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林清玄動人禪話:平常心觀自在


時間:2017/10/14 作者:火鳳凰

萬物有靈

1、極微小的東西也可以做情緒的大主宰,禪宗五祖曾經問過:“風吹幡動,是風動?還是幡動?”

2、一個人如果願意時常保有尋覓美好感覺的心,那么在事物的變遷之中,不論是生機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見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靈、感覺,乃至眼睛。

初心不改

1、 在繽紛燦爛的花世界裡,“忘情花”不知是哪一位高人的命名,它為曇花的一生下了一個註解,曇花好像是個隱者,舉世滔滔中,它固守自己的情,將一生精華在一夜間吐放,美得那么鮮明,那么短暫。因為鮮明,所以動人;因為短暫,所以難忘。

2、我們不是聖人,不能忘情,再好的歌者也有恍惚失曲的時候,再好的舞者也有亂節而忘形的時刻,我們是小小的凡人,不能有“愛到忘情近佛心”的境界,但是我們可以“藏情”,把完成過、失敗過的情愛像一幅捲軸一樣捲起來放在心靈的角落,讓它沉潛,讓它褪色,在歲月的足跡走過後打開來,看自己在捲軸空白處的落款,以及還鮮明如昔的刻印。

隨適而安

1、第一流的人物,不在於擁有多少物,擁有多少情,而在於能不能在舊物里找到新的啟示,能不能在舊情里找到新的智慧,進出無礙。

2、心裡的慰安比實際的生活來得重要。只要在困難里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就沒有走不通的路,因此如何使自己的心寬廣、樂觀地應對生活,比汲汲營營地想過好日子來得重要。

活出自己

1、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面對外面用窗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面對自我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心廣大,書房就大;心明亮,世界就明亮;心如窗,就看見世界;心如鏡,就觀照了自我。

2、人的偉大與否,和職業、地位,乃至身體的殘缺都沒有必然關係,就在我們生活四周,有許多卑微的小人物,他們也像路燈一樣放射光明,教育我們,使我們能坦然走向一個有更高超志節的世界。

3、人生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往事,是一場夢;一部分是未來,是一點兒希望。

離苦得樂

1、許多曾受過情感折磨的人,他們有許多經驗、方法,乃至智慧,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對治感情的失落。可是他們不能代我們受折磨,失戀到最後只還原到一個單純的動作,就是讓事情過去,自己獨飲生命的苦水,並品出它的滋味!

2、我們在生命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使我們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苦的人,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經歷過更巨大的苦難,也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世上的別人,有許多正拖著千斤重的腳,在走過火熱水深、斷崖鴻溝。

3、假若說,人心的價值是一滴水,萬物存在的價值是一片廣大的海洋,那么唯有發現心裡一滴水的人,才能體會海洋也是一滴水的匯集與映現。輕視一滴水,就是輕視整個海洋,而能品味一滴水,也就能品嘗海洋的真味了。

無寵不驚

1、使生命感受到豐盈的,不是欲望的擴張,而是心靈深處的觸動;使生命煥發價值的,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開發了多深的智慧;使人生充滿意義的,不是對某一個目標的奔赴,而是每一步都得到心安與落實。

2、“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一花一淨土,一土一如來”。願我們在觀蓮花的時候,也能反觀自己的蓮花,在我們一念覺悟、一念慈悲、一念清淨、一念柔軟、一念芬芳、一念恩澤等等菩提心轉動的時候,我們的蓮花就穿出貪嗔痴慢疑欲望的水面,在光明的晨光中開啟了。

3、一個人在繁華的時候,很難體驗真淳的可貴,等到“繁華落盡見真淳”的時候往往已經來日無多,如何培養一種胸襟,在繁華之際便知道真淳的可貴,在不凡的時候,就認識能平凡生活實在是人生的幸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