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希阿榮博堪布 :煩惱人生是解脫的最好機緣


時間:2017/6/17 作者:妙音居士

身在輪迴中,卻追求圓滿,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迷惑。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人生中煩惱不斷,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如果很努力、很用心,事情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可是,不論我們多注重鍛鍊保養,身體照樣會生病、衰老;不論我們多么愛身邊的親人,他們早晚會與我們分離。事業、家庭,這一切,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常有人向我訴說事業不順、婚姻不幸、失眠厭食,希望我給個方法解決這些麻煩,像看醫生那樣,得到一系列建議,然後一二三四,按照步驟去做,就可以萬事如意。

我大概常常讓他們失望,因為我總說:“對生活不要要求太高,好好修行!”我希望他們少受痛苦,但我更希望他們明白:輪迴就是這樣充滿缺憾。煩惱無盡的糾纏,這就是生活。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不欲臨,無論貧富強弱,所有人都無可避免要經歷這八種痛苦。各種各樣粗大的、細微的、強烈的、溫和的痛苦伴隨著我們短暫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們稱為壓抑、孤獨、怨恨、哀愁、恐懼、貧窮……這些東西無論我們現在做得好或不好都會出現在生命中。

日常生活里讓人不如意、不開心、痛苦、煩惱的因緣那樣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們總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認為談論苦是悲觀消極或不吉祥的。痛苦是輪迴生命的常態,如果對痛苦沒有正確、深入的認識,就不會有動力尋求解脫。

從煩惱生活中尋求解脫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宣講了苦、集、滅、道四諦,首先宣說的就是苦諦。苦,生命的一切經歷都不離痛苦的本質;集,痛苦的成因;滅,痛苦是可以止息的;道,止息痛苦的方法。四聖諦解釋了什麼是輪迴、輪迴的產生、是否能夠結束輪迴(即解脫),以及如何解脫。

為什麼大多數所謂學佛者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解脫?因為大家在心底不認為輪迴真的那么苦。解脫之道始於對苦的正確認識,不從正確認識痛苦著手,脫離輪迴幾乎不可能。

六道輪迴中所有生命的生存狀態都具有苦的特質,這個“苦”不僅包括粗大劇烈的痛苦、傷害,也包括細微的不適、不如意等等。當你對苦的深度和廣度有了正確認識,遠離痛苦就成為一股強烈的意願,你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生命中無所不在的缺憾——苦。而只有在你真正明白苦的成因後,才會知道苦是有可能終結的。於是,你通過各種途徑遠離痛苦、趣向安樂。

在四諦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但佛陀在宣講這兩對因果時,先講果再講因。因為在實際修行中,是按苦、集、滅、道的順序,而不是按因果的順序來修的。諸受是苦身處痛苦中,應該了知自己在痛苦中。痛苦就是痛苦,不要把它誤解成別的。

佛經上把痛苦分為三大類:苦苦、變苦和行苦。苦苦,是顯而易見、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體和精神的創傷、病痛、恐懼、生離死別。對苦苦,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誰也不會認為它們是別的東西而想去追求、親近。

通常被我們理解為快樂的種種體驗和現象是變苦,因其本質為苦,終將由快樂變成痛苦。相聚是快樂的,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樂里隱含著分離的痛苦;戀愛是快樂的,而相愛容易相處難,戀愛的快樂里隱含著爭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輕貌美是快樂的,只是歲月無情催人老,年輕的快樂里隱含著衰老的痛苦;為人父母是快樂的,可把嬌小脆弱的生命撫養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弔膽、不寢不食,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職加薪是快樂的,不過壓力和焦慮也隨之升級。仔細思量,生活里每一項快樂都含帶著日後的痛苦。

行苦是一種更深刻也更細微的痛苦,它指的是陷於輪迴的眾生整個存在狀態的無奈和不圓滿,身心受到業力牽制,被種種煩惱束縛。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煩惱中來,到煩惱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轉、流轉。如果不是親身遭遇變故、痛苦,一般人很難體會“諸受是苦”的深義。對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們就越被激勵著去實踐離苦得樂的方法。在疾病以及其他的痛苦面前,我們完全有可能保持尊嚴和從容。

佛經中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稱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痴心不改硬要在缺憾的世界裡追求完美,會有結果嗎?

只要有這個身體在,我們就必定經歷生老病死;只要心裡還有貪執、嗔恨、困惑、傲慢,我們就必定感受痛苦。人們對痛苦通常持四種態度:有人希望痛苦儘快結束,以為眼下的痛苦結束了今後就會一直幸福;有人在痛苦的同時不忘享樂,痛苦並快樂著;有人雖然不再懼怕痛苦,但痛苦妨礙了他的修行;有人擁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么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