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往生之事非我等之力,乃彌陀之願力也(一)


時間:2017/11/29 作者:信願法師專頁

【決定往生語錄】往生之事非我等之力,乃彌陀之願力也(一)

第三十九段文,是法然上人在《淨土宗略鈔》這篇文所開示的法語。《淨土宗略鈔》這篇文,也是法然上人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寫成,所彰顯的無非是念佛往生的道理。

在這篇《淨土宗略鈔》,法然上人也處處彰顯他力思想。因為法然上人淨土思想是傳承自善導大師,所以所開示的念佛法語,一定不離開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仰仗佛力,往生極樂世界清淨報土。所以法然上人與善導大師,雖然是不同國土的人,不同時代的人,但是兩位了不起的祖師,都是佛菩薩所示現,淨土思想相當一致,都是顯示凡夫念佛,可以仰承佛力,進入阿彌陀佛的清淨報土。這是天台家、唯識家或者是攝論家很難相信的道理,所以《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的經文,到了最後世尊都舉難勸信。確實淨土法門,是很難相信的教法。

法然上人《淨土宗略鈔》云:

【問:何謂他力?

答:唯一向信阿彌陀佛本願,不顧我身之善惡,思決定往生之念佛,謂之他力念佛。如蠅附麒麟之尾,遠馳千里;卑夫乘輪王之輿,一日巡四天下,此謂之他力也。又如大石乘船,速到彼岸,此全非石之力,船之力也。如是,非我等之力,阿彌陀佛之力也,此即是他力也。】

這個問答,法然上人解釋他力的意義。因為很白話,所以識字的人一看便能明白。

這個問答,法然上人為了要讓我們更了解他力的道理,所以用三個譬喻,第一個譬喻就是,蒼蠅附著在麒麟的尾巴上。第二就是卑劣的凡夫,乘坐轉輪聖王的輪寶,一日便能巡視四天下。第三個譬喻就是大石安置在船上,靠船的力量渡過大海。

「他力」當然就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對我們念佛眾生而言,念這句佛號使我們能夠業謝娑婆,神登極樂,到底是自己的力量還是佛的力量?以此道理來論自力與他力。也就是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是我們的能力來成就的呢,或者是阿彌陀佛的能力來成就的?這個問題,個人的看法會有所不同,有的人的看法是自力成就的,有的人的看法是他力成就的。也許我們的看法與想法,會與法然上人、與善導大師不同,但是我們心中要思惟的就是:我們的知見觀念,如果和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這麼了不起的祖師不同,那麼是你自己的想法對呢,還是善導大師、法然上人的想法對?所以,對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到底是靠自力成就的還是靠他力成就,只要是法然上人的開示,一定是說靠他力成就,只要是善導大師的開示,一定是說靠他力成就。可是有的人會這樣思惟:「若不是我念佛,我也不會往生極樂世界。」這樣說是沒有錯,但是應該進一步思惟:如果是自己的力量,不是佛的力量,那麼不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念你自己的名字,因為你認為是你自己的力量成就往生這件事的,那麼念你的名字,南無王大頭、南無王大頭、南無王大頭……一天念十萬聲念五十年,這樣的用功就非常的精進了,看看會往生極樂世界呢?不但不會,而且你還會感到很後悔,你的名字沒有使你往生極樂世界的力量,阿彌陀佛的名字有使你往生極樂世界的力量。

問很簡單。只不過一句話四字,「何謂他力?」

「答:唯一向信阿彌陀佛本願,不顧我身之善惡,思決定往生之念佛,謂之他力念佛。」這段話不但將他力念佛的道理講出來,而且將信與行也都說到,法然上人確實如教界佛弟子對他的讚嘆,「智慧第一法然師」,實在名不虛傳,短短一行的文字三句話,就將他力的念佛說得很圓滿。

「一向信阿彌陀佛本願」是說信,「不顧我身之善惡」是無疑無慮,「思決定往生之念佛」就是心信口念,也就是說行,這樣就是他力的念佛。所以這幾句話說到信、說到行,而且心信口稱,內心是不懷疑不顧慮,如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機法兩種深信的第二: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客群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就是第二決定深信法。善導大師教導我們淨業行者,「決定深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救度眾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能救之法,我們眾生是被救之機,那我們眾生要如何被四十八願救度?「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這三句話就說出來了,「乘彼願力」當然就是念佛。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善導大師又用「無疑無慮」這句話,來教導我們正確的念佛心態。念南無阿彌陀佛,用不懷疑的心稱念,用不顧慮的心稱念,這樣就是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這樣的念佛就是他力念佛,也就是信心念佛,也就是本願念佛。一般的人念佛,心中有諸多的懷疑或是顧慮,只是念佛的心境不同,所念之佛同樣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因為信心念佛與疑心念佛的不同,所以雖然所念之佛是同樣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果土會有不同,信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清淨報土,疑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方便化土。

所以,法然上人與善導大師,因為都是教導淨業行者信心念佛、他力念佛或是本願念佛,往生在極樂世界是清淨報土。

所以「不顧我身之善惡」,就是不懷疑、不顧慮,不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懷疑自己決定會往生。一般的懷疑心相雖然會很多,但不離開疑機與疑法。疑機就是懷疑自己,疑法就是懷疑阿彌陀佛。疑機疑法事實上是一體兩面,猶如手心與手背。你懷疑自己,不就是懷疑阿彌陀佛,懷疑阿彌陀佛,不就是懷疑自己。你懷疑自己煩惱很重,念南無阿彌陀佛,真的可能會往生嗎?不就是懷疑阿彌陀佛,救度你這樣煩惱很深的人的能力很差!如果你認為你的煩惱很重,但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讓你稱念,阿彌陀佛的願力不但要救度你,而且有絕對的能力救度得了你這種煩惱很深的人,那你需要擔心嗎?你需要顧慮嗎?當然就不需要。有的人擔心念佛打妄想,沒有伏斷煩惱,所以念佛不可能會往生,如果阿彌陀佛的願力,要救度你這種念佛會打妄想的凡夫,而且是絕對百分之一百救得了,那麼你念佛打妄想,需要擔心嗎?需要顧慮嗎?不需要!

所以法然上人才會教導我們,「不顧我身之善惡」,不必顧慮自身的善與惡,因為惡無礙阿彌陀佛的救度,任何的惡業都沒有辦法障礙阿彌陀佛對念佛人絕對的救度,這就是不顧惡業。不顧善業就是,你自身所造作的善業不能增上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不能增上你的往生,因為你的往生就在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無上的功德,既然稱無上的功德,已經究竟圓滿了,往生之因在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無上的功德已經圓滿具足,所以惡不能障礙阿彌陀佛對你的救度,善也不能增上你念佛的往生。所以為何「不顧我身之善惡」,這樣的道理是如此的說法。

但是這樣的道理,你若觀念知見偏差,就會誤解阿彌陀佛本願絕對的救度。既然「不顧我身之善惡」,那麼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不需要斷惡修善了。這樣思惟就錯誤!凡事都有一體兩面,你要從正面的思惟,你的知見觀念才會正確。還沒有說正確的思惟,來譬喻世間法。世間法的任何一句話,你都可以從正反兩面去思惟,譬如蓮友與蓮友之間見面,互相問好,張三讚嘆李四:最近你看起來好看多了,比較有道氣多了,比較有佛面多了,比較莊嚴多了。對於張三這樣的讚嘆,李四如果從反面的回響,就會這要說:你說我現在比較莊嚴,那這樣我以前就不莊嚴嗎?這就是從反面思惟。從反面思惟,你永遠跟對方不能相應,你應該從正面的思惟:感謝你對我的讚嘆,我會更加努力用功。這樣你就是接受對方的讚嘆,但是你的心是謙虛的。這兩個人心與心就能相應。

同樣的道理,聽經聞法,也不能用負面的態度來聽。如果我宣揚阿彌陀佛的本願教法,一向信阿彌陀佛的本願,法然上人這樣教我們,就是教我們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的本願,一心信受阿彌陀佛願力絕對的救度,所以阿彌陀佛願力對善惡凡夫同樣慈悲平等的救度,因此我們眾生內心,因為安心住在阿彌陀佛願力救得了自己,所以「不顧我身之善惡」。如果從負面來聽聞,就會產生誤解:「既然是這樣,我也不必斷惡修善了。」這就是從負面來聞法會產生弊端,而且會誤解祖師大德所開示的法語。對佛經的理解也是一樣,我們觀念知見一定要正確。所以八正道的第一是正見,正確的見解。我們的知見確實很重要,如果我們聞法從反面來思惟,我們就很容易落入邪知邪見。

阿彌陀佛的本願教法,要不落入邪知邪見,有一個要領,這個要領你如果能把握住,那你思惟阿彌陀佛的本願教法,行持阿彌陀佛的本願法門,你信、解、行、證都會正知正見的,就是「凡事都站在阿彌陀佛的佛方思惟」。如果你認為法然上人所開示的「不顧我身之善惡」,你會錯以為念佛信本願的人,不必斷惡修善,會有這樣的偏解,那麼你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來思惟,標準的答案就會產生。如果您是阿彌陀佛,您用您果地名號要救度十方眾生,對善的凡夫、惡的凡夫平等慈悲的救度,在您佛的心中,希望十方的念佛人,是行善或是造惡?行善!答案就出來了,就不會誤解了。

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法門,你處處站在阿彌陀佛的佛方來思惟,你可以學到正知正見的阿彌陀佛本願教法。譬如懈怠念佛的人,與精進念佛的人,阿彌陀佛都慈悲平等救度,阿彌陀佛希望我們十方念佛人,精進念佛或是懈怠念佛?精進念佛!因為精進念佛,和阿彌陀佛的本願更相應。這樣的道理怎麼說?阿彌陀佛的果地名號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是從因行六度萬行所修持積功累德圓滿的。六度萬行以六度代表萬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有一度是精進,所以念佛人當然是要行精進,不可以行懈怠。所以精進的念佛跟懈怠的念佛,當然是精進的念佛,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更相應,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有精進的功德。

再譬如持戒,念南無阿彌陀佛精持戒律,與不守戒律,同樣都能得到阿彌陀佛慈悲救度,但是阿彌陀佛的心中,希望十方念佛人精持戒律,不希望十方念佛人不守戒律甚至破戒犯齋。所以,站在阿彌陀佛佛方來思惟,你一定會得到很圓滿的阿彌陀佛本願教法,就不會知見偏差、修行偏差,你就能感受到聖淨一如的道理,在起行也不是只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當你布施的因緣成熟你會行布施,當你守戒的因緣成熟你會守戒,當你忍辱的因緣成熟你會修忍辱。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行者,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要修忍辱行嗎?當然要。遇到逆境遇到結惡緣的人,這時候就把本願的忍辱行拿出來用,不就是修學本願嗎?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修六度萬行其中的忍辱行成就功德的,所以名號有忍辱的功德。

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展開來,就是六度萬行,所以在因行叫做六度萬行,在果號叫做南無阿彌陀佛,是一體的兩面嘛。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修養才是要比聖道門的行者還要好,這是信願經常在說的。所以我們要讓阿彌陀佛臉上有光,這樣才是一個信受阿彌陀佛本願的行者。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