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學佛學迷惑了怎么辦?


時間:2018/3/6 作者:止盈

當我們學佛迷惑的時候,我們要做幾個事情:首先一個就是要沉澱一下自己的感悟,不管你學佛多久,都會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體悟,這都是正常的。

不必因為別人說了不同的東西就自己推翻自己,你自己的感悟才是最為重要的感悟。

就像那日同修發了一個感悟給我,我說很好,然後他問我怎么樣?我說先不要發,要沉澱一下,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每個人的真實體驗是你自己的體驗,這是最為真實的。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經驗,是不是真實究竟的?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就要甄別去看了。

真正的道理一定是可以經歷時間和事件地考驗的,如果不能經歷時間地考驗,必然這個感悟也就不是真理,更不能永恆了。所以先讓自己沉澱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到底我們在這裡體驗到了什麼?感悟到了什麼?這個東西要及時做一個總結。

然後要做的是梳理佛教框架。我們把學到的東西納入到佛教框架中,讓每個學到的法門都能納入到這個大的框架系統中,這樣一來,你必然不會亂。當我們把所有學到的東西都納入到對應的框架系統中,眼前一定是清晰明了的。所以常常要求同修要自己做佛教系統的框架,可以不形成文字圖像,但是要在你的大腦里形成類似的圖一樣的架構。這樣一來,我們遭遇到了什麼,就可以套進這個框架,就會發現自己在哪裡,自己遇到的這個事情是什麼原因,自己當下要怎么行做。比如,佛教要研究的是什麼?佛教要去做的是什麼?手段方法是什麼?過程保障是什麼?當這些問題形成體系框架後,我們每每接觸到一個新內容都可以很快找到他們在框架中的位置。

因此要尊重你自己的感受,佛教研究的宇宙人生和別人的生死沒有關係,和我們自己的生死有關係。

學佛不要去指責別人做了什麼,而要看好自己做了什麼,從外求、外觀、外看,轉回到內求、內守、內觀的真實修行中來。

在六道輪迴中,你不為別人負責,同樣別人也不能為你負責,所以一定要努力走好自己的路,而不要依託、依附、依靠別人。或許相互伴隨走過一程是可以的,但是想走到最後就一定要有同樣的目標和同樣的認識,否則也會漸行漸遠、分崩離析的。

最後就是一定要在沉澱和整理後找到自己腳下的路,這是最為要緊的。

總結一下:首先要尊重你自己的感受,不要誹謗別人,也不要急著否定自己。要在各種感受中提煉你應該掌握的經驗,然後把這些東西都納入佛教系統的框架中去,清晰瞭然地知道自己學的這個法門是在框架的哪個位置,自己用的這個方法是在什麼地方,自己這樣用是因為上下都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樣一來才能行於中路,不落兩邊。也就是說你的框架建立成功後,把東西都納入進去,但是記得我剛剛提醒的,就是要學會沉澱,沉澱你的感受,因為很多感受是經不住時間和事件考驗的。那些真正的道理一定不會隨環境變化而變化,變化的只是相用,而他的本體一定是不變的,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得到清晰的指引。得到清晰的指引後,就要勇敢地找到問題的結點去解決問題。並且真正地指導自己行做下去。

挖井的人不會因為挖兩下沒水出來就不去挖,他要先通過智慧的考慮去做好功課,找到最容易出水的地方,確定後就努力地去挖,挖出潮濕的土了,就已經離水不遠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堅持,堅持的前提是要科學分析,堅持對的就是精進,堅持錯的就是執著了。中國的文字還是很有智慧的,捨得,捨得,不捨是不得的。沒有一個舍,把自己空下來,就不會有得。沒有堅定地走出下一步,就不會遇到移步換景的殊勝美景了。

怎么走?就是要智慧地分析,樹立目標後,堅定地行做,世出世間的道理也差不多正是這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