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細講《弟子規》(第十一集)


時間:2018/4/15 作者:一切為空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蔡禮旭老師主講(第十一集)2005/2/18台灣台南淨宗學會檔名:52-116-11

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早上講到《弟子規》: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這一句經文。『親所好』,我們在早上也提到了,父母所愛好的東西,子女會起而效法。當父母所愛好的是非常有價值的人生,孩子他也會立志往這個方向走;假如父母所追求的是虛華的人生,那孩子可能就會耳濡目染受影響。我們常說人生要追求富貴,什麼是真正的富貴?我們為人父母、為人長者要清楚認知什麼才是真正的富貴。

什麼是富?這個答案假如問中學生,他會怎么答?很有錢叫富。他的答案為什麼這么標準?誰給他的影響?你再問他,什麼叫貴?他會答什麼?當官當得很大叫貴。我們要引導孩子,富絕對不是錢很多叫富。比方說他今天假如不知足,縱使錢給他再多他也不會覺得快樂跟滿足;一個人真正知足,他內心常常覺得很充裕,知足者才能夠常樂。所以真正的富在知足。不知道諸位朋友身旁有沒有很有錢的人,他們有沒有覺得他很夠了?有很多就更想要再增加,因為人的欲望只要一打開,就很難收回來,所謂「欲是深淵」,這個深淵踏下去不見底。所以我們不要追求虛華的人生,應該是追求真實,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而當我們這樣引導孩子,他這一生懂得知足,才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才不會崇尚虛華。

什麼是貴?一般孩子說官做得很大叫貴。其實噹噹官的他拿到這個權位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哪件事?當他有機會當人民的領導人,當員工的領導人,他絕對不是拿著這個權位去壓迫別人,甚至於為自己謀福利。假如是這樣的長官跟領導人,等他下台以後會有什麼結果?所有的人都很唾棄他。所以貴,我們要求其真正的意義,「人敬則貴」,當每個人看到你都心生歡喜,都打從心裡尊敬你、佩服你,那才是實在的貴。

當我們有機會可以當公司、當政府的領導者,我們應該要提起的不是權勢,應該提起的是本分。為人領導者應該更重要的,比方說是一個企業的老闆,我們應當時時念著如何帶領員工走向更好的生活。不只是在經濟面要帶領員工,在精神面我們也要跟員工一起成長,當你有這個定位的時候,相信你的員工會很尊敬你。當政府的領導人很重要的,因為我們每一個決定影響的層面都非常的大,所以處高位者更應當戰戰兢兢,謹言慎行,因為我們的一言一行所帶動的影響面很大。當我們能處處為下屬、為人民著想,相信當你離開這個位置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感你的恩德,對你一樣的愛戴,絕對不會一朝天子一朝臣。

人是不是一定要有權位的時候才能有貴氣?才能會讓人家尊敬?那不見得!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在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女士,今年已經一百零六歲,她每天只吃一兩餐,她食物方面的欲望很低。諸位朋友,這個欲望很低是不是強迫自己忍出來的?不是!其實人都說一定每天最少要吃三餐,有的還吃四餐、還吃五餐。吃飯實在很浪費時間,你有沒有這個感覺?人為什麼要吃飯?因為消耗很多能量,所以要吃很多飯。當人的煩惱愈多就需要更多的食物,煩惱愈少,需要的食物就少。

其實許哲女士吃那么少,那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她煩惱很少,她不為自己謀私利,她時時只想著如何幫助別人,所以煩惱輕,智慧長,自然而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食物。從許哲女士身上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當初顏淵跟孔夫子學習,他是法喜充滿。縱使他「一簞食,一瓢飲」,一般的人都受不了他這種生活情況,但是「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當一個人的精神層面愈提升,你對於物質的需求自然慢慢就放下,就減少。

許哲女士因為吃少,她穿的衣服,她說她沒有買過衣服,都是從垃圾堆裡面撿的。因為她是新加坡人,我在想,縱使她是垃圾桶撿的衣服可能也沒有破洞,可能退了款式,很多人就把它扔掉,她覺得很可惜,把它拿起來穿。她穿這些衣服,除了惜物以外(珍惜物品),還有一個很深的含義。因為她一個人照顧幾十位老人家,她都是登門把一些生活用品,吃的、穿的送給他們。她為什麼要穿這些很便宜、很簡單的衣服?因為她去探望的都是生活比較貧乏的。假如她身上穿著旗袍很高雅,然後提著一包白米走過去,接受的人一定會覺得很有壓力:我會不會弄髒你的衣服?當她穿得跟他們一樣的時候,就倍感親切。

所以她走到這些朋友的家裡面,我看到他們看到許哲女士那種歡喜、跳躍的表情,就好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所以新加坡尊她為國寶,不只新加坡人尊敬她,世界很多國家也邀請她去演講,對她也是非常非常的尊敬。所以我說許哲女士才是真正的富貴之人,這樣的富貴會非常有意義,人生也會過得讓自己覺得充實。當我們好的富貴是這樣的富貴,那你的孩子也會往正確的方向去經營他的人生。

我常常會問家長,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能過什麼樣的生活?諸位朋友,您說說看,你以後希望孩子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們都沒想過,那你們帶隊的人每天往那裡帶?有沒有朋友說說看?「平安快樂」。好,給這位朋友掌聲鼓勵。我們每天想平安快樂,觀世音菩薩,平安快樂,求要如理如法去求,天上不會掉餡餅下來。我們要快樂,希望孩子快樂,諸位朋友,你快樂嗎?因為很多朋友回饋就說「我只希望他快樂就好了,也不希望他以後賺多少錢」。我說你的要求聽起來很簡單,事實上做起來很困難,因為你自己假如都不快樂,你如何引導孩子去過快樂的生活?

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你們想清楚了沒有?「知足常樂」。太好了,掌聲鼓勵!馬上就領會在心裏面。真的,一個人知足,他與人相交往都懂得感謝別人,他愈是這樣的態度,朋友跟親戚就特別喜歡他。

再來,還有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無牽無掛」,要無憂無慮。確確實實對於人生的道理要很融通,你才能夠達到無憂無慮,所謂「理得心安」才能無憂無慮。什麼道理?比方說中國有句話叫「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該你擔心的,你就不要多操心。不是叫你不要管孩子,是在他還沒有成人以前,在他小時候你要先把他的根基紮好了。之後因為他已經有德行,自然有他往後的人生因緣,你就不要去操縱他,不然你累他也累!

我常常做一個比喻,你就好像教你兒子開車,當他要上方向盤以前,你要把他教好。等他已經上了方向盤在開車了,你就不要站在旁邊一直拉他的方向盤,這樣會怎么樣?車子會晃來晃去,到最後可能「砰」!所以你要先,比方說要讓你的孩子懂得如何看人,如何選他人生的對象,你要把他教好。等到他已經長大了,你沒教好,到時候他選了一個要結婚論嫁了,你又在那裡阻止,真的就你痛苦,他也會痛苦。所以,無憂無慮確確實實要看破世間很多事。當然這是個很好的境界,我們可以往這裡去追求。

好,還有什麼是真正的快樂?「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也不能求得來,你對於自己的飲食,還有對於自己的情緒都要有很好的管理才會有健康。中國說「五福臨門」,其中一福就是身體康健。人假如上了年紀身體不好,縱使子孫賢孝可能也不大快樂。

還有沒有?「幫助別人」,掌聲鼓勵,助人為樂!這個很重要。當人處處為自己著想,人生只會活在患得患失中,助人為樂!這助人為樂,能不能用講的教孩子?要讓他身體力行去感受。假如有機會到醫院,你去做義工把他帶在旁邊,當你幫助這些病人,病人給予你真誠的感謝,甚至於病人的親人都在感謝你的時候,你的孩子一定會在旁學習,也能夠歡喜去感受到別人的善意。

有一個老師,他學了中國文化以後,都拿《弟子規》來教誨他的學生。剛好去年的三八婦女節,他的學生就走到台前來跟他商量,說:老師,我們已經決定,明天三八婦女節要買兩朵花。他老師覺得很納悶,他是男老師,他說:你買兩朵花乾什麼?他就跟老師說:我們全班決定一朵送給全校的女老師,一朵送給自己的媽媽。老師一聽馬上隨喜功德,「太好了,老師支持你們」。你看老師還沒想到,孩子學了以後就很能夠去想到老師曾經教過他們的這些道理,要尊敬老師,要孝順父母。

當天這些孩子拿著花在校園裡面,就把花送給各個年級的女老師。有一位男同學回來之後,滿臉笑容,他老師就過來說:你怎么這么高興?他就跟他的老師說:當我把花拿給女老師的時候,她的笑容非常燦爛,還跟我說謝謝。老師接著就問他:你在這個時候體會到什麼?學生就說:施比受更有福。所以,讓孩子去付出,他就會感受到付出的快樂。我們助人為樂,也要從小帶著孩子去體會付出的這些經驗。這是助人為樂。

還有沒有?我們已經舉了多少快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還有身體健康,這個都要努力的,這不是平白來的。還有沒有?無憂無慮。你們怎么這么想要無憂無慮?無憂無慮要有智慧,所以我們也要不斷提升學問。再來,吃得下,睡得著,然後大得出來,這個是真的!我們看到很多很煩惱的人,或者病重的人,這幾點都做不到。我們說好吃好睡有福報,現在人要好吃好睡不容易,煩惱的事太多了。所以要好吃好睡,首先要煩惱少,首先要智慧長。

孟子曾經提到人生有三樂,第一樂叫「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第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第一個,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是真實的。我們從小都跟爺爺奶奶一起住,假如不跟爺爺奶奶住,當父母的要教孝道,還真不容易教。因為爺爺奶奶一起,父母就能時時關懷自己的父母給他的孩子看,所以父母能夠讓我們奉養,那是人生最大的福田。而當我們在回饋父母的恩德,你也會覺得人生非常踏實,非常快樂。所以諸位老師,你們假如現在跟父母住,一定要好好珍惜。有一次我們一位老師說他常常幫爸爸洗頭,我聽了很羨慕,因為我現在常常不在家裡,想幫爸爸洗個頭都沒機會,所以你們有機會要好好珍惜。「兄弟無故」,兄弟生活、事業都發展很好,也沒有出現意外、死亡的情況,因為兄弟是陪我們人生走最久的親人。「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家和萬事就興,所以這是人生第一樂事。

人生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每天盡心盡力儘自己的本分跟義務,所以活得很踏實,這樣才能夠做到能吃能睡。假如常常做虧心事,又很怕別人看到,遮遮掩掩,這樣的人生絕對不會痛快。「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前犯的錯是因為以前沒學《弟子規》,所以不算。從今天開始要做俯仰無愧,從今天開始自己的行為要盡心盡力,隨順孔老夫子的教誨。相信你有這樣的態度,一定會贏得更多人對你的讚嘆,對你的尊敬。這是第二樂。

第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這一樂是不是只有當老師才有?不是。假如今天你非常懂得去協助、關懷別人,你懂得助人為樂,剛好公司裡面有新進的同仁。一個人到一個新的環境,內心比較焦躁不安,這時候你適時伸出援手,讓他熟悉環境,熟悉他的工作,在能力上扶持他。進一步可能他家裡有些問題,你年齡又稍長他,還可以把一些好的經營家庭的觀念分享給他,相信你的付出他一定會很感動。他很有可能會在別人面前說:「我這一生就是遇到了這個好的同事,好的主管,人生才走的這么樣的順暢。」所以,你在這位朋友的心目當中,就像一位老師一樣。當你身旁有愈多的人對你是這樣的評價,相信你也會覺得這一生沒有白來。

人要真正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最重要的要「敦倫盡分」。人生有哪些本分?在這短暫的生命,我們應該扎紮實實去經營一些一生一定要盡的本分。文天祥有一句很有名的名言,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看這一句氣魄有沒有跟它相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諸位朋友,你們都背過這句話,這句話對你的人生有什麼影響?每一句聖賢的教誨應該都可以促進你人生的圓滿,不然就只是背而已。

「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在高中就讀過這句話,但是沒什麼感覺,因為老師跟我說:來,這句話要背起來,期中考一定會考。還有這個「汗青」是什麼意思?「汗青」是史冊的意思。期中考沒考好,錯一分打一下!「丹心」,丹是紅色,其實就是指我們的真誠心。人生難免一死,在這短暫的人生,應該怎么樣讓它發光、發熱?應該用真誠的心照歷史,照史冊。照哪一本歷史?你們的慧根怎么這么強?一定要先照自己的歷史。

我們人生走了幾十年,現在回頭看看,你是滿意還是不滿意?你是欣慰還是惶恐?都這么大了,還有很多事沒做。所以,人首先要對得起自己。除了要照自己的歷史,當然你人生的歷史要靠你走出來,你還可以用你的真誠照誰的歷史?照誰的?你們都沒有發亮,照誰的?周邊的人。我們要「知所先後」,你不要一下子就照到美國去了,旁邊的要先照好。先照家人,我們說「百善孝為先」,所以要先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讓你的孝心、孝行寫在父母的人生歷史上,讓你的父母面對別人的時候就說「我這輩子養這個兒子真有價值」。當母親講出這樣的話,相信她是無比的歡喜。好,照父母的歷史。

再來還要照子女的歷史。當我們用我們至誠的父愛、母愛好好的陪孩子一起成長,讓他紮下德行的根基,讓他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等到他一出社會跟其他的人一比較起來,他會覺得非常幸運,「我這一生就是有這樣的父母,才讓我有這些正確的觀念」。當子女每每想到有我們這樣的父母,才能成就他的一生,那我們當父母也是用真心在孩子的人生歷史上寫下了你的智慧,你的摯愛。

除了父母,除了子女,還有沒有?兄弟。為什麼老婆都排後面?兄弟,兄弟的緣分也是非常難得,我們兄弟能和睦,其實父母最欣慰、最歡喜。我的兩個姐姐跟我的感情也非常好,我姐姐那時候我決定辭掉公職要去推展聖賢教育,我的姐姐就告訴我:你安心的去做,每個月我給你固定一萬塊錢支持,你不要有後顧之憂。我姐姐的真心馬上照遍我的心靈。當然你們不要關心我有沒有拿那一萬塊,很多朋友聽完就說:蔡老師,你有沒有拿?心意最重要!二姐這一分心會伴隨著我一生都覺得心裡很溫暖,所以我姐姐照了我的汗青。當然人家這么支持我,我一定要盡心盡力做。所以我姐姐,我做了一年多以後,她很高興,她第一天上課還坐在第一排,她說她是家族代表來聽我上課。然後她就跟我媽媽說,她說:我有這個弟弟真的很高興。所以我也回饋了,用我的真心照姐姐的歷史。

接下來應該排到先生跟太太,先生跟太太是同室,同住在一個房間裡面,應該是要最親。怎么樣照先生的歷史、照太太的歷史?今天下午我們不是講了,怎么照?時時能夠看到對方的優點,給他肯定,給他鼓勵,他會激發他的潛能。我們也要盡心盡力輔佐對方,比方說讓他工作沒有後顧之憂。當你的先生跟他的朋友在聊天,你先生說:我就是娶了這個老婆,才讓我的人生有這么好的發展。這個時候你就是在你先生的人生歷史上寫下了恩義,寫下了情義;絕對不要說「我就是娶了這個老婆,才開始倒霉」,那就不好。所以我們要定位清楚,要能夠用真心照亮每個人的心田,每個人的人生。

還要照誰的歷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我們要讓老師真正覺得教我們這樣的學生很有價值。最重要的要怎么樣?依教奉行。我國小有一位老師,他非常照顧我。其實你身旁緣分很深的人,只要你好好用心,都會對他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影響。我這位老師,我上五年級的時候剛好是他帶我,他就問我媽媽,他說這個孩子怎么帶?我媽媽就說:他就是不愛念書。你們看得出來我不愛念書嗎?然後又說:不過很愛面子。我們老師說那我心裡有底了。編班第一天,十二個老師站著,然後所有的學生四年級完了要升五年級,統統站在操場中間。然後就開始「某某某一班」,他就跑一班去,「某某某二班」,跑二班去,我就跑到七班,五年七班。

我們老師帶著我們進教室,然後他就說:蔡禮旭,帶兩個同學去領掃把。小學生被老師叫到去服務都很有精神,快步向前跑,然後拿回來。「蔡禮旭,你跟五個同學一起去領書本」,我又跟其他同學去領書本。把這些該忙的事都忙完了,大家都坐好,我們老師就說:來,現在我們選班長,我提名蔡禮旭,其他的你們提名。真是很民主,對不對?你們知不知道結果如何?其他的人也沒認識幾個,就只聽到那個名字,所以我就當上了國小第一次的班長。在小學生的心裡,班長跟品學兼優劃上等號,所以我們老師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我的成績一把推上去了。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名次就沒有低過前三名。

所以這個老師對我非常的好,對我有知遇之恩。後來我考上師範院校,也開始教書了。我就打電話給我的老師,然後約他一起在「菜根香」吃飯(我們高雄菜根香)。一坐下來跟老師也聊得很愉快,因為我在繼承老師的志業,也在教書,他就把很多他教書的經驗跟我娓娓道來。在這個交談過程,旁邊的服務員還跑過來,看我們聊得很愉快,就問我說:這位是誰?我說是我的老師。他聽了也很感動。

後來因為我在這幾年也接觸了很多聖賢的經典,我也拿了幾本送給我的老師,結果我老師拿了這些經書以後就對我說,他說今天以後我是不是要喊你學長?我馬上跟老師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就是老師。後來我教了兩年書,之後辭掉工作,又到了大陸推展中國文化,我就跟我的老師打了一通電話,跟他報告這一年來做了哪些事。我的老師在電話那一頭很高興,他說有你這樣的學生真快樂。我在那個時候體會到,兩種人絕對不會嫉妒你的成就,父母跟老師。所以我們也要用我們的人生好好的奉獻社會,讓我們的師長與有榮焉。

再來,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要讓我們這一生能夠繼往開來,能夠不愧幾千年中國老祖宗的教誨,我們把它承傳下來,承先啟後,可不能幾千年的文化就斷在我們手裡,這個罪過可不好算。當初我們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希望能夠在現在道德淪喪比較嚴重的情況,趕快推展文化,推展聖賢教誨。那個時候我的父親就說了,他說教育文化這件事情很難做,沒有幾個人做得起來。我就跟我父親講,我說:假如有一萬人去做,只有兩個人成功,請問我們要不要做?他還有兩個成功,代表會成功!對不對?我們不用去問九千多個人他怎么失敗。「寧為成功找方法,不願失敗找藉口」,一個人要退縮,可以找到一百個、一千個理由,都還綽綽有餘。但是我們要去看的是這兩個人怎么成功!

假如這兩個人成功了,是因為他是萬貫家財,是因為他父母當大官很有權位,那我不去做,因為我都沒有,也確實沒有。假如他們沒有錢也沒有權,做到了,我們要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好好跟他學習。我就舉了我自己的老師釋淨空教授,我說老師他沒有錢,而所有的親人也沒有跟他聚在一起,統統沒有幫助的力量。但是他卻能夠把聖賢的教誨弘揚開來,甚至於是弘揚到全世界去,憑的是什麼?諸位朋友,很多的事其實很單純,都是從一顆「真誠心」出來。因為他有真誠恭敬的心,所以當他寫信給很多著名大學教授,每個人從他的信當中看得出來他的好學,都回信給他說收他當學生。所以他生命當中有三位好老師,都是由於他的好學,老師特別的關懷他。

由於真誠,所以得到學問,由於有使命感,覺得他這一生能有聖賢教誨,也希望利益更多的人。由於這一分心就感得很多人對他的支持跟愛戴,其實他老人家就是真正把聖賢的經典演出來。在《老子》裡面有講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上天絕對沒有說這個跟我比較好,我特別疼愛他,沒有。天道的回報都跟隨在善人的身旁,所謂善有善報。《中庸》又講,「誠者,物之終始」,一件事情的真正成敗在哪裡?就在一個字,「誠」。「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這兩句話很有味道,用真誠做出來的事,不會因為時空而減少了它的影響性。范仲淹很真誠,所以他的人生態度一直影響了幾百年的讀書人。相同的,我的老師他用真誠心去付出,去傳遞聖賢教誨,相信他的這一分心也會留在他所有的學生心中。所以至誠如神,至誠可以感通,這都是你在當下的人生你可以印證的。

而當我們不是真誠的時候,「不誠,無物」,意思就是說,你不是用真誠去做的事,往後一定會敗喪下來。比方說你對孩子不真誠,這個家鐵定衰敗。你對你的員工不真誠,縱使你現在還賺了點錢,遲早會垮下來。所以你仔細去觀察,要真誠對待家人、對待員工,他的家業跟事業才能長長久久,不然保證「富不過三代」。現在這句話要改一下,你們有沒有觀察到,還有三代嗎?對!因為人做人的分寸愈來愈不足,折掉太多的福分,所以富不過一代了。

所以我們了解到,真誠就能夠把事做好,我們都有一顆真誠的心,面對這個大時代,我們一定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諸位朋友,有沒有聽到?好像好遙遠,或者是兩肩覺得怎么這么重!其實我們抱持著一個態度,「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所以,現在我們為人父、為人母就把聖賢的教誨用在教育孩子上,用在家庭裡面,那你已經在傳承中國文化。也用在你跟同事相處,當同事覺得跟你相處很歡喜,你就告訴他,我這些人生態度就是看《論語》學的,就是看《弟子規》學的,我們隨分隨力去做,也是功德圓滿。

諸位朋友,我們現在再來把文天祥這句話念一遍,看看諸位有沒有覺得味道不一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們朗誦的非常有豪情。當我們所確立的人生都是往這些價值去發展,那你做出來的就是讓你孩子非常佩服的爸爸跟媽媽。你的孩子有你這樣的榜樣,相信他的人生也會走向正確的方向。方向正確了,接下來這些小事我們再一一來討論。比方說孩子現在在念國小,我們怎么去開解「親所好,力為具」?怎么去開解?像我們當老師的就會引導孩子,父母比方說希望你身體好,希望你學習好,這些要求我們當子女的要盡心盡力去達成。所以,「親所好,力為具」。

古代的孝子他們也常常都會去滿足父母的需要。古代在漢朝有一位孝子叫蔡順,剛好跟我同姓,我讀到跟我同姓的,我也會引以為豪,因為他是我的祖宗。這位蔡順剛好處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剛好他母親喜歡吃桑椹,所以他就去採集桑椹,拿了兩個籃子去。採回來的途中不幸遇到盜賊,盜賊很奇怪:你採桑椹,拿一個籃子就好,還分兩邊?他們也很好奇,就問他:你採桑椹幹嘛拿兩個籃子?諸位朋友,幹嘛拿兩個籃子?你們都認識蔡順。這個蔡順因為他的母親喜歡吃甜的,所以他採得比較黑、比較紫、比較熟的放一個籃子,比較紅色、比較不熟的放另外一個籃子。所以你看蔡順確實做到「親所好,力為具」。

結果盜賊聽完很感動。我會問學生:諸位小朋友,盜賊會不會感動?會!盜賊都殺人放火,還感動?他殺人放火是養成壞習慣,但是不管怎么壞的人,他的內心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他現在都被壞習慣、被欲望主宰了。當我們的行為很有德行的時候,就能夠喚醒他的良知。所以諸位小朋友,遇到壞人要不要打他?要不要罵他?不要!要學習蔡順,用德行感化他,說不定蔡順剛講完說是要拿給母親吃,突然可能就有幾個盜賊在那裡抱頭痛哭,想到他媽媽。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談蔡順的故事,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