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上》20、人說王縱暴喻


時間:2017/12/24 作者:藎木

譯文:從前有一個人,講國王的過失和罪惡,他這樣說:「國王非常暴虐,治理朝政沒有方法。」國王聽到了這話,十分惱怒,竟然不追查是誰說的這句話,聽信誹謗獻媚的小人挑唆,把一位賢能的大臣捉來,下令從他的脊背上割下一百兩肉。後來有人證明不是他說的。國王心裡很後悔,命令用一千兩肉為這位大臣修補脊背。這位大臣夜裡痛得大聲喊叫,國王聽到他的聲音,就去問他:「為什麼痛苦呢?割了你一百兩肉,還給你十倍的肉,你還不滿足嗎?為何還痛苦呢?」旁邊的人回答:「大王如果砍掉臣子的頭,即使給一千個頭來作為補償,仍免不了臣子一死;大臣雖然得到十倍的肉補償,但仍免不了痛苦。」

愚蠢的人也是這樣,不考慮將來,只圖一時快樂,把痛苦推向大家,支配百姓,掠奪財物,還想要消除罪孽,從而得到福報。這就好比國王割下別人脊背上的肉,用別的肉來補救一樣,希望使人不痛苦,是辦不到的。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無。如今無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20、人說王縱暴喻

昔有一人,說王過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無理。」王聞是語,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誰作此語。信傍佞①人,捉一賢臣,仰使剝脊②,取百兩肉。有人證明此無是語,王心便悔,索千兩肉,用為補脊。夜中呻喚,甚大苦惱。王聞其聲,問言:「何以苦惱?取汝百兩,十倍與汝。意不足耶?何故苦惱?」傍人答言:「大王,如截子頭③,雖得千頭,不免子死。雖十倍得肉,不免苦痛。」

愚人亦爾。不畏後世,貪得現樂,苦切眾生,調發百姓,多得財物,望得減罪而得福報。譬如彼王,剝人之脊,取人之肉,以余肉補,望使不痛,無有是處④。

注釋:

① 佞人:專門取媚於人的小人。

② 仰使剝脊:仰,命令,剝脊,割背上的肉。

③ 截子頭:砍下他的頭。

④ 是處:辦法、方法。

解說:

《長阿含經》卷十七<沙門果經>通過阿闍世王之口介紹了六師外道的學說,他們各各以為沒有後世,沒有業報輪迴。

辨析:

生活中已經出現的失誤,往往很不容易彌補,因為此時此刻的覺悟,已無法使彼時彼刻的時光倒轉。因此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或慎思而行。這都是先人從歷史經驗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對一個人來說,不犯錯誤並非容易的事,重要的是決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人生是短暫的,機遇也是有限的,如果連有限的機遇都未能抓住,又犯了難以彌補的過失,那麼就會使本來應該有所作為的人,成為平庸的人。

本篇的喻意,直指有一定權力地位的人,不應有隻顧眼前痛快,不顧後果的短期行為。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抱著風水輪流轉,不撈白不撈的認識,不能為民解難,反而置百姓於水火,那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可以看出,佛教高僧們在宣傳基本教義的時候,並沒有遠離現實政治,也並非對當權者避而諱之,而是力行勸戒,廣行宣講的。據此,我們可以看到,歷代政教之間的相互關係十分微妙,往往表現出既相互利用,又保持一定距離的特殊關係。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