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馮馮:從第一0九元素的發現試證佛說身中界


時間:2018/4/19 作者:淨山

作者:馮馮

一九八二年八月廿九日下午四時十分,物理學家創下了燦爛的史頁:德國的重遊子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vy Ion-Research簡稱GSI)發現了第一o九元素!這驚人的偉大發現轟動了全世界的科學界!

已知的化學元素,有一百零八種,其中只有九十二種是存在於天然環境。第九十四種,鈽(Plutonium)則存在於鈾礦之內。原子價高於鈾的重價元素,則是人造的—例如一九四o年人工製成的鑷(Neptunium)—有些是在核子反應爐,或高能加速器中造成的;又有些是從氫彈爆炸的餘燼煉成的。

鈽元素須從鈾元素分離出來。用它所造成的核子炸彈威力奇大,震撼世界,它亦是核子反應爐所需用的燃料。其他人造元素各有用處,尤其有助於醫療。人造元素「美利堅(Americanium)則用作家庭的煙火偵察器。

發現新元素,對於科學家而言,其意義尤重於實用。科學家對於發現新元素歡喜若狂,因為發現新元素就是又進一步發現宇宙的奧秘!多增加對宇宙的瞭解!

因此,當英國劍橋大學於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六日,宣布確定證實德國的新發現,訊息立刻震撼了全球科學界,紛紛致賀慶祝。

構成物質分子的原子,最基本最原始的是氫原子。

華嚴經云:

「世界之初,先成虛空,次成無色界,繼成色界,後成欲界。」

此段經文在新科學上,已經獲得證明。氫原子是從虛無形成的最簡單的原子,核子的磁力使它吸引了一粒電子環繞核子轉行,核子內有一粒正子(質子),數目與電子相等。這顆活躍善變的氫原子,外圍只有一重環軌,只有一粒電子在循著這無形的環軌運行。當氫原子捕捉另一粒電子納入其系統之後,它的環軌上就有兩粒電子繞著核子而運行;核子內的正子數目也變為二,這顆新的原子就是氦原子。原子價為二,這是第二號元素。

如此類推遞增上去,各環軌有s、p、d、f各種方式排列,第一圈環軌可容兩粒電子,以兩粒為滿數,超過兩粒的,另加一圈環軌,是為第二環軌,電子數目是以八粒為滿數。外圈電子數目多的,可以奪取其他原子外面的電子,合組成四粒的半滿或八粒的滿數,成為穩定狀態;外圈電子數目少的,則可能被外面別的原子奪去。

原子的性質,因電子數目及相對的正子數目而別。核內只有一粒正子,核外有一粒電子在第一圈上的,是第一元素,名為「氫」(Hydrogen),其原子價是一,有兩粒正子及兩粒電子的是氦(Helium);這些都是一圈的。三粒的是鋰(Lithium);四粒的是鈹(Beryllium);化學代表符號依次為:H、He、Li、Be。

有兩圈環軌,合計有五粒電子的是五價的硼,化學符號為B(Boron);六粒電子的是(Carbon),化學符號為C;七粒的是氮N(Nitrogen);八粒的是氧O(Oxygen);九粒的是F(Fluorine)。

這樣一路遞增上去,天然存在元素可數到第九十二種,這裡只依次列出各元素的代號,及提出常見熟知的元素中文名稱,其他則省略。詳情可從化學元素表查得:

第十元素:Ne(Neon氖)十一:Na(Sodium鈉)十二Mg(Magnesium鎂)十三:Al(Aluminium鋁)十四:Si(Silicon矽)十五:P(Phosphorus磷)十六:S十七:Cl(Chloride氯)十八:Ar十九:K(Polassium鉀)二十:Ca(Calciun鈣)二十一:Sc二十二:Ti二十三:V二十四:Cr二十五:Mn二十六:Fe(Iron鐵)二十七:Co(Cobalt鈷)二十八:Ni二十九:Cu(Copper銅)三十:Zn(Zinc鋅)卅一Ga卅二:Ge卅三:As卅四:Se卅五:Br卅六:Kr卅七:Rb卅八:Sr卅九:Y四十:Zr四十一:Nb四十二:Mo四十三:Tc四十四:Ru四十五:Rh四十六:Pd四十七:Ag(銀)四十八:Cd四十九:In五十:Sn五十一:Sb五十二:Te五十三:I五十四:Xe五十五:Cs五十六:Ba五十七—七十一:La-Lu七十二:Hf七十三:Ta七十四:W七十五:Re七十六:Os七十七:Ir七十八:Pt七十九:Au(Gold金)八十:Hg八十一:Tl八十二:Pb(Lead鉛)八十三:Bi八十四:Po八十五:At八十六:Rn八十七:Fr八十八:Ra(鐳)八十九—一o三:Ac-Lw一o四:Rf一o五—一O八未詳。

古老的物理學「元素不變定律」說:元素不能變為另一元素;當代的物理學早已證明它不正確。現在我們都知道,元素雖不能以化學方法改變為另一元素,卻可用物理方法改變。在宇宙太空中,元素隨時在變化,生滅成敗,循環不絕。在地球上,有科學家運用核子反應爐,或高能加速器將元素的原子內部分離,製成新的元素。例如新元素「美利堅」(第八十九種),就是人造元素之一。

德國的「重遊子研究所」,設於達姆斯他特(Darmstadt)市郊的最新式高速分離器,將一顆鉍(Beryllium)原子分離,造成一顆新的第一o九號元素的原子。雖然它的生命只有很短促的一分鐘,但是已經足以使科學界更深入瞭解宇宙太空的原子生成過程(見圖解)。

高能加速分離器的原理簡說:

(1)用高能加速原子射擊一組原子。

(2)高能原子將目標原子擊散,分離成為正子(質子)群。

(3)再經分離,到達終點,分為「正子」(質子)與「反正子」(反質子)兩種。原理不難,實行卻很難,因為需要極高的核子能,從這方法製成新元素更難。

一九七四年美國物理學家製成第一o六元素原子,及一九八一年德國重遊子研究所製成一o七號元素之後,又發現游離的一o九元素。雖然至今尚未發現第一o八元素,但仍可證明:宇宙太空中各種元素隨時可變為另一元素,變幻莫測。這並不符合古老的物理觀念—元素不變定律。

元素的編號,是以其核子內正子(質子)的數目作為編列次序,正子的數目決定原子的性質及原子價。第一o九元素即是說明這顆新核子有一o九粒正子。

核子內除了正子之外,還有中子。中子的數目影響核子的穩定度及輻射活動。同一元素核子內的中子數目,可以有不同的數種形態,稱為同位元素(Isotope),各有不同數目的中子。到現在為止,物理學已知有兩千種同位素,但是推論至少有八千種。即是仍有六千種尚待發現。

物理學家們知道,只須增加正子及中子給核子,就可製造新元素及同位素,以追尋宇宙中尚待發現的六千種元素。可是,理論簡單,實行卻不容易。

核子內正子與中子兩者彼此互斥,物理學稱之為「互相排斥」(Coulomb Repulsion)。只有把正子與中子兩者強迫擠在一起,極其緊貼,核子的強力才可壓倒這種「相互排斥」力量,而將兩種質點聯結起來。

大多數的新人造元素,都是將較輕的元素,例如氧,與另一種人造元素結合而成。但是人造元素太稀少罕有了,所以再造新人造元素並不容易。

一九七三年,蘇聯都伯那(Dubna)市郊聯合核子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ofNuclear Research)的物理學家尤里?奧更尼辛(Yuri Oganesian)認為:人造重元素,無須使用另一人造元素,只須將某些穩定元素的核子彼此結合即可。

這也還有很大困難。將一元素核子與另一元素核子結合,必須把一元素的核子交由高能加速器加速,射向另一元素核子,而且旋射的力量必須大到可以壓倒「相互排斥力」才可結合。故此必需用很高的輻射能,因之必會產生高熱,而太高的熱又會使結合的核子立即飛散。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新建超級高能加速器的副主任大衛,史葛博士(Dr.David Scot t)說:「這情形就像捏黏土。兩團黏土慢慢捏揉,可以互相結合。若用力將兩團黏土擲向牆上,兩者非但不結合,反而全散碎。核子分離亦復如是!必須恰到好處地用高能將核子射向目標,才可結合。」

蘇聯聯合核子研究所採用此一原理,在高能加速器內用氬(Argon)原子去勐烈轟炸鉛(Lead)原子,試圖用此法製成第一oo元素飛爾米(Fermium是一九五二年義大利物理學家飛爾米Erico Fermi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發現,因以其名為名)。結果非常成功,並且還製造了好幾種人造重元素。

西方各國科學家對於蘇聯的此項成就頗表懷疑,認為可能又是蘇聯的宣傳,只有德國表示可以置信。上述德國「重遊子研究所」物理學家安布魯斯德(Peter Ambruster)說:「我們缺乏美國科學家的人造元素,例如:居禮(Curium)、加里福尼亞(Califomium)愛因斯坦(Einsteinium)等等作為目標元素。我們只有採用蘇聯的方法,用天然元素撞擊天然的目標元素。」

重遊子研究所於一九七一年裝設UNILAC最新式高能加速分離器,一九七六年啟用。一九八一年,證實蘇聯的方法有效,並以之製成第一o七號新元素;一九八二年八月製成第一o九號新元素。這些成就在太空物理學上意義極重大—它複製了宇宙中新元素的形成及滅亡的過程,使科學家證實了宇宙中無時不在生滅之理。佛經說「諸法如幻」,又獲一明證。

這項實驗是用鐵原子發射,轟擊的目標是鉍原子,由於高溫控制得宜,結合核子並無立即毀散,只射出一粒中子,然後這顆結合核子分裂,成為新元素一o九號—一共有一o九粒中子。它的壽命只有一秒鐘的五千分之一,真的是「如泡沫、如電、如幻」(金剛經語句大意)。

從鐵核子與鉍核子結合而成的第一o九元素毀滅之時,消失了它的新身分,它放射出一個阿爾發質點(Alpha Particle是一個氦氣核子,有兩個正子與兩個中子),而變為第一o九號元素(一o九減二等於一o七)。這個一o七號元素,迅即又放射出一個阿爾號質點(一o七減二),變為第一O五元素。之後,它的一粒正子轉變為一粒電子,放出一粒正電子(Positron),就變成一o四號元素,一o四號元素又分裂為二而毀滅完畢,成為游離的遊子之類,須待未來因緣再生。

從一o五號元素開始,新元素都沒有命名。今後科學界可能不再為新元素命名,而僅以其正子之數目為編號次序;在過去,則有命名,多數是紀念發現人。例如一九四o年居禮博士(發現鐳Radium的法國著名女物理學家之子),發現新元素九十三與九十四,應命名為居禮元素而不命名,只編號,對於科學研究者反而更方便,一目了然,一看編號便知是具有幾粒正子。這是題外的補充說明。

中古時代的鍊金術士,妄想用化學方法將鉛煉成黃金,那都是行不通的;若用物理學方法,採用高能加速分離器,在理論上應該可能做到煉鉛成金。這裡並非鼓勵鍊金興趣,只想說明,元素互相轉變已經被新科學證明其可行性。原理很簡單,只需把核子內的正子數目增或減,就成為性質不同的元素!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分校的高能加速分離器,現在正從事於一項非常昂貴的實驗。將每公克價值三十萬美元的鈣同位元素(Calcium Isotope)光束,射向目標的人造新元素「居禮元素」(即第九十四號,極其稀少,全世界今僅有數公克),以圖製造一一六號新元素(即是兩者的核子結合,共得正子一一六粒)。如果成功,將是二十世紀末又一次最偉大的物理學實驗成就!

從這些實驗成就,我們可以知道,物質是可以轉變為另一物質的,元素也可轉變為另一元素,元素的原子可以化解為極細微的質點遊子,轉化為無色界的非物質,轉入另一空間,也可以還原。物質與非物質是相溝通而且可以互換的,物質與物質之間也是可以互換的,並非不可互換轉變。

點石成金,並非不可能。假如點石的手指具有高能,或者具有非物質的能,使石頭內的原子的正子數目變為七十九,石頭就變成黃金了。說穿了,一切的物質,一切的元素,都是數字遊戲而已。基本上都是從「空」而生成的,從零變為一,一變為無數。從一粒電子的氫,遞增到一o九粒正子的新元素。佛經說「空生萬法,萬法歸空」,這些話早就把宇宙原理洞若觀火般看得清楚了。

凡人極少具有超越物質空間的能,當然無可能轉移空間,不能變化,也不能隨心所欲地點石成金或變現物質。但是具有非物質大能的諸佛菩薩,確能用其大能,使物質元素內的核子其正子和電子發生變化,或化為非物質的能;或化為不同的正子電子數目;或轉移空間;亦可使非物質的虛空發生變化,轉換空間,顯現無色界的宮殿(宮殿是居所的象徵,未必就是木石物質的建築物),再成色界宮殿,後成欲界宮殿。阿含諸經與華嚴八十卷,所言都是可信的,沒有什麼不科學的。

欲界眾生的細胞,都是由宇宙的各種元素形成的。人體的細胞構成,脫不了上述的九十四種天然元素範圍;我們體內有鐵、銅、鈣、鉛、鋁、錳、金、銀、錫、鋅、矽……這些元素的原子,它們也只不過是宇宙空有循環的數字遊戲而已。我們體內這些原子、核子之中,本來就存有其他空間;空間的轉換,當然亦是有可能的事,只是等待適當時機。細胞內的鈉電子,與細胞膜外鈣原子的電子交換,形成電流,成為我們神經系統的電流反應,形成腦神經的思想作用。這些原子之間,及這些核子之中,還有那么些強力、弱力、電磁力、識力、吸引力所匯成的非物質之能,聚為中陰身。所謂靈魂,也就是我們三度空間肉體的第四度空間的存在體,這有什麼不科學呢?現在連最新設計的電腦都會鬧情緒,會有喜怒哀樂,會判別是非善惡;不光是只會做工、做汽車、做儀器而已。更複雜的人類反倒不可能具有六識嗎?不會追尋阿賴耶第八識么?

中阿含經卷二十四云:「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摘自:《太空科學核子物理學與佛理的印證》作者:馮馮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