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什麼是見地?《如何修證佛法》第01講-3


時間:2018/3/2 作者:藎木

什麼是見地?

拿中國禪宗的術語來說,見地就是見道。見道以後,怎樣去修證?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知道以後要如何去實證呢?幾十年前我還年輕的時候,開始學佛,當時有一個老牌的心理學教授,他說:非常佩服佛學的理論,但是認為佛學的理論沒辦法證明。因為佛學說一切唯心,如果現在要心理造出一個金鵝,而且會生金蛋,照理說一切唯心,應該可以造得出來,但是事實上卻不可能。見地就是理;行願同修證是事,照佛學的成語來說:就是「事相」,以禪宗的講法,就是功用,普通叫功夫。

大家學佛,首先提到定。能不能定,不去管它,先問能不能盤腿?盤腿不是定,只是習定的最基本方法。你腿都不能盤,還談什麼呢?理到了,事做不到是不行的。事相做得到,行願做不到也不行。

現在我們先解釋這三件事,並且要確確實實很老實的來討論。講修證,這些經、律、論,就包括在修證裡面。修證不離禪定,這點是很重要的。

關於「定」,最初譯為禪那,是梵語的譯音。以後借用中國文化里的觀念——「大學」里「知止而後有定」,故稱「禪定」。後期翻譯的經典。認為禪那不能完全表達它所涵的意義,於是又翻成思維修。後來又發現這個名詞易被誤解成心理的思想,所以玄奘法師又譯成靜慮。不論靜慮也好,定也好,都出自「大學」。事實上,這個名詞的定義很難下,彌勒菩薩一派,乾脆不講這些,就稱「瑜珈」。後來瑜珈是指修這一套功夫的人,而「瑜伽」則是這一套功夫的總名稱。

在印度,瑜伽與瑜珈,本是一個東西的兩個定義。如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就是指修持有成就的人,地是次地,論是論述,所以書名的意思就是對修持一步一步境界的討論。佛法所有的經、律、論,都是告訴我們修證的方法。可是我們現在他是他,我是我,完全合不攏來,理與事兩個配不起來。尤其是身與心不能合一,腦子知道這個道理,事情配合起來就做不到,這正是修證功夫的問題。

普通我們講修證的三部曲是見、修、行。要見道須有般若大智慧。見道是大智慧,大福報。真正的大福德,也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是大福德。智慧沒有開發是因為福德不夠。大智慧福德如何來?是「行」來的。所以見、修、行是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現在有一個大問題,講到修,就提到定。一般人不論國內國外,對宗教修持功夫都很內行,修就是修定。大家修定觀念的最大錯誤是什麼呢?是以為所謂「定」就是什麼都不知道,這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義是相違背的。此其一。

其次嚴重的是,現在一般人都稿神秘了。靈感啊!神通啊!第六感啊!超越冥想啊!各種神秘名稱都加上去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大家要知道,神通與神經是雙胞胎,這一點真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話又說回來了,什麼是定?一定要認清楚。四禪八定,是佛教修證方法的中心基礎,不過佛法不在定上,定是共法。但是佛法也不離開定,歷代高僧傳中,功夫修證到「定」的比丘及比丘尼非常多。甚至南北朝的皇帝,也是與佛教有關,如劉裕小名寄奴;梁武帝,隋文帝等與佛教關係都很深。

佛告訴了我們修證的路子,但是我們自己沒有走過,反而把聽到的這些,當作是自己證到的,這是「倒因為果,倒果為因」。什麼奇經八脈、三脈七輪的;這一關打通了,那一關打通了;搞氣脈的,搞打坐的,都不是真正的禪定。這是什麼道理?因為搞氣脈的,都是受生理感覺狀況支配,如果不能超越生理感覺狀況,而以為這就是道的話,那就錯了。換句話說,這個道在哲學基礎上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因為有身體存在,當身體健康的話,才能生起氣脈變化,如果沒有身體,還會有氣脈變化嗎?由此可知,氣脈變化是由身體來的,是屬於生理的,物質的。這樣一來,道在哲學上不是成了唯物的嗎?這個問題就嚴重得很。

如果你說不是唯物,而是唯心的,好,那麼你能拿身體以外的那個東西來看看嗎?別說拿個東西給人看,你能入定三天給人家看看,也就很了不起了。你一入定,這四大的身體就和你脫離了嗎?所以我剛才講見地、修證、行願三個部分,包括一切,三位一體,同等重要。

真正要修證的話,楞伽經、瑜伽師地論、現觀莊嚴論等,都非常重要。如果意生身不成就,修持便不會成功,所修持的功夫,還都屬於四加行中的初步而已。四加行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法。我們講佛學都曉得四加行,加行就如工廠里的加工品,加工法。四果羅漢、十地菩薩、十地的功夫,每一地都離不開四加行。換言之,初禪有初禪的四加行,二禪有二禪的四加行……。在現觀莊嚴論中,彌勒菩薩提到過;在瑜伽師地論中也提到過,都對四加行非常重視。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僅是佛學研究得好,但功夫都不能實證的話,就是沒有做到加行的功夫。

四加行在教理上是暖、頂、忍、世第一法,當然有他的解釋,也很合理。我們嚴格地推開教理來講,四加行一步有一步的功夫。比如我們學佛學道,動輒談生理變化、氣脈問題,按道家標準來說,奇經八脈通了的人,我還沒有看到過。如果真打通了,根本還不算成道。至於四加行初步的「暖」法,還沒有達到氣脈通。

氣脈真正通了以後是怎樣的境界呢?兩腿盤著,不但不想下來,渾身軟化了,與虛空合一,輕靈得很,舒服無比。真正氣脈通了以後,身體內在的光明才可以生起。儘管沒有光,內部仍是一片光明。普通一般人眼一閉,前面黑漆漆的,這叫一團無明。

但不要以為這一片光明是大光明境,那還差得遠呢!這還是有相之光。我只告訴你們,這時光明生起以後,拙火(或稱靈力、靈能)才能起來,我們這個自性的本能與我們的身體,如「水中鹽味,色里膠青」一樣,這一杯清水裡,放了一些鹽,攪和以後,水是鹹的。你能把鹽找出來嗎?水裡加了顏料,也拿不出來了。同樣的,我們生命自性靈能,在這個身體脫離不開;能脫離的人也不見得悟了道。這只是修證功夫而已。等靈能發動了,才到達了四加行的暖法。

修持功夫到了暖法的人,不管年紀多大,便如嬰兒般,全身軟綿綿的。但這個並不就是道,沒啥稀奇!這是生命本能本來具有的。問題是你如何才能修持到這個暖法。這些問題,教理上的解釋都不同,我們是以事相來解釋的。

說到「頂」法,並不是頭頂開花,而是與虛空一體,如莊子說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才是達到了頂法。先做到了暖法,其次才到頂法。頂法修持到了,就是初禪。初禪有初禪的加行,二禪有二禪的加行……,然後才能到達忍法。

什麼叫做「忍」法?就是一切都截斷了,這時妄想截斷,脫離世間,超然獨立。無生法忍,「忍」是行容詞,截斷了,但這還沒有證到空,只不過一切被截斷了而已。世間的觀念與煩惱都截斷了,到達了這個境界,也不過是世間修持的一個最高成就而已,還沒有跳出世間,所以下一步才能到達」世第一法」。

當一個人修到「世第一法」這個階段時,才能夠算得上是個人,做人到達了頂尖,也等於莊子所說的「真人」。換言之,在莊子眼中,未得道的便是假人。雖然功夫到達了這個境界,還是世第一法而已,仍未超出世間。

那麼超出世間的路怎麼走?任何一步修證功夫的路線,都離不開四加行,每一步都離不開,包括學淨土、學止觀、學密等都是一樣。都是由四加行的成功和禪定的成功以後,才能談到修出世法。這也就是修證的程式與次第。

剛才這些話,是由於提出三步驟,見、修、行的問題而闡明的。首先是見地,有了見地以後,就是如何修道,如何行願。現在倒轉回來只講定的問題,講定的實際道理,這仍是初步,將來要一步一步很詳細地討論它。在修證的過程中,大家必須要注意四加行的道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