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故事

《釋迦牟尼佛廣傳》:三、布施品第22集


時間:2018/4/3 作者:藎木

前言: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是全知麥彭仁波切著,索達吉堪布譯。凝集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跡之巨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以下簡述佛祖釋迦牟尼傳記。本集是釋迦牟尼佛廣傳三、布施品22、義成王子廣行布施。

22、義成王子廣行布施

以前有一牙瓦國家,國王善妙以佛法治理國家,下轄六十小國,統領八十城市,擁有五百頭大象、四千大臣、兩萬王妃。眾王妃開始均無生子,後有一王妃終於懷孕。待太子降生後,兩萬王妃乳房均流出乳汁。見此瑞相,大眾皆感歡喜,就為太子取名義成。

義成王子十六歲前已嫻熟掌握文字、戰略戰術、工巧、音樂,所學技藝無不精通。王子經常承侍於父母膝下,國王、王妃亦為愛子單獨造一宮殿。

義成王子從小就喜布施,恆願飛禽走獸等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並常造布施讚嘆文。後王子長大,娶另一國家公主曼德為王妃。曼德秀麗端莊,嫁於義成後生有一男一女兩個孩童。

一次王子出宮巡遊,看見帝釋天所幻化之眾多貧窮者,回宮後便向善妙國王請求做廣大布施,布施乾淨所有國庫財富。國王歡喜開許,義成王子乃得以大行布施。

牙瓦國有一寶象名斯達亞,與牙瓦國比鄰之一敵國對此大象覬覦已久,因此大象具有能戰勝與之作戰之敵人等不共功德。敵國派出八位婆羅門前往義成處討要,義成答應給他們其它大象,但均遭八婆羅門拒絕,他們只求能得到斯達亞大象。義成王子無奈說道;“此大象乃國寶,父王待它與我無二無別。如我將大象贈與你等,父王定會將我驅逐出境。”義成王子說完心下暗想:我以前行布施時從未違逆過眾生心愿,現在為得無上菩提又有何物不可布施?我可將大象贈與他們,然後令其馬上離開便罷,否則父王一定會將大象搶回。想到這裡,義成便將大象送與八位婆羅門,又命他們快快離開本國,八位婆羅門就牽著大象飛快跑掉。

聞聽斯達亞大象被送與敵國後,牙瓦國臣民均感恐懼異常,眾人議論紛紛道:“有此寶象,國家方能繁榮昌盛。更何況這頭大象實在與眾不同,它之強勁力量能抵六十頭大象。如果將之布施給敵國,敵國則可憑之輕易摧毀我國。這可如何是好?大象已經賜與敵國,加之國庫又已被布施一空,如此看來,義成王子將來連妻子、子女亦可一併布施。”國人議論到沸沸揚揚之時,善妙國王也有所耳聞。他問王公大臣道:“此事當真?”大臣回答說:“太子確已把斯達亞大象送與敵國。”聽到這番話,國王立刻從寶座上跌落於地、昏死過去,王妃也感震驚、恐懼不已。

眾大臣此時則商議如何處置王子,有人道:“應將義成雙腳砍斷,只因他依靠雙腳走到象群中去之緣故。”也有人說:“因他手牽大象、將之送與敵國之故,應砍斷他雙手。”還有人言應砍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國王聞言,心生不悅,乃道:“我太子義成喜行布施,且對善法有信心,如此殘害實不應理。”當此之時,恰有一大臣建議道:“如是打、砍、殺皆不合理,不如讓太子十二年中不得回國,將其流放在外以作懲罰,同時又可令太子羞愧難當,不知此計能否稱意?”國王點頭稱是,便接納了這項建議。

國王又召太子進宮詢問道:“是你贈與敵國大象?”太子答言:“是。”國王又問:“為何不經我開示就將之擅自布施與敵國?”太子辯解說:“父王以前確曾答應過孩兒可任意布施一切,難道父王已忘自己之開許?正因已得到父王同意,故我未再請示。”善妙國王掩飾說:“我所開許僅限一般財物,誰又同意你將寶象布施?”太子抗爭道:“所有財寶既然均屬國王,又為何單單要把寶象開列出去?”

國王至此已理屈辭窮,便強辯說:“我已下令要懲罰你,你必須前往丹得山居住十二年,這期間絕不許你回宮!你儘快啟程吧。”義成仍以慈悲心祈請道:“父王如此決定,我毫無怨言。惟願再開許我行七日布施,待布施圓滿後我自會離開。”國王狠心說道:“不能讓你居留過長時間,你應即刻啟程。”義成只得無奈說道:“父王既如此,孩兒也只得不違教言。”

此時兩萬王妃皆替王子求情,善妙國王終於答應給王子七日時間以作布施。義成隨即派人四方宣說,廣集眾生後又連行七日布施。

臨近分別之時,義成對妻子曼德說:“國王已將我驅逐出境,令我十二年中住于丹得山。”曼德聽罷義成所敘情況,堅定果敢地對丈夫說道:“我們應於此地發願,願一切吉祥和平。為此,我欲與你同上丹得山。”義成王子善義勸解道:“丹得山環境惡劣、條件困難,加以山上又常有凶暴猛獸出沒,而你一直安享富貴、快樂生活,故而理應呆在王宮繼續享用美妙生活。你如何忍受丹得山之艱苦:那裡無有妙衣、甘美飲食,只能以草為墊、以山中泉水、水果充飢;那裡無有任何妙欲,只有狂風暴雨肆虐、嚴寒酷暑煎逼。大風起時,飛沙走礫、灰塵蔽空、不見天日;尚有毒蛇時時侵擾,所有這些,你將如何承受?”曼德則從容應對道:“妙衣美食於我有何利益?我只願永不離開你,能長久與夫君相依。我欲與你一起離開此地,因我一心一意依賴你。我們最好一路同行。”義成為不連累妻子,還欲勸說曼德打消此念,他又接著說道:“我性喜布施,如有人索求,不論妻子兒女我都會捨棄。那時,你恐會對我布施製造違緣,不知你能否信守不對我布施製造障礙之承諾?”曼德則以堅決態度說:“如果你要布施,則我定會隨喜,直至命難也絕不為你義舉製造任何違緣,望你再勿懷疑。”義成最終只得答應曼德請求:“你既如此堅決,那我們就一起出發。”

義成夫妻攜兒女準備上路,臨行前與母親告別時,義成頂禮母親且說道:“請母親方便時多多奉勸父王以善法護持國家。”母親則感悲痛交集:“我唯有一子,與你分別實乃令我傷心欲絕,我心何能似金剛那般堅硬、冷酷!祈請諸天尊務必保佑我子,儘快讓其歸來。”母親發完此願,又有兩萬王妃各自獻上珍寶項鍊、四千大臣一一獻一朵七寶蓮花以為贈別禮物。

太子妻兒離開王宮,欲從城中北門出發。北門外聚集眾多可憐眾生,義成於是便將七寶蓮花、珍寶項鍊全部布施給此等眾生。當時此地有數萬人前來為王子送行,眾人痛苦萬分,紛紛說道:“如此賢善之太子實為我等無偏親友,為何要被驅逐出境?”王子一邊安撫眾人,一邊使其各自歸家,自己則帶曼德與一雙兒女離開牙瓦國。

一路上,妻子與兩小孩坐於馬車內,義成則為其駕車。走過一段遙遠路程後,一次於一樹下休息時,走來一位婆羅門。他直接向義成提出索要馬匹之要求,義成便爽快布施與他。駕車之馬既無,王子便親自拉車,曼德也於後推車相助。四人又走過一段漫長路途後,一婆羅門又前來索要大車,王子再次以歡喜心滿其所願。

馬、車皆無,四人只得步行。又逢一婆羅門求乞時,王子已無可施財物,最終便將自己所著新衣交予其人,自己則以破衣爛衫遮體。繼續上路後再逢一婆羅門討要,王子便將曼德新衣盡皆布施。當又一個婆羅門繼續前來乞討時,義成就將一雙兒女之新衣完全布施乾淨。行如此布施時,王子未生起一剎那之後悔心。

所剩路途中,義成背負兒子,曼德背負女兒,一家四口歡喜充滿、其樂融融。此時尚距丹得山有一千由旬路程,可謂遙遠至極。一次走至一寂靜處,四人唇焦舌乾,實難繼續前行。帝釋天便幻化出一城市,城中眾人多有迎接、供養王子飲食財物者。稍事休整,四人又繼續上路。

由於路途實在太過遙遠,加之四人疲乏勞累、困頓之至,曼德便對義成建議道:“我們已行如此遠之路途,不如就地住下可好?”王子認真答言:“父王命我至丹得山方可居留,如停於此處實乃違背父王教言,且不為父王好太子,我們還是繼續前進為好!”

四人如是又往前行,長久跋涉之後,快接近丹得山時,眼前一條深廣、洶湧之河流突然擋住去路。行至岸邊,曼德面有難色說道:“河水如此洶湧,不如索性住於此處,勿往前行。”義成仍堅持道:“父王乃命我行至丹得神山,故而我們怎可於此地長久滯留?”言畢即入慈悲心等持,河中剎時現出一座大山、截斷水流,王子、曼德攜兒帶女挽起衣服直跨過河去。上岸後,義成回顧河中大山轉念想到:此山如果仍繼續存留於此處,則河水勢必不往下流,許多眾生將因此而死亡。於是王子一邊注視水面,一邊發願道:“願此河流能恢復從前樣貌,流淌向前、一如往昔。若有人前來過河,也望他們皆能順利渡過。”話剛說完,河水即恢復舊時狀態。王子一行最終抵達丹得山時,但見滿目蕭條、一派貧瘠景象。不過因山有鳥語花香點綴,加之山溪水甜甘美、山上水果鮮艷誘人,整個環境倒也安適清和。王子不覺說道:“看此山中,參天巨樹高聳雲天,無人砍伐、亦無人攪擾;溪水則長流不斷,且清冽透徹;而瓜果又豐饒肥美,真乃一絕佳修行之地。”

義成入此山中之後,所有飛禽走獸均歡喜迎接。此山原本已住有一俄茲達比丘,年逾五百,此人具有殊勝功德。義成聞聽後便前去俄茲達處頂禮問候,且說道:“我們準備長住此處,可否請長老指點何處有水源清淨、水果鮮美之圓滿修行地?”俄茲達緩緩道來:“此山乃一真正具足福德之山,一切皆完備不缺。你住於任何一方都勝妙適意,所有地方均清淨無染。你是否欲與妻子在此求學佛法?”

義成正欲答言,曼德則插話答道:“大比丘,你在此處已修行多少時日?”俄茲達回答說:“我來此山中已四百多年、快近五百年矣。”曼德又問道:“你現在仍有我、我所執,如此修行何日方能證道?於此山上久住,如能像土木石塊一般棄絕我、我所執,那時才可謂真正證道。”俄茲達謙虛說道:“我不大明白你所謂之真實道理,因我尚未證悟。”王子此刻則接上話題:“不知你聽聞過牙瓦國義成太子名聲否?”俄茲達說:“我經常聽人說起,只是無緣親睹其容。”義成就坦白道:“我正是義成太子。”俄茲達比丘驚問道:“你到此地欲為何求?”義成認真答言:“我欲得大乘聖道。”俄茲達滿懷敬意地說:“你未來定可得大乘聖果,到那時我願為你座下神通第一之弟子。”

俄茲達比丘帶領他們於清淨地安住下來,依比丘教言,義成將辮子打成髮髻,全家以飲淨水、食瓜果為生。義成後又用草木搭建成一小茅棚供自己居住修行,又為曼德、兒女一一各搭小茅棚遮身。

義成兒子此時已過七歲,名為牙日,年紀雖小,已會自己穿衣,整日跟隨在父親身後。女兒名為牙娜,年紀六歲,常身著獸皮,跟於母親身後。山中禽鳥野獸在見到義成王子後均歡喜依賴,義成於此山中只住一日,第二天,就見乾涸泉水又充滿清澈水流;已乾枯衰敗之樹木重又萌芽、開花、結果;較兇猛之野蠻眾生盡皆消散;互啖、殘忍之猛獸亦開始食草;整個環境中之草木皆全部返青;種種飛鳥各出悅耳動聽之鳴叫。曼德常在山野採集水果,供義成、兒女食用。兩小孩則經常暫時離開父母,到一水泉邊與各種小動物嬉戲玩耍,有時甚至樂不思歸、整夜不回。

一次,義成王子看見牙日在騎一頭獅子時,不小心從獅背上跌下,輕微擦傷皮肉,又稍稍出血。一隻靈俐猴子見到後就過來舔舐血跡,又用樹葉擦拭傷口,還陪小牙日到河邊清洗傷處。

此時,革拉地方有一婆羅門,年已四十方才討得一妻子。妻子秀美非常,而此婆羅門卻極其醜陋,具足十二醜相:臉黑如煤;生三橫肉;鼻粱歪斜;眼球斜視;嘴唇耷拉;聲音啁哳;肚皮凸出;屁股撅起;腳又跛行;皺紋滿面;頭頂生瘡;醜如魔鬼。妻子自然不願正眼瞧他,常當面數落道:“你如死去,該有多好!”一日,妻子去河邊提水,恰遇一群年青男子。他們看見她後就開始嘲笑她丈夫,眾人邊模仿婆羅門行狀,一邊放肆譏笑:“你如此美麗,怎會嫁與那么難看的丈夫?”婆羅門妻子無奈答道:“我家丈夫就如晨霜一般白髮蒼蒼,我亦希望他能儘快死去,怎奈他一直苟延殘喘、活到如今,這叫我又有何方?”

待妻子挑水回到家中後就對婆羅門說道:“我挑水時凡遇年青人均會遭到他們恥笑,你如能找到僕人,則我也無需挑水,如此一來,也可免遭眾人譏笑。故而你務必為我找到僕人。”婆羅門聞言面呈難色:“我們生活貧窮若此,怎能雇得起僕人?”妻子則毫不讓步:“你若不找,那我就絕不與你共同生活。”妻子說完又補充道;“我聽說義成王子性喜布施,現今正遵父命居留丹得山。他有一雙兒女,你不如直接討要過來。”

婆羅門滿心不情願地說道:“丹得山離此有六千餘由旬,何況我以前從未去過,現在前往著實困難。”

妻子厲聲說道:“如你不為我找到僕人,我立刻吊死在你面前!”婆羅門驚恐萬分:“千萬勿尋短見,寧可我亡,也毋須你死。你快為我備好乾糧及路上所需,我即刻動身。”妻子發潑說道:“要去就去,有何準備可言?”婆羅門只得自己找些乾糧上路出發。

婆羅門一路步行,先至牙瓦國王宮,向守門人尋問義成下落。守衛將此情況稟報國王,善妙國王聞聽後恰如火上澆油一般頓起嗔恨,他心中想到:這些婆羅門以前就滋事甚多,我驅逐太子實是因他們而起,不知現在為何又來此處?國王內心非常不滿,不過還是接見了他。

婆羅門則對善妙國王說道:“義成王子美名現已傳遍天涯海角,我此次來就為懇請太子能滿我願,我要找到他。”國王悶悶不樂回答說:“義成太子現在一寂靜深山中居住,已無任何財物隨身,他能以何物布施與你?”婆羅門趁機巧言道:“王子既無資財,則也無須怕我討要,我只想見見太子而已。”

善妙國王便遣人指路,告訴他義成大致方向。

來自革拉之婆羅門從此就踏上千辛萬苦尋找義成王子之旅途。他經過長時間顛簸後終至丹得山近旁之大河邊,此時,他一心一意觀想義成,結果終於順利渡過大河。

到達丹得山時,婆羅門先遇一獵人,便問獵人道:“你於此山中是否見過義成王子?”獵人心中暗暗思量:王子素喜布施,結果被這些婆羅門拖累,以致被逼離開父王。想到這裡,獵人心頭怒火猛然升起,他一把抓過婆羅門將其拴於樹上,然後狠狠抽打,以至於婆羅門身上多處受傷。獵人又警告他道:“你問義成王子下落到底有何居心?若不如實道來,我立刻用箭射殺你。”婆羅門心想:如將實情告之,此人必會殺死我,看來只能以妄語相答。想到這,他便做出生氣狀,且委屈說道:“你為何如此待我?你這樣質問實在不好!”獵人一時不明所以,就再三尋問他事情究竟。婆羅門就打妄語道:“牙瓦國善妙國王極欲見太子義成,便派我前來接太子回家。”獵人聽罷此言,後悔不已,就再三向其道歉,懺悔因不認識婆羅門而致誤打之過,同時又為其指明太子住處。婆羅門立刻向太子處進發,義成很遠看見他後就恭敬迎接,且歡喜說道:“你從何處遠來此地?一路奔波,想必辛苦不已。”婆羅門趁機說道:“我千里迢迢趕來,不顧身體衰老、又飢又渴。”王子聽後就將其帶入茅棚,請他坐於坐墊上,又供以淨水、瓜果。婆羅門隨意享用後直接開口詢問道:“我從革拉地方來,早就聽聞王子慷慨好施,樂善美名傳遍四方。而我正好一貧如洗,故而特意長途跋涉前來乞討。”王子面露愧疚說道:“如我有財物可布施但卻不布施與你,則我實已為一貪婪吝嗇之徒。怎奈我確已布施完所有物品,此身現已一無所有,又談何接濟你?”婆羅門緊追不捨道:“你既已無可布施之物,那就乾脆將一雙兒女送與我當僕人,不知你可否願意?”

婆羅門如是討要三次後,王子最終答應道;“你既從遠道而來,那我不得不按你意願將兩個小孩布施與你。”此時,兩小孩正在外面玩耍,義成將之喚回家後說道:“這位婆羅門專程從遙遠地方而來討要你倆,我已答應他之請求。從今往後,你們應跟隨他一道生活。”兩小孩聽後恐懼異常,他們躲在義成腋下齊聲說道:“我們雖曾見過不少婆羅門,但從未碰到過如此醜陋之人。他哪裡是婆羅門,分明是餓鬼或食肉鬼。何況我們母親上山采水果尚未歸來,她未回來之前,請父親萬萬不要將我們送給眼前這位餓鬼,否則他定會吞吃我倆。再者說來,母親又不在身邊,我們未與母親道別就離開,恰如牛犢離開母親一般,母親定會痛苦哀傷。”義成王子寬慰兩小孩道:“我已將你們布施給他,因而你們兄妹不能再居留此處。況且這位婆羅門也絕非餓鬼,他乃一真正婆羅門,哪裡會吃你們?你們還是跟他上路吧。”

婆羅門則趁機說道:“不如我現在就離開此處,否則孩子母親歸來又會阻攔兒女離去。如此一來,她必將給王子布施製造違緣,並從而毀壞善根。”義成王子則堅定表白道:“我無論布施什麼,從開始至結束,從未生起過一剎那之後悔心。”

王子說完就以水為婆羅門洗淨雙手,然後將兒女小手交於他手上,這時大地開始震動。

兩小孩根本不願跟著婆羅門走,便又回到義成身邊,雙膝著地,邊頂禮邊哭訴道:“我倆以前造何惡業,竟至遭此大難?我們雖已轉生國王種姓人家,卻還要替別人當奴僕,這到底是何道理?我們願在父親面前懺悔業障,以懺悔之因緣、福德,願我們兄妹二人再勿遭遇如此痛苦!”待兩小兒說完後,義成王子立刻開示道:“世間所有聚合、同情憐憫最終皆會分離、消散,一切法均無常,皆無任何可靠之處。待我證得無上菩提時,定會度化你二人。”孩子們又接著哭訴道:“子女離開母親時本應頂禮告別,而我倆卻未見母親就得離開,這真是我們各自業力所致。這樣一來,母親必定痛苦萬分。”兩小兒邊說邊哭。

婆羅門就進一步要求道:“我已年邁體衰,孩子如若跑回母親那裡,我何能趕上?你務必捆住二人。”義成王子聽罷就將兒女雙手反綁起來,然後再將繩索交與婆羅門。

婆羅門牽著牙日、牙娜正欲前行,而哥哥、妹妹均不願離開,他就開始用鞭子抽打孩子,直至他倆流血倒地。義成王子眼見兒女受人鞭笞,傷心淚水不覺潸然落下。淚珠落地後,大地又開始震動起來。

義成與飛禽野獸送別孩子,一直到孩子消失不見、再也尋覓不到蹤影時方才歸來。各種野獸送別牙日、牙娜後回至過去經常玩耍嬉戲地方,各個倒地哀號、傷心欲絕。婆羅門牽著兩小兒走出很遠路程後,來至一棵大樹下。他就將他倆拴在樹上,自己則在一旁休息。休整妥當後,婆羅門復欲前行,但孩子思母心切,便躲在一棵樹後不願前進。

婆羅門再度以鞭子狠狠抽打,可憐小孩兒皮稚肉嫩,如何經受得了這等毒打,便雙雙哀求道:“不要再拷打我們,我們與你同行便是了。”牙日、牙娜抬眼望見碧藍天空,就滿含哀怨訴說道:“天啊!山神啊!樹神啊!你們難道不慈悲我們嗎?難道見不到我們在受苦嗎?我們要赴他鄉異地充當別人奴僕,離開母親時,母親恰好在山上採摘水果。我們實在渴念母親,你們能否幫忙讓我們如願見到她?”

這時,曼德正在山上採摘水果,突然間便有不同感應陣陣襲來。她左腳掌開始抖動,右眼皮也跳動不止,同時兩隻乳房自然流出乳汁。曼德心想:今日頻頻現出惡兆,此種情況以前從未出現,小兄妹定在遭遇違緣,一定有不吉祥之事發生。曼德於是停止採摘,飛速歸家。

帝釋天此時擔心曼德會為義成布施製造違緣,於是就變現成一頭母獅擋在道上。曼德看見母獅後說道:“你是獸王妃子,我乃人王之妻,我們在此山上之生活實質並無差別,請為我讓路。我尚有兩個未成熟孩子,他們從早到晚還未吃任何東西,他倆一定在家等著我,我一定要前去探望,請勿擋我去路。”母獅眼見婆羅門已走出很遠路途後,才給曼德讓出一條道路。

義成妻子回家後,只見義成未見小孩,便急忙往兩小兒平日所居木棚里探視一番,結果一無所獲。又去牙日、牙娜平日常玩耍之地搜尋,亦無有任何收穫。但見孩子平日所喜歡玩耍之同伴黃鹿、梅花鹿與其它猛獸,諸如獅子、猴子等都痛苦不堪、倒地難過。她尋問義成兒女下落,但義成卻沉默不語。

曼德疑惑頓生:“我每次從山中採摘水果歸來,兩小兒很遠就歡快蹦跳不已。他們甚至因喜悅而致趴倒在地、撒嬌叫喊:‘媽媽來了。’而當我一旦坐下,他倆便會在我前後左右、肩上肩下來回跳躍,且為我抖落灰塵、擦去汗滴。現在他們都在何處?你是否已把他們送與別人?未見孩子,我心似肝腸寸斷。我那可憐的孩子到底在哪裡?求求你告訴我吧。”曼德如是祈請三次,但義成均不回答。曼德傷心欲絕:“未見孩子我心難過,你啞口無言,我更傷悲。”義成這時才答話道:“今日,革拉地方有一婆羅門前來向我討要孩子,我已將牙日、牙娜布施與他。”

義成妻子聽罷頓時倒地痛哭,義成便善言勸解道:“你勿哭泣,難道你已忘記我們前世發願之經歷?你過去於燃燈佛出世時所發誓願尚能憶否?當時我為一婆羅門子,你為一婆羅門女,名森達日嘎。你手拿七朵蓮花叫賣,我便用手上僅有之五枚銀幣從你手中買下五朵以供養佛陀,而你則將剩餘兩朵蓮花也一併送與我,且在供養完佛陀後又與我一起發願,願生生世世做我妻子。那時我就向你表白過,要當我妻子,必定不能違背我之願望。我素喜布施,除父母以外,我會布施掉所有財物,你不能為我布施製造任何違緣。我當時就叫你發願,你也發下大願,言不會為我布施製造違緣。你那時如是說過,現今我將兩小孩布施,你又為何要擾亂我心?”

曼德聽完此番話後,自然以清淨心回憶起過去發願經歷,她立即隨喜,並希望王子發願圓滿。後來,帝釋天有一次幻現成一具十二醜相之婆羅門,並向王子索要曼德。義成答應布施與他,曼德則說道:“我如跟隨別人,誰又來承侍你?”王子回答說:“我若不行布施,又怎會得無上菩提果位?”說罷就用淨水洗滌婆羅門雙手,然後將妻子交與他。如是做時,義成未生剎那後悔心。

帝釋天了知義成未生後悔心後,與諸天天人齊聲讚嘆,時大地震動不已。帝釋天將曼德帶出七步後又送回,將其送還王子時說道:“拜託王子萬勿將妻子交與其他任何眾人。”義成王子驚問道:“你為何不帶走她?她在人間女人中非常賢惠美麗,又乃一國王之公主,並為我做飯及從事一切事務。我相信,她性格、操守都非常適合你,是故你應帶她離去。”

婆羅門這時便回答說:“其實我並非婆羅門,實為帝釋天,只為觀察你布施心真偽才如此行事。”他一邊說一邊就現出帝釋天身相,且問義成:“你們有何請求?”

曼德恭敬頂禮帝釋天后提出三項請求:“第一,願帶走我兒女之婆羅門能前往牙瓦國;第二,願我一雙兒女不遭受饑寒交迫之痛苦;第三,願兩小兒與我倆能儘快回到王宮。”帝釋天聽罷當場答應幫助曼德滿此三願。

王子此時則提出自己願望:“我願一切眾生均能擺脫生老病死之苦痛。”帝釋天聞言又感敬佩又感無奈地說道:“你所願實乃廣大無比。若轉生善趣後欲獲日、月果位,或得世間國王地位,或希求健康長壽,我皆能賜與此等悉地。但王子所願早已遠超三界,故我實難滿你願望。”

義成只得說道:“如你無法達成我之願望,則望你暫時助我成為富裕之人,能令我布施超勝從前,除此之外,還望你能讓我與父王、大臣早日相見。”帝釋天聽到這兩個願望則爽快答應道:“這二者定可幫你實現。”帝釋天說完就泯去蹤影。

來自革拉之婆羅門此時已將兩小孩帶回家中,誰料家中悍婦非但不滿意,且嚴詞訓斥道:“看你帶回兩可憐小兒之驕傲神態,不以為羞,反以為榮,其實有甚可誇耀之處?這兩孩兒本屬國王種姓之人,而你對他倆卻無有任何慈悲之意,反虐待他們,以致兩人皆遍體鱗傷、渾身滴淌膿血、身體骯髒不堪,你怎會做如此傷天害理之事?你速將兩小兒賣掉,重新買一堪作僕人之別家小孩。”

婆羅門只好又將兩個孩子帶往集市,帝釋天就幻化成一名商人告訴他說:“你這兩個小孩賣價太高,在此地恐難以賣出。”此時牙日、牙娜已是饑渴難耐,帝釋天又巧用幻化法使其吃飽喝足。婆羅門則通過帝釋天之加持威力而不欲再呆在本地,於是便帶著兩小孩向牙瓦國進發。到達牙瓦國之後,國中大臣與民眾皆認出牙日、牙娜乃義成子女、善妙國王之孫,如今卻淪落至如此田地,眾人不免傷心感嘆不已。他們問小兄妹:“為何會落到婆羅門手中?”婆羅門不滿地搶白道:“這兩孩兒皆屬我所有,你們多嘴多舌又為哪般?”國中一大臣正色斥責道:“你在我們牙瓦國內,我們理當尋問尋問,你又有何不滿之處?”另有一些大臣及百姓商量後認為應從婆羅門手中奪下孩子,而有一施主卻另有看法:“此乃義成王子布施之舉,我們如若搶來奪去,王子了知後定會內心不悅,還是不搶為妙。不如直接稟告國王,他肯定會將孫兒買下。”眾人紛紛稱善,就一起前往國王那裡說明、請求。國王滿心焦急:“速將這婆羅門及孩子帶到王宮。”

見到牙日、牙娜後,國王、王妃、大臣均痛哭傷心,國王問婆羅門:“你欲將此小兒以何價錢賣出?”還未等婆羅門答話,牙日搶先說道:“我之價錢為一千銀幣外加一百頭牛,妹妹價錢為一千金幣外加二百頭牛。”國王頗感奇怪,便問孫子:“世間慣例都為男子值錢、價高,何故你們卻顛倒行事?”牙日振振有詞道:“有人原本不屬於國王種姓,且又性格惡劣,但卻可以被招至王宮,並客群人尊敬,還要穿著種種珍寶衣裙,恆享百味甘美飲食。而自己唯一之至親太子倒無法享受王室生活,無權享受快樂逍遙皇宮自在,加之眾人對他也毫不在意。以如此之顛倒規律看來,男兒理當價低,女兒就應價高。”聞聽孫兒如此表白,善妙國王滿懷傷心,他痛苦落淚道:“我如今想念你們,你們為何不投入我懷中?你們是因對我不滿意還是害怕婆羅門?”兩小孩答道:“我們既非對國王不滿,也並非害怕婆羅門。只是我們原先被人認為是大國王孫子、孫女,而今卻又成別人奴僕。於此世界中,何來僕人撲入國王懷中之理?既無此規矩,我們又怎敢破例?”

國王聽罷更覺傷心難過,便如牙日所說如數將錢交與婆羅門,然後將兩兄妹同攬入懷。他摸挲著孩子們的頭說道:“你倆在山上如何解決吃穿?”孩子們回答說:“我們以野菜、水果為食,樹葉、獸皮為衣,整日與小動物歡快嬉戲,無有絲毫痛苦心。”

國王此刻命婆羅門立刻離開,孩子們又請求國王道:“這位婆羅門一路忍飢耐渴,現在應賜與其吃喝,使其願望得以滿足。”國王滿心疑惑問孩子:“你們對此人難道不生憎惡、仇恨心?為何更欲贈其吃喝?”國王語氣已略帶不滿。牙日、牙娜則頗為懂事地說道:“我們父親一向喜行菩薩道,他已將財物布施盡淨,就將我們兄妹布施與他作僕人。只是我們未能滿父親所願,未對此婆羅門行一天僕人義務。何況他本人尚要忍受饑渴痛苦,此種煩惱誰能承擔?我們父親不惜以兒女布施與他,你作為大國王難道如此吝嗇,以致不願施捨一人飲食?”

國王頓生慚愧,便送與婆羅門許多飲食,婆羅門心滿意足、高興離去。

善妙國王又派人前往丹得山接義成回宮,派去之人在到達丹得山腳下時,無法渡過那條洶湧大河。來人便一心觀想王子,以此得以順利抵達丹得山。到山後便請求王子按國王意願速速回宮,但義成卻讓其捎口信給父王道:“父親讓我居此地十二年,我現今還差一年就將圓滿,待我期滿後再回宮不遲。”

使者回國後就向善妙國王稟報了義成王子所說原話,善妙國王就親筆寫信並再次派人給王子傳信道:“你為人中具慧之人,去時能去,歸時亦定能歸來。孩兒是否還對我不滿?我如今只想與你同桌共食、再續父子情緣。望你火速回宮!”使者再上丹得山,義成王子見信後便將之放置頭頂之上恭敬頂禮,又繞轉七匝後始動身返回。

待王子即將告別丹得山時,所有飛禽走獸聽到訊息後均痛苦難過、倒地哀叫;眾多泉水也突然乾涸;一些小動物也不欲再吸吮母親乳汁;許多飛禽發出悽慘、哀痛鳴叫聲……

王子穿上能出門見人之衣衫,便與曼德一起啟程回宮。

此時敵國國王聽說義成王子要回來,便派人帶著已配金鞍之斯達亞大象,及盛滿金子之銀盤與盛滿銀子之金盤,前去迎接義成,並令人傳語於義成王子道:“我自己曾被無明遮蔽,以致向王子索要大象,以此緣故而令你被驅逐出境。現在我已明白事理,並後悔不已、懺悔不迭。聽聞你欲歸國,我就將大象、金銀供養你,望你接納並寬恕我之罪過。”

義成則寬容地對來人說道:“譬如有人已享用百味甘美飲食,食已嘔吐不止,所吐之污穢髒物又豈能再次食用?我已做過布施之物同樣也無法收回。希望你把大象再送還國王,並對國王言,我義成對你們能派人迎接我、並對我說這番話已歡喜不盡,感激之情充溢於胸。”

來使回國後將大象又交與國王,以此寶象之威,舉國上下人人皆生起慈悲之心,大家和睦共處,同慶國泰民安。

牙瓦國善妙國王此時則乘騎一頭巨象,率領王公大臣與民眾齊來迎接王子回宮。義成看到父王后恭敬頂禮,便跟父王一道回宮。當地百姓各個笑逐顏開,紛紛供上各種鮮花、供品,且灑水除塵,歡迎王子歸來。

到達王宮後,義成先去母親那裡恭敬頂禮、問候請安。善妙國王於是便把所有國庫寶藏、財富交與義成,讓其隨意布施。義成終於滿了布施之願,所行布施更勝從前。

釋迦牟尼佛如是為義成王子時就廣行布施。當時之父母后為淨飯王、摩耶夫人;當時之妻子曼德後為耶輸陀羅;當時之俄茲達比丘後為目犍連;當時之帝釋天后為舍利子;當時之獵人後為阿難;當時之牙日後為羅睺羅;當時之牙娜後為姨母郭達嬤;當時之婆羅門後為提婆達多;當時之婆羅門妻子後為婆羅門女匝瑪姿亞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