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什麼是布施,布施的意義和種類有哪些?如何布施?


時間:2017/12/2 作者:仁澤

布施 (六度之首)

布施,(1)將金錢、實物布散分享給別人。(2)指佛教用語,人的行為。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布施。

布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項主要內容,是菩薩的正道,是攝盡一切菩薩道的總行,是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的途徑,也是悟入唯識性的因和果。今僅以六度之首的布施度試作探討。

布施度,又名檀波羅蜜、檀度、施度。施波羅密,意為布施,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眾生。布施有三種之分:第一種是法布施,即以清淨心為人宣說如來正法,令聞者得法樂,資長善根之功。第二種是財布施,此中又分兩類:一是內財施,即以自己頭目腦髓,以至整個色身施於眾生,如釋迦如來在因地中行菩薩道,曾割肉餵鷹、捨身飼虎;二是外財施,即以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饑寒的痛苦。第三種是無畏布施,即眾生若有種種災難怖畏之事,能夠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免去內心的怖畏。

為什麼要行布施?因為它是立人間和樂、出世聖法的根本。眾生在三界之中流轉,不得出離,就是由於貪愛執著境界和自體。所謂境界愛,就是世間五欲的享受和占有。在自己一無所有之時,就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去尋求,而且貪得無厭,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圖多求,甚至不擇手段,造出種種惡業。一旦擁有名利等妄境時,更是惶惶不安,唯恐失去。象這樣求之尚憂不得者,又何能普舍於眾生?既以自我為出發點,執妄境為我所者,又何能去貪著得出離?所謂自體愛,就是貪著個人、種族現在和未來的生命。夫婦和家室,便是生命愛的對象。眾生由於這些妄境之故,慳吝不捨,而導致六道輪迴、永無出期。而布施,是慳吝的正對治,能夠破裂眾生慳吝之心,讓眾生不被欲累,放下對財物、名利、家室甚至色身的執著,培養慈悲心,以種種錢財寶物,乃至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悉皆施予一切眾生,從物質和精神上支持他們,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痛苦、煩惱和無知,滿足他們的願求,與眾生廣結善緣和法緣,使他們因此而親近我們、信任我們,為我們進一步感化他們,激發他們向上向善,做好人緣準備,從而能夠攝受他們,使之成為法眷,並永斷貧窮根本。若能如是,則能恬淡寧靜,淨守屍羅,乃至引生智慧,如理抉擇諸法性相。自利利他者,莫過於布施,故六度中,將其列為上首。由此,也可見布施度對於眾生出離生死的重要。

凡布施,一般源於悲心和敬心。悲心者,是對那些鰥寡孤獨、無依無靠者,或者殘廢疾病之人,或者由於遭受水、火、風等意外災禍的眾生,寄予深深的同情。故以悲憫心而行布施,相近於今人所說的慈善事業。敬心者,是對父母的孝養、尊長的供奉、三寶的恭敬供養等,這是以恭敬心來行布施,其中也含有報恩的意味。此二者,就是人們常說的悲田和敬田。然世間眾生,縱偶行布施,也多為有染而不純的給予,稱之為給予更恰當。此不如法的布施,略說有七類:第一類是隨至施,此乃非自動的發心布施,而是因為乞化者或募緣者逼上門來,不便拒絕而勉強布施,內心實心痛難捨。第二類是怖施,此乃因發覺自己的財物、名位、生命等,有危急而難以保存,害怕彼等失去,故行布施,希望以此功德消災免難、逢凶化吉(世人多有此舉)。第三類是報恩施,因為曾受人恩惠,故今以酬謝心而行布施(此乃還債)。第四類是求報施,為了別人的報答,或者希望得到別人幫助,故以財等而行布施。第五類是習先施,自己本無布施的意欲,只是世代相傳的習慣,故沿習舊俗而行布施。第六類是希天施,希望得到天神的護佑,或者欲生天國而行布施。第七類是要名施,為了沽名,方行布施,以賺回一個大施主或者慈善家的美名。以上的七類布施,都不是出於悲敬之心,縱然也會有一些功德,但與布施真義,畢竟相去太遠。

如法的布施,應該具備兩個條件:一、在布施者來說,對於所施物,須有舍心。如果財物等是被別人借去而忘記歸還,或者是遺失,或者是被人搶去,表面上勉強給予,口中也冠之以“布施”之名,而內心卻心痛不捨,這種付出和給予,能夠說它是布施嗎?二、布施給別人的東西,能夠使別人獲得利益。如果給予別人毒品,意欲害人,當然更不能說是布施。所以,布施的定義就是心甘情願犧牲自己的福樂來成就別人的福樂,也就是損己利人、慈悲利他,它是無我而不求回報的。與社會上所普遍流行的那種為了追求某種功利目的而暫時給予他人以小恩小惠、以圖更大的索取和回報,是有本質的區別。它不是“收買”,不是“金錢交易”,不是“賄賂”,更不是所謂的“感情投資”,而是一種純粹無染的悲心攝受,其中沒有摻雜任何個人的目的和企圖。

布施度還圓滿具足後五度。在布施的時候,首先應防護自己的身口,就須有戒為助伴;在遭受到受施者的誤解或辱罵時,就需要有忍辱來助成布施;若在布施的過程中,心生懈怠,就需要有精進來策勵;在布施的時候,心裡應安定、專注,這就需要有靜慮;為了能知布施因果,或通達布施實相,作三輪體空(無施者,無受者,無所施物)的如法布施時,缺少智慧能行嗎?故言布施度,實為六度具足。

布施,非可望而不可及之事,乃是人人當下可行、當下可踐之舉。誠然,為眾生宣揚妙法,施予千金,乃至為彼解除身心怖畏是布施,而給人一個微笑,一句愛語、讚嘆,甚至一分歡喜,又何嘗不是布施?

一、布施的意義與種類

布施,梵語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給予他人福祉與利益之事。《維摩經》中說:“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中論》中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可見,布施作為佛教修行的突破點,可以歷煉自己的身心,增長自己的福慧,以此積累自己成佛的資糧。應當說,布施是學佛中簡單、易行、契理、契機的修學法門之一。所以菩薩六度法門的第一門就是布施門。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等三種,能治慳貪吝嗇,除滅貧窮。就三種布施而言,所謂財施,即是以財物施予他人;所謂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謂無畏施,即是以不畏懼施予他人。

二、布施的方法

布施雖有三種,卻又分明是因人而施設的方便。於是才有了三與一的不同,不可執為定法。正如《大品般若》中所說:“菩薩住二諦,為眾生說法”。對此,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解釋說:“為執有者說空,為執空者說有”;《維摩經》中,大迦葉於貧里行乞與須菩提從富舍貧,分明是給眾生一個種福田的機會。即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而眾生之病非空即有,凡自以為是,則又成新執,與佛相背。對症下藥就成了佛法中永恆的生命力。如是,所接引眾生的布施方法,正如《心地觀經》中說:“能施所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又如永明延壽禪師所說:“雖教似月臨千界,還如空度萬緣”。如此才能恆順任運,縱橫自在。

布施是治貧窮的福田。在給予他人的過程中,自己就有了自利的可能性。布施的因緣非常微妙,不可以用我們一般人的心量與眼界觀察人生與事物。明白了這樣的道,則身處逆境、順境,都能坦然相待,不怨聲載道。

布施是治我執慳貪的妙藥。眾生的病根是“我”。因為了我,人們才會有貪心,並且這種由我執而引發的貪心之病,無量劫來一直纏繞著我們每個人,致使輪迴不息,不解脫。佛陀時代,有一位貧窮的婦女總是跟在佛陀的後面占便宜。因為佛陀每次講法後,都有豐厚的供養,佛陀轉施於她。一次,佛陀為度化她,就對她說:“只要你說出不要,食物照樣會布施給你。”可是,貪心極重的她,竟許久說不出“不要”兩個字。此時,這位婦女才認識到,自己是多么的慳貪。以此反觀自己,應該“內自省也”。

事實上,“我”到底是什麼呢?佛經上說:我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所成。用此,我是龍樹菩薩的“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也如《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又如《華嚴經》所說:“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可見,人生僅僅是一個過程而已。也就是說,人身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布施是治療消極厭世的良方。大乘佛教是把現實當作修行的道場鍛鍊自己,死後還要乘願再來。中國漢、藏兩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在面對人生的同時,放下並不是放棄,隨緣也不是隨便,負責不意味著負擔。雖然能施、所施、中間物三者都是幻化不實,但站在人的角度,或恆順人的價值觀念出發,卻依然要面對現實歷事煉心。只有這樣,才可能使人們慢慢洗心革面,接受事物的真相:色即是空,空即是空,如是感受,功德無量無邊,正是成佛的資糧。

無論是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的十二大願,還是地藏王菩薩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令人無限神往。因為菩薩只有在不斷地度眾生的過程中,最終成就自己的佛果。所以,布施的後面應加上“波羅密”,也就是只有在智慧的導引下,才能完成最圓滿的布施。正如“五度如盲,六度如導。”由此可見:如果只有布施等,沒有智慧,學佛就沒有了方向;如果只有智慧,沒有布施等,學佛也就沒有了前提。

三、布施的現代意義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佛教的布施法門面對今天的現實,怎么樣才能發揮出它的積極意義呢?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佛教所說的“同體大悲”,是從佛教人溺己溺的慈悲濟世精神出發,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出自己的雙手,或給予救濟,或給予鼓勵,或給予依止。整個布施的過程不應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覺,或者一種商人的交易心理。要感謝被幫助的人,正是因為他們,自己才有了一份機會。因為這樣的機會,我們會得到一種布施的快樂,同時也會得到一種佛法的實踐。

佛教說,“境由心轉”。如果我們能夠淡化我執的貪心,多做一些利益社會人群的事情。那么,我們所做的就是佛菩薩的行為,我們因此會生活得更加幸福。(文:靜波法師)

八種布施

據菩薩善戒經卷一序品載,在家菩薩行財施與法施;出家菩薩行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等四施;而得無生忍之菩薩則具足施、大施、無上施等三施。俱舍論卷十八舉出八種布施,即:隨至施、怖畏施、報恩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為莊嚴心等施。同書卷十八亦舉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等七種布施。舊譯華嚴經卷十二‘十無盡藏品’則有修習施、最後難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布施行為之內容、態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種種分類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質為空,不存任何執著,稱為三輪體空、三輪清淨。[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薩地持經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論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參閱‘達嚫’5677)

如何布施

布施時若有受施的人相,便會有揀擇,有分別心,則心量小,心小福亦小。若布施有所住,有所執著,不管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之任何一種,都是有所住而行布施。這種有所住之布施,只有福德沒有功德;只有布施而無布施波羅密,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脫。有智之人有五種布施:一、至心施。即以至誠心行布施,是故舍掉了傲慢。二、自手施。也就是親自布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讓他人之手,所得福報也要經過他人才能所得,所以要自手施。三、信心施。相信布施之果報不失,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布施。四、時節施。依時節因緣之需要而行布施,就是時節施。譬如要以對方之所需要而行施,當對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醫,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時節施。五、如法求物施。這是指布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而來的財物來布施。

果報

布施能得五種果報,即是色身、壽命、安樂、力氣、辯才五種果報。這五種果報,無論施者、受者都可獲得,而打坐觀想布施之方式,根本不能令人獲得這五種果報,所以不算是布施。又觀想者本身,也不能獲得此五種果報。布施對象不同,所得果報有差異,此可見於《菩薩憂塞戒經》。譬如布施給畜生,得百倍果報;布施給一個破戒者,得千倍報;布施給一個持戒者,得十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外道的離欲者,得百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向道者,得千億報。若布施、供養一個初果人,乃至於成佛,都是無量報。布施之人若有下列三事,則布施後不能得到勝妙果報。一、先多發心,後則少與——本來發心答應要布施多少,事後卻未完全做到,譬如已經答應、應承要拿一萬元幫助對方,實際上卻只拿五千元。這樣布施五千元之果報,最後雖然還是會有,卻不勝妙,也許得來會很勉強。二、選擇惡物,持以施人——有的喜歡把自己不要的東西送給人家,或是把舊的東西送到佛寺去,這是不對的做法,這樣所得果報不勝妙。應該把最好的或是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送給對方,這才是如法之布施。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常會聽到一句話,就是:“我很後悔幫了他!”事實上不需要這樣,幫就幫,都已經幫了,因為因緣不同,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若心生悔恨,則所得果報必不勝妙。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願普皆回向給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願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樂,無緒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門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歷劫怨親,俱蒙佛慈,獲本妙心。兵戈永息,禮讓興行,人民安樂,天下太平。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今生來世脫離一切外道天魔之纏縛,生生世世永離惡道,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得遇佛菩薩、正法、清淨善知識,臨終無一切障礙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同證究竟圓滿之佛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