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如何化解貧窮困苦的惡緣?


時間:2017/12/15 作者:止盈

貧窮困苦就會產生更多的抱怨,這抱怨就會招感更多惡緣突然產生在我們周圍,讓我們措不及防。這裡忽略了一個招感的過程,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不光是貧賤夫妻這樣,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為什麼會貧苦?宣化上人在講經的時候提到,沒有法財就是貧困,而不會運用這法就是會痛苦,他把貧困痛苦從物質層面升級到精神層面,也讓我們更深地意識到,很多問題不能只在物質層面討論,而是要兩手抓的。

如剛剛提到的這裡是有招感的問題,招感就是共業招感,你造作了什麼就會招感什麼。比如我們造作了不善,就會招感不善到我們的身邊;而我們承受了貧困痛苦的果報,也必然是造作了這樣的業因,才會招感這樣的果報,所以這些貧困業因是什麼?就是內心中的貪念。

我們常常說依正莊嚴,或者說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就是依報,就像山河大地這些物質世界裡的一切一切,都可以說是依報,這些為什麼會有不同?就是正報不同,也就是我們的心念不同,招感的物質狀態也不同。

《覺林菩薩偈》中提到了「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心是影響世間萬物的根本,怎麼影響的?就是通過心拋射種種的念頭,這些念頭產生種種牽引,牽引我們到不同的境界,於是再於不同的境界有更新的認識和補充,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循環,在顛倒上就又有了一層顛倒。

所以這個招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叫做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說白了就是利用了心念的招感力量。舉例會更直接地理解這個部分,比如說一把槍,你瞄準哪裡,決定了子彈打向哪裡,於是你瞄準的地方,對你來說形成了一種招感,這個招感的結果就是你投射了影響在其中。再比如一艘船拋錨了,船就不會亂跑,就算風浪來了,把它吹走一點,它又會回到這個地方來,這個錨就是招感,投射錨的力量就是招感。

於是我們也借用這個原理往生極樂,我們把心念的招感投向了往生極樂世界,錨定在這裡,我們往生就更順暢,如果這個錨沒定在極樂,想靠風吹到某個地方,這就很難。所以在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做心錨,也就是我們心念投射了某個固定的認識,這個認識就會把我們重新拉回到這個認識上,或許我們走過了更多的環境,但是心錨會很快把我們重新拉回去,這不是精神病才有的力量,而是任何有情眾生都擁有的力量,只是把錨丟在想去的地方,就會慢慢地靠近這個錨的所在。

懂得了這個道理,就要去思維,我要把這個錨丟在哪裡?於是你丟在什麼地方,就會慢慢地靠近這個地方。吸引力法則是把這個力量用在招感貪嗔痴上,多數是用來賺錢了,或者招感某類的朋友圈,這好或不好,其實要看站在什麼角度。站在生死的角度,把錨丟在虛幻的物質財富上,這是錯誤的;而如果站在世人的角度,去追求物質財富的享受,這沒什麼不對。所以同樣都是一個方法,你能做出什麼樣的結果?就像一隻筆,你寫字和我寫字就可以不同,你寫的漂亮,我寫的難看,這對於筆來說根本就是無所謂的,而同樣是筆,為什麼你寫的字比我的好看?根本在哪裡?最後還是要落在自身。

這個招感就有趣了,會用的人,用這個方法招感清淨佛國;不會用的人,用這個方法招感到五濁惡世;會用的人,用這個方法招感到一切具足;不會用的人,就會用這個方法招感到什麼都缺。這就如宣化上人說的,沒有法財就是貧,有了法的財寶不會用,就會讓我們困在某個狀態中,承受對應的痛苦。

對於法來說,無所謂善法惡法,因為無所謂是或非。就像用火柴點火,有的人用火柴作案,用在哪裡對於火柴來說是不會有分別的,這也就是觀法無我,法不會執著有個我,或者執著這個東西必須你用,我就不能用。我們學到佛法,就要懂得「法不會執著誰用」,你用可以,他用也可以,大奸大惡可以,大善大德還可以,這就是法。佛法就是成就為佛的方法,解脫、覺悟、自在的方法,誰用都可以,不會說這個你能用,但他不能用。

為什麼有的人用不了?如前文舉例電腦配置,你的硬體設定到位沒有?如果硬體都到位了,與安裝的其他軟體是否有對抗?這個對抗的軟體,就是兩種障礙中所知障,過去知道的東西沒有整合好,放在錯誤位置,成為後續進步的阻礙。有人說行善就是斷惡,這話只對一半,行善了沒有去造作惡行,這個部分是對的;但是不做種種惡,並不代表除去了惡。如念佛中的初伏煩惱,你縛住了賊人,並不代表這賊就消失不見了,所以斷惡還需要我們下功夫。惡在心裡,在遇到事情的那一瞬間引發的貪嗔痴上,有的是貪嗔痴的心念,有的就更進一步成為貪嗔痴的行為。貪嗔痴落在身口意上,就會造作身口意的惡業,也就必然招感惡緣,促成更多惡的種子萌發,最後惡果連綿。

學佛的第一個事情是應該學因果,如果因果不懂、不認可、不理解,學佛的利益怎麼得到?怎麼才能讓自己趨吉避凶呢?凡夫用在抱怨上了,我們知道佛陀是萬德萬能的,但是還有幾個事情是不能做的,其中之一就是不能轉定業。定業就是固定已經形成的結果,這個沒辦法轉的。往往我們很多人擔心已結成的結果,佛都轉不了這個,只能默默承受,我們妄想著不去承受,妄想著做點什麼避免承受,這是什麼情況?所以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我們承受的貧窮困苦,這是結果;承受結果的同時,是否還希望自己繼續承受這個結果?如果想不再承受這個結果,那麼就可以在其中有所作為了,這就是學佛徹底轉變命運的關鍵所在。

關鍵在哪裡?我們知道是因果同時的,一件事情是結果的同時也是下一件事情的因,比如一個蘋果是果實同時還是種子。想徹底轉命就在這個部分開始轉,因果就像一個鏈條,一環扣一環地延續下去,這一環是下一環的頭,也是上一環的尾,我們想讓這個鏈條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想越來越好,就在承受結果的同時,種下好的種子,比如說吃了這個蘋果,感覺這個蘋果酸,再去耕種就要讓這個小苗多照太陽,多照太陽他就越來越甜了。同樣想扭轉命運,就要努力去行做善事,善事招感善的境界,促成善緣成熟,最後幫助善的種子形成善的結果。在不斷行善的同時,還要努力地斷除眾惡,我們現在能做到把惡的種子縛住,不讓他發芽這就算是成功了,所以菩薩就畏因了,行做很謹慎,擔心為未來種下不好的因,而當結果成熟了,不管好或不好,他都承受承擔,這個心態就是成熟的,而且是轉命的心態。

當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情,還有什麼可埋怨的?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不要去做怨天尤人的那個人,也不要去做顧影自憐的那個人,敞開心胸承受你應該承受的,並為未來負責任的去播種,要收穫什麼就播種什麼種子,這就是我們轉命的手段。這個轉命想做的究竟,就是不播種惡的種子,只種善的種子,不造作惡的緣,只去種善緣,這樣惡的種子不會成熟,並且沒有惡的種子進入,這就很好了,如果一邊造惡,一邊行善,那麼自然各種因緣各種環境都會形成,也自然會形成各種結果,裡面冒出我們不希望見的結果也是正常,這就超出了我們的預想,也就不會按我們設計的方向發展了。

在緣的部分做調整,也可以勉強影響因果,但是不能決定性的影響因果。已經種下了就是播種了,再想回到當初不種這個種子是不現實的;所以要控制自己的身口意,去造作對應的緣,促成對應的種子發芽乃至結果。你想讓善果成熟,就去做促成善果成熟的緣,這個善緣就是我們當下駕馭身口意可以營造的。只是外緣就其本身也是某些因果的結果,我們還是要在其中斷惡修善。扭轉因果的兩個地方就在因和緣上了,扭轉因是根本性的,扭轉緣是方便如此。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