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真如本性,互融互攝


時間:2017/9/22 作者:白

大教的緣起,佛一出世先講《華嚴經》,說的就是真如本性,本自互融互攝,沒有障礙的一個境界,無障礙法界,事事無礙,一切法無不即性,無不即是你的本心,沒有障礙。我們現在認為有障礙那就錯了,還要在裡面取相來做為基礎,那就是迷上加迷,所以佛一開始是講《華嚴經》,講的就是如來的果覺,以這個做為根本,其餘皆是枝末法輪。最後才講《法華經》開權顯實,叫攝末歸本法輪,把這些枝末都歸到根本。很明確的,祖師大德為我們判教,現在人說整理出一大藏教,佛法的根本在於明心見性,在於你能體會到什麼叫真如本性,修學什麼法門都還其次,明心見性才是最重要的。

黃念祖老居士也是這樣講,他說六度波羅蜜裡面最重要的是般若度,其餘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同人的足,般若波羅蜜如同人的眼,如果一個人沒有眼只有足的話,走路會撞牆跌倒。修行如果沒有般若,黃老居士講這叫盲修瞎練,無論哪一個宗派的歷代祖師,都會說這是盲修瞎練,因為不識本心。

禪宗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識得本來,學什麼法都沒有用處,因為佛法最可貴的就是告訴我們,眾生本來成佛,本來就具有跟如來完全一樣的佛性。淨土宗也是依據這個根本而建立的,阿彌陀佛就是根據眾生本來就具有清淨心,才能讓眾生十念一念就能往生。我們的心在染濁的環境裡面它不染,就像水一樣,它雖然是髒水,但濕性不變,大海雖然有波浪,一個波浪跟另一個波浪不同,但是它的濕性不變,所以叫「在迷而不染」。在聖不增,成佛做祖的、成就的,有沒有增長一點佛性?水的濕性有沒有增長一點?把水弄乾淨了,它濕性還是潮濕的;我們成佛了,本性還是如如不動的,這就是佛性,這跟我們有密切關係,現在說密切關係,就是佛性,這就是本心。

我們要怎麼體會本心呢?

佛告訴我們要從譬喻去體會,佛在《楞嚴經》裡面說:「諸有智者當以譬喻而得開悟。」所以《楞嚴經》是佛法很重要的一部經典,有些人就開始批評《楞嚴經》、《圓覺經》是偽經。佛在《法滅盡經》講,末法第一部滅的是《楞嚴經》,魔王要來滅,因為這部經能夠讓你明心見性,魔王怕你看了這部經明心見性,因為這部經從頭到尾有很詳細的說明,見不在眼,聽不在耳,這都幫我們把以前錯誤的觀念剖析掉,這叫開智慧。有人說自從讀了《楞嚴經》後,再也不讀世間的糟粕書,有這麼大的力量,妖魔鬼怪很害怕你看到開智慧的《楞嚴經》,因為他有禪定,他覺得一切眾生都是由他管,他怕你超出他的管轄範圍,所以要來障礙。聽佛這樣講,再來看這些批評《楞嚴經》、《圓覺經》說這是偽經的人,你要知道這個人就是妖魔鬼怪的化身,要來障礙大家的慧眼,不能相信他,佛在三千年前就預言了,妖魔鬼怪要來破壞正法。

《楞嚴經》是相當好的一部經典,讀了它《大藏經》通達沒有問題,因為《大藏經》所說的就是真如佛性,《楞嚴經》裡面的詞句,在藏經里算是數一數二困難的,它是唐朝的大文學家房融宰相潤筆,他們家三朝宰相,他來做筆受,筆受是經典翻譯出來,再做文詞的修飾,所以它很有文學的味道。以佛法經典來看,它譯辭字句非常的明晰,剛開始會看不懂,可是讀久了智慧會打開。我以前一天讀一卷,每一卷都讀超過五十遍以上,甚至到一百遍,這樣薰習,這樣常常去讀,所以這麼久了我都還記得。不是讀這部經有什麼神秘,而是它的內容相當好,有機會也可以來講這部開智慧的楞嚴,讓大家明心見性。因為淨土宗《無量壽經》的內容是心性的極致,已經發揮出來的,可是在我們不明白什麼是心性以前,要看《楞嚴經》,就能夠知道佛性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心是怎麼一回事,這才有一個解悟,雖然不是真正所謂的桶底脫落,打開本來,親見佛性,還不到這層工夫,至少有一個概念,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楞嚴經》是相當重要的一部經典。淨土當然是依著心性而建立的,在後面的本經體性會說到。

出處節錄:《無量壽經玄義》悟顯法師講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