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如果發了行菩提心,縱然行為放逸,相續中的功德也會剎那剎那逐漸增多


時間:2017/8/22 作者:妙音居士

下面講行菩提心的功德:

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

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

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什麼時候在相續中發願「我要度化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此願縱遇生命危險也不退轉,並且真正去行持,這就是行菩提心。

關於行菩提心,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攝持願菩提心的行為;另一種是指發了菩提心後,立志受持、永不退轉的決心。願菩提心只是發願「我要度化一切眾生」,到了行菩提心的時候,通過再三的思維,立志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哪怕自己粉身碎骨,菩提心的誓言也不會變,如同世間人所說「君子一言,快馬一鞭」,不是今天發了誓,明天就出爾反爾,而是自己心裏面真正發了誓,永遠也不會改變。

什麼時候生起了這樣的決心,從那時起,縱然晚上睡覺、平時行為放逸、唱歌跳舞、昏厥,以及在行住坐臥等各種威儀中,相續中的功德、福德永遠也不會耗盡,而且還會剎那剎那逐漸增多,無邊無際猶如虛空一樣廣大。

所以,大家的相續中應該有行菩提心,這種發心相當重要。如果沒有的話,今天做一件善事,只有一件善事的功德,用完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了,但若以行菩提心來攝持,這件善事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以前上師如意寶講過:如果相續中生起了「寧死也不退轉」的行菩提心,即使只念一遍觀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這個功德在你成佛之前也會越來越增多。但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不管你念了多少咒語、做了多少善事、行持了什麼樣的布施,這個功德的量是有限的,到了一定時候就會用完。

因此,在平時的行為中,我們應該觀察自己的發心到底是怎麼樣的?相續中有沒有產生過這樣的行菩提心?

注釋中說:〖然而,它並不是像行菩提心那樣接連不斷產生福德。從什麼時候起,為了能使無邊無際所有眾生界從業惑的束縛與輪迴的牢獄中解脫出來,在生死輪迴沒有空無之前,懷著義無反顧的利他心真實受持行菩提心,〗如果真正發了行菩提心,就像坐上了火車臥鋪一樣,根本不需要步行,即使是在睡眠中,也會自然而然從成都到達北京。相反,如果沒有乘上菩提心的這班列車,那麼你走多少步,就算多少步,走到北京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因此,大家必須要明白菩提心的重要性,在修行的過程中,儘量以此來攝持自己的善行。

在藏傳佛教中,有些人特別能苦行,他們的精神往往讓人十分佩服讚嘆。他們從康巴一直磕大頭到拉薩,中間路經幾千公里,如此三步一拜,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從行為上看,這種苦行非常了不起,但如果他的相續中沒有菩提心,此舉的功德也不一定很大。相反,一個人如果具有菩提心,只在這裡磕一天大頭,這兩個功德從長遠的角度看,哪一個更大呢?當然是有菩提心的功德更大。所以,修行需要智慧,沒有智慧的話,想要成就是很困難的。現在漢傳佛教中有些修行人也非常精進,早上四點多就起來念佛,一直念到晚上八、九點鐘,他們雖然這樣不停地念,但如果相續中沒有菩提心,這個功德大不大?大家應該非常清楚。因此,我們行住坐臥,無論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應當以菩提心來攝持,只要沒有產生「我今後再也不度眾生了」這種惡念,你的功德就會一直增上。所以,什麼功德才最大?大家一定要看清楚。

〖從此以後,如果沒有失毀這一行菩提心,那麼即便處在睡眠或陶醉等放逸的狀態中,齊天洪福也會連續不斷屢屢產生。〗如果沒有退失菩提心,廣大無邊的功德就會在相續中不斷產生,即使表面上好像造了一些惡業,但實際上,也會變成積累資糧的因。如《大密善巧方便經》中記載:大悲商主以悲心殺了短矛黑人,由於他的發心特別清淨,以此圓滿了四萬劫資糧。星宿婆羅門以善心對商主之女作不淨行,從而圓滿了二萬劫資糧。這兩個公案中,一個是殺人,一個是作不淨行,表面上看來都是有過失的,但如果真正具有菩提心,這種不如法的行為,也反而變成了功德。當然,這種境界非一般凡夫可為,如果以利他的心為藉口,隨意行持各種非法行,這也是不如法的。

這裡並不是說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整天不起床一直睡懶覺,功德也能不斷地增長,只靠菩提心的利息,自己也很快能成就。以前有個老闆對我說大話:「我現在把錢全部存在銀行里,光靠吃利息,這一輩子也足夠了。」同樣,有些道友可能會想:「我現在已經發了菩提心,而且它也沒有失壞,從此以後我不用行持什麼善法,不用背書、也不用看書,天天睡覺就可以了。」這樣想是不合理的。

假如你真的有了菩提心,這麼做倒也可以,但除了一些真正的大成就者外,凡夫人很難具備這種功德。以前上師如意寶出去的時候,中午有時候會睡一會兒,這時我們在旁邊確實能產生一種信心:「上師跟我們是完全不同的,雖然現在正睡著,但他老人家相續中菩提心的功德一直都是在增長的。」像上師如意寶那樣的大成就者,我們根本不會有任何懷疑「上師是不是菩薩?上師有沒有菩提心?」真正的菩薩不一定整天都在坐禪、念佛、看書,縱然顯現上他遊山玩水,好像不行持善法,但實際上,他的功德一直都在不斷地增長。

我們的修行如何,自己應該是最清楚的,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相續中的菩提心到底是什麼樣的?發了度眾生的願沒有?發了願以後,遇到一些違緣時,自己會不會退轉?這些都應該好好觀察。如果有一顆根本不會退轉的心,從此以後,你的功德確實會越來越增上。反之,沒有這顆菩提心,表面上不管做了什麼樣的事,它的功德也不是特別大。

因此,我再三祈禱大家,希望你們在修行的時候一定要以菩提心來攝持,同時,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能不能把這麼好的佛法介紹給其他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現在的佛教徒雖然有很多,但相續中有菩提心的並不多,大多數人只是求人天福報,能不能幫他們把這種發心扭轉過來?還有,對那些沒有信佛的人,能不能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皈依,這些眾生非常可憐,不要說勝義諦的空性,就連世俗諦最基本的前世後世、業因果、菩提心的功德都不懂,每天為了錢、為了生活、為了工作而四處奔波,荒廢了自己寶貴的人身。在學習《入菩薩行論》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你們每人能不能影響一個人來學佛?當然,並不是「菩提學會」需要這麼多人,如果沒有菩提心,哪怕有幾億人也沒有用;有了菩提心的話,十幾個人也足夠了。弘法利生需要靠每個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把佛法的精神給一個人宣講,讓他通達佛法教義,這也是真正的度化眾生。

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就不要總想「我以後再度化眾生」,雖然我們還沒有能力度化所有的眾生,但身邊有很多親朋好友,在這些人面前宣講佛法的功德、大乘菩提心的功德,他們很有可能會發菩提心的。即使暫時沒有發心,那你也可以再試一次,一次失敗不要緊,兩次失敗也不要緊,凡夫人無始以來迷亂執著非常嚴重,他們現在不承認、拚命反對,這是非常正常的,對我們來講,也沒什麼可失望的。

因此,希望大家儘量對身邊的人起一點作用,讓他們逐漸學習佛法,生起一種利他的心。這種心對家庭非常重要,對社會非常重要,對國家也非常重要,如果具有利他心的人越來越多,整個世間的饑荒、戰爭、災難就會逐漸消失。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愛心、慈悲心、無私奉獻一切的心,這種心的力量不可思議。現在人們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大家應該很清楚,如果他們都能發起菩提心的話,我覺得這對社會是一個大貢獻,對弘揚佛法也是一個大貢獻。

——恭錄於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入行論廣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