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法句經》:慈仁品第七(原文)原文和白話譯文


時間:2018/4/8 作者:藎木

《法句經》:慈仁品第七(原文)原文和白話譯文

作者:尊者法救維只難

前言

《法句經》

尊者法救(撰)維只難(譯)

《法句經》(梵文Dharmapada),是從佛經中錄出的偈頌集。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紀的北印度人,他重新整理古來傳誦的佛祖法句,編集出新的《法句經》。

法句,或譯法跡。法,是佛弟子所行與所證的。跡,是形跡,足跡。依足跡去尋求,可以得知所到的地方。引申此義,聚集多「名」,能因此而圓滿的詮表意義,即為句(此如中國所說的「筌蹄」)。

《法句經》慈仁品第七(原文)

十有八章。慈仁品者。是謂大人聖人所履德普無量。

為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

所適無患不殺為仁慎言守心

是處不死所適無患彼亂已整

守以慈仁見怒能忍是為梵行

至誠安徐口無粗言不嗔彼所

是謂梵行垂拱無為不害眾生

無所嬈惱是應梵行常以慈哀

淨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少欲好學不惑於利仁而不犯

世上所稱仁壽無犯不興變快

人為諍擾慧以嘿安普憂賢友

哀加眾生常行慈心所適者安

仁儒不邪安止無憂上天衛之

智者樂慈晝夜念慈心無克伐

不害眾生是行無仇不慈則殺

違戒言妄過不與他不觀眾生

酒致失志為放逸行後墮惡道

無誠不真履仁行慈博愛濟眾

有十一譽福常隨身臥安覺安

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

水火不喪在所得利死升梵天

是為十一若念慈心無量不廢

生死漸薄得利度世仁無亂志

慈最可行愍傷眾生此福無量

假令盡壽命勤事天下人

象馬以祠天不如行一慈

《法句經》譯文及解讀--7慈仁品

【譯文】

慈仁品大意是講:大仁之德,此乃聖人之為實踐目標的,其功德宏大無法計量。

仁慈之人不殺生靈,常常能夠統攝身心;這樣可以不遭橫死,所到之處皆無禍患。(一)

不殺生靈便是仁慈之人,謹慎所言護守其心:這樣永遠不遭橫死,所到之處皆無禍患。(二)

那種煩亂之心已經整飭,然後再以仁慈之德加以固守:看見令人發怒之事能夠忍住不怒,這樣便是實踐梵行。(三)

至誠之人心靈安定行動和緩,出口言談了無粗言:不對他人所處之位瞠目以待,這樣便可稱之為梵行。(四)

仁者垂手治平天下,不去危害眾生生命:沒有什麼可致煩惱,此乃遵循梵行的妙功。(五)

常懷慈悲之心哀憫眾生,心靈清淨猶如佛之教人:知道滿足知道行為的進退,這樣便可超越生死的困惑。㈥

滅少欲望勤學(佛法),不被眼前利誘所惑:堅持仁德決不違背,世上之人必然稱頌。(七)

仁壽二德均不違背,決不興起變化之狀:人們常被諍論困擾,智慧之人常常嘿嘿無言,平安無諍。(八)

博施仁愛廣友賢德,哀憫之心惠加眾生:經常行使仁慈之心,所到之處皆能平安。(九)

仁儒之上不會邪佞,心靈安定了無憂愁:上蒼將會保佑此輩,智慧之人也樂於接受仁慈之人。(十)

晝夜皆以慈悲為念,心中沒有尅伐他人他物之念:不去殘害眾多生靈,這樣的心念決無任何仇敵。(十一)

心懷不慈則易殺生,違背戒律其言必妄:愚昧之人從不施與慈仁,也不觀照眾生之苦。(十二)

飲酒易使心志喪失,做出各种放縱之行:隨後即便墮入惡道,沒有修行決難進入真如之境。(十三)

履行仁慈之德,博愛蒼生救濟眾人(如此行事)將有十一種讚譽,福報亦將永恆地隨身。(十四)

(而且)睡不安穩覺後心安,絕對不被惡夢纏繞,上蒼護佑凡人愛戴,不遭毒手不遭兵器(殘身)。(十五)

水災火災不沾身,人生處處皆大吉,死後便可升上梵天,這便是十一種吉符的好處。(十六)

假若能以慈悲為念,無論何種情狀皆不廢棄(慈悲之念),生死之念漸趨淡薄,(這樣便可)獲得大利解脫塵世苦難。(十七)

仁慈之人沒有繁亂心志,慈悲情懷最為可行:哀愍同情芸芸眾生,這種德福無法計量。(十八)

假如終身如一,勤勤懇懇為天下人謀福利,用大象大馬祠祀蒼天,皆不如去做一件護生事。(十九)

【原典】

慈仁品第七十有九章

慈仁品者,是謂大仁,聖人所履①,德普無量。

為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②無患。(一)

不殺為仁,慎言守心;是處不死,所適無患。(二)

彼亂已整,守以慈仁;見怒能忍,是為梵行。(三)

至誠安徐③,口無蟲言;不瞋彼所,是謂梵行。(四)

垂拱④無為,不害眾生,無所嬈惱⑤,是應梵行。(五)

常以慈哀,淨如佛教⑥,知足知止,是度生死。(六)

少欲好學,不惑於利。仁而不犯,世上所稱⑦。(七)

仁壽無犯,不興變快;人為諍⑧擾,慧以嘿安。(八)

普愛賢友,哀加眾生;常行慈心,所適者安。(九)

仁儒不邪,安止無憂;上天衛⑨之,智者樂慈。(十)

晝夜念慈,心無尅伐⑩,不害眾生,是行無仇。(十一)

不慈則殺,違戒言妄⑾。愚不施與,不觀眾生。(十二)

酒致失志,為放逸行,後墮惡道,無修不真⑿。(十三)

履仁行慈,博愛濟眾。有十一⒀譽,福常隨身。(十四)

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⒁。(十五)

水火⒂不喪,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是為十一。(十六)

若念慈心,無量⒃不廢。生死漸薄⒄,得利度世。(十七)

仁無亂志,慈最可行。愍傷眾生,此福無量⒅。(十八)

假令盡壽命,勤事天下人,象馬以祠天⒆,不如行一慈。(十九)

【注釋】

①履:踐履、到達。

②適:到也。

③安徐:安靜舒緩。

④垂拱:袖手,擺手,引伸為不做任何事。

⑤嬈惱:即煩惱。嬈,音nia0,煩擾。

⑥佛教:佛所教導。

⑦稱:讚譽。

⑧諍:口角、諍吵。

⑨衛:保護。

⑩尅伐:侵擾干涉。

⑾妄:隨便、沒有根據。

⑿真:真如本性。

⒀十一:即本品中十四、五兩章所列的十一種好處。

⒁不毒不兵:不遭塗毒,不遭凶禍。

⒂水火:喻危險,激烈的矛盾衝突。

⒃無量:即無量劫、無數次。

⒄漸薄:逐漸地淡化。

⒅無量:此處指無邊、不可數、數不清。

⒆祠天:祭祀上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