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心意識一下要是舍不了、斷不掉,在淨土法門還有指望,淨土好就好在這個地方


時間:2018/4/18 作者:佛前明燈

《楞嚴經》一開頭就是教我們用心,所謂因地心與果地覺一定要相應。如來果地是清淨寂滅的,第六意識是個動的,不是寂靜的,「聚緣內搖」,永遠是不安分,總是想東想西,一天到晚都在那裡打妄想。如果我們用第六意識念佛,那念佛也是妄想,為什麼?它與第六意識相應。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可以說除了淨土之外,你要用第六意識修行都得不到結果,換句話說,都沒有成就。參禪叫你離心意識,這是先決條件,心是阿賴耶,意是末那,識是第六識,你才有資格在禪裡頭成就;研教也要離心意識,換句話說,無論在行門、在解門,如果不捨心意識就不會有成就。

淨土法門的好,好在那裡?我不捨心意識,還用心意識來修這個法門,只是不能成就理一心而已,我們修成事一心,甚至再下一層,我們修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舍心意識修理一心不亂,這不是不行,這就是淨土法門殊勝之處。除了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沒有這個例子。所以淨土好就好在這個地方,我們這個心意識一下要是舍不了、斷不掉,換句話說,就只有在淨土法門還有指望。舍了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沒有希望,我在此地斬釘截鐵的給諸位說,決定沒有希望。為什麼?此地講的「流不及地」,它沒有能力見性,因為真如本性不是分別能夠見得的,用分別心見不到。你要聽到了,「好!我不用分別心」,不用分別心,你還是在分別,你分別什麼?分別「不用分別了」,所以沒有辦法。我們能不能真正離開心意識?給諸位說,能!但是真正離開心意識,決定不能作意,就是你心裡還有個意思,「我離心意識」,結果還是沒有離,還是心意識在那裡分別、在那裡假想離了,實際上那是假想,不是真的。真正要到這個境界,給諸位說,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把心靜下來,老老實實或者是研經、或者是念佛,水到渠成,功夫到了,這個境界自然現前。古德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到了這個境界,你也說不出來;你說出來,別人也不懂。

我再給諸位說,佛說出來了,一切經都是佛的境界,我們不懂。我在此地給你們講這個經,你們聽了似乎是懂了,其實還是不懂,為什麼不懂?因為你沒有舍心意識,情形就是這樣的。祖師說出來了,譬如《六祖壇經》,六祖把他所證的境界全說出來,我們聽了也不懂。雖然很詳細的給諸位講過,你也是聽到似懂,實際上非懂。為什麼?如果你真懂,你就跟六祖同一個境界。換句話說,你現在還有沒有煩惱?你現在還有沒有生滅?入了這個境界不生不滅,入了這個境界沒有煩惱,煩惱永遠斷盡。所以這個東西是功夫的問題。

功夫也可以漸進。譬如講席上我也常常勸勉諸位,我學佛得一點點利益,就是二十三年沒有離開講席,講席裡面天天薰習,悟入這個境界是自然的。怎麼個悟入?天天薰習!所以要注重薰習,天天在薰習。所以諸位,念經很重要,每天至少能夠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念經。念經的時候不要求解,為什麼?一求解就落到意識裡頭去,就又是心意識。念經的時候不求解,但是要有願求解,可不能用心,為什麼?你用那個心是第六意識心。所以只管念,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心裡很歡喜、法喜充滿,念兩遍有兩遍的悟處。如果諸位用這種方法去念,十年開悟、有悟處了,你的根性算是利的;二十年開悟、三十年開悟,這都是普通的現象。千萬不要認為,「我念了兩個月,還沒有開悟,算了,不念了」,那你是永遠沒指望,你沒有耐心。我們看看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你三十年開悟,你比那些用三大阿僧只劫的人高明得太多。所以要有耐心、要有恆心,什麼都不求,心地很平淡,所謂是隨緣過日,學一個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別人爭,我們退讓。我們自己曉得,無始劫來的業障太多太多,所有的魔障都是消災的;我們那個災,懺也懺除不了,這個魔障一現前,災難就去掉、就消掉了。如果你在這裡頭有爭執、有分別,那障礙就愈加愈重,消不了的。所以要清淨、要慈悲,障難就消除了,你自己的心才真正清淨、智慧增長。

摘自楞嚴經(第八十八集)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檔名:07-001-0088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