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學佛修行應該成為樂行,而不是苦行


時間:2017/6/21 作者:大海白帆

學佛修行原本是為了破除煩惱、妄念,消除分別心、執著心,使染污的自性在破迷去惑後復歸清淨明慧。因此,學佛修行應該越學執著越少,越修煩惱越少。若越學執著越多,越修煩惱越多,那肯定是學偏了,修偏了。

學佛修行最怕太執著。倘若生活中的執著沒破除,反而增加了佛法執,修行執,這是學佛修行的障礙和大忌。對於淨土宗的信眾來說,修行的終極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沒錯,念佛人是應該朝這個終極目標精進努力,否則修行很難有成就。但話說回來,如果念佛人心心念念想著往生西方淨土,想著去西方淨土成佛,俗世事務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願管,不願問,不願學,一心只想著一天要念多少遍阿彌陀佛,念多少遍阿彌陀佛能消除多少業障,能獲多少功德,未念滿規定數字就焦慮緊張,寢食不安,慚愧自責,那不是在人生的無數執念中又多了一種執念?在生活的無窮煩惱中又多了一種煩惱?學佛修行若變成負擔,變成執著,變成煩惱,變成痛苦,那麼就違背了學佛修行的目的。

常聽到有人譏諷說,修學淨土宗的人最貪心,一心想著去西方淨土,一心想著成佛,對俗世事務一般都漠不關心,大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有事的心態為人處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美其名曰叫「放下」。在他們看來,念佛修行最重要,了生脫死最要緊,別的都是小事。這些見解總是被社會上不信佛的人,包括學術界的一些佛學研究者所詬病,甚至被佛教其他宗派的一些修行人所質疑。作為佛教文化研究者,末學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淨土宗的修學方法和路徑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在弘法和宣傳的口徑上應該與世間法和官方意識形態相合拍,以減少「佛教是消極厭世的」這種不必要的誤解,這樣既有利於淨土宗發揮更大的輔世作用,也有利於淨土宗自身的發展壯大,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以末學之見,念佛修行若功到自然成,獲盡天年後,臨命終能往生西方淨土,當然皆大歡喜。若功夫不到,去不了西方淨土也無妨。通過學佛修行,調整自己的心態,修正自己的錯誤觀念和不良行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做個品德高尚的好人、善人,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難道就不是一種值得讚嘆的修行成就?

學佛修行應該成為樂行,而不是苦行。學佛,應該越學越快樂,而不是越學越痛苦。末學看到,現在社會上有些佛弟子,學佛學得很累,修行修得很苦,學佛修行後,生活中的煩惱沒減少不說,反而增加了不少因學佛修行帶來的煩惱痛苦。有些佛弟子信佛前還算快樂自在,學佛修行後反而失去了歡聲笑語和生命活力,一副老氣橫秋、愁眉苦臉的樣子,沒有了親和力和親切感,讓人敬而遠之。何以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佛弟子著了學佛相,著了修行相,太執著於學佛的形式儀軌,太計較學佛修行的功德,太在乎消業障、增福報什麼的。心裡天天記掛著如何積功累德,如何消業障,如何增福報,如何說服家人吃素,如何動員家人、親朋好友和周圍的人信佛,搞得身心疲憊,心裡不得清淨,心神不得安寧。如此執著,如此貪求,如此急於改變別人,哪有不累不苦的?

若想學佛越學越快樂,越學越自在,必須端正學佛的心態。佛弟子應該以什麼心態來學佛修行?末學認為,學佛修行的最好心態是:只管耕耘,不問收穫;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學佛,但不著學佛相;修行,但不著修行相;學佛,而不執著於成佛,修行,而不執著於功德;心無掛礙,寧靜淡泊,順其自然。

修行人不要急著兜售自己的信仰,也不要總想著改變別人;要先管好自己,改變自己;自己管好了,改變了,別人自然會服氣,會聽你。若自己沒做好,沒變好,還是老樣子,煩惱習氣一大堆,即使滿嘴佛言佛語也沒用,沒人願意聽你的。

別把修行看得很複雜。修行其實很簡單。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克服私心雜念,多為他人著想,如理如法、合情合理地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置心一處,不起妄心,遠離煩惱,那麼,不管做什麼,沒有哪一樣不是修行。念佛、誦經、持咒是修行;放生、布施、做義工是修行;學習、工作、幹家務是修行;休息、娛樂、旅遊是修行……只要保持一顆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包括吃飯、穿衣、睡覺,都是修行。當然,末學研究佛教文化,寫佛學論文和文章也是修行。不說假話,當末學靜靜地坐在電腦前,心無雜念地思考問題,構思文章,輕輕地點擊鍵盤輸入文字時,有時候能聞到陣陣檀香味。只要心裡有佛菩薩,只要所做的事是自利利他的,做什麼都是修行。不論你做什麼(做壞事除外),只要心無雜念,內心清淨,一定會有感應,一定會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和護佑。請務必相信這一點。

學佛修行並不神秘,不要將學佛修行神秘化。若將學佛修行神秘化了,就變成了迷信,而不是正信和智信了。正確的做法是:把學佛當做一種高尚的生活方式,把修行當做一種智慧的為人處世之道。不要執著於成佛,因為沒有外在的佛可成,佛就是你的心,成佛不是要成就外在的什麼,而是要成就一顆覺悟心、慈悲心、清淨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即心即佛。佛是大徹大悟的覺者,是智慧、福德具足之聖人。所謂成佛,就是要成為具有徹底的覺悟心、具有圓滿的智慧和福德的聖者。迷時即眾生,覺時即佛,若一念覺悟,一念清淨,一念慈悲,當下即是佛。

平常心是道,以一念平等心、慈悲心、清淨心做正經事,該幹什麼就幹什麼,用不著時時刻刻記掛著功德、消業、增福。若心裡不清淨,妄想雜念滿天飛,求什麼都不會滿願。學佛修行,不是計算每天誦多少部經咒,念多少聲佛號,或拜佛多少,坐禪多久。關鍵在於,要用佛法指導自己的生活,用佛理調伏自己的心念。通過聞思修,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煩惱、痛苦、貪慾減少了,內心清淨柔軟了,自然就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有求必應。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能力,隨緣隨份隨力地多布施,多放生,多行善,那麼,即使不求功德,功德自然就有了;即使不求消業,業障自然就消掉了;即使不求福報,福報自然就增加了;即使沒有向佛菩薩許願,佛菩薩也會保佑你平安吉祥、諸事順遂。

學而無學,修而無修,清靜自在,輕鬆自如,這樣的學佛修行真的很快樂。

不信你也試試!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