打仗,戰爭彼此都有勝負,有時候忉利天主這一仗打勝贏,有時候也輸給了阿修羅,這個事情是常有,這就是福報不是真正的殊勝。如果我們說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為什麼不用一心?佛法在修證上講,信、解、行、證這四個過程,信是第一位,唯有信,才有真正的理解,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才是真正的理解,千言萬語,對於初學的同修來說,無非是勸你要建立信心,你信佛沒有用處,你信經典也沒有用處,你信我跟你所以講的更沒有用處,要信你自己的一心就有用處,信你自己什麼呢?我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我的心跟十方諸佛的心就無二無別,我用這樣的心來修一切善法,就能夠證得無上的菩提,這才管用。

所以說佛教不是宗教,道理就在此地,宗教是你要相信別人,你要信他,佛法講信自己,不能信他,信他沒有用處,信他到最後兩邊都落空,要信自己,依這個信心來修,沒有不成就的,這兩句的意思也不難懂,我們曉得一些有是妄有,所以不應當執著,“遣有沒有。”空呢?空本來就是空,你也在想我要把一切空掉,那你不就是在頭上安頭嗎?本來就是空,你還空個什麼?心本來就是清淨的,我還要修清淨這就糟糕了,清淨上裡頭再加上一個清淨,就不清淨了,真心是空寂的,所以你要是修空修寂,那就是楞嚴裡面所講的‘知見無知是無明本’,你又增長無明了,正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空也沒有,有也沒有,空有兩邊都沒有,空有兩邊都不可以執著,這個境界很難講,也不容易體會,空有這兩個現象是相對而產生的,因為從有才顯得有個空,從空才顯得有個有,那么你要問我,空有到底是一還是二呢?我們不得已用個比喻來說,空好比說我們看電影那個銀幕,是一個白布,裡面什麼都沒有,那個有就好比放映的時候那個影片影像放在上面,因為一個空白的銀幕,所以這個影像才能看得清楚,才能見到有,也因為正有個影像,所以才能反應底下這個空白的銀幕。所以空跟有是同時的,換一句話說,空全是有,有也全是空,要曉得這個道理,空有兩邊都不執著,一有執著就錯了。底下兩句: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言語要是多了,愈說愈遠了,這個說法,特別適合於中國人的口味,你看中國的典籍,愈講到高深愈簡單,你們看看中國文化的根源就是易經,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源,六經可以說都是易經卦相的註解,你看那本多簡單,幾畫符號,幾個字解釋。佛法也是如是,講到最極深之處也是簡單明了,有些人看到佛法,這么多的經典,一看都嚇到了,實際你要講這么多經典,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全都包括了,再說得更簡單一點,每部經開端,‘如是’兩個字全都包括了,那些所講的就是講的‘如是’兩個字而已,一句話可以把整個問題解決,所以言語愈多愈是不容易掌握到要領,頭緒太多,就找不到頭緒了。

真理,簡而不繁,這三祖信心銘,也只不過是五百八十個字,比六祖壇經簡單得太多,可是六祖真正的綱領也不多,就是在壇經第一章裡面十五首無相頌,六十句,那六十句無相頌,把六祖所悟的這個境界全部說出來,也是要而不繁,所以是說言語愈多反而不相應。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佛菩薩祖師大德示現一個榜樣,教我們學東西要一門深入,怕的是你學多了,轉不相應,那真正吃虧,一門裡面相應的是什麼?與真如相應,與一心相應,不管那一個法門無非就是修一心而已,淨土講一心不亂,禪家講明心見性是一樁事情,教下講大開圓解,還是這一樁事情,你要想與這個相應,只有一門深入。

我們看古來的大德,差不多是十年到二十年這個階段得到相應的人很多很多,諸位從高僧傳,從這個禪宗語錄去看,十年以上,廿年以下,在這個階段開悟的人,太多太多,真是不可勝數,你再看看他們所用的功夫所學的都是一門,教下那些大開圓解的都是從一部經他才有開悟的可能,他要搞個五部十部,那就是六祖所講的,到結果也不過是個知解宗徒而已。在佛法裡面講,不過是個多聞而已,今天講多聞的學者而已。不能夠大開圓解,不能夠大徹大悟,毛病在那裡?就是“多言多慮。轉不相應。”我們凡夫不能沒有慮,無言無慮就成佛了,這是我們做不到的,我們沒有言嗎?妄想還是不能斷,還是妄念紛飛。

佛的方便法,就是把我們的言慮,使那個多言多慮,把他誘導,教你一個方向,一言一慮,用這個辦法。你說念佛人,‘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不是言,是言,是一句話,所有的念頭也集中在這裡,不動念則已,你一動念就都想著「南無阿彌陀佛’,把這一切亂的念頭,多言歸一,到功夫成熟的時候,這個一也不要了,斬斷了,那就入了境界,得一心。

禪宗這個辦法也是如此,參話頭,話頭也是一句話,把你這個念頭,拴在這個一句話上,也是從多言多慮,歸到一言一慮,都是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是最高明的辦法,能夠叫我們外絕諸緣,內熄分別,把這個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就是妄想,內熄妄想外絕諸緣,我們古來的大德都用這功夫。到成熟了,前面是用功,這裡是見道了。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經典裡面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絕言絕慮。”這個話不能發生誤會,“絕言”不是從此以後不說話了,也不思想了。如果從此以後不說話不思想,木頭人是做到,你學佛學到最後不過學個木頭人而已,那那裡叫成佛呢?我們套金剛經上一句話,諸位對這個意思就可以稍稍體會到一點了,‘言慮者則非言慮,是名言慮。’這就叫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了,“通”就是通達實相,通達諸法如義,為什麼呢?言慮都是因緣生法,既然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就是“絕言絕慮”,雖然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可是也還有言慮的名相在,如果說絕言就不說話了,三祖說這么多,他有沒有絕言?釋迦牟尼佛說了這么多經典,他有沒有絕言?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言與無言是一不是二,這叫“絕言”。慮跟無慮是一不是二,這才叫“絕慮”,兩邊都絕了,不是絕一邊,絕一邊存一邊,還是沒絕啊!希望諸位能夠體會這個意思,真正所謂兩邊不立,中道不存,你才有門路可入。底下一段入門了。底下這一段入門,諸位翻過來。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反照。勝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勿追尋。》

這一段是入了境界了,必須要到絕言絕慮,這是歸根了,歸根“根”是什麼?是性。“歸根”的意思就是見性。禪家講明心見性,無處不通就是“得旨”。“無處不通”,在華嚴裡面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障礙就不通了,通達就是沒有障礙,既然是歸根得旨,猶缺隨照失宗,這話怎么說法呢?怕的是你在這裡起分別、起執著,我‘見性了?’‘我事事無礙了?’這又失了宗旨,你想想看,你如果有這一念,我見性了,我得一心了,你有沒有得道?你還是凡夫,沒有得自以為得了,真正得怎么樣?真正得不是隨照,“隨照”實在講是隨念分別,他這個句子真的有點像金剛經裡面句法,怕的是在這個地方隨語而轉,又迷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再提醒你,真正的得智慧宗,是即照的境界現前,可不是隨照,即是心真清淨,外面境界樣樣明了,通達無礙,為什麼?他在境界裡沒有分別執著,連自己見性也沒有這個念頭,我見性了,沒有,也沒有個念頭,某人還在迷惑,某人還好像沒有見性,沒有這種感覺,因為在這個境界裡面是萬法一如,平等平等。如果起一念就不平等,那就失照了,此地講失宗了,所以這個地方決定不能夠有一個錯誤的念頭起來,因此佛,像在維摩經裡面講的平常心是道,平是平等,無有高下,常是永遠這個樣子,佛說一切法是絕言絕慮而說的,所以佛是無法可說。金剛經上‘無有定法可說’,無法可說,佛說什麼法?佛沒說法,佛說法佛起心動念,佛失照,佛說法就像我們這個磬和木魚一樣,敲它就響,就是我們叫他說法,你不敲就不響,雖然敲了,是不是它有心應你,無心啊!如果他有說法的話,不敲它也響,不敲不響敲了響,響就是不響,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這是佛法講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則有應,眾生有心求感的,佛是無心而應,唯有無心而應,所以他才萬法皆通,才是事事無礙。

“須臾反照。勝卻前空。”“須臾”是極短的時間,回光反照,以明暗色空,銷歸自性,這叫做“反照”。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也不自有,也是因心故有。那么換句話說,離了分別執著,那來的空有呢?由此可知,空有是我們分別執著心裏面所現之物,是妄心所現,不是真心所現的,換句話說,無論你是依空修是依有修都是顛倒,都不是真實,真修是空有兩邊不住,所以教你一回光就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前面說過,有是妄,空也是妄,空與有都是緣生之法,既是緣生之法,緣就不定,所以你要想離妄,離妄心難,那么我們轉變一個方法,我們先離妄境,也就是妄心是能變,妄境是所變,能變是主觀的,要去掉很難,我們俗話也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就是講的成見,我們今天講主觀的觀念,這個東西離開很難,但是客觀與主觀是相對的,客觀沒有了,主觀也就沒有了。換句話說,所緣的境沒有了,能緣的心也就不能夠建立,這也是一種善巧,先離境,境離了心自然就息了,所以佛法裡頭常常叫人發廣大心,特別是華嚴經裡面,他廣大心用意在那裡?你想想看,他用意是破我執、破法執。我執、法執是成見,是主觀觀念不能有,那么破除的方法,我們從客觀境界上破,我們把心量擴大,我們看到別人就看自己一樣,發大心,修大行,什麼叫大行?心大,行就大,心小,行就小。歸根究底,大心就是主,其餘皆是賓。心量一大,我見不破,自然就轉變了,我執不破,自然就破了。這是比那個小乘人一昧就在我執、法執上來破要容易得多了,在時間上來講也快速得多了,那么這是大乘佛法善巧之處。這一段意思就也是講我們如果要是離妄,求這離妄必須兩邊都要離開。底下一句說:

“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為什麼不須求真?不用求真?真是本有的,你到那裡去求。楞嚴經上說‘言妄閒住真,妄真同二妄。’你們想那經文,‘又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這四句話是楞嚴經上說的,求真那真是一個妄境,你要懂得這個原理,你說我們念佛人求一心不亂,你有這個求一心不亂的心,試問你能不能得一心?你得不到啊!有求這個心是個妄心,妄求不到真,妄所得的結果還是虛妄,求不到真,那好,不求行不行?不求也行,不求也得不到,因為你不求這個心你想想看還是個妄心,求的這個心,求真的心是妄心,不求真也是妄心,所以說真妄同二妄,兩個妄念,那到底怎么辦呢?息見,見就是什麼?這個見解把它息掉,求真的見解也息掉,真心就現前了,一切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這個時候真心就現前,真心就用事了。只要我們能夠離一切見,這個離見比離相的功夫還要深一層,你看金剛經裡面前半部教人離相,離四相修一切善法,後半部比前半部的意思更深,離四見修一切善法,不但這個世間一切妄見你要離開,連佛所證的三身、佛證的大身,佛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見解都要離掉,都不可以執著,你要執著有個無上正等正覺,我要來求無上正等正覺,那糟糕了,那無上正等正覺正是迷惑顛倒,是個妄念,那么念到這裡諸位特別要記住楞嚴經裡面的一句,修行,‘因地心與果地覺一定要相應才能成無上道。’我們因地心是個妄念,怎么能求得果上的正覺呢?不相應嘛!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心,不管你怎么用統統是妄心,你們想想看對不對,真性沒現前,這個事情不能欺騙自己,真心無念,妄心有念,這是兩個最大的差別,真心是寂照,妄心我們講觀照吧!隨照,隨照就失宗了,祖師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可是功夫又不能不用,不用也不行,用功不曉得從那,你用起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所以在般若經典裡面佛告訴我們說,功夫三個層次對絕大多數根性是非常適用,那就是講上上根以下,離開了這個方法很難有成就,那就是先用觀照的功夫,我們講觀照般若,觀照用的是什麼呢?用的是分別執著的心,換句話說用第六意識,是用妄心,觀照是什麼?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能夠想得起經典裡面的教訓,用這功夫,你譬如說我們在境界裡面,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我們心起分別了,這一起分別心,馬上自己就能夠覺悟,我應該用平等心,用一心,為什麼對這個人好,對那個人薄一點,我為什麼會有分別,要常常提起這一念這就叫觀照,一念分別執著就是迷情,是無始劫以來的虛妄習氣,在境界裡面分是分非,分善分惡,心境不如,那么這個就叫觀照的功夫。當你觀照功夫一提起,心就清淨了,一會兒又失掉了,這功夫很短暫的,你要常常用,不斷的用,用到怎么?用到你這個心不亂了,有了主宰了,照住了。

這是第二層的功夫,那就什麼?得三昧了,這個功夫成就在念佛人講證得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亂;換一句話說,不必時時提醒自己,已經如如不動了,這個平等心現前了;換句話說,自自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能用一心,不是用二心,真正用的是一心,這是你得念佛三昧了,這個功夫更正上是照見,一直到照見才是大乘的入門,我們講得理一心不亂,開智慧了,這時一切通達,心經裡面一開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能所兩邊都不執著,這個方法非常的善巧,對中下根性人來講是最好的修學指導原則,我們要不循這個原則來進修恐怕很困難,真正照這個原則來修學,我剛才說了,我們的古聖先賢,十年到廿年當中開悟的太多太多了,他們所用的功夫就是用這個辦法,念佛人的警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佛是梵語的印度話,意思是無量覺,‘阿’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彌陀’翻成中國意思是量,‘佛’就是覺。我們起心動念都是迷,一句阿彌陀佛我要無量覺,要樣樣都覺悟,這是提醒你這句話,我要樣樣都覺悟,我怎么又迷惑顛倒了,怎么又起心動念,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喚醒自己無量覺,我們在境界裡要覺而不迷,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念起就是迷,只怕覺遲。’這個覺回光反照,也比喻做回頭是岸,從迷裡面回頭就覺悟了。這個地方教你,你要是求真你是迷了,息念息見,見就是見解,把一切見解統統能夠離開那這就是覺。

所以說只要離一切見,全體皆真,見相就是見性,還求個什麼?初學人,我常常勸勉同修們,我們眼前要做的,與世無求,與人無爭,求的這個心是妄心,爭的那個心就是造罪業,你要想開悟,你要想得一心不亂;你有求有爭,決定得不到。看到別人好我們要讚嘆、我們歡喜,生一念嫉妒障礙,造無邊的罪業,別人做好事我們造罪業,你想想,你豈不是迷惑顛倒嗎?別人做好事你隨喜讚嘆,功德無量,那么你想像自己是個聰明人還是愚痴人,聰明人跟到人家前進,愚痴人是愈墮愈念深,這是我們必須要提高警覺的。底下兩句是: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二見”就是真與妄這個二種見解,兩邊都不住,不住這個念頭也沒有,金剛經裡面跟我們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祖師這個兩句跟金剛經這個兩句是同樣的境界,真妄這兩種境界都不執著,都不去分別、都不去執著。

“慎勿追尋。”“追”就是追究,“尋”是尋找,為什麼?追與尋你看看在百法裡面是那一個心所?尋思,尋思所用的這個心與誰相應,在八識裡面與第六識相應,與第七識相應,那不是妄見是什麼呢?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了,對過去的你要去追回,對未來的要想期望,全都錯了,如果你懂得金剛經裡面所說的‘三心不可得’,你這個念頭都會息掉了,金剛經上這三句話是總綱領,‘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換句話說,你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想頭、念頭,統統不可得,全是虛妄的,你要把這個當做真的,統統是障礙,你怎么能夠明心見性,你怎么能證得一心呢?明明跟你講了一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是一切明了,一切通達,這個裡面是沒有三心,沒有三心就是寂,有三心就不寂了,所以金剛經講的是總綱領,祖師所說的是變一句話來講,還是不離這個綱領,所以句句都是佛法,離了綱領就不是佛法,離了這綱領那魔說的,不是佛說的。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四卷

《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沈。》

我們看這個幾句,銘文雖然不長,只有五百八十個字,可是這個裡面的意思,實在是將整個佛法的大意完全都包容了,所以每一句的意思都是無有窮盡的,如果不把這個意思說一個大概,囫圇吞棗的辦法是很難得受用的,無論是一部經、一部論,大是部也好、小部也好,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其中能夠得到受用,這個受用不見得是全文,全文得受用不容易,那么在這個裡面得幾句,往往就是一生都受用不盡。每一個人所得的地方又不一樣,有人從這幾句裡頭有了悟處,有些人從另外幾句有了悟處,那么此地這個銘文也是如此,它的句法很整齊,一句是四個字,實際上這四個字算是半句,因為它每八個字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敘述一樁事情,換句話說,以完整的句子來講呢,本文一共有七十三句,就是每句是八個字,我們今天來研究。

“才有是非,紛然失心。”這個二句話不難懂,是非心是分別心著重的是才有,剛剛有是非心,“失心”末後這個心是講的真心,就是你的真心你的本性就迷失了,因為真如本性裡面沒有是非,真如本性是清淨的、是無染的,而且是不起念的,在一切境界裡都不起念。昨天我們講華嚴經裡面的十力法門,那么這十種智力都是講的根本智,後得智,所謂根本智就是無分別智,我們要問,我們有沒有?實在講那一個人都有,不但有而且根本智都現前,雖然都現前,問題在那裡?你守不住,麻煩在此地。根本智簡單的說眼見色耳聞聲,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的時候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一念是非,這個念頭沒有起,這個分別心沒有起,問問你,你眼睛見不見?見!耳朵聽不聽?聽!沒起心動念,那么你能見能聽,那就是你的無分別智,就是你的真心,怎么說守不住呢?你在裡頭起心動念,這就守不住,你果然要能守的住,你的根本智就常常現前。從根本智起後得智,我們在大經裡頭常常給各位說,根本智是自受用,後得智是他受用。而我們現在怎么樣,根本智得不到受用,自己雖然也常常或影或現,不得受用,問題就是守不住,而把後得智當做自己的受用,那就是才有是非。“紛然失心”,失去了真心的照用,於是乎無量無邊的塵勞煩惱就隨之而起了,那么我們受用的是什麼呢?受用的是煩惱,不是清淨自在。從這個二句我們要覺悟,常住真心之中沒有是也沒有非,這個“是非”就是講的對待法,就是相對的,常住真心沒有相對,你起心動念都是相對,你看有起心就有個不起心,有動念就有個不動念,總是有二端,所以這個不起心動念,你如果心裡還有一個不起心不動念,你也是動了念了,你動了一個不起心不動念,豈不是又動了一個念,起了是非錯誤了。好!我心裡沒有是非,問問有沒有是非?那還是有是非,所以說才有是非,心裡沒有是非了,也是有是非,你就把真心迷失了。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這個“二”就是講二端,前面所謂的是非,二有是有非,二啊!二從那裡來的呢?是從迷失了一真,所以才有妄見,因此這一也不能有,有一就有二,與一相對的就是二了,這個是講微細的分別。佛法里也稱之為俱生煩惱,根本無明,都是說的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好像並不是有心起的,自自然然它就起這個念頭了,本來沒有,怎么會自然起來的呢?這就是我們俗話常講習慣成自然,不是說這一生的習慣,無量劫以前我們就迷了,就是這個樣子,生生世世我們的常住真心就被這種習慣在薰習,所以今天是自自然然它就起心動念,麻煩就在此地,從來也沒有一個人把這個事情給我們說破。諸位想想除了大乘佛法之外,你在什麼時候聽到有說破這樁事情的,縱然諸佛菩薩為我們說破了,我們信不信呢?我們有沒有把這個習氣改過來呢?那就是“一亦莫守”,不要說二,所以說佛在金剛經裡面叫我們除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見是見解,比那個相還要微細,相是表面粗相,這是內心裡起念,見是見解,見解不能有,有見解就迷失了。

所以般若經典跟我們講,般若無知,明明是大智慧,為什麼說無知呢?怕你落在知的見解,你有智慧我有般若那就糟了,我沒有智慧,那個人有智慧,那也糟了,你有人見就有我見,佛有智慧佛是人,你有人見,從人見當中必定有我見,所以佛逼著沒法子,沒辦法了,直說無佛無眾生,叫你連佛的見都不可以有,這真是無可奈何,慈悲到了極處了。我們說有佛有眾生,從相上講,相是虛妄的,為什麼這么說呢?為了方便接引初學而說的,入了門之後要講真話,不講方便,講真實無佛無眾生,實際上佛也有眾生也有,無佛是無佛這個見解無眾生的知見,意思在此地,這樣才能夠將自己的常住真心恢復。

所以說是二見是虛妄的,一見也要不得,你譬如這個一,在佛法裡面講得很多,華嚴經里講的一真法界,淨土講一心不亂,如果我們存著一個一心不亂的見解,試問你能不能得一心,你不能得一心。一心裏面沒有一,連一都沒有了那叫真正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只是一個假名而已,也套一句金剛經的例子,佛說一心不亂即非一心不亂,是名一心不亂,諸位要懂這個意思,是名一心不亂而已。所以你要起一個一心不亂的見解,你就決定得不到一心,那么這個是佛法無論在理論上在行門上都是總綱領,諸位一定要記住這個原則,你要不曉得這個原則,你在修行在證果都是有障礙,這樁事情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去審查、去思維、去揣摩,這是正法這是正知正見,不管學那一個法門,要記住才有分別,是非就是分別,你的真性就失掉了,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原則,你在菩提道上就不會迷失方向,真正不迷,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認得清,等於是八萬四千道路,每一個道路都通達無上菩提,不會迷失,如果執著這個法門是,那個法門非,你的是非心生了,這個法門高,那個法門比不上這個法門,你的是非心也生了,你看諸佛菩薩對於法門,門門都讚嘆,如果不讚嘆何必要說這個法門呢?真的這個法門比那個法門要高,那佛說最高的就好了,何必還說那個低級的呢?不如這個法門的。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佛說無量法門,是因為眾生有無量的根性,這就是大開方便之門,任憑取捨,合乎自己根性的修起來方便,方便法就很容易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修起來沒有障礙很順利,很快就能修成,無非是這樣的用意而已。

那么在教學過程當中,諸位必須要曉得,佛法是因人施教的,換句話說,就好比那個醫生治病,給病人治病開的處方一樣,是因人而異的,絕不是說開一個處方給就一切眾生治病的,沒有這個道理的。因人施教這才有選擇,所以選擇是為了眾生根性而選擇,不是法門裡頭有選擇。所以這個藥你到那個藥店看那個藥,有幾千種幾萬種,你有病了,要在這個裡面選擇幾種,來對治你的毛病,那么你這個選擇是因為我這個病而選擇藥的,不是因為藥而選擇病的,諸位要懂這個道理。藥的功效是治病,病治好了藥都是第一,它有治病的功能,不能說那一種藥好那一種藥不好,那個最好的藥不對自己的症,那一治把這個治死了,那好在那裡呢?藥物裡面比較貴重一點的,它比較稀有,采來不容易,價錢就高一點,得來的很容易,價錢就賤一點,這個貴賤是這么來的,你說治病它的功效是同等的一樣的,對症病就治好了,佛法亦復如是。

所以你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二十五圓通,對二十五位菩薩來說那不都是個個成無上道嗎?佛問圓通,他們自己每一個人敘說都說第一,為什麼呢?把自己病治好了那當然是第一,個個都第一,文殊菩薩揀選,是為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因業來挑選,不是它們那個東西不好,而是娑婆世界眾生根性有所偏,偏於二根,所以特別揀選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觀世音菩薩跟我們世界特別有緣分,就是因為他也是耳根圓通,我們也是耳根最利,真是志同道合,因緣在此地,並不是有什麼偏愛,是因為志同道合,我們走的是一個路子,同一種根性,因此我們一定要明了是法法平等,法法一如。既然法法平等法法一如了,一亦不能守,心才能到真正的清淨。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一心就好比說一念,一念不生,這個心就指的念頭。唯識經論裡頭有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好,我們現在心生種種法生,我們這個心滅了是不是種種法都滅了呢?如果諸位這樣會意那就錯了。底下這一句說得好,“萬法無咎”,一切萬法沒有毛病,那我們就要問了,那么就是這個現實的世界,我們眾生認為這個現實的,佛法裡面所說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沒有過失,六根六塵它有什麼過失,這個相分跟諸位說它是真如本性的作用,本性是體,有體就有作用,體就會起作用,體是真常,作用也是真常,所以我們在大經裡面,特別是華嚴經,所看到的毗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那是自性的作用,那么我們今天在這個自性作用裡頭,又起心動念,這一起心動念就有個什麼相呢?就是心生種種法生,這個種種法是什麼法呢?是你妄心裏面生的法,不是真心的。

譬如說我們看到這把扇子,這個扇子阿賴耶的相分,我見了之後你心裡就生了扇子,這個裡面講是心生種種法生,你心生了,你心裏面生了這個扇子的相、生這個扇子的念,與它有什麼關係?與它沒有關係。那么這就是你阿賴耶識裡面有這個印象。在佛法裡面講種子,這就是種種法生。第六識在一切境界起攀緣,第七識起執著,阿賴耶就收藏了印象,殊不知這個分別、攀緣、執著、印象全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萬法無咎這個辦法,是指的就是指的阿賴耶的相分,本性它的體用無咎,無咎是沒有過失,有體有用,體用都是真實的,所謂是諸法實相,你這個一念不生就是諸法實相,才生一個是非心,才起心動念,你所見的相叫妄相,那是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你一念不生,凡所有相皆是實相,道理在此地。從這二句話我們也明白了,所有的麻煩所有的過失,都是自己起心動念,所以是個第六意識,修行人稱之為罪魁禍首,什麼毛病都是從它這裡來的,你要認為外面境界上有毛病,你就錯了,大錯特錯。

外境無咎,不但物質環境無咎,外面人事環境也無咎,他罵我我生氣了,他罵你罵的音聲是聲塵,色相是色塵,與你什麼相干呢?你生氣了是你自己起心動念,你要生氣你怎么能怪他呢?凡夫他就不了解,他要怪別人,他不怪自己怪別人,這就是迷惑顛倒。覺悟的人曉得這個要怪自己,不能怪他,外面萬法無咎,他心平氣和,好,你怎么罵,我不生氣,心地格外清淨,不但格外清淨,還利用這個境界來考驗,我的功夫到什麼境界,所以他正好幫了你的忙?忍辱仙人要沒有歌利王割截身體幫了他個大忙,他的忍辱波羅密怎么能圓滿呢?連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裡面,釋迦牟尼佛自己都說,如果沒有提婆達多幫這個大忙,釋迦牟尼佛成佛沒有這么快,你們想想看這個道理。所以一個覺悟的人,在境界裡面就是鍛鍊不動心、不起念,才能看到萬法無咎。這個“萬法無咎”也就是看到萬法一如,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個意思,幫助你入這個境界。

所以我們講到修行一再的提醒同修們,我們從早到晚一年到頭,念念當中,我們修什麼?覺正淨,千萬不要忘記。你早晚打三歸,你為的是什麼?你把這個宗旨要失掉了,你不就迷惑顛倒了。才起心才動念就迷了,起心動念就是邪知邪見,你的心就被染污了不清淨了。不但在世法如此,就是弘法利生也不能有一念我弘法利生,不能有一念我利益眾生,錯了!存這一念就是大過失。所以佛說叫你無住行施,施是什麼,是布施,包括了所有的活動,在佛弟子裡面行施,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法布施,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法布施,可是不能有這一念,如果有這個念頭,我們弘法、我們利益眾生,我們在這修無量功德,全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有漏福報裡面那有沒有障礙的呢?諸佛如來天天度眾生,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後面有一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他根本就沒有起念,根本就沒有這個念頭,這叫真正覺悟。起了個心動了個念就是迷惑,所以千經萬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心不生,整個佛法就是講這四個字。我們時時檢點,我怎么又起心動念了,這就叫什麼?回光反照,照見是照見自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過失,底下二句說得更好。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你看看連這個二句連這個萬法連無咎,連這個心都把它打掉,這就是金剛經所講的離見,連這種見解都不能有,萬法既然無咎了,你心裡地還要有法這個概念,這就是法執。所以有萬法無咎有這么一個觀念,這都是法執,有個一心不生那就是我執,微細的我執法執,我見法見,要曉得清淨心中這種見解沒有。佛祖跟我們說這些話那是什麼呢?為別人說的,這叫後得智,後得智是差別智,差別智是他受用的不是自受用,如果自受用那是什麼?那就是增長我見增長法見,增長我執增長法執,為他受用幫助他理解,其目的呢?是幫助別人打掉他的我執法執我見法見。如果你是增長別人的我法我見我執法執,那就大錯特錯了,那你就不是佛你是魔了,魔說法增長眾生的知見,佛說法是消除眾生的知見,它本身沒有知見,還能叫別人生知見嗎?這個是佛說法和魔說法大大不相同的處所。

所以說對自己來講,千言萬語都叫做廢話一堆,一切經典統統是廢紙,對自己來說;對別人來說那叫方便,要防止不能叫別人執著。所以這個傳法不簡單,古人用心跟今人不一樣,你看看佛,佛說這個一切經,為什麼說的一法後頭馬上把它給否定,怕你執著,好像一面說一面把它推勫,這些地方我們要細細體會,祖師著經註解,最忌諱的就是落識,為什麼呢?因為落識最容易叫人看了之後起執著,你看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批評心印疏,心印疏在我們台灣也相當流通,道源法師講金剛經就是依心印疏講的,的確是不錯,他對心印疏的科判他很讚嘆,認為很有見地,對裡面註解他說了還是落識,使人家看了之後會執著,過去李老師講過,連心印疏你看都還犯這個毛病,不容易。所以你這個東西拿出來之後,叫人家要開悟,又不在這個裡面起分別執著,要做到這樣你才算是沒有過失,所以好難好難!

那么今天講到說現在有一些把佛經譯成白話本,還有人要發心把整個大藏經翻成白話文,那么諸位有沒有想到如果裡面有,不要說是全部,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要落識了,叫人家看了之後起了分別起了執著,認為就是如此了,你豈不是增長了別人的邪見嗎?你豈不是一下把別人的法身慧命給他斷送掉了嗎?不簡單,說要講清楚不能叫人落識,所以常講,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要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佛法言語文字都是幫助你開悟的,所謂開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而已,起心動念就是把你的悟門堵塞了。這個二句既然無咎了,你心裏面的萬法自然就消失了,心清淨了,心裡一切分別執著都沒有了,無咎無法不生不心,這個心裡消除了,那么不生這就是講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了,你的心就寂淨了,法的念頭見解消除了,心真正清淨至極了,諸法實相,不得自然就得到了,自然就顯現無餘了。底下這個二句就說得更好了,這個境界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明顯。

“能隨境滅。境隨能沈。”“能”是講的智,“境”是說的境界,它是對立的,境界若非智解,不能了別,而這個智解或者我們今天所講的知識。智慧沒有境界它不生,沒有一切境界,那個聰明智慧從那生,聰明智慧他對一切經典他了解的比別人清楚,他看的比別人深入,某人很聰明智慧很高,從這生的,相對而成,所以聰明智慧生於了別境界。我們應當要明了,要是追究到根本,追究到極處,智慧是一心,所有的知解都是從一心,正知正見是從悟一心而生的,邪知邪見是從迷一心而生的,換一句話說,正知見邪知見都是從此一心生的,都是從一心生的,就只是迷悟而已,悟生正知見佛知佛見,迷生邪知見,但是諸位要曉得,一心它不生知見,一心裡頭沒有知見,體上沒有知見,它起作用的時候有知見,這個起作用諸位一定要曉得,起作用都是他受用,自受用絕對沒有知見,正知見邪知見都沒有,你不要以為自受用是正知見,錯了!自受用沒有知見,佛說一切法正知正見,他受用,佛有沒有知見?佛沒有知見,佛有沒有法說?佛沒有法說,為什麼?它沒有知見怎么有法說呢?因為眾生有個邪知見,所以佛用正知見除眾生的邪知見,眾生邪知見除了,正知見也沒有了,邪知見是病,正知見是藥,藥把病治好了,藥也不要了,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

那么我們自己要不要有知見呢?萬萬不能要。你一天到晚是本來沒有知見他去求知見,那糟了,所以古德常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這個道理。為學是什麼?世間人求學他的這個知識要一天比一天豐富,一天比一天增長,那是世間人的,修道的人怎么樣呢?要把他的知見一天一天的把他去掉,不是一天一天增加,你要增加了,不但世間的知見是邪知見,佛知見還是邪知見,你要是落識了以為這個佛知見是個正知正見,糟了!真正的正知見是無知又無見,你要存一個無知無見的見解還是個邪知見,境界是諸法。

“能”就是智慧的別名,“境”就是諸法的別號,“境滅”滅境是不攀緣諸法,實際上這個境滅意思很深,境緣是因緣所生法,因你真正懂得因緣所生法,境就滅了,為什麼呢?當體即空,當體即空就是滅了,不必等分析而空,當下就空,因為它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就沒有定法,因為這個因緣聚散無常。金剛經里講一合相,這個道理太精微了,一合相是什麼呢?一切的相,這個一合相就是一個整體,你譬如講這個一合相,一合相是它的全體,全體是什麼?許多東西是因緣湊合的,合起來成這一個相,這一個相是合的相,合就是因緣聚合,這個因緣聚合,因緣是無常,聚散無常,相即非相,當體即空,這就叫境滅。境滅不是說沒有這個相,不是這個相,曉得這個相無常,無常它就滅了,你心裡頭不會再執著它了,不會再認定它就是這個相,它可以聚可以散,聚散無常,所以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小從一微塵大到一個大千世界,都是這個現象,世界都是無常都不可以執著,何況其餘呢?

所以真正透過了這一關,身心世界才真正放得下,曉得什麼呢?你不放下是錯誤的,無始劫以來都在這裡生死輪迴,在這裡當愚痴的凡失,就是因為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不曉得事實真相,不曉得萬法皆空,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曉得凡是一合相皆是夢幻泡影,所以你不肯放下。你在這個裡面起心動念,今天的境滅是說的這個意思,不是說境界統統沒有了,那你就又錯會了意思了,你把這個生滅當做實有,又落實了。所以眾生麻煩的事他樣樣都當真,說有他當真有,說滅他當真滅,那裡曉得說有非有,說滅非滅,只有名沒有實。假如這個事情真有,那就真的有生滅,因為它是假有,假有你在任何一法裡頭找生滅的相找不到,所以才跟你講說不生不滅,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你譬如說我們講拿人來說吧!死了叫滅,真的滅了嗎?他精神不滅,物質也不滅,物質是我們組成這個肉體的,現在這個科學家一分析,都是原子、電子、粒子,它有沒有消滅?沒有消滅,只有有聚散,我們身體在的時候它聚集在這裡,分滅的時候它散開了,分散了,並沒有滅,它分散的時候又組成別的,這部份組成這個,那部份組成那個,並沒有消滅,聚散無常它那有滅呢?像精神神識它又投胎了,精神不滅,我們組成這個身體的物質,這個元素的時候它又跟別的物質去分合組成別的東西,它也不滅,那有生滅呢?一切萬法無有一法不如是,所以要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

那么這個講“能”就是知見,隨著境滅,曉得這個一切境界是因緣所生,當體皆空,如夢幻泡影,這個境是真滅,這叫真滅,如果說這個境界沒有了,那是假滅,那不是真滅,真滅是什麼?你見到真相了,真相裡面是不生不滅叫真滅呀!那么你這個你所有的知見也就息掉了,你見到真相之後就一念不生,不會再起心動念了。

“能隨境滅,境隨能沈。”這句話反過來能與所,它是相輔相成的,因為你真正見到事實的真相,所以你才看到境界真正沒有,不但我們這個世界,十方無量無邊恆沙世界無不如是,不但我們凡夫境界如是,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諸佛報土也無不如是,所以一真平等,無二無別,這是在境界裡面講,講到了極處,明了是覺,不明了怎么能不迷呢?覺了心境一如,迷了妄念紛飛。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那么這些話都非常重要,境不自境這個講境界,因能顧境,就是唯識經里所說的‘境本不生因心有,心生法,法生心。’可是諸位要曉得心生法,法生心,我們簡單的說,心最初的這個心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心生法呢?這一切萬法是真心的作用,有體有用,法生心這個心是妄心,它不得已沒法子講,說一個真如不守自性,這就是方便說,無可奈何沒法子講,把真心變成了妄心,為什麼呢?就是迷失了自心,就是自心的體與用,迷失了自己心之體,也迷失了自心的作用,體用都迷了,迷了作用就生了妄境,迷了自心之體就生了妄心。所以大乘佛法常講,阿賴耶是一半真一半假,阿賴耶又叫做如來藏,說如來藏偏向真的方面說,說阿賴耶就偏向假的方面講,實際上它是真妄合和之體,你們想想看那有什麼合和不合和呢?沒有合和,悟了就叫它起個名字叫如來藏,迷了就叫阿賴耶,實際上一個東西,沒有兩個東西,是一不是二,這個心境沒有改變,又是迷悟上給它換個名號而已,名號是個假名,心生法這一句話也是假名而已,佛說心生法,則非心生法,是名心生法,諸位從這個裡頭體會這個意思,是叫我們明了事實的真相,就是有體就有用,體用是一不是二,過失在那裡呢?過失在法生心,悟了,明白心生法,心法一如,心法不二,迷了的人認為什麼?心是能生,法是所生。

我們舉個比例說,譬如我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把器比做法,把金比作心,那么你想想金跟器它是自然的還是有造作的,你們仔細去想,如果你今天這是人工把它做成首飾,這是器,這不是自然的,人工造成是個相,人工不造作,它有沒有相?還是有相,捻成一團圓相,打成扁扁的扁相,它總有個相在,你人工雕琢不雕琢,它都有個相在,甚至於在礦裡頭沒有煉出來,它還有一粒一粒砂粒的相,你怎么能說它沒有相呢?離了相那有體呢?沒有體,有體它當然就有相,所以體相是一不是二,它不能分的,你說我今天只要金,我不要金的這個相,你到那去找去?你去找不到。

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真心之相它是自然的,沒有經過任何冶煉是自然的,你這個心要是在這個境界裡起妄念,等於說你就在那裡冶煉,冶煉變成不自然了,失掉它的純真了,要依造你的意思去怎么做、怎么做,你的一起心一動念怎么所帶來的效果如何?天下大亂,你們想想這個世界上自古至今,中國外國這些大政治家,那一個不是有偉大的懷抱,我要想種種方法來救世救人,結果怎么樣呢?愈救世愈救人愈搞得天下大亂,搞得大家都不安分。如果大家都沒有這個念頭,我們都不要救世救人,反而天下太平,沒有事了,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佛法最怕這個,怕的是什麼呢?擾亂了自己的方寸,要曉得天下本無事,你起心動念,我要修心我要修行,我要求智慧,那是愈來愈麻煩,為什麼呢?本來你的心就清淨的,你修個什麼?本來你智慧就是圓滿,你還要求什麼智慧?正如六祖所說‘何其自性本來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生。’你不是自己找自己麻煩嗎?這兩句是說,境由能才有境,能有境才顯出能,這是講能境互顯的意思,說明了一個真理就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能就是心,境就是法,所以曉得心跟法是一不是二,心是體,法是相,好比說心是金,法就是器,叫我們了解這個關係,這個兩者是一不是二,是一,一裡面就不會起心動念,二里頭才起分別起執著,一裡面分別執著心起不起來,就不會生起來。底下二句說得更妙了。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兩段”就是能與境這個兩段,也就是心與法這個兩段,心法是一不是二,那么所說的一空這個“空”不是頑虛空,也不是小乘的斷滅空,空義最難懂,最不容易體會,大智度論里說十八種空,涅槃經裡面講二十種空,如果說空空什麼都沒有了,這個三歲小孩都懂,什麼空沒有了就叫空,那還用得著佛說嗎?還用得這些菩薩在這裡在這個地方研究?用不著了。此地所講是大乘第一義空,第一空是什麼?空有是一不是二,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色是什麼:包括了一切法,是出世間一切法,用一個字包括了那就叫“空”,空什麼呢?空就是色,一切法就是空,空就是一切法,這是大乘第一義空。兩段能跟境就把一切法都包括了,用境包括了一切色法,用能包括了一切心法,是出世間法不外乎兩大類,我們今天這個世間裡面它把它分做精神物質,佛法裡面心法就包括了一切精神,色法包括一切物質,不外乎這兩大類,一切的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就是真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不異是沒有兩樣,這空沒有兩樣,空不異色,空與色也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這叫萬法一如,這叫法法平等。所以學佛在理體上,是要從差別裡面看它平等,這樣才能入理。修觀,主要是觀照這個事實真相,那么講到修行功夫上來說呢?要從平等裡面見差別,這個大乘佛法講,見道以後才修道,見道是什麼?差別裡面見到平等,見道位了,見道了,見道而後修道,修道是什麼?是在平等裡面修這個差別相,那就是歷事煉心,所以從圓教初住位證平等地了,你看我們念佛法門證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見道位了,圓初住見道而後修道,修什麼呢?就是修差別,就是差別與平等是一不是二就修這個,這個叫真正修行。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五卷

請掀開經本。我們講堂這個講經停了二個月,那么這兩個月當中都是用電視錄影帶在此地播放,那么今天我們從美國回來,第一次恢復講經。在美國兩個月的期間,我們走了五個大城市,就是美國的,十個大城市當中我們走了五個。那么在國外學佛主要的還是中國人,其次是日本人,在美國佛教的勢力是日本人控制住,美國最近大概有三百所寺廟,而日本的寺廟占百分之九十,大概他們有二百七十多個寺廟是日本人。日本人非常的團結,所以這個小國能夠被全世界所尊重,有它的道理,那么外國人對於這世界人種的批評,一般人認為如果講個人來說,聰明才智中國人第一,全世界的人比不上中國人,二個人在一起那是猶太人第一,就是中國人不團結,中國人二個人在一起他就失敗了,他一個人的時候他能成功,兩個人在一塊就會失敗,為什麼他自己要打架?不能貪求,這猶太人的時候他們能合睦,這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日本人第一,日本人團結精神是全世界第一,其次是猶太人,最不團結的是中國人。所以中國人將來在這個世界上前途的確是相當的可慮,在外國人瞧不起中國人,所以對個人來講是個才華,他很尊重,尊重而瞧不起,你有才華但是你沒有力量,一個人不能夠發揮力量,這是中國人可悲哀之處,那么我們在外面所見到的的確是如此,處處表現的是不團結。

那么日本這么多寺院,他是一家,真正是了不起,我們不能不敬佩、不能不五體投地,日本人在美國所居住地方就是日本城,就像這條街全都都是日本人買下來的,你到裡面去看看他們用的車子全都是他們日本做的,沒有外國車,他愛國,用他們自己的國貨,不用其他國家的東西,所以其他國家想賺日本人的錢,賺不到。日本人出產的東西賣給別人,他們自己用一定用本國貨,所以他們到外國旅行,都只要有護照不用簽證,每個國家都對他們很尊重,只要是日本人不需要辦簽證,隨時可到這個國家,對他們尊重到極點。這么一個小國,戰後三十年被全世界的國家尊重,免辦簽證,這是日本人在世界上的光榮,全世界還沒有第二個國家可以全世界免簽證的,受人尊重,原因在團結。

中國人在世界上在世界上被人瞧不起的原因在那裡?不團結。所以我們在美國的博士,再有才華的人,被人家打死了也沒人管,為什麼?因為人家瞧不起,認為中國人的命不值錢,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警惕的。我們如果個人才華真正團結起來,的確全世界承認,中國人第一,就是聰明才智全世界來說的時候,是中國人第一,如果團結起來說那沒有話說,日本人敵不過我們,所以再要不團結下去的時候,的確是走上滅亡的道路。

佛法每個人都需要,那么看看我們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弘法的人才太少了,所以在今天美國那邊的佛教,幾乎全是密宗的天下,勢力非常的龐大,原因在那裡呢?沒有中國人弘法,大家學佛到那裡去學呢?西藏有很多喇嘛到了美國了,傳揚這個密宗,大家說沒有法師,於是乎他總是佛教,於是就親近他,密宗的盛行就是這樣起源的。我們如果再不能夠在那邊去弘法呢?那邊所有學佛的人當然都是為密宗的信徒,但是密有沒有成就呢?很難講。凡是真正有知有識的人都了解,沒有顯教的基礎,在顯宗裡面沒有到大徹大悟,像教下沒有到大開圓解,禪宗沒有到明心見性,淨土宗沒有到理一心不亂,都沒有資格學密,學了那個密決定不成就,這點常識我們應當要了解。

那么他們那邊信徒很多,我這次到了去接觸了許許多多道場,都是學密的信徒,很難得,我帶了一張章嘉大師的照片,帶在資料裡面,所以我在那裡講經,把章嘉大師的照片供在前面,對於這些學密的信徒起了很大攝服的作用,因為什麼呢?他們講的,大寳法玊講的那些大都是是章嘉大師底下的,章嘉大師是四大活佛之一,大寳法玊的地位相當於甘珠,甘珠是章嘉大師底下的,是章嘉大師的學生,那么我所講的東西才有份量,至少我不外行,所以我這次去了後,許許多多學密的同學都改轉回來修淨土了,起了這么大的作用,而且聽眾相當的踴躍。在洛杉磯講經聽經差不多將近兩百人,比我們在國內講經,法緣要殊勝的多了,我們這次是借人家市議會的會場,這是美國的好處,像我們中國政府機關你借不到的,他們借的什麼呢?還不要錢,只是叫我們保持整潔,所以我們一連借了七天,在那個市議會裡面講了三十多個鐘頭,我們一天講四個小時,借人家這個議會的道場,那么這個因緣非常的殊勝。

在舊金山、在紐約、在達拉斯,把許許多的多同修們觀念扭正過來,特別是在達拉斯,達拉斯是新成立的一個學佛會,去年才跟我們有個連絡,我到那個地方去非常的陌生,去了之後一想,去年他寄了一份東西給我們,我們還寄了一些書給他們,直到那兒一看有很多是我們寄去的圖書,那么他們也是跟著那些過去這個大寳法玊一些天寶法王的幾個徒弟在那裡學密。那么我這次去了在他那裡住了四天,講了四天,時間是多少呢?早晨八時起到夜晚兩點鐘,四天都是如此,時間太短了,觀念扭正過來,我教他們學佛從那裡下手呢?從安士全書、從了凡四訓、從這個感應篇、從彌陀經疏鈔演義、要解從這裡下手,這些人非常聽話,很可愛,把這個密宗捨棄了。介紹我到達拉斯去的是洛杉磯的夏先生,跟他們關係非常密切,他們建立這個學佛社,夏先生幫了很大的忙,夏老居士我在紐約講經,他們那邊的社長到洛杉磯去見夏老師,夏老師就推薦,說我現在在紐約講經,機會很難得,無論如何要請這個淨空法師到達拉斯去給你們講經,他打電話到紐約,說是夏老師推薦的。我對夏老師很尊重,我到那邊去之後,他們那個念頭轉過來了,要修淨土了,於是乎跟我說了,他說:法師我們現在個個人都想修淨土,可是我們對夏老師不能交代。我說為什麼呢?他說學密是夏老師教我們學的,我說不要緊,我到這裡來跟你們不認識,是夏老師推薦的,你可以一把把他推回去,你說:夏老師這個,法師是你推薦來的,你不推薦來,我們怎么會修淨土,是夏老師推薦來的,所以放心沒有問題,夏老師自己現在也念佛了,因為他在洛杉磯聽了我講經幾次,所以他也念佛了。

所以說真正能夠有成就有利益的實實在在是念佛法門,我們今天講禪、講密,吸取裡面的理論精華來幫助我們念佛,這個才是對的,真正學佛下手,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這是我們應當要反省,你看高僧傳、看居士傳,看過去古人的語錄,人家修行三年五年就成就了,我們學佛學了幾十年了,連訊息都沒有,原因在什麼地方?心須認真的去反省,古德修學有門路、有層次,換句話有次序,我們今天學佛是亂來,那怎么會有成就呢?所以一再在講席裡頭勸勉大家。我這在美國每個道場都勸勉他們,一門深入,行門、解門都要專一,沒有法師講經,這大家都說深深感覺到的,沒有人領導我們,沒有法師講經,我舉個比喻說,你們不肯培養法師,責任在你們大眾自己身上,不能怪法師,法師講經,你不來聽,法師還要講什麼呢?當然不講了,講了沒有人聽,那個人說是開頭一講經,就講得天花亂墜,就講的呢?不可能的事情,講台上要講到得心應手,至少要十年,那么這個十年當中,最初的這個十年,聽眾的事情,不能說法師講經講得不好,我住的這么遠,到這來聽一點意思都沒有,這就錯了,愈是講得不好,愈要來聽、愈要來捧揚,鼓勵法師,他要是一部經,從頭到尾講上幾十遍,講上十年二十年,他怎么會講不好呢?一部彌陀經,如果從頭到尾講個十年,從前道綽大師,我們淨土宗大師,講彌陀經講三百遍,他不講別的經,他專講彌陀經,三百遍講下來那不是阿彌陀佛,他是什麼人呢?這個東西是功夫要深。所以我是勸勉大眾,所謂供養法師,這叫真供養,就是請法師講經,你肯天天來聽法師講經,這叫真供養。你要拿財物供養的時候,這個裡頭弊病很大,法師如果有錢了,他天天心裡頭就想到錢,道就沒有了,積財傷道啊!這樣供養怎么了?把法師供養到阿鼻地獄去了,罪過無量無邊。請法師講經,聽法師講經這是真供養,法師能夠在講台上不斷的講上十年,以後度人無量,這個功德供養的人也是無量無邊啊!

我在外面,在在處處苦口婆心勸勉他們供養法師,應當如是供養。那么十年之後講經法師多了,到處都有經可以聽得到了,現在不修,十年後一個法師都沒有了。那些原來講經講的老法師一個個都往生了,十年以後佛門裡頭沒有法師,這個罪過大家要承當,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啊!所以修學的時候要苦學,弘法的時候要開悟才能弘法,照本宣科的講法,當然沒有人聽,這是一定道理的,你依照古人的註解去講,人家會拿著註解會看啊!尤其是在像美國這樣地區,居住相當遠,洛杉磯這一個市,這是美國第二大城市,差不多有半個台灣大,像這一個城,城市裡面就有十幾條高速公路,從城的南面到北面高速公路要開車的時候要兩個小時,你看看差不多有我們此地到台中,這是它的市區,你說多大的範圍!講經的時候,聽經的聽眾,近距離的開車要四十分鐘,遠距離的要一個半鐘點,所以相當的不容易,講的東西如果不契機,頭一天人家來聽了,第二天人就沒有了,這一定的道理。我在那裡也遇到一些法師,我提示他們,經是活的不是死的,在美國有美國的講法,在美國所講的跟台灣所講的決定不一樣,為什麼呢?他生活方式不相同,雖然都是中國人,他的環境,他的需求都不一樣啊!所以佛法講契機啊!契機就是適合於他當前的需要,適合於他現前生活環境,這樣才能夠講得通,所以照古人這個註解去講不行啊!清朝人的註解是為清朝人講的,唐朝人的註解是為唐朝人講的,不是為現代人講的,中國人註解是對中國人講不是對外國人講的,經論的原理絕無變更,講解的方法,因時、因地有所不同,那么這樣的佛法才能被全, 世界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所樂意接受,我們如果沒有相當深厚的修養,怎么能夠辦得到。

那么這一次講華嚴經,我們是選講,希望大家特別的留意,所選的都是華嚴經裡面的精華,是佛法裡頭根本法裡面的根本法。信心銘,是禪宗裡面第一篇文字,前面兩位祖師,達摩跟慧可大師沒有留任何文字給我們,到三祖僧璨才有這篇文章留給後人,這一篇文章分量不多,總共只有五百八十個字,一百四十六句,可是這篇文章是中國禪宗的綱領,就是六祖大師的壇經,也出不了他的界限,是中國禪宗,也就是說達摩祖師所傳來的這個禪法最高指導的綱要,不但是禪宗最高的指導綱要,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也離不開它的宗旨,那么這篇東西它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禪宗的語錄,我們過去曾經講過的大珠和尚語錄,講過六祖壇經,好像還講過一部什麼我記不清楚了,我記得禪宗東西過去講過三種,那么這是我們講禪宗東西的第四種,我們了解這種最高的指導原則,幫助我們來念佛,使我們很容易能夠在短時期當中得到一心不亂,對於教理方面,幫助我們開悟,幫助我們理解,大開圓解,目的是在此地。那么今天我們再接著上一次,這個經文,繼續看底下這兩句。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在我們現在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倓虛大師法會裡頭節錄出來的,一七七第三面頁倒數第一行,這個兩句是說明,境能同時生起,而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這個境是所現,能是能現,在唯識裡面講能現的是識,我們如果拿阿賴耶三細相來說,能現的是見分,所現的是相分,見分也叫做轉相,就它能轉變。相分又稱為境界相,境界相是所現,那么這個兩句說明了,能所是一不是二,也就是唯識裡面所講的,見分跟相分同出於自證分,這是說我們自己,身心世界一切萬法是從那裡來的?兩句話八個字就說出來了,語句是簡單,義理太深了,換一句話說,整個的唯識經論,無非就說發明這兩句話而已,就好像做文章一樣,這兩句是題目,唯識裡面,六經十一論是文章,這個兩句是題目,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那么由此可知,整個宇宙人生是從相對裡面發生的,單一決定不能成就,單有見分不能成立,單有相分也不能成立,唯識講阿賴耶的三細相,雖然在層次上面來說,先有無明業相,再有轉相,再有境界相,說是有三個階段,一個一個地發展,但是他的發展過程太快了,比電的速度、光的速度還要快,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一彈指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當中有九百生滅,這就說明它發展過程之快。照通常的講法,說是一個勇健身體健康的人,這一彈指不是身體很軟弱的,身體健康的,彈指彈得快,我們一般人彈指,一秒鐘至少可以彈四次,速度快的時候,還不止,就以四次來算吧!所以一剎那這個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一秒鐘也有二十多萬次,換句話說這就是廿萬分之一秒,你看這個速度多快,這個是佛從比喻上來說,實際上比這個數目字還要大。所以這個阿賴耶三細相發展的過程太快太快了,使我們簡直沒有辦法覺察得到,雖然無法覺察得到,可是我們對於這個理論,也能夠想像一個大致一種方法。

凡夫都會作夢,夢境那個生起來就跟阿賴耶的三細相相仿佛,他先也是無明業相,也有轉相,然後才變成夢中的境界相,幾個人能夠察覺到你這個作夢的時候,先起了無明然後才有了轉相,然後才變成夢的境界,有沒有人能夠覺察得到,你有沒有在夢醒過來之後,想一想夢中也有三細相這個味道在。你明了這個,你就曉得整個宇宙人生我們的真如本性,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變成這個三細相,就像作夢那么快,使我們簡直沒有辦法能夠覺察得到他還有三個層次。所以這三個層次實繼上來說是一而三,三而一,祖師在此地真是一語道破。那么由此可知,一切法都是自心所變現的,境界是有能變現的境界,境由都是能境,境是講外面的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能變現的境界,要拿唯識來說就是見分變現的相分,見相同源,見相一體,那么見分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境界相,他兩個互相為業緣,相輔相成,所以這個見相兩分才能夠很明顯的顯示在我們面前。

我們今天六根有能,眼能見,耳能聞,與六根能力相對的是六種境界,眼有色境,耳有聲境,乃至於意有法塵境界,所以是根塵識有如膠乳,一個不存在了,三個都不存在,這是一切境界的真實相,萬事萬物的真理,真正的事實,這個事實對我們來說呢?關係太重要了,明了了,覺而不迷,不明了那就迷而不覺,覺迷對我們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太大了,覺悟你就得大自在,所以是了生死出三界,你得大自在,你要是不覺悟,就起惑造業受報,免不了六道輪迴,所以這個十法界有苦樂之受不同,十法界都是自心所變的。佛境也是境由能境,能由境能,地獄餓鬼畜生的法界還是境由能境,能由境能。由此可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果報要自己負責任,外面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幫忙,既沒有人能幫助,換句話說,也沒有人能夠障礙,為什麼呢?一切法唯心所變。你能夠把這個道理看清楚了,明白了,你的心就能夠清淨,清淨心不為境轉,不管你的環境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是幫助自己的清淨,好處就在此地。正如同佛菩薩在經論裡頭所示現的,處逆境,逆境是善知識,在逆境裡面修清淨心,修忍辱波羅蜜,修一切放下、放下嗔恚、放下嫉妒、放下怨恨、放下惡念與嫉害,沒有一念害人的心,沒有一念報復人的心,在逆境裡面我們學這個。逆境是我們的善知識,沒有這個逆境,我們這些噁心、這些惡念如何能夠磨得乾乾淨淨。所以真正的修道人,自古以來,他這個斷念一定是先從逆境裡面鍛鍊到這個心清淨了,然後再從順境裡面去鍛鍊,順境裡面說沒有貪愛之心,沒有留戀之心,在順境面頭也平靜了,這才圓滿菩提。

凡夫則不然,處逆境他有種反抗的心理,報復的心理,這是凡夫,那叫造業,在順境裡面他起貪戀的,也是造業,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的修行,你看五十三參裡頭,順逆境界統統都有,善財童子修個什麼?只修個念得禮持,那個後頭一句妙極了,念得是什麼?得到了,順境逆境裡面一切明了,智慧開了,如如不動,便成就了,不論在什麼境界的時候,他練什麼?他練定慧,禮持是什麼?禮是禮謝、感謝,持是什麼呢?就是不著、持是不執著。逆境順境,心裡頭都不沾染,這就叫做持。對於逆境順境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得大定,這才感激。所以順、逆都是善知識,順逆都是佛菩薩。

我們講法華經的時候特別提出提婆達多,你看釋迦牟尼佛對提婆達多,多感謝,沒有提婆達多他成不了佛,忍辱仙人對歌利王感謝,沒有歌利王的時候他忍辱波羅蜜不能成就。我們今天說受一點點小的逆境的時候,心裡就怨恨不平,就起煩惱了,要自己要覺悟那是凡夫,那是造業,將來要受果報的,在順境裡面起一念貪愛,那也是造業,也是要受報的。

佛祖所傳的禪宗,實在講就是這兩句話為基礎,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禪定,什麼叫禪,不著相叫禪,什麼叫定?一切境界的不動心就是定。那換句話,就是金剛經兩句嘛!,不取於相就是禪,如如不動就是定。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靈山拈花微笑,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授給大迦葉尊者,代代相傳,傳什麼?就是金剛經那兩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這兩句,這兩句就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取於相是慧,如如不動是定,六祖對五祖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常生智慧?因為他不著於相,順逆境界都不著、都不取,所以他智慧現前,什麼境界裡他都如如不動,不動的心是清淨心是真心,所以他這個境與能融合成一個了,他不是分做兩截,分做兩截,兩個對立了,那就是一切境界當中就常生煩惱,就不會常生智慧了,那么凡夫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境與能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們讀這個地方就要想到教下常講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一不是二,我們在境界的修行,修什麼?就修三歸依,非常非常的重要,歸依佛,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就是迷了,就是迷而不覺了。

我這次在美國,每到一個地方,他們都希望我留下來,給我辦居留證,要我長住在那個地方,每到一個地方大家都要留,我就告訴他們,佛法是因緣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到任何地方都一樣,都很自在,別人到那裡都還有時差,我連時差都沒有,太自在了,生活方式,走到那個地方都是一樣,我告訴他們,今天這個世界動亂不安,三次世界大戰不一定什麼時候爆發,美國那邊的人也很敏感,都曉得,這個戰爭是毀滅性的戰爭,當然頭腦清醒不會打的,就怕的是什麼?就是有個糊塗人,把那按鈕一按,飛彈跑出去了,戰爭就起來了,還有就怕什麼呢?領袖的時候一下發了神精,戰爭就會爆發了,非常可能,隨時隨地都會爆發,不要以為,還有多少年,那個話是不可靠的,那是迷而不覺,覺悟的人曉得,這個戰爭是隨時隨地可以爆發的,我在舊金山告訴他們大眾,我一到舊金山,那邊同學就把環境告訴我,美國的尖端科技在舊金山,蘇聯要是跟美國打仗的時候,第一個要轟炸的就是舊金山,第一顆核子彈要投在舊金山,因為那是美國尖端科技發展的中心,所以不安全,全世界最安全地方在那裡?在台灣,這個地方是福島。華嚴經裡面講的福城,這個是實實在在,你說今天我們在此地講華嚴經,李老師在台中講華嚴經,全世界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講華嚴經,不但沒有講華嚴的,講其他這個大經的也沒有。我們這次到美國去講經,大概在美國史上是第一次,過去,這些法師到美國去弘法,都是講演,都是講個專題,沒有講過經的,那么我們這一次在紐約也等於是講專題,講這個普賢行願的實踐,做專題講,在達拉斯也是講專題,在舊金山、在這個洛杉磯我們講經,雖然沒有講一部經,我們講六祖壇經,傳香懺悔一章,依照這個規矩按照經文來講,因為在這個洛杉磯時間很充分,一共有二十八個小時,所以我們講得很詳細,這么多時間來講這一章經啊!講得很詳細,那么在舊金山雖然只有四天,可是他們每一天排五個小時,所以頭三天講經一個是有十五個小時,講這一章,也講得很詳細,很難得!,我們將經文印出來送給大家,正式講經這是那個周宣德老居士跟我說:法師這是第一次,在美國正式講佛經是第一次,給我們中國人講我們中國祖師自己的經典特別親切,如果其他經典從印度翻譯過來的,壇經是我們中國六祖做的,這六祖是中國人,特別親切。那么再看底下兩句: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什麼叫做“兩段”,兩段是講的是心與法,也就是前面講的能與境,空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圓融的意思,二是一,一是二,是圓融的,空有不二,心境一如。第二個意思不染污。第三個意思無掛礙、無障礙。首先我們要曉得這個“空”是三個意思,“元”就是元本,他本來就是心境就是圓融,本來就是不染、本來就是無礙的。華嚴經裡面特別顯示這個事理,所以此地講這個空,不是頑虛空的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了,不是這個,那是錯誤的,也不是小乘人所講的斷滅空,小乘人的那個空不是真空,小乘人的空跟有還是對立的,不是圓融的。我們讀楞嚴,佛在楞嚴說的很好,小乘人所守的是內守幽閒,守就是分別執著,換句話說小乘人還是分別、執著,幽閒的境界啊!不知道這個不染無礙是原本的,你要是不信,二祖慧可大師,當年他去見達摩祖師的時候,他身上害得有病,所以他自己說他業障很重,罪業很重,遇到達摩祖師,請達摩祖師給他懺罪、給他懺悔、懺罪,達摩祖師把手一伸,你把罪拿來,我替你懺,慧可大師這一回光反照,滅罪了不可得,罪在那裡?找不到,所以他就給達摩說我滅罪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說:與汝懺罪竟,你的罪給你懺乾淨了,他從這個地方恍然大悟了,悟的什麼呢?本來不染污,而是你自以為有染,那有什麼辦法?他本來不染,如果本來真的要是有染了,你能夠懺得盡嗎?懺不盡的啊!只是一念迷了,本來沒有染,好像有染,其實是什麼?其實並不染。

這個道理我們讀楞嚴經應當特別清楚,楞嚴經裡面,佛講這個的見性,六根的根性舉見性作例子,詳細的發揮,十番顯見,我們見性有染污嗎?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那是見性,見性如是,覺聞嗅嘗,無一不如是,我們的根性何曾染污呢?那么什麼染污?染污就是分別執著,分別就叫妄心,就叫妄念。而分別執著,是我們六根根性本來沒有的,換一句話說,分別執著就是妄心,妄心根本就是虛妄的,不是的啊!你要是用妄不用真,那就好像有染,好像不圓融,好像是有障礙,你要是用真不用妄,那是法法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問題就是你到底是用真心還是妄心。所謂諸佛菩薩他的高明就是用真不用妄,所謂凡夫可憐在那裡,他用妄不曉得用真,真是本有,他不用,他要用妄心,要用分別執著,那有什麼辦法呢?那么由此可知小乘人懺罪,懺得不乾淨,不徹底,一般說來他只能斷見思煩惱,塵沙無明完全都存在。

這一次我到美國,還遇到一樁事情,就是講什麼帶業往生、消業往生,在美國鬧得是滿城風雨,每個人都提出這個問題來問,連沈家禎居士也問我,我到了洛杉磯,夏老師的時候也提到這個問提,就是陳健民居士在美國弘法,特別提出消業往生,帶業不能往生,他們來問我,我是輕描淡寫的告訴他們,帶業也對,消業也對,一樁事情何必打架呢?一樁事情,如果要是不能,不準帶業往生,西方世界誰有資格去呢?只有成佛才能去,為什麼?成佛才不帶業,等覺菩薩還帶一份生相無明,還帶業,不帶業的只有成佛,但是他說彌陀經裡面找不到這個,淨土經論裡頭找不到帶業往生這個名說,找不到東西太多了,不能說經典上沒有你就反對,就不承認,那這個腦筋未免太執著了,可是經典裡面有沒有講到三輩九品,有!既然講三輩九品,他怎么會不帶業呢?那不需要講帶業不帶業,講三輩九品,就一定帶業,消業、帶業都對,一打架都錯了,不但對於帶業往生他不懂,消業他也不懂,消業一分帶業一分嘛!凡聖同居土裡面,見思的現行,帶見思的種子習氣;方便有餘土裡面斷見思習氣,那就是消見思習氣嘛!帶塵沙無明;實報莊嚴土裡面這個消見思、消塵沙還帶根本無明,豈不是消一分帶一分嗎?多消一分就少帶一分,少消一分就多帶一分,所以才有三輩九品,打什麼架?打架都是不通之人才打架,我這一說,他們似乎都恍然大悟,以後不打架了。

佛法有個正理在,一有偏見,自己有偏見,搞得別人無所適從,真可憐啊!所以我去教他們老實念佛,不要參與他們這個是非的爭論,不必去參與,老實去念佛,持戒念佛,修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就決定能往西方了嘛!不但世間法裡面我們的心要清淨,佛法裡面我們的心還是要清淨,佛法裡面心不清淨還是障礙,佛是教我們修清淨心,不是教我們拿佛法來代替世間法的啦!不是的啊!所以佛在金剛經裡面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所以要了解佛所講的空義,這個空義就是靈覺無相的真空,靈敏覺知,一切境界眼一見統統明了,不但現前的境界明了,過去、現在、未來無有一法不明了,這叫智慧眼。雖明了一絲毫執著都沒有,雖明了,這個心啊!明了的心絕對不會起一個心動一個念,這就是真心,從明了的方面來說就是般若智照,從不動的心如如不動來說就是涅槃,明了是菩提,菩提是覺的意思,不動就是涅槃,所謂大菩提、大涅槃,我們自己本具的與十方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真空的意思,就是空有一如,空有不二,像心經裡面所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境界,就是前面講的境,空就是前面講的能,是一不是二。

“一空同兩。齊含萬象。”這句話意思是說‘心不異法,法不異心’,‘心不異法’就是“一空同兩”,‘法不異心’是“齊含萬象”,“萬象”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那么我們在講堂里常常用夢境來做比喻,夢境是有相的,好比做萬象,那個“一空”就是能現的心,不管是真心是妄心,真心跟妄心都沒有跡象,楞嚴會上十處真心,佛並沒有說真心跟妄心,換一句話說,真心跟妄心,十處都不可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諸位去讀楞嚴就曉得,十處都不可得,我們現夢境都是妄想,現這個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是真心,但是講這個能現所現這個道理是很像、很仿佛,所以我們可以用夢境來做比喻,幫助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所以心不可得,金剛經裡面跟我們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講三心不可得,那講妄心,因為真心沒有三心,講三心是妄想,既然三心不可得,你成天打妄想就是錯誤,你要回憶過去,是過去心不可得,你回憶是虛妄的,是染污自己,這使自己的心不清淨,想現在,現在心不可得,想明天,想將來,未來心不可得,我們果然能夠說不想現在、不想過去、不想未來,我們的心多清淨了,這就是佛性現前,將來的事情,就像我在美國講隨緣,絕不攀緣。

所以他們這裡請我,那裡請我,我都告訴他們我一切隨緣,如果我要將來說我明年還什麼時候到這來的時候,我就是攀緣了,我就在打妄想了,你們什麼時候高起興來,需要請我來給你們講一部經,那我也有這個時間的話,你們把飛機票買好,送來我就去了,我們現在到美國簽證很方便,到美國辦手續三天就好了,美國那邊不需要簽證,此地辦個出入境就可以了,三天就辦好了,所以隨時可以去,講完了,講完了我就回來了,隨緣就自在,攀緣就不自在了,攀緣是有心、有計畫、有行動,隨緣是無心,無心就得大自在,所以我在美國那一個方請,只要把時間,一安排有空,那個地方就去玩玩,多自在哪!。我們學佛是什麼?就是學隨緣不攀緣,不要去想,這個道理,諸位如果真正把了凡四訓多念幾遍,你也就明了了,你要想什麼都是空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想什麼:你所想的全是妄想,命里有的終須有,命里無時,你怎么想也想不到,不是說你能夠想就能夠想到,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了袁了凡他相信這個道理,他明白了,他相信命運,所以他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他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跟這個雲谷大師兩個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他並不是功夫,他是相信什麼都是命里注定的,想也是妄想,算了,不要想他,不想心清淨,心清淨是非常高的享受,真正的享受,起心動念是煩惱。真正發心學佛的人,我在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一個真正發心學佛,自利、利他弘法利生,你這個前途佛菩薩、護法神替你安排了,那我也不要想了,我要去想護法神就不護持了,他就不替我安排了,所以我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想什麼事情,護法神他要負責任,他要去給我安排,去照顧,那么我們一切隨緣,這多自在呢!!何必要自己去操一點心呢?所以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心地就清淨了,心地清淨就放光明。

所以我在外面講東西,這一次在美國預定的是兩個地方,這個洛杉磯跟這個紐約,達拉斯跟這箇舊金山是臨時找我的,那么在舊金山是講一部經,也是講的六祖壇經的傳香懺悔章,是他們要求的,達拉斯那邊就沒有,一天十幾個小時,題目隨時出,時間隨限,出個題目要我講幾個鐘點就給你講幾個鐘點,可長可短,可深可淺,怎么講出來的,清淨心裏面流出的,沒有預備沒有起稿子,我在那裡所講的他們全部錄影了、不但有錄音還有錄影,我在達拉斯跟舊金山他們現場都有錄影。

所以為什麼不修清淨心呢?為什麼要起心動念?記住金剛經裡頭說的三心不可得,。“一空同兩”,境界相是緣生的,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所以境也不可得,這就是前面所以講的,能變的心不可得,所變的境也不可得,你要以為在這個境界裡還有得失,那是大大的錯誤,那叫迷惑顛倒啊!迷才不自在,悟了就得大自在,悟了什麼?沒有得失,曉得是“一空同兩。齊含萬象。”明白這個道理,就如同夢境裡面所現的,夢境裡面那一個境界不是心啦!都是心變現的,明白這道理了,我們再看眼前森羅萬象,那一法不是真如本性呢?所以說法法皆是。禪宗裡面所講的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源是什麼呢?真如本性,道也是真如本性,見色聞聲統統是真如本性,這才叫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見個什麼?就是見到“一空同兩,齊含萬象”,這是見性,“一空同兩”是明心,“齊含萬象”是見性,好像自己在作夢,在夢裡突然覺悟了我在作夢,整個夢境都是我心變現的,整個夢境就是我自己一個人,全夢是心,全心是夢,心是什麼樣子呢?那個夢境就是心的相分,你要問我們真如本性是什麼樣子呢?眼前十法界森羅萬象就是我們真如本性的相分,除真如本性之外什麼都沒有,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所以見相就是見性。古德實在是無可奈何,舉這個金作比喻,所以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在那裡器就是金,器是什麼?是真相嘛!,見到相就曉得是體,體跟相不能分的嘛!這是無可奈何的比方,叫我們從這個裡面去覺悟、去懺悔。所以古人說見色便是見性,聞聲便是見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真性,如果在六塵境界裡頭起心動念了,那就是見到自己的妄心,見到自己的妄心,雖然妄心在不迷了,就怕這個妄心起來的時候不知道是妄心,那就愈迷愈深了,曉得這個是妄心的時候不迷,還是真心當家還是真心作主。所以佛法裡頭說森羅即萬象,一法之所應,這一法就是法性,我們講在有情眾生就叫佛性,在無情的眾生叫法性,法性可以包括佛性,法性跟佛法是一個性,所以說一切法是法性所變出來的,離開了法性實無有一法,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實實在講就可幫助我們放下萬緣,使我們在一切境界裡,無論順境無論逆境我們都能夠隨順,做到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能恆順,我今天為什麼不能順呢?就是ji31p不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夠隨順,能隨順,就有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麼呢?定慧的增長,也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功德,像六祖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個常生智慧就是功德,生智慧當然有定,沒有定就沒有慧,說慧,慧就一定包括定,說定,定不一定包括慧,常生智慧,一定心清淨,一定是在大定之中,它才會常生智慧,這就叫隨喜功德。隨喜當中,就是隨順境界,無論順境、逆境我都能夠隨喜,都能夠恆順,在這個境界裡面成就自己,了了分明,常生智慧,成就自己,如如不動,所謂是修大菩提,大涅槃就是在這個地方修,在日用平常待人接物中成就了大菩提大涅槃。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六卷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首先我們要明了這篇文章是祖師為最上乘人的開導,所以每一句話意義都非常地精深博大,那么是因為最上乘說的,都是講的最高的原理原則,我們應當明了。但是修學只能算是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因為初學人畢竟到不了這樣的境界,初學人還要守初學的規矩,古人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我們捨棄規矩,就想向最上乘來下手,跟諸位說那沒有不失敗的,這是我們必需要知道,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諸位同修,我已經盡到勸勉的責任,諸位聽得懂聽不懂,是諸位的事,肯不肯依照佛祖教誡去修學也是諸位自己的事情。那么這個前面兩句是:

“不見精粗。寧有偏黨。”“偏”就是偏一,“黨”是黨類,就是一類一類的,不同類就叫不同的黨,一切法本是‘一心妙用,畢竟一如’,所以祖師講:那裡還會有精粗偏黨,可是悟了以後才是這個境界,迷的時候在一切法裡面,你就見到精粗,就有所偏一,既然有偏一了,有精粗了,所以初學一定要擇善固執,我們才能成就,古德常常教誡我們,連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開章明義就給我們說明要親近明師,把這一條列入在學佛第一個項目,第一個條件,如果你說不親近老師,自己就能成就的,你們看六祖壇經‘參請機緣’那一章,經論,佛祖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師自成’那是威音王佛之前才可以的,威音王以後這無師自成的,都叫做天然外道,我們要牢牢記住這一句話,而佛在楞嚴經裡面教誡我們,給我們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所以,諸位親近明師、親近善知識,是我們修學能不能成就的第一個因緣,我們怎么可以能夠疏忽呢?

那么底下一句講到“無難無易”了,怎么叫“無難”呢?這個問題就是在你肯不肯覺悟,悟了就不難,迷了就是不容易,可是迷悟只在一念之間,如何能在一念之間轉迷為悟,這是自古以來參學的重心,樞紐之所在,佛法修學的過程,像清涼在華嚴裡面給我們列出來,信、解、行、證四個層次,首先就是建立信心,信心第一個是信自己,第二個是信教理,佛法所謂是依法不依人,信教理,第三個信善知識,就是要信老師,如果能具足這三種信心,才能入道,換一句話說,才能夠起解、才能夠修行、才能證果,這三種信心,就好比鼎之三足,缺少一條都不能成就,三條都具足叫信心成就。那么開解、修行、證果都不難,缺少一條就是信不具足,這個三條的確不容易,任何一條都不容易,自信心很不容易建立,佛的經典也不容易教人相信,有幾個人百分之百全程肯定的去相信去接受呢?不容易!佛的一切經典教你學的,是學一門,八萬四千法門只教你修一門,不是教你門門都修,佛在經典有很好的比喻,佛像一個大醫王,佛所講的這一些經論都好比是所開的藥方,佛是應機說法,開八萬四千法門是治八萬四千種病痛,我們自己有什麼毛病,應該取什麼藥方來對治,不是教我們門門都對治,好比那個藥店,你今天傷風感冒了,你去買感冒的藥吃,你不能把那藥店所有的藥統統拿來吃,你把那個藥統統吃下去了,不但你那個病不好,恐怕要轉深了,法門也是如此,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只許選一條,這個道理我們講了很多,所以是一門深入,無論是在行門或者在解門都要求的是一門深入,我們看古來的大德,在家出家,一生當中專攻一部經,專講一部經,這樣的人不勝枚舉,不要看到這些藏經裡面古德這個註解的有幾十種之多,你要曉得那幾十種之多裡面,它是以一種為主,要曉得這個道理,他在他自己道場講經,只講一樣,不會講第二樣的,別人請他,他可以答應;本道場就是一部經,別人請你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寺廟去結結緣,講個經、講個論那就隨便講,人家請講什麼就講什麼,自己道場只講一部經,一部經講完了,從頭再來,周而復始,所以這個道場就形成了權威,自己成就,共同修學的大眾成就,道場也成就,就是古人給我們的垂範,我們應當要記取!應當要學習!所以這樣就容易了,只一門深入就容易了。

所以諸位要去親近老師,親近道場,你怎么個親近法呢?譬如講今天我們選擇老師,我想學什麼東西,那個地方專門研究這個東西,我就去親近他,志同道合,志不同,道不合不能成就,勉強不得的,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不能勉強,我們學華嚴,大家在一塊統統學華嚴,志同道合,學法華的跟學法華的人在一起,志同道合,學彌陀經的跟彌陀經在一起,志同道合,這樣才能成就,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的,一個道場它有一個法門,所以建立有學風,有道風,這叫道場。

如其不然就難,我們今天在此地給諸位說,一切都沒上軌道,如果上軌道了,這個道場就是專講一部經,專修一種法門,這是上軌道的,現在沒有上軌道是給諸位作修學之前的預備,所以我們樣樣東西都在講,給你作準備的,將來離開圖書館之後了,你們才曉得怎樣去參學、怎樣去尋師訪友,成就自己的道業,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圖書館貢獻給諸位的是給諸位奠定將來參學的基礎,所以你們學什麼,我覺得都好,明白這個道理,現在就要留意,留意什麼?志同道合的這些同參道友,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不然的話,就難了,一個人不行,孤陋寡聞,閉門造車,不能成就,自己在沒有大徹大悟,大開圓解,念佛人沒有得理一心不亂,都不能離開老師,就是師友都不能離開,那么這是說到難與易。底下兩句說到:

“小見狐疑。轉急轉遲。”這是“小見”是指見解有一點點,不夠深,不夠圓,對於大道他懷疑,諸如聲聞、緣覺,他也有功夫,也有智慧,但是小而不大,對於佛所講的無上菩提涅槃,他信不過,所以他懷疑,那么這是說他“轉急轉遲”了,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無不是希望我們早成佛道,希望我們趕快回頭,可是自己總是遲遲耽誤了,總是辜負了佛祖的期望,那么這個意思是通常講小乘人的。而我們呢?連小乘都不夠,小乘人如果說是一回心求生淨土,他就是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比這個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的人要高明多了,但是他就是不肯回頭,我們雖然心裡說的不是小乘,我們是大乘人,其實大在那裡呢,連一個人都容納不下,還大?大在什麼地方?這兩天我說過了,連一天都沒有認真去修行,還說修行,我不講時間長,我講一天,那一個人認真去修過一天,甚至於說,那一個人認真的去修過一個鐘點?這是我們要認真去反省去檢討的,修行諸位要記住是念念覺而不迷,那叫修行,我說的不過分,一個小時當中,這個時間不算長,在這一個小時當中是不是念念都能夠保持覺而不迷?所以我們說人家參禪的‘口頭禪’,我們今天講修行是嘴皮上的修行,沒有用。下面兩句是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這是講執著,這個兩句話特別要告訴諸位,這是祖師對於開悟之後的境界上說的,不是初學,未悟之前必須擇善固執,你執之才不失度,你要不執著就失去了失度了,必入邪路,悟後的人怕執著,沒有開悟之前就怕不執著,那不執著就不得了,這是一個悟前,一個悟後,這兩句是對悟後人說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夠誤會,所以在初學的人,不曉得要擇善固執就必入邪路,大徹大悟之後還要固執,那就入了邪路,這是什麼原因呢?沒有開悟之前就好像我們迷路不認識路,需要跟一個識路的人請他帶我們去走,我們要跟著他,譬如現在國際觀光的風氣很盛,外國你沒去過,組織一個團體去觀光,一定要有個導遊,你得聽他的,要守住他的這個法度,你才不會迷失,你要不願苦心跟他,要自己走必然迷失道路,這就是你路不熟,到你路已經很熟了,那不必要別人帶路,再叫個人帶路,不是嫌累贅嗎?不是麻煩嗎?所以,悟了以後就不執著了,沒悟之前必須要擇善固執,這個地方絕對不能夠錯會了意思。

“放之自然。體無去住。”這是承前面兩句而來的,這就大徹大悟以後,一切妄想執著統統放下,所以“放之自然,體無去住。”為什麼悟後要去執著的心?諸位要曉得,佛所講的一切教理,所講的一切方法,禪宗裡面所講的一些公案,就像一個指路碑一樣,當我們迷的時候需要它,尋著它的道路去模索,但是那不是大道,如果要證入大道,需要把這個全部都要捨棄掉,換一句話說,必須把自己的妄見、妄解,換一句話說,自己一切的見解統統放下,這樣二障才能夠消除,一心,就是清淨心才能夠現前,清淨心現前的時候,不但來去找不到,連始終也了不可得,無始終、無內外、無生滅、無染淨、無去來,這是自己一心現前,也就是一真法界現前,這才是如如佛境,是學佛人最終極的目標,希望能夠證得這個境界,可是這個原則我們現在能夠用得上,那就是要放下,曉得這個原則了,我們就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放下,放下的好處在哪裡?不放下有什麼不好處,這兩話給我們很深的啟示。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任性”是自然,自自然然,換句話說,只要你能夠放下妄想執著,放下以後的的境界就是這八個字,“絕”是斷絕,“惱”是煩惱,煩惱從此斷絕,“逍遙”就是自在,經典裡面講的‘解脫’,此地所說的“逍遙”一個意思,煩惱障斷,得大自在了,證得真正的解脫了,這個時候真是禪家所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就是“任性合道”,自自然然,無有一法不合大道。

“繫念乖真。昏沉不好。”這兩句是說我們修行人的通病,起心動念就與自性違背了,說自性大家不容易懂,我們講‘清淨心’,或者講‘一心不亂’,起心動念就與一心不亂違背了,因為你一起心動念,這個心就不一了,心就亂了散亂、昏沉,都是心病,所以說不好,這是學佛人通病,一個就是心裡放不下,心散亂,妄念很多;另外一種就是雖然沒有什麼妄念,昏沉,一天到晚打瞌睡,精神提不起來,這兩種都是毛病,都是一心不亂的大障礙,所以兩樣都要放下,念佛人放下萬緣,就是放下散亂,二六時中提起一句佛號,念得字字分明,相續不斷,那就是放下昏沉,不念就昏沉,所以心裡有佛號,這個是對治散亂、昏沉的方法,禪家用的辦法,常用的是‘觀心’,或者用的‘參話頭’,也是對治這二種煩惱,可是觀心與參話頭都沒有念佛來得方便。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不好”是指前面所講的,一個是散亂心,一個是昏沉心,散亂昏沉都勞神,“神”是精神,昏沉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散亂的時候精神不能集中,所以都是屬於勞神,“疏親”是比喻取捨,對這個境界裡面,六塵境界順了自己意思的了就想得到,不順自己的意思就要拒絕,疏與親就代表兩邊,你在這個境界,兩邊境界,一個是歡喜的,一個是不歡喜的,你在裡面就有取捨、就有好惡,哪裡曉得這種好惡取捨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真實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我們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都是錯的。下面句說:

“欲取一乘。勿惡六塵。”佛在法華經裡面告訴我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真正佛法只有一佛乘,所謂是無上菩提涅槃,經裡面常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就是一乘法,六塵不離一乘,六塵就是一乘,如果我們在六塵裡面起好惡,這個一乘佛法沒有分的,決定得不到,所以講堂裡面跟諸位講解的理論、原理、原則,用功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待人接物之處,“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換一句話說,在五欲六塵裡面去修行,修什麼?實在講這個三祖這篇文章,五百八十字,二句話可以把它包括盡了,那就是‘看破、放下’。金剛經裡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必去討厭五欲六塵?只要在五欲六塵裡面真正做到不取相不動心,就能證得無上菩提了。昨天我在華嚴經裡面跟諸位講的這個聲光、與放光,一定要懂這個意思,果然覺悟了,真正是佛光普照,就像六祖一樣的,心中常生智慧,定慧天天增長,福慧天天增長,不至於再死在教下。所以對於一切,特別是不順心的境界,不要討厭,因你有這個‘厭’的心,這個心是你自己清淨心裏面的障礙,順境沒有歡喜心,逆境沒有討厭的心,所以佛祖教我們用平等心,一切境界裡用清淨心,用平等心,這叫‘真修行’,底下兩句接著說: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這意義更深了,六塵境界從那來的?是自性變現的相分,這裡面哪有好惡呢?好惡是起在我們迷失了自性,產生了好惡的妄念,好惡是妄念,不是真心,真心裏面沒有好惡,真心之體裡面沒有,真心之相裡面也沒有,真心的作用裡頭也沒有,所以用真心,就還同正覺,正覺是諸佛菩薩,自己就成佛了;如果還有迷心,迷而不覺,在境界裡頭分好,分惡,有取、有舍,那是迷惑顛倒。下面說: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心就是佛心,性就是佛性,悟了就無為而無所不為,迷了的人就像那個蠶一樣,作繭自縛,誰系縛了你,沒有人系縛你,是你自己系縛你自己,古人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誰來幫助你解脫呢?還是你自己,因為束縛你的是你自己,所以解脫還是自己,那么實在講就是迷悟啊!上面那個“智”就是悟,“愚”就是迷,迷了你看從自性體相用當中,生起了無明煩惱,變為二障,三途六道,真是作繭自縛,每一天起惑、造業、受報,經典裡面跟我們講的是一個大的輪迴;其實,你這個頭腦要稍為冷靜一點,細心去觀察觀察,我們是念念當中輪迴,念念起惑,念念造業,剎那剎那在受報;發一念善心,一念慈悲心,精神就很爽快,覺得身心輕安,一念愚痴,一念嗔恚,就覺得身心很粗重,所以起惑、造業、受報,剎那剎那,學佛人要很冷靜的去觀察,我們希望自己得到無上菩提,希望自己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還要迷惑顛倒,還要作繭自縛,那怎么會成功呢!所以要曉得,果報的責任在自己,不在別人,不在境界,的確是自作自受,自己粗心大意,自己造成的果報,自己要受,縱然是外面,外面只給你作一個增上緣而已,親因緣是自己,所緣緣是自己,無間緣是自己,所以自己對自己要負責任,不怨天、不尤人、起惑、造業、受報。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妄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下面兩句就講得更好了。“法無異法。妄自愛著。”“法”是講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底下這個“法”就是講的一乘法,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是一乘法,換一句話說是一乘法的別名、別相而已,這才說之為“法無異法”,這句話如果諸位聽了還不太容易體會,我們用古人比喻來說,古人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好像我們到這個銀樓去參觀,千百種裝飾品,像手鐲、手煉子、戒指,做得花樣很多很多,千千萬萬種,仔細去一看同樣是一個東西,全是黃金,我們把金比喻做一乘法,器比喻做一切萬法,世出世間一切萬法皆是一乘法,都是真如本性的相分,所以別相,別名而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差別,所以說萬法一如,金剛經裡面所說的‘諸法如義’,如就是無異,既然一切法無異了,你在這個裡面起貪愛、起厭惡,都是錯誤的,所以叫“妄自愛著”,如果曉得一切法是平等的,你的心也清淨了,一切法裡頭決定沒有討厭的,也沒有貪愛的,那么換句一話說,你的三毒煩惱也就連根就拔除了,曉得一切法平等的,不起貪心、不起嗔恚心了、不愚痴了,三毒斷了,煩惱障就盡了,無量無邊的煩惱是從這三個根本煩惱生起的,所以這三種叫根本煩惱,叫三毒煩惱,怎么起來的呢?不知道萬法一如,在這一切萬法裡頭,妄生愛著,所以才起三毒煩惱,所以才起無量的煩惱。後面兩句是:

“將心用心。豈非大錯。”這個兩句話最重要的意思是叫我們不要死在言句之下,我們今天無論做什麼都是將心用心,我們學佛是將心用心,我們求解也是將心用心.甚至於我們今天想斷煩惱.想證菩提.無一不是將心用心.而不曉得心體廣大.無有限量.我們用的,用得太小了,心本來是廣大而無邊際的,我們不曉得用,佛在經論上常常作比喻,把這個心比作大海,而我們今天所用的呢,是大海裡頭的一個小泡泡,楞嚴經就講得很清楚,把自己的本心忘失掉了,將本心所變現的妄心誤以為是自己的真心來用它,這樣才鑄成大錯阿!,怎樣才會用心呢?禪宗的祖師告訴我們:‘正在用心時,恰恰無心用。’這就叫做會用心,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席當中,說過了很多很多次,正在用心時,這個裡面有自受用跟他受用,自受用的是清淨心,他受用的是慈悲心,自受用的是一心不亂,他受用的是八識分別,那是大慈大悲,自受用是無分別,他受用的有分別,分別得清清楚楚,而自己有智慧的覺照,兩種受用具不可得,這就是無心用,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這叫會用心,如果自己執著有個清淨早就不清淨了,執著自己一心已經不是一心了,執著不得了。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這兩句意思很明白,一切萬法本來平等如如,好惡就是妄想,就是分別執著,所以不但亂是從迷裡面生的,諸位要把這個句子看清楚,寂也是從迷裡面生的,諸位也許看到這裡,“寂”不是很好嗎?清淨寂滅這個境界好,小乘人的境界,偏真涅槃,佛叫它作‘無為坑’,那是寂,楞嚴經裡面稱之為九次第定,九次第定給我們心地亂的人,散亂的人,統統是從迷裡面生的,所以諸位想想那個禪定,得一點小小的禪定有什麼了不起,他還是迷而不悟,世間法裡頭四禪八定,阿羅漢、辟支佛所證得的九次第定都是從迷裡面生的,沒開悟,所以他有好惡,你看拿阿羅漢來講,他愛好偏真涅槃,他愛好寂靜,他不願意到人間來接引大眾,他怕亂,只要有好惡的心就沒開悟,悟了的人怎么樣呢?沒有好惡,因為開悟的人不執著了,沒有開悟的人有執著;那么有執著,剛才講了擇善固執,四禪八定跟九次第定,寂是善,應當要固執,到什麼時候才破迷開悟呢?到第九定的時候,把你那個好惡的心舍掉就開悟了,這是講一般修行的境界,那個根性大利的人,他不必經過九次第定,他一下手就能把好惡的心離開,一切境界裡面不生貪染,不生嗔恚,這是放下,換一句話說,他不生煩惱,是了了分明,他是有智慧,智慧增長,他又肯大慈大悲把每樣工作都能夠做到盡善盡美,這叫福慧雙修,他不是不做事情,樣樣都做,樣樣都做到盡善盡美,這是佛法,佛法是捨己為人之法,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學佛的人天天種福,天天造福,是叫別人享福,不是叫自己享福,叫別人享福。釋迦牟尼佛有福報,他要不出家,他繼承他父親的王位,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那是享福,他把王位捨棄掉了,出家去沿門托缽,他修福,福報給別人去享,這是佛菩薩,這是覺悟的人。迷惑的人,別人造福讓我來享,這是迷惑顛倒,可是諸位一定要記住,福報享得盡,你把福報享完了怎么辦?這個不得了,修福的人福報享不盡的,為什麼?他自己沒享,別人去享用了,自己又不斷在修福,所以這個福報是無有窮盡的,為什麼不修福呢?修福要在一切境界裡面做到心無好惡,在一切境界裡面修平等心,破除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盡心盡力為大眾服務,凡是有利於大眾的事情,我們盡心盡力去做,有害於大眾的事情,我們決定不能做,這個叫大慈大悲,這叫修福。明白這個道理,精進不懈,這是智慧,福慧雙修。底下這個兩句:

“一切二邊。良由斟酌。”“二邊”就是佛法裡面講的邊見,什麼叫邊見,指一切對待之法,譬如前面講好惡,這就是兩邊,一邊是你喜歡的,一邊是你討厭的,這就是兩邊,是非、善惡、利害、得失都是兩邊,一切這些相對,對立的兩邊從那理來?是從你妄念裡面生的,這個“斟酌”就是妄想分別.離開妄想分別兩邊的邊見就沒有了,佛為什麼叫我們離開兩邊?下面給我們說出事實真相。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金剛經給我們講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去把捉呢?“把捉”就是分別執著,‘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在這個裡面起分別、起執著就是大錯特錯!經論的教訓都是教給我們做人,教我們處世,教我們破迷惑開智慧,教我們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我們自己要能體會到經裡面所講的真實義,開經偈里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每一次講經之前我們都要念這四句偈,為什麼我們愈聽愈迷惑,愈聽愈顛倒,這是我們應當認真去檢討,如果說我說得不清楚,說得諸位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大家要告訴我,我們要換教材,我們不能再繼續講下去,繼續再講下去,這個過失在我,希望諸位要真正能愛護這個道場,一定要提出意見,聽不懂的地方,聽得有誤會的地方,或者嫌這經典太深了,或者是我講得太深了都要告訴我,我們寧願把這些大經大論統統止住,選擇小乘經來講,因為這個目的就要去真正做到破迷開悟,我們能得受用,這不是說將來的時候,現在就要得受用,現在如果得不到受用,說將來會得受用,那是太渺茫,靠不住的,佛門裡面講果報,先有花報,後有果報,如果沒有看到開花,你要想希望到,等待結果,這是渺茫的,花開得好,果一定茂盛,一定好,所以發覺好像我這就是,我們自己好像有病一樣,佛法是藥,這個藥下去之後不靈,不但病沒治好,而且把病加重了,現在在我們感覺到就有這種現象,我自己所修學的,我自己所講的,對我個人來講是對症下藥,我自己體會到的確是定慧增長,換一句話說,對我適用,對諸位未必適用,總不能說是以我為主,這個是錯誤的。我自己修行是以自己為主,那么大眾到這講堂來聽經,應當是大眾為主,所以這個經論講應當是大眾來選擇,應當是大眾來啟請,這樣才能夠比較上契機,所以這信心銘,我們儘快的把它講完,今天這個進度比以往就快多了,所以講完之後,我們選擇一點能夠契合眾生、大眾需要的我們來講。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七卷

“得失是非。一時放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從這個地方看起,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這個信心銘,言簡意賅,也就是說文字很少,只有五百多字,一篇短短的文章,可是裡面的義理,是把整個的佛法都包括了。那么由此可知,這篇文章有很深的深度,並不是初學人所學的,因為它裡面有相當高的境界,但是我們也應該來讀誦、來研究它,因為這篇文章裡面,僧璨大師,就是禪宗的三祖,他指導我們修學的原理原則,不但修禪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即使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佛法裡面常講,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所以我們過去曾經講過壇經,壇經有兩萬多字,所說的理論境界,並不超越信心銘的範圍,那么這是在禪宗重要的典籍,我們研究過幾部,以信心銘最為扼要也最有深度,希望同學們要特別注意它。在前面一再討論到,要我們離開妄想分別,又除一切分別妄想執著,跟金剛經上所說的‘夢幻泡影’沒有兩樣。那么這是事實的真相,也是我們凡夫可以說從無始劫以來,就將夢幻泡影當做真實,在這個裡面起種種的分別、執著,所謂的起惑,就是迷在境界裡面,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無法領悟,於是就有種種的造作,這一些造作是以迷惑為基礎。那么他的造作當然就不是與法性相應的,違背了法性,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造業,既然造作有業,這個業後面一定有果報,所以是善這個善業招感的三善道的果報,惡業就感三惡道的業報。但是諸位必須要知道就是惑業苦,都不是真實的,在清淨心中,在法性裡面,沒有這些事情,就好像這回事真像我們作夢一樣。

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裡頭說的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那么用這個比喻來比喻現實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確實就是這么一回事情,所以諸位真正看破,那么今天的一開端的兩句,祖師叫我們放下,所以是一切放下,得失是就在事上說,是非是在理上說,一切的事理都得要放下,我們的清淨心才能夠現前,清淨心是本有的,因此我們學佛,這一次我從紐約回來之後,看看外面的佛教,看看我們自己這邊的佛教,於是乎我發現了佛教在現代它有三種不同的型態,在我們這個世間;那么第一種就是‘宗教的佛教’,這是相當普遍,是宗教的佛教,那么諸位必須要曉得宗教是迷信的,宗教的佛教也是迷信的,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初一、十五在寺廟裡面拜佛燒香求福報,祈求佛菩薩的保祐,這是宗教的佛教,這個不是佛教本來的面目。那么另外一種就是‘學術的佛教’,現在在國內外都很盛行,把佛法的經典當作一門學術來研究,那么絕大多數人把它看成哲學來研究它。這兩種可以說都是佛教的變相,其實真正的佛教它不是宗教,也不是學術,正如同歐陽竟無在民國十二年在中山大學所發表的一篇講演,他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須。’他有這么一個講題,那么這篇講演稿我們圖書館有,過去附印在六祖壇經的後面,大家都能看得到,可見得佛教變成了宗教、變成了哲學,這個至少也有一、兩百年的歷史,變成宗教大概總有兩、三百年,變成哲學大概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變成哲學了,我們學佛一定要找到佛教的根本,就是佛教的本來面目,我們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受用,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那么我們講“得失是非”,諸位要曉得宗教裡面有,有得失有是非,學術裡面也有有得失有是非,可是在佛法裡面叫我們把得失是非一切放下,就從這句話來看這個佛教本來面目,也就能夠清清楚楚地顯現在我們面前了,佛法它目的叫是我們證得一真法界,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的意義,要用現代話來說呢,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它的目的是要我們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已。這個真相在般若經裡面稱之為諸法實相,在華嚴裡面稱之為一真法界,在淨土裡面講的是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是叫我們認識這個境界,讓我們能夠證得這個境界。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這個真實的境界裡面,這個就是一般所謂的成佛,所謂的證道,那么這個境界的證得完全要靠自己的智慧現前,這種智慧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世間第一等的聰明人也無法證得,你們想想他們為什麼不能證得,那就是他得失是非放不下,所以不能證得。那么佛告訴我們證得這個境界要真正的智慧,真智慧是從清淨心裏面所生的,清淨心的本體就叫根本智,因為它是智慧的根本,無量無邊的智慧從這個地方生的,清淨心也叫做禪定,我們講清淨心實在講比較容易理解,而講禪定不太容易理解,何況禪定有許許多多種,有世間禪定、有出世間禪定、有究竟禪定、有不究竟的禪定,那么在淨土經論講一心,一心說得太好了,一心當然清淨。就三心二意,心就不清淨了,一心的確是清淨。那么從這個原則我們就能明了佛法所修學的就是一心,就是清淨心,就是禪定。佛法的經論雖然多,都是講這個道理,法門雖然多,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那只是方法手段之不同,所修的還是這樁事情,無非是修清淨心而已。

那么我們同修們也有不少人認真的在這裡用功,在這裡修行,我們修了多少年了,修了幾十年了,我們的清淨心沒有得到,我們的禪定沒有成就,原因在那裡?原因就在我們放不下了,這是我們的病根。佛叫我們要放下是有道理的,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因為清淨心中本來就無一物,得失是非都沒有,得失是非是妄想,我們如果看看唯識的經論,唯識經論固然很多,我們涉獵的不多,像八識規矩頌、百法明門,我們也講過不少遍,以百法而論,這個得失是非在百法裡面他是屬於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是什麼呢?拿今天的術語來說呢?就是抽象的概念,沒有事實,完全是虛構的一個概念而已,這在佛法裡面統稱為妄想,所以是虛妄的分別而已。我們如果明白事實真相了,才曉得佛祖的教誡是絕對真實,真誠而不欺騙我們,我們應當放下,六祖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本來無一物,我們想想‘本來’這兩個字的意思,本來無一物,現在我們起了許許多多的見解念頭,雖然起了許多見解念頭,還是本來無一物,因為你所有的分別執著統統是妄想,在真如法性裡面確實沒有,在我們自己真心裏面沒有,這些東西叫做妄想。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宇宙,才有這些東西,所以是意見恒生;悟了自己,悟了宇宙,心就能清淨了。那么由此可知這個念佛人,不能不求智慧,你要沒有智慧,一心不能證得,因為一心是清淨心。而求智慧又要夠一心,一心能生智慧,那么由此可知定與慧,可以說是互為體用。定是慧之體,慧是定的用,慧又可以作為定之體,而定是慧之用,定與慧只互為體用,由此可知定慧是一不是二。

修行用功從什麼地方著眼呢?就是從看破放下,功夫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去鍛鍊,所謂的是歷事練心,在境界裡面去鍛鍊,練什麼呢?練定,練智慧,所謂練定呢?就是在境界裡學不動心,無論是順境或者是逆境,我們記住金剛經上的二句一偈,一句所謂‘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練這個功夫,這個就是定,這是修定,外面的境界了了分明,不是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樣樣都知道,樣樣都曉得就是智慧,智慧增長,樣樣都知道,是樣樣都不動心,真正修行用功夫是這個用法。自己這樣修學是自度,自修自悟自證,教別人這種的修學是化他,是教人自悟自修自度。

那么諸位想想,佛法在修學上它的理論方法境界成就,與宗教、與學術確實不相干,唯有真正的佛法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才能解決一切問題。下面這個兩句是從比喻當中說的,比喻什麼呢?比喻覺而不迷。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復歸自然。》

“眼若不睡。”這就是比喻覺悟,一個人念念覺悟,他不迷惑,“諸夢自除”,這個“夢”就比喻起惑造業,這一些虛妄不實的境界自然就遠離了。那么由此可知,我們一天到晚要保持警覺,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迷,心裡才起心才動念就是迷,那么動的什麼念,佛法里常常講正念現前,換一句說是,這個念是應當起的還是不應當起的?應當起的這個念是正念,不礙事的;不應該起的這個念,就是煩惱是礙事的。我們講的最初最淺的境界來說,就是說到真正做功夫,日常生活當中,居家故日子待人接物,生活所必須的這叫正念,這個不是妄念,不是生活所必須的我們一般所講奢侈品,那會增長貪心、增長嗔恚、增長愚痴,這個就叫邪念。祖師所以‘不怕念起’,就是指貪、嗔、痴、慢、疑、惑見、這些是邪知邪見,怕的是這個,所以我們初學的人要辨別邪正,是邪正統統都放下,那不是我們現在的功夫,那是明心見性人的功夫,我們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才可以用這功夫,那么這是我們在信心銘、在壇經裡面都時時刻刻提出來給諸位一起來討論,用我們的境界畢竟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所以在眼前我們的修呢?斷貪心,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順境修無貪就好了,逆境裡面無嗔,不生嗔恚心,不生嫉妒心,這很重要。一切境界一切人事,我們都要懂,不懂是愚痴啊!樣樣都要明了,明了而不動心,就是定慧等學,開始修行用功夫應該從這個地方著眼,從這個地方下手。

譬如我們到市場,我們今天生活所必須,我們要去買菜,可以在那邊挑選,選我們自己所需要的,如果說是一定要什麼,這裡頭就有執著了。挑選是隨緣的挑選,我今天要買青菜,這邊有好幾個菜攤,那一家的菜最新鮮,我們就選他們家的,這個不為過,這個不是我又起了分別心,沒有,如果你今天一定要吃個什麼菜,這個市場沒有,就跑到那個市場去,那個市場沒有,再跑幾家市場去,要到別地方買,這個就有執著了。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學,生活當中去歷事練心,我們到百貨公司去看,看看每一天都有新的產品,你都明了這是開智慧,曉得我們的社會,天天在繁榮,我們的社會天天在進步,一定要知道,在這個裡面譬如說我們需要的,我們可以選購,不需要的再去添購新的東西來,並不是很需要的,那就是增長貪心。譬如說電視機,現在有很新的形式樣子出來了,新的式樣出來,我們這個用了幾年了現在還可以用,現在是無需更換什麼樣的新產品,我們可以參觀,我們不必動心,為什麼呢?我這還可以用幾年,到用到不能再用,必須要換了,我們就選了一個最新的產品,這可以選的,如果今年買了這個樣子,覺得不夠新了,要淘汰地掉了,再去換一個,這就變成奢侈了,變成天心了。那么我說這一點點,希望諸位從這個地方能夠舉一反三,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生活得非常,生回活非常美滿,在美滿幸福的人生當中斷貪、嗔、痴、慢,這是佛法,佛法絕不主張修無益的苦行,不主張這個,所以歐陽大師說得很好,他說一切宗教代概都修無益的苦行,沒有利益,與真正的定慧,與清淨心不相干的,那些苦行釋迦牟尼佛不主張。佛法的目的教我們離苦得樂,怎么會教我們離樂去求苦呢?那有這種道理,佛法教我們離苦得樂的,得到這個人生真正的幸福美滿,這個是佛法。在這個裡面斷貪、嗔、痴、慢,將自己的定慧不斷的向上提升,定慧一提升你的生活愈幸福愈美滿,那么這個原理我們是必須要知道的,所以三歸戒裡面就是教我們覺而不迷。

“心若不異。萬法一如。”“心”就是我們現前的一念,“異”是兩樣,“不異”就是沒有兩樣,這個境界非常之高,“心若不異。”這一句話就是彌陀經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是一個意思。所以心清淨了,我們看外面的境界就清淨了,萬法就一如了,“不異”是覺心,“異”是迷惑,這是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的,“不異”是沒有分別執著,異心才有分別執著,就不一樣了。“萬法一如”就是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淨土法門裡面所講的常寂光法界,萬法一如。我們現在見不到這個境界,就是我們的心異,在一切境界裡面生了無量無邊的分別執著,所以沒有辦法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

那么這是需要功夫,需要真正的修練,修是修學,練是鍛鍊,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的修正自己錯誤的見解,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在這裡面歷事練心,把這個一切的妄心都要把它修練掉,我們的真心本性就現前了。真心本性本來不異,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是迷,不覺就是異,所以當我們意念才起的時候自己馬上覺悟到,我現在又迷了,自己要是知道自己迷了,它就不迷了,就覺悟了,最怕的是不覺悟,一直迷下去,這是最可怕的,一旦覺悟,自己迷了自然就曉得,就不迷了,好像一個人作夢一樣,忽然他覺得自己作夢了,他醒了,他要是不醒,他怎么知道自己在作夢呢?那就夢醒了。那么我們的心不異聖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見解我們本來是相同的,所以你要學佛法學經典,你到那裡去學,你要是到大藏經,經論裡面去學,全都把它背熟了,跟你說還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跟你自己不相干,一定要自己的智慧開了,別人的跟自己的不異,沒有兩樣。

萬法一如,佛我一如,佛的就是我自己的,我自己的就是佛的,又沒有兩樣,這是智慧現前,可是這樣的境界一定要到心不異,境界才能現前,所以平時這個讀誦,我跟諸位說得很多,讀誦的目的就是求心不異法,法不異心,讀頌的目的在此地,而不是記問,目的不是在記誦,目的要在記誦那你心裏面意境就很淺了,所以讀誦它是目的,目標在修戒定慧,三學等運三學齊修,是這個修學法,到完全成熟了所以就開悟了。什麼叫做熟呢?跟這個心一就熟了,心還有二,不熟,你們看看壇經裡面,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部,他不能開悟,他為什麼不能開悟?因為他二心,就是心異,不一,怎么曉得他二心呢?你們在壇經裡面仔細去看,造把門道看出,他很自負,換一句話,不大瞧得起別人,他自己讀了十年的法華經,華嚴經、法華經念得滾瓜爛熟,那么,人家要請他講華嚴經,一定講的頭頭是道,這必然的道理,太熟了嘛!講得天花亂墜,諸位要曉得,那是講的釋迦牟尼佛的法華經,不是他自己的,他沒開悟的原因就是傲慢。所以到六祖那裡去,六祖一看了他的言詞態度,馬上就看出來了,你很驕傲!什麼比你驕傲,你心裏面一定有比別人勝過的地方,值得你驕傲,他就說出來了,他讀了三千部法華經,我們今天說值得驕傲就糟了,經過六祖一指點,他才恍然大悟,這一點點破什麼?把他這個傲慢的心給舍掉,他之所以不能開悟的就是這一點障礙,六祖把他這一點障礙點破了,他就覺悟了。覺悟之後才說老實話了,十年為法華經所轉,這一點破了從今之後,轉法華了。我們讀經,讀像這些地方都有很大很大的啟示,所以處處顯示一心就開悟了,二心異見決定開悟不了,所以這個悟不悟關鍵在自己,六祖的指點法達能接受,真正能夠改過自新,放下他的障礙,他自己肯放下。

我們的病怎樣呢?我們的病就是千經萬論,這都是佛祖給我們開示,我們讀了、我們聽了,我們還是放不下,放不下三心二意,放不下種種的見解,這是我們大病的所在,所以今天這個世間沒有真正的僧團,我們圖書館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僧團,為什麼呢?不和合。真正的僧團是修六和敬的僧團,我們不和合,怎么不和合呢?一個人一個見解,六和敬裡面第一個條件,就‘見和同解’,見解一樣,相同,見和同解怎么修法呢?就是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意見捨去掉,見解就相同,大家心都清淨了。這是佛法高明之處,佛法不是說你們要跟我的見解相同,把你們的見解舍掉,佛法不是,佛本身就沒有見解,所有的見解都是邪見,所有的想法看法都是妄想,這個是佛,這個佛法真正叫我們心悅誠服,為什麼呢?他不勉強他也不霸道,他說的是正理,每個人心裡頭清淨,這個見解就相同了。所以大家在一塊修行,修什麼呢?我們每一個人都修一心不亂,都修心不顛倒,這個境界就相同了。不管你修的是那個法門,你修楞嚴經,楞嚴經講顯即菩提,你顯了沒有?顯就是放下了,你心就清淨了。六和敬裡頭最重要就是這一條,然後是‘戒和同修’,這大家在一塊共住,生活規範比什麼都重要,戒律我們守什麼呢?我們守沙彌律儀就夠了,在家居士,道場同修守五戒就夠了。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修持,像印光大師教給我們,從感應篇從陰騭文來修學,這兩篇文章與佛法的戒律完全相同,一個真正的僧團出現在世間,那個功德不可思議,這是靠我們大家自己努力。一個真正僧團出現世間,十方諸佛護持,一切龍天善神沒有不守護的,這個叫真正的三寶。不是口頭上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尊重,這是真正之三寶,居士們你們在自己家裡你們一家人,父子兄弟要能夠守住六和敬,你們的家庭就是僧團,必定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所讚嘆,一切護法善神之所擁護,為什麼呢?因為你們的見解相同,這一個家庭必定興旺,做到了極處就能夠證得萬法一如,就是一真法界。那么由此可知,心若不異就是能如,萬法一如是所如,在華嚴經裡面普賢行願是能如,一真法界是所如,一真法界就是萬法一如,心若不異就是普賢行願,那么底下再發揮這道理。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玄”是玄妙,一如之體,所謂玄之又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它是非因緣而有,也非自然而成,所謂的是‘離四句絕百非’,佛在楞嚴會上以很大的篇幅,在楞嚴經裡面很大的篇幅來說明玄義,像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的,非自然非因緣,非和合非不和合,都是說一如體玄。這個“忘緣”所謂是忘緣絕待,也是形容一如的玄體,那么諸位對金剛經比較熟悉,我們在金剛經裡面可以看到,佛給我們說明的心法與色法,二者具不可得,我們的攀緣心就可以息掉了,如果有所得,以緣慮之心決定不忘,實實在在講是無所得,心法,佛跟我們說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說明心法是虛妄的,色法是緣生之法,百法裡面把一切色法歸納為十一大類,五根六塵這十一大類,五根六塵是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沒有自性,所以五根六塵也不可得,諸位常常念心經,心經裡面說得清清楚楚,這都是說明心法跟色法的真相,目的就是叫我們忘緣,把這個攀緣心舍掉,一如玄體才能夠現前、才能夠證得,一切大乘經論不管他怎么說,用什麼方法來修,目的都是相同的,那么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指的色法與心法,心法在八識裡面我們看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心法,十一個色法全都是有為法,有為法的性質是什麼呢?有如夢幻泡影,你要在這個色心二法裡面去攀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念佛人來講我們的一心不能夠證得,參禪的人禪定不能成就,修定修慧,定慧不能現前,原因在那裡?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原因,而能夠把因緣因消除掉,我們豈不是大功告成了嗎?原因都在攀緣,攀緣心不能捨去,這是大病。所以一心不能現前,我們在講到現前功夫這是最重要的,像楞嚴經裡面我們所謂最初方便就是我們下手之處,在日常生活當中,第一個就把得失的心舍掉,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得到的不肯捨去,這個就是攀緣心,這是凡夫之人在這個攀緣心裏面最嚴重,先把這最嚴重的舍掉,在這一切境界裡學這個什麼?學個沒有得失的觀念,這個得失是個錯誤的觀念,得失是不相應行法。

剛才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毫無意義,如果你心裡真想得,馬上就得到了,那這個有價值,那就是屬於真實法,不能講它是不相應行法,得不到。沒有一樣得到,清淨心中本來無一物,所以只要舍一切的攀緣,分別執著妄想,一如的玄體就現前了,我們的清淨心就現前了,一心不亂就現前,佛法修學的目的就達到了,這個兩句重要的就是在忘緣,底下一句。

“萬法齊觀。歸復自然。”這是從前面玄體現前,也就是清淨心現前,這個時候萬法等觀了,“齊”就是整齊平等的意思,換一句話說你清淨心、平等心現前起作用,你所見到的境界就像這兩句所講的,歸復到自然,像道家所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就是歸復自然了。因為二祖是唐期人,讀中國的歷史諸位都曉得,唐朝這個時候道家的思想非常盛行,道家打的是老子招牌,老子姓李,那么唐朝的皇帝也是姓李,總是一家,所以把這個道教抬得很高,那么在社會上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因此在那個時代,我們看隋末唐初,一直到唐朝那一代,你在這個經典的翻譯,祖師的著述都能夠看到很濃厚的道家思想的色彩,那么他是引用道家來解釋佛法來印證佛法,這是我們常常能夠看到的,所以這個兩句有道家濃厚的色彩。

那么在修學功夫裡面來講,要曉得隨緣,隨緣而不攀緣,真如是萬法,隨緣攀緣,那就隨緣隨著變,隨緣而不攀緣,那是隨緣不變,不變的是什麼呢?不變的是定慧,諸位要懂這個道理,隨緣是什麼呢?能夠隨順世間,像昨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所看到的,佛的神通變化,這個變化就是隨緣,隨時隨地在變,所以佛法不是不變的,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就完全變成中國化,變成中國的佛法,跟印度的佛法可以說完全不相同了,這個就是隨緣,這就是變了。你譬如在衣著上,印度出家人,三衣一缽,佛法一傳到中國來,這個制度就行不通了,中國人還是穿中國自己衣服,而把它的三衣,披在衣服外面,所以到中國變成披衣了,而且只有在典禮集會的時候我們才用,平常都不用,那么到中國來的時候也不託缽了,接受在家二眾的供養,不出去托缽了,生活方式一個很大的轉變,弘法的方式也變了,印度當時釋迦牟尼佛在世,他那種方式等於是遊學,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所在,那個地方請,佛帶著學生去了,人家臨時找個場所在那個地方做一個講堂,做一個精舍,講一個階段了,別的地方有請了,他又到別的地方去,生活的方式,全都是托缽,每一天佛帶著他的弟子們,都是到外面沿門托缽,那么到中國來呢?都有固定的道場了,不是像從前那種游化了,一個法師在一個道場,一住就是幾十年,甚至於是一生,教化一方。

那么唐中葉以前,都是法師個別弘化一方,馬祖道一和尚之後,又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那就是提倡什麼?共修,建叢林,把佛教的教學,弘法把它制度化,加以組織,確定製度,好像是正式的辦這個佛教大學一樣,我們今天看百丈清規,你看看那個裡面編制,組織很有條理,有層次有相當的規模製度了,這個都叫隨緣。在我們中國就變過好幾次,每一次的變革,都是適應這個時代眾生的根性,適應這個時代的背景,便利大眾的修學,幫助我們成就,目的在此地,它不變的是什麼呢?修清淨心,修覺正淨,這個是永遠不變的,換一句話說,它修學依據的理論,修學的方法原理原則,以及境界決定不變的,方式儀規可以隨著時代、隨著地域常常加以改變,所以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我們要懂這個道理,隨緣,萬法就是真如,把這個真如就是萬法,不變,萬法就是真如。佛法當中又說,法外無心,心外無法,這些話都是說明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道理。

那么今天這個世界整個的世界,諸位如果仔細去觀察一下,類似我們中國周朝末年的,春秋戰國,今天全世界局面就像那個樣子,春秋戰國之後中國統一了,這是政治上的統一,將來我們整個的世界,必定是文化的統一,因為現在接觸太頻繁了,關係太密切了,每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的優點,這些優點必定將來能結合在一起,不變就不能適合這個時代,不能適合這個時代潮流,所以佛法幾次的變遷你能夠看得出來,那么在今日之下,必須有大幅度的改變,能夠適合於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裡面我們修清淨心,修一心不亂、修覺正淨,而能夠得到成就,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要了解、要努力去做的,真正能夠懂得,能夠運用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一條原理原則,那么這個四句我過去曾經在大專講座裡面介紹過,不變隨緣是諸佛如來,不變它是已經成就了,能夠隨九法界眾生之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方式得度,它就是用什麼方式,自在無礙。昨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也講的兩種解脫,一種是除障的解脫自在,另外一種是作用的自在,這是諸佛如來,隨緣不變是菩薩,菩薩在隨緣當中,就在作用自在裡頭去求不變、去修定、去修慧,不變不隨緣是小乘,小乘得道證得偏真涅槃,他不變了,但是他不隨緣,他不度化眾生,不與大眾接觸,所以當做自了漢去了,隨緣隨著變,這是最可怕的,那是凡夫啊!就是自己沒主宰,隨緣隨變必定是迷惑造業,感得生生世世的不如意,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八卷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契心平等。所作俱息。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銘文到此地是這個境界愈來愈高,多數都不是我們常識能夠想像得到的,那么全屬於功夫,屬於境界,修學如果想要有成就,必須要循規蹈矩,按步就班的才能夠有所收穫。那么讀禪宗的語錄,這篇文章也屬於語錄之一,要記住它不是我們初學下手之處,可是這些原理我們明白了,在我們自己修學的時候可以不執著既得的境界,能夠放下,能夠把自己境界逐步向上提升,有這種功德利益在,那么今天一開端這兩句銘文: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這兩句的意思,我們以金剛經的經文來解釋就多少可以體會到一些,我們如果真正地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時候,那就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能與它相比了。再看六祖在壇經裡面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位想想在這個境界裡面有沒有能夠比方的,凡是能夠比方,能所未泯,換一句話說,能所沒有滅,沒消滅都存在,才能夠作比方,如果能所都滅了都熄了,心到極端清淨的時候了,確實沒有法子相比,這兩句是說的這個意思。佛在經典裡面,在講經說法儀式裡面,所謂的有十二種體裁,我們一般稱之為十二部經,十二部經裡面就有比喻,此地這個“方比”就是比喻。那么在經典裡面大家都曉得,像我們這邊,有印的比較淺顯的本子|百喻經,那么這是對初學人說的。這個境界要以念佛人來講是理一心不亂以後的境界,那是無可比方的,那么由此可知,事一心之前還要說比喻,理一心以後連比喻都用不上了,下面兩句是講動靜,止是寂靜。

“止動無動。動止無止。”那么這個也是大乘佛法裡面常常說的‘即止是動,即動是止。’所以動靜不二,動靜一如的境界,如果我們對楞嚴經要熟悉的話,你看楞嚴裡面‘解六界越三空’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就是這二句的境界,那么這個境界是屬於性定,楞嚴大定是性定,是本定。再給諸位說這是常定,正是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而且這個定還不是修得的,本心裏面的定,那裡還需要修呢?這不是修得的,是法性本來具有的,那么我們現在失掉了,也許諸位要問,既然是性定怎么會失掉呢?如果說有得有失,決定不是性定,性定沒有得失,我們講失掉是講迷失了,不是真正的失掉;即使我們覺悟了,這個性定常定的境界,你自己就能夠覺察到,自己能夠證實,不但諸佛如來是住在動靜不二之中,六道裡面這一切眾生,那一個不是住在動靜不二之中呢?於是乎我們自然就承認了,佛在大經裡面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點都沒錯,難就難在我們自己在這個現在人講的,生活在相對的境界裡面,止不是動,動不是止,把他看做兩端,這兩端是對立的,於是乎諸法的實相,我們永遠不能證得,要硬把這兩樣東西看成一樣,行不行呢?跟諸位說不行,為什麼呢?因為你還是在分別執著。像前面一句所講的,你“能所未泯”,所以這個不是勉強要這樣看法,勉強是這個想法,那不行的,那依舊沒有法子破除無明,這個必須要自己親證得才是真實的,而親證得唯有一心,所以這些文句可以說統統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兩”就是相對的境界,如果我們超越了相對,相對都是虛妄的,在佛法裡面淺而言之叫‘邊見’,你看見思煩惱裡面邊見就是相對的兩邊。是非、善惡、邪正,都是兩邊,此地所講的“止動”也是兩邊,兩邊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兩邊既然是虛妄的,再問問還有個‘一’嗎?一也沒有,佛對於兩邊不得已而建立一個‘一’,一心不亂、一真法界,這是不得已而建立的,離開了兩邊,‘一’也沒有了,這些義理我們一定要明了,不明了總是障礙,障礙我們念佛得一心不亂,我們得不到一心,一心不亂裡面那個一也沒有了,才叫真正的一心不亂,像六祖大師所謂‘本來無一物’,你還有個一心不亂,那就是一個妄想,那就是一個邪見,依然障礙了清淨心,那么這個就是開示我們一真或者講一心,確實他有體也有相,但是決定不能夠執著,執著就錯了,一心的體相,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講得很詳細,講得很多,那么往後我們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我們會提出討論的,說明整個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無過於華嚴。可是華嚴經裡面每一句話都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一切都不執著才能夠入華嚴的境界。再看下面:

“究竟窮極。不存軌則。”這兩句話諸位必須要記住上面這一句,“究竟窮極”是究竟正,什麼境界呢?如來果地上的境界,那么換一句話說,等覺菩薩還有軌則,所以這個是我們千萬不可以誤會的,我們沒有到究竟正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循規蹈矩才能成就,究竟正了,所謂是‘徹法底源’,到那個時候順逆自在,從心所踰,無非大道,這不是初學人能夠做得到的,初學人要是不存軌則,天下大亂。自己不墮在無明裡面就墮在邪見裡面,這個罪就造大了,那么軌則指的什麼?佛給我們制定的,大小乘的律儀是軌則,四果四相是軌則,乃至於大乘法裡面像天台、賢首所判,四教、五教,五十一位菩薩的階級都是軌則,這些軌則,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必須要遵守的。學佛之所以有障礙,之所以不成就,就是把軌則丟掉了,所以不能成就,我們看看古德像蓮池大師、蕅益大師,你念念他們的文章、念念他們的警策,真是苦口婆心,說明佛門怎樣敗壞,修學怎么樣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們讀了之後確實引發了很大的警惕,再要像這樣下去,學佛這條道路終極的目標必定是墮阿鼻地獄,這又何苦呢?這一說明是全迷了。

佛法教給我們是覺而不迷,是教我們從迷途當中覺悟過來,這是如法,而不是教我們愈迷愈深,不是教我們日子愈過愈苦,所以學佛我們要明理,單說這個明理就不容易,不要以為我們好像天天在聽,聽了有的時候把意思誤會了,曲解了,說一聽就明白就懂得了,畢竟是少數當中的少數,那么求解,究竟是什麼方式最合適,諸位要是展開經本,你就應刀看出來,在整個大藏經裡面,我們很少看到佛給大家講經,沒看到,而都是什麼呢?他的學生提出問題來了,佛來給他解答了,你看這一切經展開,一問一答,斷疑生信,所以佛陀當年在世,他們的法會統統都是研究討論會,所以有受用,聽不明白反覆的來辯論,這種情形,諸位在楞嚴經上看得最清楚了,都是在反覆辯論,所以才能把這個疑惑斷除。信心增長,奉行不踰,這個是真正的修學,那么在近代研究討論的風氣已經很少了,所以變成什麼?講經,講者只管講,聽者只管聽,講完就算了,聽了也沒意見,好像都懂了,其實都有問題,那么,我們也想改改方式,這個我在講席,在過去都曾經提到過,但是沒有人回響,試辦了幾次,辦不通,沒有人回響,反而不如在大專講座裡面他們還有研究討論的課程,這個時間,那么今年暑假我們辦這個金剛經的研究討論會,希望我們這邊的同學要注意到,特別是我們這個會訊,我們的對象是暑假當中的老同學,是以老同學為主,人數不拘多少,十個八個都可以,暑假我們已經擬定了,每一天四個鐘點,同學們互相討論、研究討論,另外四鐘點,我給大家解答問題,我們沒有其他的課程,期限是一個星期,這種方式就跟佛陀當年在世教學義趣就很接近的,所以研究討論會是幫助我們解決疑難的,破除我們疑惑的,幫助我們修行,幫助我們開悟。學問,學問,學就要問,不問到那裡去學,學就要問啊!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到處去請教別人,遇到人他都提出問題來請教,這都是我們的榜樣,佛門裡面稱為‘當機者’,‘當機者’就是天天有問題,那真是當機者,這是教學當中主要的對象,程度不夠的提不出問題,還有一種就是他完全都明了了,所以沒有問題,他全都懂了,這種人沒有問題,另一種人統統不懂,他也沒有問題,這都不是當機者。那么我們聽經聽久了,漸漸入門了,問題就愈來愈多,這是必然的現象。如果我們的問題沒有了,表示我們沒有進步,除非真正是大徹大悟,那沒有話說,若非大徹大悟,問題天天增加,到徹底悟了,像永嘉大所說的,大悟不拘小節,這叫順逆皆自在,那是大徹大悟以後的事,所以這個兩句經文,我們要明白它的意思,不能學。底下兩句: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契”是契入,心境相應了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得道了、證入了、證果了,證的什麼果呢?平等、本具妙心、平等一如,這個時候境界所顯現的,一切法無非佛法,一切所做皆屬無為妙行,所以經上常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境界是契入的時候才現前。而我們自己修行,可以拿這一句話來勘驗自己的功夫,我們在境界裡面是不是漸漸趣向於平等,就是一切的差距是不是逐漸逐漸的縮小了。這一句話還是不容易體會,我們再講得粗淺一點,就是你的分別心、你的執著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淡一些?如果一天比一天淡就是有進步,境界就好。如果一天比一天增長,那就是背道而馳了,那就走錯路了。大乘佛法,修學的綱領就是六波羅蜜,六大綱領要把它修到究竟圓滿叫六波羅蜜,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意思。布施是舍,是放下,我們那一條最放不下的,先從那裡下手,這跟治病一樣,先治最重的,這病要命,要命的病要先治,然後再治不太重要,不太要緊的病,這害病,大夫用藥時,他懂得這個道理,修行亦復如是,我們講布施,布施講放下,我們那一個毛病最重,先從那裡放下,我們把財看得很重,先把財舍掉,利看得很重,先把利舍掉,名看得很重,就先把名舍掉,這叫修行,這叫修布施波羅蜜。

昨天我們在華嚴裡面說得很詳細,雖然是略說,諸位真正能夠體會就可以套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是真正的修行,你不明白這個道理,那么換一句話說,你不曉得怎么修法,經論裡面所講那的是大綱,這些綱目如何套用在日常生活中,這叫修行,我們才能夠得到受用,終極的目標,就是要達到平等心、清淨心現前,這是修行的目標,所謂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圓滿了就是地上菩薩,這才是登地,此地講“契心平等”,要是以一般說法呢?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念佛法門裡面理一心不亂就到個這境界了。

“所作俱息。”這個“息”並不是什麼都不作了,而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事有作,心清淨,所以所作它天天在作,“俱息”是心清淨,心裏面一念不生,離開了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勤修六度,利益眾生,所以這個行叫妙行,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人間,壽命八十歲,那么就跡相上來說他所示現的是三十歲成佛,從三十歲一直到他入滅五十年,我們一般說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連頭帶尾都算五十年,從來沒有休息過,天天在作,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稱之為“所作俱息”的妙行,愈是到心清淨平等了,他所作的事愈多,愈圓滿,換一句話說,作得愈好,愈認真,這才叫真正叫無作而作,他不疲勞,他不疲倦,原因是心清淨,所以他不累了,作一點點事就累了,心不清淨,心裏面有分別、執著、妄想,所以他有疲厭,我們讀普賢行願品,你看願願的後面無有疲厭,他為什麼無有疲厭?他作就等於沒作,沒作的你不疲厭了,作了還跟沒作一樣,所以他不疲倦,那么這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都可以給我們作見證的,到這個時候是“狐疑淨盡,正信調直。”所有的疑慮完全沒有了,心到清淨了,清淨心就是正信現前了,我們自己常常稱為正信佛教徒,正信的佛弟子,心裏面對於佛法還有疑惑,那怎么能叫正信?此地也說出正信的標準,再要說得嚴格一點,這一切大乘經裡面常常講的,信自心是佛,不向外求的,這叫正信,不相信自心是佛,起心動念都要向外攀緣,祖師說得好,縱然是弘法利生,一天到晚講經說法,起大的寺院,接引多少出家人,還叫做邪信,不叫正信。

那么我們可以這樣說法,像我在洛杉磯所提出來的,我那時深深感覺到當前的佛法一共有三種型態,這三種型態當中有兩種不信自心是佛,起心動念要向外面去攀緣的,一個就是宗教的佛法,佛法變成宗教,是迷信,那個不是正信;第二種是學說,也不是正信,為什麼呢?因為它用識,不用根性,完全以六識分別執著一切法,真正的佛法它是離心意識的,它所求的就是自己的清淨心,自己的本定,這叫做正信。

從釋迦牟尼佛代代相傳是傳統的佛法,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學術,那么我們知道眼前在全世界的佛法有這三種型態,我們自己是走的那一條路,這個裡面真正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可是我們講到“疑”,正信裡面也有疑,為什麼呢?正信裡面的境界我們沒有證得,當然有疑惑,可是疑惑不怕,疑惑可以存疑,我們依照佛的理論方法精進的去修學,到時候所謂是‘一旦開悟’的時候,這個疑就斷掉了,像禪家所謂是,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可是這個疑的時候,不許你去胡思亂想,胡思亂想裡面是增長邪見,不能開悟的,是障礙你開悟,不能夠斷疑生信的。那么再給諸位說明,這個教下你有疑問提出來,善知識會給你解答的,宗門裡面你有疑問題提出來,他不是把你罵一頓就把你打一頓,不給你說的,這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禪宗是叫你親證,所以不給你說,你證得了之後,你說出來,他給你作證明,給你作印證,這是禪宗方法。教下雖然給你說出來,說出來你的疑問是不是就沒有了呢?不是的,疑問還是存在?為什麼?因為你自己沒有證得這個境界,所以教下的講經,不要說是歷代祖師,連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佛在比喻上也說‘黃葉止啼’,你想想這個味道,那么由此可知,無論宗門教下都必須要親證,才叫做悟入,自己不能親證這個境界,那不叫開悟,不叫做斷疑,這個地方兩句話,這個“信”字講實在就是悟,悟了就信,“疑”的時候就是不悟,當然也不信,諸位要知道,信佛的人幸福,生活美滿,法喜充滿,信佛的人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皆是六波羅蜜,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他怎么不自在?所以這個“信”字不簡單,我們一天到晚還很苦惱,因為不信,所以這“信”裡面代表著正解、正行,沒有正解與正行就沒有正信,所以正信底下有兩個字叫“調直”,“調”是調理,“直”是菩提心的根|本直心;直心是道場。古人告訴我們,依食可以忘,性命可以舍,正信不能夠一刻沒有,經上也說得好,他用比喻說:‘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懸,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個四句偈,許許多多同修都記得,這是講地獄裡面的苦報,遭受這么大的苦難,他不失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正信,所以諸位要曉得‘邪見生疑,正信斷疑。’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留”是留在心裏面,世間法要記憶,所以為學日益,一天要比一天記得多,像我們中國古人所說:‘滿腹經論’,他的肚子裡東西多,可是為道就不相同了,為道要日損,換一句話說,一天要比一天減少,少到所謂是一絲不掛,就是此地所講的“一切不留”,為什麼不能留?諸位要想到金剛經的三心不可得,你就明了了不應該留,想到諸法因緣生,生即無生,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看到好像是有,其實皆無自性,覓之了不可得,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對我們修行人來講有一個很大的幫助,把這個得失的念頭就淡了。

我們今天講修道,你念佛,你心裏面想著求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心裡想著,一心不亂,你為什麼不能成就,最大的一個煩惱是得失的心太重了,得失是屬於愚痴,是屬於貪心,愚痴是什麼呢?不明事實的真相,一切法本來就不可得,不可得裡面偏偏要求得,怎么能得到呢?好比我們作夢,作夢的時後因為不知道是作夢,把那個夢當作真的,在那個夢裡也拚命去追求,要想得到什麼,夢醒了,曉得是假的,什麼也得不到。那么諸位再想想,正在作夢的時候在追求能得到嗎?所以不管你醒不醒,覺與不覺,統統都得不到,你以為醒了得不到,作夢時可得到,那佛也拜你做老師了,為什麼?有可得到的?得不到,什麼都得不到,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一樣都得不到,所以佛給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能常常作如是觀,不愚痴了,不痴了,換一句話說,你有智慧了,你在境界裡頭中不迷了,不迷怎么樣了?不貪了,不貪就不嗔,貪不到才發脾氣,才嗔恨。那么換一句話說,你這個三毒的煩惱就輕了,先是輕,慢慢、慢慢就斷了,三毒煩惱斷了,三善根現前了,無貪、無嗔、無痴這是三善根,三善根現前你可以學佛了,為什麼?你看經上一開頭,‘善男子,善女人’,那你就有份了,如果你還有個貪、嗔、痴,那善男子、善女人說的是別人,我沒有份,我只在那裡旁聽而已,佛講得那個都不是為我說的,佛講的那是為善男子善女人講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就是沒有貪嗔痴,知道一切法了不可得,在一切法裡頭沒有得失的觀念,沒有得失心,這個是善人。再要增上,發菩提心,執持名號,求生淨土,那叫上善之人。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我們自己要把這幾句話記清楚,假如我們貪嗔痴慢都還沒有斷,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拜三千遍阿彌陀佛,你想想看,西方極樂世界能去嗎?到那邊去了,人家個個都沒有貪嗔痴,就是你有貪嗔痴,你和他二人合不來,不能相處,隔隔不入,那么我們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培養自己的上善,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你那個念佛才能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夠與西方極樂世界天天通訊息,所以要記住,把一切的妄想執著統統放下,這就叫“無可記憶。”心就清淨了,智慧增長了,煩惱就減少了,如果天天記著這個人對我很好,那個人我討厭他,你是天天增長煩惱,不長菩提,增長貪嗔痴慢,那個在學佛的途中無濟於事的。

“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這兩句話是緊接前面來的,到心清淨了,“虛”是無可記憶,就是一念不生,一無所有,像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這個“虛”就是一物都不存,心清淨了,清淨心起作用了就是觀照,就是智慧,“明”是智慧,像六祖見五祖的時後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個“虛明自照”就是常生智慧,他不要用心,不要操心的。我們現在想求智慧,一天到晚急得不得了,怎么樣才能開智慧,要勞心勞力,結果所生的都是煩惱,智慧沒有。所以諸位要記住,智慧是從清淨心裏面生的,智慧是從本來無一物裡面現前的,所以這個經教不能研究,道理就在此地,研究什麼?研究用心了,用心就落在第六意識上去了,落在第六意識上你所那些知見,都叫邪見,清涼大師所講的:‘增長邪見’,你要用心的話增長邪見,你要不用心的話增長無明,這個時候怎么辦?給諸位說這個說用心跟不用心是兩個心,你用心了增長邪見,你用的是第六意識的妄心,增長邪見,不用心的話,你不用真心,你增長無明。真心是什麼?就是交光法師在楞嚴經裡面說的‘六根根性’,那是真心,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你要用心那就增長邪見,那個心是識,眼識耳識,你要用八識就增長邪見,你要不用真心那就增長無明,是這么個意思。

所以祖師教我們舍識用根,根的作用是“虛明自照,不勞心力”,“心”就是八識,不需要這個,那么這也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諸位同修,我們自己修行,換一句話說,自己過日子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六根根性不用八識,這個叫修行,做什麼都自在,對待別人的時候從清淨心裏面變現清淨的八識來應付別人,所以諸佛菩薩他有沒有八識,他八識不是自己用的,八識專門為了教化眾生的,因為真如本性不能教化眾生,必須要變現成八識才能夠與眾生交通,所以九法界有情的眾生與他們交通是要靠八識,那是工具,是他受用而不是自受用,凡夫怎么樣?從自性當中變現出八識,結果把八識自受用了真如本性忘掉了,這就叫凡夫,所以諸佛菩薩給我們有什麼兩樣,實在講沒兩樣,一個是明了,一個是迷惑,明了就叫佛菩薩,迷惑就叫凡夫,明了的人虛明自照,不勞心力,迷惑顛倒的人虛明實照,勞心勞力,那么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底下這個兩句: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這是總結前面的話,接前面的境界,前面的境界不可思議,性跟識實在講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心性是一體,性識也是一體,諸位要是把剛才的話聽清楚了,你就能覺悟,自受用叫六根根性,他受用叫六識,六識跟六根根性是一不是二,不是真有兩個東西,是一樣的,我自己受用的時候就叫真心,他受用的時候叫識心,真心跟識心是一個心,那么識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識心,悟了是一,迷了說二,說真、說妄,迷的時候是二,悟了的時候不二,所以稱之為“非思量處”,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此,八識也叫如來藏,二是一,講到識心是以八識為根本,前七識都是屬於枝末,換句話說,八識是體,前七識是作用,作用裡面還有作用,那就叫心所法,與他相應的心所,這一些枝枝葉葉在唯識經論裡面有很詳細的討論,那么諸位要明白,可以讀唯識經論。那么這個地方跟諸位說明就是一不是二,悟了叫如來藏,叫真如本性,迷了叫阿賴耶,叫八識,華嚴裡面講‘萬法唯心’,唯識論裡面‘萬法唯識’,由此可知,萬法本無,一切唯識。古人有一句很感嘆的話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深。’這個話的意思就是學道的人他不曉得真如本性,不認識他本來面目,原因在那裡?原因就在他從來都是把識當做了真心,特別是把能夠思惟,能夠想像的,把他第六意識當作自己的主宰,要想明心見性做不到,要想斷煩惱,證菩提也做不到,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出頭,那就是持戒念佛,帶業往生,只有這一條路,除這條路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的,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需要離心意識,這是我們必須要覺悟到的。

今天這個世界上的大災難是愈來愈近了,你們看看報紙、這個新聞廣播,美蘇飛彈天天在增加,天天在求進步,到處都在布署。我在美國,那邊的同修也告訴我,它說這個核子戰爭說不定什麼時候爆發,為什麼會爆發呢?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什麼?那個守武器的、那個守飛彈的兵有了神經病了,按一下紐,碰一個出去了,馬上就打起來了,你這一個飛彈出去,那邊就報復,來不及商量,馬上戰爭爆發,幾個小時世界就毀滅了。現在有神經病的人不得了,你看看昨天報上登的,我們台灣四分之一,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神經有問題,美國更多。這莫名其妙,三次世界大戰你問怎么打?不知道,沒有理由,莫名其妙打的,這個在佛法講‘共業所感’,那么還有一個就是他們這個總統的時候,領導的人說忍受不了,脾氣一發就打起來了,事情很麻煩。

今天八萬四千法門講別的方法來不及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加緊拚命地來修淨土法門,在此地,我們講席裡頭最注重的就是彌陀經、彌陀經疏鈔,我們這一遍講完了,從頭再講,周而復始,永遠不中斷。那么國外幾乎天天有信來,希望我什麼?希望我能趕快到美國再去給他們講經,我過了年再去,講什麼?也講彌陀經疏鈔,講別的東西來不及了,不能高談闊論,老實念佛要緊。所以我們底下發起印彌陀經疏鈔、疏鈔演義,我們要再印,其他的經我們都不印了,我們印彌陀經疏鈔演義,將來帶到國外去流通,叫他們去多念佛,那么他們所需要的本子,不能像我們這個本子太厚了、太大了,他們一看到就害怕。所以我想我們再印什麼呢?把它印成一本,兩本印成一本,用聖經紙印,聖經紙很薄,所以兩本印成一本,大概厚度只有我們現在的一本,恐怕比一本還薄一點,那么本子可以縮小一半,像我們印的那個的歸依證上的那么大,我們歸依證是六十四開的,那個字就可以了,那么本子小,寄到外國去方便,所以這個郵費可以省很多,那么我們在這個地方來發起,希望大家發心,我們來印這個彌陀經疏鈔袖珍本,袖珍的,我們印個兩千本,那么希望將來呢,這個美國我們贈送一千五百本給他們,我們自己留五百本就夠了,勸他們多多的念佛,現在台中蓮社的那個念佛的錄音帶已經在美國普遍的在那裡轉錄了,這是我上次去帶了一個,所有的幾個地方統統都有轉錄,那么現在急要的就是彌陀經的講義,就是疏鈔演義,這是彌陀經註解裡面最好的一種,希望我們大家來發心。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九卷

《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從這個地方開始。佛在一切經裡面,給我們講真如,或者說是法界,都是一心之總稱,正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那么這種道理,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在華嚴經、在彌陀疏鈔、在起信論、在圓覺經裡面都看到很多很多,雖然我們不能夠證入這個境界,至少我們對佛這樣的說法,不會感覺到太陌生了,正是所謂長時期的薰習,我們曉得在如來果地的境界是有此一說。那么光是曉得有此一說,對我們自己來講,實際的功德利益,我們得不到,必須要承認這個功德利益,承認真如法界,一心是我們自己本具的,這個功德利益就大了,所以一定要講到自己本具才行。若不是自己本具,那是別人所具足的,與我們還是不相干。在一切境界裡面分自、分他,那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是真心,換一句話說不是一心不亂。真正證得一心了,你的心裏面決定不會有起自他的分別,自他的分別都沒有,那裡還會有執著,所以祖師說真如法界是無他無自,我們把這句話要用在淨土法門裡面,就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無他無自,換一句話說,有他有自,我們得不到一心,既使把這個分別心統統都放下了,我們才能夠證入諸佛如來的境界。底下這個兩句話是我們每一個學佛的同修,大概都是這個情形。

“要急相應。”我們那個不是急著趕快開悟,趕快得一心,個個都是著急著,不但我們著急要快點成就,諸佛菩薩也恨不得我們立刻就成就,為什麼不能成就呢?就是我們的心有二,毛病在這個地方。換句話說,始終不能夠一心,所以說“要急相應“。

“唯言不二。”“不二”就是一。那么換句話說,做不到就與佛法不相應,這一點確實不容易。昨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也講到,一切法裡頭無分別執著了,是不是就是一心呢?還不一定,為什麼呢?無想定,是沒有分別執著,無記性也是無分別執著,我們要把無想定當做一心不亂,那就大錯特錯了,所以這個是有揀別的,真正到一心不亂,思維有無思維,言語無言語,都是不二的,這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門。

佛陀在世的時候,維摩長者,這是示現的在家佛,有一天,他召集了許多菩薩,都是大乘菩薩,集會在他那個丈室,維摩丈室,長者就叫這些菩薩們,個個說不二法門,都是考考他們,你們所證得的不二法門,是什麼一個境界?說給我聽聽,一個個的起來說,那么大家都說完了之後,這些菩薩反過來問他老人家,老居士你所證到的不二法門也說給我們聽一聽,長者默然一句話他都不說,這個時候文殊菩薩就起來讚嘆了,維摩老人才是證入不二法門。這樁事情我們要在經論裡頭多方面去看,為什麼呢?一方面看不出來,你會誤會了凡是說是不算高明,他不說就是了。你真正沒有入這個境界,說是錯,不說還是錯,果然入了門了,說是對,不說也是對,所以在經論裡頭要多看。金剛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那個,入舍衛大城托缽,那就是入不二法門,須菩提尊者體會到,所以加以讚嘆,稱之為稀有稀有。由此可知,入不二法門,不是沒有作用,有作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處理一切事情,事事都圓滿,面面都周到,因為佛法一再給你說明,智慧第一,德能第一,智慧德能到圓滿了,這就成佛了。所以那一個菩薩沒有智慧,那一個菩薩沒有德能。智是般若,德是清淨,能是多才多藝,所以修學,我天天跟諸位提起,修,修覺正淨,在那裡修呢?就在待人接物,就在日常工作當中去修,我們將我們本份之內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幫助別人做事情,也要做得圓圓滿滿,盡心盡力,這個叫入不二法門。

所以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才能與道相應,如果你要是會不到這個意思,憑自己的想像是去測度,那沒有不錯的,換一句話說,處處都錯了,自家所證得的境界,完全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功夫,表現在生活當中,表現在行為裡面,一絲毫都瞞不過人,別人所看的,甚至於比自己還要清楚,還要明了,真正修行人,沒有別的,就是善於反省,有自知之明,這是菩薩。如果是一個人對別人清楚,對自己糊塗,那是凡夫,對別人清楚,對自己更清楚是菩薩。那么入不二法門之後,他的心量境界就跟凡夫完全不同,下面兩句說:

“不二皆同。無不包容。”“不二”就是一,一就是“同”,二就是異,“不二皆同”,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他為什麼同,因為它契入法界,證得不二,所以曉得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時候心量廣大無比,所謂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也像法華經裡面所講的,‘一切諸佛,唯一佛乘,無二無三。’唯一佛乘,這一就是不二,就是一心,就是真如法界,千經萬論所講的就是一個目標。

那么我們在這個十幾年當中,在佛法裡面,我們表面上看,雖然沒什麼成就,實際上我們起了許多的作用,起了許多帶頭的作用。爾今爾後我們就必須要把佛法帶到正軌上去,從我們這邊做起,那就是一門深入,所以圖書館這個道場,我們這個信心銘,今天一次,下一次就講完了,講圓滿了,講圓滿之後我們就講彌陀經疏鈔、圓覺經最重要的前面兩章,文殊、普賢這兩章我們細講,後面我們略講,我們在今年年底一定把它圓滿,到明年圖書館一個星期講三天經,全講彌陀經疏鈔,從此以後不講其他的經論,我們來做這個帶頭作用,希望將來每一個寺院,每一個法師專講一部經,我們來做這個帶頭作用,一部經周而復始的去講,講個幾十遍,幾百遍,這就是“不二皆同,無不包容。”那就成功了。學東西學多了,學雜了,不能成功,所以我期望諸位同修,你們要發心學一部,將來開道場,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真正的成就。我們今天曉得,我們所犯的大病就是在二,三心二意,所以我跟大家說過,本道場講經決定是一部,別人請我,或者請我講什麼經,不在我的地方別地方可以,我能夠應付他,他叫我講個金剛經可以,可以我就隨隨緣,結個法緣給你講,但是圖書館是本道場講一部經,同修們如果真正能通達這個意思,能發大心,好好的學一部,將來以後建道場,就專門弘揚一個法門,你們在家同修,家庭就是道場,你在家裡面可以講這部經,家人不信服,你有一些同參道友,一個禮拜定一天找幾個人,到你家裡來,二三個人都可以,你要是學彌陀經的,你就可以講彌陀經,一個星期講一次,一年到頭絕不中斷,你那個家庭就是道場,你的家庭是有三寶護持,龍天護祐,古大德教我們自求多福,福報從那裡求,就是這么求來的,這是諸位必須要曉得的。

出家的同修可以利用圖書館不講經這個空檔時間,你們來練習講,學你們本門的,也要周而復始,一生絕不中斷,你才會有成就,不在乎聽眾多少,一二個人聽都行,要緊的是不能中斷,要緊的是守定一門,今天親近善知識難,蓮池大師就是這樣教給我們,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私淑古人,以古人為老師,你看學楞嚴的,楞嚴經註解,比較深入淺出的,圓瑛法師註解就可以,以圓瑛法師為老師,那么以他為老師,以他的楞嚴經講義全部背過,上台怎么講,上台完全是背註解,不能有一點自己的意思,有一點自己的意思就不叫跟老師學了,這一點諸位千萬要記住,到什麼時候才能夠離開注子,自己的意思呢?開悟了,不開悟,就守住老師的範圍,不敢超越範圍一步,這是做學生的態度,那么也許你要說了,那我念這個註解誰來聽呢?這個念註解就有念的藝術了,把文字變成口語,所以每一句你念起來有抑揚頓挫,有輕重緩急,那就不一樣了。你能把這個念出來,你就把經的意思就體會到了,所以這個念講演稿,現在全世界無論走到那個地方,你看名人講演,那個不用講演稿的,你今天講經把古人註解擺在這兒照念,也念講演稿,看誰念得好,你念的叫底下聽的人,一聽結果就意思體會到了,這就高明了,講經的時候不用註解的本子,如果每一個人都發圓瑛法師的講義,那你還講什麼?那就不用講了,發的是經文沒有註解,你在講台上念的註解就行了,就用這個辦法。這辦法不是我發明的,是天台家的規矩,天台家智者大師以後,他的子孫,徒子徒孫,講法華經統統是背註解,不能有自己意思。

幾年前海仁法師在香港,他教楞嚴經就是教學生背註解,講經完全講註解,完全是背註解,完全用的是天台家的老規矩,他的學生不多,只有五、六個人,個個把這個著作都背得很熟,這是他的家風,海仁已經往生了,他往生時九十多歲,我過去跟他見過一次面,在香港大家稱他為首楞嚴王,他是一生專門弘揚楞嚴的。

學圓覺經,我勸諸位就用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連經文帶講義,統統要背過,不要怕人恥笑,唉!這個方法太笨了,完全說的是別人的,不錯,是說別人的,自己沒有開悟,沒有開悟,那不說別人的怎么辦呢?自己沒有,悟了之後才是自己的,那自己展開經文,橫說豎說,深說淺說,長說短說,得大自在,沒悟之前就得要守定老師的規矩,到幾時開悟了,那就無不包容了,所以說一經通一切經通,雖然一切經通,還是守住一部經,大慈大悲為眾生做模範,為眾生做典型。所以我們現在提倡就一個道場,一個法師,希望他能夠弘揚一部經,弘揚一部法門,把大乘佛教再重新地振興起來。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十方”是講的十方世界,“智者”是講的諸菩薩,唯有諸菩薩才有智慧,聲聞、緣覺,雖然斷見思煩惱,他有福德,他還沒有智慧,由此可知斷煩惱障,破人我執是福德,破所知障,斷了法執是智慧,所以“智者”是對菩薩講的,一切菩薩“皆入此宗”,這個“此宗”在三祖來說就是禪宗,達摩所傳來的禪宗,禪宗所講的‘真如、法界、一心’,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著眼,才不至於發生誤會,因為從這地方著眼你才曉得,原來禪宗的宗旨,通一切宗教,這才叫真宗。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如來真境界,心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其實無所入。’佛在圓覺經裡面,也有一段話說:‘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人故。’覺人就是智者,當知此宗,一切眾生本來具足,還有什麼入與不入呢?我們迷失了自宗,說一個不入;悟了,再說一個入,其實入與住,不入都是戲論。永明延壽大師說得很好,他說:‘心,真如門。’跟起信論言所講的是一個意思,‘初,入力在’,換一句話說,談不上出入,出入就是迷悟,迷了就比喻出,悟了就比喻入,真正覺悟的時候就迷悟兩頭坐斷,那有出入呢?那么迷悟兩頭坐斷,就在一心,所以這一心非常重要,一心就是真如,就是法界,就是維摩的不二法門,華嚴的一真法界,我們念念想入,念念著急著入,可是偏偏不肯用一心,偏偏不肯修一心,也許你要問,我很想修一心,不曉得怎么修法,實在說,你要在這個講堂上提出這句話來,那么我們講堂上天天所講的,都是冤枉講,為什麼呢?你沒聽進去,天天都在勸你,天天都教給你方法,你沒懂,一個字也沒聽進去,所以在境界裡頭,一天到晚還是妄念紛飛,那有什麼辦法。

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你要記住幫不上忙,這個事情要靠自家成就,那么我告訴諸位,一再勸大家先修怨親平等,從這地方下手,怨親不平等,你就永遠找不到門路可入,換一句話說,你這個心不能一,所以道從那裡入門?從冤親平等入門,這個就是最不平等的地方,差別最大的地方,從這個地方去修平等觀,這個是我在修學三十多年當中所體驗到的,真正修到心地清淨,智慧增長,無量劫以來的習氣煩惱,要在這順逆兩種不同的境界裡面去磨練,把這個心磨平,磨到心境一如,逆順不二,你才有門可入,而後展開大乘經典,一乘了義,那就是如數家珍,與自己的境界完全相應,下面兩句是講修學的原則。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宗”就是宗旨,就是前面所講的,真如法界、不二一心,這些都是宗旨,宗旨裡頭沒有時間的長短,“促”是講短促,“延”是講時間的延長,沒有長短,所以說“一念萬年”,“一念”是時間最短的,“萬年”是長的;一年跟萬年是一不是二,這個境界是事事無礙的境界,在什麼時候見到這個境界呢?在一心不亂的時候,他在理一心就見到了,證實了時間是虛妄不實在的,這叫超越了時間,超越時間你超越空間了,超越空間是遠近不二,遠近是講空間,遠處是講時間,超越了時空,這個時候真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么由此可知,修證需要多長的時間呢?跟諸位說,那有一定?沒有一定,,會的人一念就成,不會的人萬念還不會了,什麼叫會與不會,會的人他曉得修清淨心,會的人他曉得從怨親平等上下手,這就會的,不會的人他不知道修清淨心,更不知道在怨親平等上用功夫,那就不會了。華嚴裡面講,不會的從凡夫地修成佛要無量劫,會的人一生成就,像善財童子一生成就,那么也許諸位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善財童子,他先修根本智,後來啟發後得智,二智圓滿成佛了。

我今天要諸位從怨親平等上下手,好像是跟善財童子不一樣,我告訴諸位,我教你從冤親平等上下手,就跟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沒有兩樣,根本智是從一心裏面現出來的,心不一那來的根本智,為什麼不一,在境界裡頭有不平的心,所以你心不一,今天我教你修平等心,換一句話,我是教你修一心,教你修一心就是教你修根本智,有什麼兩樣。根本智的修學,心要清淨,心要平等,辦事要認真,待人要周到,為什麼呢?心境一如,理事不二,心裏面那個境界完全流露在你生活當中,生活是外表,就是你的心反應,這個心變現的相狀,就在你日常生活之中,你表現在外面的,外相就是你內心之相,你的心像什麼樣子,看看你的言語動作,待人接物,你的心就是那個樣子,真誠、虛偽,怎么能掩飾?完全表現在外面,只有自欺不能欺人。所以由此可知,這個大乘經論不可不讀,不能不研究,不能不討論,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懂方法,不曉得最初下手處,你就要浪費許許多多寶貴的光陰,如果你懂理論,明方法,曉得從那裡入門,你就很快成就,真正是當生成就的佛法,實在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底下兩句說: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這兩句也是事事無礙,“無在不在”就是無在無不在,指什麼呢?指一切法,上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下指自身以及我們修學或者是生活的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無有一法不是無在無不在,這兩句話的境界相當高,實在說不容易懂,可是我們過去讀過楞嚴經,楞嚴經裡面給我們發明宇宙人生的實相,它說:‘一切法,當處出生,當虛滅盡。’是不是無在無不在呢?又跟我們說一切法,是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而顯現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一法性’這都是說明無在而無不在,這是講事實的真相,正因為這個事實現象,是無在無不在,所以我們不可以執著,不能執著他有,也不能執著他無,說一切法在、不在都是錯的,說有無也是錯的,一切法的真實相,是非有非無,,這樣的十方境界這了了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影現自在。昨天我們在華嚴裡面,把這個事情講得相當詳細,我把這個經文裡每一句,每一個字都從我們自家心行上來發揮,心是理體,行是行為是作用,字字句句都從我們自己本身,本身就是心,生活就是行為,本身生活行為上來發揮來說明,這樣要再不開悟,那就沒有辦法了,三祖這個境界與諸佛菩薩,與後來的六祖,是同樣一個境界,我們細讀壇經就能夠幫助我們體悟祖師的大意,這個“十方目前”也是有二重意思,這個文字是雙關文字,第一個十方諸佛,有情無情眾生,在我們現前,影現自在,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本身在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處處也是影現自在,兩重意思真正不可思議,唯有一心能證,能夠親證到這個境界。

我們讀彌陀經,經上分明給我們說,極樂世界的人,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他有人道、有天道、有菩薩、凡聖同居土,都是講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諸上善人他們就已經有能力,在一餐飯的時間,經上講的是吃早飯的時候,早飯之前,個人就是用這個衣革盛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我們要問這個,十萬億佛是一家一家去的還是同時去的,如果是一家一家去,一家那怕他時間再少,耽誤一分鐘,也要十萬億分鐘啊!這一個早飯時間怎么來得及,諸位要曉得,這就此地講的,十萬億諸佛如來的道場同時現身,一時都到了,換一句話說,我們一般講分身,你能夠分十萬億身,同時去拜十萬億佛,所以時間足夠了,不是一個一個去了,去這家再到那家,不是的,同時,而且再告訴諸位,十萬億還不是代表一個固定數目,代表的無量無邊,不只十萬億,像華嚴經表法,用十來表法,十個十叫一百,所以億也是把十擴充到極處了叫他作億,還是表法的意思,我們不能呆呆板板看經上只說十萬億,沒有說更多,那你就錯了,無量無邊,這種能力是我們本來具足的,本來不具足,你要想修,那怎么能修得成,本來具足這種能力,可惜的是我們自己有了障礙,使自家的本能不能夠現前,原因在此地。所以佛教給我們除去障礙,本能恢復,就是這個樣子的。沒有一絲毫奇怪的地方,“法爾如是”意思是本來如是。向下經文裡面講:

“極小同大。亡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這個四句我們可以合起來講,因為它的意思有相連之處,前面講無在無不在,就是“極小同大,極大同小”的意思,所以佛在楞嚴經裡面講:‘於一毛端,現寶王剎,作微塵粒,轉大法錀。’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極小同大,極大同小”這個道理,楞嚴經這兩句話誰不懷疑,為什麼我們懷疑呢?因為跟我們的常識完全相違背,凡夫知見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常識,相違背,佛知佛見與凡夫知見,完全不相同,佛的知見是從一心裏面現的,凡夫知見是從亂心裏面現的,所以他不一樣。一心所見是真境界,所以說是實相,在諸佛眼睛裡面,凡所有相皆是實相,而在凡夫境界裡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么這個是我們要曉得的,我們就以楞嚴經這兩句話來說,毛端是我們的汗毛,汗毛的尖端這是講正報裡面最小的,寶王剎,寶王是講如來,剎是講佛的剎土,佛的剎土多大呢?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在那裡呢?就是在這個毛端上,三千大千世界沒有縮小,這個毛端沒有放大,這就所謂是芥子納須彌,小能夠容大,極小同大。

下面這一句是講你怎么要能證得“極小同大”,這個事實的真相,你必須要“亡絕境界”,你就證得了,亡絕境界上清淨心現前了,我們現在最糟糕的就是境界亡不掉,忘不掉自己,忘不掉別人,心裡頭有自有他、有真有妄、有邪有正、有是有非、有利有害,完全是生活在相對的境界裡,二的境界裡頭,這個二是永遠忘不掉,這個事情麻煩,所以這個極小同大,事實真相你永遠見不到,那就是你沒有辦法亡絕境界,亡絕境界是什麼樣子呢?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是亡絕境界了,但是如果你心裏面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那又不行,那你這個境界還沒有忘掉,你還有個本來無一物,還沒有忘掉。這個實相依然不能現前。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邊”是邊際,“表”是顯明,所以這“表”是維摩經裡面還有一個公案,就是維摩長者示現生病,好多菩薩來看望他,實際上他是裝病,他不是真的有病,用這個方法故意叫人來家看他,來看他,他就給人說法,來度這些菩薩們,他住的房間不大,丈室,一方丈,丈室,房子不大,他以他不思議的神力,將三萬二千個獅子座,那個獅子座我們不要講太大,像我坐的椅子這么大好了吧!多少張呢?三萬二千張,把這獅子座布置在他的方丈,丈室裡面,他那個房間又沒有擴大,獅子座沒有縮小,這是維摩居士當年示現這么一個境界,所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稱為大不思議經,維摩經稱之為小不思議經就是這個經典裡面所說的事事無礙的境界,這是以大入小,三萬二千個獅子座大了,丈室小呀,大入小,以小入大,丈室小,三萬二千獅子座大,大與小不二,所以它互即互融,非彼非此,像這樣不思議解脫境界,你要是講無量劫也講不完,這種神通妙用那裡來的呢?就是在自己,真心本性當中自然流露出來的。那么我們也有真心,也有本性,我們為什麼流露不出來,我們有雖然是有,總是迷了。再說的淺一點,定慧力量不足,所以不能現前。力量不足還有點定慧,而我們現在怎樣,定慧全無,你看這迷得多深,迷得多重,再要不覺悟,怎么得了呢?諸佛菩薩大用自在,我們不說神通妙用,這神通妙用我們會起個反感,他有神通,我沒有,我們講大用自在,就教你覺悟到我們自己也有,也有而不能夠現前,幾時現前,定慧圓融的時候就現前了,什麼叫定慧圓融呢?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慧等持,定慧不二,定是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慧是一切境界裡了了分明,了了分明裡面又不起心動念,這叫定慧等持,這就是一心不亂。

那么這一切大乘經,我們讀的不少了,也無需再多求了,要說的都說出來了,今天最重要,是我們自己要立志,在佛法裡面講就是要發願,世間法講要立志,、要刻苦、要奮發,要勉勵自己,學佛第一個目的要開悟,第二個目的要證果,這樣才能夠報佛深恩,要開悟就要走開悟的路,換一句話說,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我們要以最誠敬的心來做,做事就是修行,待人接物就是修行,我們以最誠敬的心來做,誠敬的心去做,事情做得就圓滿,我擦一張桌子,桌子沒有擦乾淨,我的心不誠不敬。諸位從這地方去體會,我待人,待人替人家想東西,沒有想得周到,是我不誠不敬,這個都是大病。特別是團體當中,家庭也一樣,總得要面面顧到,你一樁事情才能做得圓滿,你是一個家庭,這個家庭上上下下有幾個人,你每一個人都替他想到,這是你修至誠,修恭敬。團體裡面人更多,有的時候怕一個人想不周到,幾個人在之前那是會議,希望大家想,那裡有不周到的,別人會提醒。所以在每一個活動之前,都有一個周密的計畫,這就是修什麼,修誠敬。印光大師給我們說:‘誠敬是入佛的門徑、門路,不具足誠敬你就找不到路。’你從那裡修,所以是覺正淨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這個才叫真正修行,這, 才真正叫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不如是修學,這兩句話是口頭禪,無濟於事,自己將來該怎么墮落還是怎么墮落。那么在這些境界裡面,修什麼,修怨親平等,修不二法門,就是修的一心不亂。那么今天我們講到此地。下面這幾句大概下一次可以圓滿了,圓滿之後,我們就接著講彌陀經疏鈔,每一個星期二次,大概有三個月可以講圓滿。

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第十卷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從這個地方開始。前面兩句,於心經上所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樣的道理,心經裡面所講的‘色’,就是此地所說的“有”,那么心經裡面所講的‘空’,就是此地所說的“無”。那么這一個色空有無都不好懂,與我們一般就是概念當中的色空有無不一樣,那么我們講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了,而佛法裡面所講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是有。此地祖師所講的“無”,無也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我們一般無,無就是無有,所以這個地方講的“無”,於心經里所講的‘空’是一個意思,所以是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空有是一樁事情,不是二樁事情,是事實的真相。什麼事實?我們六根所感觸一切境界它的真實相,是空有同時的,空有不二這個是事實真相,但是這裡真相我們沒有法子去體會它,原因是在那裡呢?原因是我們迷在這個境界裡,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從這個真相裡面起了一種幻相,我們把這個幻相當做真相,這才產生所謂迷惑顛倒,產生無量無邊的過錯,所謂是造業、受報、輪迴,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那么這些現象給諸位說,還是空有同時的,所以佛在金剛經裡面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就是此地的“有”,虛妄呢?就是這裡講的“無”,有即是無,相即是虛妄,無即是有。那么講無就是從能現相的體上說的,我們所謂的是真如本性,大藏經裡面常常講的,真心理體,他確實是空而無有,但是這種空呢?它不是什麼都沒有,這種空是真實不是虛妄的。所以我們稱做真空,它是永恆的存在,不但永恆的存在,它是永恆的不變,佛家給它取個名字叫真如,真就是真實不虛,如就是永遠是這樣子,從無改變,它雖然沒有相,它能夠現相,能夠現無量無邊的相,從能現相說,不能說它無,它確實有,雖現的那個相不是真實的,性是真實的,空是真實的,性是空寂,那是真實,所以叫真空,現的相,相叫假有,譬如我們現在自己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真如現的相,我們想想這個相是真有還是假有,如果是真有,這個相就永遠不變,這是真有。可是我們現在這個相你仔細去想一想,這個相是剎那在變,那就不是真實的。真的是不變的,剎那在變,我們人一年比一年老了,那是你看錯了,一天比一天老了,還看錯了,是剎那剎那在變老了,那么可見這個相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再仔細的觀察這個色相,是因緣集聚而現的,緣聚這有相,緣散相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相是緣生則發,那有真實可言,那我們要問既然是緣生則發,緣又從那裡來的呢?這些都是佛法裡面的大問題,在諸佛菩薩是從願力而來的,在凡夫是由業力來主宰的,所以業力可畏,既然天天在造業,業力就主宰了這個因緣,做因緣的主宰。

一切相雖然是虛妄的,你還沒有能夠通達虛妄,試問這虛妄相裡頭你有沒有感受,譬如說作夢,夢大家曉得是虛妄的,是假的,在夢裡面夢到一隻老虎要吃你,你害怕不害怕呢?你怕不怕死呢?你還是會怕,嚇得一身冷汗,醒了之後幸虧作了夢,不是真的,所以你有感受,這個你有感受。這就是你沒有了解事實真相,如果了解事實真相了,那個老虎來吃你了,老虎是自己心變的,這個身也是自己心變的,都是虛妄不實在的,吃飯了就送給它吃好了,決定沒有一念分別執著,這是覺悟的人,覺悟的菩薩才肯捨身去餵老虎,看了老虎好多天沒東西吃了,餓了好可憐,他能夠捨身餵虎,就跟夢中境界完全一樣,我們一般人看到了那個人傻了,太傻了,其實他才不傻,我們是傻了,這個就是事實的真與妄。

那么就從心法而說,也是空有不二。心法就是我們的妄念、妄想,這個妄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妄想是無量無邊,一個妄想在阿賴耶識裡頭就構成一個種子,這個種子遇到緣就起現行,換一句話說它就現相。由此可知業報是無邊的,除非你不打妄想,但是不打妄想,你想不打妄想,事實上還是在打妄想,到什麼時候才不打妄想呢?跟諸位說,成佛就不打妄想,等覺菩薩還打妄想,他要沒有妄想,怎么還有一品生相無明呢,等覺菩薩妄想最少了,妄想最少了,十法界裡面地獄眾生妄想最多,佛是完全沒有妄想就成佛了。那么由此可知所謂修行,修的是什麼呢?就是儘量減少我們的妄想,減少是要有層次,你譬如我們已經曉得了,無始劫以來,我們的妄想從無中斷,我們在妄想裡面先除掉惡的妄想,打妄想,想善的,不想惡的,那么在果報裡面你就有善報,就免除了惡報,然後再進一步的時候把染污妄想去掉,有一種清淨純淨的這個妄想,逐步逐步將粗重的妄想淘汰掉,整個佛法的修學,所以五十一位菩薩的這個階級就是有這個層次而說的,但是空有不二的,這個實相就是真實相,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概念,做為我們清除妄想的依據,有這個理論作依據,我們才真正肯發心,這樣的修學修學,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原理原則,底下二句說: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這二句話是祖師苦口婆心叮嚀教誡,希望我們守住這原則,依照這個原理原則來修行,祖師這樣教給我們,他也有所本,從釋迦牟尼佛,代代教誡都不離開這個原則,所以如果不遵守就不能成就,為什麼呢?“如是”這個原則,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如果不如是,不如是你可以不必遵守,確實如是,所以守這原則叫順性,順於法性你才能夠證得法性,你不能順性,你怎么能夠正信,禪家所謂是見性,不能順性就不能見性,你要想見性,就得要順性,性是什麼?性是空有不二,這個理論有很深的深度,境界很高,我們在金剛經裡面、在心經裡面、在楞嚴裡面、在圓覺經裡面,都有詳盡的發揮,我們這些經典是我們中國人所愛好的,我們常常讀誦的,雖然讀誦,但是沒有遵守,所以記住祖師這兩句話,要遵守,遵守就是把這個原理原則,套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叫遵守。怎么個守法?就是樣樣你看得破,放得下就是遵守,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不必在一切境界裡面過分的去認真去執著,曉得一切法的真實相,以下說得更清楚。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兩句是華嚴經裡面事事無礙的境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心法互融、互現,那么將來在華嚴經裡面有很詳細的來討論。“一”是說什麼呢?說心,“一切”是講的法界,我們再用個比喻來說,我們拿作夢來比喻,“一”是能作夢的心,我們說夢是心變的,“一切”就是夢中的境界,你看看你天天所作的夢都不一樣,那就是一切,但是多啊!但是能作夢的那個心沒有改變,那就是一,從這個比喻上,我們引申來觀察,我們的真如本性是一,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是一切,不僅僅是我們這個地球,不僅僅是我們現在、過去世、未來世、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裡頭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拿在今天來講是動物、植物、礦物,上至諸佛菩薩,下至惡道眾生,統統是一個真心變現的,就好像作夢一樣,是一個心變現的,你要真正透澈這個真相,你才曉得人與人是什麼關係,是一體,這個人得罪了我,我恨他恨透了,恨誰?自己恨自己,那個人我非常喜歡他,自己喜歡自己,都在那兒鬧笑話,除了你自己之外,找不到第二個東西,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所以成佛之後,那個慈悲心叫什麼?無緣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是什麼?沒有條件,我今天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是什麼,是我太太、是我的兒女,那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有緣,有條件的,成了佛是無條件的,為什麼無條件呢,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自己對自己還有什麼條件,所以大悲心是同體,我這個手蚊子來叮了一下了,左手,被蚊子叮的右手上去把它趕一趕,這個右手幫助左手,這我們它為什麼要幫助它,左手是不是要我很感激你,你幫忙我趕蚊子,要不要呢?不要。為什麼?因為同體,所以眾生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跟自己同體。所以這個大慈大悲是自自然然的,沒有一絲毫勉強,這是一個覺悟的人他曉得,迷惑的人他不知道,迷惑的人他對除自己之外,一切境界他要劃界線,他有分別、有執著、有自有他,不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一個真相。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你要能夠把自己境界提升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給諸位說這個境,是圓滿如來的境界,是諸佛果地上境界,什麼時候你能夠證得?不能證得圓滿,證得一點點,達到這個邊緣,我們就淨土法門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所以諸位你們去念佛,你們想求一心,你不得這個境界,就不得一心,那么這個境界從什麼地方去修呢?從人情事物上去修,待人接物當中去修,佛法里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要從慈悲方便裡面去修,對待一切人,對待一切事,用唯一的真誠,真誠就是真心,不用妄想,為什麼要用唯一真誠呢?曉得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自己這個身,不是說這個身體就是我身,你們曉得成佛要證得法身,什麼叫法身?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森羅萬象都是自己的身,就是法身,就好像作夢一樣,忽然覺得覺悟了自己作夢了,整個夢境都是自己心變現的,整個夢境就是自己的法身,法身是這個意思,,法身在。你自己迷惑顛倒,你自己不肯認,不肯認定自己這個身外之身,不是自己,你怎么能證得法身。我們常常講佛法,法是什麼意思,諸位要懂得,要曉得這一點皮毛。法是一切萬物,一切事理一切程式,一個總代名詞,這叫法,法身忘掉了,這些東西全部都是自己就叫法身,什麼時候你才能夠肯定,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動、植、礦統統是自己,你要證得這個,你才曉得,才曉得什麼?不生不滅,這個身滅了,法身不滅,法身怎么會滅?法身不滅這個應化身,這個報身也不滅。所以是了生死,生死真正了,沒有生死,所以說“但能如是,何慮不畢。”“慮”是什麼?慮是妄念,你要能如是,妄念沒有了,慈悲心真正生來了,所以諸位要曉得,什麼時候才有慈悲心,沒有見性沒有慈悲心,有沒有見性你完全是感情用事,是妄想作主,感情用事。覺悟了是真性作主,智慧用事,這個裡面才有慈悲,所以諸位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

世尊在大乘特別是了義經典裡面,時時刻刻教誡我們,念佛人,像這個佛在觀經裡面跟我們講的,三福裡面就教我們讀誦大乘,為人解說,為什麼要讀誦大乘,讀誦大乘是薰習,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迷失太久了,換一句話說,絕不是我們常識概念裡面所有的,縱然我們聽佛這樣說,或者聽世間聖賢也有這種議論,像道家老子所說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要有這樣的觀念,這個世間人聽了就只是說,這是聖賢他們境界很高,心量廣大,他承不承認,他不承認,不以為這種說法是事實真相,事實他以什麼為事實呢?自私自利,損人利已,他以這個為事實,他在這個人生過程當中,以這個為目標,以這些為他所追求的目的,這個是不明了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佛法的修學是從建立信心開始。我們讀了信心銘之後,才曉得信心不容易建立,祖師跟我們講的信心是大乘信心。

像昨天晚上我跟諸位提示過,我講到這個學佛,五種根性,佛門常講的五性,菩薩種性、二乘種性、人天種性、不定種性,還有一個無性闈提。而我們大多數的這個學佛的人跟諸位講,實實在在是什麼呢?是無性闡提,無性闡提也來聽經,也來學佛,難得!怎么叫無性闡提?你看我們天天在讀大乘經典,道理不明白,天天燒香拜佛亦就是迷信,於佛教誡,是一樁都不肯照做,這就是無性闡提,除這一種之外,其餘的事情他真乾。人天種性的,你們去念了凡四訓,袁了凡是修得人天乘,修福他做,他真做,他接受功過格真做,那個有信,信什麼呢?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相信這個,他相信我多修善業可以改變我自己命運,他相信這個,他認真做,他就能改造他的命運,如果我們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呢?念佛念到今天也沒有念到個一心不亂,不但一心不亂沒有念到,功夫成片都達不到,成天所乾的自欺欺人,自己欺騙自己,這不叫無性闡提叫什麼!所以那個無性闡提不是說的什麼,一聽是佛法,他不能接受的,不一定指那些人,你要說那些人的時候,是無性闡提,我不相信,那是什麼呢?他的機緣沒到,他學佛的因緣還沒到,你們不相信,你看看蕅益大師的傳記,印光大師的傳記,在沒有學佛之前,他們是念孔子書,提到佛法他就排斥就誹謗,機緣沒成熟,你看看印光法師專集他在年輕的時候就誹謗佛法,決定不相信,到他一旦信了,他的修持比誰都用功,所以在那個時候,你怎么能說他是個一闡提,不可以,我在沒有接受佛教之前,對佛教是決定不相信,我還信基督教,我還信回教,信伊斯蘭教,我就是不信佛教,因為我看到佛教的外表,完全是迷信,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怎么能教人相信呢?所以這些法師想度我度不了,他說不過我,幾個問題就把他問倒了,他沒辦法,那個度我入佛門的,目的不是在談佛法,我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我跟他學哲學,講到印度哲學,講到佛經哲學,他告訴我佛經裡面的哲學是世界上哲學最高峰,由這一句話的時候我才到寺廟去找佛經來看,研究佛經哲學,從這入門,那么在這以前那我不是一闡提嗎?所以一闡提不是這個講法,不是這個講法的時候,說是不能接受佛法的,為什麼呢?他對這個不曉得,完全沒有認識,他當然不能接受,所以這個是因緣沒有成熟。

我們佛法里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是什麼?就是緣沒有成熟,沒有成熟你怎么講他都不能接受,緣熟了之後再看他是五種根性裡頭,是他那一種根性,有這個因緣他要來了,他天天都來聽經,聽了之後耳邊風,決定不肯照做,這就是一闡提,這個就是沒有信心。佛法懂不懂懂?懂了怎么不信?不肯照做,所以這個無性。

我從這個地方才體會到,所以外國人他是一闡提嗎?不見得,你真正把佛法道理講給他聽了,他聽了他歡喜的時候他就來學習,他們學習一般講都比我們中國人認真,他除非是不學,要學的話他比我們認真,那么換一句話說,除非沒有人去弘揚,有人去弘揚一旦被接受了,大概西方人成就的要比我們中國人要多,至少在現前這個階段我在國外我看看的時候,我有這個信心,他們的成就會比我們高,所以西方今天是急需要弘法的法師,弘法的大德。

那么諸位要問我們這個修學究竟要從那裡做起呢?蓮池大師都從功過格做起,我們想想看,這算是最笨拙的一種修學法,蓮池大師從這下手,你看他全集裡又自知錄,就是功過格,他是每一天都依照這個來反省,來檢點自己這一天起心動念所做所為,那個是善、那個是惡,天天把它記下來。台中李老師提倡功過格,他的學生一個人發一本,發過做不做,當然他不能管的,老師也不會說是叫學生的時候把功過格天天拿來檢查一下,他沒有那么多時間,做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這信心縱然我們對於一乘了義的佛法生起信心,我們的起步還要從功過格,為什麼呢?人乘是菩薩的根基,人都做不好了,還能成菩薩成佛嗎?你們諸位想想,好像念書,國小畢業是博士的根基,如果那個博士讀國小都念不好,他將來還能想得個博士學位嗎?不可能吧!所以要從那裡學起,從做人學起,從人乘學起,人乘的根基就是五戒十善,蓮池大師提的這個自知錄人乘的基礎,太上感應篇,雲谷大師傳給了凡居士的功過格,就是從感應篇來建立的,周安士他編輯的這個集子裡的安士全書前面一半,文昌帝君陰騭文,那也是人乘的基礎,感應篇跟這個文昌帝君陰騭文,如果我們講它是人天的基礎,那個天只能到欲界天,到欲界有多高呢?只到欲界的忉利天,忉利天以上不行,他那個功夫那個功力只能夠達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必須要加上四禪八定,四無量心,看他功夫淺深,那是夜摩天以上的境界,沒有定功,沒有四無量心,單修五戒十善只能到忉利天,如果我們連這一點功夫都沒有,那就是大經裡面常講的,‘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我們這一生把人身丟掉了,來生再想得人身不容易,諸位決定不要以為我天天在吃齋,我天天在念佛,我天天在拜佛,做這么多好事,來生一定可以得人身,靠不住,為什麼靠不住呢?剛才講的,我們自己想一想,是不是一闡提根性,一闡提根性,學佛也得不到。我們在古德傳記裡面看得很多,出家人大法師,墮落在畜生道裡面很多,當年寒山拾得在天台山國清寺,國清寺裡頭有放生園裡面,有一些人家拿來放生的,他常常就逗著這些畜生來餵他,他叫名字,叫什麼名字,都是國清寺圓寂的那些法師,他叫了一個名字鵝還叫了一聲,應了一聲,到他面前來了,原來那個放生園裡頭絕大多數都是國清寺裡面的過去的那些僧人,墮落在畜生道。前年高雄草衙那個地方我正在那邊講經,那個寺院裡頭的住持死了之後,投胎投了一個狗,廟裡頭養了一條狗,是那個寺院過去的住持,你們就曉得,那個住持還是不錯,那個狗天天跟大家上殿,吃素,早晚殿的時候它都參加,到打三歸的時候他就走了,住持到打三歸的時候他就走了嘛!可見得得人身不容易,不是天天修行,天天早晚課都不缺,他連變成狗,他早晚課還不缺,它還要來參加,這個不能保人身的,保人身不在這種形式,是要在認真的修行。

所以這個修行,修行修正你的心裡行為,你的起心動念,你的一切行為,要依照經論戒律來修正,這個才叫修行,不只憑懂一點道理,在心裡上行為上毫無改變,那不叫修行,你就把三藏十二部說得天花亂墜,該怎么墮落還是怎么墮落,特別容易墮落的是出家人,古德說的一點沒錯,‘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要飯的人家給他一碗飯,那是憐憫心,他接受了不要還債的,沒有一個人布施這個叫化子,你將來要還我,沒有這個心,不會有這個念頭,所以他不要還的。出家人人家來供養的什麼,他心裡頭都有願,我是來培福的,你是福田,既然福田我來種福,當然將來我要有收成的,不會說那個農夫就種了什麼?種那些他不要收成,他不會的,他在種的時候他常常來照顧,到時候他要收來成的,你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你要不認真的修行怎么行呢?

三祖信心銘是很高的境界,剛才講的大乘境界,我們應當發大乘信心,中國佛法是大乘佛法,中國的學佛的同修,無論是在家出家都受大乘菩薩戒,可是做從那裡做呢?是從最基礎的地方做起,換一句話說大乘、小乘、人天乘,同時來做,同時來做的時候特別要注重在人天乘的學習,今天出家人之所以不能成就,他怎么樣去修行都不會成就,他免不了要造業,原因在那裡呢?五年學戒,他沒有,好像念書一樣,他國小沒有念,蓋房子一樣,他沒有地基,五年學戒學什麼呢?學沙彌律儀,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是不是條條都做到了?古人的修學是出家五年要把沙彌律儀條條做到,然後才有資格去聽經,念佛堂念佛,禪堂就參禪才有資格,我們今天疏忽了,今天的制度是民主制度,所以佛門裡頭也民主了,民主就不能像過去那種教學的手段,從前這個出家,跟到老師沒有自由可言,什麼都要聽老師的,老師專猘,你想看一部經都要得老師的同意,老師不同意不能看,你想聽一個人講經,老師不同意不能去聽,這是過去的教學法,老師對於學生負絕對的責任來成就你,所以你必須完全聽他的,就等於好像那個塑像一樣,你是一塊很好的材料,他是一個雕塑師,都完全聽他的,他塑成這個相好莊嚴,塑成一尊佛像,如果你這樣不能動,那樣也不能動,他就無從下手了,所以必須什麼都聽他的,他才能成就你。今天雖然有這個老師,你就沒有這個環境,因為思想一切都開放了,老師不能教學生,沒法子教,那么換一句話說,成就不能成就都在乎你自己。在從前老師對學生負責任,今天老師想負責任也負不了,在以前這個學生要是不能出來是有了過錯,老師是有罪的,今天老師沒有罪了,為什麼呢?今天老師沒有辦法教了,不能救了。所以今天在這世間只有講學而沒有教學,講學的時候是提示給你,完全靠你自己去領悟,你自己去修學。今天的增上緣很薄弱,比起古人的時候,古人有百分之百的增上緣幫助你,今天只有百分之一,所以比古時候這個增上緣差得太多太多,因為今天是這個思想自由開放,這個諸佛菩薩的增上緣給我們說是大大的打折扣,所以對我們修學來講無比的損失,從前是教誡,今天只能勸告,勸告不聽,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諸位必須要了解這一點,曉得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應該怎樣去發心修學。

那么說到戒律這是我們修行的根本,過去我們曾經在寶濟堂,泰安法師那個地方,講過在家菩薩戒律,就是瓔珞菩薩戒,六重廿八輕,很難得。那么這一次我們也想將梵網經菩薩戒本,我們提出來在一起做一個研究討論,那么時間想在下一個星期,下一個星期同樣一個時間,以後每一個星期天上午我們在此地研究梵網經的菩薩戒本,十重四十八輕,那么這個戒本流通得非常廣泛,註解的本子也很多,諸位如果是發心來研究的,最好先請一個有註解的本子,自己來看,講堂裡面來討論,當然不能那么詳細,講堂討論的重點,就是將這個戒律的精神,這種戒條,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該怎樣去做,以這個為重點,以這個為一重點。譬如不殺生這條戒我們怎么來修持,不偷盜我們如何來遵守,這一條範圍很廣大。

你譬如昨天就有同修來問我,他是做生意,這學佛與做生意裡頭有很大的衝突,你譬如做生意的時候必須要打妄語,打妄語犯戒,不但打妄語還有偷盜,你不偷盜不能賺錢,這個偷盜里包括的範圍很大很大,這個我們都在戒律里來討論,一個菩薩如何來應付這個社會,怎么樣在這個社會裡頭去行菩薩道,所以你必須懂得開緣,要懂得開緣,那個開緣的時候,開戒不是犯戒有這,妄語,妄語是在開緣的時候可以欺騙對方,但是欺騙對方是善意不是惡意,目的是善意不是惡意,今天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罪惡欺詐的社會,老實人活不下去,是菩薩的心決定是老實,決定是善,一定要有智慧有善巧方便,能夠在這個社會裡頭自利利他,替他修善,替他積德,你譬如說這人很吝嗇,貪圖而無厭,你勸他做一點好事,他決定不肯做,勸他種福他不肯種的,可是這個人福享盡了,來生就墮落,多可憐。菩薩就可用欺騙的手段把他的錢騙來,騙來乾什麼?替他做好事回向給他,使他這個福報享盡了來生還有福,這不叫犯戒,這個有大功德。條條戒都有開緣,不曉得那就死在戒條之下,處處都犯戒了,要曉得戒條就可以活用,處處幫助自己利益眾生,成就無量功德,所以像這種戒我在此地跟諸位做詳細的研究討論。那么受持功過格是要諸位自己發心努力去做,未後這個四句是本文的總結論。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這個兩句希望諸位特別牢牢的記住,可以說祖師這一篇文章的心髓,就是這兩句話,什麼叫信心,不二與信心,信心就是不二,那么這個兩句就是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不二就是一心,所以一心才是信心,二心就沒有信心,這個是大乘法裡面信心的標準,大乘起信論裡頭也是講的這個信心,所以大乘法講信心都是講一心,給你講清淨心,給你講不二法門,華嚴裡面講一真法界,都是三祖所說的信心,那么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大家都曉得佛法修證的層次,是信、解、行、證,你看清涼判華嚴這個四科,由此可知我們先學什麼,先修信心,我先解不行嗎?不可能,沒有信心你所求的那個解,就是清涼大師所講的增長邪見,為什麼呢?因為你不能得如來真實義,你看開經偈里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沒有解得如來真實義,而你所得到的是胡思亂想,不是真實義,為什麼不得真實義?因為你沒信心,那就是你心不清淨,雖然聽法,你不是個法器,為什麼說不是法器的?沒有具足信心,具足信心是法器,是法器它一聞法它就接受了,這個器是個比喻,好像是個茶碗,他是一個法器,我們拿這個空的碗,我們去接受人家去布施,發水給我們,我們有這個器具到那裡他就給我們盛,不是法器就是這個是有損壞有漏洞,他這裡盛給我們那統統漏光了,結果什麼也沒得到,信心就是一個完美的法器,你能夠接受,這個接受就是‘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才能解得真實義,成就自己的法器,所以信心是法器才能得到正解,解了以後才有正行,行以後才能證得,所以信、解、行、證這四個層次不能夠顛倒的,是按部就班來修學的。念佛法門講方便,方便是什麼?他是信解行證同時來完成,他並不是說不要了,並不是說信與解不要,你看三資糧裡面信願行,可見得那個信還是第一個,願裡面就有解,它解行是同時的,其他法門是先解後行,淨土法門是解行同時,但是依舊是要建立在信心的法器這個基礎上,離開信心什麼都不能談的,所以要諸位這個地方給我們說得非常清楚,什麼叫信心?信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心,祖師說到這個地方,可以說把一片婆心完全呈獻給我們。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祖師的言語有盡,慈悲無盡,文字有盡,義理無盡,所以講到這個信心,它的境界不是言語能夠說得出來的,言語這一道斷絕了,沒有辦法說得出來,完全要自己去體會,那么這是禪家所謂‘傳佛心印,以心印心,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這個兩句把這個義趣統統顯示出來了,所以我們不能把祖師的話當言語來聽,不能把祖師的文章當文字來看,言語文字是工具,它裡面所說的義理才是實體,我們要的,我們要悟,要證得的是裡面的真實的東西,我們不要這個工具,言語文字都是工具,所以不要執著在言語文字上,要真正體會到裡面所講的道理,這個道理是真理,既然是真理就超越空間,超越時間,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非過去非未來也非現在,這個就是說的這些理是真理,裡面無論講的理論、講的道理、講的方法、講的境界都是超越三世十方,究竟真實不虛,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行,決定可以證得無上菩提,與諸佛與祖師,可謂是把手同行。信心銘在一般講的機會不多,我們這次有這么一個機會來講這部東西,希望我們從三祖的教訓當中,能夠體會到他的苦口婆心,真正發起願心來建立自己的信心,依照這個信心來修學,對我們有很大很大的利益,就像建房子一樣,這是打地基,地基越深厚越牢固,就保證你自己將來的成就無量無邊。好!今天我們這個經就到此地圓滿。那么下一周我們就開始研討梵網經菩薩戒本,希望同修們把這個訊息傳出去,那么喜歡共同研究,我們都歡迎到此地來參加。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