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寂靜法師:既然死亡終將要來臨,那我們為什麼而活著?


時間:2017/8/12 作者:如是

就在你打開文章的這一刻,在這個世界上的某些角落:

有人出生,有人辭世;

有人正在為生計不易奔忙;

也有人正在為歲月靜好舉杯歡顏;

生活千姿百態,生命萬種境遇。

我們總說,時間總是有的,再等我一下就……可最後發現等來的是:親不待,愛不在,事已過,情無奈。

人類、自然、生命,這個世界是誰的?

天災、人禍、疾病,我們能存在多少年?

人生有一個大問題,這個問題比任何問題都大,就是生死。

生死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事情,誰又能逃脫呢?死亡的時候,名利、學問、權力、身體全部消失。

所以活著的時候就要思考生死大事。白岩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生死。

01

人生有一個環節是絕對公平的,那就是死亡。

生死不會因為我們是小學生,就讓死亡來得快一點,也不會因為我們是博士生就來得慢一點;

生死不會因為我們是平民就早點來,也不會因為我們是高官就晚點來;

生死更不會因為我們貧窮就早來,也不會因為我們富裕就晚一步。

如果我們此生的生命不產生意義就結束了,那生命直接作廢。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我們擁有多少車子、房子、金錢,當死亡來臨的那一刻,卻一樣都帶不走。

即使我們的兒女再孝順,家庭再和睦,事業再順利,在死亡面前也無能為力,所以,死亡完全是自己的事情。

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

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我們常說的人生三觀。但從生命的角度來講,有生有死才是圓滿的生命,所以這樣的三觀是不完整的,缺少了最重要的第四觀——生死觀。

生死觀,並不是一種消極的思想,而是一種最智慧和圓滿的生活態度。

02

作家曲冰講過某電視台記者袁君的故事。

那是2010年,一位富豪的妻子找到袁君,請她幫忙主持一場葬禮。抑鬱症,奪走了她老公45歲的生命。

讀完富豪的生前日記後,袁君深深震撼。他決定在這次葬禮上做一件事情。

那天葬禮上,袁君公布了富豪一天的開銷:這個數字還不及中產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費。

他不是在車上,就是在飛機上,不是在自己會議室,就是在別人的會議室。天天應酬,天天開會,天天拚命賺錢,但他並沒有享受到金錢帶來的愉悅。

他最大的快樂竟來自於一次汽車拋錨:「我讓司機等拖車來,自己步行去公司。那天太開心了,我在路邊看到了迎春花。如果沒記錯的話,我上一次看見它,是在大學畢業那一年,同學們一起去踏青。」

那一天葬禮結束,袁君回到家後,沒有像平常一樣看片子找選題,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廚房,做好飯,然後在樓下等老公和女兒回家。

他說:「這場葬禮,讓我的靈魂開了竅。幸好我還有時間、還有健康,還能好好地善待人生和生活,好好地善待每一個重要的人。」

03

李開復除了創新工場創始人、夢想導師的身份,也是曾任職蘋果、微軟、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總裁級人物。而今,他又多了一個身份:癌症患者。

從人生的巔峰墜入病痛的折磨,從喧囂抵達沉寂,這是屬於李開復追問與懺悔人生的17個月。

「除去虛名和成就,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面對死亡,我們反而更容易得到頓悟,了解生命的意義。

讓死亡成為生命旅程中無形的好友,溫和地提醒著我們——好好活我們的生命。

04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

我們雖無法改變封面前和封底後的事情,但書裡的故事,我們卻可以自由書寫。

曾經一位智者問一群大學生:「研究生讀完了讀什麼?」大學生們說:「讀博士」。

智者卻說:「不是,研究生完了就應該研究死,怎麼會是念博士呢?」

通常的研究生文憑是指知識積累到什麼程度,而智者所指的研究生是研究五個項目,由低到高分別是:

第一,研究生存;

第二,研究生意;

第三,研究生活;

第四,研究生命;

第五,研究生死。

這才是完整生命的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生存,這非常重要。無論我們做什麼,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生存,這就是一等人。

第二個層次是生意。為生命提供一個人好的保障叫生意,有的人說自己生意做得很好,這只是第二等人,因為還沒進入生活。

第三個層次是生活。這不是吃吃喝喝地享受生活,活在這個層次的人,他們會去旅遊,去行孝,這就是生活。但是只會生活,到一定程度也會感到沒意思,因為生命缺乏高度,這是三等人。

第四個層次是生命。直接進入生命的是第四等人,他們會直接關注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活著究竟為了什麼?難道來人生走一趟僅僅是為了吃飽喝足,然後就離開嗎?女人生小孩,男人乾一番事業,難道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嗎?

人生為什麼不快樂?

第一,人生沒有成長。人只有在成長的時候才會感到快樂,為什麼有人不愁吃穿還要拚命賺錢,這實質上就是為了追求一種價值。

第二,人生沒有價值。喜悅是從價值中產生的,快樂從刺激中誕生,所以我們有變化就有快樂。

比如,有人從前說擁有100萬就夠了,可當有了100萬後卻覺得不夠快樂;於是開始想要1000萬,當擁有了1000萬後,發現仍然得不到快樂,想要超過首富;最後,超過首富的目標達成後也只是獲得一點快樂,並沒有獲得喜悅。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喜悅是從價值和意義中產生的,生命沒有價值和意義,喜悅就誕生不了,因為沒有基礎。

05

第五個層次是生死。

我們活在世間,在死亡來臨的那一刻,就算擁有再高的地位,賺再多的錢,都作廢。

在我們活著的時候,只有做過的好,做過的惡,跟我們有關,而其他的都跟我們無關。

所以,從生命的角度來看待生死,只有兩個東西跟著我們——善和惡。而比善和惡更好的東西就是信仰。

這個時代有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人活著就有很多的痲煩,所以我們要為生命找到一個保障的方法。

保障的方法在哪裡?就是依靠。

一個人有信仰特別重要,我們的黨也非常重視信仰,一個不信仰共產主義的人,他如何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呢?

所以,當我們有了真正的信仰之後,生命就有了力量、有了依靠,我們的畏懼就會減少。

無論是信仰宗教還是祖宗,或者老天,都是對生命的一種依託和交付。

06

佛門泰斗星雲大師現在雖已九十高齡,但是還抓緊分分秒秒去幫助人,為什麼?

因為他已經看破生死,利用活著的一點時間,儘可能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

這就是人間的菩薩,因為他不為自己,只是利用、使用自己來幫助別人。

星雲大師說:如果有來生,我還要來人間。

所以,人生的最終目的不是要獲得名利,而是要覺醒生命,利益他人。

談到死亡是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更好地活著。

正是因為有一天我們都會死,所以我們更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時候,利用我們活著的時間好好作為。

07

如果說人天生不會死亡,那我們也許就不會珍惜當下好好修行,努力學習學習,勤奮精進,因為我們會覺得不用著急,什麼時候做都可以。

正是因為生命的有限性,所以我們才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在該努力拚搏的時候,不遺餘力;

在該修生養息的時候,坐看閒庭;

在該相濡以沫的時候,滿懷誠意;

在該追求真理的時候,敬畏天地。

餘下的日子裡,

把每天當成是末日去全心投入工作;

把每刻當成是終點去欣賞這個世界;

把每人當成是愛人去珍惜每段緣分;

餘下的日子裡,

放下所有對自己和他人的苛責;

拾起曾經對生活和生命的期許;

耕種一切與這個世界有關的愛與溫暖。

如此,向死而生,生命才沒有白活過,也才有了終極的意義。

謹將此文,

獻給你我的生命。

願逝者安息,

生者對生命常懷愛與敬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