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學佛生涯規劃


時間:2017/9/26 作者:止盈

有同修發現一個問題:他周邊的同修拉進佛門了,陸續也開始做功課,但是一段時間後就懈怠,最後就退出不再學習了。問這是為什麼呢?

如我過去說過的那個例子,大概十年前認識一群學佛人,其中有一個女孩,也是才畢業參與工作不久的,後來有另外一個男的就很喜歡她,但是他不學佛。女孩來問我意見,我說如果他不學佛,可能就麻煩點,但她說“沒關係,我希望能幫助他學佛!”果然這男的為了追這女孩,讓乾什麼都行,都做。後來二人結婚了,就說儘量在家別念經,家畢竟是二個人的,要相互尊重,女孩一聽也沒什麼不妥。等有了孩子,就把家裡的全部帶有佛教元素的東西都送走了,說希望孩子在一個沒有任何宗教因素的環境長大。徹底把女孩學佛的根給刨個乾乾淨淨。對這個男人來說,他當初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求姻緣,他求到了;那么佛教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不丟還留供著?所以從他的角度來說這沒有什麼不妥,畢竟學佛的目的已經達成了。而對女孩來說,她幫助他人學佛的執著和對自己能力的不清晰,讓自己後續學佛都成為未知數。

這個案例我大概前前後後說幾遍了,為什麼呢?就是很有代表性。我們為什麼學佛啊?當被生活逼迫,被種種痛苦折磨,被各種各樣的煩惱襲擾,我們投告無門,最後被迫走進佛門,求得了一絲的慰藉和溫暖。可是當自己從低谷緩過來了,就不再需要佛法的幫助了,他認為自己還有力氣可以迎接種種。

在某年的農曆年前不久,一個人失魂落魄的進到了幻海迷局的群里,因為他家的生意被欠下幾十萬的外債,外債已經拖的危及了自己的生活,外款看不到希望,眼看年都過不去了。後來告訴他如何做,一個月左右事情解決了,資金周轉也解決了,隨後她還學什麼佛呢?

就像有的人做持續的惡夢,長時間的失眠疲乏,有的人被病苦逼迫,有的人只是愁苦情緒無法排遣,最後走到佛門裡,可是這種強度是不足以保障能繼續學佛的,所以我們不是起高調,不是閒得沒事幹,在這叨咕叨咕像一群精神病,而是我們真的要把學佛的目標清晰再清晰,如果不能把學佛的目標擬定在出輪迴的高度,學佛的動力都會隨世間求索的滿足而耗盡。

學佛的路在剛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會覺得好像佛法也不難啊,很簡單,有什麼的呢?但是越深入就會發現:佛法太深邃、太奧妙、太圓融;而我無法企及。所以越是對佛法認識深邃,就越會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太淺、太薄,自己太渺小,就沒有可能升起傲慢心,自己不知道的好多啊,怎么傲慢?

所以這路怎么走才會更順暢,才會沒有障礙,才會一路直取捷徑?我覺得最首要是把自己學佛的目的清晰完整!如果沒目標、目標太淺顯、目標太容易達成,學佛的路都可以因為部分願望的滿足而戛然止步,或者一直盤亘在低位面的修學而遲遲上不了台階。

有的人有強烈的執著:我就想看看佛法有效果沒!拿一個事情去驗證,這個事情解決了,佛法就是靈的;這個事情沒解決,佛法就不靈!佛菩薩能慣你這個包嗎?你拿著執著衡量佛菩薩,你那尺夠長嗎?

佛講三乘:小乘、大乘、人天乘;或者細分為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佛乘;或者如《法華經》最後三乘合一,只講一佛乘。佛說這樣多的乘是因為什麼?就如《法華經》的火宅三車喻:你們出來玩啊,這有羊車、鹿車、牛車,只要出來就給你們!為什麼要拿三輛不同的車提供給孩子?是因為孩子各有所需,俗話說眾口難調,只提供一類就容易造成有人不滿意的情況,不能更多打動對方的心。

所以學佛的路程目標,一定要有大目標,還要有小目標,還要有一些階段性的目標。學佛的終極目標一定是成佛,如果這個心都沒有,或者不認可,你不是學佛的,佛沒你這樣的弟子。大目標當然就不合適隨時見效果了,需要努力很久才見效的,所以我們就要在其前設立小目標。比如現在的小目標,有的人設立為開智慧,有的人覺得開悟很重要,有的人覺得修行破我見、我執、我相很重要,這都可以!

但對淨土學佛人而言,不應該把如此這些作為小目標,修淨土最為合適的小目標就是出輪迴往生極樂!這個的目標對成佛而言有什麼價值意義?各位可以自己思維。如果我們努力的所有都是在世間層面,最多就是天道享福,和出輪迴是不掛鈎的。換句話說,世間和出世間就是一道分水嶺,在以世間法的層面,所有努力僅會換得世間受用,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把目標設立為出輪迴,就會把佛法學成世間法,也就是世間層面的高品質點的心靈雞湯。這樣學佛和個人的生死就沒關係了,我們能指望心靈雞湯把我們送到佛位嗎?我們能指望世間法的層面成就菩提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學佛要出輪迴就非常重要,這起碼是把佛法和自己的生死掛上了,不會那么容易脫節。

小目標也畢竟是一生結束才能見分曉的,現在說來說去都為時尚早,就像有的同修學佛,外人一看他學的很好,學的很努力,見解也很好;可是呢,可是呢?他自己出得去與否啊?之前群里的那個同修三十三歲白血病惡化去世了,確實佛菩薩慈悲給了他幾年安穩學佛的機會,可是呢?認識一大堆的名人和生死沒關係的,最後自己生死靠譜嗎?一大堆人為做助念,也依然是走不上。外人說的那個學的很好,很努力,見解很正,真有用啊?你自己的生死都解決不了,這佛法被我們學成啥了?還怪世人對學佛人偏見?還怪他人對佛教抨擊?還怪說佛教是迷信的執牛耳者?外人對佛法不理解,他沒接觸當然可以不理解,他輕易評判評判,這是個人素質的問題,表面上和我們沒什麼關係;但如果我們自己都學不明白,讓他人怎么接受你學佛的事實?為什麼學不明白啊?我希望各位把學佛的目標放遠大一點,不要盯著眼前的芝麻綠豆大的利益,然後“綠豆大還是芝麻大?”就在那衡量計較,階段性的目標就是:學佛要有一個過程,給自己一個認識、接觸、認同、奉行的過程。我們要認識佛教、認識佛法、認識佛,這三者有區別的。佛教是佛陀法義的傳播模式,佛法是學習的主體,佛是教學的主法對象。這個過程說長就可以非常漫長,因為法門眾多,這眾多法門也僅是佛法的一部分,還不是全部。

過去有同修問我什麼是佛?我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說:在一百個人看來,會有一百個認為這就是佛的理解,或許答案很標準,可是你是否如此認可,如此理解,如此接納呢?就像我們說“十念必接”是阿彌陀佛慈悲願,可是有多少人不理解、不接納、不認可?你接納“十念必接”,不接納《普門超度》,逗我呢?《普門超度》就是依靠“十念必接”而成就的,換個樣子都不接受?就像你出門了,回來換了一套衣服,就不應該進門了唄?人都沒有那么傻的,學佛學得那么呆,還怪人罵你迷信?

所以小的階段目標就一定要去認識佛教、認識佛法、認識佛。佛是什麼?佛法是什麼?佛教是什麼?什麼都不知道,怎么學這個佛?只會磕頭燒香,有事臨頭跑去抱佛腳,這不給學佛人丟臉嗎?

然後要有一個學習計畫:我要先解決什麼,後去補充什麼,然後怎么樣。知道自己在路上,就不會輕易下車、提前出站了。我和大家說過很多次:要自己建立學佛的框架體系!我的只是我的,可以拋磚引玉,但是你的必須是你自己的框架,才會把你接觸到的任何佛教內容都囊括在這個框架里,而不會有你不能理解的部分。

學習計畫做好了,佛教的特殊是“唯證方知”,你所謂學對了、學好了、學明白了,在事情上一考就知道對錯了。所以學佛後用不到當下,指導不了自己的生活,你那佛法就是殿堂級的,應該被束之高閣的東西,就不接地氣。

所以要把學到的佛法用在自己的身上,才能知道水是冷是暖,別人指手畫腳,說的吐沫星子橫飛,那都和你一點關係沒有。我們投入進去才知道佛法的溫度幾何,才知道一個方法我要如何調整才能更契合自己的狀態,從而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就應該陸續的清晰瞭然。

如果各位暫時沒有學習計畫,幻海迷局有推薦的修學步驟和過程。第一階段消業,有定課。第二階段培福,有定課。第三階段求生極樂,也有定課。走到最後一階段必須達到十念必和阿彌陀佛建立連線,也就是說你必須達到任何時候一句佛號起,佛就有應,這就是三部走都走通的基礎狀態,以此狀態求生極樂,自然不在話下。在幻海迷局三部走僅是一個基礎,還有更龐大的學習計畫,希望以後能和大家提到。

當我們周圍有同修慢慢的退失學佛的心念,可能會是學佛的目標不夠高導致的,致使學佛動力得不到提升和補充導致的。孔子說人生3戒: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如果你什麼願望都滿足了,你就老態龍鍾了,走下去的動力也沒了,這生命從理論上就可以畫上句號了。

所以我們把學佛的注意力從眼前的那些小事裡儘量抽離開,不要以眼前的那丁丁點點的事去評判佛法的對錯高下,這些還不足以體現佛法,或者說,我們還沒有那么強大的智慧從小事情里觀察到佛法的深邃浩瀚。

怎么才能提升學佛的動力呢?要給自己提升的空間。就像有同修說自己讀《地藏經》讀不下去,我說帶問題去讀,他不會,那么我就問個問題,你帶著問題去讀,結果幾天下來讀了很多遍,確實沒有出現讀不下去的情況了,這就是找到動力。而三部走三位配合的動力是什麼?是在於激發我們的幫助親人的心、釋解冤仇的心。如果我們不認可有眾生,釋解冤仇就沒著力點;如果我們不理解輪迴的苦,救度親人眷屬的心就可有可無!所以當這些我們陸續認識了、認可了,並去努力做了,這中間的感受過程各位就會自己品得到了,很多立竿見影的解決效果,各位有可以體會到了。

在幻海迷局這絕對不是什麼標準,不把自己往生的事情弄明白,就相當於沒在這裡過,就算有些老同修學的多好、狀態多好,抱歉,你靠自己的能力往生不了,你就不是幻海迷局的鐵粉。所以你在這裡就必須知道自己往生的事情很重要,一定要在這裡弄清楚、做明白、最後臨終你能往生,那就對了。所以小的事情各位看得到,大的目標我們可能看不到,但是在幻海迷局的框架下都有觸及,只是看各位能走到多高,去認識幻海迷局多深,希望各位真的能走到那一刻。

阿彌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部落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