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純智法師: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嗎(21—30)


時間:2018/2/5 作者:藎木

《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

21、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嗎?

答:佛教的戒律很多,但是都離不開五戒的根本原則,一切戒都由五戒分支開出,一切戒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五戒的清淨。無論是八關齋戒、菩薩戒,甚至出家人的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哪一種戒不是根據五戒引生的,也沒有不將五戒列為根本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倫理的基本道德,五戒的究竟處,卻又是了生脫死的正因。所以,一切戒中,五戒最重要,五戒學習不好,一切介將無從著手,五戒持的清淨,其它的戒,就容易持了。因此,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五戒雖然只有僅僅的五條,但是要想持得絕對清淨,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出家人那麼清淨,持好五戒都很難。)

22、為什麼要持戒?

答:受戒和學戒的目的,是為了更很的持戒,所有的佛教弟子都能守戒,犯戒的人一定就少了。如果我們受了戒,而不去守戒,那就是犯戒,後果是很嚴重的。既然學佛了,就必須要持戒,因為戒是教我們做守法的好人(最底的講),如果不守戒,幹嗎要信佛學佛呢?我們學佛的宗旨,是為了了生脫死,戒能守得絕對清淨,離佛國淨土的時間,也就不會太遠了。

23、看到別人犯戒能講嗎?

答:看到別人犯戒,不但不能講,更不能妄加批評,亂施攻擊胡言亂語。因為一個真正持戒的人,不希望自己犯戒,如果見到他人犯戒,只有向那個犯戒的人當面勸告,勸告三次,經過三次勸告,他若聽了勸告當然更好,如果不聽,只好內心為他悲痛,為他懺悔,或者在例行會議中,為之舉罪,由大眾秉公處理。在家居士也可以定期舉行竭磨會議,選一個戒律清淨,正信的菩薩戒居士為主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樣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24、某個居士經常說這個那個犯戒這樣做對嗎?

答:聽到這些,學人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受,內心只有為這個居士懺悔了。這肯定是不對的,絕對不可以隨見隨說,見人便說,不分場合,不拘時間,也不管對方聽的人的身份。不然,說他人犯戒,如果說的是真的,自己便犯了「說四眾過戒」;如果說的不真實,更加犯了「妄語戒」;如果說的是出家人,則犯了「毀謗三寶戒」。這三條都是(波羅夷罪)重戒,墮地獄的罪。所以一個持戒嚴謹的人,絕對不會輕易說他人犯戒。如果常常說別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一個常常犯戒的人。

25、怎樣舉罪?

答:舉罪有嚴格的品位等級,它們的區別次序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菩薩戒居士——八關齋戒居士——五戒居士——歸依三寶的信士。如上,比丘可以舉以下七品的罪,比丘尼可以舉以下六品的罪,卻不能舉比丘的罪,以此向下類推。而歸依三寶的信士,卻不能舉以上七品的罪。如上,只能以大舉小,萬萬不能以小舉大,否則就犯重罪。

26、在家居士能講出家人犯戒嗎?

答:在家居士不許聽誦大戒,不許看出家人的戒,怎麼會知道明白大律的內容,而來指責出家人犯了什麼戒?這就是今日佛門,最痛心的事情,佛門醜事,大多數是由佛教弟子傳播出去的,今天說這個和尚犯戒,明天說那個尼姑不規矩,而且添油加醋,越說越離譜,惟恐說得不狠,惟恐揭露得不深,到後來佛門變成烏煙瘴氣,也沒有一個清淨的佛教弟子了。這不但毀壞了佛教弟子自身的名譽,也讓許多善信退失了信心,更加糟糕的是損壞了三寶的尊嚴。再說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團規章制度,出家人犯戒,自會有僧團來制裁,不需要在家居士來操心,在家居士怎麼能越級犯上,褻瀆舉罪?同時,一個不明了大律,不能對大律的開、遮、持、犯,有圓融認識的在家居士,即使舉了出家人的罪,也是舉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如果犯戒,在家居士不但不能舉罪,就是連勸的資格也是成問題的。

27、什麼是波羅夷罪?

答:按照俗世法律講,就是觸犯了極重的刑法,也就是死罪,要槍斃的。在佛教而言,波羅夷是現在失去戒體,死後當墮地獄的大罪,若犯了一條,墮地獄的時間是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相當於人間的九十二萬一千六百萬年。

28、什麼是竭磨?

答:是僧團會議制度,也就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會議。按照竭磨法中的規定,佛教弟子犯了戒,如果不自行發露,見他犯戒的弟子,應該勸告他發露懺悔,要是勸告他三次,他都不聽,便在大眾竭磨的時候,為之舉罪,使得大家以會議的方式來處罰他。如果在會議制度無法遵行的情況下,可以在布薩誦戒的時候,為之舉罪,(要知道品位等級,不能以小舉大。),由大眾秉公處理決斷。凡是依照佛教戒律,竭磨作法之後,即可得到十方大眾僧的印可。但是竭磨時,必須全體通過,只要有一人持反對態度,竭磨則不成功。

29、什麼是發露?

答:就是自己把自己所犯的戒或者過錯,向別的清淨比丘面前講出來,求他們懺悔,叫做發露。另外,以其犯戒類別的輕重,或者在一位,或者在二位,或者在三位清淨比丘面前發露懺悔,也或者在大眾僧面前發露懺悔。

30、律藏是如何編輯的?

答:當佛滅度後,佛弟子中,就有一個愚蠢的比丘跋難陀,感到非常高興。他說:「那個老頭子死得更好,其在世時,規定我們這樣必須作,那樣不準做。現在其死了,我們就自由了。」(《長阿含遊行經》)這句話傳到迦葉尊者的耳中,感到非常的悲痛。尊者想:佛教的精神和救世的工作就會隨著佛陀的入滅而隨著結束嗎?同時,佛陀在入滅的時候,最後說法,一後頭就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本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

(《遺教經》)於是,決心召集當時的大弟子們,編輯了律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