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夢齋山人:如何是量己力而修行


時間:2017/12/7 作者:藎木

1、佛法探討:修行也要量力而行。

論量力而行:道家有語:天道忌盈,業不求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道家的學說。 記得小時候削鉛筆,剛開始時總想削成最尖的,結果往往折斷。這給了我們很深的教訓,以後再削鉛筆,都會適可而止,不求最尖了。關於這個道理,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意思是說,對已貯滿的器皿,不如停止不注;寶劍打磨得過於鋒利,就不能長期保持。同理,如果一個人迫不及待地想將一件事做到完美極致,最後因過於強求,反而導致失敗。世人往往忽視這一點,凡事總是求全求美,絞盡腦汁企圖達到這個目標。其實,不論何事都應量力而行,因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事情到了一定限度必然發生質的變化。這就是“天道忌盈,業不求滿”的真義。學佛修行也是如此,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規定修行功課。看到他人一天禮佛千拜,我們不一定都要去這樣做,要量力而行才是修行之道。佛陀在華嚴經里說了比喻:琴弦若是繃緊,就不能彈奏出美妙的樂曲,若是太鬆弛,同樣彈奏不出美妙的樂曲來。有對聯說之:欲求大道應無我,各有因緣莫羨人。南無阿彌陀佛。

2、答疑解惑:

請問山人:娑婆和極樂是一還是二呢?

答:佛說一切法皆入不二法門。那么娑婆和極樂也是不二呢。不二才是佛陀偉大的智慧呢。何謂不二呢?非一非二,即一即二,離一無二,離二無一,一二不相舍離,一二圓融,即為不二。這個不二呀,君可不要搞錯了,可不是一二不分呢。娑婆與極樂也是如此。極樂和娑婆若說是一,不圓融呀,君看極樂世界無量光無量壽,諸佛在極樂世界無量樂,六道凡夫在五濁惡世,無量痛無量苦呀。這顯然看到了極樂和娑婆真是天壤之別呢。那么說極樂和娑婆是二,也不圓融呀。華嚴經言:一心具造十法界。極樂和娑婆都是一心所現,所以佛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呢。君看看,說一不圓融,說二也不圓融,這是講極樂和娑婆是非一非二,所以佛說不二呢。那么離開娑婆之外,還有個淨土嗎?娑婆是冰,是煩惱;極樂是水,是菩提。化冰則成水,轉煩惱即菩提呢。離冰莫求水,離煩惱莫證菩提呢。娑婆與極樂,又是即一即二。說是一,因為極樂和娑婆皆是一心所現,這是約極樂和娑婆理性而言的;說極樂和娑婆是二,這是約極樂和娑婆相用而言的。所以講極樂和和娑婆是體一用異。這就是不二呢。所以才有古大德講: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決定生極樂淨土,這是從諸法相用而言的。從娑婆往生極樂淨土,有生與不生;實不去是從諸法理性而言的,諸法理性平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何來生與不生、去與不去呢?學佛學法呀,還是聽佛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南無阿彌陀佛。

3、說因果:

很多朋友可能並沒有佛教信仰,但這絲毫不會影響你對因果的認可。每一件事情的發生必然有它的原因,這個原因可能很簡單,也可能錯綜複雜到你無法理清,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總會有“因”。同時,一件事的發生了,它便是結果,這個“果”,又繼而成為了下一件事的“因”。有的朋友喜歡抱怨,抱怨命運的不公平,是的,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完全不同的,沒有所謂的“公平”可言,一切的境遇,都是由無數種因果所造成的,你不需要追溯到“前世”,一樣可以清晰地看到因果的示現。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因果從來沒有那么簡單,它不是數學公式,一個因為和所以是沒法描述的。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我整天做善事、布施、放生、供養,但還是沒得到善報呢?你不用去跟因果爭辯,它從來也不會誤會你。三世因果說得清,善惡有報皆分明。未報之時果未熟,業力成熟必現形。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