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恆傳法師:利劍剃髮,莫負佛道


時間:2017/6/25 作者:靜者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

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

舍俗入泥洹,希有難思議。

皈依大覺尊,能度三有苦,

亦願諸眾生,普入無為樂。

《出家功德偈》

「汝身出家?心出家?」

有很多人對我說:「師父,我最近很痛苦,想出家,你收不收我?」當然,佛門廣大,只要你來,必不會將你拒之門外,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的弘揚,有賴於正法僧團。我也希望我們佛門龍象輩出,來「紹隆佛種」、「續佛慧命」。但是同時,我希望每位有心出家的善士能夠三思,正確理解「出家」的含義,這是至關重要的前提。

出家功德不可限量

在我們佛教來說,出家學道是從釋尊開始的,依《修行本起經》卷下〈出家品〉、《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等記載,釋尊在半夜明星出時,令下人車匿準備自己的愛馬犍陟,騎馬出城,到閒靜處下馬,脫下寶冠瓔珞等給車匿,又取利劍剃除鬚髮,現出家相後前往跋伽婆仙人處問道。自此以後,能出離煩惱系縛的世俗家,剃髮、捨棄世俗事、斷妻子眷屬等的緣份而修行佛道稱為出家。出家的功德不可思議,若人出家,能脫三界輪迴,證寂滅安樂,度無量眾生,功德無量無邊,直至究竟菩提都不會滅盡。《宣說大種變經》云:大千界眾生,皆發趣菩提,假令盡一劫,男女以奉施。若人發道意,以信而出家,隨佛而修學,其福勝於彼。過去未來世,一切諸如來,無有不捨家,得成無上道。三世一切佛,稱讚出家法,若樂供養佛,當依佛出家。

出家的發心

有很多人說想出家,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想出家,而是在世俗生活中受挫了,感情受傷了,工作不順了,婚姻不幸等等這樣的事情,他們這時候說出家只是想找一個逃避現實的視窗。這並不值得鼓勵。如果出家是為了逃避煩惱,那麼你要知道,修行是一個過程,並不是出家了,煩惱馬上煙消雲散,如果是想出家逃避,希望能夠在落髮瞬間達到心靈解脫,是不太可能的。並且煩惱都是對境對人的,當在世俗中因為生活受挫而出家,離開了世俗生活,暫時沒有起煩惱的環境,到寺院,又開始想念世俗生活。這是很不可取的。不能說我在這個大家有了煩惱,有了痛苦,經不起考驗,就想到還俗到小家。這是最大的錯誤。如果你在這個大家有了煩惱,表示你沒有把這顆心修平和修柔和,你到了小家煩惱痛苦障礙會更多。

出家更不是為了名和利,不是為了貪圖供養,也不是逃避社會勞動而把出家當做一種職業。如果是以這樣的目的出家,那麼極容易在修學路上走偏,從而造下種種不善因,將來機緣成熟必得果報。所以出家一定要動機真純,道念堅鞏,牢不可拔。

佛陀把出家分為四類︰第一種是因為佛道的殊勝,仰慕佛陀的教法而出家並踐行佛陀教法者。第二種僅是為了把佛陀的教法當做知識來研究,只是為了能說出來而不想踐行教法者。第三種是以修道為名,而圖生活者。第四種為了玷污佛陀教法的人。須知真正出家者,僅為第一種。真正的出家一定是先要信仰尊重佛陀的教法,想依佛陀的教法達到解脫的目的。

從今天起你出家,那就放棄了小家為大家。出家一定需要非常巨大的決心,要舍離塵世一切,要放下世間財力、權力、名譽、恩愛等是非常困難的,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都是無常變化中,完全看你這顆心怎麼選擇。

出家的目標

《中阿含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賴咤和羅的人,出生在俱慮國,家裡條件非常好,家裡只有這一個孩子,非常受寵。賴咤和羅自從受佛陀教誨,就痛念人生,感受人生的種種苦,力求解脫,難以休止,雖父母哭著勸阻,他也不聽從父母,甚至絕食,就是為了出家,期修正道。像這樣出家態度如此堅決,就算全世界都阻擋,也不讓步。這才是真正的出家。

出家不僅僅是換了身僧服,重要的是要對世間的種種執著能夠真正的舍離,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為了尋求解脫。

但是不是只要自己解脫了就可以了呢?不是的,在《大莊嚴法門經》卷下︰「菩薩出家者,非以自身剃髮名為出家。何以故?若能發大精進為除一切眾生煩惱,是名菩薩出家,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為出家。勤斷眾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非以自持戒行名為出家。(中略)勤行精進為令眾生滿足一切佛法故,名為出家。」這句話的意思是並不是你剃髮穿上僧衣就叫出家,能夠進一步發大精進心為解除眾生煩惱,這才叫真正的出家,這也是大乘佛教的真諦。佛法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並不是我今天一出家,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僅僅是逃避世俗生活,也不僅僅是只求自己了脫生死,更重要的是行六度,度眾生。肩負著續釋迦如來家業慧命的責任。我們在出家時就要發四個大願:(一)願濟眾生困厄,(二)願除眾生惑障,(三)願斷眾生邪見,(四)願度眾生苦輪。

出家三寶為福田,會有居士供養,但不要因此有了心氣傲慢。我們頭一剃,就是以身作則,以身表法。穿上三寶衣,吃著三寶飯,沒有任何推脫的責任來完成出家使命。為釋迦如來,為續佛慧命,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奉獻自己的身心。要有一顆永恆堅定不失信心信念的心去修學。

參學的「江湖中人」

我們經常講「江湖中人」,大家知道最早的江湖中人說的是誰嗎?說的是高僧大德。

在六祖以後,禪宗在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禪寺越來越多。在水邊林下修行傳法的禪師也越來越多。六祖以後有兩位非常有名的禪師,一位叫馬祖道一,他是在江西洪州,現在的南昌。另外有一位叫石頭希遷禪師,石頭希遷禪師在現在的湖南南嶽。這兩位禪師在當時佛教界是最有影響力,最有威望的禪師。所有修行的禪僧都會去向他討教,不是在江西就是在湖南,或者在江西湖南之間跑來跑去,後來就稱之為「跑江湖」。我們之後稱的「跑江湖」是從禪宗里來的,當然後來成為描繪社會上三教九流為了生活餬口,奔波的一種方式。它的真正淵源是講禪師的行腳生活,不是到江西就是到湖南,所以叫「江湖」。

馬祖創建的學校名叫「叢林」,有著廣納賢才、因人而異、不拘形式的風格,是最早的規模宏大的形散卻法規範,而去參訪的僧人信眾也折服於這樣的教育方式,將馬祖推崇為偉大的導師,所以遊學四方,雲水行腳,有兩個前提,一、參訪的是名師大德。二、自己真是抱著增加自己見解,究明迷悟、實妄等的生死大事的目標。有著極其堅定的修學目標,直至證悟。這樣心性一定,一切萬物都污染不了他的信心。

如果你沒有堅定的信心,只是以一種心性的不定、懶惰、名利、墮落的心態去參學,這種人一般就直接否定了。有很多人包括我的徒弟,說「我想出去參學」,我就一句話:「你先想好。」因為這個時候你心性還不定,修學目標不堅定,佛學基礎不牢靠,又想跑出去,最終學了一大堆不好的習氣毛病回來,結果可想而知。馬上遷單,沒有條件可講。原因是什麼?他把外面的很多不好的習氣,都傳染過來了,容易誤導其他人。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小孩還沒學會走就想跑,你說他會摔跤不會?每個人出家的目的不同,想法不同,做法不一。如果出家時間短,宿世的根器慧根不利,這一世悲心愿力又不具足,對佛法不很了解,心沉澱不下來,只是換了一身僧服而已,還不具備真正和合清淨福田僧的標準,這時候就容易產生貪、嗔、痴、傲慢、羨慕、嫉妒等。所以參學遊歷也需要基礎。

其實到我們寺院掛單的,哪種人我一般比較尊重?就是一來馬上報說,我是某某寺院,我師父說讓我過來說跟您學習。我非常尊重,但是有一種情況,我們完全不接受。

前些日子,一個居士給我打電話:師父,能不能去你寺院兩個人?我問:幹什麼?多大年齡?最後問出來,都是六七十歲,修學上沒有成績,自己又沒有地方可去。一般年齡大的寺院都不接受,你來幹什麼,來養老嗎?寺院常住拼死拼活把寺院建好,你跑到老了,跑不動了,跑到一身不良習氣,你過來養老,人家會接受嗎?為什麼跑到現在你老了沒有寺院可去?為什麼別人都不喜歡接受你?出家了如果在出家師身邊好好修學,絕對不會到這種地步,出家人不能離開僧團,即使出去參學,一、要通過師父同意,二、在一定的時間段,這樣才可以。寺院就是你家,你為什麼來回跑?嘴上天天說著這個寺院和你有緣,那個寺院和你無緣,都是釋迦如來家業,哪個和你有緣,哪個和你無緣?都是自己的心態問題,是自己的心性出了問題,直接否定你這個人的人品和德行,不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滿口胡說。還有一些出家眾呢,剃度幾個月,不住寺院,跑居士家裡住,說居士家裡有佛堂。可笑,那你還出什麼家?

以前我對這一點也不是很理解,我有一個師兄,79歲,拄著拐杖回到寺院,我師父讓他3天之內必須走人,我對我師父的做法特別不理解,最後我想給他點錢,還不敢當著別人的面給,跑到山下給他點錢。我追了好長時間,他才走到山門那裡……我回去之後,師父才跟我講,我的這位師兄在寺院出家幾個月就以出家參學為名出去,師父不同意,還多次勸告,他不聽,就自己走了,之後再也沒回來,直到現在修學沒有建樹,還沒有地方去。這個時候我才慢慢理解我師父,這其實是咎由自取。既然出家,就跟在師父身邊,幫著師父把釋迦如來家業打理好,協助師父弘法利生。就在寺院好好修行,勇猛精進修學,等機緣成熟需要出去參學了,再出去,這樣做是多麼美好的事情!不是今天讀了兩本經書,明天又還俗,又想四處「參訪」……出家,出了「小家」來到「大家」為大家。很多人出家的目的不同,有的人為了躲避勞務,懶惰的思想;有的人經濟出現問題,逃避債務;有的人身體出了問題;有的人就是為了養家餬口;這和真正發心出家的人完全是兩個概念,真心出家的人打也打不走,罵也罵不走,他就在寺院。為什麼?他一旦剃度在你身邊,他知道你就是他的親生父母,比親生父母還要親,父母給了你身體,師父給你了法身慧命。如果不是真正發心出家,他抱著一種目的,你不用說了,剃度完用不了多久,就背著包跑了……你看有很多人這裡參學那裡參學,參的什麼?參到最後,都是一身的毛病,……其實嚴格來講,你受完戒,一般3-5年只能在寺院師父身邊,如果你出去,僧團是不會承認你的,你屬於流浪。我們說出去參學,什麼樣的條件,你才能出去參學,不說你明心見性,起碼明心了,你才可以出去參學。

前段時間有個僧人來寺院掛單,先問:寺院一伙食怎麼樣?單金多少?生活條件怎麼樣?……我直接拒絕給他掛單。他就開始發信息質問我:你建寺院不安僧,你想幹什麼?我說:我安僧安的是具有正知正見的僧,是真正修學的僧,無有高下平等心的僧,是知道出家使命的僧,是弘法利生的僧,不是安的穿著三寶衣,無修為,無德行,出家目標不明確的,我安你幹什麼!你不用質問我,你要是好好修行的情況下,你為什麼不在你師父身邊?你跑什麼?不管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記住,最重要是這顆心,你心性不好,到哪裡都不行。我們修學,一定要先把心性修柔和修平和,明白自己修學的目的。否則自己修持有問題,還怨天尤人,空過時日,最後修學上沒有建樹,自己又無所依。

出家人與居士的界限

出家分為四類(一)身離非心,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身雖然在寺院,但心依然顧戀世俗生活。(二)心離非身,就是身在家,心出家,身雖受用妻子,但是心卻不生耽染。(三)身心俱離,就是身心都出家,對於塵世的種種沒有任何顧念和執著。(四)身心俱不離,就是身心都不出家,身受用妻子且心亦深生耽染。

有很多居士跟我講過這個問題,一些僧人總是給在家居士打電話聯繫。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地方都會發生。因為有的出家人剛出家,對佛法,對戒律,對各方面的認識深入性不強,會說一些或者做一些不符合戒律,不符合常識的事情,不是很圓融。他只是穿上了三寶衣,還處在修學階段,對佛法了解的也比較淺薄,宿世的習氣比較重,世間的習氣也比較多。萬事都有個度,如果度把握不好的情況下就容易出問題。影響在家眾的私人生活,導致家庭出問題,而這個時候出家眾他未必能覺察到。

作為出家人,面對在家居士,自己要反思自己和他們聯繫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名聞利養?還是為了想教導在家居士?就算你想教化在家居士也要明白自己的修學水平。

08年時我見到我一個師兄,我問他:你從小出家到現在已經20年了,為什麼天天呆在寺院裡,不出去行菩薩道度眾生啊?他回答了一句很真實的話,他說:師弟,不是我不出去度眾生,而是我沒有那個膽量去度。我問為什麼?他說:給你講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我在度眾生時遇到了鞏俐等那些性感明星,如果我的定力不夠,那時候我倆誰度誰都不一定,說不定我沒度成她,她把我度到她家了,到那時一切就都晚了,人沒度成,傷害了自己,也深深地傷害了他人,讓別人背上破他梵行的罪名,我說不定也隨她下地獄而去,到那時說什麼都晚了,所以我還需要加強鞏固自己,修正自己,把自己的定力修到一定的層次面上,我才敢出去度眾生。我聽了之後很受震動。

我師兄的話說明了一個道理:修學佛法的道路上,一定不要自欺欺人,想要自利利他,首先要有那個能力。比如走在河邊發現有人掉進河裡,想要救他,你必須看自己會不會游泳,如果你不會游泳下去救這個人,你不但沒有把人救上來還搭上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做一個實力派的真實的人,人可以騙一時,諸佛菩薩鬼神你片刻都騙不了,這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出家本就是為了解脫俗世的恩恩怨怨,放下種種糾纏束縛,出家眾既然已經出家,就是決定放下世俗生活,舍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舍下一切萬緣,就是想要從塵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出煩惱家,出執著的家,就必須把一切煩惱無明全部拋下,勤修正行,直至圓滿。一個出家人,如果一方面享受出家帶來的供養和榮耀,另一方面還對在家人糾纏不休,那真不知道出家的意義何在?沒有理智的心態,沒有正知正見,心性不堅定又沒有恆心,那就是從一個煩惱家到另外一個煩惱家,沒有任何意義。在新鄭觀音寺出家的僧人,有一條就是不得跟居士走得過近,就是這個原因。恩恩怨怨糾纏不休,還天天抱怨自己苦惱痛苦。不要別人走過錯誤的路自己再去重複一遍,別人痛苦你再跟著痛苦,一但把這些放下來你就是大丈夫。

作為在家居士,也要明白自己和出家師父的界限。在修學上,你崇信的應該是佛陀的教法,不是因為這個師父長得好,聲音好聽,溫柔,就一天糾纏不休纏纏綿綿搞一些,「師父,我們有宿世的因緣」,「我們是上一世什麼因緣,這世如何親如何愛」……這是愚昧之徒!不可教化!本身就是錯誤的思想還在執著之中!不知道放下,而天天去攀緣,始終都在三途流轉。

作為在家居士,如果一個出家人總是給你打電話發簡訊,有時候你要學會拒絕,要有智慧。有些出家眾,只因為他穿上了僧衣,所以就有很多居士對他問這問那,然後他就會用一種偏離佛法的說法給居士講。這樣不僅容易對在家眾的修行產生誤導,對在家眾的生活也容易產生不好的影響。在家眾把握不好度跟僧人接觸的情況下,會給家庭帶來痲煩,會給自己帶來痲煩,比如有可能家裡人很快會幸福學佛,可是因為你這些問題,導致他不去信佛不去學佛,會斷人慧命的,這並非是個好事情。一個度的問題,如果這個度把握不好就會出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是一個居士在寺院做義工,有個出家眾老是問他要東西,開始要小件東西後來要大件東西。要的多了他承擔不起了,煩惱產生了。為什麼我來做義工你們還向我要東西?我供養三寶是應該的,可是我現在經濟條件不允許,沒有那麼多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所以說要學會拒絕,你不懂拒絕的情況下,不斷滿足他的物質欲望,說不定他的菩提心就會倒退了。他的菩提心退掉的情況下,對你並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情況下,痛苦煩惱隨時都在身邊圍繞。

出家人的「情」與「愛」

出家人到底有沒有愛?有沒有情?有沒有欲望?這個問題很多人想知道,但是又不敢問,很多出家眾閉而不談的問題,更顯得這個問題神秘,也就越多人想去探秘,想去探究出家眾的底線。為了讓大家對出家眾、出家眾的生活、出家眾的心理有更多的了解,今天我就把這個問題直言不諱地告訴大家。

出家眾也是一個大團體,修為、德行也是參差不齊,他們都還沒有證聖,都還在修學階段,而愛和情,也都不在一個層次面上,所以沒有什麼秘密。

出家眾到底有沒有愛和情?有,絕對有。其實出家人剛出家,修學還沒有修到一定的層次時,和大家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地方是他現了僧相,穿上了三寶衣,思想境界和在家眾差不多,沒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隨著修學水平的提高,智慧越高,慈悲就越大;對眾生的感情就越純真。佛菩薩不捨棄每一位眾生,出家眾是佛菩薩的使者,他更不會捨棄一切有緣眾生。他的愛是大愛,是博愛,是無私的愛;他的情是大情,是無邊的情,是無私的情,他的愛和情是沒有任何污染的。

繼續往下延伸,很多人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來攻擊和誹謗佛教,誹謗三寶。我們看問題不能僅從事相上來看,還要從事性上了解事情的本質。出家和行孝並不矛盾,佛教也是提倡孝道的,遍覽佛經,佛陀以孝道自行化他且亦常讚嘆父母恩重,難於報答,教誨四眾弟子念父母恩,報父母恩!在印度,出家修行不會受到來自社會的阻力,到了一定年齡出塵修行是十分必要和常見的行為。而中國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深受「養兒防老」概念的影響,而「養兒防老」的概念又受當時社會生產力的制約,當時社會生產力低下,生養後代子孫是生存的保障,且普遍觀念認為供給父母衣食之需、延續宗嗣傳承、贍養父母、為父母送終等才是孝。可是出家人雖剃髮染衣,離開了世俗的家庭,但並不逃避對父母的贍養。亦常於奉養父母,念念不忘。佛陀特別在戒律中做了細緻規定。根本尼陀那捲四也說: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

在佛教看來,孝有更深的含義,不僅僅是盡孝道供養父母。更重要的是死後追薦供養。否則,即使能令他們衣食無憂,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業,也不過是短短几十年。當他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我們無力挽留;當他們不幸墮落惡道時,我們無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們生得安養,死入善道,才是為人兒女應盡的孝道。正如明代蓮池大師所說:「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論給予什麼物質饋贈都無以為報,當他們究竟離苦得樂時,才是孝道的圓滿成就。《地藏經》中,婆羅門女在母親死後,為使其母永離地獄等三惡趣之苦,而發廣大誓言,願度脫一切眾生。其母因其廣大之悲心,瞬間解脫地獄之苦。所以這一方面說明出家人不是沒有七情六慾,另一方面也說明出家人有更廣大的智慧與悲心,更不同於世俗所定義的簡單的感情。佛教以為人在生死流轉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過去未來的無量生死之中,也有無量無數的父母,孝養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濟過去未來的父母。在菩薩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梵網經),所以菩薩道的實行者,廣度眾生,等於孝敬父母。佛教是從現生的父母為主而推及過去未來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對於廣度眾生,是報父母之恩的擴大,那叫做報眾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眾生的。

佛門以勤苦修行,達到無為至道,為真實的報恩,為真正的利益父母、孝養雙親。有時,如果單單以世俗的眼光看,一定會產生誤解。豈不知佛法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有不可為外人道之處。

出家難不難?難,在《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之二引齊文宣王蕭子良的說法,說出家有十八難行︰(1)辭父母親情,(2)割妻子恩染,(3)棄權勢地位,(4)忍飢苦而節食,(5)絕好滋味而甘啖蔬食,(6)不厭翹勤而精苦,(7)不吝惜七珍而舍離,(8)不畜聚錢帛而棄散,(9)不恃奴僮而自給,(10)不睹五色,(11)不聞八音,(12)不藏飾玩,(13)不溺安身養體而忘形捨命,(14)不貪眠臥晝夜不寢,(15)息交遊而處寂,(16)飲饌不入口,(17)午後不取食,(18)處冢間而離愛著。出家容易嗎?容易,在《大智度論》卷十三載有: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中略)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為易。』就是說你只要一心清淨,無思無慮就是出家修行。如此而已。

今天我講這些你們未必都能理解,因為不了解,所以有誤解。對於出家這個話題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啟發。「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棄家入聖道,願度一切人。大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廣度諸眾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