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因果通三世歡喜還命債度眾解冤結


時間:2018/1/21 作者:心愿

這個因果報應的故事很多,不勝枚舉。在這個地方,我們提到一個造殺業的事情,因果通三世,這發生在佛門中。在宋朝有一位禪師,年輕的時候因為喝酒醉,跟人家爭奪錢財,結果奮力一擊,結果那個人當時就死掉了。這位禪師那時候,他年少的時候,他還沒有出家嘛,他惹了這個禍端以後,他畏罪潛逃,他就跑走了。後來到他鄉出家苦修,就落髮為僧,就出家了。但是他出家以後非常精進修行,能夠吃苦耐勞。後來他經過這樣苦修,他得到大徹大悟,就徹悟為大禪師,能夠開堂說法。

這告訴我們是什麼?這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性功德。就六祖大師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老法師講說,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你看,本來他年少的時候,不懂事去誤殺了一個人,但是最後他也開悟了。但是我們知道因果不空,老法師說,因果是循環不空、相續不空、輪轉不空。所以這個法師,禪師他開悟以後,他自己也知道因果不空,就像安世高大師還兩次命債一樣。

有一天,那個禪師到後來他開堂說法,他的學生已經到達數百人了,年紀大概有七十多歲。有一天他沐浴完了以後,陞座要說法。然後他要向大眾,了一樁他個人的因果公案。他就告訴大眾說了,他說,你們現在安靜勿動,也不要說話,「看老僧了四十年前一重公案」。四十年前,也就是他在三十多歲左右,他誤殺了一個人。但是經過四十年的努力,他終於開悟了。一旦開悟他就了知三世因果,他也知道因果不空,他也明白欠命的要還命,欠債要還債。所以每一個開悟的聖僧,都有這個本事,歡喜受報。為什麼他們會歡喜受報呢?因為他們知道本覺本有。《地藏經科注》青蓮法師說的,「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他了解了。這位禪師他知道,他就跟大眾宣布,「看老僧了四十年前一重公案」。

他在那邊端坐入定,一直到中午時刻。可見他已經有,他有他心通了,而且他也有宿命通。什麼人可以達到六通呢?他一定要法身大士,也就是要明心見性,最少他一定要破我執、法執,再破一品根本無明。結果等到中午時刻,有一營的部隊開過來,古代的士兵一營的部隊開過來。帶頭那個將軍,就拉了弓箭準備要射,要射殺這個禪師,他自己也莫名其妙。這位禪師就合掌說了,「老僧奉待已久。」就他本人,我已經等了很久,等這個公案到來了,「老僧奉待已久」。

這位帶隊的營長,這位將軍突然間很驚訝的說一句話,他說,我某人跟和尚不認識,怎麼一見面就,我一見到你就很想殺你呢?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我不悟其故,我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位禪師說了,「欠債還錢,公平交易。」人家已經開悟了,他沒有我執了,俗話說他誓死如歸,不會貪生怕死。因為他知道自性沒有生死,死了只是了這樁因果公案。他知道自性不會死的,靈性是不會死,善有樂報,惡有苦報,他這個禪師很清楚。然後他講這八個字,「欠債還錢,公平交易。」「但請下手,不必遲疑」,後面就再講這句話,「但請下手,不必遲疑」,可以射啊,你弓箭射過來。

然後告訴他下面的徒弟說了,「顧眾曰」,「我死後」,你們好好請這位帶兵的將軍,這位居士,請他吃一頓飯再把他送回去。你看多瀟灑,他這個還命債,還得很清楚、很明白。而且交代他的徒弟說,不可以半句話生瞋恨心,或是歸咎於他,也就是叫他們不要報官處理。你們如果違逆我這個意思,你們就是「逆天悖道」,不尊敬師長,「非吾子弟也」,不是我的徒弟,你們不是我的子弟。這位帶一營部隊的將軍就說了,更加懷疑了。然後他堅持跪下去,他堅持跪在禪師前面說,你把我說個明白,為什麼你會這樣交代?為什麼我想要殺你?你跟我說個明白,「堅叩其說」。

這位禪師說了,「公兩世人,故忘之。」這就是說,你是已經第二世了,我還是第一世。已經過兩世了,你忘記了,這叫隔陰之迷。我是一世,你是兩世,所以我沒有忘記。然後禪師就把前面為了錢,誤殺了那個人的事情,重新再講一遍告訴他。這位帶部隊的將軍不認識字,突然間站在那邊,大聲的吟唱一首偈語出來,這個偈子寫得很好。他不認識字,但是他會寫這個法語,開示偈語跟法語。他說,「怨怨相報何時了,劫劫相纏豈偶然。不若與師俱解釋,如今立地往西天。」

哎呀,這個實在,明白因果,他就能夠通達心性,通達心性,一定遵守因果。所以他寫這首偈語寫得非常好。他說,「怨怨相報何時了」,他也知道他是要來討債的,那位禪師是要來還債的。這樣我殺你,下一世換你殺我,怨怨相報,什麼時候才可以了斷?沒完沒了。「劫劫相纏豈偶然」,「劫劫」就是每一世都在那邊糾纏,怎麼會是偶然的事情呢?所以妳今天會嫁給誰?你會娶誰?你今天跟什麼人做眷屬?跟什麼樣的父母做父母?都是前世的劇本,所以叫做「劫劫相纏豈偶然」,都不是偶然的事情。

「不若與師俱解釋」,如果不是禪師你來解釋,我怎麼會明白呢?「如今立地往西天」,他立化,他站著往生。「如今立地」,我立刻、毫不猶疑的,我往生西方。換句話說,怎麼樣可以解決因果這個問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還有往生西方。你往生西方以後你再倒駕慈航,去度化你的家人,去度化你的冤親債主。所以這位將軍說完話以後,「手持弓箭,屹然立化」,當下站著就往生了。這個了不起啊。

這位禪師知道這個事情以後,他就下座了,為這位將軍薙髮安名,就幫他落髮了。知道他也是非常有根器的一位將軍,就這樣給他開示,他豁然開朗、豁然頓悟,所以他為他薙髮安名,給他取個法號。「更衣入龕」,就是把他更衣以後,給他安在龕裡面,也是一樣「跏趺別眾而化」。這位禪師到後來,他為這位將軍皈依以後,給他取法名以後,剃髮以後,他自己本身也跏趺別眾,跟大眾告別,他也是坐化了。

一個是立化,一個坐化,這實在是真的是菩薩在表演,表演一樁的三世因果給你看,這發生在宋朝的事情。這個地方就這樣做一個結論了,殺人在四十年前,償命在四十年之後,索債雖然晚了一點,還債都是一樣的。他說,還好這兩個人,都是大手段的人,大手段就是大根器的人。所以能夠「怨家路上,劈面相逢。」我們現在難道不是跟,在這個人生路上,難道我們沒有去碰到我們的冤親債主嗎?有啊,有些是自己的眷屬,有些是自己的兄弟,有些是自己的妻子,有些是自己的丈夫,有些是自己的小孩。這叫「怨家路上,劈面相逢,而惡對頭反成好因緣耳。」

所以六祖大師說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自性是跳脫善惡對待的,順緣跟逆緣都是修行的好因緣。這個地方跟你講,雖然兩惡對頭,兩個人,一個是欠前世的命債,一個是要來討債的。兩個人對頭,反而是成就道業的因緣,「反成好因緣」。所以老法師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一人是好的,一人是壞的、惡的,一人是你自己,看你會不會修?

那麼那一個人,帶部隊那個人,他是要來殺死這個前世的債主,他卻是因為這樣修行證道。這個前面的文講,「其人之死逼借主,修行證道,禪師之待催債主」,他被人家催債的,等待人家來催債的。「禪師之待催債主,解結生天」,這個天不是天道而是極樂世界,「解結生天」,把這個因果把它了結了。它說,這是千古難逢的勝緣,「勝緣奇事」。如果不是真正得道,這位帶部隊的將軍,他必然不肯放下這個債而不討。可是殺人無異是自殺,也是很明顯的。所以我們就講到殺業,我們特別用這個公案來做一個證明。

所以李炳南老師說,我們聰明人要有前後眼。老法師說,早年李炳南老師常提醒他們,說聰明人要有前後眼。什麼叫前後眼呢?他說,前後眼就是要能夠看到古人,能夠看到未來,能夠吸取古聖先賢的教誨、經驗,認真修行,創造美好的將來,這個人才算是聰明人。決定要相信因果報應,善人決定得善果,惡人決定得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差,千萬不要看錯。惡人他今天享福,好像是因果是假的。這個我們常常也會看到,這惡人好像也沒有行善,但是為什麼他有那麼大的福報?老法師說,一般人都會認為說因果是假的,根本沒有這個事情。那善人心地善良,可是他過得非常清苦。這好像跟因果講,好像都違背,相違背。

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我們眾生只看到眼前,我們只看到現在,我們沒有看到過去,也沒有看到未來。我們只看到一個很狹窄的現在而已,我們只看到現在這一段,被我們看到。那這個人過去生中,他有修大福報,這一生他造的惡業雖然很多,但是他現在享受的是過去生的福報,還沒有享完,他還在繼續享受。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叫惡人善報。但是他在這一世所造的惡,因為他福報還沒有享完嘛,所以他這一世所造的惡還沒有到,所以就沒有看到果報,但是絶對會有報。

所以我們明白了,這一世造的業因來世報,因果是通三世的。這一世造善業沒有得善果,但是他要能夠堅持,再苦、再苦也要忍耐下去。就是你善人雖然眼前很困難,可能受到很大的挫折跟打擊,可能重病纏身。就這一世造善業沒有得到善果,但是你能夠堅持的,再苦、再難都要再繼續積善,還要修德。老法師說,好,過去生中沒有修福報,沒有善行,所以這一世沒有福報,所以這一生得到的都是苦報。但是你在這一生行善,來生的福報好,善果是在來世,一定要懂得。那如果你能夠學袁了凡先生,發大願,三千善、三千善、一萬善,那今世就會改變業力,就會得到福報,那跟袁了凡一樣。

老法師說,你這一生得到苦報,這一生行善,來生的福報好,善果是在來世,這個道理要懂得。他說,要不然為什麼這個世間有人富貴,有人貧賤呢?好像老天待人不平等。他說,事實上這個事情跟老天是不相干的,都是眾生自作自受,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O二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