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仁禪法師:一念頃是娑婆還是極樂時間的辨析


時間:2017/9/8 作者:淨土解行

《佛說無量壽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一、一念的時間之量

首先,我們要了知這一大願的經文中的「一念頃」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一念有不同的解釋。比如《仁王護國經》說九十剎那為一念;而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解釋,一彈指就有六十念。這個一彈指頃可以說一秒鐘都不到,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可見這個時間是非常短的。於一念頃就能以神足游遍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我們凡夫人無法想像,乃至於阿羅漢、緣覺這些聖者都難以想像。所以,二乘聖者也有很多不相信淨土法門的,道理也在這裡。

二、問題的提出

這裡有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四十八願》裡面這個「一念頃」,是極樂世界的時間還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時間呢?

其實,不單單《四十八願》一念頃這個時間,乃至於《無量壽經》後面講到的一些時間,以及《觀無量壽佛經》的九品往生章說到的半日、一日一夜,以及七日,乃至下品生當中的七七日、六大劫、十二大劫(下品下生十二大劫花開見佛),這些時間到底是極樂世界的時間還是娑婆世界的時間?

1、大禪師的誤解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千萬不要把它想得很簡單,對此一定要有個明確的答案;否則,對願文的理解可能會有很大的歧誤。

比如,有些禪師不按本義來理解這個問題,就出現了「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修行,無論如何也比生到西方淨土的中下品人要更快成佛」的結論。近代有位名聲顯赫的大禪師,他老人家可能是故意顯現吧,顯現上也這麼理解。這位禪師是當時宗門兩大柱石之一這樣的人物,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為賢者諱,就不提他的名字了。

他是這麼說的,說修行人最好是參禪,如果修念佛法門,就算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十二大劫關在極樂世界蓮花胎中出不來怎麼辦?而且他下面馬上強調,極樂世界一天是我們這裡一大劫,那在蓮花胎中關了十二大劫,娑婆世界過了多久了?那是無窮無盡的天文數字啊!所以念佛的人呢,如果六大劫、十二大劫關在蓮花胎當中,那太可惜了,空耗時光;還是不要去極樂世界,去那裡不如在我們娑婆世界修行。

他顯現上就把《觀經》中的時間理解錯了——極樂世界十二大劫,娑婆世界就是不可計的無窮長的時間。

當然,有的宗門大德也不是不理解,只是他為了安立自宗,所以顯現上,他在講法時就會貶抑其他宗派。

2、元照禪師顯現上對此問題的前後認識

另外,宋代中興南山宗的元照律祖(靈芝大智律師),也顯現上曾對這個問題沒有好好理解,但是後來他轉過來了。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元照律祖這樣說:

「末法眾生,善根淺薄,又沒有善知識教導,所以就無惡不作,得到人身,也是空耗了,又墮入惡趣受無盡輪迴之苦!所以我發菩提心,要生生世世在此濁惡的娑婆世界修行,並誓願通達佛法,作一切眾生的大導師,勸化有緣眾生入於佛道。

「我又見到《高僧傳》當中慧布法師說:'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清淨,但這不是我所希求的。如果十二大劫在蓮華胎享受快樂,那還不如在三途苦趣救度眾生。'這樣過了很多年,於淨土法門也未留心,見到修淨土的,還要輕視勸阻。

「後來我得了重病,色身衰弱,意識昏昧,平日功夫全用不上,沒有辦法掌握這顆心。這次病好之後,我頓悟前非,虔誠自責懺悔,知道願發得大固然好,但是有沒有考量,有無能力堪此重任呢?

「直到看到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說到初發心菩薩未證法忍,必須常不離佛,裡面又引《大智度論》說:'具縛凡夫,雖然具大悲心愿於惡世度苦眾生,可以說是無有是處。就如初生嬰兒,不能離母親太遠。又如雛鳥,只能在枝丫上跳躍,不能展翅翱翔。'

「從此,我就放棄平生注重的學問,而專門向淨土的典籍與修行法門上著力,二十多年不曾一刻舍離。這樣於古今論著用心參詳,詳細了知經論的講法,終於消除了眾多疑惑,對念佛法門深信無疑。」

可見,對這個問題我們要留心。不說本來就有疑惑的人,就是想都沒想過這個問題的人,現在把它弄清楚,也有極大的利益。

三、正式辨析

1、若非此土時間,則神通也不成其為神通

「十二大劫在蓮華胎享受快樂」,表面看來呢,比如這裡願文講的,於一念頃以神足飛到十方剎土,說的是極樂世界的人,也應該是極樂世界的時間。但其實我們可以想一想,極樂世界的一天相當於娑婆世界的一大劫(《佛說佛名經》、《華嚴經》等有明確教證),如果這個一念頃是指極樂世界時間,那相當於我們這裡多少時間呢?成了不知多少年歲的很長的時間——以神足飛行好多年到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也就算不上什麼稀奇的。所以這個一念頃不可能是指極樂世界的時間。

前面的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願文里並沒有提到「一念頃」,他能了知、能聽聞、能看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等諸多情形,願文並沒有交待一定要一念頃或者多少年才能看到。但是呢,五通應該是一致的,如果這裡神足通只需一念頃,那同樣的,天眼一念當中,或者天耳一念當中,就有能力看見或聽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的情形。從上下文也能夠推出來,這些一念頃也都肯定是娑婆世界的時間。否則,前面的幾個神通也都不成其為神通了。

2、對機此土眾生,應是此土時間

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的化機是娑婆世界的眾生,而不是極樂世界的眾生,那當然是娑婆世界的一念頃;並且主要是針對當時講法的對象,是人類的一念頃,也不是天界的一念頃。

比如說,四天王天的一天是我們這裡五十年,帝釋天的一天是我們這裡一百年,再上面夜摩天、兜率天兩百、四百年這樣上去。天界的時間又是千差萬別的,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可見這一念頃一定是娑婆世界當中人類的一念頃。

3、印光大師對此問題的分析

這個問題對我們淨宗學人是很要緊的。剛才簡單以理證推理說了一下,這個時間是娑婆世界的時間,而非極樂世界的時間。這也不是個人的分別念,個人這樣的凡夫也不敢在這裡胡說八道。這個說法,是有教證的。

首先《印光法師文鈔》裡面,印祖有一封書信談到這個問題。

他老人家開頭直接把結論拿出來:

「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皆約此方之時期言之。」

下面分析:「何以知之?此方利根,或鈍根誠懇至極之人,即能數十日或數年,或大徹大悟及親證三昧。」

我們娑婆世界的修行人,別說利根,乃至鈍根但具足非常虔誠信心的人也有幾十天或者幾年就大徹大悟、證得念佛三昧的,那何況極樂世界的人呢?

下面印祖又說:「豈往生西方,住於佛菩薩不思議神通威德所常加被之勝妙境界中,其得益比此方更遲得日劫相倍乎?」

生到極樂世界,他是長時地安住在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的威神三昧大光明加被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修行反而比我們這裡還要緩慢無數倍嗎?

印祖就反問,難道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這樣殊勝的因緣(如這些天學到的幾大願,天耳、天眼、神足等大神通,後面會學到的極樂依正不可思議功德),十方諸佛所說的佛法都能聽聞受持,乃至在極樂世界親聽阿彌陀佛講法,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作善友,這樣來修行,會比我們這裡更遲緩不可計倍嗎?極樂世界一天,這裡是一大劫,如果經中所說是極樂時間,那修行遠不如我們這個世界的話,那極樂世界還能稱得上是極樂世界嗎?

最後印祖落文:「此事此理,豈待智者方知乎?」印祖說,這種道理還要去問別人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可見印祖《文鈔》作了非常明確的回答,這個時間肯定是指娑婆世界的時間。

4、善導大師的說法

比如說,下品下生者十二大劫就能花開見佛,如果以極樂世界的時間來說,其實就是十二天的時間。而下品上生者也是極普通的一個人,沒有什麼大的修行的,四十九天花開見佛,在極樂世界來說,更是極短極短的時間,一秒的千萬分之一都沒有。所以,應該說九品往生裡面除了最下面的兩品,其他七品的往生,可以說一到那裡馬上就花開見佛了。

這種說法也是善導大師的觀點。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這在漢地是公認的,沒有任何懷疑的。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貼疏》裡面說:「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善導大師也說不是指極樂世界的七天。

又說:「此間經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還強調一下「應知」——這個道理應該這樣了知。這裡善導大師說,這個七日不是指極樂世界的七日,而是指我們這裡的七日;如果按極樂世界時間,善導大師就說那七日相當於極短的一念須臾頃(「一念須臾間」是形容極短極短的時間)。

以這些理證教證,我們可以斷定,這一大願的「一念頃」是指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念頃,而不是極樂世界的一念頃。

摘自仁禪法師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錄·信蓮盛開》

往期精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