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素食護生: 素食文化

素食是一個「修心」的過程


時間:2017/11/27 作者:善光

很多人以為,素食就是指不吃肉,只吃植物性食物。這雖然也是素食的基本定義,但是素食者還有不同看法。

一,素食是一個「修心」的過程

素食者並非單純是不吃肉,素食者選擇食物的目的,除了有考慮不殺生的原因外,終極的目標是「修心」。

就好像駕車那樣,一開始學習駕駛的人會問:如何開車?剎車?拐彎?車子壞了怎麼辦?……但是,當一個人學會駕車了,這些事情都不再考慮了,就會轉而開始真正駕車的目的:節省時間到達目的地?為了謀生賺錢送貨載客?為了駕駛郊遊樂趣?……

談素食,初嘗素食的人都會很關注素食的問題,例如:怎麼吃啊?吃甚麼啊?如何吃得健康啊?……當這些基本問題都解決了之後,學會怎麼素食了,這些事情就不在考慮之列,轉而到真正開始素食的目的——「修心」。

很簡單吧,選擇「不吃肉」的想法,本身已經是對內心的一種挑戰了,戒除吃肉就是解除「心癮」,這種心癮某種程度就是指,一種長期的心煩意亂、內心不平靜,也是長期吃肉所導致的一種身心狀態。

進一步看,不吃肉以後,不代表內心就一定平靜。

人的內心還是會受到七情六慾、外在環境變化所影響,但因為素食者平素內心經常保持平靜,容易察覺到外在影響,不會情慾被帶走了而不自知,尋找各種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加平穩。

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讓自己心煩昏沉的食物,都儘量避免。

在典籍中,有不少記載說當時每於求道、求學,或者祭祀的時候,都主張齋戒。

如《南華真經》說:「顏回問道於孔子,

孔子曰:汝齋戒,吾將語汝。

顔回曰:回居貧,唯不飲酒,不茹葷久矣。

孔子曰:是祭祝之齋,非心齋也。」

而在這段話裡面,孔子更指出了一個觀點叫「心齋」,就是說不吃肉喝酒只是「祭祝之齋」而已,更重要的是「心齋」,就是指內心的潔淨、安寧了,有這種心態,才容易學好大道。

由此可見,提倡「素食」的概念比「吃齋」更深一層,素食並非單純的禁忌、受戒,而是希望在調整飲食的過程中,讓自己內心清淨。

二,素食是為了「身心合一」

透過飲食改變影響身心,這就告訴了人們,飲食並非單純為了身體需要了。

人們在吃飯的問題上,比較多考慮是否足夠營養?是否能讓身體健康?

如何吃能幫助治病養生?

這些想法,對於素食來說還未到一個最高層次——飲食對人內心的直接影響。西方有一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人會被食物的性質影響自己的性格。

其實中國傳統也有這種觀點,就好像筆者在《評素食之六:中醫如何看素食?》一文中,指出《黃帝內經》中記載了吃肉的人的性格放縱、驕傲、剛烈,正好反映了吃肉對人性情的影響。

肉食之中含有「屍毒」,除了是對人體健康不良的毒素外,更指動物在被殺之時的憤怒、痛苦、恐懼的情緒,人類吃下以後,也會被這些情緒所影響。因此所謂「葷食」,為何讓人頭腦昏沉,就是指這些食物本身的特性不好了。

素食改變人內心,倒過來說,決定素食已經是內心的轉變。一個人要從非素食而改變為素食,本身已經是心先變了,立志轉變自己,之後才決定在飲食上改變。而在飲食改變之後,內心又逐步隨著身體潔淨而變化,互為因果。

素食並非單純一種飲食習慣,而是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態度、人生觀念,代表了前衛的綠色思想,亦是回歸傳統的飲食方法,是通過飲食修行,讓自己身心合一,甚至與自然共融。

這也是素食者容易快樂的原因,真正的快樂並非來自欲望的滿足,而是當自己內心平靜、身心調和、欲求減少,這種祥和美滿的狀態,正是持久快樂的源泉。

這些年來,仍不斷有人問:你為什麼吃素啊?現在的回答越來越簡單了:

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喜歡吃吧。

要找原因的話,可以說上一大堆,但是又好像沒有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其實是什麼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就好像有人喜歡畫畫,開始的時候可能是有某種機緣讓他開始去學,但是當他畫了幾十年後,哪個開始的原因,已經不重要了。喜歡的就去做吧,隨心所欲,率性而為,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快活嘛?

三,素食是情志養生

素食調養情志的益處,對非素食者來說是很難體會的。

我吃素多年,到後來才逐漸感受得到這個益處,是一開始所沒有想過的。

我可以用一個比喻,就好像你上了一輛充滿塑膠氣味的旅遊車上,一開始覺得不適應,但是過一會就習慣了,不覺得它的存在。

實際上,我們大部份凡夫俗子,頭腦天天充滿思慮,雜念自己跳出來控制不住,可是我們都沒有察覺這些念頭,隨波逐流的跟著雜念走。

吃素之後,由於沒有了「葷」的煩,內心逐漸變得平靜,於是就容易察覺自己的雜念了。

吃素的人能夠做到「我行我素」,順心而行,不拘束於世俗的看法,而獨行己路又不害怕。

不是這樣嘛,素食者在現代的社會中還是占少數,但是他們仍然能夠堅持吃素,就知道他們具有強大的內心,足以抵抗誘惑、輿論等外在的影響。

這就是「逆流而上」,「不隨波逐流」了,假如一個人能夠控制自己的雜念,內心完全能夠收到控制,那樣也必然能夠控制自己的「言行」,達致「心想事成」,想甚麼就做什麽的表里合一狀態,能夠如此順心而行,不正是人生的最高層次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