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也談佛教經濟的問題


時間:2017/12/1 作者:佛前明燈

關於經濟的問題。許多學佛人比較不愛談錢。或者覺得談錢就比較低俗。其實,這世界上,真的能搞懂錢這回事的。不是很多,尤其是佛教上。佛教很多戒也不談錢,但其實從其它方式來談錢。

比如唐朝佛教的發展,是在百丈清規定了以後。你看,這其實也是經濟的問題。你處理好經濟後,你更能懂得法界的法則。我想,我們要聽一些真實的佛法,不要那麼玄妙的。玄妙的佛法是生命的境界,真實的佛法,是運用在在生活的。

更早時,印度的那爛陀寺有許多高僧,但當時他們能一心學習佛法,是因為每天有許多人供養,然後供養太多了,吃不完怎麼辦,只好拿去倒掉了。造成很多浪費。但有些老百姓仍然在窮苦之中,可是那爛陀寺裡頭卻有許多吃的倒掉。結果,後來來了一個不信佛的國王,就把那爛陀寺裡頭的人都殺死了。可見,自己不生產,專門吃別人的,確實比較危險。

佛陀在世時,就拖缽乞食,你給什麼,我就吃什麼,一天吃一餐。這個在印度就有這個風俗。這就是對待經濟的態度。像南傳佛教一樣,反正老百姓給什麼,我就吃什麼,不給,我就不吃。然後給了多了,也不能存儲,所以南傳佛教沒有存儲的概念。沒有自己的私人財產,所以社會上的人對他們沒有意見。尤其是窮苦的人。因為出家人叫乞士,叫乞討的。所以社會矛盾不大。

但這個乞食的做法,在中國行不通。沒有這個風俗。所以怎麼辦?人總要吃,不能乞食,又不能自己種田,那佛教如何。百丈禪師就很厲害了,就把乞食的做法拿掉了,自己種田自己吃。所以出家人既是農民,又是修行人。當農民有什麼好處,就是最起碼的,不會跟社會相衝突。經濟上不衝突。你想想看,大家都是農民,我出家也沒吃你老百姓的,平等靠天吃飯。這樣子老百姓就不會有意見了。

但這個做農民的做法,給帝王弄壞了。皇帝為了表示自己的信仰,動不動就封一個國師,然後就給寺院很多田地。你想想看,寺院這麼多田,老百姓就少田了。那許多寺院就僱傭老百姓來種田,寺院就變成和財主一樣了。這就被帝王給折騰壞了。這樣子出家人和老百姓就分開了,級別就分開了。所以矛盾就產生了,其實就是經濟的矛盾。

一切矛盾都是經濟為開始的。都是因為錢的關係。所以搞不清這一層關係,就比較困難。包括現在的矛盾也是如此。所以叢林就定了很多清規,這裡大部分跟經濟有關。經濟是修行人和世間百姓互動的一種模式,而且在某一個程度上,也在修道人和在家人之間業的交換的模式。

中國八大宗派,禪宗的生命力最頑強,背後的功勞,就是解決了經濟的問題。也就是自己種自己吃,不吃你老百姓的,也不要刻意去客套世間的老闆,當官的。你吃自己的,皇帝都管不著,百姓也管不著,這時你才能進入真心的修行,而不是為了齋主去應酬,攀緣。

現在世間人的煩惱,都是因為經濟的問題。沒人不因為經濟問題。錢財帶給我們的許多社會的榮譽,包括別人對你的尊重。尤其是你覺得你有錢,就自我感覺很受人尊重。這樣子往往很苦。可見,我們都不是活在真實的生命裡頭。因為被錢財成就帶來的迷失,給迷惑了。這是修行中很大的障礙。而錢財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滿足人的某些成就感。可是你一旦被困住時,你就得拚命去賺錢。其實你被這種空虛的概念所蒙蔽而已。

轉自:福安古觀音閣新浪部落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