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居士傳新編:7、竺叔蘭,與僧共譯佛經僧俗競相傳誦


時間:2018/3/7 作者:藎木

隆宣法師 總監

釋永真 彭殿清 撰集

西晉竺叔蘭(約公元3世紀),本是天竺(古印度)人,其祖父婁陀因國亂被害,父達摩屍羅與其婦兄二人,遂避難至晉,居於河南,生竺叔蘭。叔蘭天資聰穎,自幼從舅舅學習佛教經典,通梵文、漢語,兼通中國經史。然而叔蘭生性輕躁,好遊獵,又嗜酒。母親屢屢呵斥,總難改惡習。曾在一次打獵時因遇虎墜落馬下,折斷了右臂,母親教之吃蔬食、止嗜酒,以佛教護生,耐心勸阻,終有所醒悟,改節修慈,專志經法。

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2年),與無羅叉(西晉譯經僧,又作無叉羅)共譯《放光般若經》三十卷、《首楞嚴》二卷、《異維摩詰經》三卷等佛經十餘萬言。《放光般若經》中的“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真道”或簡譯“正等覺”,是指只有佛才能具備的智慧型或覺悟。鳩摩羅什在翻譯時用漢字音譯,而竺叔蘭的《放光般若經》中不少地方意譯為“道”。《放光般若經》剛一譯出,就受到僧俗的競相傳誦,不僅風行國都洛陽,而且還傳到遠離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的北方中山國(嵌在燕趙之內,位於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的一個小國,因城中有山得國名)。鳩摩羅什的弟子僧肇法師在其《物不遷論》、《不真空論》及《般若無知論》中多次引用《放光般若經》,作為立論的重要根據。

竺叔蘭母親過世後,國家正逢石勒(十六國時後趙的建立者)之亂,所以他避之荊州,繼續修道。一天他突然對大家說,我要走了。數日後,無疾而終。(居士傳一 出三藏記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