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如何獲得真正融通的修行體驗,讓肉身得到真實解脫?


時間:2017/8/4 作者:定臻

《普門品》云:“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這句說的是如果有眾生應當以辟支佛的身相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會顯示辟支佛的身相為他宣講對應的法。

有關以辟支佛身得度的經文,《楞嚴經·耳根圓通》經文如下:“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其大意是:

如果有眾生應當以辟支佛的身相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會顯示辟支佛的身相為他宣講對應的法。

如果各位還在有學狀態的修行人,他寂滅安靜的狀態即將圓滿,我就會在他的前面現出獨覺辟支佛身,來為他宣講法義,令他獲得解脫。

如果各位還在有學狀態的修行人,他能將十二因緣法理解到精髓深處,且參悟和運用即將圓滿,我會顯示出緣覺辟支佛身在他前面,為他宣講法義,令他獲得解脫。

1.深入觀察生死,生滅鏈條的各種因緣軌跡,體悟十二因緣法

辟支佛有兩種成就的路線,一是靠自我修行,二是在有佛期間隨佛修學十二因緣法而成就。靠自我修行以強大的智慧通過觀察世間百態飛花落葉,從而推演出生滅鏈條的各種因緣軌跡,從而成就為辟支佛的就是獨覺辟支佛了。在有佛法期間,聽聞到十二因緣法,隨之思維觀察深悟十二因緣的精髓,從而證悟辟支佛果的就是緣覺辟支佛了。

在《耳根圓通》里有提到“有學”一詞,“有學”是還沒有獲得阿羅漢果位及以上果位的修行人,在三果阿羅漢的狀態也可以叫做“有學”,有的經文在序分里提到有阿難尊者說“唯除阿難”是有學,其他參與的都是無學阿羅漢及諸菩薩,或者說無漏阿羅漢,大阿羅漢。

四果阿羅漢就是無學聲聞,也就是沒什麼可學習的了,在這個階段就可以叫正等!我們知道佛是無上正等正覺,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四果阿羅漢就到了正等的階段,在菩薩階段覺悟等與佛齊就叫做等覺菩薩,所以還沒有到正等階段的所有修行人都叫做“有學”。有學就是還沒達到正等,我們知道四果阿羅漢是破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就算三果阿羅漢還剩下三品思惑也叫“有學”,可見這個狀態可以包括三果阿羅漢及以下果位和沒有證果的修行人。這樣來說,正等的狀態最起碼是見思二惑斷盡才可以叫做“無學”。

獨覺辟支佛是要觀察飛花落葉這樣的小事情,從而窺探到生滅緣起的鏈條,推演出十二因緣法來,從而證悟辟支佛果位的聖人。我們見的飛花落葉是很多了,有什麼參悟沒呢?是否還陷在:看到了春花就,春花美,春花嬌,春花艷麗?是否還會處於:看到花的凋謝,春盡百花殘,落紅入泥護來年?

這種看到生髮和敗壞的自然現象,對應反襯思維生死的思維模式是很正常的,如果我們僅限於感慨於生死,或者進一步珍惜當下,珍惜眼前,這也是很正常的思維結果;可是獨覺辟支佛就不是思維這個深度的了。

《耳根圓通》里提到“寂靜妙明,勝妙現圓”兩段辟支佛的句子中前一則沒有提到十二因緣法,後一則里提到,所以在前面獨覺內容里是省略了妙明的對象,也就是把殊妙明晰的對象省略了;而前面的“寂靜”是作為“明”的基礎,正是因為能達到足夠深度的“寂靜”,才能足夠"明"的體悟到十二因緣法,從而令這個內容得以明晰。這就比緣覺辟支佛那個強度低很多,緣覺辟支佛要達到的是“緣斷勝性”,就是要進入到精髓處了。

2.學佛需要深入學習,思維,自已去體會,去悟,才能獲得真正融通的修行體驗

此處的緣,可以理解是作為十二因緣法的簡稱;斷可以先作為析來解,先是要剖析的清清楚楚,要達到那個精髓的深度了。為什麼同樣是辟支佛果,都是小乘修行最高的果位,但達到的標準不同呢?這就像我們如果自己能體會抽取一種知識,或者創立一種學說,可以不用非常高;但是如果你已經聽聞到了這種學說體系了,你的了解只是陷於泛泛的理解,這個內容就只能是你聽到,而不可能是你掌握了。

所以佛法很神奇,其中的各種法都非常非常殊勝,但是為什麼我們聽到了卻不能受用、不得其利、反而會讓人形成一種障礙執著,形成後續進程的阻滯呢?就是因為我們只是滿足於泛泛地學習、泛泛地聽聞、泛泛地理解、泛泛地知道、泛泛地使用、泛泛地掌握,正是因為這種不求甚解的學習狀態,讓我們和真正的悟產生了巨大的差距。

這就導致眾多的法門、各種修行的套路、細節乃至理論,我們可以聽了很多,但這是否代表我們就獲得修行的體驗了呢?現在我們學佛有利有弊,優勢是:可以學到眾多的門派體系,可以輕鬆容易看到各種經文法句,可以看到各種案例講解,可以看到無數祖師大德的開示解析;不好的地方是:給我們深入思維的空間太少!所以我也常常說“我是你們學佛的阻礙!”我說的東西越多,如果你利用不好這些內容,就會形成阻礙。

如果你沒聽過這個內容,自己體會悟到這個,然後能和前後取得連線,和上下獲得聯通,自己的這個感悟可以融入佛法中沒有任何的錯誤,沒有任何的毛病阻礙,你的這個感悟就是你的收穫,這是真實的收穫,因為你可以藉此融通其他教義,讓整盤佛法活起來;而如果我們只滿足於聽到了、知道了、看著好像明白了,這種強度和深度都不足夠支撐我們從其中獲得真正融通的修行體驗。

如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做“醍醐灌頂”,這就是一種感受的描述,我們學習佛法把佛理融通了,就會感覺到非常的輕鬆通暢;而如果只是知道、只是聽過了、只是我也去用過啊、我也堅持做了啊!這種強度的解悟,就需要再加強他,才能達到通順暢達的感覺。好像你呼吸都是透明的一樣。所以隨時間越向後走,我們能聽聞到的說法越多,我們能在其中有所深度覺悟的點就越少,需要覺悟的要求強度也就越高,得法利的人就越少。

並非是可悟的內容減少了,而是因為我們能聽到的太多了,當我們思維到某個深度,就會自然和某法師的講解合併,於是就停在這個深度,而不敢去挑戰某法師的深度,滿足於等同於他的深度,這個覺悟的路到此就止步了。

亦如同各位說過因果是平的!我們和眾生債主間,實在是沒有什麼誰欠誰的,為什麼?因為就此因果向前推兩世:你傷害我,我也傷害你;你承受了痛苦懲罰,我也承受了對應的煎熬苦難!這已經是扯平了,兩人各自的一對因果關係都完全體現了,只是我們沒深入到前兩世的因果,執著了自己這一生的痛苦,從而就讓輪迴無盡的綿延下去。

所以我們推薦的系統步驟真的可以迅速解決冤仇,真的可以快速地消除業力,但需要你去理解,需要去掌握運用,需要你去真正的感受和體會;當你解決了幾次類似的事件,就知道因果不虛,佛菩薩沒說錯啊!輪迴不虛,佛教沒說錯啊!生死無盡,佛經沒說錯啊!

如果我們聽到一個法門系統,聽到了一個說法,只是滿足於聽到了、大體也了解了、過程全貌也知道了,我說這個強度還不夠支撐獲得自我感悟。

3.理順五會講法的脈絡,理解佛陀講法的次第過程

十二因緣法是佛陀初期宣講的重要內容之一。佛陀示現成佛後,身邊也沒個人聽法,還是天人求法,佛陀才答應講法並活到一百歲的,不然佛陀就準備入滅了,因為講法的條件很不好,這個部分在《法華經》里有提到,各位可以自己看。答應講法了就要找聽眾,觀察因緣,發現做忍辱仙人的時候發過一個願,若我成就先來度你!就是度那個歌利王,也就是五比丘之一的喬陳如。隨後佛陀就走到鹿野苑找五比丘給他們講了四聖諦,三轉四聖諦十二形法門,把這五比丘講明白了。

喬陳如聽後就證悟阿羅漢果,在佛陀弟子中喬陳如是證果第一的比丘,是最先證果的意思。這個階段不斷的壯大僧團隊伍,不斷的宣講四聖諦,成就的阿羅漢數量非常多。但各位也知道佛陀是三乘合一的,是講一佛乘無二亦無三的,不是只為講小乘而講,也不是為講人天、小、大乘而講的,是把三乘完全歸為一佛乘的心在講法。所以就要引領阿羅漢進步,不能滿足於阿羅漢的境界遲滯不前。

在阿含部主要就是講四聖諦、十二因緣法這些重要的內容。

十二年的阿含部講完,就用了八年的時間講方等部,帶大家進入到更高的修行中,這個階段就主要在推薦大菩薩的殊勝境界,是大小乘並舉的階段,所以這個期間的經文也會涉及到四聖諦十二因緣法,但是卻也在描述大菩薩的殊勝,比如我們看到的《十輪地藏》就是這個期間的內容,以推崇大菩薩的境界來吸引小乘聖人發心修持,期間出現了非常多舍小轉大的阿羅漢,經文裡稱謂他們為“大阿羅漢”。

在般若部用了二十二年。

法華涅槃部用了七年。

五會講法除去第一會華嚴部,總用四十九年。華嚴經為什麼不算啊?是因為那是佛陀以盧舍那報身佛的角度在講,嚴格意義是沒對人類開放的,所以我們看到華嚴經都是在各個天的天宮、龍宮等等,比如較為熟悉的《覺林菩薩偈》,也是在天上講的,沒人參與的。華嚴部是用時三七日,但是各位若讀《華嚴經》就知道佛陀恆常說法,不是就二十一天就講完了。

把五會講法的脈絡重新說一遍,希望各位理解佛陀講法的次第過程,也就知道不可以執著任何一個法。說這是最上最優最好,任何經文都可以是最好的,但是我們不是最好的,不契合我們的根基,這個經文雖然在佛看來最好,在我們卻用不好。

4.要更好理解十二因緣法,要把自已嵌入進去,去破解其中任意一環節,就可以從凡夫的肉體軀殼獲得真實解脫

這就如十二因緣法很多人在做解讀,不管是順生門的從無明到老死憂悲苦惱,還是從老死憂悲返到無明的還滅門,不管是分出三大塊說:這是過去因,這是現在因,這是未來果!或是前幾支緣是過去因,現在幾支是果,是未來因!不管怎么解讀,我們如果不能把自己嵌入進去,這十二因緣就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沒有一毛錢的利益關係。

當我們研究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一個事物怎么生的?一個感受怎么生的?我們只去研究別人的例子,眼睛盯著別人的是非善惡,這些法真的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價值,只有真正的把自己鑲嵌進去了,我是怎么生的?因為有、因為取、因為愛、因為受、因為觸、因為六入!這才是真正的還滅門。我為什麼煩惱?這個煩惱怎么生的?因為有,因為有我啊,所以才有我所能感受到的煩惱;沒有我的話會有這個煩惱被感受嗎?

我怎么來的?因為神識的見聞覺知能力形成了對名和色的界定,所以就有了六入,六種渠道的感受能力有了,就要有被感受到的觸了;接觸到了就會分別好壞,喜歡不喜歡,厭惡與否,就會有對應的受;在感受上,分別執著形成了愛;為了滿足愛就要去鼓動行為獲取他;你得到了這個愛的事物,因為你接觸到了,感受到了,分別計較後是喜歡的,而千辛萬苦獲得後,發現他還會消亡,不穩定不恆常的,又是白忙一場,這就是老死憂悲苦惱。

十二因緣法有順生和還滅兩種走向,正推從無明開始,反推從憂悲苦惱開始,最後一圈發現:憂悲苦惱又是下一個輪迴的無明因!這個圈子就沒解了。所以十二因緣雖然是呈閉合圓圈狀態,但是十二個環節可以在任何一點破解,導致整個鏈條分崩離析,只是我們要真切地在某個自己能上手的點,深入地去挖掘。如果真正地深入挖掘了,就應了《耳根圓通》里提到的“緣斷勝性”的“斷”了,斷得開,就從輪迴里出得去,斷得開,就可以從凡夫的肉體軀殼獲得真實解脫。

我們可以從受處下手,從愛處下手,從取處下手,研究一下我們感受到的任何事物,風吹過,鳥鳴音,花吐蕊,水潺潺,這些都是我們的感受,那么這個受是因為什麼而來?如果不受了呢?自然就不會產生隨後的愛的分別,不會形成取的執著,不會引發老死憂悲的苦惱的結果。

所以這個斷就可以入性了,徹底的清晰的斷得掉,就悟入空性,出個輪迴,解決個什麼世間的事情,變化一個什麼樣貌,言說一種什麼語音,這也都不算什麼難事了。

當我們研究這些法將要圓滿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會來為我們宣講深意,幫助我們度過最後的瓶頸階段,獲得真正的解脫利樂;如果我們自己不想去學習,又想菩薩來講法,那個來的就不一定是菩薩了。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新浪部落格《普門品析65》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