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中庸》宗旨簡介


時間:2017/6/16 作者:王習訓

《中庸》「開宗明義」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什麼叫「天命」?本有的真心是天命。「天」是自然的、固有的。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真心本性」是遍法界的充滿整個宇宙,不生不滅,無有動搖,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三際」是講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是講的空間。在無盡的時空裡面心性沒有一處不遍滿,這就是《中庸》裡面講的「性」。

「率性之謂道。」「率性」是講眾生有感,「自性」就有應。「自性」的大用就是能知、能覺,見聞覺知,所以感而遂通。

有感就有應,這個感應佛法里稱之為「因果」。這個「感」是什麼?起心動念是「感」。「應」,境界現前就是「應」。因果感應相續循環這個理就叫做「道」。那麼就「因果」來講,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報,這是個絲毫不爽,一點也不會差錯的。這是怎麼來的?本來就是這樣,自然而然的,這叫「道」。如是「因」就得如是「果」。

「修道之謂教。」明了「因果法則你就依循著因果而修,斷惡修善,種善因得善果,最後你的果才能圓滿。種圓滿的因就有圓滿的果,這種修德跟自性的性德圓融成一體,所謂「性修不二」,這叫聖人之教(聖人的教誨)。

《中庸》講的理極為深廣,教導我們依照「自性」的「道」而「行中和」。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行中和之道」,天地萬物就會處在自然和諧的狀態。

《中庸》所講的道理是《四書》所依據的基本原理,不僅是《四書》乃至整個聖賢教育都是以這種「吾人本善之本性」為體的。從這裡可以看到,儒家的學問跟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都不外乎是讓我們恢復、回歸自己本有的明德、佛性而已。

如何開始修道?印光大師有一段話說:「其下手最親切處在於格物、慎獨、克已復禮、主敬存誠」。

「格物」就是格除物慾。

「慎獨」是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不放肆、也不隨便,還是認真格除自己內心的欲望,以期達到至善,這種慎獨的功夫很重要,能夠慎獨才會有誠意、正心;

「克己復禮。」「克己」是克服自己的習氣、毛病,把自己的惡行、惡語、惡念格除乾淨;「復禮」是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

這些教誨不是古聖先賢故意弄出來、製造出來禁錮我們、規範我們的,這些教誨都是講我們心性中本有的性德;只是我們現在不能恢復性德,也就是不能「明明德」,就不得不先依靠聖賢教誨來修行。等到有一天能夠恢復明德,那你所做的無一不跟聖賢教誨相應,那時候聖賢教誨就沒用處了,全是你自己的心行。

「主敬至誠」,就是你心中要有誠敬,聖賢學問是從「誠敬」入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