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第十八願善導釋》 25 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但一向專稱


時間:2018/2/23 作者:宗聞

(三)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恭敬——內心謙恭,外相崇敬。虔誠恭敬,至誠懇切。徹底放下,全身靠倒。

“恭敬”,“恭”指內心的謙恭、謙卑;“敬”指外相的崇敬。“恭敬”這兩個字,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非常重要,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就能獲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就能獲得十分的利益。其實不只是學佛的人,即使一般人士,也應該心懷恭敬,也就是說,凡事要以恭敬之心來面對、處理,所以《大學》說“誠於中,形於外”,又說“心誠求之,雖不中,亦不遠矣”,古典也說“君子毋不敬”,對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時、任何處,都應該懷抱恭敬之心。

為什麼這句名號應以恭敬心來執持?

我們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內心充滿貪瞋痴的污穢,沒有力量脫離三界六道輪迴,若說有什麼力量的話,只是增加三界六道輪迴的業力而不是功德力。今天承蒙彌陀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為我們成就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將此功德資糧回向給我們十方世界的眾生——能夠理解到這一點的人,就能以恭敬心來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個“應”,就是勸勉我們要有恭敬心,要了解我們是無有出離之緣的凡夫,要了解唯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才是我們出離生死輪迴乃至往生成佛的增上緣。所以,這裡的恭敬就是“虔誠恭敬,至誠懇切”的意思,虔誠恭敬與至誠懇切這兩句話意義是一樣的,也就是發自內心,非常懇切、非常至誠地恭敬。

“徹底放下,全身靠倒”,就是徹底放下自力,徹底放下依靠其他法門的執著心,徹底放下對阿彌陀佛救度的懷疑,而以全部性命,全身心、毫無保留地靠倒阿彌陀佛的救度。

這就是恭敬的內涵。

執持稱名號——“執持”即是“稱名號”。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執持是什麼意思?執持就是將東西抓在手中——有形的我們以手執持,無形的我們以心口來稱念,所以“執持”即是“稱名號”,就是稱念彌陀佛名。能夠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就融入彌陀的救度,就合乎易行道的內容。

“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論任何人,不論他知不知道彌陀救度的內容、知不知道這就是易行道,也不論他信不信、內心清淨不清淨、散亂不散亂、有沒有貪瞋痴,這些都不論,他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就合乎“執持稱名號”。

當然,一個人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夾雜,不退轉,往往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信受。這裡講的“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是退到最後講的:即使我們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全信,而且貪瞋痴妄想雜念還很熾盛,可是如果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合乎易行疾至不退的法門,就與易行道相應了。

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所以,我們研討這個法門,不只是停留在學問上、信仰上,而是落實在實踐中,把易行道的稱名念佛化為生活,使生活就是本願稱名的念佛,也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這段文表面上好像在解釋前面“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是稱十方諸佛的名號,但其實不是,它是在回歸專稱彌陀佛名,因為《易行品》的核心就是阿彌陀佛本願稱名的易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