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素食護生: 健康

彭鑫:簡便內壯法,源自少林《易筋經》的基本功


時間:2017/9/19 作者:心愿

“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清·王三尊《醫權初編》

大家都聽說過少林派的《易筋經》,是少林寺“鎮寺之寶”,相傳為達摩大師所創,可以讓人變大或變小,很神奇。這是小說里杜撰的,那么真正的《易筋經》是什麼意思呢?

“易”就是改變、變換、改良;“筋”指的是人體的肌腱、筋膜、韌帶,包括部分神經;“經”的涵義則是方法、經驗或學問。所謂“易筋”,就是改變 “筋”的方法。人體的骨骼之外,皮肉之內,四肢百骸之中,“筋”無處不在,沒有筋就沒有勁力。如果想人為地變弱為強,變柔為剛,變衰為康,就得藉助於“易筋”之力。

可見,練習《易筋經》,讓人變大變小雖然是虛的,但是可以讓人的筋骨更柔軟卻是真的。《易筋經》分為兩種:當前社會上流傳的少林易筋十二式屬偏於外壯的功夫,直接鍛鍊“筋”,然而“筋”與“膜”相連,所謂“是故煉筋,必須煉膜,煉膜必須鍊氣。然而煉筋易而煉膜難,煉膜難而鍊氣更難也。”

而另外一種就是內壯的功夫。在 《易筋經》“內壯神勇”十二功法中,第一步就是練氣入膜的要法。所以練習要從內而外,先練氣,再練膜,然後才是練筋骨。而少林版的揉腹法則是最簡單的練氣功夫。

明代天啟四年版的《易筋經》開篇就是這個,說揉腹用於“守中積氣”而達到“培其元氣,守其中氣,保其正氣,護其腎氣,養其肝氣,調其肺氣,理其脾氣,升其清氣,降其濁氣,閉其邪惡不正之氣”的目的,最終達到筋膜騰起、內壯外勇的功效。

練功要由內而外,我們鍛鍊身體也是如此。如果能長期堅持內壯功法的練習,不僅能使習者脫胎換骨,轉弱為壯,而且能斂氣入骨,讓身體日益強壯。

在內壯功法中,揉腹功是最主要,也是最簡單的。這種功法,練一周左右就能感覺腹內的氣隨手在轉運。練1~3個月,中氣倍增,自覺氣力足、有精神,說話聲音洪亮,上腹部豐滿,腹直肌腱劃部分豐滿,以及腹中線之凹消失,這是“筋膜騰起”之徵驗。

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中氣不足的人和有胃腸疾病、各種虛損性慢性病患者、中老年身體衰弱者、大病初癒需要康復者以及亞健康人士練習,對於目前壓力大、胃腸功能不好,消化吸收不良、面色萎黃、氣虛乏力的公司白領、上班族、年輕人尤為合適。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這種揉腹法的操作要領:

1.仰臥,兩腿微曲,這樣可以放鬆腹部。或站立,兩腳與肩同寬,全身放鬆。

2.右手手掌按於上腹正中,心窩至肚臍的正中點,大約中脘穴部位,左手掌按於右手背,兩手手心(勞宮穴)相對,以中脘穴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上→左→下→右揉動10分鐘。

3.兩手隨著揉動,一邊揉一邊沿著腹部正中線往下推進,至肚臍(神闕穴),繼續以肚臍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上→左→下→右揉動20分鐘。

4.之後,兩手隨著揉動,一邊揉一邊沿著腹部正中線往下推進,至肚臍下一寸三分(氣海穴),繼續以氣海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上→左→下→右揉動10分鐘。

5.收功:兩手緩緩放慢,相扣於氣海穴,靜止大約5分鐘。慢慢起身,散步10分鐘。

中脘穴為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具有補益中氣、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而人的全身之氣,最容易在此處凝滯不通,尤其生氣之後,心窩處淤堵、煩悶之感尤為明顯,即為“氣結”,屬於無形之氣的阻塞,日久不通,內氣的郁滯就會導致臟器的形變,演變為內在各種有形疾病。

中脘好比整個內在臟腑之氣通路的“十字路口”,最開始以中脘穴為中心,用意在於開啟整個臟腑之氣的大門,所謂“開關通氣”,揉大約10分鐘。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揉的時候不是在皮膚上摩擦轉動,而是手掌粘著皮膚轉。掌力由輕而重,逐漸增加。轉速要慢而勻,手要穩而沉,範圍要由小而大。

神闕是先天之本,命蒂所系,是人體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宮”。神闕為先天長壽大穴,需要時間久一些,15~20分鐘(當然越久越好)。氣海與道家養生所謂下丹田部位相合,為元氣之海,全身六陰六陽十二經為氣血循環之河流,奇經八脈為陰精陽氣的江海,而最終氣血的積蓄貯藏,所謂“百川東到海”,都要收歸於氣海。

氣海就好比能量氣血的總銀行,因此任何功法最終結束都要氣沉丹田。而全身所有力氣的真正發出,都要依靠丹田氣,自古武術發力講究“叫一口丹田渾元氣”,舉重運動員每舉一把都要發一聲“嗨”,腰圍立刻膨脹,氣貫丹田,之後全身發力,這就是為什麼舉重運動員要扎著又寬又厚的腰帶的原因,一方面護腰,一方面束腰便於發丹田之力,自古以來的將軍穿戴,必然有束腰,就是這個原因。丹田為元氣之海,而氣海穴恰恰就是收歸元氣的地方。

記得在跟一個民間老中醫學習推拿按摩時,所有的手法治療按摩之後,最終都要在氣海穴壓三次。當時我非常不解,問老中醫,他說: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氣機不調、元氣不足所致,進行完全身的按摩之後,內在氣血理順好了,最後需要“引火歸元”,也就是把全身之氣收歸大海,貯備積蓄能量,而不是散在全身。因此,在做完揉腹法之後,最後以氣海穴作為結束,以達到“引火歸元”的功效。氣海為補氣培元大穴,揉大約10分鐘。

揉腹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速度和緩、力度輕柔,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放慢速度,而自我感覺力度向腹內穿透,內氣逐漸活躍,整個過程的體驗就是“速度遞減,透力漸穿”。

在揉腹時,最好一氣呵成,中間不要停歇。具體一次揉多長時間,應量力而行,隨著功夫的提高,揉的時間應該是一次比一次長。就一般人而言,最好一次不要低於30分鐘,也就是說,在半小時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意願選擇練習時間,一次連續揉腹的時間越長,體會就越深,收穫就越大。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練習的時候要“神隨手轉,緩慢柔和,意注腹中,隨曲就伸。”就是說,兩手按著肚皮的時候,精神要集中,勻緩地揉轉;在中脘處按揉時,要想到脊骨;在神闕、氣海處揉按時,要想到腰部脊骨。

揉的時候不要用蠻力和拙力,越輕柔越好,似水一樣,隨著流動而滋潤萬物,不爭不搶,自自然然。總的來說,自己覺得舒適、自然就好。練多了,自己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速度和規律了。

任何人,只要精神集中,認真按照“神隨手轉,緩慢柔和”的原則來練,每天一個半小時,快則一個月,慢則一百天,就會有明顯的腹內氣流動的感覺,宿便就會排除,消化增強,大便通暢,食慾打開,面色紅潤。

每天堅持揉腹,5個月到半年左右,腹部肌肉會變得非常結實,富有彈性,稍一用力,立刻繃起,並有一定的抗擊打能力;認真練習一年左右,就會感到內力充實,尤其是青年人,會感到全身力氣充足,勁力和耐力較之以往會加倍增大,舉重力量加倍,爆發力增強,說話底氣十足,信心倍增,行動力、意志力加強,魄力和氣度宏大,整個人的氣質都會為之改換。

對於青少年來說,練習這種簡單的揉腹法,能夠讓腦力增強,記憶力變好,思維能力清晰縝密,學習成績提高(筆者按:該法在臨床中教給好多傷精青少年練習,收效顯著)。所以家長與其費盡心力地想辦法拉著孩子去上這樣那樣的補習班,不如認真引導孩子好好練習揉腹法,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鍛鍊心智,真正地身心同補。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套用,切勿擅用。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轉載及引用請註明出處。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