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印祖對顯蔭法師之死的開示


時間:2018/2/20 作者:心愿

《印光大師文鈔》裡面講,「試觀顯蔭之死,遠不如愚夫愚婦」。顯蔭法師這個事情,我等一下再來補充。他說顯蔭這位法師死掉的事情,不如一個愚夫愚婦。「而顯蔭之所知」,顯蔭法師所知道的佛法,可能這些愚夫愚婦也達不到。可是愚夫愚婦所得到的,又不是顯蔭法師所能達到的。

為什麼法師他所知道的佛法,到最後往生的時候,竟然輸給愚夫愚婦呢?印光大師說,「所謂性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涌,因佛號以渟凝,故致上智不如下愚」,弄巧成拙,這句話怎么解釋呢?為什麼你鼓勵老人家念佛呢?「性水澄清」就是說你可以讓他慢慢地,告訴老菩薩念佛的功德,讓他可以慢慢把這一生的榮辱死生,這一輩子裡面的所有恩恩怨怨,乃至於一些平常的這些毛病習氣,藉由這一句佛號,把這些得失能夠慢慢放下來,把這些苦樂憂喜舍慢慢放下來,讓我們的性德,這個「性水」就是我們的智慧之水,能夠清淨下來,就澄清。

如果你不念佛的話,每天年紀大了,還在那邊分別東,分別西,子女不孝,孫子不聽話,每天就忙東忙西的,「由分別而昏動」。你年紀大了,身體本來功能就差了,就會因分別而變到後來昏沈。因為「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涌」。「識波」就是什麼?我們的煩惱習氣,我們的執著分別,我們的阿賴耶識就像大海裡面那個波浪一樣,「識波奔涌」。但是我們雖然煩惱這么多,像波浪裡面的波一樣,但是因佛號而停止。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成拙。

這裡提到這個顯蔭法師,我特別來說明一下。顯蔭是民國年代的一個出家人,他江蘇人,他十七歲的時候,他禮觀宗寺,浙江觀宗寺的諦閒老法師出家。這位法師他年紀很輕,根器也不差,但是有一點點的,印光大師說,有一點點的慢心。他入觀宗學社,觀宗學社是當時諦閒老法師所創辦的一個學佛的機構,團體,他學習了天台教觀。後來他專心學密宗,東渡到日本高野山大學學密法。

後來他去見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一個大修行者,他一看到顯蔭法師,就知道這一個人根器不差,但是慢心習氣重。他就跟他開示了,「急宜韜晦力修。待其涵養功深,出而弘法,則其利溥矣」。印光大師的意思是說,你應該要在一個地方紮下,好好紮下根基。「韜晦力修」就是自己,可以講說,在一個斷絕一切往來的地方好好用功,紮下所有的修學根基,等到你修持到一定的功夫,就是涵養功深的時候。

我們知道印光大師在浙江普陀山藏經閣,你知道待多久嗎?三十二年,才被上海的一些大居士發現,最後書信往返以後,才有這樣後來的《印光大師文鈔》。印光大師在這個浙江普陀山的藏經閣潛心修持三十二年,就是這裡講的涵養功深,我們佛家講長養聖胎。以前開悟的人都要怎么樣?開悟了以後沒有馬上去度眾生,在高山水邊長養聖胎,就像六祖大師一樣。六祖大師開悟以後,到哪裡?到獵人隊當他們的廚師。幫獵人煮飯煮了多久?煮了十五年。那就是什麼?涵養功深。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這個耐性,看到淨空法師很有名,看到定弘法師很有名,看到淨空法師就追逐,看到定弘法師也追逐。現在追逐日本跟韓國的影星,跟歌星,叫冬粉,我們台灣叫冬粉。就是很迷戀那個影星歌星,叫冬粉,台灣有一種食物叫粉條,澱粉類的,只會追逐,追逐這些虛有的名相。

佛陀不是跟我們講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現在年輕人,他不紮根基的。我從受菩薩戒,到佛陀教育基金會內典研究班,開始學基礎的佛法,開始跟簡豐文老師學佛,學講經,我用了幾年?我用了大概是八年。每一堂課講完,簡老師一定把我這一堂課講的缺點,全部用紙條寫給我,寫七八張。寫到後來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無地自容。老師糾正的缺點一大堆,都讓我很難堪的,等到我八年學完了以後,簡老師跟我講,你可以上佛陀教育基金會的三樓講大座,就可以對學生講話了,講經了。

我從學講經到成立孝廉講堂,能夠稍微有一點點福報,可以利益眾生,用了十三年,但是現在基礎還是不夠,自己本身的修持也沒有功夫,還是要好好聽印祖說的,涵養功深。是因為定弘法師叫我來講這個《太上感應篇彙編》,我們才敢這樣拋頭露臉的,跟大家做共修共學,不敢講說是講經。

所以印光大師說顯蔭法師應該韜晦力修,「待其涵養功深」,再「出而弘法,則其利溥矣」。他這個利益太大了,「聰明有涵養,則成法器」。你像果清律師,定弘法師的師父,淨空老法師說,李炳南老居士座下,他這幾個學生裡面,這幾十萬個弟子裡面,最有成就的除了淨空法師,再下來就是果清律師。淨空法師跟李老師學多久?學十年,跟了十年,果清律師跟李老師學法以後,也跟淨空法師學法,自己閉關,每一次都三年,一共閉三次關。

這個叫做什麼?真正果清律師有照印祖這樣說,韜晦力修,涵養功深。就光閉三次關,就一次三年,就九年了,幾乎斷絕所有的音訊。所以正覺精舍為什麼,像他們的副住持天因法師、果良法師,為什麼他們修持的功德力那么好?都是學習果清律師啊。我聽說天因法師也閉關過,也是三年,還修過般舟三昧。那一次去正覺精舍聽天因法師開示,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那真是大開圓解,稱性而談。你出而弘法,那個力道就是不一樣,那功夫就很深了,這個利益就大了。

所以印祖說,聰明有涵養者,則會成為法器,法器就是弘法的大菩薩。但是顯蔭法師沒有聽話,二十三歲就死掉了,因為顯蔭法師的師父諦閒老法師有勸他,不是沒有勸,但是他聽不進去,顯蔭法師沒有聽進去。所以顯蔭法師死掉的時候,印祖非常地哀痛,他也是惜才。印祖以哀痛可惜之語,指出原因出來,他說「顯蔭天姿甚高」,他是非常聰明的一位修行人。「顯密諸宗,皆得其要領」,他不僅通顯教,也通密教。「但以志尚浮誇」,但是他的個性很浮誇。這個是印祖說的,我是一個居士,在家修行人,這是我把這個印祖的開示朗誦出來。

他「不務真修」,他沒有真修實幹。他死的時候,「顯密之益不得力」,也就是說他死的時候,顯蔭法師死的時候,顯教所懂的一點道理,跟密教所修持的一些開示,不得力,幫不上忙。念佛之事從來他就沒有去深入過,「向未理會」,也不得力。雖然那時候,死的時候,很多人為他助念,但是自己胡裡胡塗。可能那時候,他往生的時候是昏迷,不然他怎么會講胡裡胡塗?印祖怎么會講胡裡胡塗呢?「不省人事」就是昏迷,很可怕。

所以你說,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裡面,十念必生,那萬一臨終像這樣昏迷怎么辦?你一句都念不出來了,怎么十念必生呢?印祖說他不省人事,印光老法師就這樣說了,「此可為年輕之聰明人一大警策」。我剛才講我們現在的一些,學佛的年輕一輩的,好好讀這一段印祖的開示,不是光追逐名師就能夠跟名師一樣,你要有根基,要韜光養晦,要涵養功深。

所以印祖說,「良由顯蔭天姿雖高,氣量過小」,雖然顯蔭法師根器不差,但是氣量不夠,就是肚量不夠。「無韜晦涵養之真修,有矜張夸露之躁性」,這是什麼?「躁性」就是我們現在講是說,有一點點躁動性,而且很喜歡誇張,很喜歡錶現,這個叫做「矜張夸露之躁性」。

所以印光大師對這些老人家特別提示,「臘月三十日」,過年的最後一天,乃一年的最後,「一歲之盡日」。「倘預先未曾打疊得好」,沒有事先打點好,等到債主怨家,群相來綁你,「系縛」,哪容你過關呢?過年關呢?「臨命終時,乃一生之臘月三十日也」,臨命終就好像一年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倘若你的信願行資糧不具足,貪瞋痴的惡習還在,則無量劫來的冤親債主,統統來逼討,哪肯饒你呢?不要說不知道淨土法門的,無可奈何,就他可能隨業受生。知道淨土法門而沒有,「不務實修」,沒有真正在修的,「亦復如是」,還是這樣。「被惡業牽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輪迴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

所以怕死不是壞事,怕死是好事。老法師說念念要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以及怕死掉到三惡道去。如果能這樣警覺,「則佛念自純,淨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這個是印祖在回復寧波某居士的書裡面提到這一段。我特別把它引用出來,鼓勵我們老菩薩,老人家,好好聽印祖的開示。

最後印光大師說,「求生西方者,不能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今日要死,且不願死。既貪戀塵境,不能放下。便因貪成障,淨土之境不現,而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之境便現。境現,則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畫餅。」就變成可遇不可求了。「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較。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這一段講得非常地好,就老人家你要講這個道理給他聽,你活到八十歲也是死,到一百二十歲,也是一樣。但是你往生不是死,是活著去的,假如你真信切願,報終命盡,就能夠蓮開九品,佛一生給你授記。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九十二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因果教育弘化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