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專稱佛名,定得往生(一)


時間:2017/10/19 作者:信願法師專頁

【決定往生語錄】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專稱佛名,定得往生(一)

第十一段文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開示。《觀經四帖疏》是善導大師一生的心血之作,對阿彌陀佛他力本願的彰顯,說的很好,如果我們能夠花費時間精神,好好將善導大師的著作《觀經四帖疏》研究透徹,明了通達了,我相信你的念佛,心中是充滿了法喜自在,因為對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在你的心中已經安穩下來。

照例信願將這段文讀一遍,讓諸位對照一下。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贊、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嘆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贊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贊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贊、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這段疏文,善導大師引用《阿彌陀經》的經義,來說明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定往生極樂世界的道理。對念佛人一心想要邁向極樂世界而言,善導大師這樣法語的開示,令我們的心中非常的安穩踏實。念佛人對往生極樂世界一事,當然是希望能夠在現在平生就明白,念佛決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一個念佛人,如果在平生不敢肯定念佛決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千等萬等等到臨終,以肉眼親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才會內心安穩,這樣一生的念佛,在心中就會充滿了忐忑不安。所以修學淨土法門,乃至任何佛法,都是一定要解行並進,行解相應。如果對這句佛號能救得了自己往生極樂世界的道理,不是在心中非常的通達明白,難免念佛就會充滿不安,對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就不敢肯定。所以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法語的開示,特別能使我們念佛人破疑生信。

「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贊、同勸、同證。」這段疏文敘述,釋迦一佛指贊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指勸十方念佛人求生極樂世界,所指勸的對象就是一切凡夫,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念佛的男子是善男子,念佛的女人是善女人,在此疏文善導大師直接說了非常明確,「一切凡夫」。淨土法門所要契應的主要眾生,就是一切凡夫,因為阿彌陀發願的本意,用名號要救度的眾生,是以凡夫為本。既然淨土法門主要要契應的對象是凡夫眾生,那麼你我凡夫眾生,念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事乃當然,這是天經地義,因為我們是淨土法門所契應之機。印光大師在《文鈔》經常說,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無論你是任何根性的眾生,修學淨土法門都是非常的適當。

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就是盡此一報身,盡凡夫這一生的業報身,也就是盡形壽。盡形壽「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專修」淨土法門,這句話只不過四字而已,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用兩個「專」字,可見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是相當主張,修學淨土法門要專修。「專修」當然起行就「專念」,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昨天南無阿彌陀佛,今天也念南無阿彌陀佛,明天也念南無阿彌陀佛,日日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從平生念至臨終,一生老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是專念。如果昨天念南無阿彌陀佛,今天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明天念南無藥師佛,後天念南無地藏王菩薩,請問諸位菩薩:這樣有專念嗎?沒有,這樣是雜念,這樣不是精進,這樣叫做雜進。所以專修念佛法門的行者,自然契入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雜修淨土法門的行者,自然就契入阿彌陀佛的第十九願臨終接引願。所以第十八願專修的教法,與第十九願雜修的教法,所要契應的眾生,雖然在因願文都是說十方眾生,但是契應的眾生對象是不同的。所以你在因地起行,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專念或者雜念,是專修或者雜修,修因感果你都一清二楚了,這樣在三寶門中修學就不會迷惘。你這樣的修學,對佛法的信心,是智信不是迷信。如果自己所修的因,能感召什麼樣的果報絲毫不知,同樣每天在修行,這樣對佛法的信受就是迷信。迷昧佛法的真理,迷迷糊糊不知修因感果之理,當然是迷信。

「釋迦牟尼佛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善導大師不管在《觀經四帖疏》,或是在《往生禮讚》,或者是《般舟贊》,或者是《法事贊》,或者是《觀念法門》,說到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用詞用語都一定是用肯定詞,用「必得往生」,用「定得往生」,都是非常肯定的話,不會說也許往生、大概往生、可能往生、應該往生,不會用這些疑問詞、不定詞。所以你只要「盡此一身」,也就是盡形壽,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專修淨土法門,捨命以後,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肯定往生極樂世界。諸位菩薩!善導大師的法語你要相信嗎?你要相信,當然你就會安心念佛,因為這樣的文字非常淺顯明白,只要識字的人都看的懂。

「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贊、同勸、同證」,釋迦牟尼佛一佛所贊、所勸、所證,也就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同贊、同勸、同證。「贊」是讚嘆,讚嘆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可思議功德。「勸」是勸勉,勸勉十方眾生念佛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經》的全文一千八百五十八字,世尊在《阿彌陀經》有三次勸願,勸勉佛弟子,「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誦一遍《阿彌陀經》只不過是十五分鐘的時間而已,誦快一點的甚至是十三分鐘就可以誦完。短短十多分鐘的時間,世尊殷切悲心勸勉佛弟子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勸了三次,表示世尊心中,確實非常盼望我們這種有生死的凡夫眾生,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同證」就是證誠,證誠的意思就是證明念佛成佛真實不虛。

為什麼在《阿彌陀經》釋迦世尊一佛的讚嘆、勸信、勸願、勸行,或證誠念佛成佛不夠,還需要十方諸佛同贊、同勸、同證呢?就是因為釋迦世尊知道,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疑心的煩惱很重,所以為了要讓疑心很重的凡夫眾生破疑生信,所以《阿彌陀經》在六方諸佛段經文,世尊舉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六方諸佛共同出廣長舌相,勸勉自國的眾生,「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也就是,汝等眾生,應當要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彌陀經》,因為《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教導佛弟子稱念阿彌陀佛的教法,求生極樂世界——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淨土世界,所以十方諸佛共同讚嘆、勸信、勸願、勸行,也共同證誠念佛成佛,這樣就很容易使十方眾生,心中明信。

「何以故?同體大悲故。」為什麼十方諸佛悉皆同贊、同勸、同證?就是諸佛都是證悟大慈大悲的聖人。大慈大悲是從真性流露出來的,所以諸佛因為佛佛道同,所以一佛所化和一切佛所化都完全相同,一佛所說和一切佛所說都完全相同,一佛所贊和一切佛所贊都完全相同,所以下面說: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釋迦牟尼佛說,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能往生極樂世界,藥師佛也是這樣說,阿閦毗佛也是這樣說,十方任何諸佛都是這樣說,將來諸位念佛到了極樂世界,最後成就妙音如來,你也會這樣說,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制訂五戒,對眾生的教化,未來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降生在娑婆人間,對當時的娑婆世界眾生的教化,同樣是制訂五戒。不會說釋迦牟尼佛制訂五戒對眾生的教化,將來成佛的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對眾生的教化,廢除世尊所制訂的五戒,絕對不會,因為佛佛道同,教化是相同,只是諸佛如來在因地菩薩所發的別願各有不同,因此廣度眾生的法緣,有所不同而已。

「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嘆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世尊在《阿彌陀經》正宗分的經文,最主要說出三大莊嚴,經文先說依報莊嚴,再說說法莊嚴,最後說出正報莊嚴,然後說出若一日若七日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往生極樂世界。經文的次序所隱含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奧。因為《阿彌陀經》的經文不長,一千八百五十八字而已,為了要讓十方的眾生生出嚮往極樂世界的願生心,所以世尊先說依報莊嚴,介紹極樂世界大地是黃金鋪地,介紹極樂世界的環境有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欄楯,介紹極樂世界七寶蓮華池、八功德水,將極樂世界的環境做一個簡略的介紹,使我們生出嚮往極樂世界的願生心。

到了極樂世界,聞法就非常的方便,所以其次世尊在《阿彌陀經》就說說法莊嚴,經文先說有情說法,再說無情說法。有情說法就是化禽說法,無情說法就是風吹行樹羅網說法。《阿彌陀經》的經文,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阿彌陀佛為了要讓極樂世界每一位眾生,很殊勝方便聞法,開顯真如,所以以神通道力變化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也就是三十七道品的教法,也就是指一切佛法。我們凡夫眾生,念佛到了極樂世界,在清淨的西方佛國,看見白鶴會說法,看見鸚鵡會說法,想要聽什麼法門就能聽聞什麼法門,心中一定感到非常的歡喜慶幸,而且感到神奇,就會想要了解這些化禽是如何說法,當詳細聆聽,自然了解了佛法,阿彌陀佛教化極樂世界眾生的目的就達成了。不只是有情說法,令極樂世界每一位眾生感到神奇法喜,無情的說法更是不可思議。《阿彌陀經》的經文說,極樂世界無情的說法,「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極樂世界微風吹動行樹會出微妙的音聲,微風吹著羅網會出微妙的音聲,微妙的音聲就是在說法,令極樂世界眾生聽聞之後,自然生出感念三寶恩德的心,經文說自然生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說法莊嚴說完之後,眾生從《阿彌陀經》的經文,知道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聞法是如此的殊勝不可思議,所以當然要往生極樂世界,就要有修因,因此最後世尊就說正報莊嚴,正報莊嚴,先征釋阿彌陀佛的名號意義,「征」是征問,「釋」是解釋,先征釋阿彌陀佛的名號立名之義,經文世尊用光明無量與壽命無量這兩種意義,來包括名號一切意義,所以《阿彌陀經》確實是「世尊讚嘆極樂世界種種莊嚴」。

「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就是《阿彌陀經》正宗分,生因段的經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在此善導大師說「一切凡夫」,那《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將《觀經四帖疏》和《阿彌陀經》,佛經祖論兩本寶典一起來對照,我們就知道,原來《阿彌陀經》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聖人,是指凡夫。

了解淨土這麼根本的思想道理,那我們進一步來探討淨土法門,要成就凡夫的特色。

既然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以救度凡夫為本,那凡夫會打妄想嗎?會!凡夫有我執嗎?有!凡夫就是很容易看不開放不下,凡夫就是一邊念佛的時候會一邊打妄想。所以,既然淨土法門要度凡夫為本,凡夫就是會打妄想才叫做凡夫,有不打妄想的凡夫嗎?當然沒有!所以阿彌陀佛的十二光明其中第三無礙光明,就是要普攝十方凡夫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無所障礙。《阿彌陀經》首先以光明無量來解釋阿彌陀佛名號的意義,經文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名為阿彌陀」,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就是在說十二光明的第一無量光明;「照十方國」就是照耀十方諸佛國土的眾生,就是在說十二光明的第二無邊光明;「無所障礙」就是在說十二光明的第三無礙光明,所以《無量壽經》舉出十二光明,《阿彌陀經》舉出三種光明,包括其餘九種光明,第四無對光明,第五炎王光明,一直到第十二超日月光明。所以念佛人稱念六字洪名真如法體,有體必然有用,稱體起用。念佛人被法體六字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得到什麼利益呢?現前消除業障、消災免難,臨終正念分明、心不顛倒、往生西方、成就菩提,就是如此,這就是念佛的殊勝利益。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說:「釋迦讚嘆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在此《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沒說「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照經文說「一心不亂」,而是說「一心專念」。「專」就不凌亂、不紛亂,今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明天也念南無阿彌陀佛,後天也念南無阿彌陀佛,日日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為了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廣度眾生,這件事不會動亂、不會凌亂、不會紛亂,實在「一心不亂」在說這樣的道理。如果「一心不亂」解釋為念佛要念到內心無妄想、進入禪定的「不亂」,那麼淨土法門應該就不是以度凡夫為本,因為沒有一位凡夫不會打妄想,每一位凡夫都會打妄想,只是你有沒有看見你的妄想而已。諸位菩薩!晚上你在休息的時候會做夢嗎?會,信願個人也會。「一心專念」,尤其是打佛七,到了第三天、第四天,也許你晚上休息的時候,就很容易佛號起現行,所以夢見念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