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智慧型上師:《壇經心要直解》懺悔品2


時間:2017/6/14 作者:清蓮

懺悔品第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六祖在山中講法升座,看大家從遠處來得不容易,就對大家說,我給你們傳「自性五分法身香」和「無相懺悔」吧,大家一聽馬上都跪下了,然後六祖開始講什麼是自性五分法身香。

第一、戒香。心裏面沒有是非、惡念、嫉妒、貪心和嗔心,也沒有劫害,名戒香。這個要求很嚴格了,遠離這些執著那是很不容易啊!沒有善惡、是非的概念,無論這個人是好或是不好,都不執著、不嗔恨、不嫉妒,而且不能生出害人的心,這個叫戒香。

第二、定香。眼睛看到的所有的景象,無論善、惡、好、美、醜,能夠心不亂,就叫定香。

第三、慧香。心沒有任何的掛礙,觀照自性,在觀照自性的時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遠離一切執著,就像《金剛經》裡講的:「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且還要「敬上念下」,對一些孤寡老人和弱勢群體進行幫助,這叫慧香。

第四、解脫香。如果攀緣,故意要做這個事情,心就會執著,就解脫不了。做任何事都隨緣隨分地做,不強求,隨緣而不攀緣,這就解脫了。一攀緣就容易出現有所求、有所住,而有所求、有所住就會產生煩惱和執著。

第五、解脫知見香。雖然是心無所住,也不攀緣,但是不能夠沉寂在什麼都不管當中,還要廣學多聞,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也就是要對佛法的法要理解透,對各個法門的修持方法也要理解透。「和光接物」就是要隨緣隨分地幫助各種各樣的人。「無我無人」就是在做人、度人、弘法或者是自修的時候,做到無我、無人、無法,還能做到無所住。

「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大家儘量努力往這方面學吧,不要再向外找尋了。

六祖講的這五種香大家要是都學透了,就都成真正的菩薩了。下面六祖開始傳授無相懺悔法。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染。從前所有惡業驕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現在我和大家一起念念這個無相懺悔頌,這就等於我們在六祖面前共同發願懺悔了。

「今有弟子——(默念自己的名字),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所染。從前所有惡業驕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好!我們剛才在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面前發了願,更重要的是要理解。

我們下來再學習三皈依戒。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皈依戒。善知識!皈依覺,兩足尊。皈依正,離欲尊。皈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皈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

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皈戒。若言皈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皈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平常我們講的皈依三寶是皈依佛、法、僧,而六祖大師是把皈依佛、法、僧換成了皈依覺、正、淨,這個三皈依非常殊勝。但是我覺得更圓滿的皈依是皈依我們的本性,皈依色相不二、悲智雙運的這種圓滿的境界,也就是說皈依自性三身佛陀才是最究竟的皈依。

善知識!既皈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皈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

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慧型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這法、報、化三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元音老人曾經講過:「這個四大假合的身體是色身,也叫業報身;身體內有一個指揮這個色身的真身,叫身內身,也叫法身;身內身支配著色身或說指揮報身做種種的事情,叫化身。」六祖在這裡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法身支配色身、報身做種種的事情。大家看,我舉手這是一個形態吧,這是我的一個變化身。我拿起來這個鈴之後,是不是又是另外一個形態呀,這也就是我的另外一個變化身吧。對不對?我時時地知道、清楚這個法身支配著我的報身做種種事,而我不產生執著,這叫什麼?法、報、化三身!這就是最簡單地介紹三身的方法,這樣說大家也最好理解。

身內身、色報身和身外身就是法、報、化三身。比如金剛薩垛佛就是圓滿的報身佛,但他不是了義的佛陀,那他了義的本質是什麼呀?是佛性,也就是他的法身。這個圓滿的報身有了各種願力之後,會隨著願力做種種事情,變化出種種形象來,就是百千億化身。

其實每個人都具有三身,我們在座的哪個離開過三身啊?這個能聽說法的是不是我們的法身?法身運用報身通過我們的耳朵在聽呀!所以說佛擁有三身,我們大家也擁有三身。

我們為什麼迷於三身呢?因為不認知、不覺悟!每天都迷糊地認為這個身體是我。實際上要是了解了三身的話,就能認識到身體內的是真我,色身叫傀儡,就像皮影戲一樣,真正操縱皮影的是後面的那個人。也就是說,真正操縱化身、報身的,是我們的法身。

如果能真正認識了主人是法身,就成了覺者、智者,那就解脫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一旦了達了法身是身內身,而這個色身不是我,這就破了我執。我們的煩惱是怎麼來的?是因為誤以為這個色身是我而來的。我們真正認識到這個色身是幻的,法身才是我,就會對身體的執著越來越少,也會感到越來越輕鬆。

第二、一旦了達法身才是真我這個道理之後,對身外一切萬法的執著也會逐漸消亡。比如我們認為這一世到了八十、九十或一百歲,這個身體就要離開這個世間了,這時候對死就害怕了——我有好多的財產怎麼辦?還有很多親人在世上,我離不開啊!戀戀不捨,就執著了,結果呢?看到該有的東西就要沒了,想抓住不放,這就有了取捨的煩惱了,這就產生了法執。因為對這些執著就會產生恐怖和煩惱,就又投胎轉世輪迴了。

反過來,一旦認識到法身這個真我從來就沒有死過,也沒生過。這個色身這一世消亡或生起,只是色身的一個變化,而法身恆常沒有變。覺者有了這個智慧,就知道這一世死亡只是換換衣服或換換房子而已,而不是真的有生有死。就像家裡住的房子都幾十年了,快塌了,怎麼辦?我們會考慮要換房子的,趕緊買新房子去。那我們這一世到了八、九十歲,這個色身房子不行了,怎麼辦?就離開世間,再換一個房子唄。

智者面臨這個事情的時候,因為知道事物的本相,真我本來就沒生沒死,所以就不恐怖。他安住在這個法性、真我狀態當中,任色身生命的生滅變化,就不苦惱、不痛苦了。我們常說了生死,了生死,怎麼了啊?就是這麼了的!用慧和定去解決了這個問題。

如果不了解三身,光知道這個身體是我,就執著這個身體好呀、壞呀,還執著世上這個萬法也都是真實的。這樣就產生了苦惱、輪迴,生死就是這麼來的!所以弄懂這個三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禪宗有一句話:「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報身佛、化身佛都不是真佛,也不是說法的;真正說法的是法身,法身佛才是真佛。我們平常看到的佛是圓滿的報身佛和化身佛,都是法身佛的變現。我們看到佛像,觀想佛像,要把他們化空了,化空的目的就是要回歸到法身上,也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想要真正見到法身,必須進入到無相呢?進入無相才能見道!睜著眼睛、閉著眼睛見到菩薩來菩薩走,這個見到的是報、化身,還是沒見法身,不屬於見道。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真正入聖位,要認識法身,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圓滿報身;第三步是成就化身。有了自己的願力,才能成就化身,成就化身就成佛了,就有自己的佛國了,這也是化身的功德。

這一章主要是講四弘願、五種香、三皈依和三身。大家要記住這些要點,明白之後,有利於對佛法的究竟理解。佛法的甚深智慧,尤其是三身,我們一定要理解透。為什麼不讓著相呀?因為我們見到的相都是幻相,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是幻想出來的,更何況觀想出來的,更是幻相。

還有,我們想解脫的話,要清楚解脫靠什麼?首先我們要思維為什麼不解脫。不解脫是因為我們被事相纏縛著,被萬法所轉了,著相了,迷在裡面了。《定慧品》裡講:「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心不住在法相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心不被萬法左右的時候,心是自由自在的,就解脫了。反過來,當我們把什麼都當真了,把佛也當真了,把菩薩也當真了,把所有的事都當真了,那就被佛、被法所轉了。我們這麼修只會得到一點善果,得不到正果。所以,修行的見解一定要搞懂,搞懂就知道修行的正確道路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