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佛教的未來靠什麼?


時間:2017/9/20 作者:東華禪寺

其實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做好,能力是第二位,心才是第一位。即便你沒有能力,只要你有心,不停地去做,能力很快也能培養起來。能力的培養,不外乎就是重複做一件事情,一次不會,兩次不會,但是只要做上三次,這件事情你就會做了,你做這件事情的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如果只有能力,沒有心,有什麼用呢?一個人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起用,首先要看他是否有心,其次才看他是否有能力,心才是萬物的根本。

佛教的未來要靠僧人,僧人的未來要靠什麼呢?(答:靠發心)對,靠道心和發心。道心和發心體現在哪裡呢?道心不是一句空話,發心也不是一句空話,都是拿得出來,擲地有聲,能讓人感受到的。

包括我們的愛心、慈悲心也不是一句空話,也是實實在在,看得見,傳遞得出去,能讓對方真真實實地感受到的。只要你真的想把愛心、慈悲心傳遞給對方,對方一定能接收到。

一個國家的未來要靠誰?(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應該說「國家興亡,我有責」。匹夫是誰?匹夫指的就是你我他,就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下承擔,說「國家興亡,我有責」呢?一個民族的興衰取決於她的人民,一個企業的興衰取決於它的員工,一個家族的興衰取決於它的子女。東華禪寺的興衰取決於誰?取決於在座的每一位僧眾。

一個人是否信佛,是真信還是假信,是信因果還是不信因果,只有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才看得出來。所以直面事情的發生是檢驗你我他內心世界最好的辦法。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事情,正因為我們的人生中有這些蜿蜒崎嶇的道路,有這些磕磕碰碰,才讓我們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認識自己、認識他人。

你出手的方式就代表了你的態度、你的內心世界,你不出手也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出手。就像看到兩個人打架,你去勸架,這就代表了你的態度,你不去勸架,也代表了你的態度。不存在沒有出手,都在出手,都是一種態度。

學佛的人都是有信仰的人,信仰正好體現在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是如何對待它的。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正好給你一個展現內心世界的機會。比如你注重道德,這時候你就會體現出道德;

你注重手段,這時候你就會運用手段;你好大喜功,這時候你就會表現出好大喜功。只有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才能看清自己。當沒有事情發生的時候,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學佛、出家,沒有人勸,也沒有人強迫,都是我們自願的。可是為什麼到了一個新的環境,看到人家不發心,你也忘掉自己的初衷,也不發心了呢?這說明你當初就沒有道心。

如果你當初是一個有道心的人,你越看到逆境逆緣,越會把道心提起來,你的道心會更堅固。沒有信仰的人,看到人家發心,他也發心,看到人家不發心,他也不發心,這是凡夫的行為。

如果你是一個真有信仰的人,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都不會忘掉自己的初衷和身份。任何一個環境都是龍蛇混雜、魚目混珠,正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看清自己,才能成長。這樣的環境讓有道心的人更有道心,讓沒有道心的人被淘汰。

其實你是有力量改變環境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是環境的一部分,你改變了,環境就改變了。如果你走了,我走了,他走了,這個環境還存在嗎?這個團體還存在嗎?環境也好,團體也好,都是你我他組成的。

如果我們連基本的工作都不願意做,或者都做不好,想開悟成佛,那是自己騙自己。我們天天重複做一項工作都做不好,還想做出世間的佛事,想都不用想!與其每天戴著面具痳木不仁地活著,不如把自己的面具拿掉,真實地活著,這樣你不就解脫了嗎?

你裝給誰看都沒有必要。有智慧的人不需要你裝,他能看到你的骨子裡。你更不需要裝給沒有智慧的人看,就以你本來的面目活著,以你本來的面目為人處事。

佛門裡說直心能入道,一個人敢於直面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就解脫了一半。你們總想去極樂世界,可是你本身的心態、境界不夠,還不具備去極樂世界的資格,更不配住在極樂世界。就算真的有一個極樂世界,你去了之後,也只會把那裡攪得烏煙瘴氣。

因為你是一個凡夫俗子,是一個無明、業障很重的人,你跑到極樂世界,只會擾亂極樂世界的清淨。如果無明、業障很重的人都能去極樂世界,那極樂世界也就沒有什麼含金量了,我們還去極樂世界幹什麼呢?

一個有道心、有品德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是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都會如如不動地面對一切,不會跟風從雲、隨波逐流。無論到哪裡,他都會把本來面目呈現給大家,尤其是當逆境出現的時候,他更能把真實的品德體現出來。

當逆境沒有出現,不需要體現他的品德的時候,他看上去就像普通人一樣。所以古人說,國家混亂的時候才能看清誰是忠臣良將,在太平盛世往往看不出來。

同樣,在企業、家族出現亂子的時候,才能看出誰是忠臣,誰是有責任心的人。只有在逆境中、在被需要的時候,你才能看清自己的內心世界。當別人需要你的時候,你要義不容辭地站出來。古人說:幫忙不添亂,水多不漫橋。如果你來幫忙反而添了亂,水漫過了橋,給人家帶來了煩惱與不便,那你就不要幫忙。

我有一句口頭語:「不要聽一個人說什麼,要看他做什麼。當他真的在做的時候,就不要再看他做什麼了,而要看他背後的動機。」如果你看不到他的動機,以表象來衡量和評判,可能就會冤枉人。

一個有信仰的人任何時候都是有主心骨的,不會被逆境、被不好的環境所左右、所改變。在佛教史上曾經出現了很多偉大的人物,比如鳩摩羅什、鳩摩羅炎、玄奘法師等,他們都是看到聖教要衰敗,延續不下去了,沒人願意挑這副重擔了,才出家的。他們認為佛教的延續和興盛,捨我其誰?我不來承擔誰來承擔?一切事情都要靠人為,有了人才會有一切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