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顏苦孔之卓典故的由來


時間:2018/2/8 作者:心愿

『顏苦孔之卓』,這個地方我們就好好來探討一下,這五個字還很特別。「顏苦孔之卓」,這一句的意思就是孔子最得力的門生,就是顏回,顏淵。顏淵學習孔子的智慧,但是他所修的苦行,「一簞食,一瓢飲」,苦於孔子的學行過於卓越,為什麼孔子讚嘆顏回?就是「一簞食,一瓢飲」。我們知道,老法師也常讚嘆這一段。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的十大弟子,他的三千門人,孔子非常讚嘆顏回。他說,「賢哉回也」,就是實在是賢德的顏回。「一簞食」就是我們現在,我們吃飯,「一簞食」就是用竹子去編的碗,「一簞食,一瓢飲」。住在那個陋巷裡面,就是很窮的地方,很破落的房子。「人不堪其憂」,人家都受不了這種生活環境。「回也不改其樂」,可是顏回就過得很快樂自在。孔子說,「賢哉回也」。

它這個原文是出在哪裡呢?「顏苦孔之卓」出在漢朝揚雄寫的一本書,叫《揚子法言·卷一》。這個《揚子法言》,揚雄是漢朝時候的一個學問家,他是模仿《論語》的作法,他也編,叫做《揚子法言》。這裡面,「卷一」的原文講,「或曰:『使我紆朱懷金』」,就是當大官這個意思。「朱」就是紅色的絲帶,「金」就是古代當大官會有金印嘛,比喻做大官,叫做「紆朱懷金」。「使我紆朱懷金,其樂不可量也。」當大官就很快樂,當部長、當院長就很快樂啊,「其樂不可量也」。「曰:『紆朱懷金者之樂,不如顏氏子之樂』」,當大官的快樂,比不上顏回的快樂。這是怎麼解釋?簡單說,就是老法師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這個意思。你真正開智慧了,那種樂世間是沒有的,用錢買不到的解脫跟自在、跟智慧,慈悲、智慧、解脫,那是錢買不到的。

當大官還會得憂鬱症,還會生病,還會有被貶官的一天,還會有下台的一天。所以這個地方講,「紆朱懷金者之樂,不如顏氏子之樂。顏氏子之樂也內」,「內」是什麼?性德,心地法門啦。「紆朱懷金者之樂也外」,什麼意思?什麼叫「外」?就是五欲之樂,那都是外在的啦,那是虛妄的嘛,叫做「外」,這是「紆朱懷金者之樂也外」。「或曰:『請問屢空』」,什麼叫「屢空」?「屢空」就是貧窮無財,窮到沒有錢,沒有飯吃,這叫做「屢空」。「『請問屢空之內。』曰:『顏不孔,雖得天下,不足以為樂。』」顏回如果不學孔子的話,就算得到天下,也不足以讓他快樂。「『然亦有苦乎?』曰:『顏苦孔之卓之至也。』或人瞿然曰:『茲苦也,祇其所以為樂也與?』」

他這一段主要是論述什麼?論述就是說,當大官的這一種穿金戴玉、富貴榮華的生活,跟顏回的德行那種差別,實在是不能比,這個意思啦。就是論述顏回之樂,在於學孔子的儒道,他的「一簞食,一瓢飲」。「屢空」,就算窮到這麼苦的生活,他不以為苦,簞瓢屢空並不謂之苦,他不認為這是苦。就是什麼叫做真正苦?你煩惱斷不了才是苦,用我們佛家來解釋,你輪迴才是苦,你到三惡道才是苦,你不能夠出離六道輪迴,那才是真正的苦。

簞瓢屢空並不謂之苦,顏子安貧樂道,人家真正解脫的人是安貧樂道。若若言苦則在於學無止境,對顏回來說,他雖然短命,雖然他「一簞食,一瓢飲」,他苦的不是這些外在的生活跟肉體的折磨,身體的苦,不是。他是我不能夠馬上開智慧,我不能夠馬上像孔子這樣的智慧卓絕,我做不到那個境界,那才是他所感覺是有苦的地方,是我還沒有辦法跟我老師一樣,若若言苦則在於學無止境。

揚雄在寫這篇《揚子法言》的意思,揚雄強調,「有教立道,無止仲尼」,孔子「有教無類」,沒有人超過孔子的這個境界。「有學術業,無止顏淵」,你要去學習孔子,就是沒有人超過顏回。顏回就是學孔子的這個德行,即學海無涯、教無盡頭、學無止境。我們用幾句話講叫,我們修行,成佛作祖,明心見性,「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以這一段主要是幫我們探討,「顏苦孔之卓」它的典故的由來。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九六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