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四書》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精華


時間:2017/6/12 作者:王習訓

尊敬的各位僑領、諸位嘉賓、諸位大德:大家好!

時間過得很快,記得去年六月我們也在倫敦這個地方舉行祭祀大典,轉眼之間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在座的增加了很多新面孔,很高興有這么多人共襄盛舉,一起來祭祀世界各族萬姓祖先!

我們希望每年都能夠在這裡舉辦祭祖大典,緬懷祖先恩德、提倡孝道!

近幾年來我們在世界各地提倡祭祖,除了英國和香港之外,還有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

祭祖大典從巨觀方面來說,能夠促進全人類的團結,增進全人類的福祉,這個因緣殊勝無比。

世界各族的祖先都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給後代子孫,令我們非常感恩!

在今天交通進步、通訊發達的時代,地球變成一個村、變成了一家,使得我們能夠分享各族祖先的智慧與經驗的遺產加以運用,更好的共同經營這個地球村、地球家!

借著今天倫敦祭祖大典的機會,我想跟大家分享“中華傳統文化代表作之《四書》的簡介”,希望有助於東、西文化的交流、互鑒,促進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代表,而《四書》則是儒家的代表。

《四書》在從前是中國人必讀之書,《四書》開篇的幾句話都是最關鍵的話,是全書的宗旨。所以底下我就以《四書》的開篇第一章來進行介紹。

《大學》開篇簡介

《大學》一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裡講的“明德”,就是《三字經》上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佛法裡面所講的“自性”。

“親民”的意思就是博愛大眾,在佛法講的是“慈悲”。

“明明德”和“親民”都做到圓滿就是“止於至善”。“明德”是大人之學,(大道)之體、本體;“親民”是相、現象;“止於至善”是作用。“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三句話把大人之學“體、相、用”都說明白了,跟大乘佛法都能相通。

現在人們的情況怎么樣?現在我們的“明德”不明,所以老祖宗聰明,在“明德”上頭加上一個“明”字,這個“明”字是動詞,希望把我們的“明德”恢復光明,這是教育的目的。

要恢復“明德”,以佛法來講這是屬於“自利”,也就是要成就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恢復“明德”的方法就是要斷煩惱,如果煩惱不斷,“明德”就沒有辦法恢復。

“自利”之後一定要“利他”。

“親民”是利他,幫助眾生恢復自性的“明德”然後才能“止於至善”,達到善的極處,究竟圓滿。

誰做到“止於至善”?孔子做到了,老子做到了,都是“止於至善”的好榜樣。

以上是《大學》的總綱領。

綱領說出來之後就要教方法,如何才能夠做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第一個要“知止”,也就是說在這一生當中你要有一個目標。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相同,但是這裡頭有個原則: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一定要專精,這就是“知止”。

“知止而後有定。”目標確定之後心就有固定的方向,不會朝三暮四。

“定而後能靜。”方向確定之後你才能靜得下來。

“靜而後能安。”靜下來之後你的心就安定。

“安而後能慮。”心安定之後智慧就生起來了。

“慮而後能得。”智慧開了之後你就得到成就。這個“得”是得什麼?得“明明德”,得“親民”,得“止於至善”。這些境界你都能夠得到,綱領和方法都知道了。

修行從哪裡下手?從“格物”下手。

“物”是什麼?是物慾、是欲望。世間人常講的“欲海難填”,你只要有欲望你就不能“止”。

“格”是格鬥,要跟欲望格鬥,要把欲望克制住。

“欲望”是什麼?“貪嗔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凡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物格而後知至。”革除欲望之後本有的智慧才能開顯出來。“格物”是破“煩惱障”;“致知”是破“所知障”。這兩種障礙去掉之後你的“意才誠、心才正”。“誠意”就是直心、就是至誠心,“正心”就是深心、大悲心,然後就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親民”和“止於至善”的功夫,效果就出來了。

《中庸》開篇簡介

《中庸》“開宗明義”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什麼叫“天命”?本有的真心是天命。“天”是自然的、固有的。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真心本性”是遍法界的充滿整個宇宙,不生不滅,無有動搖,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三際”是講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是講的空間。在無盡的時空裡面心性沒有一處不遍滿,這就是《中庸》裡面講的“性”。

“率性之謂道。”“率性”是講眾生有感,“自性”就有應。“自性”的大用就是能知、能覺,見聞覺知,所以感而遂通。

有感就有應,這個感應佛法里稱之為“因果”。這個“感”是什麼?起心動念是“感”。“應”,境界現前就是“應”。因果感應相續循環這個理就叫做“道”。那么就“因果”來講,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報,這是個絲毫不爽,一點也不會差錯的。這是怎么來的?本來就是這樣,自然而然的,這叫“道”。如是“因”就得如是“果”。

“修道之謂教。”明了“因果法則你就依循著因果而修,斷惡修善,種善因得善果,最後你的果才能圓滿。種圓滿的因就有圓滿的果,這種修德跟自性的性德圓融成一體,所謂“性修不二”,這叫聖人之教(聖人的教誨)。

《中庸》講的理極為深廣,教導我們依照“自性”的“道”而“行中和”。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行中和之道”,天地萬物就會處在自然和諧的狀態。

《中庸》所講的道理是《四書》所依據的基本原理,不僅是《四書》乃至整個聖賢教育都是以這種“吾人本善之本性”為體的。從這裡可以看到,儒家的學問跟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都不外乎是讓我們恢復、回歸自己本有的明德、佛性而已。

如何開始修道?印光大師有一段話說:“其下手最親切處在於格物、慎獨、克已復禮、主敬存誠”。

“格物”就是格除物慾。

“慎獨”是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不放肆、也不隨便,還是認真格除自己內心的欲望,以期達到至善,這種慎獨的功夫很重要,能夠慎獨才會有誠意、正心;

“克己復禮。”“克己”是克服自己的習氣、毛病,把自己的惡行、惡語、惡念格除乾淨;“復禮”是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

這些教誨不是古聖先賢故意弄出來、製造出來禁錮我們、規範我們的,這些教誨都是講我們心性中本有的性德;只是我們現在不能恢復性德,也就是不能“明明德”,就不得不先依靠聖賢教誨來修行。等到有一天能夠恢復明德,那你所做的無一不跟聖賢教誨相應,那時候聖賢教誨就沒用處了,全是你自己的心行。

“主敬至誠”,就是你心中要有誠敬,聖賢學問是從“誠敬”入手。

《論語》開篇簡介

《論語》裡面第一篇,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這是講學習聖賢教育的喜悅。古人讀書是享受,讀書快樂;現在人讀書多苦,是苦差事。為什麼古人讀書是樂事?因為古人讀書明理之後能變化氣質,宇宙人生、過去未來他都明白了。不但明白,而且把他所讀的書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他當然快樂。佛法亦如是,把我們所修學的經論統統變成自己實際的生活行為,這就快樂,這才有法喜。如果經典是經典,生活是生活,根本不相干,這裡面怎么能產生“法喜”?!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所學的佛法一定要把它消化,所謂的消化就是把它變成自己的理念、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生活行為。“化”是變化,要變化自己的氣質,這很重要!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習”就是要把你所學的套用到生活上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這樣就會有“法喜”。

“說”跟下面的“悅”字相同,喜悅也就是“法喜”。

“法喜”是對身心最好的滋養,能使人健康長壽,不病不老。

“法喜”是修法相應時自然而產生的一種喜悅,這個喜悅與外面境界的刺激不相關。我們一般人講“苦樂”,“樂”跟“苦”是相對的,都是受外面刺激而生的,順自己的意思,愉樂就現前;違背自己的意思,就會感到痛苦,苦惱就現前。“法喜”不必依賴外面境界的刺激,它是從內心裡頭自然流露出來的。

“法喜”當然有淺、深不同。隨著你的功夫修養加深,隨著你的境界提升,“法喜”的程度都有不同。

“法喜”並不是學佛才有,世間法裡面也有,為什麼?因為心清淨的時候,就有“法喜”。這種從內心湧出的喜悅,能夠達到很深,以佛法裡面常說“法喜充滿”。

第二句也很重要!“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yuè)乎?”“朋”是志同道合的同學或朋友,經常不斷的有同學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這就不容易退轉。

我們很難常常跟老師在一起,跟同學就可以常常在一起,跟老師不大好意思辯論,有時縱然不認同老師所說的話,也不敢爭辯,跟同學就可以辯論,那就無所謂。所以要想道業成就,同學比什麼都重要。

老師是指路,所謂“一日為師”,指出一條明路給你走。但是路很長,必須自己去走,如果是一個人走,很孤單!如果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則可以結伴同行,互相激勵。

菩提道上也不例外,一定要有同參道友,至少一個星期要有一次的聚會。借不到道場的話,在自己家裡也行,每星期聚會一次,研究討論佛法,這個星期在張三家,下個星期在李四家,在家裡研究討論;還有其他的好處,如果你的家人不信佛,平常討厭你學佛,但是看到你的朋友來了,當然不好意思得罪朋友,你們在高談闊論佛法的時候,他在一旁聽到了,可能會覺得佛法有道理,這就把家人也度了。如此,單靠自己度不了家人,就找一些同學來度家人。家裡的人度了,漸漸的鄰居也會得度,這是自利利他。

所以學佛,不能一個人,孤孤單單在那裡學,閉門造車,那很痛苦,法喜生不起來。所以《論語》把這兩句話擺在最前面,用意非常深,這是講初發心如何保持法喜保持精進不懈。

《孟子》開篇簡介

《孟子》第一篇是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見到他,頭一句話就問,“先生,你到我的國家來,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好處、利益?”

孟子回答得很好:“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主張力行“仁義”,不願意談論利益。談到最後,結論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是君主,“下”是百姓。從上到下都在追求功利,你的國家就很危險了。

諸位想想,一個家庭裡面,如果夫妻、父子、兒女都在互相競爭利益,這個家庭還成一個家嗎?就不成為一個家了。

如果一個國上下都在競爭利益,這個社會還會安寧嗎?

今天最大的麻煩在哪裡?全世界的教育,都是教人競爭,不擇手段的競爭,你說這怎么辦?大家不講“道義”,只著重功利,有利是朋友,沒有利是敵人;有利就聯手,沒有利就消滅對方。這是禍患無窮的做法。

今天不只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是舉世之人都在競爭財利,舉世危矣!如果只是一個國家遭受危難,還有別的國家在,我們還可以移民、還可以避免,今天全世界都遭受危難,你說這個事情多么可怕!

要挽回這個劫運,一定要從“人心”開始,所以孟子強調,一定要講求“仁義、道德”,那就是要把教育擺在第一位,這個教育是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聖賢教育。推行這四種普世教育,這個世界才有救。

《四書》能夠促進世界和平,由上述簡介可以知道。

《四書》包含的內容極其廣泛、深刻,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精華,其重要性非比尋常,稱之為中國人的《聖經》亦不為過。宋太祖趙匡胤的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論語》就能治理天下,何況《四書》!

《四書》不但對古代社會做出重大的貢獻,對現代社會也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能使個人身心安樂,家庭美滿,事業順利成功,社會安定和諧,國家富強康樂,世界永續和平。

今天我們發大心,希望化解衝突、促進和諧,正如宋朝大儒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達到這樣偉大的使命,就必須學習《四書》,認真落實。

祭祖大典提醒我們,要將老祖宗的文化遺產發揚光大,將東西方優秀的傳統文化振興起來。如果我們能以老祖宗的智慧和經驗來幫助現代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將順利的走向安定和平。

最後,祝福大家身心健康、吉祥如意!祝福世界安定和諧、永續大同!

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