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積陰德的可貴


時間:2018/2/11 作者:心愿

所以老法師說,在《了凡四訓》裡面,有所謂「陰」跟「陽」,「陽善」跟「陰德」。凡是行善的,人家都知道,這叫「陽善」。行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那麼「何謂陰陽」呢?這一條很重要。古聖先賢都教我們要積陰德,老法師就跟我們開示,什麼叫「陰德」?什麼是「陰德」?凡是「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你所做的事情善行,大家都知道,人家都讚嘆你,讚嘆就是福報,政府表揚,送個匾額給你掛著,你是好人,你做了很多好事,果報都報掉了。「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所以諸位要曉得,無論做多少善事,不必讓人家知道,則善果永遠都積在那裡,而不求現報,這個叫積善。別人知道了,善就積不住了。隨修隨報,到後來一點善果都沒有,反而造了很多的惡,惡慢慢積,愈積愈多,後果就不堪構想。

《了凡四訓》裡面說了,「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怎麼樣?必有奇禍,「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這一段是《了凡四訓》裡面的經文。陽善享世間的名聲,有名聲也是福報。現在我們講知名度,知名度就是名,人貪名好名,名也是福報之一。

平常我也不太想要出名,但是因為現在有講《感應篇彙編》,東北《太上感應篇》共修網,都會把它摘錄重點,「黃警官說故事」。老法師叫我一定要把這個因果講出來。我就把它剪接成視頻,放在台灣的電視台,讓更多人學習因果。我的初發心是在這裡,不是想要打知名度,也不希望出名,也不想要出名。所以能夠隱藏,我就隱藏,但是實在是為了把法布施出去,把這個因果的法弘揚出去,勢必還是會有人知道你叫什麼名字。我初發心是想要因果弘揚出去,不想要求名。

老法師說,知名度就是名,如果你貪名好名,這也是福報,你為善以此報掉了。而且太有名了,造物者所忌,容易被人家嫉妒。造物者是說是老天。但事實上都是什麼?就是眾生都會嫉妒你、排擠你。「造物」就是講天地鬼神,也是世人所嫉妒。所以弘法路上,你如果想要出名的話,就很容易被嫉妒,如果是你刻意要出名的話。所以最好能夠低調,儘量低調,能夠沉潛,儘量沉潛。

世間「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奇禍」就是什麼?有非常的災難。你的名跟你的德行不相符合的時候,災禍就隨之而來。這個我們眼前也都看到。人無過咎,這個人如果沒有什麼過失的話,「而橫被惡名者」,他積了很多陰德,他沒有什麼過錯,可是「而橫被惡名者」,就是說別人都嫌棄他、冤枉他、侮辱他,他並沒有什麼過惡。《了凡四訓》裡面講說,「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陰德跟陽善,它的微妙地方在這裡。如果他有積德,他沒有什麼過錯而橫被惡名的話,他的「子孫往往驟發」。

所以積功累德,自己默默地去做,知道的人愈少愈好,也不必要人家讚嘆恭敬,人家愈是不滿意,愈是嫉妒你、毀謗你愈好。為什麼?因為這些毀謗障礙之來,是消自己的罪業,罪業都報掉了,你的善德愈積愈厚,後來的果報就大了。所以「子孫往往驟發」,「驟發」就是突然間發達起來。仔細觀察我們台灣許多發達者,他們的先人多像這一類的,默默地積德,所以他們的子孫就「驟發」。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真正曉得陰德的可貴。這一段老法師開示的很值得我們學習,怎麼去行善?怎麼去積德?不要享世名。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一九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