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鳩摩羅什法師譯


時間:2017/7/27 作者:清空山雲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一章

闡釋、解析100句讀懂《金剛經》輕鬆通曉最深奧的佛法智慧

鳩摩羅什法師譯

編者序

輕鬆讀懂《金剛經》:2005年前,在印度恆河邊的舍衛國,釋迦牟尼佛與其弟子須菩提有一場精彩的對話,談論的主題是“如何修證成佛”。後來,這場著名法會的前後始未被翔實記錄下來,便是這本《金剛經》。

《金剛經》文字簡練,只有三十二品五千餘,義理卻極為豐富,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被奉為“經中之王”,是天下修佛之人必須深研的佛教經典。同時它超越一切宗教性,卻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的特質,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也是所有有志於探索世界、探索心靈的智識之士不能逾越的知識巔峰。尤其在充滿緊張和虛無的現代社會,渴望心靈良藥的現代人更加熱切地從《金剛經》中尋求心靈的解脫之道,讀經熱潮已蔚然為大觀。但由於該經譯本年代久遠,歷代解經注文的高僧、學者各執一端,造成的文字障礙、理解分歧,讓一般人更加難以理解它的旨意,讀懂它的精妙,以至讓很多渴求悟道的平常人望而卻步。

針對讀者對《金剛經》的學習需求,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100名讀懂金剛經》,讓您既可以體驗到輕鬆暢快的閱讀快感,又能真正懂得《金剛經》的精髓。

第一章 法會因由--叩響 《金剛經》之門

第一句 如是我聞——證信的意

名句解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在經書中,開頭的一句多是“如是我聞”,“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後面還有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一共有六種,這也叫通序。通序是通於所有佛經,但凡經典都有這個通序。像交響樂的序曲一樣,《金剛經》在正式說法展開前,也有一段“前奏”,這種形式在佛經的著述里也稱之為序。與大多數佛經不同,《金剛經》的序幕從一段普通的日常生活拉開了。佛經在“如是我聞”之後,首先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當時狀況,以取得客群的信任。接下去才有弟子提問,老師解答。也有不問自說的,但據說只有淨土經典如此。

如是:指佛經經文的內容就是這樣

我聞:阿難自稱聞之於佛,後為佛經的開卷語。

佛典故事:如是我聞的由來 佛在八十歲時,帶著阿難在遮婆羅塔聚眾說法。“大家好,我從得道以來,愛護弟子度化眾生,和諸位分享快樂,也不會抱怨教化的苦累,對所有的弟子都平等相待。過三個月,我就要依法涅槃,獲得無上安穩。但我會永久地眷顧你們,還有未來一切信仰我的眾生。”眾生聽了很震驚,眼裡含著淚水,忽然覺得心靈的支柱要倒了一樣。佛安慰說:“都別難過了,生死本是自然規律,漢有誰可以逃脫。如果你們不聽從我的教化,就算我活千萬年也沒用啊,反過來說,即便我的肉身不在了”也能永久活在你們的心裡。你們要堅定信仰,皈依並順從佛法,不懈怠地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啊!

不久,佛陀就去了迦羅城。一天佛對阿難說:“你去娑羅雙樹間給我敷座設床,頭在北面朝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向北方弘傳,未來也會傳播到西方。今晚我就要涅槃了”。眾生知道後都悲痛不已,但事已至此,遂共同商量就“如何使未來的正法常住”的問題來請示佛陀,這時阿難站出來,代表眾比丘向佛陀請教了四個問題,其中一個便是:“”佛陀住世時,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心。佛陀涅槃以後,只有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使人起信呢?”佛回答說:“應當在所有經的開頭加上‘如是我聞’這句話。”這就是“如是我聞”的由來。

活學活用

佛對生死泰然自若,“生死”本是自然規律,既然不能夠悖逆,那就順其自然,佛的涅槃只是肉身的消亡,佛的道法義理還影響並教化著世世代代所有信仰佛教的眾生。他的精神恆存。

知識連結:證信的意義

所有佛經,為了表明自己確實是真佛法,都會在經首註明這是佛親口所說,在何時、何地所說,有什麼人見證,以取得客群的信任。這樣的情境描述,後世稱之為“證信”。每部佛經一開頭都有證信,而且內容大同小異,不過一旦把它跟正文聯繫起來,短短的幾行字就有了強烈的指代意義。《金剛經》可以說是佛經裡面最精深奧妙的一部,很多思想理論都有超越了佛祖早期的說法。聯繫全文,原本簡略空洞的證信,因為《金剛經》深奧,恰恰成了說法緣起的關健。

第2句 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名句由來: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名句解讀:釋迦牟尼佛從三十一歲到八十歲期間的幾十年大部分都在舍衛國教化眾生。舍衛國地處中印度,經濟文化都很發達,據說舍衛國有一長者,喜歡布施財物給貧窮孤獨的人,因此被人稱為“給孤獨長者”。

一時:佛經里幾乎都沒有準確的時間,鳩摩羅什、玄奘等大法師們一概翻譯為“一時”,很多位研究、註解《金剛經》的大師也只說印度人沒有時間概念,而不去考證一個究竟。但就是這個“一時”,最切合經題。在佛教的時間觀念里,所謂“剎那見終古”,一瞬間在特定的時候會放大成百萬年,而一回頭百萬年已經和瞬間一樣灰飛煙滅了。《金剛經》的正文也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表示時間是向前的、流逝的。所以,“一時”的概念是希望眾生不要執著具體的時日,直接點中了《金剛經》“不住”的主題。

佛典故事:祗樹給孤獨園的傳說 舍衛國在中印度,經濟文化發達,財富很多。舍衛國的國王,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門弟子。那裡住著一位名叫“給孤獨長者”的老人,他德高望重,是舍衛國有名的大財主,也是拜火教的教主。

有一天,他到波斯匿城去給兒子相親,邂逅了佛陀,並且對佛產生信仰。他說:“佛陀,我給您蓋一個寺院,您可以到波斯匿城去說法嗎?”佛說:“如果我們有因緣,等你蓋好講堂我就來。”他回到波斯城,找了許久,只有祗陀太子的園林最稱心,於是他找來太子商量,太子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拿出的黃金能將園子鋪滿,我就賣給你。”沒想到,他真的用黃金一片片地鋪園,鋪到一半的時候,太子也被感化了,要求和他共建精舍獻給佛。因為是祗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共同建造,所以園林被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佛陀從三十一歲到八十歲涅槃,一直留在舍衛國。

活學活用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成功不會出現在空想階段,趁著年輕多做些事情,到了晚年回顧你的人生時,不會覺得回憶的畫面太蒼白。涓滴之水終可損石,向著心中的終極目標邁步,成功不再遙遠。

知識連結:竹林精舍

悉達多太子修道成為佛陀,親領千名弟子到摩竭陀國實施教化。因為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和佛陀有言在前,太子證悟之後就來救度他,所以非常高興,帶領群臣和眷屬,恭迎到首都王舍城城外。頻婆娑羅王和一切聽從佛法感召,頓開愚痴,內心清涼。從此,摩竭陀全國奉行佛教,許多人皈依佛陀。為了報答佛陀的教化,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精舍”,供佛陀安居、說法。這就形成了佛教的第一座寺院。

祗園精舍

祗園精舍,即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以下簡稱“園”)。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光在此就講了二十五年。這是佛說法的第二座專門場所,比早期的竹林精舍更具有寺廟的功能。在這裡佛法不僅戰勝了婆羅門教的挑釁,而且使得包括國王在內的很多信眾皈依。照此再去推算時間,佛和眾比丘從竹林精遷移到祗園精舍,並且從容出入舍衛大城乞食化緣,至少是在佛悟道說法二十年之後。在祗園的二十多年裡,佛法逐漸走向成熟。

第3句 與大比丘眾——聽法眾

名句由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名句解讀:《大智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惱、出家人、淨持戒、怖魔。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和尚,一般譯為“乞士”。乞士,意思是討飯的,但這裡的討飯不僅僅局限於果腹,所謂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一切眾生,成為成佛比丘。比丘,也含有破除一切煩惱,了悟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證得佛果的意思。合起來講就是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一起。這一千二百五十人為佛的常侍弟子,佛走到哪裡跟到哪裡,都是比丘。

佛典故事:息思的懺悔 從前,有個叫息思的王子出家修行,因為是淨飯王妹妹的兒子,從小在宮裡生活環境優越,所以出家後,仍未脫王公子弟的驕慢。在比丘的大家庭中,都很尊敬這群王子,其他的王子也持以平易近人的心態,融和在這個團體裡,唯獨息思優越驕慢,盛氣凌人且易動怒。時間長了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他便成了孤落落的一個人了。

對此,佛陀盡看在眼裡。一天,佛問一個年輕的比丘:“大家相處得融洽嗎?” 比丘說:“還好。”佛又問:“有誰不能合群嗎?” 比丘說:“是的,息思比丘我慢心強,不能融入集體,所以他很孤單也很不快樂。”於是,佛陀就把息思叫來,親自問他:“息思,你在集體中是不是很不快樂?你轉身看看大家。”息思慢慢地轉身,看著大家和睦融洽相處的場景,非常慚愧,意識到由於自己過於清高,失去了很多的同伴和快樂。他誠懇地向佛陀認錯,並決心悔過。佛陀語重心長地說:“要保持體念無常的心態,既然出家在佛門,那么就要牢記眾生都是平等的,王公貴族的冠冕不過是個虛名而已,應該以身作則、謙讓有禮,才不枉你身為王子願意出家的那份難得,要努力戒掉無名習氣,一失人身、萬劫難再啊!”息思聽了這番話,決意痛改前非,發誓一定好好學習,用智慧和慈悲待人。

活學活用

學佛,就是要先學習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其實,集體修行學到的東西,足夠解決一生的煩惱。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知識連結:集體修行

眾比丘集體修行的和而不爭,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諧調的行為作息,即坐、臥、住、行都要一樣的規矩,大家一齊起床,一起做早課,一起吃飯,一起休息。總之,身體的行動要保持一致,不發生衝突。

二、協和的談吐用語,即出家人說話要講佛法道理,有分岐的可以互相討論,但不能爭執發生口角。

三、親睦的交往心態,相互交往要平和友善,不能相互嫉妒、懷恨。

四、平等的戒律修持,即戒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一致的佛法見解,依照佛經來研究佛理,樹立相互一致的佛法知見,對人解釋說法也不能相互違背。

六、均等的利益供養,佛規定出家弟子不能靠生產經營來謀生,要吃飯就向在家弟子化緣。出家弟子得了利益供養,大家要平均分配。

這種集體生活也是佛的教育手段。一方面,解決群居生活的不便,擺脫人際關係的煩惱,對每個比丘來說,都是更為直接的修行。另一方面,從佛那裡得來的無上之法,在日常的集體生活中也會得到具體的運用。

第4句 世尊食時——吃飯穿衣皆教誡

名句由來: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名句解讀:爾時,天亮以後,日中以前,這是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世尊,是一切世間最值得尊敬的人。不單指人世間,還有佛學裡的世間:三世間(器世間、國土世間、有情世間)和四世間(聖賢世間,就是得道的聖賢所成就的一個範圍)兩種說法。佛的戒律是每天只吃中午一餐。穿起僧伽黎。出家人衣報種類頗多,有短褂、大褂、海青及許多顏色的袈裟。端起飯缽,“缽”梵語叫缽多羅,源於印度,指出家人的飯碗,底平、口小、腹大。漢譯為“應量器”。

佛典故事:長者婢為主送食 在舍衛國,有一個長者兒子和夥伴去園子裡玩耍。走前跟家裡人說,記得給他送飯。那人的兒子走了之後,家人就派婢女給他送飯。婢女走到門口,遇到佛陀化緣,就把飯布施給佛。返回家中,又取了飯去送。走在半路上,又碰到了舍利弗、目犍連等,於是再次布施給了他們,直到第三次,才取食給長者的兒子。小孩回家抱怨母親說:“今天怎么這么晚才給我送飯。”他母親說:“今天送了三次給你啊,怎么會晚呢?”兒子問他:“三次?”兒子的反問,讓女主人心生疑惑,於是,把婢女叫來對質,婢女只好如實交代,大家聽了她的敘述,破口大罵她,並拿棍子把她打死了。她死後升了天,看著陌生的地方,她問天人道:“我今生在哪裡?”“天上。”她又問:“從哪裡命終來這裡?”“從人道中升到這裡。”天人說。最後問:“我是做了什麼業緣竟然能升天?”天人告訴她:“因為施食。”聽了天人的話,她內心很激動,就來到佛住的地方拜謝。佛為她說法得須陀洹果。一個比丘問佛:“這個天女是什麼因緣來到天國?”佛說:“她本來是人間一個長者家的婢女,給長者兒子送飯的時候,碰到佛如來就把飯布施給他。那家人知道後,就辱罵她,並且用棍子把她打死了。這就是她死後升天的業緣。後來,到我這裡來聽佛法悟證道。”

活學活用

事不做絕,話不說絕,做事儘量要圓滿,時時修正自己的行為。善心善念,才能獲得福報。

知識連結:吃飯穿衣皆修行

佛陀的示範是讓大家能夠找到一個下手的效仿的地方,所以一開始就是穿衣、吃飯這兩樣最平凡的日常事務。但越是平凡往往越容易讓人放鬆警惕,吃飯、穿衣其實是最污染人心的事情了。飯菜對口味,就容易引發食慾,多吃一此;反過來,飯菜沒有滋味,難以下咽,心裡就會很不痛快,甚至怨恨做飯的人。穿衣服也一樣,體面、氣派的衣服,會讓穿它的人不由自主生出虛榮心來,反之就會自慚形穢,像濟公那樣破鞋爛帽還優哉游哉的實屬難得。佛就從這此地方入手,教眾人吃飯、穿衣要心無掛礙。最隆重的禮服,是雜色碎布條縫起來的“福田衣”;飯食要次第乞討,根本不想什麼滋味,能餬口就行。佛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一絲不苟,但卻沒有去考慮衣服是否光鮮,食物是否可口,這樣自然就消除了虛妄之心。所以,對出家人來說,吃飯穿衣也是修行大事。

第5句 入舍衛大城乞食——乞食制度

名句由來: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名句解讀:爾時,當接近中午的時候,吃飯的時間到了,穿好衣服,端起飯缽,“入舍衛大城”,到這個道都。乞食,討飯即化緣。化緣,規定弟子們不要起分別心,按照所遇到的順序,挨家挨戶地去化,不分貧富貴賤,直到把自己的飯缽裝滿,就蓋上蓋子不再繼續了。這裡頭也有戒律。一是化緣要隨緣。按照所遇順序,次第乞食。二是托缽不貪多。各人的缽都是根據自己的飯量選擇的,一般情況,每天最多走七戶人家。每天化緣就等於每天持戒。

佛典故事:貧女乞食 相傳,在北魏時期,大孚靈鷲寺在每年三月的廟會上,都會設“無遮齋”,講求眾生平等,只要是趕會的人都能飽餐一頓。

一衣衫襤褸的孕婦抱著嬰兒,領著一個小孩,還牽著一條狗,跟隨大家走進寺院。她見眾香客施捨金錢,情急之下,剪下幾縷頭髮作為施捨之物奉送。當時還沒到吃飯的時間,可憐的女人對知僧客說:“我家裡有急事務必趕回去,提前發給我吃的吧。”按照齋會規定每人一份,知僧客覺得嬰兒還不會吃,就分她兩份。貧婦說:“三個人怎么只分給我兩份?”知僧客沒說話又分給她一份。可貧婦又說:“狗還沒有呢”知僧客猶豫了一下勉強再給她一份。這時貧婦爭辨道:“我肚子裡的孩子也應該有一份的。”僧人忍無可忍,大聲呵斥她:“你肚子裡的孩子還沒出生呢,為什麼要吃的?,你真是貪得無厭又得寸進尺。”聽完呵斥婦人說:“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說完就騰空幻化成文殊菩薩,嬰兒和小孩變成善才童子和于闐王,犬也變成了綠毛獅子。寺院內上千齋客,都趕緊朝菩薩禮拜。後來,寺院僧眾將貧婦留下的頭髮當做黑舍利,建塔埋葬,名為文殊發塔。

活學活用

乞食不是乞討,“無遮齋”,講求眾生平等,菩薩的考驗暴露了僧人的分別執念,比丘們在乞食中能領悟出平等、自律,這也是一門修行課程。

知識連結:威儀

出家人化緣並不同於乞丐討飯,他們是很講究威儀的。缽是自帶的,飯滿缽了,就蓋上蓋子,帶回講堂去吃。等回到講堂,吃飯的時候,威儀又顯出來了。世俗之人吃飯都穿便裝,即使貴族也會解下外套,更不用說那些赤膊裸背當街飲吞的市井鄉民了。而佛和眾比丘仍然穿著盛裝僧伽黎進食,自然而然地就比隨意著裝要莊重。

吃完飯,要悉心整理好僧伽黎和飯缽。飯缽要清洗乾淨,裝進缽囊里掛起來。之後,佛還要把腳洗乾淨,因為走了十多里路,雙腳沾滿了泥巴,這樣打坐、念經都不會安心。所以佛也做了硬性規定:飯後要洗腳。一切收拾停當,鋪開座具,佛準備打坐了。

第6句 次第乞已——眾生皆平等

名句由來: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名句解讀:到舍衛國的都城按順序乞討完畢,便回到佛的住處(祗樹給孤獨園)。次第乞已,不捨貧而從富,也不捨富而從貧,以顯示平等之道。已,指乞食完畢。化緣規定弟子挨次去化,不能偏向窮人或富人化。佛的弟子,迦葉尊者是印度最有錢的,但他特別同情貧窮社會,所以每次只到貧民區化緣,所收的弟子也儘是窮人。須菩提則喜歡到富人家乞食,佛說:“貧富貴賤,都要平等化緣,而且人家給你多少就是多少,這家不夠再走一家。此心無分別。”

佛典故事:佛陀醫治提婆達多 佛陀的堂兄提婆達多,是當初出家皈依佛陀的七王子之一。在他未皈依佛門時,總是嫉恨佛陀,想方設法地殘害他。有一天,提婆達多突然生病了,請遍了所有名醫,依然不能讓他解脫病魔。後來,他絕望地躺在病床上,等待死神降臨。這時,佛陀聽到他生病的訊息,就準備去探望他。因為弟子們都知道提婆達多平日裡兇殘跋扈的惡行,所以,就規勸佛陀,不要去看他了。佛陀說:“我們修行佛法,就是要廣行布施,普度一切身處危難的眾生。不能存有分別執念,不管是喜歡的,還是不欣賞的對象,都要平等相待,特別是對待生病的人,病痛本身就給他帶來了折磨和煩惱,此時他們更需要關愛,我們應以慈悲心度化他。”佛陀來到提婆達多家中,見了躺在病床上的提婆達多,不禁難過地說:“如果我心中沒有分別雜念,愛護你像我的獨生子一樣,那么你的病痛就能馬上驅除。”佛陀的話剛說完,提婆達多的病就好了。於是,佛告訴他的弟子,佛眼裡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無別的。

活學活用

能夠包容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這是一種氣度,佛陀用自己的真誠和善心,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世間大福德之人,必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知識連結:乞食制度中的平等觀

出家人的乞食也叫“化緣”,中文原意是教化因緣,乞食是佛教僧人規定的謀生手段,它是為滿足自己身體的基本需求而乞食於人的度化行為。它的原始意義也很簡單,一是為了自己修行方便,不用分心為了生計而去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二是為了眾生種福方便,出家人主動送上門,居家的信眾就不用辛苦地跑去寺廟布施了。所以佛家乞食與乞丐不同,他們討齋飯的同時也是在教化因緣,因而後來就有了“化緣”一詞。

在教化因緣的過程中,佛教乞食又發展出了其他的功能。首先,能夠破除行乞者的驕慢之心,對於富貴貧賤沒有挑選的餘地。其次,能夠破除乞食者對美味的迷戀。因為行乞得來的食物好壞都有,味道也不同,所以對食物就沒法再有更多的要求了。第三,通過沒有貴賤之分的乞食,破除眾生等級高低的不平等觀念。這在印度歷史上是很了不起的創舉,也是佛教立世的根本。在此基礎上,不衍生出一條戒規,就是“次第乞”。佛規定,比丘們進城裡不分貧富貴賤,要挨門挨戶去乞取,這家供養不夠就到下一家,這叫“次第乞”。持這個戒,是為了彰顯佛家眾生平等的思想。

種福田------播種福慧

種田有成長和收穫,人如果布施、行善,就象農夫在田裡播種,將會收穫福慧之果,所以在家的眾生供養僧人飯食,積德行善,就是種福田。

播種福慧------收穫福慧

僧人按時乞食,主動將眾生播種福慧的機會送到眼前,這也是布施行善,也是種福田。

第7句 敷座而坐——一念入定般若

名句由來: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名句解讀:敷座,敷,就是指排布高座而坐。“敷座而坐”,洗完了腳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鋪得整整齊齊,也沒有叫弟子服侍他,都是自己做。生活作風嚴謹、平談,且有次序。看把《金剛經》會使人覺得學佛要設法做到佛的樣子才好,佛雖是太子出家,但是他過的生活同平民一樣。並不是只能想像、膜拜。所以在現實的生活中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個非凡神聖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吃過飯後,收起僧衣和缽盂,並洗乾淨雙足,鋪開坐墊開始打坐。

佛典故事:優波離剃髮 一次佛在王舍城要剃髮,結果沒人敢接此任。這時,一個叫優波離的童子跳出來,對佛陀說:“我願意”。優波離的父母也都跟著在他旁邊打下手。優波離剃了一會,佛誇獎他:“你的手藝很不錯,如果身體再站直一點就更好了”。他父母聽佛這樣說,就對他說:“優波離,調整下姿勢,腰伸直點。”過了一會,佛微笑著勸優波離,“別那么緊張,放鬆點,身子不要太僵直。”他父母聽到立刻教導兒子把身體放鬆緩些。過了一會,佛開口道:“你很會拿捏分寸,用力也很恰當,就是入息太粗了點。”站一旁的父母,就教兒子調整呼吸,不要那么大口地吸氣。過了一會,佛說:“你剃髮很專注,只是出息太粗了。”他的父母告訴兒子,出吸重會讓佛不安,再調整一下。優波離一收攝身心,又蒙佛慈光加被,立即進入第四禪地。佛見狀就讓須菩提收拾好優波離的剃刀,此刻他已進入四禪境界。

活學活用

禪定是悟道的必由之路,連釋迦牟尼佛都離不開它,所以,他教大家禪定,是希望眾人安下心來,去覺悟這一系列的平凡實修,但不明就裡地盲目模仿也不能達到禪定的根本目。

知識連結:禪定的好處

修禪定有很多好處,但在《金剛經》導入序中,它主要是歸納、整理等總結性用途。因為吃飯、穿衣、走路、打坐等一系列修行下來,思維相對散亂,也就很難形成統一的知見,更不用說證見無常、無我、不生不滅的般若實相了。而最後的禪定恰恰就是針對以上的總結,把在瑣碎修行中的散亂體會積澱、整理成純淨融通的正知正念,為體驗般若實相提供理想的思維空間。禪定不是速成法門,它需要四個層次的精進,只有修行人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參禪修定,才會越來越接近般若的光明。就像是北宗的參禪大師神秀所說:“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禪定是漸修的方法,當修持到“八風吹不動”時,就算圓滿了。“八風”是指好運、晦氣、詆毀、美譽、抬舉、譏諷、苦頭、快樂八種干擾,如果能夠在這些干擾面前巍然不動,凡夫也可以成佛了。

八風吹不動

貫穿禪定過程的,是厭離凡塵之心。八風都是虛幻無常、有害無益的雜念,所以要生起厭離之心,不再執著在禪定的寧靜喜悅中,身心安住,自然達到離欲清淨的境地。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二章

第二章 擺脫煩惱--正知正見正信

人之所以會被煩惱困縛,就是因為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迷戀於紅塵中的種種誘惑,要想擺脫煩惱,不僅要時時清掃六塵,度離四相,還要有慈悲心去布施別人,通過布施不住相即福慧雙修,從而達到無餘涅槃的解脫境界。

第8句 長老須菩提——請法者

名句由來: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菩薩。”

名句解讀:須菩提,譯成中文就是“善現”,指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也可譯為“具壽”,就是長壽的意思。須菩提年高德劭,故稱“長老須菩提。”時,佛剛剛坐穩準備入定的時候。須菩提站起來,偏袒右肩,這是印度當時的禮節,有空心和實心兩種合法。白即說話,古文叫道白。希有世尊,佛經上記載印度的禮貌,請示長輩前的讚辭。如來,佛的十種名稱之一。菩薩,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線的一個總稱。善護念,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

佛典故事:優波離剃髮

須菩提的身世:須菩提是世尊十大弟子之一,有“解空第一”的稱號,具有恆安樂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的特色。傳說,須菩提出身在舍衛國婆羅門家,從小個性聰慧乖戾,尤喜歡抱怨、咒罵,因此遭親友厭煩,無奈之中離家出走了。須菩提來到山林里看見鳥兒、野獸或者花、草、樹、木都心生怨氣,見什麼咒罵什麼,終日悶悶不樂。好心的山神看到他這樣心生憐憫,於是引薦他去拜見佛陀。須菩提看到佛陀馬上變得很開心,佛告慰他:“嗔恚果報之苦,當時悔悟前非”,如果你能皈依佛門經過刻苦精心地修煉,最終能修得正果。須菩提聽完就跟隨佛而去。

活學活用 多改變自己,少抱怨環境。埋怨只會帶來消極的心態,即使人生很不如意,一味抱怨也無濟於事。敢於承認現狀,外在環境不能扭轉,與其糟蹋自己的心情,還不如適應環境。

知識連結:須菩提的請法

看見釋迦牟尼佛祖出入往返、穿衣吃飯的“無言之教”,有一個根基深厚的老和尚開悟了,而其他的善男信女卻還像掉進了霧裡,無法領會佛的心意。這個當口,先悟道的人就是當機者,他不能自己領受了不告訴別人,站出來向佛祖問法,也好讓大家一起聽個明白。這位老和尚,號稱“解空第一”,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傑出弟子之一。因為有悟性,所以能夠很快參透玄機,了解佛的用意,因此,在很多機緣成熟的當口上,須菩提都是第一個跳出來接應佛的暗示,向佛問法。這次也不例外,須菩提見到佛祖如此躬親示範,諄諄之心竟然無人領會,忍不住脫口而出:“希有世尊!”

第9句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成佛之心

名句由來:“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名句解讀:“阿耨多羅”指至高無上;“三”即是正,“藐”是等,從生平等;“菩提”指覺悟,指超越一切虛妄謬誤的真實覺悟;合起來就是至高無上、平等不二、超越一切的真實覺悟。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欲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在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入世一切眾生;在義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佛法認為眾生即佛,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迷失了自心。自心覺悟了,自性便可成佛。云何應住,用什麼辦法安住此心。云何降伏其心的煩惱。

佛典故事:拔爐悟道 龍門清遠禪師,號佛眼,俗姓李,今四川人,從小出家便修習律藏,後來專門攻讀《法華經》清遠禪師性情嚴正少語,曾經問遍各方的長老,都未能解惑,最終得五祖禪師開解。他與佛果、佛鑒並稱“三佛”。

有一天,清遠禪師誦讀《法華經》,對經文上說的佛教法門“若用思量分別”不能理解,於是南遊參禪問道。他來到五祖山拜見法演禪師,可每次請教,師父都推說:“我還不如你呢,自己慢慢領悟吧,總有一天會得解。”清遠聽後更加鬱悶,於是又去請教首座元禮師兄。元禮一把抓住他的耳朵圍著火爐繞了好幾圈,邊繞邊告訴他:“將來你自會明白的。”清遠“受辱”後憤恨地說:“等將來我覺悟了,也要用同樣的方式羞辱你。”元禮不等他說完接道:“等你將來真正覺悟的時候,會明白今天的事並不是在羞辱你。”某個寒夜,清遠和師兄們靜坐在一起烤火,眼看炭火馬上燃盡了,爐子裡都沒有了火光,清遠站起來見到,有一層灰燼覆蓋在最上面,於是就拿火棍把灰燼一層層拔開,在最裡面看到一顆豆大的火星突然大悟:“深深拔,就有火,平生事,只如此。”

這就是拔爐悟道的故事,“爐內的火星”喻為人的佛性或者說是自性,“灰燼”則指代無明的煩惱,眾生一直以來都被貪慾所迷惑,就像是灰燼覆蓋的火苗掩蓋了自身的佛性,所以自性要自見,見性成佛,直指人心。自己心中的各種煩擾要自己去根除,成佛的道路沒人可以替你走,必須要自己親歷親為。

活學活用 依賴容易滋養惰性,人生固然多磨難,若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期望坐享其成的安然,自己永遠學不會覓食的本領。

知識連結 :《金剛經》主要說什麼

《金剛經》就是釋迦牟尼佛與須菩提的一番精彩對話,主要討論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稱“無上菩提”),即如何修道成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譯,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是佛陀覺悟的最高智慧,是超越自我、超越一切,甚至超越一般人既定的所謂“終極意義”的智慧,它能認識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質,具備這種覺悟就能成佛。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決心成就無上智慧,無上大道,即發願成佛,這也是修行大乘菩薩道的全部內容和目的。發願成佛用現代心理學的概念理解,就是追求終極意義。人類從原始社會就已經開始這種追求,直到近現代還在追問“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宗教經驗的高級階段,向人們揭示“人類所嚮往的目標應當是什麼”,是人類對經驗世界顯示出的內在和諧與秩序的堅定信仰與崇拜。這種堅定的信仰,在現代心理學看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強大動力。

般若的三個層次 學佛的道路,是從文字般若開始,經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後得到實相般若。

般若:

一、文字般若:指佛說的一切成佛言教,它是啟發凡夫智慧的重要媒介。

二、觀照般若:從文字般若得來的智慧,藉助禪定去觀察,會找到通向真理的正確道路。

三、實相般若:在觀昭般若之中,一念之間,就會證悟真理,也就是佛法的實相。

第10句 應如是住---悟道的方法

名句由來: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名句解讀:佛說:善男子,善女子,如果有一個人,發求無上大道的心,應該這樣把心住下來,應該這樣把心降伏下去。“住”就是心念寧靜,止住。由止再漸漸地進修,才可以達到定的境界。止是心理的修持,停止思想、知覺、感覺。“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你的心。當你提問題時,你的心已經沒有煩惱了。”因為它太快了,所以剎那間你不能把握而已。整個《金剛經》講的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無所住即是住,住即不住,不住即住,這就是所謂如來境界,心如明鏡,物來則應。

佛典故事:悟性 有這樣一則哲學故事,佛對一個人說:“在你危難的時候,我可以救你三次。”不久,這個人所住的村莊發大水,在急流的洪水中,他孤立無援。這時他身邊劃來一艘木船,船上的人叫他說:“上來吧“。他說:“佛說會救我的。”過了一會他身邊又漂來一個木樁,上面的人叫他:“上來吧。”他說佛會救他的,又過了一會漂來一個木盆,他正想抓突然又想起了佛的承諾,任盆而去,就這樣,他一直僥倖地等待佛的出現,結果就被大水淹死了。後來,他的魂魄去找佛陀:“你怎么能失信呢,說好在危難時救我三次的。”佛說:“我已經給了你三次機會了,並沒有失信於你,可惜你缺乏悟性,是在劫難逃啊。”

活學活用 悟不能贈與,不能繼承,只能用心去體會、探索,意會比言傳更能表達佛法的本質,但並非所有的人都適用。上等智慧的人不用教,中等智慧的人得點撥一下,喝一句也差不多能開悟。而還有些客群,不用言語說清楚是無法領悟佛法深意的。

知識連結:須菩提為什麼悟而發問?

佛一生說法循序漸進,在初級階段不免謹慎小心,唯恐大家對高深的佛法不能接受,須菩提的請法,讓佛有機會將高深的佛法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佛感到很欣慰。正如《高山》,《流水》雖好,沒有知音也不能盡抒胸臆。以須菩提的悟性,應該可以領悟到“如是”的內涵。但不知道是須菩提激動過了頭,沒注意到佛的深意;還是他已經領悟,卻裝做不懂,繼續為真的沒聽懂的人提問。總之,須菩提接著說:是啊,世尊,我很想聽到!這句話也很真誠。第一種可能,須菩提領悟了一部分,大拿還不夠透徹,希望佛祖詳細說明。第二種可能,須菩提舌己忘我,大眾不明白也就是自己還不明白,為眾生請佛法也是確實的需要。第三種可能,佛和須菩提有所“串通”,刻意安排了這個步步啟發的流程,以增強說法的效果。言傳雖然比上意會更接近佛法的真實,但佛祖當然明白,意會只是對根基好的學生有用,對普通修行者而言,還是離不開言語說教的文字般若。

第11句 如是降伏其心---解決修心的大問題

名句由來:“汝今諦說!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名句解讀:“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們住,就是這樣降伏其心。如是:像這樣。指佛方才的“吃飯、穿衣”的示範,還有一層含義:“佛祖連說“如是”,沒有了下文,聽眾們便虛心以待,一瞬間心就空了,此時的狀態就是“這樣”。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候,一切都沒有了。唯然,就是答應、好的意思。“願樂欲聞”,高興極了正等著聽呢。

佛典故事:吝嗇的母親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年輕人常常去祗園精舍,聽佛講經說法。他非常仰慕佛的無上智慧,就回家懇請其母親準許他出家修行。他母親堅決反對:“除非我死了,否則不許親近佛祖,你現在該做的就是努力賺錢給我,別讓其他的事情分心。等我死了之後,就由你怎樣了。”年輕人非常孝順,他每天都拚命賺錢,伺候母親,一切都順著老人的心意。母親則把兒子賺來的錢,都悄悄封存好。自己捨不得用,更不捨得布施給別人。年齡人送終了老人,便出家皈依了佛,跟從佛的十年里,他每天都用心修習佛法。後來,他辭別佛陀,獨自隱居清修。

一天,在他的茅屋外跪著一個女人,她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地趴在地上痛哭不止,這位法師就問:“你是誰?為什麼在這裡哭哭啼啼?”她說:“我前世是你母親啊,因為住世時慳吝、惡口、怠慢聖僧,又陰礙你修行,所以遭到惡報,隨入餓道受苦行,現在唯一能讓我解脫的人就是你了啊。”法師聽了,非常痛心,這么多年來母親一直煎熬在苦難中啊,就急忙問救助方法。她說:“你把我以前藏在地窖里的錢,拿出布施、行善,我就可以解脫了。”法師聽了囑咐,就匆匆趕去俗家取錢,然後布施行善,救濟窮苦的人。圓滿時,他母親轉業為天人,穿一身素潔的衣服向他叩謝,說自己已經升往天國了。

活學活用 善惡因緣,人心的欲望是無休止、無淵源的,要想降伏其心,就要破除各種執念和虛妄,用一分淡定和坦然,來化解內心執著。

知識連結:“心”的思考

《金剛經》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在我們心中造成不安的煩惱因素。說“降伏其心”,似乎很簡單、很容易。但是,究竟起來,眾生的心實在是很難降伏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的“心”里,總有一些欲望、希望、利益或追求,總有一些問題需要思考、需要解決。特別是在變化迅速的現代社會,信息爆炸,知識膨脹,欲望也跟著強烈起來,人的心也越來越難降伏。欲望是眾生的本能,沒有欲望,便無所謂生命。眾生的心難降伏,便是由於各種欲望而生的蠢蠢欲動。

心的問題 生活中,大寬有往往會有許多煩惱,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心理問題。如因為家庭、學業、工作、感情、名利、國家或世界的變故而感到不安。因此,學佛首先要從“修心”開始。學佛即是修心。

第12句 若有色、若無色---離四相普度眾生

名句由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名句解讀:眾生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佛教化並慈愛一切眾生,即度一切眾生。佛把一切的生命分成十二類。包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是有形象可以看見的所有有色界的眾生。無色,肉眼看不到又確實存在的所有無色界的眾生。有想,有思想感覺。無想,沒有思想感覺。學佛就是為眾生解脫煩惱痛苦,使他們進入絕對快樂清靜的無餘涅槃境界。涅槃是梵音,也叫圓寂,分為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佛典故事:普庵祖師屠夫 普庵祖師是位精修顯密的高僧,深受當地人們尊崇。

有個虔誠的女信徒,常常去聽他說法,人們都知道,普庵法師神通廣大,能夠呼風喚雨、隨心所欲。女信徒的丈夫是個屠戶,以宰殺牲畜為業。他受妻子的影響,也開始決心拜普庵祖師修學佛法,就讓妻子引見大師並對妻子保證改業吃素。佛祖說:“你曾經殺害過太多的生命,如果不能聽從我就請回吧!”屠夫虔誠地發誓:“一定改業吃素,修行佛法。肯請佛祖收留我吧!”普庵說:“好吧,現在你回頭看看。”他轉身一看都是過去殺的牲畜,個個凶光暴露、咄咄逼人,嚇得他神魂驚顫連連嗑頭,哀求大師收留。祖師傳佛法給他,瞬間冤魂不驅而散。從此,他放下屠刀,吃齋念佛,精心修法。走上修佛路也免掉了過往的生死冤債,正所謂“一提闡也能成佛”。

活學活用 從覺悟的那刻起,一切都不算晚。下定決心改正自己的不足,成功還會再次向你靠攏。

四大皆空 禪宗認為,合成人體的所謂地、水、火、風這“四大”都是空的,只是一個假相而已,既然四大都是空的,那么五蘊和六境當然也是空的。

知識連結:無眾生可度

如果太陽心中時時惦念著要給人間送溫暖的話,那不用幾天就它就會隕落!所以,發善心的大菩薩們一定不要有掛心的四相。一旦發大願滅度一切眾生成佛,幫它們徹底解脫痛苦煩惱,千萬記住不要有“我度眾生”的執念,如果存了這個念頭,那就沒有眾生可度了。一切生靈,不管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還是有形、無形(肉眼看不見),或是有思維意識的、沒有思維意識的,對於菩薩而言,都要發願統統把它們滅度成佛,讓它們進入不生不滅的極樂世界。但不管這樣度了多少眾生,也不要起一點點“我要度眾生”的念頭。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降伏妄心,就要離四相:只有心中不生四相之念,才能安住菩提真心。

平等的四生:區分平等眾生的四種類別

胎生:胎生是在母親胎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人、象、馬、牛、豬、羊、驢……….

卵生:卵生是卵殼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鵝、孔雀、雞、蛇、魚、蟻…….

濕生: 濕生是依靠濕氣而受形的生命。魚、蝦、螃蟹、蚊子、幼蟲……

化生: 無所依託,只憑業力忽然而生的生命。諸天和地獄的生靈以及蟬、蝶……

第13句 無餘涅槃 ---小乘的解脫境界

名句由來: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名句解讀:“非有想”,心中將無想也不想。“非無想”,心中將不想的想也斷了。涅槃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因究竟而無殘餘。有餘涅槃是羅漢境界,不徹底;無餘涅槃是佛境界。佛說學佛的人第一個發願使一切眾生都成佛,都能夠達到“我”的成就一樣,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所以,學佛第一要發願,大乘佛法如果不發願,學佛是不會成就的。如果覺得自己很痛苦、煩惱,沒有大乘的願力,那不是佛法真正的精神;佛的願力,學佛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

佛典故事:鳳凰涅槃 傳說,鳳凰是百鳥之王,鳳凰所到之處,都會讓群鳥頓然失色,它不但外表嬌艷,而且威嚴懾眾,百鳥無不畏懼、艷羨、嫉恨。完美無極限,儘管如此,鳳凰仍渴望通過歷練達到盡善盡美。所以,它每五百年就背負人間所有慳貪、嗔痴等執念自焚於火海。期望用生命換取世間的祥瑞。在肉體經受萬火鑽心的痛苦和輪迴後,它便化身為火鳥,更加光彩奪目。佛教中,把鳳凰的這一“死”叫做涅槃,指代破除貪、嗔、痴等執著的那個“我”已經死去,達到清靜、安定、恆常的正覺的境界。

活學活用

磨難是一筆財富,故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磨難可以鍛造我們的生命力,激活我們的最大潛力。

知識連結: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

小乘最終達到的解脫境界,因為還不徹底,所以叫做有餘涅槃;而大乘是要成佛的,因為徹底解脫沒有了掛礙,所以叫做無餘涅槃。學佛要有大的志向,引領一切眾生進入沒有痛苦、絕對快樂清淨的“無餘涅槃”境界。因為修行的程度不同,所以涅槃的境界也有差別。籠統地說,涅槃分為無餘和有餘兩種境界,即徹底與不徹底。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是相對而言的。

第14句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菩薩不應執念

名句由來:“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名句解讀:“我相”,執著於“我”的概念,有了區別。人相,相對於“我相”的“他人”概念,有了內外的差別。眾生相,心裡有了“眾生”的高低、貴賤分別,就會對所謂低賤眾生產生悲憫而心生傲慢。壽者相,有對自己壽命的功利念頭,希望通過度眾生來解脫自己的生死是限。菩薩的境界,首先要去掉一切執著之相,心無掛礙,才能夠普度眾生。因此,不管哪一種布施,施者都應抱持無施的心態,受者也空,施事也空。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佛典故事:空色誘惑

一日,洞山禪師與雲居禪師閒聊,洞山冷不丁冒出一句:“你愛色嗎?”雲居此刻正好在篩豌豆,聞言像觸電一般“啪”的一聲響,把筐里的豆子撒了一地。洞山看著雲居禪師的窘態,哈哈大笑,俯身撿著滾到腳邊的豆子。雲居禪師此刻還思索著洞山的話,他想了很久才說:“不愛!”洞山一直在觀察雲居的動態,受驚、躲閃、逃避等,他惋惜地說: “你真的想好了嗎?”真正事發時依然可以泰然自若嗎?”雲居堅定地吼道:“當然能“。然後轉身向洞山,希望從他那裡得到肯定。但洞山的笑而不答讓雲居一下子渾身發毛,就反問:“你呢?”洞山笑著說:“我看她們只不過是美麗外表掩飾下的臭皮囊而已。愛與不愛也沒有什麼差別,只要心中有自己堅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在呼別人怎么想!”

活學活用《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能夠做到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才能坦然面對世間的各種誘惑。不必拘泥於外人的看法,無愧我心足矣。

知識連結:發心離四相

如果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心裡有了你、我、他的分別,這就不是菩薩心腸了。如果菩薩有我、別人、眾生和生死的念頭,並且執著於這四種相,就不是菩薩了。同樣的意思,如果修行菩薩道的人,離不開這四相,那也就修不成菩薩道了。“我”是個能度眾生的人,這是個“我相”;對方那個眾生是被我度的,這是個“人相”;因為眾生根基不同,所以會有說法上的種種差別,也就是能度和所度會產生差別之相,這叫做“眾生相”;執著生死壽命,不捨度人為求解脫的念頭,這叫“壽者相”。如果菩薩有了這四相,就不是菩薩了,這句話的後果很嚴重。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不離開這四相去度眾生,那不僅度不了眾生,連自己最後都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成不了佛。降伏妄心,就要離四相;只要心中不生四相之念,才能安住菩提真心。

第15句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放下執著

名句由來: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名句解讀:複次,白話文就是其次的,次一等的意思。佛告訴須菩提此心都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念念皆空,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就算做了一件好事,做完了就沒有了,心中不存。即是說不應執著形色布施,亦不應該執著聲音、嗅覺、舌味、觸覺、法相而行布施。“法”是意識境界,是屬於觀念、思想、精神方面。如果你心裡還有個空洞清靜,就已經落在法上。所以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佛典故事:信徒與屠夫古時候,有一對鄰里,一個是吃齋念佛的王信徒,另一個是以宰殺牲畜為業的張屠夫。王信徒家裡自設了佛堂,每天燒香、拜佛,誦讀佛經多年如一日,非常虔誠,有一天,終於感動了菩薩。於是,菩薩就幻化一個貧窮的老婦人,前去他家乞討,考驗他的道業。王信徒聽到敲門聲,跑去一看,門口站著一個髒兮兮的老婦人,寒風吹來,她打了一個趔趄,乾癟的手在空中搖晃著。老婦人說:“善良的人,發發慈慈悲留我一宿吧。”王信徒頓生厭惡,急急地往外攆她,說:“我家裡太小,你去別處投宿吧。”老婦人說:“讓我住佛堂也行。”王信徒說:“什麼叫也行,那是供菩薩的地方,豈是隨便讓人住的。”說完“砰”地關上門,把老婦人丟到門外不管了。

觀音菩薩很失望,就走到對面的屠戶家裡,她想:“試下他是不是有緣人呢?”就敲門道:“家裡有人嗎?”屠戶見老太太哆哆嗦嗦地倚在門外,三九寒天卻衣著單薄,連忙把老婦人讓進屋,端吃送喝。不等老婦人開口,他便問及身世。老婦人說:“一人一家,無依無靠。”屠戶說:“正好我也是父母早亡,您要是不嫌棄就住到這裡吧。”老婦人:“我年老體衰,怕只能給你添亂。”屠戶說:“只要做點簡單家務就好了。”老婦人就答應了,屠戶對他像家人一樣,無微不至地關照。一次,老婦人看到屠夫殺豬,手段殘酷就不忍地勸止他,說:“兒啊,牲畜也是一條命啊,用鐵鉤子鉤它的舌頭,它也知道疼啊,你看我把他們都喚出來。”果然在婦人的召喚下,豬都乖乖地出來了。因為喚豬時,叫的是屠戶祖宗的名字,所以把屠戶嚇傻了,問:“怎么都是我祖宗的名字?”老婦人說:“生死輪迴,它們前世欠你的,今生轉畜還債啊。”屠戶慌忙扔下屠刀跪到老人面前:“娘,我不枉殺牲畜了。”後來,這個屠戶轉業行善,廣行布施並且在老人的點化下修法得道。

活學活用 形式就好比“秀場”,然而人生卻不是作秀,寧可執著於一個菩薩的“空相”,也不務實地做一件善事。只有和契機擦肩的份。行善得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瞧不起別人,靈魂不等同於商品,穿過墳墓我們都是平等的。

知識連結 菩薩的“六度”

凡夫俗子之所以不能擺脫煩惱,就因為是對紅塵中的各種誘惑過於貪執、迷戀,如果能夠不執著,那是大智慧。如果發下入世度眾生的大誓願,那是慈悲之心。大悲兼具大智,才是真正的大菩薩。

菩薩的修行,共有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雖然以般若為成佛的嚮導,但彼此之間又在不同的角度相互統攝。學習菩薩立誓成佛,就是學習如何捨棄“自我”去普度眾生,本質上這是一種極大的布施行為,即以自己的所有給予眾生,使對方脫離苦海。所以,在這裡,布施就是統攝其他六度的關健。

第16句 東方虛空可思量不——無邊福德

名句由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名句解讀:須菩提啊,你的意思怎么說呢?東方虛空,一直向東方走,這個太空有多大?你可不可以測量得出來?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東、南、西、北叫四維,四維以外還有上下。佛問:“四維上下、虛空,隨便向哪一方,整個的太空有多大?你能不能量得到?東、南、西、北、上、下叫做六合,東方世界是談生法的,西方世界是講歸宿的。”

佛典故事:嗔怨的惡果 優波笈多法師曾鼓勵弟子,說:“經常思索佛法義理,精勤修行,長此以往就能修得證道。可得須陀洹果。”有一個弟子,急功近利,一心想證得須陀洹果,就刻苦地修行,廢寢忘食地學習各種佛經。法師看穿這個弟子的心思,就決定帶他去摩陀羅國。希望通過實例可以啟發他悔悟。他們化緣到一戶人家,這個弟子看到有個證得須陀洹果的小孩,卻生了一種頑疾。身體被蟲蛀得不堪目睹,身上的氣味讓人避之不及。追隨著法師的眼光,弟子終於忍不住問緣故。

法師回答:“這個小孩前生是寺院裡管修持的道長。僧人們都叫他維那師父。”有一天,大家坐在一起靜修,這時,有個僧人的皮膚病發作了,忍不住抓癢。維那聽到聲音,生氣地羞辱了他一番,並把他丟到這戶人家。後來,維那師父聽一個羅漢的勸告證得果位,但放縱自滿,不再修行,今生遭到這種罪應。這個弟子聽了,又驚又怕,回去更加努力修行,最後證得果位。

活學活用 急功近利取得的成果,來得快去得也快,放鬆心態,看淡名利,不要讓心靈背負得太沉重。

知識連結:無相布施的無量福德

為什麼菩薩的布施要“不住於相”呢?因為這樣做有更大的福德報償。佛以“東方虛空”來比喻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一是誘導眾生要堅定地走這條成佛之路,最後終能有超出你預想的果報;二是警戒眾生,不要以眼前的利益得失,來衡量不住相布施的好處,那最終的福德就像“東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不住於相的布施,所獲的福德,廣大而不可思量!有相布施,所得功德有限度,無論多么大,總能以有限之數來衡量。但如果能以“不住相”的大智慧施行布施,把布施融進一切眾生共同成佛的大事業,所得之福將無限而不可思量。

第17句 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布施的功德

名句由來:“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名句解讀: 佛對須菩提說:“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布施修行應該不住相,假使一個修大乘菩薩的人,能夠不住相布施,那么他的福德有不可思量的大”。福德是布施、供養等外施所積累的福報,它相近又區別於功德,是相當於身外而論。福德分為三種人間有漏之福,二乘聖人無漏之福,佛道則是圓滿無上之福,所謂福圓智滿,就是到達福德、智慧的是最高境界。

佛典故事:一聲定佛緣 佛陀在講解《法華經》時,列舉了一個小事例。佛說:“一位長者想皈依佛,在當時並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出家的,要證得了佛果的有緣人,才有資格。佛讓弟子查了下他的前世業果,結果沒種下什麼大善根,不具備出家的條件。但是,佛還是隨他願出家了。弟子問:“世尊,那個長者五百世,都沒種什麼善果,怎么能度他出家?”佛說:“這個老者,在某一世中,上山採藥,被猛獸追襲,情急之下爬到樹上避災。隨口念了一聲“南無佛。”這就是他的因緣啊,歷經無數的浩劫和輪迴,在這裡遇到佛,這是他的佛緣啊。就憑一聲南無佛他就“積聚”了無量福德,所以讓他出家。老者出家後,經過精心苦修世證得了阿羅漢果位。這就是一聲定佛緣。

活學活用 慈悲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沒有平等就沒有慈悲的念,善無分大小,拋掉分別執著,才能通達身心。

知識連結:布施的分類

布施有財施、無畏施、法施等不同類別,打個比方就是有錢施捨給別人錢,沒錢就給別人鼓鼓勁,如果有“手藝”讓人謀生就把“手藝”教給別人。菩薩不施捨物質財富,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菩薩所施捨給眾生的是面對命運的勇氣和祛除煩惱、痛苦的妙法。但無論施捨什麼,總得先自己有,才能給別人。而被布施所統攝的其他五度,它們的任務就是幫助“自我”漸趨完善,到達一定的境界才有能力度化眾生,即其餘五度做了布施的後援。但布施不是減少其餘五度所累積的成果,而是把它拿出來和大家共享,得到福利的人越多,自己進步的速度反而越快。

退步原來是向前

塵世的誘惑,便如水中倒影一般風光無限,唯有專注勞作才不迷失。看似退步,實則向前,在很多時候退後才是大智慧。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修福與修慧 大象前世只修福不修慧的眾生,終究是畜生道的痴福。阿羅漢只修慧不修福,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第18句 不以身相見如來—身相不是法身如來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名句解讀:佛問:“須菩提,可以用有形的相見到如來嗎?”須菩提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是因緣而生的虛相。不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相都是這樣,生生滅滅皆由因緣而定,都是流動的、變化的虛相。“非身相”,身相都不過是假名如幻的妄相,並非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又說非身相。

佛典故事:法師的神通 印度三藏法師自詡神通。有一天,他去A找慧忠禪師證實這件事。慧忠謙抑的問道:“久聞您能夠看透人的心念,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 三藏法師說:“這不過些雕蟲小技,不足掛齒。”慧忠略想一下問道:“能幫老僧我看下現在心在何處嗎?”三藏運用神通查看後說:“高山抑止,小河流水。”慧忠微笑著點頭,將心念一轉,又問:“那老僧現在身在何處?”結果三藏不費吹灰之力就答出來了。

慧忠笑著說了些稱讚的話,隨即將心念收起,反觀內照,進入禪定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世界相、無動靜相,這才笑吟吟地問:“請看老僧此刻在何處?”三藏神通過處,只見空中無雲,水中無月,世間無人,鏡中無影。三藏使盡了渾身解數都照不見國師心跡,一時無措。慧忠緩緩出定,笑著說:“您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處,非常了得!可是卻不能探察我的心跡,為什麼呢?”三藏滿臉迷惑。慧忠禪師笑著說:“因為我沒有心跡,你當然看不到了。”

活學活用 心無外物才能讓人無所察覺,無論你的心跡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就可以覺察到,相反只有內心澄明,才能讓人無所察覺。

知識連結:三身佛

在大乘佛法中,有佛的三身的說法,即所謂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或應化身佛)。應身佛是為了度化有緣眾生,從如來本體中顯現出來的形色身相,通常佛經中說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指的就是應身佛的身相莊嚴。報身佛是為應大菩薩們的機,在法身佛本體中顯現出來,是具足萬德莊嚴的身相。法身佛是指佛的本體或本性,即本經中所說的如來,它是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上下十方無處不在、沒有具體形相的一種永恆存在,自然就沒有身相。所以報身佛、應身佛都有身相,可是法身如來並無身相。

第19句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執著於相

名句由來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名句解讀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說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是因緣而生的虛相,不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相都是這樣,生生滅滅皆由因緣而定,都是流動的、變化的虛相。諸相非相是指身相不是法身如來,又並不是完全對的。因為眾生所見到的佛的身相,是從如來法身中因和眾生相應的緣而顯現出來的相,所以如果明白了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真理,不要執著在任何相上,那眾生所看到的佛身就是法身如來。

佛典故事:財主的七個女兒 相傳,古時候有個財主,有七個貌若天仙的女兒,他為此感到無比自豪,每每賓客臨至,他總要女兒們出來秀一把,聽到客人的驚嘆也許是他最為開心的事了。有一天,一位慕名而來地客人說是要目睹一下財主的七位千金,財主非常高興地滿足了他,然後問他:“我的女兒是不是名副其實啊?”那個人說:“我們來賭一把,你讓女兒們穿上盛裝去街市走一圈,如果所有人都說她們很美,我就給你500兩黃金,倘若有一個說不的,你就給我500兩黃金,怎樣?”財主欣然同意。他帶著女兒們遊走於街市各處,但凡見此風景的人,無不驚嘆,正在得意之時,,那人把他帶到僧院拜見佛祖,財主頂禮後,就自信滿滿地問:“佛祖,我的女兒是不是很漂亮?”佛祖不屑地說:“不認為!”財主說:“你一定是嫉妒我才這樣說的吧?全城人都說美唯獨你例外,作何解釋?”佛說:“世人看的是面相,而我看的是內心,身不貪財、口不惡語、心無邪念這樣才是真正的美啊。”財主聽了佛祖的話,尷尬地走了,本以為到手的黃金不但沒得到,反而輸掉了500兩。原來那個和他打賭的人,正是佛祖的弟子,他了解佛的審美觀,與佛祖的會面也是他的用心所在。

活學活用 美不只取決於外在,更主要的是靈魂,精神的美、思想的美才能把美的意義定位得更清麗脫俗。身相不過是一具皮囊,人與人之間更多是思想的交流,所以我們無須過多地注意表象的虛空,得到淨化的心靈才是美的根源。

知識連結:身相與法身如來

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是因緣而生的虛相。不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相都是這樣,生生滅滅皆因緣而定,都是流動的、變化的虛相。這個道理,在其他的佛法中也有印證,比如佛法常講的四大皆空,就是說世間萬物不過是地、火、水、風四種物質聚合而成,而在藏密中更發展成了地、火、水、風、空五大元素,佛的身相也這些元素的聚合之相。這樣的認識,同今天科學所說的量子理論是很接近的。從另一個角度講,說身相不是法身如來,又並不是完全對的。因為眾生所見到的佛的身相,是從如來法身中因和眾生相應的緣而顯現出來的相,所以如果明白了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真理,不要執著在任何相上,那眾生所看到的佛身就是法身如來。譬如見波就是見水,就是見水分子,就是見原子,就是見世界構成的真理。不但佛的身相是這樣,其他所有的一切相都是如此,若能透過所有的相見到本質,就是見到法身如來了。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三章

第三章 正信希有 通往般若的門檻

真實的信心源於正確知見,人人都有平等的佛性,只要修行得當,不論根基深淺,都有成佛的機會。前提是必須有持之以恆的定力,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動搖,如是終會有所成就。假若好逸惡勞,而中途放棄,即使有所積累,也會喪失殆盡。

第20句 得聞如是言說章句,

生實信不---真信源正確知見

名句由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名詞解讀:真正佛法不著相,對於佛的這個說法,須菩提出懷疑:“佛你這樣講了以後,將來有眾生聽到你這樣講,尤其《金剛經》流傳到後世,他們能夠產生真實的信心嗎?一般人信佛都要著相,完全不著相能夠辦得到嗎?”佛告訴須菩提說:“你不要這樣說。”

佛典故事 :完美未必完美 菩提樹下,坐著一個愁眉不展的商人,佛陀走到他身邊問:“你獨自坐在這裡苦悶什麼?”商人說:“為難割難捨。”佛陀說:“欲望無境!”說完就跟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個人很愚笨,他妻子要回娘家,所以為他做了很多餅,分別掛在了他的身前、背後和左右兩側。然後就放心地走了。這個人餓了,不知道該吃哪邊的餅,就不停地選擇,等他妻子回來時發現,他竟然餓死了。商人聽完笑了,佛祖說:“這就對了,越簡單的越容易讓人犯迷糊,人生豈能盡如人意?完美未必真完美。”

活學活用 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飲!人生有舍才有得,選擇一樣握在手中,你就很富有了,貪執會讓你兩手空空。

知識連結:正信與如來

“正信”即所謂真實正確的信仰,區別於“迷信”、“盲信”。正信來源於對高深道理的真正理解,並不因為他是誰說的,這也是“如來”這個詞所體現的根本宗旨。“持戒修福”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對深奧的佛法真心領悟,堅信無疑。持戒修福是達到這個“門檻”的基本條件,須菩提等利根之人都是前世種下過善根的,而普通的飩根之人只要不懈地堅持持戒修福,即使是在佛運衰微的時代,也會有產生正信的那一天。

正信的檢驗 檢驗正信的三大標準,第一是永久性,第二是普遍性,第三是必然性。凡是對於一種道理或一件事物信賴或產生信仰,都要經得起時代的考驗,通得過環境的變遷,開得出嶄新的境界。否則,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第21句 莫作是說—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名句由來: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名句解讀:“莫作是說”,不要這么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清靜的佛性,都有佛一樣無量的智慧,修行就是要把它們啟發出來。啟發佛性的手段是要儘可能地縮小自己,放大胸襟,包容一切,尊重萬物。不以自己為中心主宰,就是般若智慧;反之,則是作繭自縛。

佛典故事: 南泉斬貓 從前,有個高僧叫南泉和尚,有一天他所在的寺院裡,來了一隻漂亮的白貓。弟子們看到都非常喜歡。於是,弟子們湊在一起搶著做小貓的主人。南泉法師就把貓抱到側刀下面,沖眾人喊道:“得道貓則存,無得則貓亡。”看到沒人反應,揮手把貓斬了。晚上趙州回來,師兄弟問救貓的辦法。趙州聽後一言不發,把鞋脫了放到頭上,出門走了。南泉說:“如果他白天在的話,那隻貓就不會死。”人和貓都是有生命的個體,就像鞋、帽都是衣服,沒有尊卑之別。把貓看成畜,看成像鞋一樣低下,是因為心生了分別雜念。其實,救貓不需要多么刻意的方式,擁有一顆平等心,把所有生命等價對待,貓便能保住性命了。這個典故後來歷代以來被人傳,成為一個有名的禪門公案。

活學活用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佛就是大徹大悟的意思,佛法引導人們以平等心看待大千世界,拋開一切煩惱、痛苦,使得內心純明向善。

知識連結:眾生佛性平等

佛性是眾生與生俱來的品質,佛性即覺性,按照佛經的描述,不僅人有,動物以及其他有情生命都有佛性。從佛的角度叫做佛性,而從凡夫角度來說應該叫本心,佛性就是沒有染欲的清淨心,也就是人的本性、自性、覺性。之所以眾生不能成佛,是因為他們受了世間的愛欲、妄念等諸多誘惑,因而生起執著之心,污染了本來純潔的佛性,遭到這些牽連,原本純潔的心,就變成了種種的分別心,就產生了人我、是非、高低、愛惡等等不平等,因而漸漸違背了本性。能夠尋回本心,自性清淨,就是見到如來了。修性就是祛除妄念大慈大悲的菩薩精神。以菩薩之心入世,就會處處解困濟難,廣施愛心,不管是錢財布施,還是說法度人,都是行善積德。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人人都是未來佛。修佛就是修心。

第22句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佛運消長的史觀

名句由來: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名句解讀:佛住世時是正法時代,圓寂後稱為像法時代,就是仍然留存著佛像和經典時,末法時代即佛經不存在了只有迷信的時候。所以佛說當我過世五百年後,滅後指圓寂。有人真正持戒、修福、多行善道,功德到了,他的智慧打開就可以相信這個話了。

佛典故事:野狐宿命 在盛唐時期,禪宗流行很廣。當時有個叫百丈的禪師法緣很旺,每次說法,都有成千的眾生聚集在百丈山下。其中,有一位老人,只要百丈講法必到。每次聽完法就隨眾生離去。有一天很例外,大家都走了,老人還站在那裡。禪師道:“前面站的人是誰?”老人說:“我不是人,迦葉佛住世時,我也曾在這座山上講法。因為有次學僧問我:‘修行得道的人還落因果嗎?’我告訴他:‘不落因果’。就因為這一句話,我被墮為野狐的身相五佰年。今天,懇請禪師一疑問,好解脫這野狐的宿命。禪師說:“請講。”老人說:“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禪師說:“不昧因果。”第二天,禪師在後山山洞發現了野狐屍,就以出家人的儀式料理了葬事。

活學活用 一字之差,被墮為異類之軀五百年。可謂:“不昧不落,千錯萬錯!”不可斷喪因果,不可冒昧因果,即便是得道的人,依然受因果報應的限制。

知識連結:五個五百年

佛在此提出一個概念,就是“後五百年”,這是佛教一種歷史觀,據《華嚴經》記載,佛陀入滅後二千五百年間,可區分為五個五百年,以表示佛教消長的趨勢。

1、正法時代。 如來滅後第一個五百年,是“解脫堅固”時期,或“學慧堅固”時期。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堅固”時期。這五百年間,學佛的諸比丘,雖然解脫悟道的不及上個五百年,但了脫生死、求證永恆涅槃的決心還是很堅定的,所以這個時期的學佛氣氛是大家都心無旁騖、深修禪定,因此而有成果的修習者眾多。

2、像法時代 過了一千年就是像法時代,這時佛法在世間還是很興盛大,看上去很像正法時代,但實質上又同正法時代有很大差異,所以叫像法時代。第三個五百年,叫做“多聞堅固”時期,是說諸比丘在這五百年中,對於持戒、修定興趣不大,只是推崇博學多聞,熱心於典籍經卷和聽聞佛法,這種熱情持續不退,出現了很多講法、注經的大法師。第四個五百年,為“塔寺堅固”時期。

3、末法時代 第五個五百年,是“鬥爭堅固”時期。

第23句 一念生淨信者—生“實信”的基礎

名句由來: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及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

名句解讀:佛說應當知道將來世界上這樣的一個人,他不僅是在佛前種下的善根;淨信不是正信,而是空靈,沒有絲毫妄念。心境清淨到極點。若有這樣一個生淨信的人,他已經是悟道了,到達一念不生了。無所住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淨信不僅需要了解而是要證得的。總之,想要對深奧的般若佛法產生“實信”,必須要經歷持戒與修福的歷練,這也是學習佛法的因果邏輯。但是,持戒與修福只是學佛悟道的入門基礎,成就般若才是修佛的目的。

佛典故事:燒佛像取暖 丹霞禪師外出雲遊,有一次,他走到洛陽的惠林寺,因為當時正處在寒冬,氣候非常寒冷,當他走到佛殿時,發現門口一個凍得奄奄一息的乞丐。於是,他急忙跑到殿里搬來一個木佛,燒火取暖,救了乞丐一命。殘木無意被院主看見,他大為光火,怒斥丹霞:“你怎么敢燒佛像?”丹霞不以為意地說:“我是在燒取捨利子,而不是在燒火!”院主厲聲斥責說:“木刻的佛像里怎會有舍利子?”丹霞說:“既然是木頭,拿來燒火又有何妨?”燒佛的丹霞平安無事,那個責怪他的院主倒遭受懲罰,兩眉脫落。

活學活用

無心者無過。只要發真心行善道,就是善心善念。行善並不需要講究形式,多行善事也許一時看不見顯著的報償,但至少不會帶來禍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行善後的快樂和安心本身就是對你的善報。

知識連結:持戒與修福---學佛悟道的入門基礎

持戒能舍世間之欲,修福能舍一己之私,放下一切虛相,才能重新擁抱真理。所以,佛按照先後的邏輯,在一開場就先做了正規的示範,先在穿衣、持缽、次第乞食等行為中持戒修福,後由戒生定,再由定發慧,讓眾比丘在親身實踐中驗證佛法,以生髮信仰的真心。持戒能破除惡念,定住心神,進而生髮智慧。《楞嚴經》上講“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就是指身不作惡才能心思清淨;心如止水,清澈澄明,才能產生觀照一切的智慧。持戒不僅是戒殺人、戒偷盜、戒姦淫等約束犯罪的戒律,嚴格修來是連螞蟻都不能踩的,所謂“勿以惡小而不杜”。真正的修福是對因果報應的遵循和實踐。修福同樣是從身邊做起,大到拯救世界,小到幫助盲人過街、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都是修福。因此,修福也要“勿以善小而不為”,否則也只是局限於空談,不會對佛法有真實的信心,更看不透世間種種假相,畢生都不得不在苦海沉浮。總之,想要對深奧的般若佛法產生“實信”,必須經歷持戒與修福的歷練,這也是學習佛法的因果邏輯。但是,持戒與修福只是學佛悟道的入門基礎,成就般若才是修佛的目的。

第24句 無量福德------供養千萬佛的善根

名句由來: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名句解讀:“無量福德”即指無限量大的功德。“悉知悉見”就是對般若真理有正確的認識,以智慧無一遺余皆能了知看見。供養,梵語pujana,又作供、供施、供給、打供。指供衣食等給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亡者等。它分為十種供養。佛說:“須菩提啊!我知道也親眼看見這種人,當下已經得到無上的福德。即真正得救了,得到大福報,大功德了。”佛說的只是這一句話,但證得這個真理極難,達到這個智慧成就更難。

佛典故事:阿育王的沙子 佛過世百年後,印度出了一個有名的阿育王,他中年信佛,生前非常樂善施,一生修了八萬四千個佛塔,治國愛民救濟蒼生。佛經上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次,佛陀托缽出來化緣,遇到兩個在路邊玩耍的孩子。這時,其中有一個小孩子在玩沙子。看到佛陀走來,非常恭敬地把手上正抓的一把沙子,放到佛陀的飯缽里,說:“這個布施給你。”佛說:“善哉!善哉!”另外一個小孩也非常虔誠地跟著第一個小孩一樣做了。佛就預言:“百年之後因為這個功德,一個可以做治世的帝王,一個可以做治世的帝王,一個則可以當輔佐他的將相。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了吧,對!阿育王就是那個小孩,也因為是用沙子布施的緣故,他一生都患有皮膚病。”

活學活用 之所以有驚喜,就是意料外的收穫。無心布施不求果報,反而得到果報,一心盼著天上掉餡餅,執著於回報,往往得不到福報。那是變相布施,裡面裹藏著貪慾,布施不是做生意可以一本萬利。

知識連結:聽聞佛法的功德

不解般若真理,單純持戒修福是盲目的修行。有緣之人聽到佛說的佛法真理,一念之間,就可能心空境寂,萬慮消融,生起清淨不雜的信心,既不偏“有”,也不偏“無”,以清淨無垢的純粹之心面對佛法,才能與佛心心相印,了悟實相般若的理體。其福德一下就能追上累世修福種善的修行者所得。

第25句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有”和“無”的問題

名句由來:“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名句解讀: 一個人能做到一個念淨信,了知一切無相,連無相也無。這樣就能得大福報。因為此人已到達了佛境界,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是人生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源。一念放下,就真正淨信了。“相”,即現象,在心裡上是主觀觀念。“無法相”,就是把一切佛法及佛法是什麼都放下了,不著一切相。但空又不等於無,因為一切有也是它變的。“無法相”即離一切相。“亦無非法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離也離。能空的念念都是有,所以萬行門中不捨一法;樣樣都是有,不是空。

佛典故事:蘇東坡賭玉帶 佛印禪師是北宋金山寺的一位名僧。三歲能誦《論語》,五歲能誦詩三千首,被稱為神童。住雲居四十餘年。蘇東坡居士,是中國文學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學家。兩個人交情很好。有一天,佛印在講壇上說法,因為他佛法精深、佛緣廣盛,等蘇東坡趕到會場,都已經座無虛席了。這時,蘇東坡見狀,就沖講壇上說:“既然沒座位了,我就以禪師四大五蘊之身當座位吧。”佛印一看,是蘇東坡跟他論禪,說道,:“學士,我這裡有個問題,如果你能答出來,我就拿自己的身體當你的坐椅,如果答不出來,就把你的玉帶留在本寺,怎樣?”蘇東坡可是有名的大才子啊,時任當地太守,他怕什麼,於是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佛印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哪裡呢?”

這一問蘇東坡頓時語塞,他也是好禪之人,知道色身是由四大假相合和而來,虛妄之有,怎么能坐呢?

活學活用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表面看兩個人在鬥嘴,其實句句是禪機,總之,既然四大五蘊所有諸相,都是虛空,怎么能執著於它的假象呢?

離一切相 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會永恆存在,每一種事物都會有條件地轉化為其他的事物,並且無休無盡,就比如圖中的水。雲中的水隨時會轉化為雨落回地面。雨落在地上又被樹所吸收,成為樹的一部分。水汽到空中遇冷又凝結成水形成了雲,隨後被風吹向遠方。海水受熱蒸發而變化成水汽。水聚在一起形成了河,並奔流向海。

知識連結:禪定的四種境界

一禪時耳朵為聲音所干擾,二禪時心被意念所擾亂,三禪時被滿心歡喜擾亂,四禪心被喘息擾亂。得初禪,耳聲靜止;進到二禪,得二禪,內心念滅;進到三禪,得三禪,喜樂也去;進到四禪,得四禪,喘息都無,獲得空定。菩薩就是這樣一心禪定度無極。

第26句 若心取相

----萬物本空的智慧

名句由來:“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名句解讀:為何會這樣呢?因為諸眾生如果有執著心,即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執著。如果執著任何名言法相,就是執著了四相。什麼緣故?如果執著一切法名相本性都是空,都是無有,取此非法之相也就是在執著四相。所以既不應執著萬法實有的相,也不應執著空無的法相。所以既不應執著萬法實有的相,也不應執著空無的法相。“非法”是無,即是空。“無非法相”,是空亦空,又名重空,又名俱空。真正學佛不應該著相,也不應該不著相。“不應取法”,應無所住。抓住佛法落在某一點上去修,就先著了相。

佛典故事:磨磚成鏡 惠能的得意門生南嶽懷讓禪師,他的弟子中出了一代宗師---馬祖。一天, 懷讓去傳法院接引馬祖。迎門看見馬祖正在禪定就問他:“你坐禪為了什麼?”馬祖回答:“成佛。”懷讓聽了也不評價什麼,自顧拿一塊青磚在廟門前磨起來,馬祖見狀很好奇,忍不住問他:“你磨磚乾什麼?”懷讓回答說:“我打算把它磨成一面鏡子啊。”馬祖更是摸不著頭腦,脫口:“磚頭怎么可能磨成鏡子呢?”懷讓反問:“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能成佛嗎?”馬祖頓悟,立刻俯身請教:“大師,怎樣才是正確的修佛之道呢?”懷讓說:“牛駕車,車不動是打車還是打牛呢?”馬祖不知如何回答。懷讓繼續開解:“你坐禪的目的就為了成佛。但禪本身並不限於坐臥的形式,佛法無所不在,沒有固定的形相標準,所以在絕對的禪法上不應有取捨執著,佛不是坐出來的。”

馬祖聽完豁然開悟問道:“如何用心才能達到絕對的最高境界呢?”“機緣契合就可以了悟絕對本體。”懷讓回答說馬祖追問:“絕對本體不執著於相而存在,怎樣才知道體證到它了呢?”懷讓回答說:“明心見性不執著物相都一樣可以悟道,因此修佛也是不拘於外在形式的,至此,馬祖跟隨懷讓學禪,十年後頗有收穫,懷讓去世後把衣缽授予馬祖。”

活學活用 做事時要深入到本質的層面上去剖析才有收穫,僅僅注重表象輕下定論,將會讓你與本心越走越遠,甚至造成大的錯誤。

知識連結: 我空、法空、空空

我空,又作人空。能夠去除我執,即是我空。我執就是認為生命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我”是這個生命的主宰,執著於這個念頭,就會生起無數的煩惱。但“我”的概念是假借色、受、想、行、識聚合而成的虛相,沒有自性,也沒有本體。認清了這個問題,破除了我執,就是我空。羅漢、緣覺之聲聞聖人,就是破除我執,證悟我空的境界。法空就是無法相。色、受、想、行、識五種蘊聚成相之力,就是法,法也是因緣所生,推求起來,幻化偶然,也沒有自性,不是本質。所以,以這些因緣法相為根本的話就是法執。菩薩即是破除法執,證悟法空的境界。空空就是畢竟空。畢竟空也沒有自性,它是對有而說空,若不說有時,空亦不可說,所以,它也沒有真實性。佛是我空,法空都破除,這念心不住空、不住有,離開二邊,常行中道,徹證本心本性,這種空就是本性本空、真空妙有的境界。

五蘊假合 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行蘊、識蘊。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色蘊:

四大----空、風、水、火、地、 色、聲、香、味、觸、

受蘊----愉悅;想蘊----愛;識蘊---心儀;行蘊----追求。

第27句 法尚應舍----不要迷信佛法

名句由來: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名句解讀:

“法尚應舍”,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後,都要像過了河的船一樣把它丟掉,即便是正法到最後捨棄得不乾淨,照樣不能成道,何況非正法,更不能著相了。還記得嗎?我的說法像過河的船一樣。筏就是過河用的木排,你既然過了河就上岸,還把船背起來走嗎?佛說:“我的說法,都是方便,都是過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說法,如筏喻者,這是個比方。”

佛典故事:無緣難度 佛陀帶須菩提去化緣,路上碰到了一個非常可憐的老婦人,她佝僂著身體,乾枯的手哆嗦著拿出一個破碗,坐在地上。須菩提見狀,說:“佛陀,這個老婦人如此可憐,我們一定要度化她啊。”佛陀無奈地搖搖頭,須菩提疑惑地問:“為什麼?”佛陀說:“此人並無佛緣。”須菩提說:“如果佛走到她跟前,她能夠看到佛的威嚴和光明,就可以幻化出因緣。”佛邁步到婦人跟前,她正好轉過身去,佛又走到她對面,她卻背過身來拿東西。佛從上面看她,她在低頭擺弄東西,佛走到下面,她正好抬頭看天。總是陰差陽錯,機不逢時,好象有心躲避一樣。果然中了佛的預言,須菩提說:“那要怎樣才能製造出因緣啊。”佛說:“此人沒有被救的因緣,所以看不到我,要碰到佛的機緣是很難的,天降萬條甘露,惡鬼都接不著一滴。”

活學活用 機緣巧合無法強求。有緣千里邀相約,無緣對面不識君。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無緣,終日相聚也無法會意。

知識連結:渡河不需舟

脫離苦海,斬斷塵世煩惱,需要有正確的道路和方法。如來說法就是提供這樣的道路和方法,這些“法”的功能是了斷生死,如來說法是必須的。道路和方法儘管重要,但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斷了煩惱,了脫生死,已經到達彼岸了,那個法就用不著了,就如乘筏渡河,到了岸,就不得不捨筏而登岸。因此,佛祖經常用筏作比喻,說“過河需用船,登岸不需舟”。總之,《金剛經》所說的關健就是如何舍“筏”的問題,佛以前所說的法能讓眾比丘得羅漢果,這固然是好法,但既然已經達到目的了,那些法也就沒有意義了。同理,佛說的《金剛經》是成佛之法,當大徹大悟之後,對《金剛經》也就不要執著了。所以,修行不能停滯在“法”上而不往前走。

渡河與筏

誤區一:渡河不用筏 佛法比喻為過河之“筏”,有煩惱就是你沒過河!還沒過河,你就把寶貴的筏扔掉,就過不了這波濤洶湧的大河。

誤區二:到岸仍拽舟 從這邊,過到河的那邊,需要渡船。但船不是目的,到了河的那邊,船也就用不著了。所以有說:“渡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船”。道是方法,非究竟的目的地,所以這不是修行的根本。

第28句 如我解佛所說義

---- 一切無為與因果

名句由來: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為差別。”

名句解讀: “無為法”,即無為,無所作為,不要執著,一執著就變成“有為”了,無為法是相對於有為法而言的。沒有一個定法叫做佛法。世間法皆是佛法,因材施教,達到開悟的目的即可。所以不要把學佛的精神生活與現實人生分開。“一切聖賢”,就是大乘三賢十聖菩薩。因為道路、方法的機緣不同,修行者最後的果位才有了層次差異,但這些並不是最終的結果,大家的佛性是一樣的,所以都還有成佛的機會。

佛典故事:禪道空空 有個修行的人,一心想要參禪悟道,於是就不惜跋山涉水,拜謁一位得道高僧。見面頂禮後,高僧問他:“你從哪裡來?有什麼事嗎?”修行人把自己的心意告訴高僧,問:“尊師,您能告訴我禪是什麼嗎?”高僧說:“你來這裡時,是否途經一個山谷。”“是!”修行者回答。高僧說:“山谷有回聲嗎?”“是!”修行者說。高僧說:“你順著山谷的聲音走,就是通往‘禪’的世界了。”

活學活用 文字只起一個說明作用,雖然藏著真理,但真知還在於參悟,所謂參禪之道,也不過是自性自悟。別人傳授不了,通過實踐和親歷親為,自己發覺其中的玄妙。

知識連結:三賢十聖

一切聖賢即大乘三賢十聖菩薩。所謂三賢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果位的諸位菩薩,他們能斷除一部分煩惱業惑,尚未達到十地的境界,所以只稱為三賢,或地前菩薩。聖者,初地以上,乃至第十地之菩薩為十聖,故稱為聖者,也叫地上菩薩。菩薩修行到十聖位,就能斷一切業惑煩惱了。十地,包括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等。

第29句 無為法----不要執著於法

名句由來: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名句解讀:

須菩提回答:“按我的理解,是沒有定性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佛所證,也沒有定性的法為如來所說。因為一切諸法本性是大無為法,離一切所緣執著,但一切賢聖了知的無為法方面有差別。”凡是心有所取,口有所說,一切都是自性空的,所以名為非法;一切法非法的無為空寂,也還是不可取不可說,所以又說非非法。為什麼呢?由於人的善根各有不同。所以才有各種宗教,各種層次智慧的差別。世間的一切皆是佛法。對於佛所講的各種法都不能執著。所以說不可取,不可說,會之於心即可。

佛典故事:禪師與怨婦 傳說,有個婦人,整天自怨自艾,抱怨命運的不濟。有一天,她終於被自己的這種性格所累,無法忍受,可又苦於不能自己克制。於是,她就上山去找禪師開解。禪師聽到她的苦衷之後,二話不說,把她反鎖到禪房裡,任由婦人哭喊號啕,就是不開門。婦人喊了許久覺得累了,禪師才走過去問她:“現在,你心中還有氣嗎?”婦人說:“我真恨自己到這個鬼地方來,真是沒事找事。”禪師說:“連自己都怨恨,怎么能有好心態呢?”說完轉身就走了。過了一會,禪師又走到門口問:“你還生氣嗎?”婦人說:“不氣了,氣也沒用。”禪師說:“雖然消氣了,但還沒有完全根除,都積壓到心底,爆發起來更厲害。”說完又走了。禪師第三次過來詢問:“還生氣嗎?”婦人說:“何必生氣呢?不值得。”禪師說:“心理還衡量值不值得,那說明還有餘氣。”禪師剛要走,婦人連聲叫住,問:“大師,何為氣?”禪師隨手倒掉了杯中的熱茶,婦人看了許久,終於解開了心結,拜謝過禪師下山去了。

活學活用 氣,是用別人的過錯去責罰自己,人生並不缺乏美好,不要事事計較,與其賭氣不如爭氣。對別人的氣,視若無睹,它也說自行消散了。仔細想想,“氣”其實很有傲骨、很講原則,它從不主動招惹誰,反而很多人喜歡找它。

知識連結:無為法

無為,即無所作為,不要執著,一執著就變成“有為”了。無為法是相對於有為法而言的。凡以“我”的意識對客觀世界進行描述界定,並以此作為自己對這個世界實踐的準則,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就是有為法。

執著具體的佛法而強求“有為”,只是徒增煩惱,真正的佛法是幫人斷除煩惱,脫離苦海的,因而,越是無為,煩惱剷除的就越多,所得果位也說越接近佛。

普賢菩薩

峨眉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 普是普遍之意。普賢之意是妙善、妙德、妙惠施與一切眾生。妙者恰到好處。普賢菩薩以賢德著稱,是如來身邊“理德”菩薩,也以此專長輔佐釋迦牟尼的教化。

觀世音菩薩

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愛心) 觀即觀照,世為大千世界,音是眾生稱念觀音名號乞求救助之聲。觀音以慈悲著稱,以“尋聲救苦”為法門。只要眾生稱念其名號,她將隨類化現前去救助。

第30句 三千大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財施與法施較量

名句由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名句解讀:“三千大世界”,是古印度人的宇宙觀,以須彌山為中心,被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環繞,稱為一小世界,自色界的初禪天到大地底下的風輪。這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這大千世界因為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合集而成,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指藏傳佛教中的七寶為紅玉髓、蜜蠟、硨渠、珍珠、珊瑚、金、銀,稱為“西方七寶”。假使有人,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寶財富布施行善,這個福報太大了。“布施”,布,就是把自己的財物分散給別人,惙己惠人,稱為施。但假使另有人對於本經,就是受持一個四句偈,或為他人說一個四句偈,所得的功德就超過那個人的布施功德千倍萬倍了。

佛典故事:堅不可摧的布施信念 傳說,有個富裕的老者非常的樂善好施,但凡受過老人救助的人,都很感激他。漸漸地,他的美名就傳到了天人的耳朵里。其中,有位天人嫉恨老人受萬人愛戴,心想自己現在的造化也是過去樂善好施的結果,如今這個長者做的善事遠遠多過我,將來的福報必定超過我。於是,他想了一個讓長者退失道心的詭計,變化為凡人下界以便奉勸,他來到老人面前說:“你把自己的財物都盡施捨給別人難道不心疼嗎?為什麼不積攢著留給子孫呢?免得你這樣無節制的布施,最後傾盡所有,晚年都難以安享。”老人笑著說:“天地萬物滋養眾生,我如果獨享榮華有什麼意思呢,還不如讓天下的人一起享用呢。”天人做意誤導他說:“我聽說樂於布施的人將來死了要下地獄的。”

老人非常奇怪,作惡的人才會下地獄遭受磨難,我樂於助人什麼可能下地獄呢?天人見老人不信就幻化出地獄的景象,企圖讓亡鬼欺騙他。

老人走到一個亡鬼面前問他:“你為什麼下地獄。”亡鬼為了討好天人,就騙他說:“就象他所說,生前我常常救濟別人布施錢財,才導致今天下地獄,那些被幫助的人反倒升了天堂。”老人聽了歡喜地說:“我所願正是人人都能幸福,既然受布施的就能升天堂,那犧牲我一個實在不算什麼,我反而很開心呢!”看著老人誠摯單純的神態,天人萬分慚愧,於是,他恢復天人的相貌對長者說了真相,並鼓勵老人說:“你這種修得的境界更勝過天福,是真正清淨光明的無我境界。”

活學活用 一個人每天憂心忡忡,容易感到活得很累。不置可否,人應該為自己而活。但這個世界是息息相關的,就像有人被自己丟的西瓜皮滑倒一樣,損害別人通常會自食其果,與人為善,與己為便。

知識連結:關於大千世界之說

佛經中說,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自色界的初禪天到大地底下的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等,這一小世界以一千為單位,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音天。一千小世界的千倍集成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集成大千世界,這三千個世界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也作一個大千世界。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統治,所以大千世界的數量和大梵天王的個數是成正比的。那么無數無量的大千世界就統稱為娑婆世界,每一大千世界,都是一個佛的教化區,這便是釋迦稱為娑婆教主的緣由。

第31句 皆從此經出

----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名句由來: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名句解讀: 為什麼呢?一切諸佛,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成就的人,及要想智慧成就大徹大悟的諸佛,及一切佛,都是從這個經里出來的。佛說一切成佛得開悟的,都是從《金剛經》這經裡面出來的;這個悟,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般若。《金剛經》所講是悟道後的一個報告而已;真正的佛法,都是從自我的智慧里透露出來的。因此,借《金剛經》作代表,一切佛同佛的智慧,都從《金剛經》里來。“非佛法”,所謂的佛法,其本性並非實有,故非佛法。

佛典故事:得成於忍 有一個和尚非常的好逸惡勞,他整天無所事事、不思進取。這讓他的師傅百丈禪師很憂心。晴天碧日,這個和尚找了一個樹蔭躺在草地上,不一會就鼾聲震天了。禪師見狀又好氣又好笑,就走到他跟前把他搖醒。這個和尚見師傅在近前,就略加收斂,坐起來問師傅有什麼指示,百丈禪師笑眯眯地說:“我有個非常有意思的題目,你要不要試試答一下?”和尚非常好奇地點點頭。百丈禪師問:“家兔活不過四五年,野兔能活十幾年;家狗頂多活十幾年,野狗則能活二三十年;而更可悲的是家豬的壽命僅僅是野豬的一半。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家養的怎么都不如野生的長壽呢?”和尚一想也對,怎么以前都沒留心發現呢,於是對禪師說:“是啊,為什麼呢?”百丈禪師笑著說:“以前我們寺廟的這座山上,有很多鹿,因為經常遭遇野狼侵襲,所以善心的人們把它們圈養起來,以保護它們不受傷害。”

百丈禪師看看和尚接著說:“狼群如人所願地都被趕跑了,鹿因為生活安逸,開始大批量的繁殖,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沒機會像以前那親經受鍛鍊,體質普遍下降,沒多久就有大批的鹿死去,人們在痛惜中反省過來,於是,又把它們放生到大自然。再屢次地遭受侵襲時,它們又再現生機。”和尚頓時體悟禪師的用意,謝辭而去。從此,改掉惡習,苦心精修。

活學活用 玩物喪志,人始終活在寵溺和庇護下,容易滋生惰性和依賴心理,自己潛藏的能力得不到釋放,所謂“天道酬勤”“天地是暫居的旅館,光陰是永遠的過客,如果不能自律,一味放縱,就會樂極生悲,葬送風華。”

知識連結:般若與方便

這部《金剛經》,它不是文字相,它是文字般若,是方便法門,般若是諸佛之母,方便是佛父,所以,一切諸佛皆從《金剛經》里生出來的,一切諸佛所得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也是從《金剛經》里生出來的。因為《金剛經》核心是般若,顯現的屬性卻是易讀易懂的方便。般若空性智被喻為“佛母”,就像說世間兒子來源於母親一樣,是成佛之必需;方便被喻為“佛父”,是因勢利導,教人很方便地領受佛法,是決定生出佛陀的關健。如果只有性空的深理,沒有深入淺出的講說,眾生也不能聽聞四句偈而悟道,更不能成佛。所以,一切佛也是從此經出,也是說一切眾生成佛也要離不開此種方便之門。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四章(1)

第四章 發心悟道 理解才能真信仰

佛講的清淨心,就是無執著的心,有執著即被染污,清淨心人人都有,生來就是清淨無垢,離一切之妄念染污,所以也叫自性清淨心。清淨心不是一個光圈,也不是一朵蓮花,它是能夠觀照自我的一種空靈。以清淨心修佛法,才能得般若實相,因此,清淨心是般若之本。

第32句 我得阿羅漢道

——小乘四聖果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

名句解讀 :“須陀洹”意為“入流”,即初入聖人之流。入流即是已遠離凡夫境界,入聖者出世之流。“無所入”證悟對五欲六塵無有執著的境界。“斯陀含”修到此果位者人間九品思惑斷了六品,剩下三品,死後到天上做一世天人,再生到人世經歷一番生死,便徹底斷了思惑,不來“即沒有欲界的煩惱,不可能再來欲界受生死,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阿羅漢”譯成中文:一叫殺賊,二叫應供,三叫無生。指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報,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佛陀在鹿野苑說四諦法,因為僑陳如等五比丘由聽佛說四諦法的聲音而悟道的,所以此悟道之法叫做“聲聞”。後凡屬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總稱為“聲聞乘”。

佛典故事:小乘與大雁塔 唐高宗李治,為紀念他母親文德皇后,建了一座寺院叫慈恩寺,位於西安的城南。寺內有座雄偉的七層塔樓,就是聞名於世的大雁塔。關於這個塔還有個美麗的傳說,玄奘在印度取經時曾住在某大乘佛寺內,附近有一小乘佛寺。我們知道小乘是允許食肉的,住在寺里的和尚每日都精心苦修。某一年,寺里的和尚,很久都沒有嘗到雁、鹿犢的滋味了,每當想起這三淨食就垂涎欲滴。

一天,有個小和尚大清早給文殊菩薩像前的燈添滿油,剛出門就迎面颳了一股寒風,小和尚不禁打了一個趔趄。想想入寺以來,別說葷腥未碰,就連粗茶淡飯都經常食不果腹,這些天來寺里常常缺米少柴,小和尚已經餓得兩眼發昏、四肢無力,加上徹骨的寒風,更顯得修行的清苦,回想幼年時的母愛,不禁潸然淚下。這時節,正是秋雁南飛,小和尚抬頭凝視著天空飛來的群雁,喃喃自語:“今天師兄弟們都斷了齋飯,菩薩如果有靈應該知道的。”話剛落音,一隻大雁朝同伴哀鳴幾聲,便告別群雁,投身死在小和尚面前,小和尚霎時驚呆了,就飛奔到殿前,向師兄弟們講述了這駭人的一幕,和尚們聽完都感動不已,淚別遠去的雁跡。隨後,就建塔葬雁表示悼念。如今大雁捨身而死的故事,已隨著大雁塔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

活學活用 總是去講敘怎樣做人,太刻意反倒矯情,美麗的語言總是空洞和充滿遺憾的,只有行動過後,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真諦,點滴的善舉,會讓平凡不凡。

知識連結:小乘四聖果

佛陀為教化眾生,依眾生根基不同,將佛法分為五分鐘,此五種佛法分別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其中人、天二乘為世間佛法,是由凡入聖的初級佛法;而聲聞、緣覺、菩薩三種佛法是出世之法,指超出三界、永離生死之究竟學問。

聲聞乘又稱小乘,以苦、集、滅、道四諦法門為乘,揭示人生成滅規律的真相,運載眾生超越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聲聞乘中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修行者先後可以得到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初果須陀洹,意為“入流”,即初入聖人之流。二果斯陀含,翻譯為“一來”,即修到此果位者,人間九品思惑斷了六品,剩下三品,待死後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到塵世經歷一番生死,便徹底斷了思惑,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之苦了。三果阿那含,翻譯為“無還”或者“不來”,是說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四果阿羅漢,解脫了一切煩惱,無生死業報,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聲聞乘-----佛陀在鹿野苑說四諦法,因為僑陳如等五比丘是由聽佛說四諦法的聲音而悟道的,所以此悟道之法叫做“聲聞”。後凡屬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總稱為“聲聞乘”。

見思惑-----見思惑是凡夫解脫的障礙,在三惑中最粗重,聲聞乘能夠斷此惑,凡夫斷了此惑,即能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見思惑是見惑和思惑的統稱,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嗔、痴、慢、疑等五煩惱。是由凡夫到聖人的初級障礙。

塵沙惑------塵沙惑是羅漢果位之後,學做菩薩化度眾生的障礙,如果不通達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故名塵沙惑。

無明惑------無明或亦稱根本無明,是菩薩成佛的最後障礙,在三惑中最是輕微,斷盡即成佛。

佛法教育系統乘,指道、船、車,有運載的意思。佛法可以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將它譬喻為“乘”。五戒十善是凡夫入聖所修的入門佛法,也是後面三種出世佛法的基礎,修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是為了了脫生死;六波羅蜜,只有菩薩發心成佛才能修行,其他四乘皆不能共修。

成佛之道

高等教育----對大乘根性者說菩薩乘-----修六波羅蜜----無上正等正覺

中等教育----對中乘根性者說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辟支佛果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對小乘根性者說聲聞乘-----修 四 聖諦------正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啟蒙教育----對鈍根之人說天乘、人乘----修五戒十善----超凡入聖

第33句 無諍三昧----須菩提的果位

名句由來: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名句解讀: “無諍”,就是無分別的意思。“三昧”是梵語,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譯為正定。須菩提說,佛說他已經證得了無諍三昧。對於謾罵和恭維都能以平常心處之,是非一門,一切無諍。無諍三昧,就是人中最為第一,道德修養都是第一,做人到了最高處。“第一離欲阿羅漢”是佛給須菩提的評語,當時還不確定他能否完全跳出三界,所以稱“離欲阿羅漢”。但須菩提已經斷了一切的欲,所以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佛典故事: 一千根手指 央掘摩羅是佛陀的弟子之一,在從佛前,是個無惡不作的大惡人,老師命令他蒐集一千根手指。於是,央掘摩羅每天都躲在高崖上,看到路人經過,就取了那人的性命,割下他的手指,把指骨穿成項鍊掛在脖子上,當他穿到第九百九十九根時,意外地發現,迎面走來的人竟然是他的母親,師命難為,正要下手時,佛陀出現了。他心想:“既然來了替死的,我為什麼非要殺死我的母親呢?”就緊跟在佛陀後面,等待下手的時機,但無論他走多快,都追不到緩行的佛陀。他大叫:“停下來,沙門!”佛陀說:“我已經停止,你也應該停止。”央掘摩羅:“你明明在走,卻說停下了,而我停止了你又偏偏說我在走,什麼意思啊?”佛說:“我已經停止對眾生作惡業,你卻未停止。”這時,央掘摩羅才恍然大悟,立即扔掉兇器,發誓要重新做人,永斷惡業。從此,他踏入佛門虔心修佛,最終證得佛果。

活學活用 人若陷入一個邪惡的圈子,往往不能自己,其實世界上本沒有純粹的壞人,就算是罪孽重重的惡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如能得良師教化,則可以棄惡從善,重新做人。

知識連結:什麼是無諍三昧

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梵語。翻譯為正定的意思,就是說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無諍,就是不分別的意思。合而言之,就是無分別心達到了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境界。衝突、對立、不和平就是諍。諍有見諍和愛諍,見諍是因為各自執著自己的觀點而發生衝突,愛諍則是物質、情感等切身利益的衝突了,這都是人類最大的煩惱。出家修道之人沒有愛諍,但是有見諍,大家在一起,我說《金剛經》是經中王,他說真正的經王是《法華經》,觀點一下子就對立了起來,為了一個虛名開始爭執,這就是見諍了。

諍的根源----不和,佛典稱之為諍。諍,見於語言文字,見於行動,而實際深刻地存於內心。諍又分為見諍和愛諍。這二者是五蘊假合的產物,“受”產生愛諍,“想”產生見諍,所以稱受和想為“諍根”。

見諍----

成見、偏見、倒見、邪見。產生個人的見解,不管理解的全面與否、正確與否,總是希望別人服從自己的意見。

愛諍-----貪戀權力、名譽、生命、美色以及優越的物質生活。產生物質的需求,總希望自己得到的勝過別人。

第34句 第一離欲阿羅漢

----比諸比丘的成就都高

名句由來: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名句解讀:“第一離欲阿羅漢”,佛經中記載說是解空第一或者離欲第一。因此須菩提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不是說我在諸大弟子之中,所得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嗎?說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嗎?可是我從沒有這樣想:“我是離欲的大阿羅漢,我能得無諍三昧。假使我這樣隨相計著,那就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佛也就不會說我是一個好樂修習阿蘭那行的人了。反之,因為不執著實有無諍三昧可得可修,世尊才稱嘆我行阿蘭那行呢!”

佛典故事:用禮佛心敲鐘 奕尚禪師剛出定,就聽見寺里傳來悠揚的晨鐘聲。整個山谷餘音繚繞,禪師凝神聽了許久,鐘聲一止,他就立即讓身旁的侍者叫來今早敲鐘人。約莫一盞燈的時間,有個小和尚走進來,說:“禪師,您找我。”禪師點頭,問:“你是新來參學的嗎?”小和尚答:“是。”禪師:“你今早以什麼樣的心情敲鐘呢?”小和尚看著威嚴的法師,有些緊張,就小心地回答:“就是普通敲鐘,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禪師說:“你真沒有想什麼嗎?別緊張,我只是覺得今天的鐘聲很特別才問你的。”小和尚又使勁想了想,說:“確實沒什麼特別的想念,只是記著您平時的話,想到鍾就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把敲鐘當做禮佛和禪定一樣,專注於心,就是這樣了。”禪師聽了非常欣喜,並告誡他:“這樣很好,以後都要保持今天的心態,將來必定有大作為啊!”小和尚謹遵師訓,後來,終於成為一德高望重的聖僧,繼承了奕尚禪師的衣缽,他就是日本有名的森田悟由禪師。

活學活用 心態決定命運,不同的心態導致天壤之別的人生,積極的心態有助於我們戰勝困難,挑戰自我極限,消極的心態也足以毀滅一個人。所以,做什麼樣的選擇就收穫什麼樣的人生。除人我,須彌倒----眾生執著於自我而會產生種種的妄念,這些妄念帶來的煩惱如須彌山一般巨大,只有破除了我執的這個根源,眾生才能得以解脫。

除人我----只有破除了對“我”的執著,才能徹底根除世間一切的煩惱。

我執生苦-----眾生因為我執而生出許多虛妄的欲望,在這些欲望的支配下,眾生的生活苦不堪言。

須彌山-----佛教中將須彌山視為世界的中心,十分的巨大,這裡用須彌山來表示眾生由於我執所引起的煩惱如同須彌山一樣巨大,讓人難以承受。

我相-----眾生誤以為“我”是實際存在的,因而執著於“我”而陷入我執。

“除人我”,就是要破除對“我”的執著,認識到萬法無常,這也是修禪的第一步。

知識連結 :第一離欲阿羅漢的由來

阿羅漢跳出了三界,不再有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染愛了,所以是離欲。佛弟子中有很多特殊的第一。須菩提在修過聲聞乘之後,淡薄不爭名利,由於他通達空性,所以能隨順世間,行大忍辱,對任何人,都能做到無惱無爭。他也由此成為從比丘的表率,被眾人推崇。有起妒忌心者,背地裡對須菩提冷嘲熱諷,須菩提不僅不惱,反而勸阻為他鳴不平的眾人說:“辯白和爭論,就是有勝負心,這與諸法性空、無高下分別的真理有違。”佛祖對須菩提的境界很是欣賞,稱讚他已證得“無諍三昧”,而且比諸比丘的成就都高,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第35句 燃燈佛授記----佛的功名錄

名句由來: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名句解讀:“授記”,即記名,佛對發大心的眾生預先記名,過了多少年代,在某處某國之中,成什麼佛。佛又問須菩提:“我,如來從前在修菩薩行時,在燃燈佛的法會中,有沒有實在的法可得?”“昔”是很多生以前的事,須菩提說:“不是的,據我的了解,你當時在燃燈佛那裡,你真正的境界,了無所得,一切皆空,連有所得、無所得、空的境界都沒有了,空到極點。”

佛典故事:燃燈佛授記 據《百業經》等多部典籍記載,在過去無量劫難前,燃燈佛住世的時候,有個聰明並且有善根的童子,皈依佛門,修行佛法,並且他買了五莖蓮花,用來供養佛祖。燃燈佛看在眼裡,於是對他說:“將來成佛,號釋迦牟尼。”

有一天善良聰慧的小孩看到燃燈佛迎面走來,因為地面泥濘不堪,他就把自己身上的鹿皮上衣脫下來,再把頭髮散開來,為佛祖鋪路,這時燃燈佛祖更是給他授記,說:“將來在婆娑世界作佛,度化這些眾生。”這個童子因此就出家修行菩薩道。他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佛祖。這就是燃燈佛授記的由來。

活學活用 信仰是從不計較得失的,適當修正自己的得失觀,不要緊盯住失去的不放,試著關注自己擁有什麼、獲得了什麼或別人給予了自己什麼,當你把計較心轉移時,一種感恩之情就會油然而生,這時就如同給自己心中注入了陽光,開心與快樂也隨之而來。

知識連結:燃燈佛祖

燃燈佛祖的梵音譯是提和竭羅,也稱為錠光佛,據《大智度論》卷九所述,燃燈佛出生時正是夜晚。但他一出生,身邊的一切便光明如燈,整個房間都亮起來,父母為他取名燃燈。寺廟裡的豎三世,就是指的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他們分別代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按照釋迦佛在第二個大阿僧劫滿的時候,遇到燃燈佛給他授成佛之記,修到第三個大阿僧祗劫即成佛。

第36句 莊嚴佛土----心淨才是真清淨

名句由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名句解讀 : “莊嚴佛土”,莊嚴,指端莊而有威嚴;佛土,淨土。合起來是指端莊而有威嚴的人人恪守人之本性的世界。“為什麼?如來所說的莊嚴佛土,要知如來所說的莊嚴佛土,本無實性的莊嚴佛土可得,只是緣起名稱上的莊嚴。須菩提,如果菩薩通達了無我無法,證悟諸法空性之義,那么如來說,這就是真正的菩薩了。”

佛典故事:菩薩精神 一日,小和尚坐在老和尚身邊,歪著腦袋問師父:“師父,菩薩會殺生嗎?”師父說:“殺!而且常常無眠無休地殺。”“什麼?”小和尚一下子彈起來,瞪著師父,眼中充滿驚詫,“這不可能。”師父平淡地說:“菩薩是為普度眾生、降妖除魔而殺。”“這樣豈不犯大戒了嗎?”小和尚緩坐下來,擔憂地問道。“犯戒非犯戒!犯戒是因為有殺生的相,破了戒的形式,不犯戒是因為菩薩,‘無我’,符合戒的精神。”和尚好奇地問:“菩薩在殺生時,心中會作什麼念呢?”“救助被害眾生免於一切大災大難,救助害人惡魔免於萬劫沉淪。”老和尚回答。小和尚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那菩薩殺生還要進地獄嗎?”老和尚說:“菩薩常常出入地獄。”“為什麼?”小和尚又難以理解了。“菩薩無休止地救助眾生,降妖除魔也永不停歇,常下地獄是必然的了。”“菩薩明知殺生會遭獄劫,為什麼還那樣做?”小和尚很費解地問道。“這正是菩薩大慈大悲所在。”老和尚莊嚴地說完,陷入了沉思。

活學活用 菩薩所行,即是莊嚴,菩薩所見,即是佛土。為了普度眾生的無私精神,我們平常人做不到無我,那么就從身邊點滴開始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因為你的舉手之善,可能會讓別人受益終生呢。

知識連結:大而化之的菩薩

菩薩運用一切追求實相真理的方法,來利益眾生。但一切都是可變的,都是相對的存在,都是色、受、想、行、識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合成的有效途徑,一旦條件變化,這些菩薩手中神奇的“法”就什麼也不是了。所以,菩薩之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無相的,自然更不會去執著我、人、眾生和壽者四種法相了。菩薩應莊嚴佛土,這是在菩薩立誓成佛的時候就有的使命。但是莊嚴佛土也不應執著,既不能執著我能莊嚴佛土,也不能執著佛土的實有存在。因為菩薩所行,即是莊嚴,菩薩所見,即是佛土。一有執著,便起了分別心,割裂了菩薩與莊嚴佛土,這樣非但不莊嚴、沒佛土,就連菩薩也不是菩薩了。菩薩發心清靜,佛土才能莊嚴。

第37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清淨心是修行的關健

名句由來:“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靜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名句解讀: 什麼叫無所住呢?遠離一切邊執,應隨時生清靜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佛說:“凡是修大乘的菩薩,都應生清淨心,既不應該對美麗的色相生執著心,也不應該於聲、香、味、觸、法生執著心,聲、香、味、觸、法,都有如幻如化,沒有真實的自性可得。所以,應不住(著相)一切法,應該於無任何所緣執著的境界而生起離一切邊執的清靜心。”

佛典故事:點燃心燈 曾有個遠行的苦行僧,一心想要尋求佛的足跡,於是他踏遍了大江南北,開始他的尋佛旅程。有一天夜裡,他來到一個偏僻的小村子,濃夜把小路吞噬在黑暗中,他走進一個漆黑的深巷裡,忽然在不遠處照過來一團昏黃的光,一個路人說:“瞎子過來了。”

苦行僧愣了,問那個人:“瞎子?瞎子為什麼還要挑燈啊?他看不到天上的浮雲,水中的游魚,白天黑夜對他來說是沒有區別的。甚至他連燈光的樣子都不知道,這豈不是很可笑嗎?”那團燈光終於移到跟前,他走上前:“冒昧問一句,施主真的是盲人嗎?”盲人說:“是的。從一出生我的世界就是黑色的。”苦行僧:“那為什麼挑燈呢?”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黑夜沒有光照,全世界人都和我一樣看不到,所以我就挑了一盞燈。”苦行僧:“是為了給路人照明嗎?”盲人說:“不是,是為我自己。”苦行僧越發不能理解。盲人:“您是否因為天黑被別人撞到過?”苦行僧說:“是啊,剛才走過來時,就不小心被兩個路人撞到。”盲人說:“我雖然看不見,卻沒有被撞過,我提燈既是為別人照明,更是讓別人看到我,我才不會被他們撞到。”苦行僧恍然大悟,長嘆一聲:“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沒想到佛就在我身邊啊,佛性好比一盞燈,我把它點燃,即使我看不到佛,佛也可以看到我啊。”

活學活用 夢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們看不到的並不能想當然地說它不存在,虛空不等於無,放下執著才能明心見性。

心在佛法里的意義 《金剛經》主要是講怎樣通過修行“自性清淨心”,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的道理。心在佛法里有肉團心、識心、思量心、緣慮心、清靜心、佛心六種意義。

肉團心---指肉體之心即心臟

識 心-----意識。佛教認為耳、目、鼻、舌、考能力。身、意為“六根”六根產生的感覺意識為六識。

思量心----人的一般思考能力。

緣慮心-----識別佛法真相與因緣假相的能力,又稱“了別心”。

清淨心-----無念無得,自淨其心,自性清淨心。

佛心-------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知識連結:生清淨心

發心要離相,修行要無住,心無所住才能不被凡塵蒙蔽,清淨無垢。修行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一發心一生都要去清淨自性、無念無礙,這樣才能由淺入深接近佛的境界。心地清淨方為道,修行的關健全在一顆“清淨心”。得羅漢果,不住羅漢果位之相;被古佛授記成佛也不住授記之相;同樣菩薩入凡塵度眾生,也是心越清淨,智慧和神通就越增長,一定不要掉進色、聲、香、味、觸、法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修行的層次全在於心地“清淨”的程度。清淨心不是一個光圈,也不是一朵蓮花,它是能夠觀照自我的一種空靈,是無執著的心,有執著即被染污,心無執著才能清淨。

三稜鏡的比喻 清淨心有般若智慧,能透視世間萬物,乃知一切生滅現象及其主體都是因緣假合。就象白光從三稜鏡中透射,會分解為七色光帶,反之七色光帶射過三稜鏡也會被聚合成白光。

第38句 身如須彌山王

----修果不住果

名句由來:“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名句解讀:須彌山王,梵語“須彌”,翻成漢語叫做“妙高”,它是四寶所成,因此叫做“妙”,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印度古代計長度單位)叫做“高”,高出了七金山叫做“王”。須彌山,是古代印度神話里的名山。“須菩提,如菩薩的法性生身,如須彌山王,你以為大不大呢?”須菩提說:“當然大得很!為什麼呢?佛說的並不是實有的身體,只是名言中的大身。”

佛典故事:“聖河”的傳說 在印度,信仰濕婆神、到恆河洗聖水澡、喝恆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納西聖城,是印度教徒最樂意的事情。印度人把恆河視為聖河,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這樣一個神話傳說。印度人說恆河是一個女神化身而來的,古時候,恆河水兇猛、湍急,以至恆河水經常殃及兩岸村民,部毀莊稼,淹死生靈,百姓苦不堪言,有個國王為了洗刷先輩所造下的罪孽,讓百姓安居樂業,就乞求天上的女神馴服恆河,為人類造福。也許是由於他的無比虔誠,打動了濕婆神從天而降,落到喜馬拉雅山下,散開頭髮,讓洶湧的河水從自己頭上緩緩流過,灌溉兩岸的農田,使百姓得以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那裡的人民為了經念濕婆神,從那時起,印度教便將恆河奉為聖河,把敬仰濕婆神、洗聖水澡作為宗教活動傳承下去。

活學活用 大乘佛教的目的是為了普度眾生,所謂的菩薩思想,即是幫助一切受困於苦難中的眾生脫離苦海,使他們得到徹底的解脫。

知識連結:須彌山王

須彌山,是古代印度神話里的名山,以後就成為了佛教世界的中心神山。梵語為“須彌”,翻成漢語叫做“妙高”,它是四寶所成,因此叫做“妙”,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叫做“高”,高出了七金山叫做“王”。相傳這座山山頂上住著帝釋天,四面的山腰處分別為四天王天,四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的四周有四大部洲,而宇宙中,像這樣的大山也還有無數個,須彌山王就是其中最大的,所以稱為“王”。

第39句 恆河之沙

----佛陀說法與恆河

名句由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名句解讀: 假定現在所有世界上不分男女,用人世間最貴重的七寶,“滿爾所”,裝滿了你所住的這個像恆河沙數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拿來布施,他所得的善報多不多?這個人做了這樣的善事,福報太大了。像恆河一樣的河流都多得數不清了,何況每一條河流的沙子呢?假使有人受持《金剛經》,或為他人解說《金剛經》,即可以清淨自性,可以成佛;又可以引導別人修行佛道,讓一切眾生了斷煩惱、生死,由凡入聖,證得般若智慧,這種無盡無漏的福德,就不能用數目字來計算了,如恆河之沙,不可限量。

佛典故事:禮佛的福報佛陀住世時,王舍城住著一位虔誠的信徒,他每天一定要去聽佛講法。這個信徒的妻子看到丈夫每天都往外跑,就心生疑惑:“莫非……..”等這一天丈夫回來,她忍不住問:“你每天在外面滯留那么久,都忙什麼呢?”信徒說:“去見佛陀了。”妻子說:“佛陀是誰?很美嗎?”信徒聽到妻子莫名的質問,覺得很意外也很好笑,就耐心地跟她解釋:“佛陀是位得道的聖者,他的人格完美,內心無雜念,平等愛護所有生靈。佛的長相莊嚴威儀,擁有無上智慧,可以指引眾生走上光明之道。他的優點我說也說不完。”妻子聽了信徒的話,也對佛由衷地產生了信仰和尊敬,就讓信徒引見她去拜謁佛陀。

他們來到佛所,看到佛正在講法。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擠滿了整個會場。看到佛陀專注地弘法,就不忍打斷他,讓他開啟。只遠遠望去,心想:“佛陀果然如丈夫說的那樣莊嚴威儀,並且充滿慈悲。”從那以後,她每次禁不住去禮拜,虔誠地修行佛法,命終後升到了三十三天,享受天倫之福報。有一個比丘問佛陀:“這個信徒的妻子有什麼因緣升到天堂?”佛說:“她住世人道時,虔誠禮拜,因為禮佛的功德,得到今天的業果。”

活學活用 成功的道路艱辛而漫長,心中要有一個榜樣去激勵自己、警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心無旁鶩,誠心和恆心不可缺少。

知識連結:恆河之沙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也是亞洲大河流之一,最寬的地方達二十公里,它的上游在西藏,其源頭是一個貌似大象的山口,中途集納百川,因為它從雪山流下來,就象從天上下來一樣,所以恆河的原意叫“天堂來”。恆河灘上的沙細若麵粉,難以計數,兩岸遍布佛陀講法的足跡,佛陀每遇數字龐大的地方,總喜歡借之譬喻。當然,佛並非單指恆河,宇宙中有成千上萬條無法計量的“恆河”,所聚集的沙的數量就可想而知了。

第40句 此福德勝前福德

----福德的再次考量

名句由來:佛告訴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子,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名句解讀:佛說假使有個對《金剛經》的內容完全了解了,乃至“受持”,即接受,並且照著經典上去修持。只要受持中間的四句偈,然後為他人解說,那么此人所獲福德勝過之前用七寶布施者的福報。“無為福”,就是說學佛修道的結果,是求無為之果,中文譯作無為,梵文即涅槃,無為之道就是最上等的成就。

佛典故事:不住相布施誠拙禪師每次在圓覺寺弘法,他講法的屋子裡都人滿為患。因此信徒們都建議他,再建一間大點的講堂,好讓更多的人聽法。一天, 有個信徒用袋子裝滿一百兩黃金,捐獻給寺廟,說明是了建造新的講堂所布施,誠拙禪師平淡地收下袋子,就去忙別的事了。那個布施的人跟在禪師的後面,提示:“我袋子裡裝的是一百兩黃金。”禪師聽後對他說:“知道了。”那個信徒聽了很生氣,大叫起來:“我布施的可是一百兩黃金啊,你怎么連一句謝謝的話都沒有啊。”禪師就停轉身,告訴他:“你捐錢布施,福德都是你的。如果你非要把這當成銀貨買賣,我就替佛祖給你說聲謝謝,現在你可兩不相欠了。”

活學活用 誠心去幫助別人,別人自會在內心裡萬分感激,如果總是拿出自己的功勞在人前晾曬,最終會遭人討厭,鬧得別人心裡不舒服,自己卻委屈出力不討好,所以凡事點到即可,僅為討巧言,未免太愚蠢。

知識連結:法施的福德

受持、傳布《金剛經》自然就是法布施了,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為喻,現在又更深一層,以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為喻說明法布施的福德非常多。即使以再多的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終於會有享盡的一天,這是屬於有漏的福德相。而《金剛經》教人“清淨不住”,以這樣的金剛般若傳布,勢必會斷盡煩惱,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無漏的大福德,是遠比布施有漏的福德相,勝過太多了。

福德的較量---財施是有漏福德,法施是無漏福德。財施授人以魚,無論多少,畢竟有限;而法施授人以漁,了法於心,受益無窮。

財施----

外財以金錢、物質助人;內財以心力、體力助人。

法施-----以法教導眾生,令心得解脫。

供養《金剛經》之禮

供養----是以香花飲食等十種物品供養佛、法、僧三寶。一同的供養方法所採用的供品有所不同。

果供養----以果品供佛,果即佛果。

香供養----以燃香禮儀來供養。

燈供養----指以電燈、蠟燭、油燈之類能照明的東西供養,以燈的長明喻意佛法的流傳。

茶供養----以茶供養,提示清醒不昏沉。

花供養----花代表著物質供養。

寶供養----用金銀財寶供佛,象徵布施。

珠供養----以珠供養,表示圓滿。

塗供養----以水供佛,以水的明澈喻意心的清淨。

食供養-----用飯菜供佛,表恭敬之心。

衣供養-----即用衣服供養三寶,指依照佛法去修行。

第41句 乃至四句偈----持經就是求佛

名句由來: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名句解讀:佛說:“須菩提,再次告訴你這個《金剛經》,乃至《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等。四句偈。‘偈’偈他的簡稱,以韻文成頌的意思,通常以四句為一偈,故稱為四句偈。‘當知此處’,只要放在這裡。不管天、鬼、神、阿修羅等,都應當供養。阿修羅,出自印度佛經,是梵文音譯,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說它是鬼蜮,它卻具有神通;說它是人,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介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這本經或經中的四句偈,就代表了佛的塔寺,更何況還有人能夠研究此經,了悟在心,保持佛的境界。”

佛典故事:菩提偈語的由來 五祖弘忍想傳衣缽給惠能,卻沒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於是,他把弟子都叫來讓他們每個人都作一道偈語,以角逐高下。神秀是眾生中頗有智慧的一個,他比較務實地在牆上作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聽人說神秀作了一首非常有境界的偈語,就從柴房裡跑出去看,請人誦讀後,就知道神秀還沒明白自性,就半夜請人在旁邊代寫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第二天,五祖看到偈語十分賞識,他已經知道惠能大徹大悟了,就偷偷傳衣缽給他,命他趕快潛回南粵之地。惠能就是禪宗六祖。

活學活用 世間一切相,皆是虛空,心空則破除了我執,對任何外誘都能從心而過,文字只能解其“真”不能解其“意”,這就靠悟去領會了。

《金剛經》的法緣

隨說之人----講經說法一定要有主動發心的人。

隨說之義----不拘形式,只要不曲解經意。

隨說之經----不拘順序,只說此經的內容。

隨說之處----不拘地點,只要能說經。

知識連結:四句偈

偈,“偈他”的簡稱,以韻文成頌的意思,通常以四句為一偈,故稱為四句偈是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有人說,是指“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還有人在《金剛經論》找到四句偈的確指: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但無論指哪一個,說的都是《金剛經》般若性空的主旨。

第42句 當何名此經——經名中的緣由

名句由來: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名句解讀:“須菩提,應當知道此人成就最無上希有法要,此經典所在處就有佛,即心即佛,一旦了悟金剛般若的智慧成就,你這個心地就是佛,就是佛的塔寺,就能成為佛與菩薩所居的聖地。”如來講說完畢,須菩提問道:“世尊,這部經應當叫什麼名?我們以及未來眾生應怎樣去信受奉持呢?”佛告訴他:“你可以把這一次的對話記下來,這本經,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就用這個名字來奉持。‘奉持’,信受持。‘信受持。’‘非般若波羅蜜’,因為佛陀所說的般若波羅蜜,並不是實有的般若波羅蜜,須菩提你要知道,真正的佛法沒有定法。”

佛典故事:譯經第一人 一千六百年前,曾經有位年輕的沙門發願:只要能把真正的佛法傳到東土,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為了這個誓願,他忍辱負重,一生顛沛於兵戎與王權之間。他就是中國佛教史上最負盛名的翻譯家----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古西域龜茲國(今新疆疏勒)人。其父鳩摩羅炎本是印度來的僧人,後被迫還俗,娶了龜茲王的妹妹什婆。有了心愛丈夫的什婆在婚後反而一心向佛,生完第二個兒子後,就帶著七歲的鳩摩羅什一同出家修行。年幼的鳩摩羅什天資聰敏,很有慧根,六萬多字的《法華經》兩天就可以背誦並且領會。為了專心佛法,又跟隨母親遊學印度諸國,遍訪名師,深究奧義。十二歲時,放棄小乘修行,轉而修習大乘佛法。後回到龜茲,繼續在周邊各地參學、論法,進步很快,不到三十歲,已經名滿西域,譽遍中原。

傳說,鳩摩羅什發願:如果我譯的經沒有曲解佛法的本意,那我荼毗(指火化)之後,舌頭仍然不毀。如今,甘肅武威有一座舌塔,據說供奉著譯經大師那不爛的舌頭。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是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他是龜茲人,父親原是國相,7歲時隨母親出家,長大後精通大小乘佛法,成為一代宗師,聲名遠播。前秦君主苻堅征服龜茲,想把他接到長安,但因後來亡國,使鳩摩羅什在後涼滯留達16年之久。之後,是後秦君主姚興才把他接到長安,讓他安心從事譯經工作,最後圓寂於長安,終年69歲。鳩摩羅什在長安組織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官辦性質的譯經場。其與弟子共譯出佛典74部384卷。主要有《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系統介紹了大乘中觀派的思想體系。他的翻譯以意譯為主,而且注意修辭,譯文流暢,很有文采。

活學活用 成功的背後總是印滿了挫折和磨難,但我們既然渴望璀璨,就必須忍受成珠過程中的痛苦,歷練中我們感受到或許只有煎熬,然而在閃耀的瞬間,才能真正體悟磨難的價值。

知識連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的分解

經義比喻的喻體為名,然後人名、法名、喻名兩兩相疊出三種,最後人、佛法和比喻三者結合為一種。本經是典型的佛法與比喻疊加的復名,金剛是比喻,般若波羅蜜是佛法。

金剛,金中之精,最堅最利,通常指佛家的一些法寶,如金剛寶、金剛杵、金剛輪寶等。也用來比喻具備堅利性質的人或佛法,如金剛三昧、金剛力士、金剛身、金剛網等。

般若,翻譯為妙智慧,即大悲心合在一起能夠徹底得解脫的菩薩智慧。

波羅蜜,原意為到彼岸。此處比喻為離開生死彼岸,渡過煩惱之河,到達解脫的彼岸。

經,原指寫在貝葉上的佛法,以線連貫起來,就不會被風吹散。經就是貫穿聯繫的意思,一方面能使佛法久駐世間,一方面能普遍利益一切眾生。

第43句 如來無所說——“萬法本空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名句解讀:“須菩提,我所說金剛經般若法門,到底有法可說嗎?”“非微塵”,就是說微塵不是微塵。微塵又叫外色塵,除了外色塵,還有內色塵。“非世界”,世界沒有世界。學佛的人假使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物一元,則緣起性空。智慧、心念最後的空是會合的。會合最後是真空,那個空的境界便是佛境,就是悟道;世界上有的東西又終歸空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須菩提答:“世尊,您沒有說過法啊。”佛又問:“你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塵合起來,多不多啊?”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典故事:解脫和慈悲 兩個剛開悟的禪師,一起出門,他們身上背著方便鏟,這個鏟子有兩個用途,一是可以方便生產,二是路遇死生靈,方便埋葬。他們走著走著,看到前方有個死屍,一個禪師視而不見地跨過去接著趕路,另一個則停下來,邊念阿彌陀佛,邊挖土把它埋了。有人看到了就問他們的師父:“你的兩個徒弟,都開悟了,為什麼對於同一件事的處理方式,如此大相逕庭,到底哪個做得對呢?”師父回答:“埋它的那個是慈悲,不理會的是解脫,各有道理,無分對錯。”

活學活用 世界萬物都是一個矛盾的集結體,沒有對錯的衡量標準,凡事做到無愧於心足矣。

知識連結:一切“假有”

大乘佛法認為,世界上一切生滅現象和生生滅滅的主體,都是由“因緣”造成的,離開了“因緣”,就體現不出真理的所在。凡是由因緣所生的法,雖然叫做“有”,但這是一種沒有自我主宰的存在,不真實的“有”,故被稱為“假有”。如來說法,是應機而說,聽眾是什麼樣的根基,如來就說什麼樣的法。所以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法可說。須菩提是本次說法的當機者,對此深有體會,所以他很肯定地說:“世尊!如來無所說。”因此從真實的立場上看,說法只是一個假名而已。

既然一切現象皆是因緣所生,那么三千大千世界和一粒微塵,都是不真實的存在,只有去除這個“假有”,才能得到真的本質,相對於“有”,本質只好叫做“空”了。基於此,世間萬事萬物在本質上都是平等的。同樣,所有法的本質也都是“空”。

緣起性空------同所有的感知存在一樣,它是因緣假合的不實之相。因此,可以把這個經名看做一個好方法,但不能以此為真理。

般若----有(緣起)----空(性空)

緣起----眾緣和合而生起,也就是各種條件和合而生的意思,一切有為法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

性空-----性空是說眾緣合成的諸法,其性本空,無有真實的自體。

第44句 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因緣智慧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名句解讀: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怎樣?能不能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樣的觀念來看佛?”“三十二相”,是說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種美好的外形特徵。如頂生肉鬢,睫毛如牛王,身如獅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相,四十齒相,梵音深遠相等。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為什麼?因為如來所說三十二相,沒有自相可得,不過如幻如化的莊嚴身相,名為三十二相罷了。”

佛典故事:虛空眨眼 有一次,南陽惠宗國師講法,肅宗在法會上請示了國師很多問題。但讓肅宗鬱悶的是,在整個問答的過程中,那個禿頭和尚竟然都沒正眼瞧過他一次。身為一國之君豈能容忍這等怠慢。於是,火從中來,質質問國師:“我貴為大唐天子,全國上下哪個不敬畏,你竟然連看都不看我一眼,是何理?”國師淡定地說:“陛下可曾見過虛空?” 肅宗說:“當然。”國師問:“虛空曾對你眨過眼嗎?” 肅宗啞然。

活學活用 我們是否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夜空里只有一顆月亮,放低自己的身價,站在星星的位置上,守好星星的職責,一個人一個高度,是非沒有標尺衡量,不必執意虛相,為虛相所累。

知識連結:三十二相的離與不離

離相才能見如來。同前面離相的道理一樣,三十二相只是因緣智慧,是工具,到了目的地趕緊跳上岸,才能真正到彼岸。如來是“空性”,你證到了如來也就融為了“空性”的一分子,這時再執意找那個三十二相,就是執著於相了。可是過河離不開船,所以,還沒有到彼岸的時候必須要藉助三十二相的智慧身,它是幫助成佛的媒介,沒有媒介,就沒有辦法聯繫到如來。三十二相同如來的關係就是這樣,既是如來的產物,同如來是統一的,但卻又不是如來真諦。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四章(2)

第四章 發心悟道 理解才能真信仰

佛講的清淨心,就是無執著的心,有執著即被染污,清淨心人人都有,生來就是清淨無垢,離一切之妄念染污,所以也叫自性清淨心。清淨心不是一個光圈,也不是一朵蓮花,它是能夠觀照自我的一種空靈。以清淨心修佛法,才能得般若實相,因此,清淨心是般若之本。

第45句 深解義趣,涕淚悲泣

——須菩提的眼淚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名句解讀:於是佛說:“須菩提,假如有人拿恆河沙那么多的身命來布施,功德是非常大的。但假若有人受持《金剛經》四句偈語,能夠自度度他,要遠比身命布施的功德多得多。”“爾時”,就是當問話的時候。須菩提聽了佛說般若成就法門,“深解義趣”,深刻悟到般若法門的義趣。無限地感激,不禁涕淚悲泣起來。他問佛說:“希有!世尊!‘義’就是解悟到佛法修證的無上道理。“趣”,是趨向,已經到達這種境界。他說佛講的這樣的高深道理----智慧的解脫和成就,自從我有慧眼以來,從沒有聽到過這樣道理深刻究竟的經典。

佛典故事:當機立斷 日本的親鸞上人,是法然上人的弟子,他的宗教生命是以信心為主要核心,並認為信心是涅槃的真正原因。這裡有一則他出家時的小故事。親鸞上人九歲那年,雙親都相繼逝世,他極度悲痛地葬送完父母,就去求慈鎮禪師度他出家。頂禮後,親鸞說:“大師,請您為我剃度吧。”禪師因為看他年齡太小,就心生猶豫,問他:“你這么小,為什麼想到要出家啊?” 親鸞回答:“我雖然年少,卻經歷了父母雙亡,可謂人生大悲了,所以很想知道人為什麼會死,為什麼有悲歡離合?為了找到答案,您一定要收留我。”禪師讚許道:“有志氣!但是今天不行,你明天再過來吧。” 親鸞說“我年少無知,出家也是一時之氣,我不能保證明天是否還能堅定出家的想法,就像您也不能保證,明天是否依然活著。”慈鎮禪師聽了親鸞的話,震驚之餘頓生憐愛,即刻讓徒弟取剪刀為親鸞剃度。

活學活用 人生中有很多機遇與我們擦肩,面對稍縱即逝的短暫,容不了太多猶豫,把握每一個時機,時刻為下一個機遇的來臨,做好接應的準備。有天你會發現那個幸遠兒叫“自己”。

成佛之路-----佛教隨著傳播和發展,產生了許多的派別,這些派別都有自己不同的修行方法。但有一點,他們卻無異議,那就是他們都認為修行是成佛的唯一途徑。修行的盡頭就是成佛,這意味著修行者已經徹底擺脫了輪迴的痛苦,達到涅槃極樂世界。

修行之路-----每一種修行都好比攀爬一座高峰,其間一定要戰勝許多艱難險阻和忍受許多的孤獨寂寞,但每一位虔誠的佛教徒都不會退縮,因為路之盡頭就是他們的最高理想-----成佛。

知識連結:須菩提的眼淚

一般認為,須菩提原是流轉三界的生死凡夫,現在能遇見佛,感覺到佛的大慈大悲、法門特別殊勝,內心受到感動,所以才涕淚悲泣。但往深入探究,須菩提這樣一個久經歷練、年高德劭的長老,能夠當眾流眼淚,至少還應該有兩條:

第一,為他是解空第一,常禪定靜慮,內心純潔剔透,所以當他感受到佛陀的深恩,感慨於這部經典的義理微妙,又慶幸自己的機緣,忍不住內心喜極而泣,這是真情的流露;

第二,想到三界中還有一班眾生,為剪不斷的煩惱所束縛,在無邊的苦海中沉浮,生死輪迴沒有盡頭,故生起了菩薩一般的慈悲之心而無聲落淚。

第46句 信心清淨——信心與功德

名句由來: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名句解讀:假若有人,聽到這部般若經,聽到佛說的如何以智慧來自度、成佛的法門。“信心清淨”,一是專指個人信仰,因為真正的信仰是深解義趣,把道理徹底了解了來學佛,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如果佛理學得不通透,說明還處於盲信的階段。真正佛法的正信,就是先弄懂佛理,再由理論著手修持。佛的一切法典,都能使你最後達到清淨心。只是清淨的程度有所不同,無煩惱、妄想,就是信心清淨,自然達到清淨的究竟;所以說要想明心見性,必須先要做到信心清淨,能夠生出實相。假若有人達到這個程度,那么他就已經成就了第一希有功德。

佛典故事:心結 《御選語錄》中記載了一首偈語:“大夫用瓶苦養鵝,只得禪師一聲呵。從此換來自在身,曲頸任由向天歌。”是由一個小典故而來。宣州剌史陸亘大夫,近來,心緒煩亂,有個假想的難題一直困擾於心,讓他寢食難安,無奈之下,就去問南泉禪師。見到禪師就問:“從前有個人,在瓶子裡養了一隻鵝,隨著時間的推移,鵝慢慢地在瓶子裡長大了。用什麼辦法,在不打碎瓶子又不傷害鵝的情況下,把鵝放出來?”禪師聽後叫了一聲:“大夫!”大夫隨口答應。禪師說:“出來了。”大夫頓時解開心結。

活學活用 煩惱都是自找的,畫地為牢、作繭自縛只能讓自己心靈遭受折磨,拋開執念,用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世間一切事物,所有的是非也就不攻自破了。

知識連結:信心清淨是悟道之源

從信仰角度來講,信心必須是正信,才能清淨悟道。正信就是說要把道理徹底了解了,才有信仰,才來學佛。如果道理不透,盲目地去信仰,盲目地去禮拜,那仍然是迷信的範疇。佛法的正信,一定要先懂得道理了,再由理論入手修持。正信是要相信一切眾生都有佛心,都是未來佛。這個佛心就是實相,眾生本有的自性,只是被凡塵俗念蒙住,所以大家就成了凡夫。所以,清淨的意思就是要把凡塵妄念清除乾淨,顯出自在的佛性。清淨信心是功德之母-------聽經是聞慧,屬於文字般若;信心清淨是思慧,屬於觀照般若;大功德是證得般若實相,是修慧,當然就是實相般若。

第47句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

------遠離一切虛妄

名句由來: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名句解讀:“假若有人,聽到佛說的如何以智慧來自度、成佛的這個法門,能離一切妄相而生實相,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希有即少有。“功德”,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此處的功德是指用功修行所得的般若智慧成就。修戒的般若,由開始發心修行到最後的成佛,就是善護念。“念”就是無住。無住就是定,善護念就是戒,般若本身就是慧,金剛經首先講的無住,無我、人、眾生、壽者相。佛的一切法典,都是使你最後達到清淨心。無煩惱、妄想,就是信心清淨,自然達到清淨的究竟;所以說要想明心見性,必須先要做到遠離一切虛妄。

佛典故事:小和尚和功德箱 一天小和尚下山買米,回來的路上,不慎把找給他的兩文錢丟了,於是他扛著幾十斤重的米袋子,火急火燎地往回沿著走過來的路,細細地找了一遍,最終還是沒找到,就悶悶地回寺了。小和尚回到寺里,沮喪地放下袋子,他師傅見他回來這么晚,並且臉上很失落,就問他:“你今天怎么了?”小和尚把情況如實告訴了師傅,沒想到他師傅回了句:“錢在功德箱裡呢!”他聽了很驚訝。師父解釋說:“從集市到這裡的人多是香客,你丟的錢肯定被他們中的人撿走,香客都是一心向佛的人,必定不會貪圖兩文錢的小便宜,而是捐獻到功德箱裡了。”聽了師父的話,小和尚頓時愁雲散去,終於放心了。

活學活用 不要為失去的東西去憂心傷神,因為不管怎樣貴重,都在丟失的那一刻失去了對你的意義,或許它的價值已流轉給了另一個主人。與其遺憾,還不如讓撿到它的人開心呢。

知識連結:第一希有功德

不僅是須菩提可以得到覺悟與解脫,所有的眾生,只要能夠領會《金剛經》的真正含義,生出清淨的正信,便能夠見到真理如來,自然能夠成就第一希有的功德,那是成佛的覺悟。

功德與福德------福德與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內證佛性無漏智才是功德,福德功德俱修俱足,才是出離生死苦海乃至成佛作祖之道。

大乘的修行

一、 內------修慧------成就-----功德

二、 外------修福------成就-----福德

功德與福德是成佛的資糧 這功德不是普通的功德,它是“第一希有”的功德,之所以“希有”,是因為能生“實相”。實相,就真實之相,也叫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諦等,是離一切相的真如妙性,是個心清淨,而由此證悟實相,這個功德確實是第一希有。

“慧能”作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詩解:人的覺悟本性並不像一棵菩提樹,先天純潔清淨的心也並非如同明鏡。原本就沒有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體的東西,又會在哪裡沾染上世俗的灰塵呢?

第48句 第二希有之人------惠能悟道

名句由來: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名句解讀:“非相”,不著一切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等,都不著相。“得聞是經”,能夠聽到佛的深妙經典。“世尊,所謂這個實相啊,即是非相。所的,不著一切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等,都不著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又說:“世尊,像我們有佛親自指導,能親耳聽到佛深妙的經典,而信解受持,還不算難。後五百歲,有人在未法時代,如果能聽此經而信解受持般若深法,才真是難中之難!才是第一希有哩!”

佛典故事:惠能初聞《金剛經》 六祖惠能,在俗世時是嶺南的一個樵夫。有一天,他在街上賣柴,聽到旁邊窗子裡有人在誦經,登時把他吸引住了,於是,他站在那裡不再叫賣,而是細心地邊聽邊揣摩,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一剎那心生清淨,就立即悟道了。感覺世事澄明,恍然開悟。後來,惠能得到那個誦經人的資助,辭母北上求法,到達湖北東禪寺,拜見五祖,惠能入佛門求法。五祖試探他的根基問道:“一個蠻人學佛做什麼?”惠能反問:“人分南北,難道佛性也分南北嗎?”這時五祖已看出這個年輕人有大善根,已經開了智慧,只是沒大徹大悟而已。

八個月後,惠能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聽了他的偈語,當下知道他已領悟了無住的本性,所以,半夜把惠能引到密室,親自為他講說《金剛經》,當再次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豁然開朗,因此,五祖暗地裡把衣缽傳給了他。

活學活用 我們如果能夠用“心”去聆聽、感悟生活和做事,人生就會增加很多樂趣,成事也會事半功倍。

知識連結:六祖與《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中國佛教禪宗典藉《壇經》。《壇經》的思想對禪宗的發展起重要作用。也是中國佛教教著中唯一被尊稱為“經”的典藉。20世紀初,在墩煌文獻中發現了《壇經》,還有六祖的弟子神會的語錄。《壇經》內容主要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宗的事跡和啟導門徒的言教,文字淺顯、內容豐富,它的中心思想是“見性成佛”,即所謂“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眾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

第49句 第一波羅蜜

------無漏的成佛之因

名句由來: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名句解讀:佛高興地對須菩提說:“是的!是的!假使有人聽到金剛經的道理,而沒有被嚇住,那么這個人就是個非常希有的人。因為如來所說第一波羅蜜,實即並非實有的第一波羅蜜,只是名言假立的第一波羅蜜。”波羅蜜即到彼岸。第一波羅蜜是大智慧成就,大徹大悟,成佛,也就是般若實相。般若實相本來無住、無相、無願。無願,就是一切大慈悲用過了便空,無住。所以說第一波羅蜜也就是般若大智慧;而般若里的實相般若,也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

佛典故事:山頂的大覺悟 慧遠禪師告訴弟子們:“山頂有大覺悟。”於是,這群弟子紛紛辭別師傅,去山頂尋找大覺悟。他們備足乾糧,天一蒙蒙亮就起身了,為了儘快開悟,齊心協力地往山頂追趕,渴了餓了就稍補充些乾糧和水,累了就小歇息一下,他們每一個心裡都幻想著得到大覺悟的輝煌時刻,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走著。唯有一個小和尚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一會讚嘆朝霞的絢麗一會驚訝于山色的旖旎,悠閒自在好象是遊山玩水來的。師兄弟們這時早已登上了峰頂,焦急地等待著小沙彌。小沙彌到了山頂,見到他們個個滿頭大汗就問:“你們這么著急幹嗎,可惜了沿途的美景,找到大覺悟了嗎?”大家都灰心地說:“沒有。”然後紛紛下山了。慧遠禪師見狀道:“覺悟不在終極,而在當下。山頂的覺悟虛無縹緲,沿途的覺悟才能收穫於己心。這次考驗,小沙彌可得大覺悟。”

活學活用“欲速則不達”,頓悟的靈光離不開漸修漫長磨練的歷程。荀子《勸學篇》有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般若與六波羅蜜------般若統攝下,大乘修行者悟到一切法都沒有自性,於是六度萬行都不執著於各自的相,彼此通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高低貴賤。

知識連結:般若最殊勝

佛說般若波羅蜜為第一波羅蜜,是指由“般若波羅蜜”來引導其他五波羅蜜的修證,使之成為無漏的成佛之因,這樣的“波羅蜜”就叫做“第一波羅蜜”。

波羅蜜是到究竟圓滿的彼岸的意思。六波羅蜜,本沒有順序,每一個都是第一。但要想究竟圓滿,必須要靠般若波羅蜜的引導。般若作為六度的引導,修行是就要把握無所有、無所取、無所得、無所生的原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要無相、不取相、不住相,這就是菩薩所要做的離一切相而後度眾生。這樣一來,布施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忍辱,忍辱就是持戒,持戒就是禪定,禪定也是精進,六波羅蜜通達如一,就象一艘功能齊全的大船,力量往一處使,即達彼岸。這才是佛法。

第50句 忍辱波羅蜜

------忍一切難忍之辱

名句由來: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名句解讀:如來說並非實有的忍辱波羅蜜,只是名言假立的忍辱波羅蜜。“爾時,即佛從前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歌利王:佛陀於過去世為忍辱仙人時,此王惡逆無道),假使執有我等四相,就要起極大的嗔恨心。即使無力反抗,也必怨恨在心,這即不能忍辱了。”由此,可證明當時已斷除我等四相的執著。佛說真正徹底悟道的人,都知道忍辱波羅蜜本身沒有個忍。如果有堅忍的念和感受在那裡,就無所謂忍辱了。心念把痛苦轉化成慈悲,是智慧的解脫。這才是真正的忍辱波羅蜜。

佛典故事:忍辱仙的榜樣 釋迦牟尼在前世做忍辱仙人時,在深山修忍辱行。一天,歌利王帶了好多的妃子眷屬,到山中去打獵。玩累了歌利王就在林子裡睡著了。妃子宮女們乘機到處遊蕩,看到忍辱仙人獨自修行,就被吸引了過去,並請他講法。歌利王醒來,循聲找到了忍辱仙人跟前,看到自己的宮妃們正圍著一個陌生男人,歌利王這時難免生起怒火,於是把忍辱仙人的身體一塊塊地割了下來,連他的耳朵、鼻子也割掉,接著割截四肢。而且他邊割邊羞辱仙人:“我這樣對你看你還能不能忍?這個忍辱仙人儘管遭受到如此殘酷的凌虐,但因為他是修忍辱行的,自始至終沒有喊疼,心裡頭也沒有怨恨。為了向歌利王證明沒有怨恨之心,忍辱仙人讓自己的身體立即復原了。”

活學活用 嗔恨和氣惱容易讓事情變得難以控制,忍辱恰是對付這些狀況的最好辦法。在生活中,不要被不良情緒牽著鼻子走,不執著於自我,忍辱也能成就過人的心胸和氣度。

知識連結:忍辱的佛法深意

正因為難以忍受,所以大乘佛法要求修行者,要經得起一切侮辱,對任何的侮辱,都能一心忍受。具體在實踐上,就是以般若智慧作為引導,離相度眾生,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切相都不掛心,那所受的侮辱就是虛妄不實的假相,也就是無所謂憤怒和報復的對象了。否則,即使強行忍耐,也會生憤怒憎恨之心,這樣在度眾生的時候就有我、人、眾生以及壽者相了,那就不是菩薩的行為了。

忍辱波羅蜜

忍辱------分為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生忍------忍客群生的種種加害而不起憤恨嗔怒之心。

法忍------忍受寒熱風雨饑渴老病等自然規律禍害而不憤怒。

無生法忍----安住於無生的法理而不動心。

忍辱的功德

能忍所罵---雖被人叱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

能忍所打---雖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報復。

能忍所惱---雖被人惱害,而能忍受不加報復。

能忍所嗔---雖被人嗔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

八法不動---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所動。

煩惱不染---菩薩得“集因緣平等智力”,故一切煩惱皆不能染。

第51句 菩薩應離一切相

------菩薩的三大準則

名句由來: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名句解讀:“所以,須菩提,菩薩應遠離一切諸相,而發起求大徹大悟菩提之心。心境上有一個清淨在,你心住在清淨,已經不清淨了;這就是心住相;著相,著在一個空的現相上,有所住。是錯誤的空觀,錯誤的住心法門。”

佛典故事:法達禪師參拜六祖 洪州有個叫法達的僧人,自幼便入佛門,經常誦讀《法華經》。有天他去曹溪參禮六祖,態度很倨傲。六祖說:“既然過來禮拜,就要遵照禮拜的規矩,這樣頭不著地禮拜,說明存有我慢心,和不來有什麼區別呢?想必自以為心中有值得驕傲的才能吧。一向修習什麼佛法?”法達禪師說:“我念《法華經》已經有三千部。”

六祖說:“別說念三千部,你就是念一萬部,能真正通達經義,破除我慢心,就可以和我同一高下嗎?你今天實在是辜負了自己修學佛法的大事,卻還不明白自己的過失。聽著,我給你說一首偈:禮本折幔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在佛門禮拜五體投地,就是為了折服我們的傲慢習氣,因為傲慢是一切眾生與生俱來的煩惱。你禮拜頭不著地,一切的罪行都是由“我”而起。只要有我就有種種分別和執念,如果能做到無我,這個福報就無所能及了。

活學活用 我慢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因為有才識而滋生我慢,又因為我慢膨脹了無知。這是一種“義理”上的無知和“德行”上的淺薄。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知識連結: 菩薩的三大原則

如果菩薩真想助眾生脫苦離難,那就應該離一切相狀,發菩提心和修菩提心都不住相,才是真正的菩薩所為。

一、 發心要離相。發心,就是樹立修行的信念,菩薩要有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最高信念,即要有成佛的信念。前面講過菩薩發心成佛、度眾生,要離四相,其實本質上是要離一切相。

二、 修心不住相。修行者要不住六境,無論命運如何變幻,都能不斷地清淨自心。

三、 度眾生不住相。眾生都是未來佛,要不加分別地對待一切眾生,就像對待大海中的每一朵浪花一樣。

菩薩修行四階段----綜合顯宗各宗教義,菩薩的修行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以四門表示即為發心門、福德門、智慧門、精進門,每個門又包含不同的階位。只有四門都不住相,才能最終成佛。

第52句 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不住一切相

名句由來: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名句解讀:“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即離我相的執著而得我空。無法相,即離諸法的自性執著而得法空。無非法相,即離我法二空的空相執著而得空空。合起來也就是我空、法空、空空。“如來說的一切相,即是非相。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通達非相非眾生,所以能布施,所以能忍辱。”佛告訴須菩提,大乘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有所成就;應如是布施,應萬緣放下,處處捨己為人。放不下是因為不肯真正布施,因為眾生著相。一切眾生皆是佛,都是自性自度。所謂“迷時師度,悟後自度”。

佛典故事:肚皮上的圓圈 小沙彌近來入定,心緒難寧,一閉上眼睛,就覺得有隻大蜘蛛往他身上爬。越想專注越難入定,這讓他很是鬧心。於是,他就去找師父:“徒兒禪房裡有隻大蜘蛛,您能不能把它請出去,省得我一打坐,它就出來嚇人,它在那裡爬得讓我分心。”老和尚說“禪房裡每天都清掃,哪裡來的蜘蛛呢?”小沙彌半信半地拿著筆走了,當他再入定的時候,那隻大蜘蛛果然又跑出來了,於是他拿起筆在它肚皮上畫了個圈,蜘蛛一下就不見了。漢有了外界的干擾,小沙彌很快就入定了。待到出定時,小沙彌無意中看到,自己肚皮上竟有個小圓圈。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蜘蛛,是自己意識幻化出來的假象。

活學活用 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中無物,也無所謂抗拒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猜疑和執著是因為自心不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是非非庸人自擾罷了。

知識連結:三相併寂

大乘佛教不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五蘊諸法,只有一個所指的名字,並沒有實在性。般若本體是無形無聲的“大空”,能夠我空、法空、空空,才會見到那真正的如來。一念生生起清淨信心的人,能夠三相併寂,自然就能得到真理的護佑,相應的結果也就是福德無量了。無論是善根深厚的持戒修福者,還是一念之間生起清淨信心者,為什麼能夠得到無量福德呢?佛祖接著自己的話,自問自答。因為這些眾生,對佛法的領會已經到達了相當高的程度,已能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而且還沒有法相及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起來也叫“我相”,沒有了這個“我相”,即離我相的執著而得我空。無法相,即離諸法的自性而得法空。無非法相,即離我法二空的空相執而得空空。

剎那體悟到佛法精髓

圓融三諦---是與“一心三觀”相關的概念。主要講的是佛教的空、假、中三點之間的內部關係問題,即它們之間是融會貫通,有著緊密聯繫的。空是世界的本質,是假有的基礎和根源,假有則是空的一種外部表現形式。而要認清這兩點就必須按照中道的也就是不極端的方法才行。這種方法與目的,本質與形式之間的關係就是空、假、中之間的內在聯繫。

一心三觀---正因為空、假、中之間存在著互為表里和因果的緊密關係(即圓融三諦),那么只要正確地掌握了中道的方法去認識世界的本質,那么就自然會在一剎那間同進體悟到空和假有。這種在同時認識到世界的實質的做法就被稱為“一心三觀”。

第53句 此法無實無虛

------真理不實不虛

名句由來: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或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名句解讀:“實語”,是實實在在的話:“真語”,不說假話:“如語”就是不可說的話,“如”好比實相般若,生命的本來畢竟清淨,清淨到無言語表達。“不誑語”,是不說謊話;“不異語”,是不說兩樣話。真正的佛法就是不真不假,心有所住;此法無實無虛。你懂了就是你的,不懂了還是我的。須菩提,如果修菩薩道的人,心執著一個佛法可得,一個佛法可修這樣去布施。就如人走進一個黑暗的房間,一切都不能見,自然也得不到任何功德。反之一切無所住,就等於這個人有了慧眼,又在日光朗照的地方,能看見種種的行色。

佛典故事:無明的業力 清末,一個黔人在四川觸犯了刑法,要被拖去受死刑。剛巧行刑的劊子手是他的好友,於是,他請求朋友幫他一下。劊子手面露難色地說:“死刑我怎么幫你啊,要不,到刑場再說吧。” 黔人說:“到時候就掉腦袋了,你負責砍我,砍輕了掉不下來,更痛苦。”劊子手:“這樣,我一喊走,你就拚命地跑,就能平安無事。”朋友走後,劊子手就自責起來:“真虧我連這種謊言都編的出來,頭斷人亡哪裡逃生啊?”這個死刑犯求生迫切,竟把好友的話當做信條,牢記於心。行刑那天,死刑犯很有信心地朝朋友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他激情高昂一點都不畏懼。劊子手掄起刀,刀落時大叫一聲:“走!”頭就砍下來了。死刑犯謹記要領,拚命地跑啊跑,一直跑到川東,在那裡經營了一個小客棧,並且娶妻生子。二十年後,劊子手公差到川東,下榻黔人的客棧,劊子手見到故友在這裡營生,並且有妻、子相守,嚇得口不能言。黔人這時也認出了救命恩人,趕緊把故友請到裡面,跪拜以感謝他的大恩大德。劊子手不明就裡,也不敢提當年刑場的事。回到川西跟朋友提起了這件怪事,後來又去墳場核查,確信黔人當年已死。後來,這個怪事傳揚出去,當事人聽到一愣,就化作一灘血水。

活學活用“信則有不信則無”,只要堅定信仰就能煥發出奇蹟。命運是自己創造的,非常的人才能得到非常的成功,不要浪費你的潛能,充分地挖掘你的第二次生命力,讓你的人生輝煌再輝煌。

知識連結:真理不實不虛

真理是無所謂實,也無所謂虛的,是一種“空性”的存在。一般人認為不虛而應實有,不實亦應是虛無,實際並非如此。真理藉助一切法、一切相,可以指引人們脫苦離難,所以它是存在的,是不虛。但可以摸得到、看得見的、聽得著的相、法又不是真理本身,甚至它的大小、冷熱等屬性都無法用儀器測量出來,即沒有所謂的實在。菩薩入世布施,應該依著真理的不實不虛,不住一切相,也不住一切空,才能利益眾生。

第54句 信心不逆

----生起不退的信心

名句由來:“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名句解讀:“當來之世”,將來的時代,或功德、智慧有成就的男了或女人。能受持讀誦這部經中,如來將以無邊智慧,完全了解他、看見他,能常受如來的護持,因此此人將獲得不可衡理無邊無量的功德。須菩提!假若有個一天三遍地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功德的話,那么此人的福德將廣大不可思量,乃至無量百千萬億那么浩大。“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就是上午、中午、下午。印度習慣把一天分三時。“如果有人聽聞這部般若經典,‘信心不逆’,信心堅定不易動搖。那么此人所得福報超過前面以布施為功德的人,何況更進一步書寫、受持、誦讀、為人解說,這功德更是無法衡量。”

佛典故事:惹瓊巴與黑法書《密勒日巴尊者歌集》里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天,密勒日巴和惹瓊巴師徒倆,在路途中發現了一隻牛角,師父密勒日巴隨手撿起來。徒弟惹瓊巴心想:“師父什麼時候生了貪念之心。”而師父則認為這個牛角不久將會派上用途的。後來惹瓊巴跟外道學了一些黑法,學完法術後自以為是起來,殊不知他的我慢心對修行已產生了障礙。因為之前入定時,師父所見到定中的惹瓊巴,像閃耀著光芒的水晶,學了黑法後,光芒竟變成了紅旋風,師父就知道徒弟遇難了,決定親自去迎接他回來。

師徒見面,密勒日巴由頂禮這個細節,就看透了惹瓊巴的我慢心至深了。為了讓他得以解脫,師父把他帶到一個大草原上,親自運作了一場冰雹雨,惹瓊巴躺在地上用圍巾遮擋冰雹,密勒日巴邀請他到牛角里避雨,說:“裡面很乾,空間也剛好夠。”

惹瓊巴曾聽老師說過:“這是時空統一的狀態。依他的修行當然無法進入牛角,明白自己的能力和密勒日巴相距太遠,挫了不少傲氣,但並未完全去除。”某天,密勒日巴藉故派惹瓊巴撿柴火,搜查出了他從印度帶回來的黑法書,並請空行母保管所有殊勝及利益眾生的法本,而將其他的法本燒毀。

惹瓊巴回來後,發現師父已將自己的法本焚燒殆盡,自尊心大受傷害,對師父的信心徹底瓦解,起了離開的心念。即便師父試圖用道理化解干戈,收效也甚微。為了重塑惹瓊巴對自己的信心,他使出渾身解數大顯神通,最後他飛到天際外近乎消失時,惹瓊巴才徹度被降伏,對自己的錯誤幡然醒悟,請求師父原諒他的傲慢心。師父告訴他:“向空行母祈求失去的有益教法。”他聽從師命,讓他欣喜的是法本都失而復得。這時,他才從心裡認可密勒日巴就是一尊佛。

活學活用 當發現錯誤的時候就要及時改過,別等到人生末路再去懊悔不已。所謂“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人生的誘惑太多,自己一定要有定力,“免費”的午餐最終還是自己埋單。

知識連結:眾生解脫的不同境界

三界眾生共分為十大類,按出生不同,有胎、卵、濕、化四種,按身體有色、無色又分出兩種,按心裡有想、無想來分,再疊加出四種,總共分十大類。這些眾生在六道里輪迴轉化,今生是人,下輩子就可能投胎成螞蟻,這一切全因為眾生會起心動念。動善念生三善道,動惡念生三惡道,只要心念起動,就會不停地在六道里輪迴。但無論哪一道都擺脫不了受苦的命運,所以,學佛眾生的根本目的就是擺脫這六道輪迴。

第55句 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無邊智慧

名句由來: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名句解讀:“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如來將以無邊智慧,完全了解他、看見他,能常受如來的護持,因此此人將獲得不可衡量無邊無際的功德。“須菩提,總之,本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無邊功德。此經是如來對真正已發大乘菩提心,行最勝大乘道者而說的。”“如果有人能受持讀誦並為人宣說,此人將獲得不可稱量、無有邊際、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如來以慧眼全都知曉、徹見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他有責任感,能承擔無上圓滿正等正覺的事業。”

佛典故事:摘月與見性 信徒看著天上的明月,問南泉普願禪師:“用什麼神通,才能把天上的明月取下來啊?”禪師說:“先去做個天梯。”信徒說:“那梯子得做多長啊,即便做好了梯子,梯子的頂端也沒有倚靠點啊!”禪師說:“還能怎樣?”禪師看看明月,又看看徒兒茫然的表情,知道他還沒有領悟他話里的禪機,就開解道:“天上的明珠,好比我們人人的自性,明心見性,想要依靠外力力輔助,就像你妄想空中奪月,只能枉費心力。”

活學活用 人生中有好多事情要我們去做,但生命有限,我們首先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要枉費心力做無用功,而忘記了本職,不要讓自己的回憶冊里充滿遺憾。

知識連結:怎樣才能生“清淨心”

有虔誠心,發菩提心是持咒不可少的前提。持咒的方法,一般來講,有開口念誦、蓮華念誦、金剛念誦、瑜伽念誦。這四種方法,也可以說是四個層次,各有其獨立的特殊功用:

開口念誦(出聲念誦):眼微開,看鼻端,發聲念咒,自己能聽見即可。須一口氣念完,再自然吸氣。適於一般初學或昏沉散亂時,但比較傷氣。

蓮華念誦:開口念誦中有蓮華念誦。蓮華念誦是觀自心月輪上或自己舌心上有蓮華,蓮華上有白螺貝中發出妙音,產生念誦。

金剛念誦:唇齒不動,僅舌根彈動,即口合不出聲,聲音只有自己聽得見,把聲音向內打進身體裡面,全身心地念誦。此法適於久持,易於打通氣脈。

瑜伽念誦:心念耳聞,口舌不動,完全無聲地默念,一般配合觀照或觀想。

念誦諸佛心語,獲得諸佛加持:持咒

佛教認為咒語是一種清淨語,包含無量意義。佛菩薩說咒,就像他們成立了一個專門與眾生聯絡通訊的電台,而咒語就是信號密碼,通過咒語諸佛與眾生相互聯繫。

第56句 若樂小法者

----大乘、小乘、凡夫的比較

名句由來: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名句解讀 :“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是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產生見解。“為什麼呢?如果是喜歡小乘之法的人,就會執著於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他們一切只是為“我”,希望自己成為人上人,希望自己長壽健康,至於大乘的法門,如何見性成佛,“朝聞道夕死可也”,他們根本不予理會。對於這部般若經典所講的真義,不能聽受,沒有辦法讀誦,更不會弘揚、為人解說。”

佛典故事:知音難覓 這是有關玄奘兒時的小故事。據說,有天他獨自棲坐在金山寺旁的海岸上,雙臂抱膝凝視著遠方的潮漲潮落,把思慮定格在翻滾的海面,靜靜思索。不知過了幾時,有人叫“玄奘,該吃飯了”,玄奘因為陷入了思考,也就沒有回應。遠方老各尚看到玄奘在那裡發獃,又叫了一聲,小沙彌才恍過神來應了聲,繼續思索。知徒莫師,從懂事起小沙彌就喜歡思考,並且是他眾多弟子中覺悟最高的一個,老和尚一直都很賞識他。所以也沒在意小沙彌對他“置之不理”的態度。小沙彌見師傅已走到近旁,就呢喃問道:“潮漲潮落猶如生生死死,在永無休止地輪迴著,而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聽到從一個孩子嘴裡說出這樣深沉的問題,老和尚的心震了一下,童年本應是頑皮嬉戲的時光,卻不曾見過小沙彌的笑臉,他始終在苦苦思索著生死百態,這些就連大人都無法解答的深奧問題。

老和尚不忍地看著這個孩子,避重就輕地回答說:“你想得太多了,潮漲潮落和生生死死都是在所難免的,這是萬物都不能悖逆的,只要有海就有潮漲潮落,只要人活著就會有生生死死。”小沙彌又問:“也有海水不受潮漲潮落控制,萬物不受生死制約的嗎?”小沙彌看了看師傅滿臉疑惑,接著說:“海水的澎湃只是表象,海底卻是平靜無瀾,世間雖然喧囂繁雜,虛空卻是安謐悠遠。只是海底的沉靜和虛空的悠遠,並沒有領悟它們的知音罷了。”老和尚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海濤永遠不會明白海底的沉靜,但我們修佛的目的就是要眾生懂得虛空悠遠的意義啊!”

活學活用 既然改變不了外界,就儘自己的綿薄為這個世界創造一份溫暖,用智慧的雙眼去發掘和探索每件事物深處的悠遠和隱藏的真諦。

知識連結:大乘菩薩道

大乘菩薩道的來源是般若,要求修行者離一切相,斷除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對平凡眾生是個極高的要求。凡夫求佛法,多是出自“私心”,而大乘佛法離相渡眾生,則是“為人民服務”的無私之心。大乘佛法,並不是排斥小乘,只是不止於小乘。如果修小乘佛法,已經得了果,卻一味沉浸在脫離苦海的歡喜中,其中多數不僅不會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反而誹謗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說。

凡夫、小乘、大乘 凡夫追求的是功成名就的世俗價值,如黃粱一夢,一場空;而小乘看透了世俗名利,轉而修行自我的解脫,但因只顧自己,所以還是小事業;而大乘菩薩之業,致力眾生的解脫。

凡夫事業---積極入世----追求利成名實現個人價值----以“自我”為中心擺不脫“我執”的煩惱。

小乘之業---出離世間----以個人解脫為目的實現“我空”----以個人的解脫為究竟而不求進步,因“法執”而蒙蔽了大智慧。

大乘菩薩業---以出世心入世----以助眾生脫苦海為己任實現“我空”“法空”----以悲智六度為工具,度眾生離苦得樂,在利益眾生的同時,自己也逐漸地究竟成佛。

小乘與大乘佛法的區別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許多的區別,但其中最根本的區別還在於大乘可度眾生,而小乘只能度自己。

大、小乘佛法的幾點區別

①、在修行的方法上和目的上,小乘一般修“三十七道品”,把證得阿羅漢果,求取個人解脫作為目的,大乘一般修“六度”菩薩行,把成佛作為最高目的。

②、在對涅槃的理解上,小乘佛教認為涅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與世俗世界完全不同,大乘佛教認為涅槃不過就是消除無知,就是認識諸法之實相,並不是實際存在的一個涅槃境界。

③、對“法”(也就是物質)是否實有的問題上也有不同,小乘佛教認為物質是實在的,大乘佛教則認為物質是不實在的。

第57句 此處則為是塔----佛言如燈塔

名句由來 :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名句解讀: “須菩提,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此般若經在,一切天、人、阿修羅應予供養;因為“此處”金剛經所在的地方,即等於佛塔的所在,大家自然都應該供養,應該恭敬,頂禮,乃至以各種燒香散花方式供養它”。

佛典故事:聞二百億的修行 佛陀有個弟子叫聞二百億,他在世俗時,是個非常有名的音樂家,家庭富足無比,父母把他當做掌上明珠,極其寵愛。偶然聽到佛陀說法,感動之至,發願出家為僧,甘願放下眼前的富貴榮華,過托缽乞食的苦修僧生涯。因此不顧父母竭力反對一心從佛。

聞二百億本是妖養過度,所以經受了一段精修的清苦之後,身體和鬥志都逐漸衰弱下去,卻仍沒有開悟,就想還俗做佛陀的護法,企望以布施善行得到開悟。

佛陀明白他的用心,就走到他跟前告訴他:“你用音樂幫助我宣傳教化,並幫助大家增長信心,這很好。只是修行方法過於激進,把精力都放在坐禪上,對其他的事都不聞不問。假如琴弦上得太緊會怎樣呢?”聞二百億說:“會斷。”“太松呢?”“無聲”。佛陀鼓勵他說:“對!修佛和彈琴是一個道理,太緊太松容易出狀況,把你的心弦調到適當的位子,凡事把握個度。”

活學活用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先把心態調好,不要怕慢,走穩每一步,你會發現勻速反比停停跑跑要快,所謂“磨刀不誤吹柴工”。

佛言如燈塔 佛語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佛陀一瞬間對萬事萬物通達無礙,能夠對不同眾生宣說不同的法語,佛所說的法暫時或究竟都在利益眾生,幫助他們獲得解脫,就像黑夜裡的燈塔,指引著迷途的航船,循著佛法前行,就能究竟解脫到彼岸。

知識連結:佛境凌絕頂

按照佛法講,如來是在整個世界上唯一說話真實的人。塵世間的誠實者,因為還沒有斷除語言障礙,所以他在方便時為達到目的也可能會說一些不真實的語言,但佛斷除了語障,他的語言究竟圓滿。針對眾生不同的根基,佛會以不同的形式講說不同的內容,比如初次說法為五比丘說“四諦”,而這次法會上又講了連須菩提等人都沒聽過的“金剛般若”,雖然境界大不相同,卻都是成佛所必須要走的路。佛與眾生境界不同,以登山作比喻,佛已經到了最高峰,所以站得高,看得遠,眾生成佛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都在佛的眼中,一切通往山頂的道路,佛也看得清楚,所以,對還在苦海中沉浮的眾生來說,佛的話就是燈塔,是眾生不迷失的可靠保證。

第58句 悉皆供養承事----福報因緣

名句由來: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名句解讀:阿僧祗劫,“劫”是指一個三千個大千世界經過形成、安住、壞滅、空無四個階段的生滅周期。按中國的計算方法,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為一阿僧祗。“那由他”是無量數的意思。佛又對須菩提說:“善男善女受持、讀誦本經,如果被人輕視小看,這表明此人前世所造的罪業今生本應墮惡道,因為今世被人輕視,前世罪業將滅盡,很快會修得無上圓滿正等正覺。”“須菩提,我追溯過去無量無數劫前,在燃燈佛之前,曾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我對他們都是一一承事供養,沒有錯過一個。”“供養”就是像孝順父母一樣的孝順師長,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四事供養。

佛典故事:立雪斷臂 傳說,達摩一葦東渡到嵩山少林寺後,法師神光費盡周折追趕,終於再次相見。到嵩山後一心想拜達摩為師,但由於初遇不爽,達摩始終沒確定神光的心意,因而不接受他的求教。神光為了表示誠心,每天精心照料、形影相隨,在面壁洞陪伴了他九年,又隨同回到少林寺。有一年臘月初九,晚上下了大雪,神光站在雪裡不動,到天亮時,積雪已經過膝。達摩問他:“你在雪裡站這么久有什麼事嗎?”神光哭著說:“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大師慈悲傳法。”達摩說:“佛門精法,在於勤修,豈能因為懂得一點毛皮就功高自傲、我慢於人,要我給你講法除非天降紅雪。”神光聽完,就自斷左臂。剎那間,鮮血四濺,神光拿著斷臂奉給達摩。這時,達摩已經知道神光多年伺候身前,如今又立雪斷臂,已經克服了我慢心,求法心虔誠無比。所以就將衣缽傳授給他,取法名“慧可”。從此,慧可繼承達摩為禪宗“二祖”。為了紀念二祖立雪斷臂,後人將少林寺的“達摩亭”改為“立雪亭”。

活學活用 如果我們做任何事,都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還愁不能達成所願?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做不到的心念。

知識連結:堅利如同金剛

有了如同金剛一般堅固猛利的般若智慧,才能夠到達解脫、自在的彼岸。因為金剛最鋒利,也最堅固,能壞一切物。般若智慧也是如此,它像金剛破壞鐵石一樣,能斷除一切煩惱,能破一切無明之惑。金剛是最堅最利之物,般若本體性空,最是堅固不破,方便最善巧,無疑就像金剛一樣無往不利,兩者的因緣由此而來。金剛寶貝在佛經里的用處都是降魔伏妖,而《金剛經》卻是降伏心魔的慧劍。所以,只要按照《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去信受、奉行,就能斷除一切的煩惱,就能達到菩提彼岸。

第59句 清淨罪業-----佛法復興的希望

名句由來: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名句解讀:“所以,在末法時代,在未來如果有人能夠受持讀誦這部經典,他所得的功德,與我過去所敬奉諸佛的功德比較,我比不上他的百分之一、千萬億分之一,甚至不能用數字來比喻那么小。”“須菩提,如果善男、善女在後來世,若讀誦和受持此經,所得功德將不可思議,我如果詳盡地說出持經功德,會有人不能接受,心意狂亂懷凝,不相信甚至誹謗。但是,須菩提,你應當明白,這部經典的內容道理不可思議,能夠受持信奉的人他們所得到的因果報應也不可思議。

佛典故事:離群之象 相傳,釋迦牟尼在羅閱祗國的靈鷲山中,為一切眾生度法。其中有位比丘,個性剛烈勇猛,佛觀察他的因緣之後,就把他派到有鬼神的山林里修行。讓他在樹下打坐,並借著修行方便來觀察氣象長短,以便心神合一、了斷執念,解脫煩惱,修得道業。比丘來到山林里,剛坐定就聽到山中鬼神交談,而且只聞聲不見影,比丘嚇得魂舍難守,更無心禪定。心想:“我出身名門貴族,現在出家修行竟要待在這種無人的深山裡,既沒有人來往,又有鬼神出沒……..想著就打算起身離開,佛陀就來到他身旁坐下,問:“你一個人在這裡,害怕嗎?比丘頂禮回答:“世尊,我從沒有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待過,所以在這裡修行恐懼不安。”

這時,有隻野象王來到附近,靠著樹躺下,象王心想:“能離開家眷,拋開煩瑣的事,在這個僻靜地兒歇息,實在是自在。”佛陀讓比丘看那隻象,問:“你知道嗎?這個象的家眷總共有500之多,因為家屬眾多,瑣事不斷,心生煩悶才到這裡享受自在。象王身為畜生,都有追求安閒清雅的生活境界,你作為出家人,捨棄俗世雜念,不就是為了修行佛法普度眾生嗎?”說完又為他作了一首偈語:“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樂戒學行,奚用伴為,獨善無憂,如空野象。”警示他。

活學活用 捨得並濟,如果拋不開充滿執念、欲望的紅塵,就無法到達佛界的清雅悠遠,“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得不到益友,寧可守著自己的那份純白的孤獨。

知識連結:佛法復興的希望

《金剛經》是火種,它能夠點燃所有有根器者的佛性,藉助今天的傳播途徑,會有越來越多的大根器者,對此經生起清淨信心,投入到行六度普濟天下的光輝事業中。或許經過努力,在末法時代之後,會迎來佛法的偉大復興。佛一再強調《金剛經》的稀有珍貴,是因為《金剛經》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使命,即佛法的傳承興旺。佛已經預見到他死後若干年中,佛法將一點一點地衰落下去,但他老人家寄希望於《金剛經》,他畢生所講的核心經典,希望這粒火種,能在末法時代,能在關鍵的時候,重新燃起佛法的希望,創造另一個佛法興盛的時代。因此,佛告訴眾生,一定要恭敬講說《金剛經》的所在,就像對待佛塔一樣,要拿香火、鮮花在四處供養。

聞普遍、最深入人心的佛經 《金剛經》有菩提道的證悟,諸佛的果位,不可思議的咒語力量,當人們明確清楚這樣的功效利益,誦讀《金剛經》時更能加強信心。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五章(1)

第五章 通達無我--修行的真諦

能夠讓眾生相信佛法、追求成佛的力量,是源自眾生自身固有的佛性。但是在人有了思維能力之後,最初還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就是把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區別開來,這種分別的願望就是執著自我的力量來源。這兩種力量始終在人的意識里博弈,最後生命的質量,要看哪種力量占主導。

第60句 云何降伏其心

-----菩提的清淨心

名句由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名句解讀:“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調伏自心,降伏在我們心中造成不安的煩惱因素。此時,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世間行持大乘佛法的善男子善女子,已發非常殊勝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然後他們應以怎樣安住所緣,又怎樣繼續修持菩提心,怎樣調伏自心?”只有無我,才會放棄一切“相”的障礙,才會成為通達十方世界的菩薩,否則,有了“我”執,心中就會有妄念,就不是菩薩了。

佛典故事: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人 有個遠行的旅人,看著天色已晚,就找到一間空房子住進去,半夜,有一個鬼扛著一個死人朝房子這邊走來,剛把死人放下,後面就追過來一個鬼,邊跑邊罵先前的這個鬼:“這個死人是我的,你憑什麼把他扛過來”。接著不由分說地搶奪起來。先前的鬼指著屋裡的旅人說:“這裡有個人,你可以問他,看這個死人是誰扛來的?”旅人想不管我怎么說都免不了一死,乾脆實話實說得了。就說:“是先前的鬼扛來的。”後來的鬼聽完怒不可遏,一把扯下旅人的手臂,前面的鬼就拿死人的給他接上了。這樣後面的鬼拔一個先前的鬼幫他接一個,直到他的肢體全部被死人的替代。兩個鬼把換下來的人身吃完就走了。旅人這下犯難了,他想:“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如今我的整個身子都被惡鬼吃了,我到底有身子還是沒身子呢?”就有吧,都是別人的肉身,就沒有,明明有個身子在這裡。”

他絞盡腦汁都沒理出個所以然來,反而越想越讓他抓狂,於是,不待天亮,他就帶著滿腦子的問號出發了。不覺間他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看到有很多的佛塔和僧人。他慌忙跑到人前,見著人就問自己到底有沒有身子。僧人們對他都很好奇就問:“你是什麼人?”旅人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人。”僧人們說:“這個人自己知道‘無我’,真是有悟道的慧根啊。”

活學活用 雖是以笑話的方式講述,旅人的說法也屬歪打正著,正所謂: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大乘菩薩業大乘佛教的目標是成佛,即追求絕對真理。大乘的修行實踐,主張“我法兩空”,一邊證我空,入涅槃,以累積福德,一邊證法空,度眾生,增長智慧。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自利,福慧俱足而成佛。

我空----即無我。眾生雖都有身心,但身心,萬相皆是五蘊假合而成,沒有一個恆常實在的我體。

法空----一切萬法皆是因緣而起,其性本空,沒有永恆不變的法體。

知識連結:菩薩的清淨心

發了修行無上菩薩的心,就應該同時立下令一切眾生都成佛的誓願。許多菩薩都有立過這樣的誓,如觀音菩薩曾立誓說“眾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地藏菩薩也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但菩薩度眾生,是離一切“相”的,因為菩薩已經擺脫了“我執”,沒有了私心,沒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別,沒有“我在上,眾生在下”的念頭,更不擔心自己的生死壽限了。在菩薩的事業里,眾生成佛即是自己成佛,自己成佛的時候也是眾生都成佛的時候,兩件事成了一件事,也就無所謂誰度誰的問題了,自然也不會有眾生是被某人度化的。也就是說,只有無我,才會放棄一切“相”的障礙,才會成為通達十方世界的菩薩,否則,有了“我”的概念,心中就會有妄念,就不是菩薩了。眾生髮了成佛的心,所行的也應該是菩薩的路,不執著這個“我”,是首先應該做到的。

第61句 無法勝過有法

-----達到無我通達的境界

名句由來: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名句解讀: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應該如此這般,首先發菩提心:我應滅度世俗中一切眾生,而在事實中,能滅度者與所滅度的眾生都不存在。”如是心就是佛家講的發願、立志。我要救世界上一切的眾生,那此在苦惱中的眾生我都要滅度他。“滅度”即使他離苦得樂,進入涅槃的境界,就是走入了寂滅、清淨的境界。

佛典故事:天女散花 維摩詰居士是個在家修行佛法的高人,有一次他生病了,佛陀就派弟子去看他,結果羅漢僧、迦葉、阿難他們都不敢去。說:“維摩詰雄才善辨,我們都是他手下敗將,所以不想去看他。”最後,佛只好派文殊和維摩詰談得都是大乘無相法,正談到精要之處,空中出現一位天女散花,天花漫天飛舞落在文殊菩薩身上,一下子就掉了,可落在聲聞身上的卻都沾住不掉,舍利弗看了覺得很好奇,就問天女,天女回答說:“因為聲聞境界有法執,而菩薩沒有這些虛妄分別執著。”舍利弗又問:“你為什麼是天女身。”天女說:“區分男女相說明你還有執著。”說完馬上大顯神通,把自己的應身和舍利弗的對換了,又問舍利弗:“現在你是天女還是舍利弗?”舍利弗想了下頓時醒悟:“無所謂天女相、舍利弗相和男女相。”

活學活用 萬物都隨因緣的生、離而聚、散,我們費勁心機求索的東西,也會隨著因緣的聚合發生流變,苦苦執著只會導致我們產生種種煩惱困苦。看著求得的東西已經面目全非,或者因緣際遇讓我們始終無法達成己願時,我們的怨恨產生一切的煩惱和痛苦,這便是著相的苦。

知識連結:如何保持菩提心 發了菩提之心的,如何能讓這個心安住不退,或者說有什麼方法保持菩提心一直發下去?須菩提第二次鄭重地提問,聽起來雖然同第一遍請示佛法很相似,但實際上又遞進了一個層次,佛仍舊是有條不紊地啟發眾人。達到無我的通達境界,是沒有具體的方法和途徑的,所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一切聖賢達到“無我”,都不是只有一個方法的。佛陀有十大傑出弟子,每個人在修行上都有擅長的一面,最後都修成了正果。所以,有根性的修行者都是以無法為法,遇到聲色誘惑就去持戒,遇到侮辱打罵就去忍辱,總之是“見招拆招、隨機應變”。到最後,只要能夠把般若智慧任運自然,方法都是次要的。無論是修行,還是成佛,都沒有固定的道路,只要大方向是對的,總會殊途同歸。

最具親和力的延壽本尊:白度母

白度母:是二十一度母中的長壽母,以白度母為主尊進行修持,可消病除災,增長壽命。又因其面相溫和,美麗大方,是與人最為親善的度母。

辨別特徵

1、膚色:身體潔白色,面有三目,雙手雙腳心各有一目,故稱“七眼佛母”額上一目觀十方無量佛土,其餘六目觀六道輪迴眾生。

2、持物:左手持烏巴拉花,右手施與願印。

第62句 最難捨離的我

-----“我執”是妄心的根源

名句由來: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名句解讀:“為什麼?須菩提,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薩,佛說,由這個人生可以了解到,學佛的人發心度一切眾生,救盡天下蒼生,心中不留一念,認為是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菩薩道,是菩薩發心。否則,佛說即非菩薩。他告訴須菩提,你們天天想悟道,明心見性,我告訴你,沒有一法一物叫做道。大徹大悟就是悟到一個沒有東西,如果認為有法可學,有道可得,就著四相了,即非菩薩。

佛典故事:執念 有個自以為很聰明的人,覺得自己天賦這么好,不去學佛挺可惜的。

於是,他去拜謁了一個非常有威望的禪師。頂禮後,對禪師說明了自己地來意。問:“尊敬的禪師,我想知道以我的資質,學佛要多久?”禪師:“20年”。他又問:“那我如果沒日沒夜地苦修呢?”禪師說:“一輩子也不夠用。”

活學活用 有道德修養的人總是大智若愚,不會因別人幾句善巧的話迷失自我,只有貪圖虛榮的人才會刻意討巧,韜光養晦低調處世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知識連結:大乘修行的主線----破除我執

能夠讓眾生相信佛法、追求成佛的力量,是來源於眾生自身固有的佛性。但是,長久以來,多數人還是“執著自我”占主導,不能清醒認識我是由許多因緣“聚合”而成的,而固執地認為“自我”是實有的,甚至是無條件地順從這種意志,在現實生活中人它集中體現在眾生的私心和私慾,並因此而產生痛苦、煩惱、貪婪、欲望。總之,對自我的執著,是產生妄心的根源。因此,降伏虛妄之心的首要環節,就是破除“我執”。小乘佛教雖然認識到了“我”本沒有實體,是因緣合成的現象,但不承認萬法皆空,認為一切起作用的法都是有實體的,這叫“法有我空”。但對法執著,是我去執著,大乘認為這也是我執,應該叫做“法我執”。只要有執著,妄心就難以降伏,所以,大乘佛法修行是我執、法執一起破除的。

我是什麼? 自我是眾法和合的一個假相,身體由地、火、水、風四大元素構成,再加上空和識,“我”這個相就六大連續和合的產物,而並不是一成不變,永葆青春的永恆存在。

地大---一切堅硬的東西如皮肉、骨骼。

火大----一切暖性的東西,如維持身體正常活動的溫度、能量。

空大----一切無礙的東西,如身體的氣色、活力。

水大----一切液態的東西,如血液、汗液等體液。

風大-----一切動性的東西,如呼吸系統中流通的空氣。

識大-----一切諸法的了別特性,如人的思維意識。

第63句 無有法得

------見招拆招、隨機應變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名句解讀:佛問:“須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前有沒有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心之法?”須菩提回答:“據我所知,您悟道的時候了無所得。這是真正悟道。假使我沒理解錯的話,我跟你學了那么久,了解佛所說法的道理,佛當時在燃燈佛那裡,並沒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典故事:誠至精處見神奇 小沙彌黯然神傷地倚靠在牆角,邊拍著自己的腦袋、邊嘀咕,不爭氣的大腦殼,怎么就是不開悟。他的舉動,恰好被其師父撞見。他笑著走到小沙彌身邊,問:“怎么了,哪裡不舒服嗎?”小沙彌答道:“師父,我每天都有誦經打坐,卻感覺不到成果,照樣下去我何時才能證道啊?”師父說:“不要心急,我給你講個小故事吧?”小沙彌認真地點點頭。師父說:“西漢有個大將軍,叫李廣,他騎馬射箭的功夫很是了得。”

有天,他外出打獵,看到草叢裡,伏臥著一隻大而威猛的老虎,很是嚇人,他急忙拔出弓箭,使足全身的力氣專注地射向老虎。他向來百發百中,所以就應聲走到虎旁,一看不覺驚嘆了一聲,原來他所射的竟然是外形像虎的大石頭,他的箭近乎穿過“虎背”,簡直不可思議。為了試探自己的功夫,他又回到原處射了幾次,遺憾的是都沒成功。反而損傷了幾根弓箭,大石頭安然無恙。師父講完故事,看看小沙彌說:“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小沙彌想了想說:“是不是跟用心專注有關係呢?”師父滿意地說:“對啊,對啊!李廣正是用誠心,攻破了堅硬的石頭啊。”

活學活用 心態是命運的控制塔,心態控制著人的思維活動,決定著我們人生的成敗。做事要專注,否則就不能很好地應付生活的挑戰,凡事用心專注終會成功。色蘊一空,其他四蘊也都空了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色蘊一空,物質的虛幻消失了,跟著心理層面的四蘊一受(感受)、想(概念)、行(意志)、識(了別)也就都空了。

色與空的關係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裡面為什麼沒有提到受、想、行、識呢?這是一個精簡的筆法,“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否則每個都有四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一直到識,“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樣概括了好多字,一筆便交代圓滿。

知識連結:福慧雙修

福慧雙修正是修行菩薩道的正途。對於這些成了羅漢的大比丘們來說,他們現在還沒有去福慧兼修。儘管羅漢也修慧,但不捨自我的智慧終究是小智慧,那最後也得不了大福德。所以,這裡佛祖從發成佛之心要離四相,一直講到布施不住於相,根本目的就是向弟子們宣示福慧雙修才是成佛的大道。

菩薩的不住相布施是福慧雙修,這裡“不住相”是修慧,而“布施”則是修福。所以,佛強調菩薩的布施不住於相,就是強調一定要福慧雙修,才能成佛。就像做生意要積累資本一樣,福和慧就是成佛的資糧。

第64句 佛祖無所得

------授記不過是一種形式

名句由來: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著,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名句解讀:授記:在過去無量劫前,燃燈佛住世時,有一位善慧童子以五莖蓮華供養佛。時燃燈佛為他授記說:“將來成佛,號釋迦牟尼。”佛稱讚道:“是的!實相中如來無法得到無上圓滿正等正覺。如果有得到殊勝正等正覺菩提心,那就是有我執了。燃燈佛也就不會給我授記,真正佛法,並沒有個固定的東西,五蘊皆空,一切都不可得。他說假使佛法到了最高處,當我悟道時悟到有法可得的話,那么,我燃燈佛當場就不會給我授記說我將來之世會大徹大悟了。”

佛典故事:能夠修行就更好了 在西藏的古老傳說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小故事,說一個叫多隆的喇嘛,在當地非常聖明。一天,他在寺里散步,看見一個人正在一圈圈地繞塔。於是他走上前對那個人說:“你繞塔很好,如果能夠修行就更好了。”那個人就自言自語說:“既然如此,我最好讀經。”於是他就開始一心一意地讀經。等多隆再次見到他時,發現他正在塔廟前專心地讀經。於是,又走上前去跟他說話。“讀經當然很好,但如果你能修行就更好了。”那個人又小聲告訴自己:“這樣看來,讀經還不是最好的選擇,那要不我就打坐吧!”

過了幾天,多隆又和他碰面了,看到他正在專注地打坐,就走上前去告訴他:“打坐當然很好,但是如果能夠修行就更好了。”那個人一看,又是這個愛管閒事的老和尚,就忍不住問他:“我無論在做哪一件事的時候,您都告訴我修行好,那您所指的修行到底是什麼呢?難道我做的這些都不算是修行么?”多隆聽完笑了:“修行不是單純地繞塔、讀經、打坐。而是清洗自心,把你對世間地執著和人性偽善的一面,轉變到捨棄、慈愛,那樣就是修行。” 多隆說完就走了。

活學活用 修行要用心去自醒、自悟,成佛不是簡單的做做修佛的“事”,就像公式背的再熟練,也不一定會做題,好多方法不是套用而是運用,我們修行也是同樣道理。

知識連結:佛法無實無虛

沒有具體的途徑發成佛之心,也沒有具體的途徑得到佛果,即使是釋迦牟尼佛,前生在燃燈佛那裡也沒有學到什麼成佛的絕招。因為如果真有切實可行的妙法的話,燃燈佛當時就會傳授給他了,也不必然在若干劫數之後,釋迦牟尼才修行成佛。雖然從世俗角度看,釋迦牟尼前世是被燃燈佛授過記,但按照佛法所講,釋迦牟尼成佛是他累世修行的果報,是按照自己的體驗探索的結果,並不是從燃燈佛那裡學來的。

第65句 諸法如義

------肉體不過是一具皮囊

名句由來: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

名句解讀: 我們學佛都是拜佛,佛也叫如來,“如”是好像,如來,好像來了,但是根本就沒有來。“為什麼呢?如來者即是諸法的本義,真正證悟了真如稱為如來。世間一切法,都是佛法,沒有哪一點法不是佛法,如果世間有人說:‘如來已經獲得無上圓滿正等正覺之果位。’說佛在菩提樹下七天成道了,須菩提,真正開悟的那一天,佛並沒有得到一個什麼東西,所以才叫大徹大悟,悟道了。”

佛典故事:無根找“我”無根禪師幾日未出定,寺里的僧友,誤以為他在定中圓寂了,就把他的屍體抬出去火化了。葬後幾天,無根禪師的意識終於出定了,可是他四下里找不到自己的身體。因此,他每天都到寺里尋身。寺廟裡,一天到晚都迴蕩著他呼喚身體的聲音,他總在問:“我在哪啊?”聲音悲切、空洞,聽了讓人毛骨悚然,特別是到晚上的時候。和尚們為此苦悶不迭,大家安葬他,也是出於尊敬,這一切都是意料之處的事啊。於是,大家商議,支找無根禪師的道友妙空禪師,讓他規勸一下,希望大師能早日安魂。妙空禪師問明情況,就對眾生說:“今晚,讓我跟師弟敘敘舊吧。”然後,讓一個小和尚,為他準備水、火、土各一盆,放到無根師弟圓寂的屋裡。寺里的弟子安心地去睡覺了。妙空邊打坐邊等師弟的出現,等到夜深人靜時,找“我”的禪師來了,很悲傷地呼喚自己的身體,妙空禪師安詳地回答他:“你在土裡呢!”

無根禪師鑽到土裡,找了好久都沒找到,就難過地告訴妙空禪師:“土裡沒有我喔。”妙空說:“要不你再去火里找找,就不定藏在那裡了。”無根禪師還是沒找到,問:“根本就沒有呀,我到底在哪啊?妙空禪師指著水盆說:“是不是在水裡?”無根禪師又跳到水裡,還是沒找到。妙空禪師說:“你能隨意地出入水、火、土中,暢遊虛空,還拖著那個礙事、骯髒的肉身做什麼?”無根聽完後頓悟,消失於蒼茫之中,再無重來!

活學活用 真我不局限於一具軀殼,它是恆存於虛空的法身,色身則是有生命期限的,一旦到了壽終的大限,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無根尋“我”,說明還執著於假“相”中,妙空禪師用方便智慧,為他開解,幫助他找到了真我。

知識連結:漸修與頓悟

漸修和頓悟是佛法修行的兩翼,缺少哪一邊,也飛不起來。修行的初級階段,漸修遞進比較實用,這是一個知識積累和能力提高的過程;而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後,定力和智慧具備了足夠的能量,才能實現質的飛躍。極少有人不通過漸修而直接頓悟的,連釋迦牟尼佛都是先漸修後頓悟,更不用說一般初學者了。可以說,漸修是頓悟的基礎,頓悟需要漸修的積累與支持。佛學是很需要下工夫的學問,即使頓悟了,也仍然要堅持漸修。

第66句 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性如光

名句由來: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名句解讀: “須菩提,在實相上,佛從來未得到實有之法,也從未獲得圓滿正等正覺之果位。如來所得的無上正等正覺果位,實際上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以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實際上並非實有法,只是名稱上叫做法。就好像人身體成長。”須菩提說:“世尊,如來所言人身體長大,在實際並不是大身,而是在名言中稱為大身。”

佛典故事:佛性 一日,小和尚在師父身邊讀佛經,突然對師父發問:“您經常說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呢,確實存在嗎?”師父把他領到一間屋子裡,告訴他:“裡面有上錘子,你去找找,然後把門鎖上了。”屋裡黑燈瞎火的,小和尚伸手不見五指,更別說見什麼錘子了。就拍著門喊:“師父,這裡什麼都沒有。”師父,打開門來,隨著一束亮光,他看到屋角里躺著一把錘子。師父說:“看不到的,不是不存在,而是你心裡還沒有光亮。”

活學活用 在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或者是感覺不到的東西,並不代表不存在,心胸開闊了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力,因而看到被偏見遮住的東西。

知識連結: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這部《金剛經》它不是文字相,它是文字般若,是方便法門,般若是諸佛之母,方便是佛父,所以,一切諸佛皆從《金剛經》里生出來的,一切諸佛所得的無上正等正覺也是從《金剛經》里生出來的。傳播《金剛經》的福德大得過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之財,為什麼一部並不長的佛經,會這么了不起?佛自問自答說:這是因為一切諸佛及成就諸佛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都是從這部經中產生的。因為《金剛經》核心是般若,顯現的屬性卻是易讀易懂的方便。般若空性智慧被喻為“佛母”,是成佛之必需;方便被喻為“佛父”,是決定生出佛陀的關健。

第67句 菩薩亦如是

------大而化之的菩薩

名句由來: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名句解讀: “須菩提,同樣,學佛的人也如此,如果有此學佛的人說:‘我要滅度天下一切眾生’,這就不是真正的菩薩,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有度人的念頭就犯了布施的戒。所以一個度盡天下眾生,救天下蒼生的人,同佛一樣,他是空靈廣大,心中沒有一念私慾的。”在實相中不執任何法才是真實的菩薩。所以佛說真正的菩薩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佛典故事:菩薩在哪 太和人楊黼,一心念佛,他知道有個無際禪師,非常精通佛法,於是,就辭別母親去四川拜訪他。途中遇見一個老和尚,問他:“施主,去往哪裡?”楊說:“我要拜見無際大師。”老和尚“喔”了聲,告訴他:“拜見無際大師還不如拜見菩薩。”楊說:“菩薩?在哪裡呢?”老和尚說:“你回家見到一個披棉被、倒穿拖鞋的,那個人就是了。”楊拜謝過老和尚,就飛快往家裡趕,當他趕到家時已是深夜了,他到家門口敲門說:“母親開門啊,我回來了。”他母親一聽兒子回來了,高興地抓起個棉被胡亂披上,趿拉著拖鞋,跑去開門。匆忙中都不知道鞋子穿反了。楊一看這位“披棉被、倒穿拖鞋的人”就是他母親啊,頓時感悟修行在當下的道理。

活學活用 菩薩就在我們身邊,是你、是我、是所有關愛著我們的人,是對世間無私奉獻的善人。所以要珍惜當下。

知識連結:真正的菩薩 如果自認為要滅度天下無邊的眾生,這不是真正的菩薩,雖然發了菩薩心,但是仍有相狀執著,沒有領悟到般若實相,只是世俗的菩薩。不執著於小“我”,超越小“我”,達到忘我、無我境界,與一切眾生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菩薩。

第68句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遠離一切相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名句解讀: “莊嚴佛土”,莊嚴,指端莊而有威嚴。莊嚴佛土,即是莊嚴世間,不是物質世界的莊嚴,是心莊嚴;心的善行,功德圓滿,心念清淨,才是真莊嚴。“如果發菩提心的菩薩認為:我應當莊嚴佛土。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薩。”“因為如來所說的莊嚴佛土,本無實性的莊嚴佛土可得,只是緣起名稱上的莊嚴。如果菩薩通達了無我無法,證悟諸法空性之義,那么如來說,這就是真正的菩薩了。”所以說,如果有一種莊嚴的心理,這個已經不是菩薩心了。所以先要通達無我,把身見丟掉,真正內在身心皆亡,達到無我才可以得定。

佛典故事:不變勝萬變 壽州道樹禪師,唐州人,俗家姓聞。道樹禪師在幼年時就開始習研經書,快五十歲那年,在一次回東都洛陽時,遇上神秀禪師,交流中,頓悟禪旨。於是選擇壽州三峰山,結合而居。恰好與一個道士的道觀毗鄰,道士私心很重,唯恐道樹禪師及弟子們侵占了他的地盤,就運用道術每天裝神弄鬼,幻化神通,企圖嚇走他們,這一招把禪師的徒弟們都嚇跑了,禪師卻處變不驚地一住就是十幾年。最後,道士黔驢技窮,可還是奈何不了禪師,就棄觀而去。後來,眾人問道樹禪師:“道士們法術高強,您怎能勝過他們呢?”禪師說:“我沒有什麼能勝他們的,勉強說,只有一個‘無’字能勝他們。”眾人不解。禪師說:“道士的法術再高深也是有限、有盡、有量、有邊;而我無法術,無,是無限量,無邊際的;無和有的關係,是不變應萬變。我‘無變’當然會勝過‘有變’了。”

破除非空 人的一切煩惱與痛苦都是來自自身對萬物的執著,對自己的執著,即“我執”。我執背負了沉重包袱----生死、衰老、名譽、地位、金錢、欲望。放下----如果能放下這些執著,認識到“非空即空”,就是破除非空了。

活學活用 以靜制動,超然物外,“有”即便再廣闊,都有一個界限,而“無”則可以是零,也可以是無窮盡。不管外界怎樣喧囂,只要把住自己的那道心門,不去看,不去聽,你依然可以成為鬧市中的“隱者”。

知識連結:悟道紅塵

世俗紅塵中學佛的居士,有很多人因為奉持《金剛經》而悟道。其實不學佛的人,如果明白了《金剛經》中的道理,也是能從中得到啟示的。《金剛經》字字真言,是佛入紅塵修行的心得,也是由佛的一段入世行乞引發,應當說它是從紅塵中來。《金剛經》又提倡人們入紅塵,其中的佛法也主要是針對在世俗紅塵中的修行,防止了學佛眾生誤入“偏執”的岐途。所以,《金剛經》又是一部到紅塵中去的實踐守則。

第69句 如來有佛眼

------佛的“五眼神通”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名句解讀: “肉眼”,指局限在肉體器官上的世俗知見。“天眼”,比肉眼更高一層的知見能力,能夠由表及里,由遠及近、由前而後,較為深入地觀察事物。“慧眼”,佛教里的慧眼是阿羅漢的見地。“法眼”,即見人空,更見法空,是菩薩的見地。“佛眼”,顧名思義,就是佛才有的最高見地,指唯佛才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和能力。一切眾生同於諸佛菩薩心性之體,就是生命的根源。佛問須菩提:“你怎么想的,如來具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的功德嗎?”須菩提答:“是的,世尊,如來具足五眼功德。”

佛典故事:可大可小 一個信徒問無德禪師:“同樣都是心,為什麼還有心量大小的區別呢?”禪師避開問題,側面引導他:“你先把眼睛閉上,試想著在心裡建一座城堡了。”禪師說:“很好,你再試想著構造一根毫毛。”信徒又照做了,於是說:“毫毛也有了。”禪師說:“你建城堡的時候有誰幫助了你嗎?是自己的心造的還是借的別人的心?”信徒聽了有點錯愕,回答道:“只用了我自己的心。”禪師又問道:“那你構造毫毛的時候,是用了全部的心,還是用了一部份的心呢?”信徒說:“全部的心。”禪師開始啟發他:“你造一座那么宏大的城堡,只用了一顆心;造一根小小的毫毛,也是一顆心,這樣說來你的心是可大可小啊!”

活學活用

人的適應能力,常常連自己都想像不到,所以,當我們遇到一件不太有把握的事時,先別急著否定自己,人的能力就象壓縮機,“不行”是因為我們作用於它的強度不夠。奇蹟往往就是在極度高壓下釋放出來的。

知識連結:佛為什麼有“五眼神通”

眼能看見事物,也能觀察事物。有形的物體,需要藉助眼來分辨;無形的事理,則需要智慧來觀察。兩者都是看,兩種能力都是眼。佛有五眼通達各個層次,它們在不同的角度聯繫著萬物、萬理,所以,佛是大覺者,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五眼,指佛的五種認知層次,也是佛所具的一種功德,這個功德菩薩還沒有得到。若菩薩具足了五眼,就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成佛了。這裡所說的眼,並不限於生物意義上的器官,而是指的感應一切外部信息的能力,它綜合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功能,當然還有我們無法想像的一些能力,只是為了方便溝通起見,籠統地稱之為眼。

佛陀五眼融通

①、佛眼就是佛,即真理與真理之眼是一回事。佛眼是絕對的存在,沒有主體與客體的分別。

②、人眼的觀察是相當有限的,他所見到的無限,在佛眼裡就象恆河中的一粒沙一樣微不足道。

③、佛眼融通其他四眼,佛既能夠有無處不及的巨觀視野,也會象凡夫一樣欣賞一寸之地的景象,五眼的神通在佛眼的統攝下,融為一體,所以佛對宇宙萬物、萬事悉知悉見

第70句 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執著是心在執著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名句解讀:佛問道: “須菩提,你心裡怎么想?如果有一條恆河中所有沙數的數目那么多的恆河,那么這些河中的沙粒數,如同此數一樣多的佛國世界,其數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答:“非常多,世尊!佛又問:”“須菩提,你心裡是怎么認為的呢?就像恆河中所有的沙數,佛陀是否會說是沙呢?”須菩提回答:“是這樣的,世尊,如來說是沙。”真正的佛法平常就是道。“等”,每粒沙代表一個世界,每個世界裡像恆河沙那么多的恆河,每條恆河裡又有很多沙子,而每一顆沙子又代表了一個世界,世界之多不可訴說現量。

佛典故事:自己取回 有位高僧下山去集市買米,不巧在半路上碰到一群無賴,那群無賴正閒著無趣,見過一個和尚,就相互遞了個眼神,走到他面前無理嬉鬧,滿口渾話。老和尚只是閉著眼睛,嘴裡念著阿彌陀佛。最後,無賴折騰累了,就散去了。老和尚正準備繼續趕路,這時一個路人走過來,不解地問他:“大師,對於他們的無理謾罵,您怎么沒有反應啊。”大師回答:“當人家送禮物給你時,你不想要,那禮物是歸誰呢?”

那人回答:“當然是自己取回了。”

活學活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個人修養和德行,不在於讀了多少書,掙了多少銀子,而是內心真正純明、通達。

知識連結:一沙一世界

佛陀所在的娑婆世界雖然很大,但比起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來,它只是像恆河裡的一粒沙。這樣一種大修辭,無非是說,如來一顆真心,能夠通達無邊無量的眾生之心。另一層意思,再多的心,也逃不出如來的真心,這裡面一和無數是統一的。一沙一世界的同義詞是一花一世界,這就是佛家的空間概念。佛的心靈通達無礙,當然也不會被空間限制,佛心與沙礫相通,與花蕊相通,與鳥獸相通,與山海相通,與地球相通,也與宇宙相通。佛心其實就是存在於各個層面上的真理,它是永恆的,不因時空變化而改變。從這個層面上講,事物無論大小,都是平等的。

第71句 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心”的相對論

名句由來: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名句解讀:“心”,心識,人因為眾緣和合而產生的認識。“非心”根本不是心。是佛自己提出來心的問題,由眼見到心。佛告訴須菩提:“這么多不可思議的眾多國土中,所有眾生各自不同的種姓、根基及他們的性情差別,如來無不知曉,如實照見。為什麼如來能完全通達每個眾生心呢?因為一切眾生心在實相中非真正的心,僅僅是名稱上稱之為心。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在本性上,過去的心無法可得;現在的心無法可得;未來的心也無法可得到。”

佛典故事:小沙彌與老和尚 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註:僧人為尋師求法而游食四方),無論是遊行於廣袤的草原還是蔥鬱的森林,甚至翻山越嶺,走在前面的老和尚都顯得逍遙自在,小沙彌背著行李隨後跟。小沙彌在後面走著走著,心想:“得人身是機緣造化,人生苦短,卻要經歷生死輪迴,我有幸修行,就要立志普度眾生,勤於精進不能鬆懈。”前面老和尚突然停下來,笑著要接替他背行李,並要他走在前面。

小和尚遵從師命,就這樣繼續前行。小和尚卸下行囊走在前面,頓時覺得逍遙自在,心想:“佛經里對菩薩的要求太荷刻,天下之大,眾生之多,何時普度完了。還不如過這樣獨善其身的舒心日子呢。”剛想到這,老和尚就沖他吼道:“你停下來!把包袱扔給他,“背好!在我後面走。”小沙彌嚇得不敢吐氣,繼續趕路,小沙彌又開始想了:“做人真苦,剛才自己還開心得不得了,轉眼就變得這么難過,人世間真是幻化無常啊,幸福總是吝嗇於做瞬間跳躍,還是專心修菩薩道好,至少我可以本分的為眾生做點善事。”

這時,老和尚又微笑著轉過身,並把行李接過,要他走在前面。小沙彌就這樣反反覆覆地發心、退心、,跟老和尚不停地前後交替。最後忍不住問道:“師父,今天怎么要我一會在前,一會在後?您卻時而溫和、時而遷怒?”老和尚說:“那是你修行心不穩定造成的,發心、退心搖擺不定,你這樣意念不堅定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小和尚聽過教訓慚愧不已,趕緊跟師父認錯,當師父再要他走在前面的時候。他卻堅持走在後面,並起誓:“步步精進,踏實修行。”老和尚聽了很高興,師徒倆說說笑笑繼續趕路。

活學活用 持之以恆是最常掛在嘴邊,也是最難做到的。順境時忘乎所以,逆境時才猛然驚醒,其實“堅持”也應是我們終生恪守奉行的修行理念。

知識連結:學法目的

學習佛法,首先應該知道佛法能解決什麼問題。發菩提心,為修習菩薩道的根本;而“降伏其心”則又是發菩提心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降伏其心”,是《金剛經》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整個大乘佛法修行的目的。從《金剛經》的主題來看,這部佛法是要解決“心”的問題。心是孕育一切快樂的母體,也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源。心出了問題,無邊的痛苦就會接踵而來。所以,修行直到悟道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解決這個“心”的問題。由於這些欲望存在於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所聽、所感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所在,但也是修行最方便下手的地方。佛的“般若”妙法,也正是從解決這些問題入手,讓聽經的眾生有切身的體會,也容易使大家將體會來的佛法,運用到日常實踐中。諸法空相-----觀自在菩薩在修行達到超越生死的無上智慧時。真實地看到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五種因素原本全是空的,一切痛苦災難也可隨即消除。因此,觀自在菩薩告訴舍利子諸法空相,到達永恆幸福彼岸的真理。

第72句 現在心不可得-----心的時空

名句由來: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名句解讀:須菩提,因為在本性上,過去的心無法可得;現在的心無法可得;未來的心也無法可得到。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永遠把握不住,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空,因為不可得,所以佛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為法,都不實在。“不可”是一種方法上的推斷,比如“過去心不可得”,並非說過去心沒有了,空不等於無,它在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之間,當你有的時候就是有,空的時候就是空,非常平實。這是一種方便說法。

佛典故事 :人間極品一個人在荒郊野外,遭遇獸的追襲,為了逃命,他不管不顧撒腿就跑,跑到一個山崖下面,就藉助崖腳的野藤攀爬,眼看就要到山頂的時候,發現有兩隻小老鼠在啃野藤。回身看到下面是張牙舞爪的野獸,抬頭望去上面是搖搖欲墜的野藤,他心裡一沉:“難道我就這樣結束了嗎?”恍惚間,發現崖際上有顆晶瑩飽滿的梅子,就不禁摘下嘗了一口,嘆道:“人間極品啊!”

活學活用 樂觀是一種生活修養的積累,它總會醞釀出絕處逢生的奇果。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與其沉湎於過去的感傷,臆測於未來的虛幻,還不如惜福當下,隨遇而安。

知識連結:心的時態

如果以過去、現在、未來三者作為權威的時間分段的話,那么我們會發現,心在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實在、不可得的虛妄之相。過去心已經過去了,就像兒時的那種幸福心,早已蕩然無存,現在拚命回溯的只是一片記憶。眾生所有的心,都是相對的存在,比如一個和無數,現在和過去。只有真心如來,是“如如不動”的永恆,是世界的本原,是真理。無我才能通達,通達才能安住真心。這就是修行、修心的真諦。

三心不可得----真理不光能跨越空間,同樣也能擺脫時間的束縛。如果執著於過去、現在和未來,那么一切又都變得不實在,不可靠。唯有通達起來,突破一切界限,才能發現那恆常不變的真理存在。

過去心----記憶早已模糊,無法用具體的顏色、氣味、聲音等來描述,所以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當你的思維去觀想眼前的色、聲、香、味、觸的時候,那些可感的相就已成了過去,就像明光從你眼前流過一樣不可得

未來心----在現在而言,未來還沒到來。可當你執著於某一刻的瞬間,未來已經成了現在或過去。未來心不可得!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五章(2)

第五章 通達無我--修行的真諦

能夠讓眾生相信佛法、追求成佛的力量,是源自眾生自身固有的佛性。但是在人有了思維能力之後,最初還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就是把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區別開來,這種分別的願望就是執著自我的力量來源。這兩種力量始終在人的意識里博弈,最後生命的質量,要看哪種力量占主導。

第73句 福報的因緣-----無得才是得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何云何?若有個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名句解讀:“須菩提,你是怎樣想的?如果有人用盛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為布施,這個人因此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答:“此人布施所得的福德多極了!”一個人要從凡夫成佛,必須要有智慧的莊嚴,福德的莊嚴。有真正的福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世間的真福報是清淨無為。即是所謂上界的福報---清福。學佛證到了空性,自性的清淨無為,才算真福報。

佛典故事:女居士 在古印度,有位道義非常精深的女居士。有天,女居士去拘薩羅國遊歷,棲住在尼姑庵的羅園中。婆羅門尼的兒子弟子化緣,回來時在羅園的大樹下巧遇女居士,大家見她舉止容貌脫俗,就走過去和她交談女居士談古論今,佛法義理講得句句精透。幾個弟子聽得心悅誠服。鑒於天色不早,才依依不捨地辭別女居士。一回到庵里,幾個人就爭著把巧遇告訴師傅:“咱們羅園裡來了一位姓瞿曇的女居士,道法高強並且善於講法,今天我們都大受益了。”婆羅門尼聽了弟子們天花亂墜的描述,不由心動,就吩咐她們邀請女居士吃飯。一個弟子飛跑去報信,女居士聽了也沒說什麼,第二天一早,婆羅門尼大開堂門,遠遠看見女居士素衣持缽,信步走來。

婆羅門尼只讓弟子增添碗筷,用餐時也不理會女居士,自顧埋頭吃起滿桌佳肴。她吃完飯,臃懶地側躺在床上,傲慢地對女居士說,“我的弟子對你的口才讚嘆不已,不知你有空為我們解答嗎?”看到婆羅門尼高傲的樣子,女居士淡淡地回答:“姐妹有事要問,我盡力解答,何必這么客氣呢?不過,今天不是時候吧?”說完起身告辭,婆羅門尼只是假意欠身送客。女居士走後,弟子們都很不自在,心理總覺得彆扭。之後,這樣連請女居士吃了四次飯,到第五次婆羅門尼終於開口說請女居士說法布道,可女居士還說不是時候。這下可輪到婆羅門尼著急了,就問弟子原因,弟子們不敢明指,就互相竊竊私語:“咱們師父初次見面就對人家不恭敬,輕慢人家。現今又想去向人家求法,人家能相信咱們是誠心實意的嗎?我們失禮在先啊。”婆羅門尼見她們嘀咕,心裡也明白幾分,既然有求於人,就該放下架子,拿出誠意才是,於是她親自登門道歉、拜請。最後,終於化干戈為玉帛,女居士和大家一起吃完盛大餐,等著她們的各種提問。

婆羅門尼鬆了一口氣,問道:“人的苦樂是由誰決定的呢?是由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決定?還是既由自己,又由他人所決定的或者兩者都不決定呢?”“苦樂是個矛盾的集結體,兩者是相互存在的,能夠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的身上,這一時刻快樂,下一時刻可能就是痛苦。苦樂是流轉變化的,沒有苦談不上樂,沒有樂還有什麼苦可言呢?”女居士說。婆羅門尼接著問:“我的提問您都隨意應答,那么我再請問,您有眼嗎?”女居士:“有!”“有‘色相’嗎?“有”。是不是因眼識、眼觸接受外界事物,因而感受人間苦樂呢?婆羅門尼問。“是啊,萬物都是從這個因緣而生的苦樂啊。”女居士感慨地說,暗自為婆羅門尼這么快就開悟,感到高興。婆羅門尼心裡也豁然明亮,從此,皈依佛門。虔心修行,戒除了我慢心。

活學活用

婆羅門尼在轉變態度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長進,首先是戒除了我慢心。在認識到苦樂因緣後,便大開智慧,女居士不計前嫌,儘自己所能去度化別人,恰是因為心裡沒有了執念,心胸豁達明亮。

知識連結:因緣

事物的生髮,本身的因素叫做因(內因),外部輔助的因素叫做緣(外因)。比如小麥的收穫,麥種為因,土壤、肥料、陽光、氧氣為緣,最後各種因緣發生作用,就長出了麥子。福德也是一樣,它的果報也需要因緣。這裡因要往前面找,上文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心不可得”的“無得心”或者說是“清淨心”就是本次的因,而此處這個“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是“緣”。這個因緣既能夠把現在的布施追溯到前世,又能聯繫到未來,這種連續性揭示了修持中的布施,理應不懷任何私心雜念,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以這樣的因緣去行布施,不住任何的相,能夠安住如來的真心,所得的福報當然無邊無量了。

第74句 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有實如無故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名句解讀: “福德有實”,福德實實在在地存在。佛隨即說:“須菩提,你應該 明白,如果福德實有存在,如來則不說這樣得到的福德多,因為福德本來不實,所以如來在諸經中廣說布施功德之大。”真正的福報是清淨無為。學佛證到了空性,自性的清淨無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報。

佛典故事:無心果報 《譬喻經》第七卷上記載道:“一位得六神通的老師父,住在離城不遠的森林裡修行。他非常難過,因為他懂得宿命通,並因它得知,自己僅僅八歲的小弟子,即將壽終了。老師父心想:“如果小沙彌死在我這裡,他的父母一定會怪罪我,對我產生怨恨。”於是,老師父就告訴小沙彌:“你的雙親很想念你,你回家探望父母們吧,過八天之後再來。”他知道八天之後,小沙彌再也回不來了,因為他只剩下七天的壽命了,一想到這些他的眼圈就紅了。小沙彌不知道內情,聽說可以回家看望爹娘,就高興地辭別師父,下山去了。小沙彌走到半路,天上下起了大雨,當他看到雨水快要流進一個螞蟻窩時,也不顧得自己被淋濕,急忙用土把雨水堵住,雨水就沒能沖毀蟻窩。然後放心地回家去了。在家裡的七天,小沙彌沒出任何狀況。到了第八天清晨,又回到寺里,老師父看到弟子平安歸來,心裡很是驚奇。就入定觀察究竟,才知道小沙彌是因為救了螞蟻才被延長了壽命。老師父高興地把這一切告訴弟子:“你做了大功德了,你不知道嗎?”小沙彌撓撓後腦勺,不知其然。老師父說:“你本來只有七天的壽命了,正是因為你救了螞蟻,才得以延長壽命的大果報,你可以一直活到八十歲了。”小沙彌聽了師父的話,高興得手舞足蹈,心裡也更堅定了修佛的信念,此後他堅持不懈地發心修行,最後也證得了六神通的聖果。

活學活用 驚喜總在意料之外,小沙彌的舉手之勞,竟然在救別人生命的時候,挽救了自己,無心布施得到了大果報,這正是佛家所指的“善報因緣”。

知識連結:有實和無故 本著無礙之心行布施,自然不必計較福報的多少。但是往往有修行者像計算利息一樣,計算布施的收益。佛清楚地告訴大家,如果以為福德果報是實有的,是可以計算的,那得不了多少福報,得到也會像竹籃中的水一樣漏掉;而反之,布施不求福報,即“無故”,只順著因果自然而為,以清淨心修行,才能有很豐富的無漏福德。這是兩種修行的境界,前才執著於布施之法,把它看成了生意一樣的投資歷,後者心思清淨,通達無我,已經與真理融為了一體,所以能夠有大福德。布施的時候,能夠心不住相,就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你就是菩薩了。

第75句 具足色身-----佛的肉身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

名句解讀:因為如來在經中說:“具足色身並非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只是名稱而已。”“具足色身”這裡所說的身相是有形的釋迦牟尼肉身佛。佛陀的肉身生於印度貴族是個美男子,本身形象就很好,再加上多年修身養性,在氣質上就更加不同凡響。總之,佛具有的種種理想的德性。佛教在公元1世紀佛像出現之前,是不立偶像的,佛的形象一直間接地以法輪、菩提樹等為象徵。後來出現了幾種關於佛身的研究,有二身說、三身說、四身說以及十身說,較為常見的是三身說。

佛典故事:自性常伴 釋迦牟尼在一次講道時,提到了這樣一個臂喻。說某地有個富翁,連娶了四個嬌妻。第一個妻子和他青梅竹馬,性情機靈可人,整天跟著他如膠似漆。第二個妻子年輕貌美,楚楚動人。是他費了好大心力才搶過來的,也是他每次外出酬賓的炫資。第三個呢,本分踏實,讓他生活很舒心無可挑剔。第四個妻子是個工作狂,每天一大早沒有蹤影,但不論多晚一定回來,也是最容易讓他遺忘的老婆。

有次他要遠行談筆生意,為了避免旅途中的寂寞,他決定帶一個老婆相伴。富翁把妻子們叫到身旁,問:“我要去臨國談生意,你們誰願意陪我去呢?”他依次看著她們。第一個妻子聽罷連連搖頭,說:“你還是自己去吧。”第二個本來就是他搶來的,心不甘情不願地當他老婆,就說:“我可不去。”第三個妻子說:“我送你到城郊吧。”第四個妻子說:“嫁夫從夫,不管你到哪裡我都會一直陪著你。”富翁這才明白,原來那個容易讓他忘記的,卻始終沒有斷開過看他的視線,就像紙鳶一樣,不管飛多遠,他只要扯下手中的線輪,就能即叫即到。於是,他開心地帶著第四個妻子遠行了。看著眾生欷歔的表情,佛陀笑了,他說其實這個富翁就是自己,而故事裡,第一個妻子正是我們的肉身相。死後自然要分離的。第二個妻子是我們的財產,生死都不能相攜。第三個是家妻,活著的時候相伴,死後也要分離。第四個就是“自性”,我們最常忘記,但始終陪伴我們身邊的。

活學活用 佛法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很多人都是在臨終前的剎那,才恍然若謁,自己奔波勞碌了一生,金錢、權勢、嬌妻、子孫該有的都擁有了,沒想到人之將死,卻是赤裸裸地離去。好在還有靈魂(也就是自性)做伴。

知識連結:佛的身相觀

身相指有形的釋迦牟尼肉身佛。隨著後來佛教傳播的需要,出現了幾種關於佛身的研究,有二身說、三身說、四身說以及十身說。其中,三身說又分三種:

1、法、報、應的三身說。這是大乘佛教內最普遍的說法。法身指佛性;報身指證悟後,身體上所具的三十二相等特徵,是修行的結果,也叫實色身;應身是指佛為教化眾生而化現的佛身,也叫化色身。

2、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的三身說。自性身指法身,是其他二身的根據;受用身指享受證得法性之喜的狀態,又有自身享受此法之樂的自受用身和為菩薩說法令其受此樂的他受用身之分;變化身即化身,是為教化菩薩與凡夫而化現。這三身相當於上面的法身、報身、應身。

3、法身、應身、化身的三身說。這是將法、報、應三身中的法、報身,視為法身,而將應身二分為應身與化身。這種情形下的應身是歷史上釋迦牟尼,化身是為教化而出現的身相。

第76句 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從何而來

名句由來: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名句解讀:“須菩提,你怎樣認為?可以從諸相的具足中,正見如來嗎?”“不能,世尊。如來不能以見具足妙相的外相而見。為什麼呢?所謂的諸相具不”,實相中並不成立,只是名稱中安立為諸相具足。”色就是肉體的四大,地水火風,“即非具足”,是不可以著相的,得道的人的道相不是在形象上見的。

佛典故事: 一切現成 文益和尚一心想外出雲遊,雪停了之後,就跟他的師傅桂琛禪師辭行。禪師把他送到寺門口,說:“人們喜歡說‘三界由心生,萬物因識起’”。他指著不遠處的石頭問他:“你說這個石頭在你心內還是心外?”文益說:“在心裡。”禪師笑問:“一個到處雲遊的和尚,心裡放塊大石頭做什麼?”文益一時不知怎么回答,明白自己修行不精,便打消雲遊的念頭,就放下包裹,繼續跟禪師受教。在求教的一個月里,文益每次呈上的心得,都被禪師否定,最後他覺得自己“言語道斷”時,禪師才送他一句啟語:“若論佛法,一切現成。”聽了這句話,文益頓時開悟。

活學活用 當我們擁有蔥鬱時,往往會忽略掉它的蒼翠,就像面對眼前的幸福,總是一次次失守,心裡卻想著:“幸福怎么可能這么容易得到呢?”於是費勁艱難地去追逐遠方,當我們空手而回時,曾經的優越也流逝殆盡,蒼老的手撫摩著歲月刻下的斑駁,猛然間,生命已經接近終點。所以要知足惜福,把握當下。

知識連結:如來從何而來

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並非實有,而是虛妄的,即使它非常完美,而且有神通也不是永恆的真理如來。凡是可以稱為相的,都是在本性中憑藉因緣聚合而顯現出來,都是虛妄。所以,學佛不執著外物,要向內修心。色身所具有的外在神通只是因緣變化,跟如來本體是截然不同的存在,身相再完美,再有神通也不是如來。

身空心空佛現前“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徹底了悟真空實相的聖人,連因緣本身也視為空,其中自然沒有掛礙之色法,沒有受想行識諸蘊的心法。只有堪破般若甚深法,才能無幽不洞,無暗不除。

第77句 具足諸相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名句由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名句解讀: “須菩提,你怎樣認為?可以從諸相的具足中,正見如來嗎?”“不能,世尊。如來不能以見具足妙相的外相而見。為什麼呢?所謂的諸相具足,實相中並不成立,只是名稱中安立為諸相具足。”肉身相叫做具足色身,即所謂的報身。真正的佛是法身,法身無相,也沒有境界。一切相皆空,才能明心見性見到佛。

佛典故事:蓮花生 傳說,南印度有個國王,什麼都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自己的孩子。一天,和王后,坐在後花園的涼亭邊賞荷。說笑間,看到一朵蓮花,突然變得很碩大,過了一會,花里冒出一個小男孩,國王夫婦非常歡喜,就把孩子抱回去餵養,取名叫蓮花生。等到他成年時封為太子,以便繼承王位。蓮花生不但出生奇特,而且他的肉身永遠不衰老、消亡。相傳,在古老的西藏,每年都例行著護摩法會的活動。這一天,人們盛裝出席,並燃起熊熊大火,持續七晝夜之久,他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把想燒的東西,都丟到大火里。大家一起圍著火堆念咒語。這個時候,蓮花生就會騎著白馬,繞著火光轉一圈,之後便銷聲匿跡了。可見,蓮花生已經把原來的肉身,修成了報身的成就,報身圓滿,壽命同天地日月一樣恆久。

活學活用肉身修成化身,是一種飛躍,一種無上境界。佛法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亡”,“不以身相見如來”,如來本身的三十二相,也是同樣道理,我們不應執著相、分別相。

知識連結:破除“我執”的途徑

破除“我執”的途徑在修行實踐中。大乘修行從發心修佛開始,起心動念就不想自己,而去從利益眾生的角度去感受苦樂,久而久之自己就同六度萬行的大事業融為一體了。具體說來,大乘破除“我執”要靠六波羅蜜的完美協作,布施破貪婪、吝嗇,持戒防止身口作惡,忍辱破嗔怒、憎恨,這三者將我們看問題的角度、立場和情感做了一個轉換,突破了自私的壁壘;精進要求修行者長期堅持、精進不懶惰;禪定對自心活動清明洞見,防止心神散亂不專;而般若最為關健,它破除對自身知見的盲目和迷信,從而指明了學佛的正確方向。

第78句 汝勿謂如來作是念

-----不要產生法執

名句由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名句解讀:佛對須菩提說:“你不要以為如來當眾生說種種的法。如果世人認為如來說過法,那就不是知佛贊佛,反而是謗佛了!悟道、成佛是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悟道,反而拚命抓住他所說的法,是沒能理解他所說法的意思。須菩提,所謂的說法者,實際中,沒有任何可說之法,只是名字上假立為說法而已。”佛叫我們念佛修道的本意是使一切眾生不著相,不要抓住他所說的不放。佛所有的說法,都為起一個方便作用。

佛典故事:自性度盡 趙州從諗禪師,生於大唐,山東曹州人,俗姓郝。幼年出家,先投奔本州龍興伽藍從師剃度,尋往嵩山琉璃壇納戒。此後隨師四處行腳。有次雲遊,碰見了一個沙彌,閒聊中,沙彌向禪師訴說煩惱。沙彌問:“佛陀有煩惱嗎?”禪師說:“有”。沙彌:“佛陀是解脫之人,怎么也生煩惱?”禪師:“因為你沒得度。”沙彌:“我得度了,佛陀的煩惱也就消退了嗎?”禪師:“沒有”。沙彌:“為什麼?”“因為還有一切眾生!”禪師回答。沙彌惆悵地說:“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無邊無量的眾生,眾生沒有窮盡,佛陀的煩惱也沒有完了啊?”禪師:“已經完了。”沙彌:“眾生沒有度完,煩惱怎么了結?”禪師:“自性度盡。”

活學活用 有和無是相對的,度完和無窮盡也是相對而言,佛陀已經通過自性度盡眾生,他的佛法會一直延承,影響著一切眾生。佛光普照,如同延綿細雨滋潤萬物。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眾生心。把眾生的心照亮了,把貪嗔痴消滅除盡,把黑暗照成光明,熄滅八萬四千種習氣毛病。

知識連結:般若是成佛之因

般若波羅蜜被稱為第一波羅蜜者,是因般若為諸佛法之母的緣故。在般若來

第79句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不說而說的法

名句由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名句解讀: 說法是他所代表的如來真理同機緣的結合產生。佛對須菩提說:“你不要以為如來會這樣想:‘我當為眾生說種種的法’。如果世人認為如來說過法,那就不是知佛贊佛,反而是謗佛了!是不能理解我所說佛法之秘的緣故。”“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所謂說法者,實際中,沒有任何可說之法,只是名字上假立為說法而已。佛說他說法本意是使一切眾生不著相。即“如筏喻者,法尚應舍”。

佛典故事:就是這樣嗎? 白隱禪師是位道高性潔的聖僧。鄰里無不稱頌。

食品店老闆的女兒,年齡漂亮,偶然一次,兩夫婦發現女兒有點不對勁,肚子莫名凸出來。於是,他們非常惱火,追問女兒緣由。女兒開始的時候死活不說,但經過他們苦苦相逼,終於吐出兩個字:“白隱。”她父母怒不可遏地找到白隱,在質問期間,這位大師就只會說一句話:“就是這樣嗎?”“孩子生下來,就被送到白隱那裡撫養,這時的白隱已經名譽掃地,可他不但不介意,反而悉心照料這個孩子,向左鄰右舍乞求嬰兒吃穿用的東西。在孩子一歲的時候,這個年輕的未婚媽媽,再也經受不了良心的譴責,終於對她的父母說了真相:“孩子的親生父親不是大師,而是在魚市工作的年輕人。”她父母聽完,馬上拉著她跑到白隱那裡請罪,並把孩子帶回家去。”白隱在還給他們孩子的時候,還是說了那句話:“就是這樣嗎?”

活學活用“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切以眾生安為安,眾生憂為憂。這也是不住相布施,之中的甘苦,也只有飲水人知道罷了。水的比喻---佛法如水,只是依不同條件顯現不同的形態,並不具有主動去說的自覺性。

知識連結:拈花示眾的妙法

菩薩度眾生不能有度眾生之想,有了就是住相。當然佛說法也不能住說法相,那要是住了相,豈不是連菩薩也不如,更不是佛了。但是更多的聽眾不理解這一層,往往讚美佛說法說得好,豈不知這不是讚美而是誹謗。我沒有“我”的概念,他可能為了說法方便在講話中套用,但他的說法完全是他所代表的如來真理同機緣的結合所生,就象河水往下流,炊煙向上升一樣自然。同樣,菩薩不住的四相,佛也不會住,眾生同佛也是連在一起的,只不過眾生現在是未來佛,而佛曾經是未來佛。所以,佛並不擔心大家不生實信,因為人人都有佛性,是一樣的。

第80句 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因緣所生的眾生

名句由來: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名句解讀:此時,須菩提請問佛:“世尊!未來末法五百年,有許多眾生在聽聞這部經書時,是否會生起極大信心獲得功德?”佛說:“眾生的本性不可得,本來就沒有眾生,只是在世俗中可以有如幻如夢的所化眾生。如來說過因因緣所生的眾生,並非眾生,乃是名稱中稱之為眾生。”一念之間證得了自性空,這個人就是得到了慧命,眾生都是因緣所生,是沒有固定的。法身的生命,在六道輪迴中遷流不息,也是根據自己的業果因緣而來的,自性是空性,空性必須要無我才能通達。

佛典故事:不許讀經 藥山惟嚴禪師不提倡弟子讀經,他教化弟子喜歡從生活中,通過實例開啟他們。他認為勞動和自然能夠淨化心靈,修道關健是有清淨心,具備了這個再讀經也不遲。有天,他在禪房裡看經書,一個弟子問他:“師父平時不提倡我們讀經,怎么自己還讀呢?”藥山惟嚴禪師說:“我只圖遮眼。”弟子又問:“我也想學你讀經可以嗎?”禪師說:“你就是看穿牛皮也難解經意。”禪師不是專制,而是不喜歡為讀經而讀。否則,越來越難開悟。

活學活用 郭沫若在《游太湖蠡園為遊人題詞》中說:“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讀書如此,做人也如此,都講求一個通達,讀而無益,不如不讀。

知識連結:六道眾生

茫茫世界,眾生輪迴。佛陀將世間一切有情,歸為六大種類----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他們在業為的果報下永無止境地流輪迴。前三者是指“三惡道”,後三者為“三善道”。

因、緣、果 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一類的因不能生另一類的果,如種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認為因果的法則是注定的,雖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不能加以改變。

第81句 無有少法可得

-----一切都是佛法

名句由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名句解讀: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佛得無上正等正覺果位,於實相中實無有所得嗎?”佛說:“是的,是的,須菩提。我於無上正等正覺果位,在實相中少有法乃至無法可得,只在名稱中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果位。”“無有少法可得”,即無上正等正覺。如果有少許法可得,就還有一點空,那就是著相了,所以是無法可得。詳細分析“六不”---一切法的實相是空,所以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實相是一切法的真實體相。就其在整個佛教哲學體系中的地位和在各宗學說中的概念而言,等同於實性、空性、涅槃、真如、實際等表示終極性、絕對性、本體性、本源性的概念。《大般涅槃經》說:“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如:坐的色身是坐姿的實相,因為了解了自然的真實狀態,就會明白它並不是坐的色身,只是實相而已。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五蘊真空,便無法可生,若法不生,自無可滅如:天上月,水中月。水中月沒有生,無生。水中月沒有滅,無滅

佛典故事:雲在青天水在瓶 澧州太守李翱,久仰藥山禪師精道,一山拜謁藥山惟嚴禪師,以求開啟。守駕臨時,禪師正坐在樹下喝水,對他視若無睹,太守的隨從以咳嗽暗示,禪師頭都沒抬。隨從急了,大吼道:“太守駕臨!”禪師還是沒理會。李翱性格急躁,見狀道:“真是見面不如聞名”。禪師說:“太守真是貴耳賤目。”話裡有話,提醒太守六根無分別。李翱好禪,自然理會意思,就作揖道歉。請示:“什麼是道?”藥山抬頭看著天上的浮雲,低頭瞧瞧腳邊的水瓶。問:“懂了嗎?”李翱:“請大師再啟示。”禪師說:“雲在青天水中瓶。”雲在空中亦卷亦舒,水在瓶中恬靜淡然。“物性無別,萬法歸一”,道就是一切依照自然,不要起心動念,才能自在得樂。李翱頓悟。

活學活用 萬事皆隨緣,要做到淡泊、放下確實不容易。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切隨緣,在天上,就享受浮雲的瀟灑,在瓶中,就享受水之恬靜。

知識連結:一切法都是佛法

這裡說的沒有得到,是從法的本質上講的。在本質上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當然得不到。但佛法也不是子虛烏無的存在,所謂“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佛法也是路,兩者存在的意義是一樣的,即通往目的地。也即是說,無論什麼途徑,只要能成佛,就是佛法。所以,佛法無有真實,也沒有虛妄,一切萬法都是佛法,一切事物都是佛道。佛的邏輯充滿了辯證:世間所顯的現象、概念都是相對的存在,一旦條件改變,原本的現象、概念就不存在了。講,佛法本身可說是一無所有,沒有一點東西。佛法不但一無所有,沒有一點東西,就連這“一無所有”也“一無所有”,等於是否定的否定,按照邏輯那就成了“無所不有”了。按照般若發心,就明白萬事萬物皆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諸法也都是五蘊假合,沒有自性;按照般若修行,亦可知真相本無相,彼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存在。修習波羅蜜的人,若不修習般若,往前找不到因,不明白為什麼要修行;往後看不到果,不知道修行的目的何在。不明因果,就無法究竟。所以,沒有般若的五度,就像沒有眼睛的手足,到不了彼岸,也得不到佛果。

第82句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修法和修行的關係

名句由來:“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名句解讀:佛又說:“其次,須菩提,‘無法平等,無有高下,’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無有高下的。八萬四千法門,都能成就。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果位。”“即遠離我、人、眾生、壽者等一切執著,修持一切善法,即可獲得無上圓滿正等覺的佛果。“一切善法”,所謂的成佛者,並沒有一個實有的佛道可得,而是在智德圓滿時,給成就者的一個尊號,所以只要福慧俱足,一切皆法。”

佛典故事:萬物平等 有一個人因為在街市聽人誦讀《金剛經》,剎那心生清淨,感覺對世間的事明白了很多,就立即悟道了。他非常開心,於是,決定去找時下最權威的導師。經過萬千跋涉,終於來到高人住所。頂禮後說:“肯請禪師收留我,度化我。”高人說:“我所在的禪門裡,不是銀輪王的嫡親,就是金輪王的後世,只有他們那樣身份的人才能繼承我的法嗣,你一鄉野俗人,怎能壞我宗派風氣?這不是你分上的事,請回吧!”他說:“萬物平等,無有高下。你豈能如此誹謗我的向善之心?懇請您發慈悲度化我吧。”禪師用反語激發那人道出了禪門的宗旨:“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已知道他是個有善根的人,就即刻收下他。並在後來傳授衣缽給他。他便是後來的六祖惠能。

活學活用 堅定自己的信念,衝破一切潛在的或有意或無意的隔障,只要能夠達到福德、智慧俱足,什麼手段都是法。

知識連結:無上遍正覺

一切法雖同歸於無得空平等性,但畢竟空中不礙一切。一切的緣起法相,有迷悟,有染淨,因為性空,所以有此種種差別,如《中論》所說。所以佛又對須菩提說:“無上遍正覺,雖同於一切法,本性空寂、平等。但一切事物的緣起都有因果。無上遍正覺,要備兩大法門而圓成:一、以般若空慧,通達法空平等性,不取著我等四相。二、修習施、戒、忍等一切善法,積集無邊福德。此所修的一切善法----自利利他,以般若無我慧,能通達三輪體空,無所取著。般若攝導方便,方便助成般若,莊嚴平等法性,圓證無上遍正覺。法性如空,一切眾生有成佛的可能,成佛也如幻如化,都無所得。然而,不加功用,不廣集資糧,不發菩提心,不修利他行,還是不會成佛的!”

第83句 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登岸就是棄船

名句由來: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名句解讀:“善法”,即達到純真圓滿,就能證得無上菩提,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很多彩色佛畫上,都可看到佛頭部圓形的光芒;這裡圓喻圓滿,光代表福慧。讚嘆佛時常說:“皈依佛,二足尊,“二”喻意福慧圓滿,即佛光的意旨。佛光的上面還有三個字“唵、阿、吽”,“唵”是身三善,“阿”是口四善,“吽”是意三善;合起來就是十善道。所謂的善法,如來說不是善法,而是名稱上為善法。如果說有所為,為了求佛果、福報及功德而修持善法,這是凡夫的修善。真正的善法是為菩提道果的行善,雖行善而不著行善之念。

佛典故事:你就是佛 有天,戒嗔小沙彌心煩意亂,他看到師兄弟都能很快地領悟佛法,而他看很久都不能理解裡面的意思,心情非常沮喪,懷疑自己無開悟之緣了。於是,他就跑去找他的師傅,問:“我該怎樣成佛呢?”原以為他師父,看到他這樣子會像往常一樣,和藹地為他解釋凝惑呢,沒想到,師父什麼都沒說,狠狠地抽了一巴掌。他惱羞地看著師父,說:“您打我乾什麼,我問錯了嗎?”他師父嚴厲地盯著他,“對,你問錯了,如果你還敢再問我會打得更嚴重,你真是無藥可救,自己本來就是佛,還問怎么可以成佛……”

活學活用 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有佛性,佛不是一個具體的形、相,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

知識連結:什麼是修福?

修福是指通過做善事利益別人,而獲得相應的福報。六度裡面布施利益他人的“先鋒”,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要通過布施來利益眾生,因此,布施是菩薩“修福”的最佳代表,即以自己的修行成果,救度天下眾生成佛。

通過利益眾生,自私自利的心念就少了,沒了這些念頭,煩惱也就不多了。佛法之根本,不就是使大家不再煩惱?所以,布施就是積累福德。

第84句 如是等七寶聚

-----功德不可思議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三千大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名句解讀: “須菩提,如果聚集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像須彌山一樣大的金銀等七寶供養布施眾生,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言喻。”“等”不是把七寶、須彌山都布施了,而是作比喻,等於須彌山那么大的財富、七寶、珍珠、鑽石集合起來布施。

佛典故事:誰盜走了功德箱? 廣欽和尚出家後住在承天寺,後遷住到山洞,隱居十三年才出來。傳說他在隱居期間降伏過老虎。後來他回到寺廟,還是嚴格要求自己,持戒清修。有一天,鑒院師和香燈師聚眾宣說,寺里的功德箱被人盜去。僧眾聽了都驚訝氣憤不已,那畢竟是寺廟收入的唯一來源。功德箱從未發生過丟失事件,這事又出在廣欽回寺不久,大家自然把懷疑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從那日起,廣欽的背後更多了是非爭議和指指點點的口舌是非,可謂名聲掃地。但是他本人好像沒事人樣的,該做什麼做什麼,從來不為自己辯解。一個個禮拜後,鑒院師親自澄清了功德箱的事件,原來是他故意藏起來的,說:“主要是想考驗,廣欽隱居十三年的收效。破除煩惱的第一步就是忍辱,它是修行的根本問題。如今看來,廣欽已經破除了我相、人相、,對於冤枉、白眼和謾罵他都可以視若無睹,他脫離了我執相,做到了三輪體空,這件事很好地證明了廣欽修行十三年的真功夫。”

活學活用 最委屈的就是蒙受不白之冤,質凝的眼神和輕慢的挑釁,口舌如旋渦,把人擠壓在是非之中。然而,闢謠只能讓自己越抹越黑,讓流言自生自滅。

佛法真理:佛法就像是這隻手,可以清楚地認識並準確地找到真正鑽石----事物及世界的本質。真理總是被世界上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所掩蓋的,就像是盒子中的這顆鑽石。

知識連結:安忍可通達一切法

得忍的菩薩功德之所以殊勝,是因為他認為福德和智慧是內因外緣共同作用的結果,不會執著福德為實。不受福德,所以福德無限量。這不是說沒有福德,是說不執為實有,不執為己有。福德無法獨立存在,菩薩度眾生也應該融入到因果中去,是深知福德不應貪執的,所以說不受福德才是無量福德。菩薩無我才能通達這一切因緣之法。而無我是需要很深的修行道行的,這一切要靠“忍”。

認知動靜為一元 當修行者獲得妙觀察智後,就會認識到心的動與靜本為一元,不可分割。動不過是心的現象,靜才是心的本質,前者就象是後者在鏡中的幻影,事實上動即是不動,不動即是動。心的現象-----動;心的本質-----靜。本為一元,不可分割。

第85句 於前福德不能及

-----修行與功德

名句由來: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名句解讀:“然而,如果有人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哪怕僅僅受持其中的四句偈,受持、為他人宣講,就會遠遠超過前面的功德。以七寶布施的功德遠不及宣講《金剛經》功德的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是數目譬喻無法表達衡量。”“受持讀誦”就是說教化的重要,佛法教育的力量和它所培養的功德,遠超過了物質布施的功德;因為那是幫助一切眾生的精神生命,所以簡稱為慧命。慧命就是智慧壽命的意思,屬於慧命教育,所以它的功德特別大。

佛典故事:十粒除貧 據《法苑珠林》記載。隋朝終南山有個叫普安高僧,法緣旺盛,周邊的人們都喜歡到他那裡設齋。大萬村有戶窮人,家徒四壁,獨有四個女兒。大女兒華嚴,聽說普安和尚雲遊到他們村,一心想要布施聖僧,苦於窮無一物,唯有身上穿的二尺遮體粗布,就躲在屋裡痛哭起來。無意間,抬頭看到屋樑縫裡有團亂禾,裡面竟裹了十粒栗子,就去了栗殼,想連著粗布一起施給聖僧。可出門又無衣遮體,就待到天黑時,偷偷地爬著前去布施。女孩把布扔到僧人的臥房裡,又把十粒栗子新手放到飯桶里,祈祝說:“我上輩子由於過於小氣、貪婪,而遭受現在的苦業,今天在佛前懺悔,並用微薄的布施供養眾僧。如果我的貧窮業報,從今天就可以了結的話,這甑中蒸的五石米飯都變成黃色。”說完就哭著走了。第二天清晨,眾僧看到甑里的米飯都變黃了,驚叫起來,後來普安明晰了因果,大家聽了都哀嘆不已,有好心人都紛紛捐錢財救濟,華嚴也因此出家學道了。

活學活用 布施的福報,不是按施捨財物的多少考量的,而是布施者的誠心,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不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知識連結:修行緣起

當年釋迦牟尼貴為俗世的王子,按常理思考應該天天幸福、快樂,為什麼會出家修行呢?這牽扯到幸福的標準問題,幸福與否,就像魚兒飲水,冷暖自知。釋迦佛雖貴為王子,但看到生老病死,聽見嘆息哀號,自己卻想不出徹底解決的辦法,痛苦的情感不由得湧上心頭。釋迦佛的出家修行,也正是要立志找一個永遠解脫痛苦的方法,不僅為自己,也為天下蒼生。為這一目的,釋迦牟尼經過艱苦修行,終於在菩提樹下證悟實現。這種大智慧境界被稱為“無上菩提”,它超越所有狹隘、有限的對象,將個體生命與無限宇宙互相融通,斬除了煩惱、痛苦的根源。而《金剛經》正是佛向眾生介紹修行“無上菩提”的心得。

六種正行

1.施:無相布施;

2.戒;

3.忍:萬有皆空,無辱可忍;

4.精:日夜精進修行;

5.禪:禪定入境;

6.智:大智慧.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六章

第六章 證悟圓滿--實踐出真知

要執著無常的事物為實有,只會徒增煩惱,感官所知的相,是不可以用語言來講說的。來、去、坐、臥都不過是性空如幻,正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一切相都是虛妄,得失寵辱大可坦然觀之。

第85句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佛不度眾生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名句解讀:“須菩提!你怎么認為?你們不應該認為如來會這樣想:‘我應當度眾生’須菩提,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實際上並沒有眾生需要如來度化。如果如來認為有需要度化的眾生,那么如來就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了。

佛典故事:自度 一個人站在屋檐度下避雨。這時,佛陀從他跟前撐傘走過,於是,他大喊:“佛祖,請度我一程吧。”佛說:“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怎會用我度你呢?”那人聽了走出屋檐,站在雨里說:“這樣總該度我了吧?”佛說:“我們都在雨里,不是我不度你,是傘在度我,你若要被度,不必找我,請找自傘。”說完就轉身離去。

活學活用 各人生死各人了,自己業障自己消。依賴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大多時候你會發現,求人不如求己。即便有時,別人想幫你也無從下手。只有自己才知道深淺尺度,所謂自信自立,自性自度。

知識連結:眾生都有成佛的根基

說如來有法可說,是誹謗佛。說佛當度眾生,也是一樣的大錯誤。因為如果聽眾們心裡存有這個念頭,就是以為佛祖有“度眾生”的“我執”存在。佛祖已經證悟了佛果,知道眾生的本質是空,知道言傳身教都是因緣的產物,本來就不可得。所以實實在在沒有眾生可度呀!假若有個眾生是為我釋迦牟尼佛所度的,那即是有了所度的“眾生相”,又是執著了能度的“我相”。還有這樣四相的執著,釋迦佛就不是佛了,而成了擺不脫煩惱的一介凡夫。佛祖一直在教導做菩薩度眾生一定要離相,不要有眾生得度的念頭,這樣才能降伏妄心,在成佛的大道上闊步前進。佛祖也是這樣修行成佛的,如果反過來講成了佛還不能離相,那一樣是對佛的誹謗。

佛不度眾生,眾生成佛,要靠自度。眾生即是佛---即,是的意思。六即之位,說明了修行成佛的順序次第。一切眾生雖然在理論上都可以成佛,但如果不努力上進,也是得不到正果的。以“六”表示位次之高下有序,給修行者一個上進的動力。

六種即佛 · 十種階位

①、理即佛--------惡道凡夫位:僅指在理論意義上具有佛性,而不知道求正道、修善行,所說主要指三惡道的眾生。

②、名字即佛-----善道凡夫位:三善道的眾生,僅知道有佛、佛法、心裡嚮往但沒有去修行實踐,仍然是凡夫。

③、觀行即佛-----五品弟子位:有嚮往進而修行實踐,這些修行者言行一一致,從理論到實踐都在朝著佛的方向發展。根據程度不同分為五品,即:隨喜品、讀誦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④、相似即佛-----十信位:逐漸斷除煩惱的十信之位,雖然沒有證悟真理,但所知所見已經與真理相仿。

⑤、分證即佛-----菩薩位:分別斷除無明煩惱,證得真理。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位。

⑥、究竟即佛-----佛位:破除了最的一絲煩惱,達到究竟自由快樂的最終境界,即成為如來佛。妙覺位

第87句 有我者,則非有我

-----眾生即是佛

名句由來:“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名句解讀: “我”,是一段因緣假合的名相,是一個稱呼的代號,“凡夫”也是同樣。須菩提,如來說:“有我,實際真實意義中並沒有我,只是凡夫錯誤地認為有我,而生起各種執著。須菩提,這些所謂的凡夫,如來說並非真實存在的凡夫。”一切眾生都是佛,只是眾生找不到自性;假若找到了人人皆為佛,眾生平等。心、佛、眾生無差別。悟道了心即是佛,反之,佛也是凡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樣平等。

佛典故事:道由悟達 香嚴智閒禪師,河南南陽人氏,聰敏好學,記憶力極強,身邊的鄉鄰都非常看好他,認為他只要一如繼往地學習,必成大器。卻不想他淡泊名利,辭家皈佛。成了百仗懷海禪師的弟子,智閒禪師非常聰明,懂得很多教理,而且善於講解,經常跟別人談論指點,只是對義理的宗旨還有些疑問。百丈禪師圓寂後,他參拜師兄偽山禪師。偽山說:“我聽說你有問必答,聰慧過人,並且了悟生死本原。能告訴我,你未出世前的事嗎?”智閒禪師被問無話可說,回房後,把自己所看過的書都翻出來,期望能找到答案,然而幾天過去,他一無所獲,心想:“不能坐以待斃啊。”就去乞求偽山禪師指點明燈,可是去了幾次,偽山都沒有告訴他,直到有一次禪師告訴他:“我要是幫你點破,你以後會罵我的,我說破的還是我的理解,跟你沒有關係。傷心無奈下,智閒禪師就把平時看的書都燒光了,說:“這輩子也不學佛法了,還不如做個討飯的和尚,免得在這裡大傷腦筋。”

智閒哭別偽山,開始到處雲遊。有天,他來到南陽慧忠禪師的舊居。看上那裡秀麗的風景,就搭屋建舍,決定留居在那裡。一天,智閒正在鋤草,無意間把一片碎瓦,崩到竹子上,發出很清脆的響聲,他猛然大悟。於是,趕緊回屋,把自己收拾得乾淨清香,然後去拜見偽山大師。一見面,他就頂禮叩謝,說:“師兄的慈悲心超過我的父母,當時如果幫我點破,我也就沒有今天的大徹大悟了。”

活學活用人生中必須經歷痛苦的過程才能得到成長,凡事親歷親受,才是自己的人生,別人講述得再動聽,對自己也不過是個虛擬動詞。

知識連結:眾生本來都是佛

最初的聽眾還只是凡夫,習慣於“有我”的思維方式,所以見到佛說“我是度眾生的佛”,就誤以為度眾生要有一個真實能度的“我”。在佛眼裡,“凡夫”也只是一個代號,表示同得道聖者的差別,這是世俗中所顯現的相。而在本質上,佛眼能清楚地看到所謂“凡夫”,同所有的菩薩、佛一樣,都有佛性,只是有厚重的煩惱覆蓋著,所以顯不出來。當有一天凡夫得到指點,馬上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修行佛道,那就不是普通的凡夫了。

條件與因緣-----竹器以竹為條件,竹是竹器的因緣。

三寶的來歷---當初佛在菩薩樹下成正等正覺以後,經大梵天王勸請才往波羅捺斯城外鹿野苑,為修苦行的五個侍者說四諦法門。五人聽法後,漏意盡解,成阿羅漢,於是世間開始有了三寶。

第88句 三十二相觀如來

-----觀佛見性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名句解讀: “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統轄天下。佛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否以三十二相看到如來?”須菩提回答:“是的,可以以三十二相看到如來。”佛說:“如果以三十二相可以見到如來,轉輪聖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他也就成了如來了。”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依我對佛所說義的理解,不應以三十二相看待如來。”

佛典故事:真真假假道光禪師和大珠禪師在一起談天。道光問:“禪師,用什麼心修道呢?”大珠禪師回答道:“老衲我無心可用,無道可修。”道光:“那還修行佛法、戒除我執、聚集度化眾生做什麼?”大珠:“老衲我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何以聚眾呢?”道光:“你不是每天都聚眾授佛法嗎?”大珠:“你不要誹謗我,我本身就不善言談,怎么會講道?我沒見一個人,你怎么能造謠說我度化眾生?”大珠好像變了一個人,對他的一切行動都不承認了,於是,道光:“禪師,您不要妄語了。”大珠說:“我連舌頭都沒有,怎么妄語?”道光:“難道世間萬物,還有你和我的存在,聚眾說法的事實,都是我信口雌黃嗎?”大珠:“都是真的!”道光:“是真的,你剛才怎么不承認?”大珠:“真亦假,假亦真。凡一切相,皆是虛妄。”道光聽完大珠的話頓時大悟。

活學活用 有些東西想多了反倒痛苦,還不如自己踏踏實實地多幹些實事。世間本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執著容易讓人變得偏激、教條,放下執念為心靈減負。

知識連結: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統轄天下。輪王有四種福報:一、大富、珍寶、財物、田宅等眾多,為天下第一;二、形貌莊嚴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體健康無病,安穩快樂;四、壽命長遠,為天下第一。

轉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這種福報是因為過去修福深廣所致,可惜不修出世的智慧,所以僅能夠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第89句 如我解佛所說義

-----不以身相見如來

名句由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名句解讀: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依我對佛所說義的理解,不應以三十二相看待如來。”此時,佛用偈文宣講:“如果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相見我,以音聲來求我,則此上已步入邪道,不能見如來本面。”

佛典故事:天下第二點茶 一日,千利休受上林竹庵之邀,去參加一個茶點活動。於是,他帶著幾個弟子,就邀來到宇治這個地方。看到千利休他們到來,上林竹庵非常歡喜,就把他們引入茶室,開始親自幫他們點茶。由於心情過於緊張,所以手開始不聽使喚,不小心弄翻了茶具,結果水灑了一地。場面氣氛很尷尬,千利休的弟子都幸災樂禍地在一旁竊笑他的不雅。但是,當茶會結束的時候,千利休竟然誇讚說:“今天茶會主人的點茶,是天下第一點茶。”弟子們都感到不能理解,在回去的路上問千利休:“那么拙劣的點茶技術,怎能枉稱天下第一呢?”千利休回答說:“這一切都是因為,主人過於盛情啊。他一心想要我們喝上最好的茶,所以沒留心旁邊的事,全心專注在點茶上,才導致小過失,他的誠意是最難能可貴的。”對於倒茶來說心誠比一切都重要,哪怕是再昂貴的茶具,再花哨的倒茶技術,一旦少了誠心就失去了任何意義。

活學活用 對於別人的過失,過於幸災樂禍,那樣小丑反成了自己,見心見性,我們心裡所見,正是本性使然。就像佛印說他眼中的蘇東坡像佛,說明佛印心中有佛,眼睛就好比心靈的反光鏡,折射出心靈最真的感受。

知識連結:見如來的四句偈

從反倒入手,佛得出的結論是不能依靠形式來觀想如來。佛說了一個偈子,生動地做了總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有三十二相之形色,有六十種美妙梵音,若認為這就是佛,那就是有執著虛相的心了,以有所得之執著心去見佛,就是行邪道,有執著心的活動就不清淨,此人所見到之色、所聽到之音聲,都是幻相,並不是見到佛。有位老居士曾經說,如果有了佛相、佛音的反應,應該立即去醫院檢查一下,哪裡出了問題。

三諦觀佛法 著重講萬物由因緣所生的,定力多,但不見佛性;而著重於一切本質是空的,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所以不能偏執任何一端。如果能住中道正觀,則定慧力均等,才能對佛性徹底明了。

中觀的平衡

空觀---乃由常識的立場(假)而入宗教立場的真理(空)。

假觀---乃不停滯於空(空)而入佛智所照的世俗立場(假)。

中道觀---乃不執著空假二觀的大悲菩薩行。

第90句 不說斷滅相-----佛法不斷滅

名句由來:“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名句解讀: 佛說:“須菩提,你如果認為:‘如來因為具足相的緣故,得無上正等正覺果位。’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同樣,你也不要這樣想:‘因為如來並不是以具足相的緣故,所以獲得無上圓滿正等正覺果。’這樣想也是不對的。須菩提,你更不要認為:“發無上菩提心者,會說一切諸法都是斷滅空性,承認一切法是斷滅之空。”因為發無上正等正覺心者對一切法不說為斷滅相。”“斷滅相”即斷滅空性,認為佛法的究竟是空的,空果就是斷滅。空,等同斷滅見。

佛典故事:灌甘蔗喻 《百喻經》中記載了一則故事。話說,從前有兩個人,一起種甘蔗,並且發下誓願:“獎優罰劣”。其中一個人,自作聰明,他想甘蔗味道極其甜美,如果榨其汁液灌溉,長出來的甘蔗,味道一定會更加甜美。於是,他便壓榨甘蔗汁用以灌溉,希望能獲得甜美。沒想到,經過他這樣一折騰,把原本好的種子,都澆爛了,最後顆粒無收。塵世中的人也是這樣,為了得到大的福果,就依仗錢權欺人,欺壓貧苦的人,橫奪錢財,作威作福,本來期望得到善果,反遭到天譴和罪業報應,就像種甘蔗一樣,“賠了夫人又折兵。”

活學活用 凡事想當然,盲目地一意孤行,卻不加以考證,結果因為違背自然規律,而受到懲罰。

知識連結:不偏執一端

破掉了觀想如來的形式論之後,就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否定佛所有的莊嚴身相。但是,不能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並非說佛沒有莊嚴的身相,如果你認為成佛以後沒有莊嚴的身相,那就錯了。

佛叫眾人不要偏執一端,如果認為佛是完全抽象,而否定三十二相等形式的東西,也會犯錯誤。若認為佛只是抽象的真理,那就錯了。真理是本質,成佛之後自然具足完美的身相,也同樣有無窮的效力。否定完滿俱足的身相,就是否定成佛的因果邏輯。

第91句 得成於忍

-----獲得無生法忍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名句解讀: “一切法無我”即一切法無自性,是指一切世間出世間事物及一切的理,它單獨的本身,沒有永遠存在的性能,也沒有單獨存在永遠不變的一個性質。修持的方法,是善護念,無住,由此而得成於忍,無生法忍。一切眾生同一本性,這個自性之體是光明清淨。“須菩提,如果有發大善心的菩薩以遍滿恆河沙數數目世界的七寶布施,其功德將不可思量;但如果另有菩薩,能了悟一切法無我,且已得無生法忍,那么此菩薩的功德遠遠勝過前者。”

佛典故事 :無聲之“聲” 小沙彌跟老和尚,踏著月色從外面歸來,正要推門,聽得屋裡有動靜,老和尚心想:“必是有賊來光顧寒舍了。”想著就對徒兒使個眼色。水沙彌乖乖地閃到一邊。老和尚知道陋室無物,小偷這次必定是兩手空空,就推門進去,把自己的外衣脫下來,給小偷披上。小偷看到屋主頓時釘在那裡,大氣不敢喘,只聽老和尚說:“孩子,你大老遠趕來看我,總不能讓你白跑一趟啊,把這個外套送你防寒吧!”小偷一時羞赧無語,奪路而走。躲在一邊的小沙彌,不解地問師父:“他來偷東西,本身就不對了,您怎么還……”不等小沙彌說完,師父就微笑地制止了,老和尚目送著小偷疾逝的背影,由衷地嘆了口氣:“孩子,但願我送了一盞明燈啊。”

活學活用 此處無聲勝有聲,以柔制勝,老和尚誠摯,如一縷清風,感化了一顆悵悔的心。可見好多時候嚴厲的吼教,棍棒的壓制,反而助長“犯錯者”的牴觸心理和怨氣,佛家講求眾生平等,老和尚以忍耐和慈悲點化小偷,使其自己醒自悟,棄惡從善。

知識連結:得成於忍

忍是不動的意思。佛法是講因果,但佛法流傳世間的主要目的就是斷煩惱。斷煩惱是使令你的內心世界和平,不論外面世界是如何動盪,但內心是和平的,內心無煩惱的擾亂,如此即安住了。從開始學習至入聖位有成就,忍有三個層次:信忍、柔順忍、無生法忍。菩薩未以恆河沙世界的七寶布施,只是學習般若波羅蜜,令自己達到這程度,他的功德就超過前面以滿恆河沙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了。如此顯示,前面以恆河沙世界七寶布施者,也是菩薩,但他未得忍,他完全是以有所得的執著心去做功德,所以,沒有這般若之忍的功德大。這是讚嘆財布施沒有學習般若得成於忍的功德大。

第92句 不受福德-----不貪著福德

名句由來:“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名句解讀:“不受福德”即不貪著福德。“須菩提,這是因為福德無性,菩薩無我,所以說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對佛說:“世尊,為什麼說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對所做善事得到的福德,不應貪著執取,所以說不受福德。”菩薩並不以求福德之心去行善,此心無所住,行一切善,此心無所求,這就是無住。一切的布施,菩薩道都在其中了。真正的佛法就是一切無我無自性。一切行,一切處,都是無心。做到萬緣放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修一切善法。

佛典故事:觀音拜如來 話說有天,觀音菩薩在南海坐得有此閒悶,就一時興起,四海雲遊去了。一路救苦救難,普度眾生。不覺來到了西天雷音寺,佛祖的地盤,於是就進去聊起來。如來問:“你普度眾生、救苦救難以什麼為準則?”觀音笑而不答“我這兒有個迷語,你來猜猜:頭上兩點一橫長,兩個麼字坐中堂;行善積德助人樂,只因有顆心善良。”如來聽完會心一笑:“慈。”觀音笑著點點頭,又道:“一隻小船兩根桅,九隻大雁繞船飛;六隻停在桅桿上,兩隻落在船頭尾;還有一隻孤零零,伏在船邊滴眼淚。”如來隨口念道:“悲”。觀音聽了連聲贊道:“妙哉!妙哉!”

活學活用 內心純明通達,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受難者,以求人人得以解脫,卻沒有我執、不貪求福報,是無量福德。

知識連結:不貪著福德

得成於忍的菩薩不貪著福德,所以他的功德大。因為凡夫容易貪著福報,例如對別人的阿諛奉承、讚美、頌揚,欣然接受,這叫受;而對別人的謾罵、侮辱,甚至不同見解很不喜歡,這叫不受。但不受本質上還是受到影響,還是受的一種。菩薩修行功德、積累福德,是安然不動的,菩薩不認為有福德可得,不執著福德是真實有的,不貪為己有,不認為這福德是我的,這就是不受福德,因為,菩薩認為一切法是種種因緣生起的。例如觀音救世,是聞聲而至,一樁事這後就又投入其他事情了,並不去計較福德的多少。

第93句 若來、若去、若坐、若臥

-----何謂“如來”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有個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名句解讀:“須菩提,如果有人依著相說: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臥。那么此人根本不理解佛說法的真正意義。因為所謂如來,無有來亦無有去,其性無有變遷,以此故名為如來。”“如來”是對佛法身的稱呼,佛的十外名號之一。“如”是好象,“來”實際上是不來也不去。以人世間來去的現象,說明本體道體的作用。“若來”好象來過;“若去”好象走了又好象沒走,“如來”就是說明心性本來的現象,即佛經所講的相即心想,心性起作用的一種現象。執著就是妄念,一切眾生與佛,都有法報化三身,佛是到苦難的地方去度化眾生,去教化難度的眾生。

佛典故事:拈花一笑 佛祖在靈鷲山法會上,大梵天王獻給佛祖一朵美麗的金色菠羅花,請求佛說法。佛祖只是拿著花看著眾生微笑,一言不發。眾生處此境都莫名其妙,只有迦葉尊者破顏而笑。佛祖拈花一笑,這笑中蘊藏很多含義,他所傳示的是一種平和、安祥、靜謐、美好的心態,被迦葉一笑破解,這是心心相通所在啊。說明他當時正處在那種純明通透、積極堅定、豁達恆久的狀態之中。所以,能夠意會佛祖的無聲之言。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五百弟子都默然,獨有迦葉微笑。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

活學活用 “普照一切、含藏萬法。”在既定的場合,既定的時刻,保持那份難得的“心照不宣”,這不是偶然的碰撞,而是必然的恆久。

知識連結:何謂如來?

梵語多陀阿伽度,漢譯“如來”,也可譯,“如去”。古代印度其他宗教也有“如來”這個名詞,是指流轉還滅,它們認為有一個“我”,“我”是常住不變,所以叫做“如”,它是來往三界,六道輪迴,來來去去,但這個“我”是不變。來去坐臥都不過性空如幻,那有來者去者可得?法法性空如幻,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不來相而來,無去相而去,徹見無我法性----如義,這才名為如來。來、去、坐、臥是化身佛所具有四種威儀,這裡正呼應了開篇佛祖的日常行為。

第94句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佛沒有來也沒有去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有個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名句解讀:“須菩提,如果有人依著相說: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臥。那么此人根本不理解佛說法的真正意義。因為所謂如來,無有來亦無有去,其性無有變遷,以此故名為如來。”“如來”是個通稱,任何一個成了佛的都稱如來。若來,好象來過了,若去,好象離開了,“真如”好象是真的。“如來”是對佛法身的稱呼。一切眾生與佛,都有法報化三身,法身是自性的本體,不生也不滅,它是恆常存在的。報身,就是肉身,也即是化身。真的佛悟了道,證得法身之體,不來也不去,不生也不死,不坐也不臥。

佛典故事:老僧與惡人 一隻商船載著許多人行駛在南洋上。一個碼頭的小商販,看著幾個富商,不覺動起了邪念,就串通水手們,欲謀財害命。船開起來時,他趁著天黑,從餐廳取了一把菜刀,就準備去謀財害命。當他穿過甲板時,被一打坐的老僧擋住了去路,他兇惡地叫道:“快閃開,別在這礙事。”老僧說:“施主,快快收回惡念,一旦造下惡業,永世難翻身吶。”惡人說道:“你是哪根蔥,少在這裡給我廢話。”老僧說:“放下屠刀,回頭是岸。”惡人聽得膩煩,發狠地掄起拳頭就想打老僧,不料被老僧死死扣住,動彈不得。老僧想:“這惡人如今是利慾薰心,無藥可救了,為了商人們的性命……”就揮下佛袖把惡人扔到海里.

惡人死後,被投到地獄,就滿心怨恨地跑到閻王那裡告狀,說自己是個冤死鬼,被一老僧加害。閻王早了解真相,反問道:“你知道那老僧是誰嗎?”惡鬼說:“管他是誰,我要他償還我。”閻王說:“真是不知好歹,老僧就是如來佛祖變化的,他專門過去度化你,你不聽勸告執迷不悟,他才把你推入海里,這也是為了換救你。”惡鬼:“有這樣救人的嗎?”閻王說:“若是你謀財害命,犯了世間法律,我就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讓你在惡道受盡刑罰。你現在是清白地死,我不會處罰你。一會,讓你投胎轉世重新做人。”惡鬼聽了閻王的話,馬上心生愧意,發誓好好做人,感謝佛祖的度化之恩。

活學活用 搬起石頭,封堵了自己的活路,所以,當我們誤入人生迷途時,珍惜別人點拔給你的轉機,讓過失減低到最小吧。

知識連結:“如來”的含意

佛的來、去、坐、臥都是隨機的,該來的來,該去的去,沒有一樣的來去,也沒有一樣的坐臥。以河流作比喻,前一剎那的河流,到了下一個瞬間,是否仍是前一剎那的河流?到了第二剎那時,前一剎那的流水已逝,第二剎那的河水已非前一剎那的河水,前一剎那的水不能倒流回來。佛祖的日常作息也是如此。

所以,“如來”應該是“沒有來處”的意思。如來就是真理,這裡本身是恆常的,當然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如如不動。

第95句 碎為微塵-----微塵中見大千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名句解讀:“碎為微塵”並不是說爆炸了,而是讓眾人用分析法把整個世界都分解成微塵顆粒。佛說:“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子,將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你認為如何?其微塵之數是不是很多?”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為什麼呢?如果微塵眾多且實有,世尊根本不可能說是微塵,為什麼呢?”佛說:“所謂的微塵根本不是微塵,只是在名稱上叫做微塵而已。”

佛典故事:滴水 有人問滴水和尚:“世界有多大?”“滴水。”滴水和尚回答。那人若有所思,又問:“虛空可以包羅萬象,什麼可以包容虛空呢?”“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活學活用 佛教《華嚴經》中說:“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世界上的每一種物質,不管其相的大小,都包含了一切大千世界的本性。心若無物,就可以達到通過花、草、砂這些渺小的物質,了窺擁有三千大世界的太空,正所謂:‘雙手握無限,剎那見終古’。”

知識連結:微塵中見大千

感官所知的相,是不可以用言語來講解說明的。佛教的世界觀其實是很有前瞻性的,不知道佛祖的思維是如何想到世界是由微塵構成的。萬事萬物就都成了微塵聚合的產物。就沒有什麼獨立的屬性了。所以各種相都能夠被消解,都是不牢靠的存在。這世界由很多微塵組成,但這並不是最終的分解,微塵中還有微塵,整個物質界都來自地、火、水、風四大元素的組合,所以微塵只不過叫做微塵罷了,並不是終極形態。當然並不是說物質界最後其實什麼也沒有,是精神產生的幻覺,只是萬事萬物都能追溯到從哪裡來的真理,而大家不要把眼光局限於當下。

四大與微塵的比較

區別:

四大---地、火、水、風等巨觀概念,無具體的相。

微塵----微觀概念,有具體的相。

範疇:

四大---表示巨觀的組成,如:能量是由火元素組成的。

微塵--表示物質的微觀組成,如:一滴水由眾多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聯繫--四大是物質組成的基本屬性,而微塵則是指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

第96句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

-----從微塵到大千

名句由來: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名句解讀: 世尊,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實際上非世界,只是叫做世界。為什麼呢?如果世界是實有自性的,那就是渾然一體而不可分割的一合相了!如來說:“一合相,並非實有一合相,只是為其安立名稱為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本是緣起性空,不可說有自性的。但凡夫為自性的妄見所蔽,妄生貪著,以為有和合相的實體!”大世界能分解成微塵,微塵也能夠合成大千世界,兩者在本質上是一體的。但是這個本質就無法再分解了,它既是微塵,也是大千世界,叫做“一合相”。

佛典故事:慾念的集合 《大藏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五兄弟在一個深山中發願修行,為了躲避世俗的紛擾,就共聚到一個清淨的地方,懷著共同精進得道的目標修行,可是一晃十幾年流逝,雖然離大群守小居,卻依然得不到清淨心,煩惱重重。不覺懷念起俗世時的生活,想起父母、親人的關懷,妻、兒相伴的種種好處。於是,動了還俗歸鄉的念頭。佛知道後,心想:“做這種決定是因為他們還沒有了斷俗塵的慾念。”就製造了一個偶遇開解他們。幾個人行到中途,看見佛陀在路邊打坐,急忙上前頂禮。佛假裝不知地問道:“你們為什麼路經此處?”五兄弟向佛陀訴說煩惱,佛說:“修行是一條漫漫征程,要有堅定的毅力和信念,不為俗塵誘惑動搖,看淡名利,驅除雜念,掃除是非心,道就在其中,如果你們因為心被困擾,決定離山入世,即便入世也不能消解絲毫煩擾,心態反而會更加不穩定。”

佛看看他們接著說:“一切的苦樂欲望都因‘集結’產生,由於不斷地往心裡注入慾念,不得排解,就像在已經滿了的水杯里添水,水滿則溢。心理超負荷,人就會因此苦悶不堪。”五兄弟點點頭,問:“怎樣為心靈解壓呢?”

佛祖說:“不計較利益得失,不去參與是非論道,懷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心態,只有敞開胸懷,才能集納百川。修行即是修心,其實道心和我們只一屏之障,得道與否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啊。”

活學活用 內心充滿執著,就會擾亂清淨心,相對五光十色的物慾橫流,清苦的生活的確是對人心的極大考驗。大千世界不過虛空,一切如浮雲流水,逝而不再,何必消耗苦短的人生,執著世事。

知識連結: 一合相

以微塵為媒介來思考,三千大千世界雖然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其實也不過是一大堆灰而已。大世界能分解微塵,微塵也能夠合成大千世界,兩者在本質上是一體的。但是這個本質就無法再分解了,它既是微塵,也是大千世界,叫做“一合相”。“一合相”是真理,是真實存在,是實有的。但是這個東西又不能被眾生準確地把握,眾人所知的、所講的“一合相”並不是真正的“一合相”,因為真理是無法用言語講說的。總而言之,無論是微塵還是大千世界,都是五蘊假合,都不是實有。世間的人總想執著大大小小的事物,但是時過境遷,你身邊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化,大到地球、宇宙,小到細胞、毛孔,包括人心,都是在變化的。

一合相公式

設: 因此:A=微塵 A+(-A)=粒子[A+(-A)]

則 =厚子[A+(-A)] = 分子[A+(-A)]-A=非微塵 =生物[A+(-A)] = 地球[A+(-A)]=物質世界 =宇宙[A+(-A)] = ……=n[A+(-A)] = 一合相

第97句 是人解我說義不

-----離相之相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名句解讀: “相”就是現象。“見”是自己的思想見解,所以禪宗把悟道叫做見地,見道之見,只是一個揭穿真義的名詞在而已。實際上,明無可明,見無可見,所以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如果有人說:佛說過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你認為何意呢?此人通達如來的意思嗎?”“沒有,世尊,此人不解如來本意啊。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所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它們並不實存,只是在名稱中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而已。”

佛典故事:任隨庭前花開花謝 一天,禪師和弟子們去深山修行,看到腳邊盛開的鮮紅,禪師就發問了:“你們說這花是盛開好,還是凋零好呢?”第一弟子不假思索道:“當然是盛開好了。”第二弟子若有所思地回答:“還是凋零好。”這時,禪師的三個弟子笑著說說:“一切隨意,花開花謝,乃是萬物之常,刻意追求花開花謝,反而產生了分別執念。”

活學活用 萬物的生長和死亡,都有著一定的自然規律和因緣幻化,刻意強求得失,反而執著於虛妄的“相”了。保持得失隨緣、寵辱不驚的心態,適應人間百態。

持戒的相 老僧幫助美女過河,但心無雜念,只是依慈悲而行,旁邊的小和尚則很是驚慌,認為師父怎么能破“色”戒呢?但實際上,老僧倒沒有犯戒律,相反小和尚這樣想,卻是執著“色戒”這個概念了。

知識連結:離相之相

一切法都是機緣促成,在眾生心裡都不能產生法相。如果因為某法師無心用了“我”、“你”、“眾生”等詞,就有人抓住不放,說是有了四相,那么反倒是後者心裡有了“離四相”之相,成了有心的執著。因為佛用語言所說的一切,都不是實物,只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概念而已。那么,佛所說的四種見解,也就不是真實的四種見解,所以才用一個名詞上的四種見解來表現。不僅如來的知見應該如此見解,眾生的知見也一樣。對於一切法理都應該如此理解,如此認識,如此見解,如此信奉,而不應該產生任何法理的形象概念。

第98句 不生法相-----這樣修法

名句由來:“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名句解讀:“須菩提”,發無上圓滿正等正覺菩提心的菩薩,對一切法,應以般若空慧攝持,如實了知,如是信解,不生任何法相。須菩提,所謂的法相,就實相而言並非法相,只是叫做法相而已。”真正學大乘佛法,發心求悟的人,於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應“如是知”,應該這樣了知金剛經中的義理。“如是見”,要有這樣一個見解。學佛修道是理性的如是信解,不是盲信。“法相”,一切的現象、觀念都是現象,是意識思想構成的一個形態。法包括了一切事物及理念。

佛典故事:心量 靜持老和尚有個弟子,年紀很小卻總喜歡抱怨,陰天抱怨,砍柴抱怨,就連看著樹上的鳥兒都喋喋不休。一天, 老和尚又看見弟子,獨自蹲在地上抱怨,就想要開解他一番。

於是,對他說:“你去拿一袋鹽和一個杯清水給我。”小和尚取來交給了師父。師父往杯子裡加了一大勺鹽,對小和尚說:“你嘗一口。”小和尚端起鹽水喝了一口,皺著眉頭:“好苦澀啊,師父。”老和尚讓他放下杯子,端一盆清水過來,然後,讓他在盆里撒上同等分量的鹽。告訴他:“再嘗嘗看。”小和尚小心地喝了一小口。老和尚問:“有沒有覺得鹹?”小和尚說:“沒有啊,咿……怎么回事?”這正是老和尚要問的,就藉機引導:“生命中的痛苦就好比這鹽,而我們的人生呢,就好比水,水的鹹淡取決於容器的大小啊。”

活學活用 人生中,每一段苦難、喜樂都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心胸就像盛水的容器,時常開闊,就能稀釋痛苦,減輕困擾和煩心,當心胸能夠容下一切不幸事,我們就可以擺脫痛苦的生命狀態,讓生命更加激進頑強。

修法的過程:知----見----信----解 由知而見,由見而信,再由信到解,這是一個符合一般規律的過程。只有這樣,才符合佛的本意。知---認識;見---見解;信---信心;解---悟道。

知識連結:這樣修法

發菩提心想要成佛的修行者,對待一切說法,都要沒有“法相”。應該知一切法沒有“法相”、不能取著,見一切法沒有“法相”、無所取著,信解一切法沒有“法相”、無所取著。知與見,偏於智的;信解,是因理解而成信順與信求,即從思想而成為信仰。只有全部過程,都自然而然,安心修行,不僅不生法相,連不生法相的“非法相”也不會有,這才是正確的知、見、信、解。因為人們所說的法相,如來說它就不是真正的法相,所以才叫做名詞概念上的法相。當然,名詞概念上的法相是不應該執著於貪婪的。

第99句 一切有為法

----一切有為都無所得

名句由來:“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啊僧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名句解讀:“如如不動”,不為法相分別所傾動。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用遍滿無數世界七寶作布施,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衡量;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殊勝的菩提心,念誦受持此經,甚至僅僅經中四句偈語,受持誦讀,為人演說,所得福德遠遠勝過前者布施的功德。但應該怎樣演說呢?這需要不取著一切法的自相,要能安住於一切法性空,能不為法相分別所傾動。為什麼?一切有為法,都如夢幻泡影,也如露如電,學佛要以觀無常、無我、無生滅性,方才能悟入。”

佛典故事 :夢裡尋“他”千百度 古時候,有個書生,有段時間,總被困擾於夢境中不得解脫。因為眷戀夢境的美好,讓他沒有勇氣再回到現實的平白,祈望一夢不醒。於是,他帶著這個夙願,去尋找圓夢人。有天他來到一個廟宇,看到一個正在打坐的老和尚,看著老者氣宇非凡就頓生希望,把自己的苦衷述說了一遍。老和尚聽完說:“你舉個夢境說說看,我們共同剖析。”書生:“我有次夢到逝去多年的親人,非常激動,簡直欣喜若狂,那個夢好長好長,至今難忘。”老和尚看著書生眉飛色舞、意猶未盡的樣子,善意地打斷他:“在夢裡時覺得真實嗎?”書生說:“真實,絕對真實!”老和尚說:“夢醒之後什麼感覺?”書生失神地回答:“覺得一切不過是虛幻的色勒。”

老和尚適時地引導他:“在迷夢之中,看真實的生活什麼感覺,就是你能把現實帶入虛幻嗎?”書生連連搖頭否定。老和尚:“白天的現實和夢裡的情景,你覺得是一種精神的分裂嗎?就是說好象兩個自己。”書生說:“一旦入夢,白天的世界好象都謝幕了,一切都不存在;而醒來後,夢裡的世界也消失了。”老和尚點頭繼續問道:“現在你說說,那個由現實世界到虛幻世界,不停轉換的主角是誰?”書生一時錯愕難答。老和尚說:“就是那個和你的一切都不相干的另一個“我”。現在你念‘阿彌陀佛’。”書生默念。老和尚說:“不以自己名義問佛陀,念佛的人是誰,聲音出自哪裡?”書生說:“是他。”

活學活用 “相”不過是一種虛妄,做一個忘掉執念,一個不住於相的我,以一顆充滿慈悲的佛心,共同趕走滿心雜念的“空我”。

知識連結:六如

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六個比喻合起來說,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的,是不真實的。既然已經破除了一切執著與障礙,那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部經書所講說的的確是不可思議的功德。你再怎么布施,也不如奉持這部經書中的宗旨或者是那四句偈子,並且為他人講解說明。因為無所執著的佛法布施,所得到的福德要比有相布施得到的福德大得多得多。那就是不執著於任何形相,像真理一樣,不受任何干擾,如如不動。

六如:夢—-幻---泡---影---露---電

六如是六種比喻,比喻美醜、好惡等差別,其實本質沒有什麼不同,很容易消失、破滅,是無法實在把握的。這六種用來做比喻的事相,都是人們容易理解的假相,所以是這裡的一種方便之法。

①、夢---夢境,現代科學認為是睡眠時大腦皮層還未完全停止活動的部分受到體內外剌激產生的幻象。

②、幻----是一種幻、魔術,例如,以木石等物變出另一種東西,以毛巾變成兔子,都是障眼法。

③、泡---下雨滴在水上,形成泡,一下子就不見了。

④、影--光被遮住而成影,這也是假的。

⑤、露--地面上的水蒸氣,遇冷而在草葉上結成水露,陽光出現就不見。

⑥、電---閃電,即生即滅,也是無常。

第100句 信受奉行----金剛法會圓滿

名句由來: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名句解讀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教是有嚴密組織與紀律的宗教團體。此團體可分為在家與出家兩大部份,他們依照所受戒律寬嚴不同和男女區別,被分成七種類型,稱為七眾。其中,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和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稱為四眾。佛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結束,金剛法會圓滿了。當時,長老須菩提,及四眾弟子,及一切世人、天神、阿修羅,即三善道眾生,大家聽了本經,明白菩薩發心修行的宗要與次第,感到佛法的稀有,都能深刻信解,所以都能奉行佛說。大家既聞此法,也應生歡喜心,信受奉行。

佛典故事:分別無意義 玄覺去參拜六祖惠能,法會上他拄著拐仗,在六祖身邊繞了三圈,然後盛氣凌人地站在他旁邊。六祖見狀對他說:“身為一個佛門弟子,舉手投足都應該有佛家的樣子,要遵守佛法禮儀,你是哪裡來的和尚,竟然這樣不可一世?玄覺答非所問道:“人生苦短,變幻無常。”六祖說:“你領會了無生無來、了悟了無去無留的意思了嗎?”玄覺說:“領會就是無生無來,了悟就是無去無留。”當時在場的眾生都為他驚嘆不已。玄覺說完就拜辭,六祖哪裡肯要他走,急忙說:“走得也太快了。”玄覺說:“我動也沒動,你怎么能枉說我走得快呢?”六祖說:“誰知道你動沒動?”玄覺說:“你在故意製造分別假‘相’嗎?”“看來,你已經大徹大悟了無生無來的意義。”“無生無來有什麼意義?”玄覺無心地說。六祖以為總算抓住了他的漏洞,問:“無意義無意義是誰在刻意的分別?”“分別也沒有意義。”玄覺悠哉道。六祖大嘆玄覺的悟性,玄覺留住了一宿,第二天才下山。“一宿覺”的名稱也因此而得。

活學活用 分別來自於相的執著,六祖與玄覺兩人間的對話,充滿禪趣,都屬一種“離相”境界。

知識連結:金剛法會圓滿

經講完了,隨即所立起來的東西,也都隨即破除了。佛祖什麼都說了,卻又什麼都沒有說;大眾什麼都聽了,卻又什麼都沒有聽到。一旦不起執著了,一念之間也就可以得到佛的境界了。金剛法會圓滿了。大家聽了本經,明白菩薩發心修行的宗要與次第;感到佛法的希有,或者有些聽眾當場院就悟道,或者當場證了果,總之大家都感覺到了希望、進步,所以才會個個歡喜。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