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時間:2017/11/23 作者:仁澤

佛陀是什麼?

佛陀,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譯。佛陀,含有自己覺悟、覺悟他人、覺悟一切而無所不知無時不覺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覺。

佛陀,簡譯為佛是在我們這個世界,距今約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年),生於印度迦毗羅衛城的釋迦太子,成道之後,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對於聖者通用的尊稱,意為寂默。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從釋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們明白,在現有歷史的記載中,雖然只有釋迦一人是佛,可是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的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眾生(動物)不論信佛與否,將來都有其成為佛陀的可能,因為佛教相信:佛陀是以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將佛陀當唯一的甚來崇拜,也不承認另一個宇宙的創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無神論者。

人生的含義(人來到這世上的一輩子為了什麼?)

我們人活在世上到底是為了什麼?恐怕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想過的,但找不到答案,於是還是和大家一樣那麼活下去了。也有很多人去尋找答案,於是有很多獻身於各自信仰的出家僧人或者牧師、修女等等。

人來到世上是為了什麼?從小孩子被父母關愛,長大之後上學,上了大學畢業之後工作,找個愛人結婚,然後再生小孩子,就和自己父母一樣。這就是一輩子的路嗎?這樣的一輩子有意義嗎?和動物又有什麼不一樣?表面看起來動物是比人要低的,城市中、農村裡的動物比如雞、鴨、豬、馬、牛、羊等他們有很多自己不能做主的痛苦,他們會被人吃掉,被人殺掉。可是野外大自然當中的動物比如老虎、獅子、螞蟻等它們也在重複我們一生一世的這種步驟呀?我的一世和他們有什麼不同嗎?

嚴格講沒有什麼不同。因為我們的生活本來沒有什麼意義,在按部就班的生活過程中只是為了一個活著的簡單目標而做事。但是活在世上的生活如果我們給予它一個遠大的目標,並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的話,那我們的一生就有了意義。

出家人因為了解人生的真相,為了修行,普度眾生而選擇出家苦修。當年鳩摩羅什翻譯大乘經典,有人告訴他,他翻譯大乘經典對他自己非常不利,但他義無反顧的去做。作為他本人,他遭人囚禁很多年,被綁在牛背上遭人嬉辱,即便貴為國師,他這個出家人還被國王賜予了許多媳婦,就為了讓他能留個聰明的後代,他個人遭受了難以想像的各種苦難,但是他翻譯的各種大乘經典流傳於世,蔭澤後人,開啟了後世無數人的智慧心燈。歷史上又有多少人是為了他人而發心去做大事,從而使得自己的一生有了意義,而不是像野外動物一樣,過完一生。

娑婆世界有多苦?

佛經講娑婆世界很苦,我們好像沒有覺得,人世間挺好的,為什麼說苦呢?是嗎?真的很好嗎?在這裡沒有長久的東西,一切的東西都是會變的。山川會倒塌,河流會改向,家人終究會死去,愛情也會失去,兄弟姐妹會分散,友情會變。地震來臨時人不由自己的控制,死亡的來臨不可預期。在平靜的生活下面沒有可以預期的各種變動,我們無法控制外面的人和事,就連我們自己也無法控制,我們會生病,會煩惱,會生氣,讓自己心情抑鬱,難過,痛苦。

人身難得

很多人不知道人身難得。我們地球上人多,有60億呢!!我滿眼看去到處都是人,有什麼難得的。

如果告訴你,佛陀告訴眾人,整個世界實際上有十法界,我們眼睛看不到的其中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是四道,有地獄道、餓鬼道、阿修羅道,天人四道,而我們眼睛能看到的只有人道和畜生道。在這十法界的世界中,能得人身的難度,就和在大地上有無數灰塵,而得到人身的機會只和我們手指甲上的那一點灰塵那麼多。再有個比喻,海面上有一個圓木,裡面有個孔,這個圓木會隨著海浪四處漂浮,海里有一隻瞎了眼的大海龜,100年的時間它才會浮到海面上一次。得到人身的機會就如同瞎眼的海龜到了海面上把自己的頭放到圓木的孔中一樣難,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難度,這種機率是多麼的微小。為什麼有那麼多被墮胎的嬰靈不肯饒恕他們的媽媽或者爸爸,因為他們無數劫以來得到的好不容易的投胎機會被扼殺了,他們很怨恨,所以他們不肯走的,有的還要報復。

得人身的機會難得,還有一點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六道里,只有人身是可以用來修行的。這也是為什麼現而今各地的附體現象非常頻繁的原因,因為只有人身是最適合修行的,可以做功德,可以聽經聞法,可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畜生道里許多的狐狸、兔子、黃鼠狼等修煉萬年,他們也還要借人的身體來積攢功德,讓自己提升更高,這就是很多附體、大仙兒出馬的原因。

換言之,得人身的機會如此難得,其實來娑婆世界裡人的本質任務就是要修行的。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要面對自己前世的種種業力的考驗,如果不能繼續修行,沉淪於五欲的享受中去,浪費福報,如同大自然里的動物一樣虛度一生,下一世我們會到哪裡?沒有人可以保證,以現在世間的福報如此之大,造業速度如此之快,即便從幾層天上下來的天人,到人間幾十年的時間,也能把自己的福報耗盡,最後幾十歲的時候變成病痛滿身,最後直接到地獄報到去了。

人之所以生而為人,因為自己宿世的業力和願力牽引而來,有人身萬分珍貴,如果不知道珍惜,死之後去哪裡不可預知,也許地獄,也許餓鬼,也許畜生不得而知。在人生短短的幾十年里,有幸聽聞佛法,真是福報很大,而如果不能抓住這樣的機會好好修行,那麼頂多是積攢微薄的福報到下一世去繼續享福,以後再想修行,聽聞佛法也不容易了。

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痛苦?為什麼會生病?

我們活著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算我們沒有一個長遠打算,我不想追求高遠目標,我就想一輩子平平安安的,家人幸福,工作到退休就行了。可是就連這樣的目標我們也難以如願。為什麼?

我們家庭有煩惱,父母看子女不聽話,子女看父母太貪婪或者太嘮叨,夫妻看對方不順眼,兄弟姐妹看對方有問題,處不好關係,甚至關係壞到讓人痛苦到自殺的程度。前幾天新聞里一個女市長跳樓自殺,因為家庭矛盾的原因。

還有我想平平安安,為什麼我是一身的病痛,為什麼我的家人會有病痛,花錢很多,還治不好,這樣的痛苦實在能把人逼瘋。這時我們還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嗎?為什麼連我們最簡單的小小期望都達不到呢?

因為佛陀告訴我們三世因果。每一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帶著自己前世的業力和習氣、秉性來的,而今生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和你前世有各種因緣的人。我們來到人世間,不記得自己修行的本質任務,也就是本性迷了,隨著眼、耳、鼻、舌、身的五欲的沉淪,於是我們再造下新的罪業,也就把我們本有的福報耗盡了不說,還使得前世的很多造的業顯現,就受了新的業報。

這所有一切的毛病,都是因為我們不懂的從反觀自己開始做起,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別人的毛病,我們的心總是挑別人的錯,我們從來看不到自己的毛病,我們總是找別人的不是,我們從來不說自己不對。

想要改變這一切,要從心開始,從改變我們自己的心開始。有句話說得很好,「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佛教為什麼要信仰三寶?

三寶是佛教最特殊的內容。佛教,因為是無神論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當做神道來崇拜,也不以為佛是獨一無二的,更不以為佛陀能夠創造萬物或赦免人類的罪惡。佛教看佛陀,如同學生看老師,老師能教導學生,能使學生改變氣質、充實知能、修養身心,卻不能代為學習,也不能代替升學。

因此,佛教的信仰是純理性的,也是純倫理的。佛教對於佛陀的崇拜,相同於子女對於父母的孝敬,是出於報恩的情懷。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決不會是為了避禍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願力雖能藉著祈禱的心力感應而產生神跡,但那主要的還是祈禱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業現前,縱然祈禱,佛陀也是無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說的正法而行──如布施、持戒、忍辱、努力、修定、習慧等的行為,便可以改變往昔的業力,或者重罪輕報,或者輕罪消除──因為業力的現行受報,也像種子的發芽生長,需靠助緣的促成,同樣一粒種子,遇到陽光、空氣、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長得快長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這些助緣,乃至沒有這些助緣,種子便會長得緩慢減弱乃至根本不能發芽了。佛教看善惡因果的造作與受報,也同這個道理一樣。所以佛陀的崇高偉大,不是由於造物與赦罪(根本無人可赦他人之罪──一神教的赦罪觀念,是由神權獨裁的混合產物),而是由於佛所親證的解脫之法,並且將此解脫之法說了出來,供給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後,便可解脫,乃至可跟佛陀一樣,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因此,佛教徒們,往往不願自稱為佛教徒,寧可自稱為三寶弟子。因為,佛教的發明者雖是佛陀,佛教所重視的,與其說是佛,倒不如說是法;佛不能代人解脫,法能夠使人自行解脫。崇拜佛陀,是為崇拜佛陀修證說法的恩德,佛陀經過三大無數劫的長期修行菩薩道的結果,親證了解脫之法,親證之後,便毫不保留地給我們奉獻了出來,所以,這一恩德的崇高偉大,要比世間一切恩德的總和更加崇高偉大到千百萬倍──何止千百萬倍?簡直是無法比喻也不可思議。

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須仰賴佛的幹部,那就是僧。僧有菩薩僧(如文殊、彌勒、觀音、地藏等),有聲聞僧(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的羅漢),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淨自修正法並能說法度眾的比丘及比丘尼)。由於僧能把佛陀的正覺解脫之法,傳流傳布傳授給了我們,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無量。

弘揚佛法,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樣可以。住持佛法,則非出家的佛子不可。所謂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徵佛法、並守持佛法而住於世間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同樣見到一個佛弟子,見到出家的,就會連想到佛教,見到在家的,就不會產生佛教的印象(除非自行表白,但也不能逢人便說自己是佛教徒的)。

所以,佛法的發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眾。正因如此,佛教尊稱佛法僧為三寶,主要的是有離苦得樂的法寶,法寶是由佛陀所證所說,由僧能持能傳,所以也都稱之為寶。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為皈依的中心,佛陀滅後,佛教則以僧團為皈依的中心;皈依三寶,是為要學法寶,要學法寶,需由僧寶作良導──包括思想的傳授及行為的影響。所以佛陀滅後的佛教,供養三寶的物件,乃是偏重於僧寶。又因為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緣故,特別重視正法的流布與皈依,僧人的生活行為是他們個人的事,只要他們的見解正確,能夠開演佛法,縱然破了禁戒,仍該接受俗人的恭敬供養──這是倫理的要求,好像一般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又像國小的老師未必受過大學的教育,大學畢業的人,總不能否認國小時代的老師。

因此,對於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來說,崇拜佛寶是由於法寶的理由,又為了法寶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寶。崇拜菩薩,也是敬僧的一種。對於聖僧大菩薩及阿羅漢,固然要恭敬供養,對於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說法者,也要恭敬供養,乃至不持淨戒但有正見能說正法的出家人,也要恭敬供養(要緊的是要有正見能說正法)。事實上,在去佛世已遠的時代之中,聖僧很難遇到,敬僧的物件,當是凡夫的比丘比丘尼眾,經中也說供養凡夫僧與供養聖僧無異,同有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寶兩字即可概括無遺,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寶。對於僧寶的信仰,在佛陀時代,乃至迄今的泰緬錫蘭等國,根本視為當然的事。但在中國的佛教,敬僧的觀念,始終未能形成普遍的風氣;由於僧尼素質良莠不齊,一般所敬的出家人,僅是少數的高僧而已。上焉者是恭敬高僧的德學,下焉者是把高僧當做神道來盲目崇拜。正由於高僧信仰的風氣,也促成了一些劣僧的虛偽作怪,以期博得低級的神道式的崇拜。這些都是亟待修正的觀念,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他是不會如此的。

佛教的道德標準

道德是維繫國家綱紀令之不亂者,有保護社會人民生活安全的功用。中國古來制定的禮教,所謂「四維八德」、人倫「五常」,都是期望建立一個「忠恕仁義」、禮法有序的太平盛世。佛教整個思想內容是以人為本,與社會人群生活息息相關,如佛陀指導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等治國之法,即是「政治道德」;教授善生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即是「家庭道德」;佛陀以詩偈「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計,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教育世人正確使用金錢,即是「財富道德」。佛教的道德標準,涵蓋世間的理法綱常,乃至出世間的聖賢修行。今略說佛教的道德標準如後:

一、五戒十善是佛教的道德標準:佛教的五戒是做人應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內心淨化、人格升華的「增上道德」;因果業報則是世間不變的「善惡道德」。世間的嚴刑重典,固然可以收一時之成效,但並非究竟之道。佛教以五戒十善作為人本的道德標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侵犯別人的身體、錢財、名譽、尊嚴,徹底改造人心,令人倫綱常有序,導正社會善良的風氣。五戒十善即為佛教的道德標準。

二、濟世利人是佛教的道德標準:諸佛菩薩隨類應化,利益眾生,此濟世利人的精神,即為合乎佛教的道德標準。在各行各業也要有濟世利人的胸懷,如:教師要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醫護人員要有「視病如親,救人一命」的濟世道德;工人要勤勞工作,以生產報效國家;商人要合法經營買賣,不取非份之財;軍人為了保衛全國人民的安全,要奮勇作戰,抵擋敵人的侵略。也就是每一個人都要能拋下自私的執著,效法古德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的菩薩精神,以濟世利人。濟世利人是為佛教的道德標準。

三、般若空慧是佛教的道德標準:菩薩以六度做為自度度人的舟航。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眼」,吾人若無般若巧慧,即令做種種行持,仍是有為的福報,不免五衰相現,非真正涅槃解脫之道。如: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學習捨棄慳吝之私念,但布施的來處,必須是清淨的,不違反國家的法律,同時施者心不驕慢,受者心懷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的清淨布施。此外,持戒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偷盜、不飲酒等固然是佛法,但佛陀的「殺一救百」、末利夫人的「飲酒救人」、一休和尚的「做人女婿」、丹霞禪師的「燒佛取暖」、石屋禪師的「教人偷心」等等,也都是佛法。又慈悲柔和是佛法,但禪門中老師的棒喝、責罵、鉗錘,令學僧截斷妄想,識見本來面目,也是一種慈悲。因此,是佛法的,有時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時候反而是佛法。菩薩的「般若空慧」,能讓我們喜舍不作施想,持戒不著戒相,忍辱離於我執,精進不生驕慢,禪修不戀定境。

《金剛經》說:「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有了如眼目的般若空慧,待人處事自然能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沒有比較的心;般若空慧也像「慈母」,看待一切眾生猶如親子,對其苦難自然有著不捨的同情;般若也像暗室的「光」,能照破心地的無明,銷融差別對待,心不被苦樂所動,把執著的凡情轉為對眾生的慈悲。般若能淨化我們的思想,提升我們的道德,有了般若空慧,苦樂是同體,淨穢是一如,貧富能自在,有無能平等,如《八大人覺經》所說:「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以般若空慧,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般若空慧是謂佛教的道德標準。

佛教的道德標準,以五戒十善的規範,健全人格;以聖賢濟世利人,升華道德;以菩薩的般若空慧,明心見性。再者,現實生活里,戒定慧三學、四種正念、八種正道,也是醫治我們貪瞋大病的良藥,能令我們身心清淨,道德臻於圓滿。綜而論之,舉凡出於利眾的悲心,且不違背世間禮法和菩薩饒益有情的大乘精神,都是合乎佛教的道德標準。例如:布施結緣、不念舊惡、慚恥美德、守護六根、不請之友、權巧方便、利樂有情、普同供養、四恩總報、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愛語贊歎、守護正念,不做焦芽敗種等等,都是具足佛教善美清淨的道德標準。此外,學習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發菩提心,不捨棄五逆十惡眾生的救度,這就是佛教最究竟圓滿的道德。

佛教的家庭觀

家庭是一個人一生成長的重要場所,從出生到婚嫁另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續,是個人身心調和、價值觀念養成的基礎,是社會組成的基本單位,也是國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中,中國提倡「五倫」、「十義」,家庭關係即占半數以上;印度婆羅門一生的修行,以居家期最長,強調家庭責任,家庭祭禮從出生到老死;猶太教的「摩西十誡」,教導人民「要孝順父母」、「不邪淫人妻、偷戀人夫」等。佛教尤其重視家庭關係,因此在《善生經》、《大寶積經》、《優婆塞戒經》等諸經典中,均有佛陀教導信眾如何實踐家庭倫理的記載。現代人間佛教所提倡的,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從自己家庭的人際關係、經濟生活、家居生活等做起,健全家庭,建設人間淨土。茲略述如下:

一、人際關係

親情是維繫家庭的主要因素,包括親子、婆媳、妯娌、夫妻、兄弟姊妹等關係。佛陀教導弟子應感念父母親的深恩厚德,除了應讓父母衣食不缺,隨時稟白行為、去處,不令父母擔心,以及恭順不違正令之外,引導父母向於正道,遠離煩惱,現生安身立命,未來有信仰的依止,才是根本的孝順之道。佛陀也告訴優婆塞、優婆夷,世間的父子、兄弟、夫婦、家室、親屬等,應恭敬慈愛,和顏悅色,彼此溝通往來,不相憎嫉,或生氣對立。為人夫、為人妻者應當相互敬愛,真心坦誠,體貼讚美,贈送禮物等;父母教育子女時,應培養其感恩、接受、忍耐、禮貌、合群、勤勞等美德,以同事攝,尊重子女的人格發展,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信仰及價值觀。至於婆媳、妯娌之間,若能認識因緣法,雙方知進知退,自他互易立場,便能消弭不必要的隔閡與揣測。

以上都可以看出佛教對家庭關係的重視。

二、經濟生活

財物是物質生活的基本條件,人人希求安樂富有。在經典中,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黃金,但也不反對以正當的方法賺取淨財,所謂「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只要用於正途,都是累積福德的資糧。因此,佛教主張賺取正當的財富之外,更應進一步過合理的經濟生活。

「合理的經濟生活」包括擁有正當的職業,財富運用得當,以及懂得開源節流等。在《般泥洹經》、《雜阿含經》和《心地觀經》中都提到,智者居家應「恭儉節用」,合理消費,一分作為日常家用,一分儲存以備急需,一分幫助親戚朋友,一分布施培德。如果「懶惰懈怠、賭博嬉戲、喝酒放逸、飲食無度、親近惡人、邪淫浪蕩」,錢財便會很快的耗用殆盡。

此外,佛陀也提醒我們財富為「五家共有」,終有散壞的時候,能夠布施結緣,擁有「信、戒、慚、愧、聞、施、慧」、「六度、四攝」等法財,才是究竟的財富。

三、居家生活

經典中,處處記載佛陀「著衣、持缽、次第乞食」的日常生活,禪門修行也不外「吃茶去」、「洗碗去」、「搬柴運水」等。衣、食、住、行實在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者。

在衣著方面,佛教主張衣服為遮蔽身體之用,不必奢華講究名牌,也不需故穿破爛以為修行。只要整潔、簡樸,合乎年齡、身份、場合,效法菩薩以般若瓔珞披體,以慚愧道德嚴身,必能不受物累束縛,展現從內到外、大方而莊重的穿著品味。

對於飲食,佛門中的「飯前四句偈」、「過堂五觀想」,是鼓勵我們以感恩愉快的心情,正意受食,不挑三揀四,狼吞虎咽。《雜阿含經》說:「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只要飲食正常適量,營養均衡,不故意節食,也不暴飲暴食,便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在家庭中,全家人更可藉同桌用餐,分享心得,維繫感情。

在住的方面,選擇房子應以安全、堅固為第一優先,空氣、衛生、光線、交通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家中布置宜加籌劃,避免過多的家俱占據空間。因緣具足者,可以增設佛堂和書房,尤其佛堂可以作為家庭信仰的中心,具有安定人心、弘法修持、提起正念等功能,也提供家人靜坐、獨處的空間,讓身心得到平衡。設定書房可培養家人正當的休閒及良好的讀書習慣,藉由閱讀,增加知識,擴大學習空間。書籍的選擇,以有益身心健康為宜。此外,室內室外的整潔,出入門戶、火燭水電的安全,講話、電視、收錄音機聲量大小等等,也都是影響居家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又明太祖的「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的胸襟氣魄;維摩居士的「丈室」,十方菩薩樂居其中;可見心中世界的大小,也是居住的條件。

隨著科技的進步,交通往來已成為生活所需。無論搭乘那一種交通工具,開車或乘車者,皆應注意安全及禮儀,讓每一次的來去,都是「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至於人與人之間的交通,則需靠「真心」為舟船,不嫉妒猜疑,不欺凌詐欺,以誠懇開闊的心與人廣結善緣,人際往來必能「去處盡通」。

人間佛教的大乘菩薩行者,或現出家相或現在家身,皆以發菩提心利他為修行,甚至不離「發大精進為除一切眾生煩惱」、「廣起四無量心,安置眾生」,他們以般若空性的智慧「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槃」,以家庭為水月道場,行空花佛事,自度度他,圓滿佛道。所以佛教史上有印度末利夫人以方便法免廚師於死刑;勝鬘夫人發十大誓願護持正法,饒益眾生;唐朝龐蘊居士一家人的瀟灑解脫,來去自在;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他們真正以「智度」為母,以「方便」為父,以「法喜」為妻,「慈悲」與「善心誠實」為一雙兒女,建立起法身慧命之家。

家庭有傳燈的功能,不僅把生命延續下去,更將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傳揚下去。人間佛教的家庭,便是依此菩薩精神而建立,夫妻不再是冤家,兒女也不是討債鬼,以正知正見成就菩提眷屬,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惡行;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